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始祖伏羲出生成纪考

人文始祖伏羲出生成纪考

人文始祖伏羲出生成纪考
人文始祖伏羲出生成纪考

伏羲出生成纪考

李沣

在古代典籍中,伏羲又称伏犧、伏戏、庖犧、炮牺、密羲、太皞、太昊等。史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养牺牲以庖厨。八卦、书契、结网、庖厨,就像伏羲前辈遂人氏发明用火一样,都是人类进化史上的文明标志,它推动了人类自身的演变和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文明,因此继天而王,成为中华文明的原始祖先,“人文始祖”。

伏羲、苞牺、密羲,关键是个“羲”字,伏羲时代没有文字,流传下来的是经过若干世系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在作为历史事迹考订时,“音”比“字”要重要,更可靠。因为字都是后人根据传授下来的神话故事追加的,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的。这难免有很多人为的、主观的、附会的成份。而口耳相传下来的“音”,相对单纯和无误。伏羲也作伏牺。《三坟》作伏戏,《左传》作炮牺,《汉书》作包羲,《易》作庖牺、《帝王世纪》、《拾遗记》作庖羲,《世本》作虙戏,《管子》、《庄子》作虙仪,《尸子》作宓牺,《楚帛书》作雹戏。王献唐先生说:“戏、牺、仪三字同音,伏、虙与包、庖为双声音转,皆以音同或音通通用。包与伏、虙,俱牟之音转。虙今读如密,密固出于牟也。”(1)这样说来,“伏羲”的多种文字称谓,只是后人对原古音读落实到文字上的不同处理,这些不同的文字并没有独立的、特殊的含义。因此像有的学者考证的伏羲之“伏”为匍匐,有潜藏之意;雹戏之“雹”字从雨从包,意雨后包着的种子发芽;包羲之包,谓包裹着的元气,即胎儿。这样孤立地求其字义,附会衍义,就加上了很多人为的成分。这些附加成分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法证明。

伏羲、苞羲、密羲之“羲”,与羲和、羲仲之“羲”同源、同义。这个族团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观天观地观四方。

传说中的伏羲,应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甚至是一个大的族团,而且包含着这个族团的若干世系。《遁甲开山图》曰:“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袭庖牺之号。”十五代,千年左右,皆袭庖牺之号。因此文献和传说中的伏羲,是一个庞大的族团及若干世系在一个漫长的时间及广大的空间中的生息、生活、生产活动的支离破碎的记忆。这是伏羲足迹散布祖国四面八方的历史原因。

庖牺氏族繁衍迁移,以及氏族部落间的分衍和联合,庖牺氏族或者说庖牺的子子孙孙,已分布到中华大地的东西南北。庖牺氏的子孙们,都在自己的新居地建庙堂、墓地,祭祀自己的远祖和近祖。这样各地都留有伏羲氏族的足迹和遗迹。由于伏羲时代还没有文字记载,伏羲时代的种种史迹,是靠耳口相传到后世的。甲骨文、金文中还没有发现关于伏羲氏族的确切记载。据学者考证,战国中期以前典籍,如《墨子》、《左传》、《国语》、《孟子》中,均无伏羲的史影。伏羲史影主要出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庄子》及尔后的文献中。战国、秦汉及以后史书的记载,已经与伏羲时代相当相当久远了。因此史书记载的伏羲出生、活动地域,遍布各地并互有抵牾,就像司马迁说的:“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弄清伏羲氏族的根据地,弄清伏羲的出生地,弄清伏羲氏族文化的原点,就困难重重。

同时伏羲氏在文献中还有一个特点,即有些学者注意到的,在战国中期以前的

典籍,如《墨子》、《孟子》、《左传》、《国语》中,均无提及伏羲(但有太皞),而最早记载伏羲的是战国中晚期的《庄子》。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中的伏羲亦虚亦实,亦神亦人,因此对伏羲这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增加了一些神秘莫测的色彩。

对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关系,史学前辈们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钱穆先生说:“从一方面来看,则古史若经后人层累的造成;惟据另一方面看,则古史实经后人层累的遗失而淘汰。层累造成之伪古史固应破坏,层累遗失的真古史,有待探索。此其一。各民族最先历史无不从追记而来。故其中断难脱离‘传说’与带有‘神话’之部分。若严格排斥传说则古史即无从谈起,此其二。”(2)吕振羽先生说:“而传说竟如此普遍的被传述,说明它正是历史真实的流传和反映。”“和这些传说结合着的人物不论其人物之有无,确实是合于历史的法则的;但其次序的颠倒凌乱,正表现了神话传说的本色。”(3)

总之,各种神话传说,都是对我们远古祖先历史的一种模糊的但确是真实的反映。透过这些神话的、模糊的甚至于互相矛盾的史料,经过科学地分析整理,仍能宏观地把握历史的大致轮廓和发展逻辑。就像钱穆先生说的:“亦有骤视若两传说确切相反,不能并立,而经过一番新的编排与解释,而得其新鲜之意义与地位者。”(4)

关于伏羲的出生地

《帝王世纪》曰:

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足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

《拾遗记》曰:

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遁甲开山图》曰:

伏羲生成起,徒治陈仓,又曰仇夷山,四面绝立,太昊之治也。

《诗含神雾》曰:

大足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庖牺。

按《帝王世纪》之说,伏羲氏母为华胥氏,华胥氏在雷泽履大人足迹而怀孕生伏羲于成纪;按《拾遗记》之说,伏羲母在华胥之洲被青虹绕身有娠而生伏羲。综合两说的共同结论应是,伏羲出生地成纪,应在华胥氏族住地及雷泽周围这个大的区域内。成纪(成起)到底在何方?

