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

2019年云南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卷

一、单选题

1、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现象属于()。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2、丽丽坐在会议厅,发现虽然会议厅的两边有扩音设备,但她还是觉得听到的声音来自主席台上的发言者。这是()。

A.错觉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3、学习摄影之前,小刚通过阅读相关图书记住了一些使用相机的知识。小刚对摄影知识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4、班主任刘老师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派理论,为班级学生制定了学习方案和教学计划。这体现了()。

A.解决问题学习

B.规则学习

C.连锁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5、小甜由于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几次受到表扬,就表现出喜欢上这门课。反之,她的英语总是很差,所以她不喜欢英语。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远景动机

D.自我提高内驱力

6、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这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启发

C.原型内化

D.原型定向

7、中学生晓楠极端争强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很难使自己放松。晓楠的人格特征属于( )。

A.A型人格

B.B型人格

C.C型人格

D.D型人格

8、小明平时自立能力比较强,课堂上回答问题思想活跃,对老师和同学彬彬有礼,与同学们相处融洽。他成长的家庭教养方式最可能是( )。

A.放任型

B.民主型

C.权威型

D.合作型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对个体而言,其发展的顺序是( )。

A.生理自我一社会自我一心理自我

C.生物自我一心理自我一社会自我

B.生理自我一心理自我一社会自我

D.生物自我一生理自我一心理自我

10、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

A.退行

B.投射

C.升华

D.文饰

二、辨析题

1、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2、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3、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4、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

5、逆向迁移即负迁移。

三、简答题

1、简述活动课程的含义和特点。

2、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4、简述教育质的规定性的表现。

5、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四、材料分析题

1、林澳是班上有名的捣蛋包,有些不良习惯积习难改。班主任徐老师请她选择自己最敬佩、最喜欢的同学做同桌和前后桌同学来帮助他;另外,坚持和林溪的家长每周末电话交流一次,就林溪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注等内容进行沟通,通过半年努力大家获得了成功。

问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请加以评析。

2、小辉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他上课在前排同学的后背贴纸条,课间把口香糖粘在同学的椅子上,还给同学起绰号,曾用小石头砸坏了部居家的窗户。他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他的父亲对他非打即骂。9岁那年,小辉转学遇到新的班主任,父亲对新班主任说:“我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拿他没有办法,请你帮我严加管教。”班主任好奇地走近小辉,从生活上关心他,学习上帮助他,并尝试与他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在全面了解后,班主任对他的父亲说:“你孩子虽然调皮,但是非常聪明,我们要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小辉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他还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问题:

分析上述材料中班主任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1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垂直迁移也称为纵向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同一水平的两个概念,题干中小军掌握不好“锐角三角形”的知识影响到了对“钝角三角形”的学习的现象属于横向迁移。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题干中,发言者的声音是从扩音器的侧面传来的,但是丽丽却把它感知为从发言者的正面传来,这是方位错觉。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方式的不同,记忆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其中,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题干体现的是陈述性记忆。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其中,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的目的。题干所述体现了解决问题学习。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也称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也称外在动机,是指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题干中,小甜对数学的喜爱与对英语的不喜爱来源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操作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实施,以获得完备的动觉映象。

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美国学者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型人格理论。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做事认真负责、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属于不安定型人格。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

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题干中,中学生晓楠的人格特征属于A型人格。

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类型。其中,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有合作精神、思想活跃等。题干中,由小明的表现可推测出他的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型。

9、【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人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

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投射是通过以己度人的方法来达到心理防御的目的。通过投射,个体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或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也可以将自我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欲望或情感转移到别人或其他事物上。题干中晓华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的现象属于投射。退行是指当个体受挫后,其行为表现有时会显得十分幼稚,与自己的年龄身份不相称。升华是指心理欲望从社会不可接受的方向转向社会可接受的方向的过程。文饰也称合

理化,是指个体无意识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释来为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动机辩护,使其可以被接受。

