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附答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附答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附答案)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附答案)

博士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

1.谈谈你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理解。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途程中同人类思想史上任何一个伟大思潮一样发生过这样那样地误解和扭曲。“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需要对它作出科学界定。

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要了解和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一个多学科的体系结构。总起来说,马克思主义就其性质来说是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有人人为地将二者相分离或游离,不为社会主义做论证,而为资本主义张目和唱颂歌,那么这种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也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了。

②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不只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且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因而具有认识世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功能。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属于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属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工人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思想武器。当前我国,我们所以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只能一元不能多元,道理就在这里。

③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在《提纲》的最后一条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作为新的科学世界观,它不仅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正确地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这里说的宇宙观就是世界观。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都十分重视世界观。在众多“观”中,世界观是最基础的并带有根本性,它决定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一经和实践相结合,就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影响下,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思想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产生这么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总起来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真正科学的宇宙观和最彻底的社会革命论,是一个博大精深、高度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有许多不同于其他科学的特征。我们要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学说具有强大的批判功能。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①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恩格斯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②结合本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结合”,实现“化”,关键是把握好两头,一头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另一头是深切了解国情(主要是基本国情)和世情(主要是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将其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结合”得好,实现了“化”,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发展和胜利;什么时候“结合”得不好,没有实现“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将遭致挫折和失败。这是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的独创性贡献。

③坚持和发展相统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一坚持、二发展,或既坚持又发展。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治党治国的根本。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就会亡党亡国。坚持什么?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发展有两种,一种是充实和丰富,一种是创新和突破,后一种是更大的发展,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包括经验总结、理论升华、科学概括等环节。总之,坚持才能发展,反过来发展才能坚持住;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④作为理论体系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创立时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基本组成部分。这三大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而又三位一体、相互贯通。我们要把握的是由基本原理的总和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个别论断。随着世界革命、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由西往东移,在这条主线上所形成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2.结合当前实际,试分析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我国对外战略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面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中国目前的周边安全形势总体来说是有利的但仍然面临着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威胁相互交织的严峻挑战。下面是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主要分析:

(1)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危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2010年发生的“天安号”事件令朝鲜半岛局势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我国对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一直采取高度警惕的态度,一旦造成核污染,我国振兴东北的计划全部泡汤了,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和平崛起”将不能实现。

(2)俄罗斯与中国安全

从沙俄时期,俄罗斯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今年6月,美国舆论搬弄是非,恶意炮制中国威胁俄罗斯论,中俄媒体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揭露出美国险恶用心,捍卫两国的传统友谊。但是目前中俄关系仍存在一定的隐患,不过在两国关系的实践中,整体上是合作大与防范,信任大于猜疑。强大的邻国就像是把双刃剑,友好的邻居能使我们获得的利益越大,反而,复兴强大后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将是其他周边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3)日本对外军事扩张

日本是中国的海上强邻,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又是一个曾今对中国进行侵略并且至今没有清醒反省的国家,还是拥有巨大潜力掌握核武器的国家。日美军事同盟的关系导致亚太尤其是东北地区战略力量的严重失衡,成为未来地区安全的重要不稳定因素。钓鱼岛问题至今是中日之间的重要纷争问题。

(4)南亚半岛于中国安全

印度一直想控制南亚和印度洋,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军事力量也逐渐增强,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国家,遏制中国,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期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中印边境的划界争端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5)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我国现在在南海打出来两张很好的牌,一是在广西设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成为开发北海、钦州港的一个新拉动点,而且也能缓和南海矛盾;二是在海南搞国际旅游岛,然后辐射到西沙再辐射到南沙,这也是贯彻先经济后政治的一个好方法。

(6)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外部因素————美国

虽然中美确立了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但是面对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甚至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美国的戒备必然会相应上升,其防范与遏制的力度也会不断加强。

(7)非传统安全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影响下,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能源安全、自然灾害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普遍化和常态化,甚至成为影响国际安全形势走向的重要因素。面对“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中国船只在索马里海域安全的问题,中国石油能源的稳定供应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将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应的应对策略:

(1)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在经济上,“互补不是代替,让渡必须对等”,坚持国家独立自主是永恒的原则。在军事上,战略运筹的精妙之处在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2)划定合理的战略边界。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是防御型的。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设置合理的战略缓冲区是适应变化的基本原则,防御性的安全战略对于战略反应的要求则更高。

(3)发展必要的国防力量。无论从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还是保障国家战略的实施,认清威胁的来源及其战略企图,进而做必要的准备是必须的。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防力量、稳定的社会政治基础和相应的经济实力,才能平等参与严酷的国际竞争。

加快和平崛起的步伐。“没有实力的国家在外交上是没有发言权的。”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搞好国内的事情,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处理好资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尽快依靠自己和平崛起起来。

3.阅读下面三位科学家的话,并回答问题

a.哥白尼称促使他“理解最美好和最灵巧的造物主为我们创造的世界机器”的,是因为

过分复杂的托勒密体系显然“与均匀运动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上帝理应创造出一个简单和谐的宇宙,“如果把其他行星的运动与地球的轨道运动联系在一起,并按每颗行星的运转来计算,那么不仅可以对所有的行星和球体得出它们的观测现象,还可以使它们的顺序和大小以及苍穹本身全部联系在一起了,以至不能移动某一部分的任何东西而不在其他部分和整个宇宙中引起混乱”——《天体运行论》

b.总之,温特尼茨和康德一起断言,科学是由思维依据某些先天原则建立起来的某种体

系。我们的科学大厦是而且应当是建筑在某些原则的基础上的,而这些原则本身却不是来自经验,对此当然要毫不怀疑地加以接受。”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c.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乔布斯

请结合上述三位科学家的论述及其各自科技成就,谈谈你如何理解和评价哲学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

哥白尼、爱因斯坦及乔布斯均谈到了哲学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哲学是确定科技创新方向的基础

首先,科技工作者的世界观决定他们科技创新的工作方向。世界观是人类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因此,世界观问题是科技工作者首先必须确立和解决的问题,它是科技工作者同世界发生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的指南,它规定着科技工作者行为的性质和方向,也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其次,科技工作者自身追求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决定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小和多少。只有在科学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他们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可能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主力,科技工作者只有在科学的哲学思想(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才能确立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因此,在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今天,我们应重视对科学的哲学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创新方向,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

(2)哲学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方法

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它在给人们提供世界是什么的同时,也指出认识世界的方法应当是怎么样的,即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工具。对于科技创新来说科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环节。因为科学的方法能使科学研究更严密、更严谨,能使科技创新更有效地进行。科学方法是科技工作者所应当掌握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技能,是科技工作者认识客观事物的手段。因此,科技工作者掌握了优秀的科学研究方法就等于拥有了先进的科研工具,用这个工具去进行科技创新,会加速科技创新的实现。因为任何方法都包含着对有关对象规律性的认识,并根据这种规律性的认识而制定出来的用以进一步认识和改造现实、获得成果的手段和工具。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哲学主要是从逻辑思维方法的方面为自然科学提供研究方法的。

从整个科学以及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史来看,科学认识的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获得是同人类的认识水平发展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是同认识从知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进步分不开的。因此就要求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善于辩证地思维,唯有如此,才能在科技领域有所创新,否则就会陷入理论困境之中,不能按客观事物的实际认识事物。

