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1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1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1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1

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1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十四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治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教育体制)。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熟悉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瓦·根舍因)。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布鲁纳)。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学记》)。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同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陶冶教育)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教育无目的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舆论)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进式)。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教育学)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地方)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条件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实质教育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示范法)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教育学)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赫尔巴特)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循序渐进原则)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模象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各科教学活动)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清末)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古代社会)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假如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它是(雅典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创造性)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军事体操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教育漫话》)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特点的要求。

6.学校治理的目标和标准是(学校绩效)

7.学校治理的基本途径是(沟通)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

9.(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直接经验)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产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学科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非指导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夸美纽斯)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反映了教育内部因素之外,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

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的是(教育规律)

2.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

3.主张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杜威)

4.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与欧洲的(奴隶社会)

5.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遗传)

6.我们在向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时,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因为违反了儿童身心

发展的(顺序性)

7.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

手段,这体现了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

8.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

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个性,增进他们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个人本位论)

9.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10.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哪一类为住?(综合课程)

11.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12.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13.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上课)

14.衡量受教育者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道德行为)

15.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环境)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校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实,学校工作必须做到(以教学为主)

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清朝末年)

1.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新教育大纲》)

2.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3.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4.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去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清朝末年)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1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11.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12.课程具体包括(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13.在青少年学生的各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11~15岁)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古罗马的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多年。“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

2.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专著——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3.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4.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是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5.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认为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差生”发展。

6.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著被誉为“活动的教育者“。有《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7.美国教育布鲁纳《教育过程》倡导“结构主义”“发现法”。

8.“六学二馆”中“二馆”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9.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起源是:生产劳动。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狼孩”说明遗体本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13.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

14.美育首次正式列进我过教育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

15.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演学制。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葵卯学制。

1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1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年。

18.教师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9.教育学科知识包括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中。

20.学生年龄特征包括生理和心理特征。

21.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2.教师各课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3.教育过程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25.知识能力谁为主两种教育论:形成教育论(能力为主 )、实质教育论( 知识为主).

26.《学记》中:“学而等”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中:“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27.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方式。

28.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在清朝末年。

2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30.我国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31.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32.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33.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4.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顺序,就具体情况,有多种开端。

35.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检查,特点是实践性。

36.课外校外教育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37.班主任是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组织培养班级体。

3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形成正确的舆论。

40.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4.教育规律是(教育经验)的高度概括,但它不即是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

5.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乐正克)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年。

6.1632年,著名的(捷克)国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学校教育)有时可以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校始建于(奴隶)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和(雅典)。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骑士)和(教会);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

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14.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卢梭、洛克)等人。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和(涂尔干)。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8.体育的内容是(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游戏)、(军事体育),有效组织形式是(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

19.美育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0.美育的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21.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

22.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的双重任务。

2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4.广义的教育制度即(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25.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

26.建立学制的依据是(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政治经济制度;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

27.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1902)年,称为(壬寅学制)。

28.中国实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1903)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癸卯学制)。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

29.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30.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学制,又称(“六三三制”)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31.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32.1958年9月19日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原则。

3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4.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三个方面。

35.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3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具体任务包括(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

37.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

3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作用。

39.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40.教师的素养包括(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41.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42.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43.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44.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大

纲)。(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45.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式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46.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的学派是(实质教育论)。

47.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8.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49.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和(注进式)。

5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来的。中国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

51.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52.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几部分。

53.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5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5.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教育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56.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平时考查)和(考试)。

57.考试一般有(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三种。

58.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一般有(百分制记分法)、(等级记分法)。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文字等级记分法),另一类为(数字等级记分法)等。

5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60.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

6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区别(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62.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63.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6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65.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来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原则,英国洛克提出(环境教育的原则),法国的卢梭提出(自然后果原则),德国赫尔巴特提出(爱的原则),美国的杜威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原则。

6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67.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6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69.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70.三结合教育指的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71.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72.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考核法)、(观察法)(丈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等。

73.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反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名流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续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4.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15.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有: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以及(家长学校)。

16.德育过程中“知”指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17.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评价)。

18.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一是(启发式),二是(注入式)。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和发展阶段.

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

实现的.