二、辨析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注意转移和注意分散是不同的。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注意分散是注意离开了当前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将注意指向了其他无关的对象的现象。注意转移是主动的行为,是注意灵活性的表现;注意分散是被动的行为,是注意不稳定的表现。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离开了当前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将注意指向了其他无关的对象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我们不能把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分散混为一谈,故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关。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但研究也显示,智力对学业成就并不具有决定作用。另外,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除了智力因素外,还包括非智力因素、环境因素和教师的指导等,因此,并不是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而接受学习是指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接受学习既有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也有可能是机械学习,关键看新旧知识之间能否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所以,简单地说接受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是错误的。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逆向迁移和负迁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逆向迁移可能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也可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可能是逆向的,也可能是顺向的。因此不能说逆向迁移就是负迁移,题干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活动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活动课程的特点:①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②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③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第一,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钻研教材包括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学生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设计教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又称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又称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其他教育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教育质的规定性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等。他批判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思想,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杜威的教育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此外,杜威还提出“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的目的: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

(3)“从做中学”:杜威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4)“五步教学法”: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四、材料分析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榜样示范法,贯彻了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首先,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材料中的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敬佩、最喜欢的同学做同桌和前后桌同学来帮助她,利用了榜样示范法。

其次,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教师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材料中的教师坚持和林溪的家长每周末电话交流一次,就林溪养成了哪些好习惯,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注等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林溪取得明显的成功,形成了教育合力。

最后,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的教师针对林溪的德育发展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材料中的班主任贯彻了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首先,在德育过程中班主任贯彻了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班主任没有进行简单粗暴的教育,而是全面引导,因此小辉不断改正错误。

其次,在德育过程中班主任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材料中,班主任对小辉进行全面了解后,找到小辉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引导他成长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最后,在德育过程中班主任贯彻了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该原则要求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材料中,班主任与家长一起,找到小辉的特长优势,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小辉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精选)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第一套 一、选择题 1.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教育:骑士教育和()。 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实科教育 2.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C.卢梭 D.赫尔巴特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 A.抓关键期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4.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是()。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D.教学计划 5.教育活动中的主导性因素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 7.最先出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的是()。 A.《论语》B.《孟子》 C.《学记》D.《劝学篇》 8.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教何种学科,都有义务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

程理论 9.()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10.形成性测验的根本目的是()。 A.发现问题B.分班分组 C.调控教学D.阶段性总结分析 11.在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 A.教研组B.年级组C.班级 D.班级小组 二、简答题 1.为何说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 教学中主要是靠上课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在上课的四个环节中其它三个环节是上课的准备和补充环节,只有上好课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好一节课必须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注意以下要求:①明确教学目的。②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④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⑤组织好教学活动。⑥布置好课外作业。 2.简述在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传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育法1 教师资格证

