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语文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调查报告

中学语文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调查报告

中学语文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调查报告
中学语文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调查报告

中学语文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调

查报告

中学语文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高中学生共一百人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我一共设立了10项内容,是针对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语文课运用的基本问答。调查人数100人,系我校的高中学生,调查结果如下:

对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语文课中运用的基本问答大多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并不陌生,85 %的学生认为运用多媒体上课效果好,15 %的学生认为一般,9 4%的学生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87%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创新意识。多媒体进驻语文学习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对话,而是师、生、机三维教学,学生有新鲜感。

多数学生喜欢人机交互型的教学模式。68%的学生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轻松愉快,变苦学为乐学;27%的学生认为起最大特点是跨越时空,教学信息量大;37%的学生认为声形兼备,形象生动;8%的学生认为闹哄哄,不利于思考。在有的课堂里,多媒体无意中被当成一个电子黑板,用以出示大量的文字和图片,从而由“人灌”变成了“机灌”。

86%的学生认为语文课需补充大量辅助资料,其最好的方式是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3%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化抽象为具体的最佳手段是使用多媒体教学。88%的学生认为喜欢语文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原因是轻松、活泼,课堂气氛好;39%的学生认为形象生动,寓学于乐;20%的学生认为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11%的学生认为利于启发思维和陶冶情操。从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学生的想象力被抑制了。

90%的学生认为语文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应着力于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83%的学生认为应着力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21%的学生认为应着力

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这里又暴露出了一个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95%的学生希望有一个专门的语文教育网站或成立电子资料库,5%的学生无所谓,26%的学生希望中学语文教育网或电子资料库的主要内容是各类语文考试信息、题库以及解题资料;39%的学生希望其主要内容是国内外时事热点及背景材料;6%的学生希望是中学生优秀语文小论文或相关作品;6 8%的学生希望是上述三者,不可缺一。

二、调查结果显示出的问题

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当前,运用多媒体教学已不新鲜。调查结果总的来看,学生认为多媒体上课效果好,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认为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声形兼备,课堂轻松而又愉快,而且教学信息量大。多媒体从形声色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更直观的感受,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

但它统一的展现方式容易抑制学生的想象能力,简化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思维过程,造成思维的僵化和片面。文字是一种有着无比巨大想象空间的独特艺术,这种想象空间,是任何视觉的手段都无法替代的。语文学习的课堂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许多东西是需要心灵感悟的。但教师如果忽略语言文字本身的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统一于某一图象中,就会剥夺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创造个性,教师不但仅是一个演示员,更是一个教育者、引导者。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还仅限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还只是一种演示工具,在课堂上演示了大量的内容,由“人

灌”变成了“机灌”,没有注重发挥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这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也谈方法的探索

(一)在听、说、读、写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音响创造教学氛围,较好的启发了学生的联想。

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听、说、读、写四者既是语文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也就是说,这四种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训练方式和教学目标。

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努力把握课文内容的精髓基础上,选择最能为内容服务的背景音乐,从而达到情境教学的高潮,完成语文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如以《春江花月夜》配合〈荷塘月色〉重点段落的讲解;以〈二泉映月〉配合〈祝福〉的高潮部分的分析。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学习情境,优美的各具风格的音乐使她们惊喜、陶醉、亢奋,直至主导她们的情感。

说和读。多媒体教学便捷的音像设备,能够用来很好的指导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达群老师在教授〈我与地坛〉时用〈懂你〉配乐让学生自己抑扬顿挫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发音、语速、声调、停顿等方面的示范。学生读出味来了,对文章意境的理解就深入了一层:除了理性的承认之外,还有心灵的认可。

写。多媒体的超大容量能够为学生作文提供帮助。我们经常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示出来让学生阅读,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告诉她们议论文中材料与论点的关系、记叙文中的细节的描写、文章的开头的方法等。这样的讲解远比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更具指导性与说服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