一、成纪西方说

一些典籍记载的成纪是在甘肃的天水。

司马迁在《史记·孝文帝》中曾提到过“成纪”。他说:“十五年,黄龙见成纪”。司马迁虽然没有说出成纪的具体地望,但十五年黄龙所现的成纪,应该在距西汉都城长安不远的地方。

从《汉书·地理志》看,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所设的右扶凤管辖的二十一县中,还没有成纪县。二十一年后,即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所置的天水郡中就有了成纪县。看来西汉成纪县的设置,与黄龙见成纪有关。到了后魏酈道元的《水经注疏·渭水》中,就明确地说出了:“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城东,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明确了《帝王世纪》所说的“生伏羲于成纪”的“成纪”,就是天水郡的这个成纪。到了唐代,伏羲生于天水成纪似乎已成定论。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成纪县,本汉旧县,属天水。伏羲氏母华胥,履大人足迹,生伏羲于成纪,即此丘也。”

根据现今地理学家的研究,汉时成纪县的具体地理方位是在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的治平乡。冯绳武先生在《甘肃地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说:“作为县治的成纪,从汉以来至少迁移过三次。最早的成纪县治在静宁县治平乡的刘家河村东南约一华里处,即‘治平成纪’。唐开元中因地震将秦州牖今天水市牍州治迁到显亲川,成纪亦由旧治小坑川牖治平牍移至显亲川,此为‘显亲成纪’。大中后秦州州治、成纪县治一并南迁,依雄武牖天水牍建秦州,州与县倚,此为‘秦州成纪’。”现在的天水成纪,是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6——850年)由秦安城北迁移过来的,因此,天水的成纪不是汉时的成纪,汉成纪在今平凉市辖区内。但无论现今的平凉还是天水,汉武帝时都是天水郡辖地。(5)

在探讨伏羲出生地成纪时,还结合“雷泽”、“华胥”、“仇夷”这些地望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

有的学者还认为,伏羲之母怀孕之处的雷泽就是甘肃陇南境内的仇池,雷泽就是仇池的别名。原因有二:其一,《武阶备志·山水部》中记道:“仇池在成州上录县南。”《汉书》中又讲道:武都天池大泽在县西。颜师古注:经由天池大泽故谓之都。其二:仇池山下的西汉水上游有一地方叫雷坝,就是雷泽之旁的一个伴生地名。不管这种观点如何,仇池原属成纪管辖,在古成纪范围内。(6)成州上录确有仇池山,《括地志》载:“陇右成州、武州皆白马氐,其豪族杨氏居成州仇池山上。”

按照伏羲西方说,雷泽就是仇池,在成州上录县南;《拾遗记》有泰皇伏羲“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其母游其上┅┅”伏羲母华胥氏居住在华胥山之渚,在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而伏羲母为华胥氏,所履大人迹的在雷泽,就在今甘肃秦安以北的庄浪。按照这些说法,雷泽、仇池、华胥都与汉成纪所在的静宁县不远。(7)

关于伏羲母华胥氏,除上说在甘肃庆阳与平凉境内外,还一说在陕西蓝田。《太平寰宇记》云:“蓝田山,古华胥氏陵在县西三十里。”今蓝田也确有华胥氏的遗足迹。这里有华胥镇、华胥渚、华胥陵、华胥窑。三皇庙上的石碑还刻有“古华胥伏羲娠地”。

有的伏羲西方说学者还认为华胥氏之华,即华夏之华,西岳华山之华。“华字当得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华山、华阴之“华”,在今陕西西安市的东部。

如此说来,伏羲母华胥氏即华族,而华山,或者说离华山不远的蓝田,是华胥氏的圣地、祖地。

根据上述文献记载,一些学者又不断地用考古学、民俗学、传说故事论证伏羲故里在天水。伏羲母怀孕处雷泽、仇池也在离成纪不远的地方。伏羲母华胥氏在华山或蓝田。

闻一多在《伏羲考》一书中,用了一节的篇幅论述“伏羲与葫芦”,认为伏羲与女娲都是葫芦的化身。而无论治平成纪,还是显亲成纪、秦州成纪,都在葫芦河的两岸,这似乎验证了伏羲出自天水郡之说的正确性。

上个世纪70年代,在天水大地湾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面积的原始村落遗址,学者王若冰说:“作为实物依据,大地湾不仅复原了此前我们无法想象的华夏先祖在混沌初启时的生活场景,而且还给《山海经》里女娲补天和唐代司马贞《史记索引》中补《三皇本纪》中关于伏羲创世的历史寻找到了实物依据。”(8)在现今的天水市区,有一座规模很大的伏羲庙,明成化年间建成,从明到清,九次重修拓建,据说明朝时朝廷钦定为全国祭祀伏羲的中心。天水西北的三阳川有卦台山,相传是伏羲画八卦处,此处有始建于金代的伏羲庙。另外在秦安泰山庙上还有座伏羲庙,在此附近的甘谷有古凤台和秦州画卦台。2006年,在静宁县李店乡出土一陶壶,肩部刻有“成纪容三升”铭文,考古部门鉴定为汉代陶器,并把在此处发现的古城址定为成纪故城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进一步证明古成纪就在今静宁县的治平乡与李店乡交界处。从目前地上的建筑遗存看,天水的规模最大,秦安次之,静宁最少。这恰恰反映照了成纪故城在三次迁徙过程中,规模最大者为最晚。静宁应是汉文帝时的成纪所在地。

综合上述各种历史的论据,人文之祖伏羲出生甘肃天水成纪,似乎已成了历史的定论。所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天水工作时,为天水成纪题写了“羲皇故里”的碑文,使这一定论又增添了浓重的政治权威的色彩。尔后,天水市发起成立了全国性社团——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将全国数十家社科院、博物馆和综合大学,以及数百名专家、学者凝聚在一起,推动了伏羲文化的研研究。1992、1995、2001、2003、2005,先后五次在天水召开了海内外学者参预的伏羲文化研讨会。2005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公祭人文始祖伏羲的大典升格为省级公祭。

2006年7月3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和甘肃省文化厅承办的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举行,出席公祭仪式的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甘肃省的主要领导、全国道教协会会长、台湾两岸和平发展研究会会长、全球华人联合会主席以及各省市代表、海外侨胞、港澳台代表,以及专家学者5000多人。祭文中的“渭水泱泱,陇阪逶迤,大哉羲皇,发祥成纪。”公祭仪式和祭文表明,在我国文化领域里,伏羲故里在天水成纪,已成为铁定的事实。