(3)哲学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认识能力

科学思维和哲学思维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虽然两种理论思维的对象不同、职能不同,科学是以世界的各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问题为对象,哲学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科学提供关于世界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方面的特殊规律,哲学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但是两种思维又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复杂的相似性,即作为理论思维它们都是运用概念的逻辑去把握世界、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都试图为解释世界提供某些原理或公理。把哲学思维渗透到科学思维之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将哲学思维渗透到科学思维之中还可以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思维能力。学习哲学是提高科技工作者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哲学可以在以下方面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思维能力:

(a)哲学具有概念性,可以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抽象、概括能力

概念是进行科学思维的细胞,是科学思维结构的基本单位。那么,概念性知识和形成概念性知识的能力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从对哲学的学习中得到提高。哲学是概念性的认识,它所讨论的是超越经验常识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它是抽象性很高的学问。用这种哲学思维能力去进行自然科学思维,一定能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抽象、概括能力,即形成概念性知识的能力。

(b)哲学具有超验性,可以增强科技工作者演绎推理的能力

科学研究非常需要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活动中具有超越经验常识的思维能力,在具体事实面前能超越具体事实显现的具体意义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并通过本质演绎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对哲学的学习得到提高。哲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超验性。哲学思维能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把握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奥秘,进而以超验所把握的统一性去解释人类经验中的一切事物和规范人类的全部行为。这种思维特性渗透到自然科学思维中,能提高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思维活动中进行分析综合、演绎推理的能力。它能让科技工作者清醒地估计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变化前景,了解和洞悉事物发展方向、发展特点,从而做出恰当的预测。

(c)哲学可以使得科技工作者把生动直观与极强的理性思维相统一

科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以理论思维去抽象、概括、描述和解释思维对象的运动规律,也就是在理论思维的层面上努力把生动直观的表象与极强的理性思维相统一。即把生动直观的客观表象统一在理性思维的规律的基础上,这一过程虽然是科学思维的过程,但实际上带有明显的哲学思维的特性。因为哲学的超验性使哲学具有了无限性的特征,这种无限性使哲学思维能够面向无限的超验的存在,并以超验的无限性去看待有限的经验,使有限与无限达到对立统一。

因此,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一定要重视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对科技创新起着深层次的作用,有着长远的意义,是提高中华民族科技实力的重要基础。

4.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当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对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除了做好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还需要做出以下努力: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我国的干旱缺水问题。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建设节水型社会,不只是倡导人民群众节约用水,或用行政的办法强制节水,主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解决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速的问题。大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的。人为地对其干预,往往适得其反,造成破坏。如果人不去伤害它,给它提供休息的机会,大自然就会自我修复。为此,我们可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淤地坝、修水利、小水电代燃料等措施帮助大自然进行自我修复。

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缓解我国的水和空气污染问题。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即围绕经济增效这个中心,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融合起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发展优势,依靠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提供保护和支持,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与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但经济增长基本上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路子。这种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资源、投资和劳动力的扩张实现的,与经济的高增长相伴随的是高消耗、高浪费和高污染。面对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再走这条老路,很难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值得提倡。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更应该为保护环境做出一份贡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家园。

5.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世界各国乃至全人类均应当共同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以最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在责任的领域、大小、方式、手段以及承担责任的时间先后等方面应当结合各国的基本国情而予以区别对待。它指的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它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即共同的责任和区别的责任。

1.共同责任。共同责任反映于国际法上是“人类共同的利益”和“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的理念。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均需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其内容有如下两点:其一,各国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本国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其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彼此以支持和援助。在环境保护方面有能力的国家须帮助能力欠缺

的国家解决环境问题。

2.区别责任。区别责任是指虽然各国需要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在不同国家之间,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由于各自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压力以及治理能力等因素,它们在责任的大小,多少,时限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是有差别的。这既符合国际法的公平制度又有助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切实解决。

3.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的关系。为了追求人类共同利益,习惯国际法赋予每个国家以共同责任来保护全球环境。带有公平理念的区别责任是国际社会为吸引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环境保护中而设定的一种制度。区别责任虽然很重要,但应当同共同责任原则区别开来。对该原则的正确诠释应是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的能力取决于其得到受惠于发达国家的程度。如果没有得到援助就不履行公约义务。因为发展中国家既要承担具体的公约义务,又要承担不损害他国环境和国际区域的习惯国际法的义务。

6.你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和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主张完全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

市场规律,是在商品经济中发生作用的规律,包括诸如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自然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所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因为商品经济中的生产与流通是由价值规律调节的。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用语上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一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自发地将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配于不同的企业和部门,也就是西方经济学所讲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三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产生经济分化。按西方经济学的话语讲:由市场配置资源会更有效率,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所谓由市场配置资源,就是由市场价格决定人力物力资源(生产要素)在不同企业和部门间的分配。而市场价格的变动,是由供求关系和竞争关系调节的。讲市场配置资源,实质上是市场价格配置资源。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转变为“决定性”,习近平同志很重视这一理论观点的提法改变,他指出:“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过去讲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其涵义缺乏透明度,容易被理解为“初步性”或“打好基础”之意。这给某些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活动留下了空间。改提“决定性”,就提高了明确度和认识度,符合市场经济原理和规律。马克思主义讲价值规律调节生产,就是指起决定生产的作用。同样,讲市场经济,就是要由市场价格而不是由政府决定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实践表明,在资源配置中,由市场起决定作用,比起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起决定作用,具有灵敏性与效率性,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实行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决不是让政府撒手不管,无所作为。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而言的。决不是说,我国的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事业,全部改革开放大业,都由市场决定。那样就不存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问题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讲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中政府发挥什么作用;第二层次是政府在整个社会主义发展与改革事业中起什么作用。所谓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主要是就第一个层次而言的。总的来说,在资源配置中,凡市场能做到和能做好的事,就放给市场去做。政府不要直接干预,不要越位、错位。

习近平同志在《说明》中讲:“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又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因为政府也要起一定作用。政府要做自己该做和该管的事,而且要做得更好,不应缺位。具体地讲:其一,政府要监管生产和产品的安全。致力

于消除隐患,减少和消弭事故。保障产品的安全,防止和惩治假冒伪劣。其二,有效监管市场,取缔欺行霸市、市场垄断,惩处假冒和有害商品的销售。其三,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统一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消除市场封锁与割据,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其四,防止和处置环境污染、损害生态平衡的行为。其五,政府运用利率、汇率、税收、信贷等财政金融手段,影响和调节市场,引导企业科学发展。其六,以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理念与政策引导企业,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

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采纳新自由主义市场万能、否定政府调控、完全自由化、全面私有化的观点。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存在市场失灵,存在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在认识和肯定市场正面作用的同时,不要忽视市场的负面效应。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鉴于自由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放弃了早期市场经济中政府只做“守夜人”的理念,先后提出和进行国家干预、政府调节。二战后,法、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计划,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都是在用“看得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用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及其负面效应。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更有效和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更有力、更完善、更有效的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之义。

习近平同志在《说明》中强调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当然这两种作用是不同的。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必将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所谓“决定性作用”,是指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利润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以竞争为手段决定商品价格,以价格为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总体平衡,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投向、产品消费、利润实现、利益分配主要依靠市场交换来完成。实践证明,迄今为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未发现任何力量比市场的作用更广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因此,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其他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

