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文彦博灌水浮球

2010文彦博灌水浮球

2010文彦博灌水浮球
2010文彦博灌水浮球

2010-12 文彦博灌水浮球(T)

文彦博,生于公元1006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年九十二岁。著有《潞公集》四十卷。宋史有传。据记载:文彦博自幼天资聪颖,幼年与儿童玩球时,一不小心,皮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洞里去。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也想不出其他办法来。文彦博看着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随后他叫几个小朋友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儿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忽忽悠悠地浮了上来。这一故事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广为流传,脍炙人口。邮票原地可选:山西介休邮政局,邮政编码032000。

2010-12 文彦博灌水浮球

【全套数】:2枚

【整张数】:20枚

【发行日期】:2010-6-1

【规格】:40mm×30mm

【齿孔度数】:13度

【暗记】: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面值】:2.4

【设计者】:刘贵忠

【版别】:影写版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图案面值】

(2-1)T 击球入洞 1.20元

(2-2)T 灌水浮球 1.20元

邮票介绍: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文彦博的祖先源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曾祖父文崇远为避文彦博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其氏为“文”;后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敬”;北宋太宗时,以避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为“文”。文彦博世祖数辈受封荫,曾祖父文崇远为燕国公,祖父文锐为周国公,父文洎为魏国公。彦博有八子卅九孙,数人入朝为官,皆历要官。二子出仕江西,荣极一时。

2010文彦博灌水浮球

2010-12 文彦博灌水浮球(T) 文彦博,生于公元1006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政治家。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年九十二岁。著有《潞公集》四十卷。宋史有传。据记载:文彦博自幼天资聪颖,幼年与儿童玩球时,一不小心,皮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洞里去。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也想不出其他办法来。文彦博看着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随后他叫几个小朋友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儿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忽忽悠悠地浮了上来。这一故事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广为流传,脍炙人口。邮票原地可选:山西介休邮政局,邮政编码032000。 2010-12 文彦博灌水浮球 【全套数】:2枚 【整张数】:20枚 【发行日期】:2010-6-1 【规格】:40mm×30mm 【齿孔度数】:13度

【暗记】: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面值】:2.4 【设计者】:刘贵忠 【版别】:影写版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图案面值】 (2-1)T 击球入洞 1.20元 (2-2)T 灌水浮球 1.20元 邮票介绍: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文彦博的祖先源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卒谥“敬仲”,后世以谥为氏;五代时,曾祖父文崇远为避文彦博后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其氏为“文”;后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敬”;北宋太宗时,以避宋翼祖赵敬庙讳,又改为“文”。文彦博世祖数辈受封荫,曾祖父文崇远为燕国公,祖父文锐为周国公,父文洎为魏国公。彦博有八子卅九孙,数人入朝为官,皆历要官。二子出仕江西,荣极一时。

文彦博洞中取球教案

《文彦博洞中取球》教学设计 李玉善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故事,学生能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文彦博机智、聪明和善 思考的性格特点。 教学主要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物导入。 你们知道文彦博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文彦博?(出示文彦博照片,简介文彦博)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指名介绍。 二、初读识字。 1、我们预习了课文,认识了生字,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真的认识它们了吗?出示生词卡片,自主归类识字:熟字加换偏旁识字:木—宋易—踢由--袖辟—臂干—竿联系生活识字:谷夺浮指读,齐读,开火车读,并相机理解词语。 2、生字宝宝真调皮啊,瞧,他们一下子躲到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细读感悟,体会人物特点。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文彦博小时侯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从小就善于观察思考,聪明机智。)