二、对伏羲出生天水成己的讨论

汉时的成纪确实在天水,更准确地说,汉时天水郡确有成纪县或者说成纪这个地名,这在《汉书·地理志》里有明确记载。但汉时或者说《汉书》中的这个成纪,就一定是伏羲所出生的那个成纪吗?从伏羲出生到西汉,中间有着几千年的时间间隔,伏羲时还没有文字,我们先人的交流还处在很原始的耳口相传的阶段。因此,伏羲出生地的成纪位在何方,文献记载中有很多不确定性,甚至于是互相矛盾的,因此需要对众多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更为合理的结论。

尽管伏羲出生地在天水的历史结论有很多合理性,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目前似乎也已成定论和热点,但这个结论与我国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明显相悖。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虽然未必就一定正确,但那些权威的史学家们之所以坚持他们的观点,必有其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他们的观点也是从研究他们已掌握的历史资料中得出的结论。例如:

蒙文通在《古史甄微》一文中引《左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后说:?太昊之胤,胥国于济、兖之间,知风姓诚东方之民族也。??而海岱之间,实为其根据地。?(9)

徐旭生先生在《我国古代部族三集团考》中说:?据我们现在的意见,太皞氏族在东方,属于东夷集团。?(10)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居住在东方的人被称为‘夷族’,太皞是其中一族的著名酋长。?(11)

大量文献资料表明,伏羲氏族的根据地在东方。

《左传》昭公十七年:?陈,大皞之虚也。?陈,今河南淮阳。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卷八:?陈州为太皓之墟。东关城内,有伏羲女娲庙。??东关外有伏羲墓,以铁固之。?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施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任,在今山东济宁附近的泗水之滨;宿,在东平县东,须句,

在东平县西,都在济水下游;颛臾,在平邑县东。太皞族裔都分布在济水流域和汶泗一带。

《尚书大传〃洪范五行传》:?东方之极,自竭石东至日出搏木之野,帝太皞。?

《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山海经〃海内经》:?名曰建木(也就是东海的搏、扶木),百仞无枝┅┅太皞爰过,黄帝所为。?

《帝王世纪》:?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王,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东方于五行中属木,四时中属春,行次皆最先。日出东方,太皞之位。

《史记〃秦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汉儒又称泰皇为泰帝。颜师古《汉书注》云:?泰帝者,即泰昊伏羲氏也。?《白虎通》曰:?王者功成封禅必于泰山者何?万物之始,交代之处也。?泰皇,主春,德木,位在东方,万物之始也。泰山,王者之始交代处。《吕氏春秋〃大乐》:?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太一(泰一)是泰皇的化身。泰(太)昊伏羲氏之泰,与泰山之泰同源,泰山乃泰(太)昊的发祥地。

《封禅书》云:?泰一泽山君地长用牛。?《史记索引》:?云:?‘泽山’,《本纪》作‘峄山’。‘泽山君地长’,谓祭地于峄山,同用太牢,故曰‘用牛’。?意为泰一与峄山君同祀。峄山,《尔雅》曰:?鲁国邹县有峄山?。因此祭泰一、峄山君,都在泰山周围。

《孝经钩命诀》:?伏羲乐曰立基,一云扶来。”立基,立己、来(莱)己、斄己。今寿光和日照有己地;扶来,即浮来,在今沂水县,《左传》隐公八年?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杜预注:浮夸风来,己邑。

《左传》郯子曰:?太皞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帝王世纪》有?庖牺氏,┅┅蛇身人首。?《列子》:?庖牺氏,┅┅蛇身人面。?

原古的先人,对龙、蛇、虫、蚕,不可能有明确的界定。有的学者还认为,太皞風姓,風族的图腾也是虫。而虫、蛇、蚕的甲骨文是巳,巳与己通。少皞为己

姓之祖。己、巳、龙、蛇、蚕,虫,都是太皞、少皞族的图腾符号,都是东夷族的图腾符号。太皞应为史学界公认的东夷族首领。

太皞、少皞之皞,或写作昊。《说文》:“皞,皓旴也。从日皐声。”段玉裁注:“皞”的本意就是太阳始出时发射而出的灿烂光辉。,属于大汶口文化类型的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器上有一字为“炅”。李修松、陈怀荃、王树明等学者均认为,该字所表达的意思是太阳在耸峙的群山之巅高高升起,透过云气发射出灿烂光辉。这是“皞”源于东夷的又一证明。(12)

上述种种史料表明,伏羲太(泰)皞的发祥地、根据地,在东方,在泰山周围。

三、成纪曹州说

与太皞伏羲氏出生地相关的还有雷泽、华胥、九夷这些地名和氏族名。关于这些地名、氏族名的西方说,上面已作了详细介绍,这些地名、氏族名也有东方之说,也就是文献和传说中,这些地名和氏族名,也在东方,具体说在曹州大量出现。

1、关于雷泽

《太平御览》引《诗含神雾》:?大足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庖牺。?宋均注曰:雷泽地名,华胥伏母。郑玄注:雷夏兖州泽。《禹贡》:?济、河惟兖州?,言兖州在黄河与济水之间,即今河南东部与山东西部的交界地。

《尚书大传》曰:?舜渔于雷泽?,郑玄注:雷泽,今属济阴。济阴即今山东荷泽地区。《帝王世纪》曰:?夸河又左径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故城西一十余里,即舜所渔也。泽之东南即成阳县。?