3.发现学习模式是布鲁纳提出的.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1902年通过了“壬戌学制”,它基本是参照美国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六三.三”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发、课外辅导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实用性、信度、难度、效度和区分度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的优秀生的骨干作用和抓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11.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缺陷矫正、早期干预、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课程结构的更新)。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文法、修辞、辩证法)。

5.教育活动中要留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以业余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短期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核心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ABCDE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ACD )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CDE)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BCDE )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ABC)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BCE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CE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BDE )

A.可行性参观

B.预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BDE )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BCDE )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AC)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发展结果D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B).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ABCD)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ABCD)

A教育目的B生产力发展水平C儿童的年龄特征D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C).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

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AB)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B课的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幼儿教育学基础试题

10.“染于苍而苍,染于黄而黄。”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A.颜色 ? B.环境? C.遗传 ? D.物质 11.国外研究表明,3岁儿童如果接受过钢琴训练或合唱练习,那么他们在拼七巧板时,就会比没经过这方面培训的儿童动作更加准确、快捷,这表明()。 A.音乐教育决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B.儿童的智力水平依赖于音乐教育的情况? C.美育影响体育 D.美育影响智育 12.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 排教育活动。() 2.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 3.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 4.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 儿的智力发展。() 5.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6.我国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 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7.幼儿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道德认识。()? 8.我国最早的幼教机构基本上是抄 袭日本的。() 9.全面发展教育就是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幼儿美育不仅仅指艺术教育。() 11.智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12.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幼儿教育的主要意义。 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3.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有何特 点? 4.简述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涵义。

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心理学基础》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1分,45*1=45分) 1、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学鼻祖的是( D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冯特 2、以特定的心理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教育实验研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处理属于( A )。 A. 自变量 B. 因变量 C. 无关变量 D. 常量 4、下列哪个现象与视觉适应现象有关。( D )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知觉到红旗总是红色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夜晚开车与对面车辆会车时不宜开远光灯。 5、坚信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尊重个体的独特性的心理学流派是( C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格式塔学派 6、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 D )。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 7、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随刺激时间而发生变化,此现象叫做( D )。 A.感觉后效 B.感觉变化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8、正上课时突然听到某同学的手机铃声响了,对这种刺激的注意属于(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注意分配 9、感受性是( B )。 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C.感觉阈限的大小 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 10、登山运动员的登山服饰,为安全大计在服装颜色设计方面主要需考虑知觉的( B )。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是( C )学派。 A.构造主义 B.行为主义 C.精神分析 D.认知 12、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成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 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知觉的( A )。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1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恒定的(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毫无关系 14、暗适应完成后,视觉感受性( B )。 A.无变化 B.提高 C.降低 D.提高和降低 15、已知重量的感觉差别阈限为1/50,某举重运动员已举起150Kg,请问至少增加多少 kg后,该运动员能明显感觉重量增加了。(C)

安全管理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我国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申报、普查工作中,将重大危险源分为7大类: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厂所、企业危险建(构)筑物、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 3、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矿山安全检查作业;矿山提升运输作业;采掘(剥)作业;矿山救护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经国家局批准的其它的作业。 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5、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6、应急预案体系包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7、专业性检查是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种场所进行的检查,如电焊、起重设备、运输车辆、爆破品仓库、锅炉等。 8、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经营单位名称、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 9、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 单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 -----------------------------装--------------------------------------订-------------------------------------线-------------------------------------

医疗卫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 模拟题一(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2.阴道自净作用: 3.尿路刺激征: 4.等渗性缺水: 5.基础体温: 二、填空题(每小题1空,每空2分,共10分) 1.呼吸道和器官病变出血,自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2.目前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在国际上大多采用分期。 3.脓毒血症临床特点为剧烈寒战后高热,热型呈。 4.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最多见的是,常发生于起病后24小时内。 5.头痛、呕吐、是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进行沟通时,影响沟通并使双方产生不信任感的行为是()。 A. 双眼注视对方 B. 全神贯注倾听 C. 言语简单明确 D. 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2.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胸廓呈()。 A. 漏斗胸 B. 鸡胸

C. 桶状胸 D. 扁平胸 3.夜班护士发现一支气管扩张病人咳血约200ml后突然中断,呼吸极度困难,喉部有痰鸣音,表情恐怖,两手乱抓,首先要做的是()。 A. 立即通知医师 B. 立即气管插管 C. 清除呼吸道积血 D. 给予氧气吸入 4.引起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最主要的致病菌为()。 A. 葡萄球菌 B. 溶血性链球菌 C. 肺炎球菌 D. 肺炎杆菌 5.在为内科疾病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时,其中哪一步可以发现新问题,作出新诊断、新计划或修订原有方案() A. 评估 B. 诊断 C. 实施 D. 评价 6.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其无菌区为()。 A. 肩,背,前胸,手部 B. 肩部及腰部以上 C. 前胸,手臂,腰部以上 D. 前胸,臂部以上腰部以下