2、球掉进树洞后,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文彦博又是怎么做的?抓重点词语理解文彦博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思考:久不做声、够不到底、探不到树洞、微微苦笑等。 四、拓展创新 创设问题情景:要是当时你在场,你想怎么办?欲设如下:1、用火钳(点评:如果洞很浅,用火钳就能夹出来,倒是一个省事的好办法。没必要灌水,还得找桶、找水,一桶还不一定行。) 2、长棍子掏(点评:如果洞是横的,直的,用长棍子当然可以。) 3、用吸尘器(点评:这可能是看了《米老鼠和唐老鸭》动画片,唐老鸭一按电钮,就用吸尘器把米老鼠从洞里吸出来了。) 4、往洞里灌水,球就浮上来了!(又一个文彦博!妈妈给你讲过这个故事。) 5、如果洞漏水怎么办?!(太棒了!是的,洞是有可能漏水的呀!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 6、球不要了,让妈妈再买一个!以此来启发学生: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这样可以想出好办法。 五、板书板书 文彦博洞中取球 别的小朋友:手摸 竹竿 求援 文彦博:灌水---球浮上来 (遇事要善于观察,多动脑思考。)

《文彦博洞中取球》(教科版)

---------------------------------------------------------------最新资料推荐------------------------------------------------------ 《文彦博洞中取球》(教科版) 《文彦博洞中取球》甘肃省金塔县第四中学栗金花《文彦博洞中取球》是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 讲的是幼年的文彦博,聪明过人。 在一次和小伙伴们玩儿秋的过程中,不小心把球掉进树洞里。 小伙伴们想了很多办法,都莪米有把球拿出来。 就在大家着急的时候,聪明的文彦博想了一个办法,让大家用装水的工具往树洞里倒,球在水的浮力下,很快浮了上来。 故事告诉小朋友,一定要努力学习知识,并在需要的时候学会运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要求认识的 10 个生字,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积累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愿意主动给家人讲《文彦博洞取球》的故事; 2、通过阅读故事,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文彦博机智、聪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点,能从他取球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取球办法;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习文彦博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文彦博机智、聪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点。 1/ 5

【教学难点】通过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文彦博机智、聪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点。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踢球吗?如果你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球掉到树洞里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聪明的小男孩子从树洞中怎样取球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文彦博: 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他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之久。 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世人尊称为贤相。 曾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 宰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晚年皈依佛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二)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通句子。 识字教学注意字的音、形、义的结合,初读眼见字形,口读字

文彦博洞中取球

《文彦博洞中取球》教学设计 徐晓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故事,学生能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文彦博机智、聪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点。 教学主要方法:自主探究、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用“球”组词,错的同学尝试着用手把球摁到水桶里,感受浮力。问学生摁起来感觉怎样?教师讲解:水会对浸到它里面的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是浮力。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九百多年前有个小朋友就是利用水的浮力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板书课题:学生提出问题。文彦博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文彦博?(出示文彦博照片,简介文彦博)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指名介绍。 二、初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出示生词卡片:手臂灌水宰相捋起 打谷场黑魆魆咕嘟嘟

你争我夺兴高采烈不歪不斜 指读,开火车读,强读,并相机理解词语。 三、细读感悟,体会人物特点。 1、指名读课文,想一想文彦博是谁?教师补充:文彦博,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宰相。爱民如子,体察民情,是一个难得的好官。 2、回答:小朋友玩球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球掉进树洞里)树洞里什么样?(弯、黑、深,说明取球困难大) 3、球掉进树洞里,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文彦博又是怎们么做的?你觉得文彦博小时侯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1)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捋起衣袖,身子趴在洞口,将手臂伸进深深的洞里。摸呀,摸呀,够不到底。 (2)又一位小朋友赶回家去,拿了一根长长的竹竿跑来,伸到洞里去探哪,探哪。哎,不行,那洞道弯弯曲曲,怎么也探不到洞底。(3)第三个小朋友跑去向大人们求援。叔叔伯伯们来了好几个,朝又深又黑的树洞里望着。大人们微微苦笑,也想不出办法。 (4)久不做声的文彦博这时叫道:“别急,别急。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快回家去取水来!” 咕嘟嘟,咕嘟嘟一桶桶水,一盆盆水,直往树洞里灌。 很快,树洞里灌满了水,球浮到洞口上来了。 抓重点词语理解文彦博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思考:够不到底、探不到树洞、微微苦笑、久不做声。想象久不做声的文彦博怎么想?