第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更有优势,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了效率和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在参与资源配置过程中作用更加积极全面,更能发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弥补市场失灵、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仅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且要通过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当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等于政府可以更多地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更不等于代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

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解决了我们思想上的一个禁锢,即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基础性作用”的定位并不彻底,容易让人理解为“基础性作用”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面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容易把“决定性作用”理解为政府的作用。这就为政府对市场直接干预、过多干预、不当干预开了口子,提供了理论依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5年来的历程,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在理论上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进程。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从广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求我们在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全面深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体制改革,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方面体制机制。从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从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职能、财税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开放型经济体制等方面入手,在解决影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层次问题上着力,努力构建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则、法律体系、社会环境。

1.自由主义不论其表面现象是怎样“新”,其多元化的理论流派在理论旨趣、价值取向上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根植于西方自由主义源远流长的历史土壤,在现实中的运演也始终围绕着自由主义的内核而展开,共享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基础理论资源。因而,对新自由主义的研究必须从理论传承的历史高度,把握其超越时空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这样才能避免被驳杂纷呈的理论表象所迷惑,能够历史的全面的研究新自由主义。

2.马克思有一个本体论式的命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必须从社会存在出发,去解释社会观念,而不是相反。这一命题对于研究新自由主义思潮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迪。在全球化语境下奔腾而起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和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新变化是紧密相连的,即折射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客观现实的嬗变,也反应了西方资产阶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主观诉求,只有从主客观相结合的高度才能既看到新自由主义在二战后特定语境下产生的必然性,又看到新自由主义在西方自由主义辨证发展链条中的阶段性。

3.对于自由主义既不能盲目炒作,又不可一概否定,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状况,科学吸收其合理成分,警惕和抵制其意识形态的因素,实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新自由主义的“扬弃”。

7.有观点认为,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

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认识基础和精神基础。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试进行分析。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所在。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在思想认识、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碰撞的局面越发明显。同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临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并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在此情势下,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方法论,坚持核心与多样相统一、人文与科学相统一、整体与具体相统一、传统与时代相统一、民族与世界相统一、稳定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并在各种价值取向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只有这样来认识和把握,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使之得到巩固。

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在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成为巩固各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舆论的支持的必然要求。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既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种价值理想和价值迫求,必然要用复合自身制度要求的狠心价值体系来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要建立在发达的生产里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而且要建立在科学的价值目标和文明进步的道义基础之上。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制度的同时,积极推进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理论指导、共同的理想追求、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不断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增强人民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责任感;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扩大社会共识。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斗争和思想文化竞争更加频繁和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更加凸显。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思形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促进国家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8.浅议政治的实质。

如何界定政治的科学涵义,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曾做出过上百种结论,但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概括起来,主要论点有四:一是道德理念论,认为政治是治理国家的德行和维持正义的善业;二是权术统治论,认为政治是一种统治手段和谋略,是玩弄阴谋诡计和勾心斗角的

权术;三是法律现象论,认为政治是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的过程;四是国事管理论,认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列宁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才真正揭示了政治最本质的内容和特征,它蕴含着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即政治的实质、政治的核心、政治的特征。

一、政治的实质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体实现或维护其根本利益、整体(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作为社会主体( 群体、集团、阶级、民族、党派、国家、地区等)的经济关系,常常表现为一般利益与根本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而政治在反映经济关系时,又常常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体实现和维护其根本利益、整体(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要求上。可见,政治的根基是经济,政治的经济内容或政治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的涵义:

(1) 集中表现维护或实现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是政治的首要的本质特点。

(2) 集中表现维护或实现社会主体的整体(全局)利益,是政治的又一本质特点。

(3) 集中表现解决或实现社会主体的长远利益,是政治的另一本质特点。

集中表现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整体(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构成政治实质问题的三个有机成份:集中表现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是从把握政治在质的规定性上提出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体的整体(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从把握政治在量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上提出的。因此,认识政治的实质,必须坚持把质的规定性和量的时空性相结合,才能准确、全面、深刻认识政治的实质内容,避免片面地、割裂地、粗浅地认识政治所包涵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二、政治的核心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体在一定政治关系中谋取或执掌社会公共权力( 在阶级社会里,称国家权力)的群体意志和共同愿望。

从传统观点看,社会公共权力似乎成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独立的决定力量,好像人们的一切要求、愿望都要受社会公共权力的制约和支配。其实,这是问题的形式方面,而问题的实质正如恩格斯所揭示的那样:国家的愿望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在无阶级社会,政治的主要内容和活动形式是开展生产活动并运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协调和管理。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活动形式和主要内容首先是围绕国家政权而进行的阶级斗争。其次是为开展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而进行的管理和协调。在剥削阶级掌握政权的前提下,执政者主要是运用政权维护其统治。被统治阶级则是通过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乃至武装斗争准备夺取政权。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只有当阶级斗争不仅属于政治范围,而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政权机构时,才是充分发展的-全民族的. 阶级斗争。可见,在剥削阶级执政的社会里,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巩固或夺取国家权力而进行的阶级斗争。在无产阶级执政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治的中心内容,就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政治的特征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体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制度、机制设施、策略原则、理论观点、社会活动等。

江泽民同志指出,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根据社会主体实现其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需要,政治必然以其主要特征、表象特征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1)政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实施社会公共权力所建立的机构设施、法律制度等等。

社会主体之间展开的执政与反执政、夺权与反夺权的斗争,必须依靠有效的手段和可靠的载体来实现。因此,构筑政治设施,设置管理机构,制定法律制度等等,是构成政治主要特征的必要条件。

(1)政治的表象特征体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观念体系和思想观点。

马克思指出: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主宰社会的执政者一旦夺取政权,就必然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确立和宣扬具有主导和统帅社会宣传舆论作用的观念体系和各种政治观点、法律观点、哲学、道德、艺术、宗教观点,以此控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行为以及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

四、政治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凡涉及到保护或损坏某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整体( 全局) 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凡涉及到维护或推翻某社会主体统治社会的权力问题;凡涉及到支持或反对某社会主体所建立的制度、机构、统治与管理而引起的认识、态度、立场、方法、斗争、运动等问题,集中起来都属于政治问题。社会主体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是构成政治的物质成分;社会公共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内容;而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现象则是政治的外延部分。所以说,政治所包含的三个层次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缺一不可。可以看出:作为政治现象,如政治观点、政治运动、政治机构、政治制度等,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总是围绕政治的核心问题-社会公共权力运行的内在要求而变化;而社会公共权力的变化又直接受到社会生产关系内在矛盾的制约,它必须体现和反映社会主体维护或实现其根本利益、整体(全局) 利益、长远利益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归纳政治的涵义,可作如下界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体为实现或维护其根本利益、整体(全局) 利益、长远利益,获取或执掌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制度机构、策略原则、思想观点、社会活动等等。

2. 政治的基本内涵

2.1 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

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种族等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显然,政治关系是所有这些社会关系中的一种。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本阶级群众和对农民的关系,在消灭剥削阶级之后,政治的内容则主要成为了人民内部矛盾。总而言之,政治就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2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种经济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由于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而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经济关系发生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主导关系是阶级关系。它集中体现着特定的阶级利益和利益关系。