教育学测试题(答案)

2016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 一、单选题(四个选项中仅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六艺”中的“礼”为(D)。 A、艺术教育 B、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 2.“有的儿童在较早年龄阶段在身体的某些方面就达到较高水平,而在身体的有些方面则落后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的(D)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不均衡性 3.按照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我们可以将教育目的的层级结构排列为(C)。 A、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 C、课程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的 D、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4.在课程编制的泰勒模式中,(A)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步。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学习活动 C、组织学习活动 D、评价学习结果 5.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B)。 A、任务较简单 B、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知识 C、教学进度快 D、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错误 6.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8.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P137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9.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C)。 A、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D、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10.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A)最为适宜。 A、5—8人 B、10—15人 C、越少越好 D、越多越好 11.我国古代“明人伦”的思想是一种(A)。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1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A)。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13.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是由(B)原则决定的。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C、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15.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6.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C)。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17.下面所列举的各种课程类型中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是(D)。 A、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环境教育课程 D、中学数学课程 18.以下不属于学前教育任务的是(B)。 A、帮助幼儿掌握语言工具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器具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安全基础知识考题知识分享

安全基础知识考题 1、消防工作贯彻( A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际防火安全责任制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C、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2、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B ) A、24 B、48 C、16 3、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为(B )m,推车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为( B )m A、18 9 B、9 18 C、9 9 4、电伤是由电流的(B )、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构成的伤害 A、磁效应 B、热效应 C、场效应 5、安全电压决定于(B ) A、工作环境和设备额定电压 B、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 C、性别和工作环境 6、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A )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A、导电粉尘或纤维 B、强光辐射 C、热气 7、安全生产五要素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则、安全责任、(C )和安全投入 A、安全监管 B、安全措施 C、安全科技 8、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 ( C )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A、管理不善 B、危险 C、事故 9、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B ) A、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B、坚持“有法必依、依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C、坚持行为监察与文件监察相结合的原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B )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11、下列(B )属于易燃气体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氧气 12、下列物质(A )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 B、面粉 C、棉粉 13、下列(C )灭火器不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A、二氧化碳 B、干粉 C、泡沫 14、锅炉爆炸属于(A ) A、物理爆炸 B、分解爆炸 C、化学爆炸 15、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B ) A、温度升高 B、压力急剧升高 C、发热发光 16、金属燃烧属于(C ) A、扩散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 1、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部分。 2、血管可分布于人体各部,血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类。 3、根据细菌对氧的需要不同,可将细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类。 4、_________细胞发挥细胞免疫功能,__________细胞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5、泌尿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部分。 二、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人体的神经组织和淋巴组织是重要的内脏。() 2、细胞核内有DNA是遗传物质。() 3、胃黏膜可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和黏液。() 4、皮肤仅有保护作用和分泌排泄功能。() 5、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萎缩性胃炎是自身免疫病。()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择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在横线空白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成人安静时正常心率为70~85次/min D、肝脏的主要功能是三大营养物质的合成及激素药物的代谢 E、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 B、骨基质是钙和磷的储存库 C、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抗菌物质是非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 D、灭菌疫苗是人工自动免疫的重要方法 E、以上都正确 四、简答题 1、人体有哪些系统?试各举出主要器官或组织结构名称。 2、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019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0分) 1.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___的提出。() 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_______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_______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于()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8.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_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相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0.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1.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2.在1988年改革之前,_______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1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基础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严宝亮 单位:凤翔中学 专业:化学 考试科目:基础心理学 考试分数: 年月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课程名称基础心理学姓名严宝亮单位凤翔中学专业化学题号分数签名1 2 3 4 5 6 7 8 9

年月日 10 总分 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基础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问?(D) A灵魂B意识C行为D行为与精神过程 2.红灯灭了之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像,这叫:(A) A正后像B负后像C明度对比D色彩对比 3.有些教师十分强调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理解,认为它们对学习成绩有直接影响,这 一看法体现了心理学何种观点?(D ) A 生物学观点B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C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D认知的观点 4. 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A) 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 5.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D) A指向性和集中性B指向性和选择性C调节性和集中性D选择性和集中性 6. 与注意信息加工不相关的理论是:(B) A瓶颈模型B透镜模型C特征整合模型D眼动理论 7. 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中,属于第三层次的需要是哪种需要?(B) A安全B爱与归属C自我实现D尊重 8.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哪个区域的?(D) A顶叶B颞叶C额叶 D 枕叶 9. 幻想是哪种想象的特殊形式。(A ) A 创造想象 B 再造想象 C 无意想象D空想