文彦博洞中取球教案设计

文彦博洞中取球教案设计 导读: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 几个小伙伴把球踢进了树洞里,怎样才能把球取出来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学习课文《文彦博洞中取球》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5页,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通句子。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标出自然段序号来。 分自然段读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9个现在我们就找九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评价 师我们以后再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像刚才那几位同学一样,读得认真听得仔细 认识生字 师字宝宝听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也想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认识了吗? 开火车读齐读 默读 师今天同学们又认识了这么多字宝宝,老师把字宝宝们放回课文中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文彦博洞中取球

师文彦博是谁 生引出第一段 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同学们可以想象文彦博官居高位,何等显赫(出示文彦博图片老师简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关于他儿时的洞中取球的一个故事 师文彦博喜欢踢球,球是怎么落入树洞中的呢?谁愿意找出相关段落读给同学们听? 师注意读音场 师树洞是什么样的?说明了什么 生黑乎乎什么也看不到 师说明要想把球取出来是很难的 师球掉进了树洞里,小朋友们多着急啊请同学们自读3——6自然段,小伙伴都想了什么办法来取球,结果怎么样?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个小朋友的办法?生读 师小朋友的办法是什么师伸手摸板书 谁愿意自告奋勇站起来给同学们表演一下捋起袖子摸东西的都动作? 师真不错 师小朋友的这个办法结果怎么样失败了板书够不到底 师还有办法吗? 生读总结办法板书竹竿探探不到底 师这个办法又失败了,还有办法吗?谁来读一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文言文专项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文言文专项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精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文言文专项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文言文专项训练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①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②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注释)①伏:趴,脸向下,体前屈。②坠:落,掉下。...... 1.这篇文章的题目可能是()。 A.《小猫钓鱼》B.《猫捕鱼》C.《猫坠水》------ 2.“全身皆湿”的原因是() A.不小心掉进水缸了。 B.进入水缸捉鱼了。 C.被鱼溅起的水弄湿了。 3.“欲捕食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④其大旨⑤。自是⑥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①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②闻:听。③退:回去。④了:清楚。⑤ 大旨:大意,主要意思。⑥自是:从此。...... 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司马光生.七岁。() a.出生 b.生长 c.生活------ (2)至.不知饥渴寒暑。() a.至于 b.到达 c.甚至------ 2.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司马光听到有人讲____,非常喜欢,回家后马上______。从此________。......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B.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C.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D.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4.根据短文内容,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光是个不怕寒暑饥渴的孩子B.司马光是个爱给别人讲故事的孩子------C.司马光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D.司马光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文彦博洞中取球

文彦博洞中取球 ——康莹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故事,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2. 认识要求认识的12个生字,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增识汉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文彦博机智、聪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情趣 1、设疑导入。同学们喜欢足球吗?几个小朋友把球踢进了树洞里,怎样才能把它取出来呢?有什么办法呢?读了《文彦博洞中取球》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知道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彦博洞中取球》(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快乐读书屋”中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出停顿不正确的地方,互相认读生字。 3、默读课文,读后汇报,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结合相应句子识字。 三、再读感悟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球掉进树洞后,小朋友们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2)文彦博想出了什么办法?他根据什么想出了这个办法?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结合学生汇报指导学生理解“文彦博根据什么想出了这个办法?他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1)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久不做声”什么意思?文彦博没说话在干什么? (2)想象文彦博当时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小组内交流,再派代表汇报) 4、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洞中取球”这件事可以看出文彦博是个怎样的人?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5、教师小结:文彦博通过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正确分析,想办法取出了掉进树洞里,大人们都没办法取出的球,真是个聪明的智多星,难怪他一生做了近50年官。 四、表演体验 1、朗读课文,想象球掉进树洞后文彦博和小朋友们想办法取球时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丰富人物形象。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屋四练习卷(蜜蜂引路、文彦博洞中取球)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屋四练习卷(蜜蜂引路、文彦博洞中取球) 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莫斯科附近指派聊天敲打 惊讶同志宋朝踢球漂浮 争夺斜线衣袖手臂竹竿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宁乐圈参数脏 三、辨字组词。 志讶莫宋 致呀漠送 四、写反义词。 附近沉 五、照样子写词语。 弯弯曲曲高高兴兴 不歪不斜不清不楚