《禹贡》:?雷夏即泽,灉、沮会同。”《传》曰:?雷夏,泽名。灉、沮二水,会同此泽。?《地理志》:?雷泽在济阴成阳县西北。?《括地志》:?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通典》:?雷泽县本汉成阳县。?胡渭按:今山东兖州府曹州东北六十里有成阳故城,北与东昌府濮州接界。雷夏在曹之东北,濮之东南。

上述各种典籍中记载的雷夏的方位完全一致,这应是“大足迹出雷泽”之雷泽,在古兖州府曹州东北的成阳。汉成阳故城在今荷泽市区东北30公里的胡集村一带。顺便说一句,大足迹出雷泽的“雷泽”在成阳故城附近,成阳之“成”与成己之“成”似乎有些关联。

2、关于华胥氏

关于华胥氏的称谓和地望比较复杂。华胥氏之“华”是否一定就是华夏之“华”,这是个既需要资料证明,也需要研究方法更新的问题。华胥之“华”也许不是“华夏之“华”。伏羲氏传说过于久远,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关于有关伏羲的人名、地名、氏族名,求其音比求其字更为可靠。例如华胥氏,《帝王世纪》曰“华胥氏”,《庄子》、〈路史〉曰赫胥氏、赫苏氏。“赫”,齐地今读huo,“和”,也读huo,

即“活”音。华、赫、和,音同义同。《徐锴说文系传》云:“华本音和,故今人谓华表为和表。”华也读敷,《诗本音》“灼灼其华”,注:华音敷。《唐韵古音》亦音敷。郭璞“江东谓华为敷”,陆德明:“古读华如敷,不独江东也。”敷、伏音同,华胥氏或许就是伏胥氏、伏羲氏,《遁甲开山图》就载华胥氏也袭伏羲之号,因同属一个大的族团。

华、瓠同音同义。《说文》:“匏,瓠也。”《幽风·七月》:“八月断壶。”《传》云:“壶,瓠也,又作华。”瓠、华古音同,瓠,葫芦也。这就引申出一个非常玄妙而重要的问题,即瓠子河的含义。《水经注疏》对瓠子河的源头和流迳地域作了详细论述,但为什么命名为“瓠子河“?没有说明。但《水经》已经揭示了”瓠“与”华胥氏的关系。

《水经注疏》云:“瓠子河出东郡濮阳县北河,┅┅瓠子河故渎,又东迳桃城南。”按《方舆纪要》:桃城亦即姚城区因姚墟而名。应劭曰:姚墟与雷泽相近,世称为姚城是也。“瓠河又右迳雷泽北,其泽薮在大城阳县故城西北一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渔也。(会贞按:《史记·五帝本纪》:舜渔雷泽。)泽之东南即成阳县。”如此说来,濮阳东的瓠子河流经的桃城、雷泽、阳城也就是华胥氏履大足迹而有娠处。这样瓠子河之“瓠”即与前文有葫芦河之“葫”同义。也就是说,这里就是华胥氏族或者说是华胥之洲的所在地。而这个“华胥”与“雷泽”是紧密相连、同在一个区域的。

瓠子河再往下流,“其东北者为济河,其东者为时水。”总之。瓠子河会入了济水,而济水也是好多河流会聚一起。《拾遗记》载:禹入一深数十里洞穴,见一蛇身人面之神,即羲皇,授禹八卦之图,禹曰:“华胥生圣人子是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华胥是九河神女。如果将上述诸文献记载模糊化,瓠子河、雷夏泽、济水、九河、华胥洲等,这些地名笼统地表明了伏羲母华胥氏怀孕地,是河、济下游那片河湖纵横交错的水中一高地上,即华胥地域的一洲(《尔雅》:“水中可居者曰洲。”)上。《路史》云:华胥氏死,“葬朝阳”。《寰宇记》曰:“赫胥氏墓,在临济东故朝阳城内一里,今章丘。”《章丘县志》载:古朝阳城内有赫苏氏陵。朝阳故城在故章丘县城北五里。

但《列子》所述之华胥氏所在地就有些神秘莫测。《列子·黄帝篇》云:黄帝“游华胥之国。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说明华胥之国距齐国几千万里。这位列子在论说华胥国的地望时,是以齐国为中心来说西和北的。古有齐为天下之中心说,《水经注疏》云:淄水“又东迳临淄县故城南,东得天齐水口,谓之天齐渊。”这恐怕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东方族团的一种地理观念。守敬按:“解道彪《齐记》临淄城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言如天之腹齐。”如果以临淄为天下中心的话,华胥之国在弇州、台州西北,其大体方位也是在濮阳以东这个区域。。列子所说的这些地名是黄帝梦游之地。但梦境中总有现实的影子,是把现实梦幻化了。梦中的弇、台虽不是州名,但确有此地。弇,《说文》:“弇,盖也。”段玉裁注:“古奄、弇同用,复、盖同义。”《周礼·考工记》:“‘弇声郁’作奄。弇、奄一字。”山东莘县有弇山;古奄国在今山东曲阜旧城东。台,《古史帝系考》:“邰有二邰,有武功之邰,稷国也;有齐鲁间之骀,姜国也。”泰山周围皆有弇和台(邰)。因此,与弇、台相邻的华胥氏,也应离泰山不远。模糊地判断,与上述说的雷泽、瓠河、济水也不远,大体属于一个区域。

综上文献所述,伏羲出生地成纪应在濮阳以东的成阳地区,即今荷泽地区。那

么伏羲出生地成纪在何处?对成纪的理解有二,一是一个地方的名称,二是同一地区的两个地名。《路史》载: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是说伏羲生在仇夷(或曰仇池、九疑),《元和郡县志》云:“武都之仇池山,在今成州界。后魏平仇池于仙陵山东置武都镇。废帝改置武州。”“武州,《禹贡》梁州之域”,仇池,或者成州,在古梁州;长在起城,起、己同义,起的本字是“己”,即长在己(或曰成己(纪),汉成纪县在秦州,而《元和郡县图志》曰:“秦州,《禹贡》雍州之域。”这些记载说明,伏羲出生地与成长地不是一地,仇池的“成”在梁州,成纪的“己”在雍州。根据此理,雷泽在城阳,古郕国所在地,即《元和郡县图志》所云:“雷泽县,本汉成阳县,古郕伯国。”因此雷泽也就是“成”。《史记·地理志》注云:“成阳在定陶。”而定陶就是济阴郡曹州;古时济阴曹州还有一地名,己氏邑,汉时为己氏县。在今曹县城东南23公里的楚天集(旧称楚丘集)。因此,古定陶、古曹州界内既有“成”也有“己”,再综合雷泽、华胥之说,说古定陶、古曹州是伏羲出生地,与文献记载非常吻合。