2.3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定性,都是有着客观内容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政治是一门科学。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治活动中,政治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生活。

2.4 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现象都是与政治权力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一切社会经济利益要求,通过政治权力就能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和实现。徐崇德在《政治对象和体系议论》中

提到“政治就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为了自身利益,围绕着政治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从中也说明了政治权力才是政治的核心,才是活动的中心,才是政治的任务,由此可以看出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2.5 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在政治活动中.一切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国家政权,根本而言,就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又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利问题。

3. 政治的本质

我们之所以抽丝剥茧从社会的基本原则到政治的基本内涵一直奋力追寻政治的原初本质,是因为在漫长的社会演进过程中,政治对其原初本质的背离越来越远,以至于对政治本质的探讨误入了幽深昏暗的人性隧道之中,政治成为人性之恶的社会表现,黑暗和丑恶变成了政治的代名词。

德国学者卡尔?施米特发表了著名的《政治的概念》,对政治的本质进行了影响深远的论述。所有政治活动和政治动机所能归结成的具体政治性划分便是朋友与敌人的划分。借助于此,政治所固有的客观本质和自主性就变得显而易见了。政治的所谓固有的客观本质就是敌友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政治被理解为敌友划分及随之而起的对抗。卡尔?施米特认为政治的本质是敌友划分,政治就是对抗和斗争,斗争越极端政治性也就越强。如果这种划分消失了,那么政治生活也将随之彻底消失。

其实,卡尔?施米特仅仅说对了一半,他对政治的考察只是基于国家形态下政治权力的复杂生态,忽略了更为漫长的前国家时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

政治的本质就是划分与消除差别,政治的最高理想就是创造一个无差别的人类社会。政治始终应以社会的基本原则作为自己的起点和终点,政治行为始终应把促进互助和平等原则的实现作为自身的动力和目标。而实践互助和平等两大原则的政治行为应当且必须从划分和消除社会差别入手,互助原则要求消除自然性差别,平等原则要求消除社会性差别。政治的本质在于差别划分而非敌友划分,政治是消除差别而不是对抗和斗争。政治是崇高的,政治行为是高尚的。现实政治之所以虚伪丑恶,就是因为政治背离了自身的本质,没有致力于消除社会差别,而是通过敌友划分制造社会差别,并以此来达成个人目的,或者实现团体利益。政治理应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方式,其制度性设计就是为了克服人性之弱点,我们反而将人性之恶视为了政治的本质,这无论如何是悖谬的。

政治的本质就是划分与消除差别,那么,什么是差别?差别是指在社会结构中自然形成或人为制造的、具有排斥性目的的不平等现象。这些社会差别有的潜藏于传统之中被视为习惯,有的形之于规则成为制度。具体来说,一是它首先表现为歧视。人为地制造差别即为歧视,社会的种种差别就是从各种各样的歧视开始的,对差别的消除当然应把消除歧视作为起点;二是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开放性概念,差别既包括地理的,心理的,也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既包括政治的,也包括经济的,道德的,既指已经存在的,也指将会形成的歧视或不同;三是在一个政治共同体内,对于差别的理解和认知肯定有不同,对于消除差别的构想及实现路径同样存在各种的差异,因此共同体内共同观念的形成过程是非常关键的。

自古及今的人类社会,其差别产生的主要根源是人对社会财富和利益的无止境的夺取和占有,以此为动力,政治发展出了组织化的权力体系来实现这种目标,社会经济活动则加剧了差别的现象。

至于说,政治主体,如何在不平等社会实现正义,如何以政治的发展消除差别,我认为,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完美的正义,如果,政治实现到一种完美正义的程度,那就上面所

讲的,一种规范的道德,那是犯了与先者同样的错误,也违反了社会学对人类的认识!但不能避免的,我们只有最大程度的降低伤害!20世纪初的那场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经“资本家改革”,通过将集中的资本分散化到社会各阶层,以满足其“利益”,简单来说,就是把无产阶级消灭了,转化为资产阶级。有位哲学家说过一句话“资源无所谓有限,只是因为分配方式的不合理造成资源的有限”,那次改革,资本家们无疑又是一场胜利。那是在社会财富足够充足的情况下才得以在实际中施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基础也是在社会财富“超常”充足的条件下实现的,显然这是不实际的,那么这样看来,要实现真正的“正义”,必须为之“仓粮足而知礼节”,中国的阶层分布模型为“金字塔”型,财富积聚于上层,下层人民普遍较为贫困,中间温饱和中产阶层的人稀缺,这样是不够稳定的,只有“纺锤”型的,中饱和,两边渐少的,才足以稳定,那么,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上层阶层的财富分配下层,逐步使中间阶层饱和。怎样实现经济发展增加中间阶级的同时很好的实现政治的本质——消除差别,创造一个无差别的人类社会,这是我们要努力研究的。

回归了本质的政治是美好的,它致力于消除社会的种种差别,彻底远离了黑暗和丑恶。良性的政治永远能够以新的观念和制度设计对社会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回应。

9.浅议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就是国家政权的活动,即包括国家制度、机构、政策和政党的活动等等。政治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阶级的经济利益和阶级的利害冲突,因而在表现形式上,通过政治解决社会利益问题,维护阶级的经济利益,主要是依靠阶级斗争,或国家的行政能力。因此,政治不是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就是通过一系列不容争辩的国家法令、政策、决议等来解决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政治似乎是冷酷的。其实,无论从政治的起源,还是从政治的发展前景、最终归宿来看,政治不仅具有本源性上的伦理基础,还与道德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

一般说来,道德是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又可以说,道德是做人的规矩。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在政治发展之初,道德往往成为政治的规范内容和调节方式。政治与道德在本源的意义上是相辅相成的。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政治是为弥补道德的不足以及道德的无能为力而生的。当政治形成和产生后,道德又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政治修补其内在的缺陷和充实外在的张力。

政治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社会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因为,经济利益是一切阶级、集团、集体以及个人最根本的利益。为经济利益的维护和协调,不同的社会利益集团,尤其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可以运用和通过各种政治形式,必要时使用暴力来实现。但是,政治较之于道德仍有其力量的差异。

首先,政治总体上是一种外在的力量。政治尽管不乏权力的强制性,以及它所涉及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事务,但是,政治太强的阶级意识,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在一定的意义上总是具有与大众意识相悖的反差性,这种反差性并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具有为大众认同的接受性,无论这种政治意识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进步意义。

其次,政治根本上是一种有限的力量。政治明显地存在于有阶级的社会之中,随着人类阶级社会的消失,政治也将不复存在。因此,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协调力量,政治是一种有限的历史意识和行为现象,政治对人类的作用便不具有永恒的意义。

其三,政治本质上是一种非人道的力量。作为历史的范畴,政治的利益指向性很强,政治就是为不同社会集团的各自利益而存在的。为此,在利益冲突激烈的历史时期或阶段,政治的维护和协调总是通过暴力手段来完成的,甚至不惜利用战争。

因此,政治决不可能排除道德的支撑力量,道德作为一种自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种自觉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和要求,往往从根基上影响着政治权力的统治基础、作用方向和实践方式。同时,道德也能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规范特定政治成员的个体政治行为和为人的品性。