教育法治化的概念:就是将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与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上,教育领域的任何主体的任何活动都要严格依法进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和阻碍;同时法律保障公民,组织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教育法治化的要求:①主体合法。凡是参与教育领域活动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主体资格要有明确的法律授予。②内容合法。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内容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活动内容都应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③程序合法。活动应遵循法定的程序要求。④救济有道。要有完整的教育权法律法律救济体制,发展完备的法律救济制度。教育法的概念: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教育法制建设/教育法治化的基本内容: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制监督 教育法的本质,是指教育法的内在规定性,是教育法作为特殊法律现象的内在根据,是教育法内部的必然性联系。具体表现: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关于教育的意志的体现(阶级性)、教育法具有社会性(社会性)、教育法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物质性) 教育法社会性的主要表现:1、教育法致力于提高全民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致力于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这不仅对统治阶级是有利的,而且对被统治阶级也是有利的,对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2、教育法依法保障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 3、教育法为社会提供特定的教育秩序保障 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①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②有关教育的法律。③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④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⑤地方性教育法规。⑥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查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我国政府加入的及其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一样都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①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教育法规和规章中都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专门规定,如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纲要、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守则等道德教育的规章。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教育道德对我国教育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③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 理道德基础。教育法实施的基本途径还 是社会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这就要进 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教育伦 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以推动我国教育 法的高效实施。④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 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 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教育法的运行和实施对社会主义道德的 价值意义:1、教育法的运作和实现本身 就包含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受到应有的重 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得到 普及2、教育法的顺利运作和高效实现 也意味着贯彻于教育法中的社会主义道 德得到贯彻3、教育法运用国家强制力 使一些社会主义道德试图解决而无法调 整的教育关系得到调整和规范。 教育法的(结构)体系:教育根本法。教 育基本法。教育主体法。学前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教学法。高等 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法。教 育行政法。 学制: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 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 的衔接的关系的制度。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在各级各类 教育中,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 教育。首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 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思想道 德教育的中心内容。还要进行法制和纪 律,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教育。②继承和 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 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植根于中华民 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中的现代教育,要正 视历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又 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教育必 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所 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 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维护国家和社 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教育活动必须接 受国家和社会的依法管理和合法监督。 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宗教组织 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教育领域的学校以 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 在学校这一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宗教思 想,发展宗教教徒。⑤公民受教育机会 平等的原则。⑥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⑦教育 以汉语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 则。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 教育基本原则。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 则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教 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5公民受教 育机会平等的原则6教育要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7教 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 原则。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P20 1依法治教的 原则2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人的现 代化的原则3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 益的原则4公民教育权利平等的原则5 教育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 6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 调发展的原则7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 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的原则。 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 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 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 用。②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 范化和法制化。政策只有以法律的形式 表现出来,才具有应有的权威,才能防 止在社会关系调整中的主观任意性。③ 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 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党和国家的教育主 管部门应当在教育法规定的原则和规范 的范围内,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实 际情况,针对教育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制 定和实施具体的教育政策,教育政策不 能与教育法相抵触。 《高等教育法》立法宗旨:①为了发展 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 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③ 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高等教 育法》第1条规定:“为了发展高等教育 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 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学位:是评价专门人才学术水平或者专 业技术水平的一种尺度,是由国家批准 或者许可的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及其他 教育机构颁发给相关人员的一种凭证。 学位分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 学、文学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 学、医学、军事学。 高等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1989年至今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实质是集体决策,个人负责。 集体决策的表现形式:高等学校的校长 在处理前款规定的有关事项时,应当主 持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或者校务会议进 行。 //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下面 总体要求《高等教育法》第24条规定: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 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 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①高等学校 的设立应当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 框架内进行,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 总体规划进行高等学校的设立规划。② 高等学校设立应当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 公共利益。③我国的高等学校不得以营 利为目的。实质条件《教育法》第26条 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 具备下列基本条件:①有组织机构和章 程;②有合格的教师;③有符合规定标 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④有必备 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根据以 上法律规定,我国高等学校的设立应当 满足这样几个方面的条件:①有自己的 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②拥有相应数量 的合格教师;③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 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④必 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申请 设立及相关事项(程序条件)申请设立 高等学校,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以下材 料:①申办报告;②可行性论证报告; ③高等学校的章程;④审批机关依照高 等教育法规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由 负责审批的机关审批。