四、成纪泗水说

伏羲出生的成纪是在甘肃天水,还是在山东曹州,看来都有足够多的文献依据。从已使用的这些文献依据上很难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已故著名山东文字、考古、历史学家王献唐先生,从另一个视角分析,做出了个与众不同的结论,他的文字很长。现将他的主要论断节录于下:

各书所记雷泽,大抵相同。其言济阴郡成阳兖州泽皆指濮县东南之地而言。

濮州地在鲁西,鲁西一带,在山东各处都称洼下,历代类为水区。皇古多水,此

处即有陆地,亦只可供一部水国之人居处。技术和渔业未发明以前,原始民族多

就高原居处,为世界各民族通例。濮县一带既有伏羲遗迹,必为伏羲或其族人经

历之处,与前所述成纪相同。而此伏羲之东方民族,原始必不发源于洼下之濮县,

而必别为高耸之地可避水灾者。以前泰皇一名,及各种习俗,并奉祀伏羲诸国之

地证之,必为泰山一带,其地固在山东为最高区域也。

泗水县治东七十里,有伏山,字亦作服、作负、作陪、作浮、作包,亦名浮

邱,俗曰关山。北连艾山,至此入雷泽,湖起为历山。其言伏山者,伏即伏羲之

伏,伏族居此。┅┅又有一山,亦名莱山,┅┅所居有泽,因名莱泽,音转作雷

泽。泗水之雷泽,亦名服泽,服即伏山之伏,伏族所居。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

之证一;

雷泽之东南有扶犁山,亦曰抛犁山,又有浮来山,亦曰包来山。《路史〃太昊记》:?爰作荒乐,歌扶徕。?伏羲之歌,既以扶犁族地之名为名,同时泗水有扶犁山,妇有浮来山,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二;

泗水治东南六十五里,有萯首山,即陪首山。山麓起伏而北,至雷泽西滨;一支东北与伏山相接;一支转折西南行为陪尾山。《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自夏以还,即有其称。皇古既有陪尾,音字又与伏山、陪首、伏泽诸名相通,地域相合,时次又符,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三;

泗水治东北四十五里有华胥山,俗讹为黄粟山,又曰黄山,曰黄山寨。山下东南有黄沟,即古华渚,西有华村,即汉泰山郡之华县旧区。华胥履迹之说,实出《含神雾》、《钩命诀》诸纬书,而此讳书多出于齐人,为东方羲农故族相传之旧说。华古读为敷,胥出于莱,华胥即风莱。华县地正在华、胥境内,以风居之,故可单名为华。汉就其地置县,即以旧名名之为华,知此华胥之名,汉前已然,正与伏山俱来,非出后世附会。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四;

泗水治城西,逾泗有风后岭,岭上有风后庙。风后即伏羲之族裔后为后者。伏羲奉祀四国,颛臾在费县西北,与泗水东南相接,即伏山、雷泽一带,地为伏羲旧壤,故以本地之族裔奉其明祀,立国为颛臾。其他三国之在济宁等到处者,亦以地为羲族散布之区,以本族之人祀之,与颛臾正同。以此推证,则春秋之世,泗水附近尚为伏族盘踞。后世风后庙之建筑崇祀,正有自来,否则伏山、雷泽、风后岭及颛臾之国,安能巧合而并在一处?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四;

舜耕于历山,渔雷泽。《墨子》又言: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所言历山、雷泽均在泗水,负夏以雷夏证之,即负湖,亦即时伏湖,当为伏山附近水泊。华胥下有华渚,雷泽亦名服泽,皆与伏湖义合。《孟子》:?舜生于诸冯,长于负

夏。?诸冯即邾风,为二族合名。邾族固尝散布泗水,以羼居而名族,犹风莱也。历山之下,既有诸冯,境内又有负夏,与《孟子》所述亦悉相合。以舜为泗人,而泗有历山、雷泽诸处,知史籍所载,重华耕渔之地,皆确然不诬。更知所载伏羲居处之雷泽诸地,亦确然不诬。当羲皇之前,已有各地之名,伏羲生长于此,居住于彼,族人相传,史籍各就生长之地分别纪之。其后舜亦生长于此,而耕渔于彼,史籍亦各就生长耕渔之地分别纪之。二帝同为泗水之人,故史籍纪载游钓之乡,亦多相同,正以确有地,其事始不谋而合也。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六;

《春秋》:?公会齐侯于防?,杜注:?在琅邪华县东南?,今为防城,防字亦读重唇,与风音转。泗水有蒙阴,为牟族故壤。又北有博山,博亦风也。凡上所述,在与前六证相合,而知(泗)为风族原始之旧区,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七;

《通鉴外纪》:?太昊命大庭为居龙氏,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今泗水治东十五里有居龙山,又有苍龙溪。《外纪》又云:?太昊复立九相,葛天氏居东。?葛天即大庭居龙,曲阜有大庭氏之库,壤地相接尤为可证。《伏羲庙残碑》:?东迁少典君于颛顼,以奉伏羲之祀?。少典奉祀伏羲,知为伏羲族裔。《吕氏春秋》:?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穷桑在曲阜,曲阜、费县接壤,古之颛臾,即在此一带。此泗水为伏羲发迹故乡之证八;

综上以地名证之,氏族证之,乐歌证之,母族证之,庙祀证之,族裔证之,官司证之,凡数十余事,皆如符契之相印合,定知伏羲出于泗水,以泗水之故,知古代羲族实居泰山一带高耸之地,为中国东方古族发源之乡。(13)

王献唐先生广证博引,八证泗水为伏羲发迹之故乡。但对“伏羲生于成纪”之“成纪”,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王先生认为成纪是“成”与“纪”二族之合名。他对“成”字做了详尽的考证。

他说:“伏羲生于雷泽,雷泽所在为成阳,成阳犹城场,汉以置县。《通鉴外纪》注:郑玄曰:‘尧游成阳而死,葬焉。’”说明“三代以来,久有此名。汉沿旧名立县,此一成也”;然后他又举《左传》:“邾人灭须句”杜注:“须句,成风家”。须句之成在今东平县西北;又言女娲居承匡山,承人居此,因以名山。承即成也。山在任城,此又一成也;又举太昊旧墟,为河南之陈,陈成双声音转,陈亦犹成,这是河南之成。王氏所举各“成”,基本在泰山周围,与上论伏羲发迹之故乡也大体吻合。