道德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本质上并不是超然的,它具有政治的制约性,道德是政治性的道德。特别是代表统治阶级的、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实践,更显现出道德的政治性特征。相应,政治也无法与道德相脱离。无论是政治意识的内涵,还是政治行为的形式上,政治都具有许多道德的要素。这也就是政治伦理的本源所在,也是政治伦理之所以得以架构的根本。政治的道德意蕴问题,也就是政治是否应该具有某种伦理价值的问题。古代希腊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无疑是完全肯定的。希腊人相信,人是政治的动物。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国家)生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人在本质上具有参与政治生活的本性要求,人只有通过政治活动才能实现或完善其本质。在希腊人的世界,所谓道德的生活不可能游离于政治之外。

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政治更具有道德的蕴涵。在儒学家们看来,“政治”其实质就是道德之治。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要求的符合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的实践意识和行为自律,就是一种道德实践的行为楷模。管子对此说得更加明确:“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一也。勇而不义伤兵,仁而不正伤法。故军之败也,生于不义;法之侵也,生于不正。”在此“政”的核心是“精德立中”,“精德立中”便为“正”,明“正”以治国。这里的政治,就是道德之治,政治具有与道德不可分离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从今天的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来看,政治仍然具有道德的意蕴。我们说,无论任何社会利益集团,它所确立的任何政治理论与实践,在根本上都不可能超然于社会生活之外,在理论上它总是为人服务而建构的,在实践上它总是由人具体参与的。因此,政治归根到底总要表现为特定利益集团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由此又总要去调整这种利益关系。当这种调整的利益倾斜一旦超越本集团的利益底线时,矛盾就必然发生。调解这一矛盾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就是道德的自律。因为任何一个利益集团都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无忌惮地伤害、侵占,甚至掠夺其他社会集团和其他社会人群的利益。政治的自律就是赋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政治同样不可与道德分离。

最后,在政治实践活动中,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政治领袖、政府官员的政治行为都具有特殊的道德意义,其个人品格往往成为一种人格典范而影响公众和整个社会。中外政治史的经验都说明,一个政治人物,其光明磊落的政治行为,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胸怀宽广的政治气魄、淳朴潇洒的政治风度等等,总是成为一种美的人格风范而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起到增强其道德感召力、提高其政治权威和道德声望的作用,并由此而形成民主、公正的政治生态和道德氛围。与此相反,政治活动中的官僚作风和政客恶习,会造成令人深恶痛绝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引起民愤,甚至民反的政治后果。

政治失德,一方面容易造成政治利益集团与社会民众之间矛盾的尖锐对立与冲突,使社会失去安宁,国家产生动荡;另一方面又容易对社会大众心理和社会道德风尚产生极为严重的破坏作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自私、欺诈、失诚信等等。由此可见,政治无处不与道德相关,政治无时不与道德相连,政治本身蕴涵着道德的内容。

10.试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一、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意义(必要性)

(1)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社会建设的提出,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路的重大转变,标志着中国进入到了一个以社会改革带动整体改革、以社会建设带动整

体建设的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这个阶段将以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文化发展、教育出色、科技进步、环境保护、持续发展、政治进步为主要内容和发展目标。这个阶段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和追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明确阐明对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理性反思与超越,强调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社会建设的提出,是对过去单纯强调经济指标、片面强调GDP做法的纠正。体现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

(3)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和现象,。社会建设的提出,就是缓和和解决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建设是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实际出发,社会建设重点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要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重要目标,就要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变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至今还主要由国家包揽和承担一切的局面,使社会事业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基本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总的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覆盖面窄、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统筹层次低、城乡和地区间保障差距大的缺陷等。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起标准合理、运行健全、管理有效,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亚需抓紧解决的问题。

(3)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组织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都要求社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主法制进程的推进,公民以及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会逐渐增强,因此,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

(4)培育监管社会组织,增强社会协同能力

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主体,它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就业、保护弱势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等方面发挥着政府和市场不能替代的作用。当前社会建设的三大主体在结构、机制体制及关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健全社会建设的主体,增强社会协同能力,充实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5)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国社会结构是中间阶层较小、底层群体庞大的“金字塔型”型。“金字塔型”型社会结构是极不稳定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中间阶层的短缺,以及其形成雄厚的力量将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使得我国社会结构紧张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因此,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深化改革,优化社会结构,创新社会政策,努力减少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及时化解不同阶层间矛盾和纠纷,构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

(6)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人们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不同

的利益诉求。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摩擦、利益纠纷和利益矛盾。因此,建立健全利益一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和解决各种利益矛盾,意义重大。

统筹协调社会阶层利益关系机制,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调处机制,及时、合理地处理利益矛盾。三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

(7)加强社区建设,实现城乡居民自治

社区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公民社会的基本载体。完善的社区建设和丰富的社区生活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流动的加剧,使得社区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必然路径,社区建设的倡导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巨大进步的标志。必须改革现行社区管理体制,推行以社区自治、公民参与、政府指导为特征的基层社区治理,尽快发展和完善基层社区的功能,规范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转移给居(村)民委员的职责,保障社区居(村)民委员会的自治空间,促进基层社区的民主化治理,把社区建设成为人们居住生活的社会共同体,实现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的有效衔接,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11.请结合十八大报告,分析当代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基本思路。

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大亮点是,更加突出民主法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报告所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中,第一项要求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报告指出,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从这一论述可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保障民权三个方面报告还特别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本思路:

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十八大报告在论及民主问题时反复强调,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在论及政治体制改革时,报告又郑重申明,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出于对民主的庄严承诺和坚定追求,十八大报告在民主问题上阐述了诸多重要思想。

(1)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2)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3)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二、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

自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都要对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浓墨重彩的论述,推动党的法治理论不断步入新境界,推动国家法治建设不断呈现新局面。十八大报告更加重视与突显法治问题,对法治的定位,法治的作用,法制的权威,法制宣传教育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论断、新主张,把党的法治理论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

(1)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领导干部要养成法治思维

(3)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4)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

三、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社会公平体系的主要内容

权利公平属于起点公平的范畴权利分配不公,特别是基本权利分配不公,乃是严重的起点不公平。机会公平乃是公平的最低限度要求,规则公平是指规则对所有人公平对待和公正适用。

(2)推动经济更加公平

从公平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公平包括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等。其中,经济公平涉及到经济利益、物质财富的公平分配问题,因此往往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公平问题。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几类社会不公问题,包括收入分配不公,不同所有制主体不平等,城乡差距过大等问题,大多属于经济公平问题。十八大报告直面这些问题,重申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并提出要推动经济更加公平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中,一项基本要求就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对于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报告提出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一,努力实现两同步两提高两同步,是指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提高,是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初次分配兼顾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第三,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对于不同所有制主体不平等的问题,报告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对于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报告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有:(1)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2)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3)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4)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仅要解决什么是社会公平正义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更要解决由谁来负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4)在国际关系中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如何实现公平正义越来越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十八大报告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不仅明确表达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立场,而且清晰地阐述了国际公平正义的三项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同时,报告还指出,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建设廉洁政治

廉洁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应有属性,更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十八大报告不仅明确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历史任务,也深刻论述了建设廉洁政治的基本思路,包括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在论述这些重要问题时,报告阐述了一系列富有新意的概念主张和举措。