10“心理旋转”研究说明表象是一种:(B) A映像B心理操作C概括性D自觉性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20分)。 1、流体智力 答:流体智力是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来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 2、效度 答: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 3、顺应 答: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格式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 4、幂定律 答:幂定律指的是心理量S(如长度的主观单位)是物理量I(如线段的长度)的幂函数,用公式表示即S=kIn。 三、简答(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答:(1)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于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2) 对兴趣的依从性。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3)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能否正确地组织活动,也关系到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能全神贯注地工作。相反,一个没有良好生活习惯的人,整天处于忙乱状态.在必要时就难以组织自己的随意注意。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4)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知识经验对随意注意也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异常熟悉的事物或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5) 对人格的依从性。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 2 简述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答:所谓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了解与鉴别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因而一向受到教育界与社会各界的重视。(一)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中间分成不同的层次。如果我们用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来测量某一地区全部人口的智力,则智商在100±16范围内的人应占全人口的68.2%,智商在100+32以内的人应占全人口的95.4%。智商高于132或低于68的人在全人口中只有极少数。不同智商水平在人口中所占百分比是不同的。( 二) 表现早晚的差异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格各1分) 1、员工必须认识安全文明生产的意义,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公司的安 全生产操作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 2、加强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班组长及所有操作工在生产现场和工作时间内必须穿劳保皮鞋及 公司指定的工作服;操作手在生产现场和工作时间内必须戴安全帽及手套。 3、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础制度,三级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 车间安全教育、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 4、安全警示标志牌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像符号构成的,用以表示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等安 全信息,红色用于禁止标志,黄色用于警告标志,蓝色用于指令标志,绿色用于提示标志。 二、判断题(共24分,每题各2分) 1、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岗位相关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机器保护罩的主要作用是使机器较为美观。(×) 4、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被人践踏。(×) 5、起重机司机可以倾斜吊运物体。(×) 6、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防护措施。(√) 7、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物料下落击中头部及行进中碰撞突出物而受伤。(√) 8、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时,不可直接用人的肢体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 9、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应该越粗越好。(×) 10、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救不灭时再打“119”。(×) 11、人员中暑应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患者的衣扣、腰带。(√) 12、如烫伤的局部很脏,可用肥皂水冲洗且可用力擦洗。(×) 三、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各3分) 1、起重作业中突然停电,司机应首先( A ) A. 将所有控制器置零 B. 鸣铃或示警

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是程序文件的细化。 质量记录 作业指导书 质量手册 (2)下列关于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误差没有符号 不确定度恒为正 误差有一个允许误差范围 不确定度没有不确定度的限值 误差不知道真值,但有一个人为的约定真值 不确定度不知道真值,也没有约定真值 (3)计量发展史上,以微观自然为基准的是()。 原始阶段 古典阶段 经典阶段 现代阶段 (4)()是实验室检验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内部的法规性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技术管理体系文件 规范体系文件 (5)反映系统误差大小,表明测量结果与真值接近程度的是()。 精密度 正确度 准确度 精确度 (6)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划分一般为()层次。 二个或三个 三个或四个 四个或五个 (7)比热的单位J/(kg?K)的中文读法是() 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每千克开尔文焦耳

每千克每开尔文焦耳 (8)授权签字人需要变更,检测机构应按要求向()履行变更手续 计量认证发证机关 国家认监委 地方质检部门 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9)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5.348×20.5≈109.6 42.1+3.276≈45.4 3764.3÷21≈179.3 26.65-3.925≈22.73 (10).下面关于原始记录档案保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原始记录禁止用磁性方式记录 归档时,原始记录应单独装盒保管 原始记录属于保密文件,不得借阅、复印 按政策要求,水利工程的检测记录在工程保修期内不得销毁 (11)下面对有效数字的描述,正确的是()。 1.002包含2位有效数字 0.0002包含1位有效数字 0.0441包含4位有效数字 0.0060包含1位有效数字 (12)对于校准实验室,设备校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确保实验室所进行的校准和测量可溯源到()。法定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或法定单位制 (13)以下不属于管理体系文件特点的是() 协调性 实用性 规范性 唯一性 (14)随机误差是() 有规律的 没有规律的 可预测的 可预防的 (15)SI基本单位中,长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名称分别是()。 公里,摄氏度 米,开尔文 公里,开尔文 米,摄氏度 (16)数字2.7650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应该为()