王献唐先生这些考证虽然资料详实,别有新意,但他对“成阳”说的考证不够完美,只讲“成”,未讲“纪”,而讲到各“成”的先后时,又肯定了伏羲所生于之雷泽在成阳。如他所言,伏羲族自东彼西,“途径既明,雷泽之义益显。以其由生而长,发迹东方,率族治河西行,脉理皆昭昭可见也。”(14)这样他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他曾否定的伏羲族不可能发祥于低洼的濮阳地区的结论。

综上王先生各述,我觉得王先生的立论和考据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有沿着他的思路继续往下探讨的必要。

五、成纪海州说

在本文中,王先生提出了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二帝(伏羲与舜)同为泗水之人”。泗水是泰山南麓的一条大水,泗水流域,也就是泰山南麓,是个很大的区域,包括泗水、汶水、沭水、沂水等泰山东南麓的诸条河流。典藉中舜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这些地名都能从泰山南麓找到对应的答案。如同王先生言说的,“若历山,若雷泽,若服泽,若寿丘,若河,无一不在泗水一方。知舜亦当时泗水之人,生于斯,故耕于斯,渔于斯,陶于斯,作什器于斯,其后即举于斯。”(482页)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长于负夏。”王先生曰:“今历山之坳,有帝舜庙,山中有历山村,附近有诸冯村,有舜井,有娥皇女英台。”(15)文献中舜的一些史迹似乎与伏羲有些重叠,如:

《遁甲开山图》云:?仇夷山,四面绝立,太昊之治也。?

《帝王世纪》:?伏羲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

《海内经》又言:?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

《史记〃五帝本纪》也言: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帝王世纪》:舜?九十五而使禹摄政。摄五年,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

伏羲治所在仇夷(九疑),崩葬南郡,南郡在湖北江陵,今荆州。舜崩苍梧葬九疑,在今湖南永州零陵。伏羲、帝舜崩葬于湖北、湖南,自古史家就提出质疑。

按《帝王世纪》之说,舜九十五岁时已由禹摄政。摄政五年,有苗氏叛。这时南征有苗者应是禹,而不应由已退据二线并年逾百岁的舜去征讨?《统笺》也曰:“据《帝五世纪》,则舜以征有苗道死。何三十五年命夏后征有苗?至此,十五年后,舜年百有十岁,转又自征有苗,何舜之不惮烦耶?”一百一十岁,到湖南、广西交界处征有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按照当时的政治体制,征有苗者也不应该是舜。但这些记载向我们说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苍梧、九疑、鸣条、纪市实为一地,但经过无数代人的耳听口传,以及族人的外迁广播,本初的那些地名已经弄的含糊不清了。这种现象具有客观的必然性。这些地名传说中的“纪”地或者说成纪之“纪”,是我们理清本问题的一个重要线索。关于“纪市”,文献还载:

《墨子》:?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己之市。?

《吕氏春秋》:?舜葬于纪市,不变其肆。?

撇开苍梧、九疑,舜所葬的纪市、南己在何处?以上资料表明,有零陵的纪市。战国楚简揭示,楚都郢,就在江陵南纪,即今荆州。除此之外的“己”就是曹州南的己氏邑(县)之“纪”。纪的本字是己,史载少皋是己姓之祖,而己姓即巳姓,巳,虫也。太皞风(風)姓,“風”亦虫;太皞以龙纪官,龙亦虫。因此纪(己)姓乃太皞、少皞之后。古己国族又是己族、伯益其族和羿族的联合体。因此,纪(己)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在山东。而山东南部的泗水、沂水、沭水更为己国族的古老居地。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长于负夏。?王献唐先生曰:“今历山之坳,有帝舜庙,山中有历山村,附近有诸冯村,有舜井,有娥皇女英台。”

《孟子》还曰:?舜葬于鸣条。?

《竹书纪年》曰:?义均封于商,是谓商均。后育,娥皇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载:?舜葬苍梧山野。薛氏曰孟子以为卒于鸣条。吕氏春秋舜葬于纪。苍梧山在海州界,近莒之纪城。鸣条亭在陈留之平丘。今考九域志海州东海县有苍梧山。?

王应麟所言“莒之纪城”,也就是周时莒地的纪鄣。《春秋》昭公十九年:“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鄣。”杜注:“纪鄣,莒邑,东海赣榆县东北有纪城。”但在《春秋》庄公三十年:“齐人降鄣”后,杜注:“鄣,纪附庸国,东平无盐县东北有纪城。”杜预所言无盐县纪城,不是春秋齐桓公所灭掉的纪鄣。“齐人降鄣”的纪鄣就在东海赣榆。《公羊》、《谷梁》均说;“鄣,纪之遗邑也。”《春秋》桓公五年;“齐侯、郑伯如纪,城祝丘。”《水经注疏》云:“沭水又南迳东海郡即丘县,

故《春秋》之祝丘也。”因此齐侯、郑伯所入之“纪”在东海祝丘。祝丘在今临沂东三十五公里。《通志·都邑》:“纪都纪,迁于剧。纪本在东海,故赣榆。”《春秋大事表》:“纪鄣城在海州赣榆县北七十里。”《寰宇记》:“海州怀仁县东北七十五里,平地近海,周一里余,今安东城正其地。”这个纪鄣或曰纪城,就在今日照市的安东卫。

这个地区,古属成阳国、成阳郡。《战国策》:“勃貂谓法曰:王走而之城阳之中山。”叶圭绶按:“法章后为莒太史敫家佣。城阳,正莒地。疑莒别邑名,战国已有之。”汉兖州城阳国治莒县,初为城阳郡,文帝二年,析齐置城阳国。