(1)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3)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五、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以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2)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3)加强民生权利保障

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主要是解决人们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问题,但由于它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指引个人行为等重要功能,因而对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建设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特别是把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等政治法律理念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对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产生强大的思想推动和舆论支持作用。

十八大报告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论述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非常精辟地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目标上的规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导向上的规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崇高美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准则上的规定。

在十二项核心价值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和谐文明属于政治和法律领域的基本理念,构成了中国政治法律发展的目标定位把这七项政治法律理念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七、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制度是约束和激励人们的行为的规则,因而是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的基本制约因素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之下,有着相同动机和能力的相同个人会作出相当不同的行为选择,而人们作出的不同的行为选择,既会给当事人的福利带来非常不同的结果,同时也会对社会总体福利产生相当不同的影响从比较意义上说,如果一项制度安排优于另一项制度安排,这意味着前者比后者更有利于改善当事人的福利和社会总体福利社会进步的一个基本标志是,社会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改善社会成员福利和社会总体福利一个先进的执政党必须重视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致力于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安排。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3)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5)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6)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7)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除了上述方面之外,报告在论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时提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在论及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时提出,促进平等协商,加强制度建设。

从这些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十八大报告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制度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一项总任务达100项之多的规模浩大的制度建设工程可以预见,随着这些制度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进一步完善,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ism and Contemporary 编号:D002 开课单位:社科部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总学时数:36 学分:2 主讲教师:熊絮茸 【教学目的】 培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政治性和学术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开启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比较视野,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战略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及要求】 导论 导论分析了20 世纪人类社会的成就和问题、进入21 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理论内涵以及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和世界,并系统阐述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本讲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代人类社会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2)总体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主要观点。(3)学习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第一讲分析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主要变化,为认识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明确中国的定位提供了基本背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基本特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形势严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及其时代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611325749.html,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及其时代价值 作者:李飞菲 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11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而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的特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备的当代性,使其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232-02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反倒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一切的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当代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像其他学科一样,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马克思曾经说过“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①,自从工业革命以后,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了科学知识以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马克思主义哲学非但没有在时间的洪流中褪色,反倒更加熠熠夺目,这都是与它的当代性息息相关。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简单来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够及时地创新自己的内涵从而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乃至走在时代的前列指导时代的发展。从理论层面上来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理论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也不再仅仅只是对于时代发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相关问题的反思,它也更多地包含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展开,从而为社会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充分了解并且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的发展,真正的探查到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任何哲学都是那个时代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社会背景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正是因为当时社会充斥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矛盾,才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历史的记录可知早在19世纪的时候,英法等国家都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英国、法国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之上为资产阶级建立了相关政权,从而开始明确要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工人一直被资本家所压榨,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工人日渐不满这样的生存状态,也就导致了資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战争如箭在弦上。这个时候就必须号召广大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去争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温州问题 学习了大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老师的介绍以及自己平时的了解,明白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书本上的介绍内容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直在想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到底有什么作用,它与我们当代社会有什么关系呢?说到这想起了在20世纪末的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曾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人月,汇集全球投票结果是: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居第二。这当然主要是反映西方知识界的判断和评价。然而马克斯就是西方人,马克思主义也是由西方传进来的。体现了它在西方的影响很大,那么与我们中国又有多大的联系,对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又有多大促进作用呢? 之前学习近代史纲要以及毛概,知道了第一个较成功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我们中国,并与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现结合的是毛泽东,他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回到现代当下我们的生活,那他对于我们又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就结合当下的温州问题他欧诺一下马克思主义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近一段时间,有传闻浙江温州市多家民营企业的掌门人因资金断链不约而同地选择“跑路”。日前,记者前往温州调查,发现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温州中小企业普遍进入困难期。不过在多数中小企业背后,高利贷暗流涌动,令其发展如履薄冰。温州市发改委政策研究人士表示,当前的温州,一方面是产业底子薄弱,呈现“低、小、散”的局面,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利润率不高的困境;另一方面却有大量民间资本找不到投资方向。在投资资源性商品、房地产受阻后,近段时间在温州掀起了私募基金投资热。温州市政府亦希望能够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来推动温州市“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升级,形成几方共赢的局面。从4月份开始,温州市接连曝出三旗集团等多家企业资金断链而停业,企业老板因身负巨债选择“跑路”,引起一片哗然。上述企业在温州当地均颇有名气,其一夜关门引发了社会对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担忧。来自温州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温州企业订单、出口数量情况较为乐观。绝大部分企业运作正常。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一种与生俱来、敢于创新和敢于吃苦的精神崛起的温州民企,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起点上,有部分企业在逐渐失去原先的价值目标,有的干脆偏离主营业务,把企业资金转向炒房,甚至做房产开发商等等偏门上,而现在在国家对房产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从本质上分析这也从温州问题反映了整个中国中小型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发展中说面临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马克思主义指出,共产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学说而是运动,使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标的最实际的运动。那么其实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应该意识到或者是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的邓小平也明白再走下去的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作为商学院的学生,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在经济调控领域,分为“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控机能)和“看得见的手”(多指政府的干预)。那么在

学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有哪些收获

学习了《xx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收获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即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把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结合起来,这是理论界的共见,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与当代走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任务为关照。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突出表现为时代性和实践性。 依据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不同内容和特点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相互承接的两大发展阶段,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两大理论体系。在90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我们形成了三条基本经验,即: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关键在于从时代要求和社会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探索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永葆这一活力源泉,关键在于全面把握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特征,强固这一根本特征,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与创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把握科学内涵、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基本规律,是为了更科学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和当代中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重关注三大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

论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论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影响 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大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定位才能为祖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尽其应尽的责任。马克思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艺术和智慧;是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道路的系统反思;是爱智慧以及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学。因此,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作用,全面深入了解和挖掘具有普遍价值的理论哲学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和社会潮流的前进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有人和兴旺发达。作为一个有着良好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然而在和平年代,爱国主义不需要我们端起一挺机枪保卫家园,它要求我们热爱并关心政治,有远大而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以维护中华民族的地位和复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至关重要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建设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会失去方向甚至偏离社会主义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实现祖国一切目标的顶梁柱。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对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成才,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哲学的思想根基和客观内容,而哲学则是民族精神的整体形态的概念,是民族精神的容器。民族精神的发展、提升,会从根本上促进哲学的繁荣和发展;而哲学的繁荣和发展,也会引导和导致民族精神的完善、更新和升华,甚至创造和铸就新的民族精神。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论文详解

评分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科学技术进步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xxx a,xxx b (a.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xxxx,武汉430063; (b.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汉430063)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成为二十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两种制度反复较量中最深刻的影响因素。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人类生活的世界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对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制度变迁中发挥的这种巨大作用,特别是对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却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借鉴,论证了资本主义在回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局限性,反映了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制度优势,也为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找到了借鉴。与此相对应的,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对科学技术革命所做的积极回应,特别是市场制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成功,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发展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和改善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来体现的。物质文明的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而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①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科学的基本含义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活动,而技术则是这种认识成果的运用,我们今天把两者连在一起合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过是说明了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在马克思之前,事实上还没有人提出这种观点,即把科学和科学技术进步看成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决定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把科学技术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带动一个主要因素。马克思说明了科学是“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其精髓的抽象的反映”,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道理。②根据科学和技术涵义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第一次科学革命导致了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上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化学、生物学等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从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的视角来看,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四次。第一次的蒸汽机技术革命,科学还没有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深度参与到技术革命之中,从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开始,科学才开始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其关键性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依据曾 ①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2页。 ②Ю·А·奥夫钦尼科夫:《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技术进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4,16页。