大学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 B .学术社会化 C .社会学术化 D .社会政治化 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 A .文雅教育 B .英才教育 C .教育平等化 D .价值多元化 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 B .美国 C .前苏联 D .中国 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 .课程的存在形式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管理制度 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 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安全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安全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1、填空题: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6、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7、“三不伤害”活动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8、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9、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由于身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体温失调,则容易引起( 中暑)。 10、《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 用 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劳动保护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2、能自动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的装置叫保险装置。(√)

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4、焊工在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清除干净时可以先焊割。(×) 5、使用梯子时、应有防滑措施、踏步应牢固无裂缝。(√) 6、泡沫灭火器可用于电气设备火灾的灭火。(×) 7、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不必设防护棚。(×) 8、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 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9、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伏。(√) 10、使用电压36V的手把灯,在作业时即可保证绝对安全。( ×) 三、选择题 1、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C)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能碰撞。 A.5米B.8米C.10米 2、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A)。 A.有电B.无电C.可能有电,也可能无电 3、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远离至少(C)以外。 A.10米B.15米C.20米 4、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A) 次。 A.60-80 B.70-90 C.80-l00 5、劳动保护监察是一种(A)监察。 A.国家B.地方C.自我

体育基本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体育基本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04年的夏季奥运会在(B )举行。 A、悉尼 B、雅典 C、巴黎 D、北京 2、2004年的欧洲杯在(C )进行 A、德国 B、比利时 C、葡萄牙 D、荷兰 3、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B )年在希腊举行的 A、1894 B、1896 C、1900、 D、1890 4、脊柱一般至(C)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A、18-19 B、19-20 C、20-21 D、21-22 5、某个人进行100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2米平均步频4步/秒则用了(C )。 A、12″40 B、12″45 C、12″50 D、12″60 6、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采用的是(C )制。 A、五局四胜 B、五局三胜 C、七局四胜 D、六局四胜 7、现代的足球运动起源于(C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8、奥运会的会旗为白色的底色,中央有五个套联的环,自左至右的颜色为(A ) A、蓝、黄、黑、绿、红 B、蓝、黑、黄、绿、红 C、蓝、黑、黄、绿、白 D、红、绿、黑、黄、蓝 9、1984年(B )获得的奥运金牌,实现了我过在奥运史上金牌的“零”的突破 A、郎平 B、许海峰 C、李宁 D、黄志红 10、在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B )为轴摆动 A、手 B、肩 C、宽 D、腰 1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A ) 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三快 D、一小、二小、三快 12、在有13个足球队参加的比赛中。若采用淘汰共需(C )场就可决出冠军。 A、10 B、11 C、12 D、13 13、《体育与保健》课开始上课整队时,老师(或体育委员)一般按(A )顺序发出队列口令。 A、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 B、稍息—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 C、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D、立正—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 14、走和跑的区别在于(D ) A、跑的速度快,走的速度慢 B、跑时身体重心起伏大、走时身体重心起伏小 C、跑的步副大,走的步幅小 D、跑时身体有腾空,走时身体没有腾空 1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D ) A.气质、性格、动机 B.气质、性格、需要 C.兴趣、动机、需要 D.能力、气质、性格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A )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C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基础心理学知识》(2015)习题与参考题答案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2015修订版)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A (A)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B)除精神病人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D)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B)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C)知、情、意和人格(D)需要、动机和人格 3.心理过程包括()。B (A)能力、气质和性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 (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动机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C (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 (C)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D)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5.心理学是()。D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阶段。B (A)感觉、知觉、思维三个 (B)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C)感觉、知觉、情感和思维四个 (D)感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四个 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C (A)感觉的阶段(B)知觉的阶段 (C)思维萌芽的阶段(D)思维的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冯特(B)韦伯 (C)费希纳(D)艾宾浩斯 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C (A)1840年(B)1860年 (C)1879年(D)1885年 10.冯特和铁钦纳是()学派的创始人。B (A)格式塔心理(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D)行为主义 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 (A)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主张要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D (A)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C (A)冯特和铁钦纳(B)杜威和安吉尔 (C)华生(D)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 (A)冯特和铁钦纳(B)杜威和安吉尔 (C)罗杰斯和马斯洛(D)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C (A)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 (B)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机制 (D)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6. 16.神经元是由()组成的。B (A)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B)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 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A (A)树突(B)轴突 (C)细胞核(D)细胞质 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D (A)树突(B)轴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