古莒国,今日照地,古属东海治,也称海州。这里的纪、纪鄣地,春秋以前就存在。而《战国策》中的城阳,恐怕也很古。这里有纪、有成、有章,《史记》:“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吴回。”重黎、吴回即祝融。这里的成(称)、章与高阳颛顼族有关,颛顼与祝融是一个族氏。而己姓是祝融八姓的首姓。《论语摘辅象》曰:“伏羲六佐,纪通为中职,仲起为海陆。”纪通、仲起(起、己一字)都是己族人,是伏羲六佐之二。总之,这个地区与太皞、少皞、颛顼、祝融有紧密关系,因此十分古老,说这里是伏羲帝的发迹之故乡,是顺理成章之事;说古海州,今日照的成与纪是伏羲的出生地成纪,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六、天水成纪之缘起

(一)、天水乃秦祖先的封地

夏商两朝的祖先与东夷关系密切,后定都中原。传说中的周族的原始祖先为后稷。《诗经·大雅·生民》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实颖实粟,即有邰家室。”是说姜嫄为周族的母系祖先,周的始祖后稷为姜嫄所生,后稷在有邰建立家室。相传邰即汉代右扶风斄县,斄、邰古今字,在今陕西武功与扶风之间。

西周时,伯益族后人非子在犬丘养马,《史记·秦本纪》曰: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故封非子为附庸,邑于秦谷。《水经注疏》云:渭水“又迳清水城南,又西与秦水合。水出东北大陇山秦谷。”秦水又“历三泉,合成一水而历秦川。川有故秦亭,非子所封也。秦之为号,始自是矣。”秦之谓“秦”,自非子邑秦谷始。秦水、秦谷、秦川,在汧、渭之间。汧、渭之间的秦水、秦谷、秦川是秦的发祥地。这一地区后又名秦州。《通典》:“秦州,今理上邽县。古西戎之地,秦国始封之邑。”秦州,汉为天水郡辖地。

《史记》载:西周末期,诸侯叛之,犬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后,“襄公以兵送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襄公于是始国”,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历史由此开启。

《汉书·郊祀志》云:“秦襄公攻戎救周,列为诸侯,而居西,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后十四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这些记载说明,在秦的早期,都把伯益的祖先神东夷少昊(白帝)请到了西方,作为上帝继续祭祀。文公所设鄜畤,是在汧、渭之间。汧、渭之间是秦的发祥地和始封地,即“孝王召(非子)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封邑于秦谷。尽管古今学者对“鄜”地望多指为陕西洛川,但实应在秦水、秦谷、秦川地,即天水秦州地。秦文公之所以在汧、渭之间设鄜畤,是因为梦中见到顶天立地的黄蛇出现于此,“此上帝之征”,所以设畤祭之。黄蛇现汧、渭之间的鄜地,意味着汧、渭间的鄜地,是上帝之所在,

是块圣地。

《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以牺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

《汉书〃郊祀志》:?秦德公立,卜居雍。子孙饮马于河,遂都雍。雍之诸祠自此兴。用三百牢于鄜畤。作伏祠。

这两条记载很重要,一是说明秦在德公元年,迁居到雍。也就是《封禅书》说的:“秦德公立,卜居雍。”《诗谱》说的:“秦德公徙居雍”。《汉书》说的是遂都雍;二是说明鄜畤就在雍城附近,很可能德公迁居到雍后,又在新地设鄜畤祭少昊白帝,这样鄜畤就不止一处;“牺三百牢祠鄜畤”就是宰杀三百头专门用于牺牲的牛,来祭祀白帝,表明祭祀的规模宏大和隆重。

雍,《集解》徐广曰:“今县在扶风。”大郑宫,《正义》括地志云:“岐州雍县县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郑宫城也。”

关于扶风之“雍”,实为“潍、淄其道”之“潍”。

王献唐先生曰:“部落迁移之后,地名随之,愈迁愈远,地名亦随之愈远。前代史籍,时有同名之地,散见各处,胥由于此。”(《炎黄氏族文化考》第51页)秦的地名,与东夷族有很大关系。对“德公又徙雍”之“雍”,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做过详尽而科学的论证,其要之为:

在甲骨文里,?雍?字和?淮?字绝近,?雍?和?淮?实为一字。唐的岐山县即今陕西岐山县,也即汉的雍县。那里有湋水,?湋?字也写作?围?,而刘熙《释名》云:?‘淮’围也?。?雍水?即?淮水?,今名?湋水?,?雍?、?淮?实读音?潍?。《史记〃秦本纪》:?德公元年,初居雍城?,秦都成以名?雍?,就因为它在雍水的旁边,正确地说,就因为它在淮水的旁边。而这条水之所以名?淮?即是表示秦族本居潍水流域,在周公东征之后原来居于潍水流域的鸟夷族西迁后的新名词。本在东方的?淮(潍)水?一名西迁了,东方民族所崇奉的上帝和祖先神少皞也西迁了,甚至后起的?凤翔?这个地名也很可能由秦人的?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及?凤鸟氏,历正也?这些古老的传说而来。这同是不忘其本的民族意识的一种深刻的表现。(16)

顾颉刚先生的论断有理有据。周殷八师名将师父帅师东征,在山东黄县和

陕西扶风同时出土了师父的铜器多件。金文“”即“潍”字。山东黄县和陕西扶凤同时出土“潍”器,表明两者在周时关系密切,这也是顾先生论点的一旁证。(17)

另外,由秦的始封地秦州沿渭水向东到雍州,一路很多地名都是由东夷迁来的,例:《水经注疏》云:渭水“又东过冀县北”,冀在中原,而大量“冀”铜器出土于清河流域;“北流注于籍”,《水经注》“籍水即洋水也。”洋水,今临朐、寿光的瀰河;“又迳清水县故城东”,清水,山东有大、小清河。