六、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小山二养蜂人三蜜蜂四园子五房子六马路七、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例:大家把那只球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 那只球被大家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 (1)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2)姐姐把金鱼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 八、缩句练习。 (1)列宁在路边的花丛里发现了许许多多飞舞着的蜜蜂。 (2)文彦博是我国北宋时期非常有名的宰相。 九、能力达标。 (1)文彦博是有名的宰相,他小时候爱。 (2)如果掉进树洞的是一个铁球,文彦博的这个办法还能行吗?他灌水取球的道理是什么?

十、阅读天地。 (一)课内阅读。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养蜂人看见列宁,()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1)把下列词语分别填入短文括号内。(果然观察惊讶发现) (2)列宁为什么能让蜜蜂引路? (3)从列宁身上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

十一、课外阅读。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进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是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方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全文共个自然段,第自然段写乌鸦用原来的方法喝水。 (2)故事写了和两个小动物。 (3)猴子说:“你用这种方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这种方法”指的是。 (4)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猴子很热情。 B.用乌鸦的老方法喝水不行。 C.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具体事情具体对待,不能生搬硬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2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用“○”圈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1.春节期间,爸爸并不是维一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 2.马小虎竞然在校园语文知识竟赛中获得了冠军,大家都感到吃惊极了。()() 二、根据读音写出同音字,组成词语。 róng:光()兵()()合 zhū:珍()野()()位 三、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取之,信然 ..。() A.相信是这样。 B.的确如此。 C.不相信是这样。 2.诸儿竞走 ..取之。() A.争着跑过去。 B.争着走过去。 C.竟然跑过去。 四、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1.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选择。 (1)“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的意思是()。 A.曾经 B.品尝 C.尝试 (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 A.唯一 B.只有 C.只是 2.“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用“____”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 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B.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什么。 C.做事之前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地开始行动。 6.如果王戎和小伙伴们在道边又发现了一棵桃树,只有最高的树枝上还长着几个桃子,你认为树上的桃子甜吗?为什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文彦博洞中取球 练习卷(二年级)同步测试.doc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文彦博洞中取球 练习卷(二年级)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题文】给下列字注音。 ( ) ( ) ( ) 宋 朝 踢 球 漂 浮 ( ) ( ) ( ) 斜 线 衣 袖 竹 竿 【答案】sòng ch áo t ī qi ú pi āo f ú xi é xi àn y ī xi ù zh ú g ān 【解析】 试题分析:考察学生的字音掌握。 【题文】花蕊里应该填什么? ( )ū ( )uó ( )ǔ ( )ǎi 黑魆魆 你争我夺 打谷场 宰相 【答案】x d g z 【解析】 试题分析:重点让学生掌握声母。 【题文】辨字组词。 志( ) 讶 ( ) 容( )莫 ( ) 斯 ( ) 宋 ( ) 致( ) 呀 ( ) 谷( )漠 ( ) 期 ( ) 送 ( ) 【答案】 同志 惊讶 容易 莫名 高斯 宋朝 此致 啊呀 山谷冷漠 期待 送行 【解析】 试题分析:考察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根据不同的字形进行组词。 【题文】写反义词。 弯曲 ( ) 歪斜 ( ) 附近( ) 仔细( ) 【答案】弯曲 (笔直 ) 歪斜 ( 端正 ) 附近( 遥远 ) 仔细(粗心 ) 【解析】 试题分析:略 【题文】照样子写词语。