华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期末考试题 (答卷需抄题,请在姓名后面加上个人编号) 1、请根据本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 义。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谈谈如何推动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25 分)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 活的重大举措。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②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 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世界上的创新型国 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和自给率低。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国家的任务,既反映了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 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们提 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要让国内生产总值翻几番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是我们这个国家 民族生存、发展、统一的需要。 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推动创新型国建建设的途径有:第一,国家和企业 应制定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规划,如发动机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第二,制定和 ______ 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政策,如国家给予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激励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尤其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女口新能源汽车等;第四,推进国际合作。自主创新是开放式的创新,因此,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2、在你的专业领域,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为什么?(25 分) 答: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有: ①践行科研诚信,净化科研氛围 诚实向来是一种美德,它更是科技工作者探索、治学的态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的保障。科技工作者要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遵守最基本的行业规范,从客观事实出发,严谨、真实的记录、发表自己的研究过程,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科技工作者做不到这些,不仅会影响科技的进步,也会影响社会公众对科技事业的信任度。 ②开展科学探索,创新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与舆论传播特点 及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B101020徐文杰(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回顾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一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从最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经过不断对中国现状和世界局势分析和探索,摆脱了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此后,其并四处奔波讲授,由此才拉开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而如今,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和知识的共享、传播和交流显得如此方便轻松。诸葛亮之“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再让人惊讶。诚然,信息时代大大方便了社会思潮和舆论的传播,但于此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知识更新加快,舆论观点满天飞,对个人来说会增加处理这些信息的工作,同时对于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未接触社会的高校学生。对于种种社会思潮,采取如何的态度面对,如何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生观,如何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高校学生具有充足的基础知识储备,对当今社会思潮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但由于长期在校,远离社会,对一些特定的社会思潮的认识也只有肤浅的认识。同时,社会思潮对其精神世界具有相当大的引导作用,高校学生处于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嬗变和形成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和干扰。正因如此,对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的影响要给予重视,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当今众多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信息时代的社会思潮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全面分析和掌握其产生、传播和影响的特性,进而有助于分析其对高校学生的具体影响。 一、信息时代社会思潮和舆论的主要特点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1]。社会舆论则显得形式上比较随意,通常是一部分人,一个阶层的人对某一关系社会民生或是阶层利益的问题的讨论和意见。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政治体制都已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巨大的社会变迁自然也反映到中国人的精神领域,对中国人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社会思潮的主要新特点为[2]: (1)来源复杂多元性。信息工具帮助人们开拓了视野,对世界不同国家的变化都能及时报告。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观点表达的工具。人们希望能从不同观点、不同视角、全面系统的认识同一个问题,同时将自己的观点让跟多的人所了解。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阶层的人们思想的碰撞,导致不同社会思潮层出不穷,社会思潮因此异常复杂多元。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信息时代有目的的引导方式导致的舆论增多。 (2)传播手段多样化。信息化时代的传播除了书籍、报纸、大学讲坛等传统渠道,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也被得到广泛应用。传播的范围也基本覆盖各个地方,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和对当前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意义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带有奠基性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2)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具体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如果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至今已有158年了。马克思主义于德国产生后,就把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崇高使命。而要实现这样的伟大理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必然要走出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58年前,它要继续指导当今和将来的世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就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以新的内容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以使自己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也就是说要不断与时俱进,实现其当代化和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出巨大的理论威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针对性和生命力,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光明前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命运和出路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以来,西方的两种革命理论,即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都先后传到中国,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先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进行了英勇的改良或暴力斗争,虽取得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胜利,但旧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失败。后来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作为救国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革命才有了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仍至关重要。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无疑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国家,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所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坚持、运用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离开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那就不叫共产党了。 是否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我们党85年的历程来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左”倾错误就是以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不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搞革命,因而给党和红军造成了严重危害。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文化大革命”,我们党所犯的一系列“左”的错误,反映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我们党的事业才能胜利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今中国发展(马哲)

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发展 如果说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那么中国的发展,就应该是我们自己应该要完成的责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去看它,我有话要说。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贸易保护主义 现今,中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继70年代末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的第二次对外开放,对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使我们明白,既要对外开放市场又要保护民族工业。开放型适度贸易政策是建立在对外开放基础上的有目的、有选择的保护,并不是什么肚缶龋护,更不可以保护落后的产业或企业。故而,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其特点是: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利用WTO规则实行贸易保护,依据国内法履行国际条约,利用区域贸易组织保护成员国利益,保护手段更趋多样化,制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其历史不长,但因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法规的合理性而被各国政府所青睐。我国虽已初步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尚有待于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则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新贸易保护主义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的末路,不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面对共同的危机,需要的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任何试图独善其身、走出困境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变化发展的,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着;而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因此,任何单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以靠单边的贸易保护发展自己。 当今世界的经济是一个联系的有机体,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存在。我国的贸易是世界贸易的一部分,会对世界贸易起作用,同时,世界贸易的形式也会影响中国的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WTO)坚持以市场经济为体制要帮求、以贸易自由化为原则,任何单个国家的贸易保护都会带来双重伤害——不仅伤害了出口国的利益,也会伤害那些本想保护自己的进口国的利益。美国国会通过的新经济刺激方案,被世人认为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其做法不仅难解当前美国的就业困境,并且对外贸易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并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形势的全球蔓延。但美国假如放弃贸易保护主义,低价的进口产品不仅使国民大受其益维持旺盛内需,并且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可以弥补国内储蓄率低下之不足。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中,抵制贸易保护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显得 更为迫切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和范围,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就必须逐步开放市场,把中国的市场纳入到整个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去,而不可以独立于这个体系之外,并应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业 从一则环境污染案例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作业从一则环境污染案例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1.案例简介 2015年6月的中央电视台上有一则新闻非常让人惋惜,让我感到协调好环境 保护和经济发展刻不容缓。长江南岸一个小镇的土地一直都很肥沃,并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可奇怪的是最近几年,这个镇的很多农民却不种地了,镇里数千亩农田全都变成了荒地。从新闻里可以看到大片土地被撂荒搁置,杂草丛生。引起土地被遗弃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上游的工业园大量排放污水,导致村民们用来灌溉的河流遭到严重污染,以至于无法用于灌溉。往年一直清澈的灌溉水现在已经呈暗红色或者黑色,水面漂着大量泡沫,并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村民们因为无法耕地,只能去找村企业讨个说法。遗憾的是,村民们得到的答复竟然是从未往河里排放,并号称河中都是地表水,以此来推卸责任。通过调查,确实发现企业为了通过环保部门的检查,是在排污沟的侧边用土堆了堤坝,防止污水流入河流。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河流究竟是怎么样被污染了呢?更进一步的蹲守调查终于发现,原来是工业园的管委会偷偷让人定期把土堤坝挖开,直接将污水排放入河流,这样就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并且还能躲避责任。经过取样检验,发现河流水中已经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并通过河流最终直接进入长江。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挖开堤坝进行排污的时候,始终无人出面制止,拨打环保举报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就这样,化工企业把周围的良田都变成了无法耕种的荒地。 2.问题阐述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们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些刺激了人们对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狂热追求。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很容易被繁华和金钱蒙蔽了双眼。为了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味追求效率的提升,产量的增加,就无节制向大自然索取原料,大肆砍伐森林,无限制向大自然排放废气废料,环境恶化的趋势日益加剧,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与自然关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有人曾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享受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要承担科学发展带来的弊端。”这样的说法我并不否认,科学发展是人类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所以人类要进步、人类文明要发展,就必然要承担进步与 发展带来的结果。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门课程后,对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一方面,科学的图景常常都是集猜想、反驳、经验、验证四位一体的“杂合体”,就像是Windows的ta的补丁们,不断纠错交结在一起;另一方面科学又像是一个“问题小孩”,其继承与发展都存在很多问题,好的坏的、简单的困难的、清撤的含混的、肯定的纠结的?? 我们在继承科学前辈们留下的技术与经验时,会对其提出质疑和进行反复验证,直至其理论与实践都是客观存在贴合实际的。这就是科学的继承,是反复验证而不是盲目接受。同样的,科学的发展也是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发展也需要反复提出质疑、进行验证、投入实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世界观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跟当代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就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中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部分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和技术的讨论在当代得到了有用印证,科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引发了技术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促使整个世- 1 - 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越发激动,而且科学技术在其中占据着十分严重的地位,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创建一个具备创新性与科学性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目标以及社会评价越来越受重视与关注,但在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注意区别于科学主义,在这里我们就要尤为重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在当代,科学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求真的同时不能忽略科学“为善”的价值,在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时必须要有道德与责任的担当。同时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等理念的提出在科学层面上也都获得了必要性论