秦最先在西方设畤祭祀的是白帝少昊,即秦襄公作西畤祀白帝。其后秦文公梦黄龙现天下,作鄜畤祭白帝。到了宣公时,又作密畤,祭青帝;灵公时又作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说明在周时,秦的早期诸君,已经把他们原在东方祭祀的上帝及祖先神,白帝、青帝少皞及黄帝、炎帝分别请到秦地建庙祭祀。密畤之“密”,亦即密戏之“密”。钱穆先生曰:“大抵五方色帝之说,起于战国晚世。及秦帝而燕、齐之方士奏其说。始皇采用之,遂祀五帝。”(18)在西土立畤祭帝,始于伯益后裔为祭先祖少昊而设,到秦始皇时,又听信燕、齐方士的劝说,设畤祭五帝。《汉书·地理志》曰:右扶风“有五畤,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可见到了汉时,祭祀东方诸帝之祠,已遍布雍地的周围。但《史记·封禅书》“唯雍四畤,上帝为尊。”说明在汉以前,雍地有四畤而不是五畤。《史记·封禅书》还载:

二年,(汉高祖)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

?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

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

说明汉高祖刘邦定都西土后,这里祭祀的上帝是白、青、黄、赤四帝,不是五帝。第五帝黑帝是汉高祖加上的。对这一历史旧案,顾颉刚行先生说:“本来西汉的上帝是沿秦制祠青、白、黄、赤诸帝的,到这时(谬忌劝武帝立了太一坛)换了太一了,五帝降为第二级的上帝了。”(19)《汉书》:“既至甘泉,为且用事泰山,先类祠太帝。”太帝即泰帝,颜师古《汉书》注:“泰帝者,即泰昊伏羲氏也。”汉高祖刘邦本泰山南麓的泗水亭长,虽定都西土,但对泰山、泰帝情有独钟。从汉高祖开始,泰山、泰帝、伏羲这些东方之地名、帝名不仅在西方之“雍”和天水牢固地安家立户,而且还成为了五帝之首,处于至高至尊之位。泰山之名也到了天水,有了秦安泰山伏羲庙的称谓。

(二)、成纪之由来

少皞是己姓之祖。伯益族后裔在天水安家立户,也就是己姓之人在这里安家落户,己姓之“己”也必然西迁到此;秦文公之所以在这里设鄜畤祭己姓之祖少皞,是因为秦文公在这里梦见黄龙“自天下属地”,秦的始封地汧、渭之间,是黄龙出现的地方。

秦始皇帝并天下,曰始皇,一切要建章立制,从头做起。《史记·封禅书》云:“邹子(王行说创始人邹衍)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又云:“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这位东方齐

人把这些有凭有据的符瑞告给始皇,始皇果然很想信,于是定秦为水德,符瑞为黑龙,“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秦始皇坐天下十五年后被汉高祖灭掉,汉高祖又立黑帝祠,命曰北畤曰“北畤待我而起”,所以汉初,或因秦朝时间太短,或因汉承周制,所以汉也为承认自己为水德。但到了文帝时,贾生提出异议。他认为秦为水德,汉灭秦,土克水,汉应为土德。水德尚黑,土德应尚黄。贾生这套改制建议受到臣僚的反对而腹中妖折。到了文帝十四年,鲁人公孙臣上书曰:

始秦得水德,及汉受之,惟终始传,则汉当为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

东方鲁国人公孙臣的政治主张只是预言,并没有黄龙见之事,很快被丞相张苍打压下去。但转年,奇迹出现了。“公孙臣终于靠了他的幸运也许靠了他的诡计。战胜了张苍。文帝十五年,黄龙真的在成纪天水郡属县出现了。(20)《史记·孝文本纪》云:

十五年,黄龙见成纪。天子乃复召鲁公孙臣,以为博士,申明土德事。

《史记·张丞相列传》云:

其后黄龙见成纪,于是文帝召公孙臣以为博士,草土德之历,制度,更元年。张丞相由此自绌。

从此,有了天水郡成纪的地名,并被载入史册。天水郡成纪这个地名,是在黄龙现之前就有之,还是与黄龙现同时产生的,史不可考。但黄龙现成纪,如同顾颉刚先生所言,“公孙臣终于靠了他的幸运,也许靠了他的诡计”,黄龙现成纪很可能是东方鲁人公孙臣的一个诡计。

汉为土德事后来并没有真正实行,原因是后来又出了故事。赵人新垣平看到公孙臣预言黄龙现成纪而得到天子宠信,于是他也步公孙后尘,杜撰了宝玉气来、献玉杯、日再中等一套骗术来欺骗皇帝,结果被人揭穿,如《封禅书》言:

人有上书告新垣平所言气神事皆诈也。下平吏治,诛夷新垣平。自是之后,文帝怠于改正朔服色神明之事。

从此,汉改土德之事也就搁浅了。这件事也间接证明公孙臣的黄龙现成纪有诈。但不管如何,成纪这个地名已经载入史册了。

综上所述,天水成纪来源于东方鲁国人公孙臣的一个政治阴谋,是东方鲁国人公孙臣把东方的一个地名移植到了西方天水。旧天水郡成纪县是汉县,是汉文帝以后才出现的。天水的成纪与伏羲出生的年代相隔过于遥远,把两者联系起来很是牵强附会。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451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

(2)、钱穆:《国史大纲》第8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吕振羽:《史前中国社会研究》第5、63页,三联书店1961年版。(4)、钱穆:《国史大纲》第8、9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冯绳武:《甘肃地名的初步研究》

(6)、李建成:《伏羲文化概论》第89、90页,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7)、《太皞伏羲:〈浸润天水的文明印迹〉》,《兰州晨报》2010年6月10日。(8)、见:《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2010、6、10。

(9)、《中国现代学术精典廖平、蒙文通卷》第368、38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徐旭生:《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第5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第14页,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12)、李修松:《淮夷探论》,《东南文化》1991年第二期;陈怀荃:《东方地区风、赢、偃部落群发展概势》,《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王树明:《谈陵阳河与大朱村出土的陶尊“文字”》,《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

(13)、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471至492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14)、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495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15)、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第482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

(16)(顾颉刚:《鸟夷族的图腾崇拜及其氏族集团的兴亡》,载:《古史考》六卷,第105~108页,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17)、李沣:《探寻寿光古国》第267、269页,齐鲁书社2011年版。(18)、见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第50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9)、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第19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0)顾颉刚:《古史辨自序》第36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