弯弯曲曲高高兴 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歪不斜不清不楚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知不觉 【解析】 试题分析:将词语写成AABB的形式。将词语写成ABAC的形式。 【题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象一()秤一( )船 四( )柱子两( )树一( )线 【答案】 一( 头)象一( 杆)秤一( 条)船 四( 根)柱子两( 棵)树一( 条)线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词语填写量词,符合词义,合乎语言习惯即可。 【题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小朋友()的树洞里()的爱好()的宰相【答案】 (村里)的小朋友(黑魆魆)的树洞里 (业余)的爱好(著名)的宰相 【解析】 试题分析:符合词义,合乎语言习惯即可。 【题文】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例:大家把那只球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 那只球被大家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 (1)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2)姐姐把金鱼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 【答案】(1)水一定是被金鱼和下去了。(2)金鱼被姐姐放进一个装满水的被子里。 【解析】 试题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1)题中主动者是金鱼,被动者是水。(2)主动者是姐姐,被动者是金鱼,及它们交换位置即可。 【题文】课外阅读。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进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是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方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文彦博洞中取球

文彦博洞中取球 【教材分析】 文彦博北宋大臣,前后任职约50年,他聪明过人。课文讲述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件事:文彦博利用聪明才智取出了掉进树洞里的球。课文题目明确点出了人物——文彦博,事件——取球,以及体现事件难度的关键词——洞中。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故事,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要求识的12个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文彦博机智聪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小朋友,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课件播放歌曲《聪明的一休》。) 2.这首歌曲的名字是?《聪明的一休》。 3.对了,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的片段就是动画片一休中的主题曲《聪明的一休》。的确,聪明机灵的小一休我们大家都十分喜爱。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许多非常聪明的人,做了许多聪明的事,你们想了解吗?好,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文彦博洞中取球》。 4.板书课题:文彦博洞中取球 5.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我们知道写的是谁?(文彦博。)做什么?(取球。) (二)检查预习。 1.昨天老师布置了预习,相信大家一定认真的完成了。那么,文章有几个自然段?(9个。)生字大家预习的怎么样呢?(看小黑板。)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2.生字宝宝可真调皮,他们一下子又躲到了书中,快让我们到书去找它们吧。请把书打开,看文前提示(指名读。)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文。 (三)合作研读。

1.文彦博想出什么好办法把球从树洞里取出来的?(生1、2。) 2.其他小朋友有没有动脑筋想办法呢?想的什么办法呢?(生汇报,师随机板书。)3.如果你在场,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把球从树洞里取出来? 4.小结:看来文彦博这个办法到目前来看还是最佳的办法。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聪明。) 5.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久不做声。)(学习7~9自然段。)“久不做声”的他在做什么? 师;真是机智过人,远非“聪明”二字所能概括的。而面对困难,他表现得怎么样呢?你从哪儿知道的?(指导朗读。) 6.一桶桶水,一盆盆水说明什么?(洞深、弯。)我们也能看出文彦博的办法最好。所以说这个小故事从古至今依然被人们广为传诵。如今这个小故事还曾被制成了邮票发行。(课件出示邮票。)可见文彦博这个故事的影响力非常大。 7.文彦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不仅仅是他自小聪明过人,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来看另一个文彦博小时候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 8.读了文彦博的两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遇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即使聪明人,要想成材,也要勤奋学习。)9.师小结:是呀,文彦博不仅天资聪明,更是从小就严于律己,也正是这种品格成就了他以后的事业,看文中第一自然段,使他成为北宋——(生接:有名的宰相。)一当就是50年,真是让人佩服。 (四)拓展阅读。 1.刚才我们认识了文彦博,被他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下面,老师带你们去认识另一个聪明人,他就是小朋友们所熟悉的包拯。(课件出示故事。) 包公最有名的就是断案,今天呢?我们要看的不是包公断的大案要案,更不是千古奇案,而是街头小案。 2.阅读材料《婴儿属谁》。(课件出示材料。) 3.指读文前提示。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文。(课件出示提示。) 4.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妈妈是谁吗?说出你的理由。(现代小福尔摩斯。) 5.小朋友们和包公一样成为断案高手了。 6.刚才我们认识了文彦博、包公这两个聪明人,以及他们有关聪明的故事,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聪明人的故事,请推荐给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