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感想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 与对于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l9世纪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在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这一论断曾感召过世界范围内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奋斗。如今,当代大学生中有一些人对这一结论持怀疑态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苏东巨变以后,对于什么是信仰,该信仰什么,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常常疑惑和探讨的问题。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压力、灾难与迷茫,人们在享受自身发明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尤其是精神信仰上的迷失。面对这一切,不少大学生也在逐步失去方向,丧失信仰,陷入到一个毫无目标的困境中无法自拔。正如马尔库塞所说:与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精神的不断丧失,人们在更多的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对如思想、信念等许多东西却越来越淡漠。在这种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产生了

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表面富足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落后使得当代中国大学生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邓小平曾经说过: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而中国现存的如贫富差距问题、官僚腐败问题、政治体制问题等更使得一些不够成熟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失之偏颇。 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中困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对广东、广州、北京、吉林和四川等地一些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状况进行的调研显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例如,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84.2%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57.4%的学生认为通过近年来的政治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重大问题越来越明白了;而认为理论学习仃一定效果的也达到了32%;78.3%的学生赞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但部分学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思想多元化等倾向也是事实。 中国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在理解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加以认可和拥护,一般以学习政治专业的学生居多。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完全是一种自觉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起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的基本原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对我国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有指导意义。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把无处无时不起指导作用的思想方法,称为思想路线。由于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因而我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时,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或思想路线的指导。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简称唯物史观。只有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才能正确认识文化的起源、实质,文化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文化对其他社会现象的作用,文化的传承,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各种哲学的文化观各不相同,有多少哲学就有多少文化观。作为文化整体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的文化观,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还在形成中。但无论如何,认识一种文化现象、处理一个文化问题,任何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指导。 第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理论概括。这种指导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避免“左”或右的偏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文化问题 正确的指导包含对指导思想的分析,对客观对象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得出结论,这种结论的真理性才是可靠的,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文化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是今天还没有充分解决的理论问题。文化不是一类感性事物,无法根据其感性特征而把文化从其他事物中区别出来。我们对文化的界说大体上有一共识,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诚然,作为精神产品,必有物质载体,但物质载体不等于文化,物质载体虽然是感性的,载于其上的文化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究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有必要认真研究。文化是三大社会领域之一,要弄清楚它的内容问题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当然会起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循着作为社会存在之精神反映及其成果把文化因素区别出来。例如,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关系区别出技术、自然科学、经济理论,从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区别出语言、文字等。对政治领域的精神活动和文化领域本身的精神活动,也是如此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之,指导不仅是在指导思想中进行逻辑演绎的过程,也是在指导思想下深入实际,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下面,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略陈己见。 第一,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问题。至今,还没有大家都认同的科学文化观,即文化哲学,因此建设和发展科学的文化哲学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这个任务,必须以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来指导才有可能完成。科学的文化哲学之所以难于形成,是由于人们对其对象的理解各式各样。应该采取多数人在理论研究中的理解。在理论研究中,各家各派、东西方往往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列为人类社会三大类活动和现象,把文化界定为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也就是一种可以与经济、政治比较清楚地区分开来的东西。有了比较明确的对象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它作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应该包括,对它的环境的研究和对它本

【完整版毕业论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文---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 的历史使命 学校:南京工业大学 班级:H会升班 学号:5240115107 姓名:尹慧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科学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当代大学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按照社会的需要,时代要求来塑造自己,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把个人成才目标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合格的大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同学面前的艰巨任务和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并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 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真正的哲学,是 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奠定了哲学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为我们明确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1、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论文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 摘要: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自从我们有生命以来就是如此。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多方面的表现。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推动着科学理论的发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进步也是我国促进人民群众学习、掌握和运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表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当代;创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是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和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以19世纪工人运动为实践基础而创立的理论体系,是19世纪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科学真理,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现在社会,不能仅仅是用“宏观”“微观”和“中观”来界定每件事情,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已经不同于过去,越来越广泛的人类实践活动已经突破了过去那种仅限的地域[1]。比如,一个实验课题,可以让多国的科学家们参与这个全球性的活动。一个震撼人心的事件,可以使全球人类的目光聚焦在这里。谁也不能否认,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方方面面有联系的社会,而且变化发展的也非常快。人们观念的更新,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这些变化的速度之快,已经让人们越想都想不到。越来越多讲述未来的电影,都讲述了人类对于这个社会发展的幻想,莱昂纳多先生的《盗梦空间》,曾经在电影院中看得时候真的是心情澎湃,曾经看到许多报道,讲述了对这部电影中技术可能性进行估测和肯定。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马克思主义不只是帮助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且让人类学会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许多过去被认为千古不变的真理,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已经被证实为谬论。当代社会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战争、自然灾害、经济问题等,都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原因和解决的方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一直会发展下去的原因。世界和平,人民合作,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这就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根据当代发展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也在创新中寻求着理论领域的突破。在各国之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中,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已经全然成为了新时代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贸易全球化和世界各种组织的建立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主义也在实践领域寻求着在世界主题的情况下开拓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也发生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改变[3]。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晏智杰先生以今日中国经济学指导思想只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由,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2]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凯尔纳认为:“同那些宣称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已经逐渐过时的人相反,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仍然在为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当代发展提供理论来源,并且包含着仍然能够帮助我们争取改造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来源”①其实我认为无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的指导思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