// 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①高等教育事业 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②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的原则;③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 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④对少数民族 的高等教育实行帮扶的原则;⑤公民依 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原则;⑥ 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 艺术创造和其他文化活动自由的原则; 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 理的原则;⑧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高 等学校之间在国内的协作交流和合作活 动的原则。 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必须贯 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 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任务:培 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 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招生权2、 专业设置权3、教学自主权4、科研与服 务自主权5、海外交流自主权6、学校内 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7、财产管理自主 权 高等教育学制: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 度,包括高等教育的层次,各类高等学 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 等。 简述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或者教育法体系的基本构成。P31概念: 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 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 果,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 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 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从教育法内 部的横向关系的角度来看,教育法的结 构系统由下列教育法律子部门所构成:1 教育根本法2教育基本法3教育主体发 4学前教育法5义务教育法6中小学教 育教学法7高等教育学8职业教育法9 民办教育法10教育行政法 高校教师聘任的原则 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制度就是高等学校 与符合一定条件的教师在平等、自愿的 基础上,按照教师职务所确立的职责、 条件和任期来聘请具有一定条件的教师 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应 当按照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进行,包括: ①高等学校必须是合法设立的学校,受 聘教师应当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师资 格和任职的基本条件。②订立聘任合同 必须遵守平等自愿的原则。③聘任合同 的内容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 定,尊重合同双方的权利,明确合同双 方的义务。④订立聘任合同的形式必须 合法。 职业培训的概念是以就业、转业或提高 职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非学历职业教育 活动,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职业学校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权利:享有税收优惠 政策的权利和依据协议获得合理回报的 权利。 合理回报的度:①须在扣除办学成本、 缴纳各种税款后所结余资金中还应留足 风险基金,提取发展基金和福利基金, 剩余的视为经营性收入(或称利润);② 有一定的限度;③依法纳税,合理回报 部分必须依法缴纳利息税、个人所得税。 对学校减免的税收和土地优惠应作为国 有资本注入资本金中计算;④学校终止 时的财务清算和回报挂钩,并应鼓励资 源承担限制索取回报的年限,对于终止 后不愿捐赠的出资人可拿回原始注入的 资金,最多包括银行同期利率,但这当 中要减除回报总额;⑤严格区分贷款办 学与出资办学,贷款办学不得计为个人 投资,防止以贷款搞个人虚假注册,进 而从中牟取非法回报。 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①实施有计 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②职业 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③职 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 的原则。 职业教育的概念: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 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 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 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 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 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 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职业教育 的特点:①办学形式灵活多样;②教学 内容单一实用;③受教育方面的广泛性、 普及性。 《职业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为了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 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制定本法。表现为:①推进科教兴国战 略,加速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促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实行依法治教, 使复杂的职业教育活动走向规范化、有 序化;③职业教育立法是为了发展职业 教育。 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①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的原则。在职业教育中,除向劳动 者传授职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强化劳动 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使劳动者培养起 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 己所负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帮助他 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②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简答)实行产 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所决定 的,也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产教结合原则的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 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 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 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地 联系与协作。③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 则。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信息化社 会所带来的知识结构更新换代的频率加 快,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现实地摆在 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面前。职业教育 也不例外。④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 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职业 教育发展中,必须把办好农业教育放在 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政策上适 当倾斜,增加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 引导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开 发;另一方面,学校要鉴定为农业服务 的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使教学内容与 农民的发家致富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 业精神和结局农业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 人才。 义务教育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修改:2004年6月7日,由教育部起草 的《修订稿》上报国务院,2006年1曰 14日由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修订草案。由原来的18 条增至95条,修改的内容包括: ①教育经费,制定相关经费标准,中央 和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经费并落实,教育 经费向农村倾斜,薄弱学校倾斜;②实 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 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③合理配置义务 教育资源,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薄弱 学校倾斜,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和教师 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特别到农村任教, 促进学校均衡发展;④加强学校管理, 保证学校安全,规范学校收费;⑤加强 教师培养和管理,提供教师思想道德和 教学业务水平,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 ⑥减少教科书的种类,提高教科书的质 量,降低教科书成本,防止利用教科书 非法牟利;⑦学校安全被首次写入义务 教育法;⑧公共财政体制的议题是义务 教育法修改最重要的内容。 义务教育的概念国家用法律形式对一定 年龄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 育。特征:强制性,全面性,权利性和 公关性。 《义务教育法》的概念是国家强制推行 义务教育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以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在实施义务 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 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义务教育法》立法宗旨:为了发展基 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制定本法。立法依据:宪法和我国现实 情况。义务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国家、 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适龄儿童, 少年)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整理(初中数学口诀)

编号考点摘录答案要点 1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4) (动手课教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手段 2 确定数学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3) (单元课标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具体数学知识点 3 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4) (心理内涵现状)学科内涵、社会发展现状、学生心理特征 4 初中数学课程性质(3) (吉普车展) 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5 “数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明确了哪些问题(3) (是什么,为什么,得什么) 6 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5) (双内教学评技术) 课程内涵、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技术与数学课程 7 数学课程核心概念(10) (星空感应符合分算模拟) 8 初中数学课程总体目标(4) 四基 (智能验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 9 初中数学课程学段目标(4) (智能思考问情)(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10 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关系(3) (总学四过结)总体学段目标、总目标四方面、过程与结果目标 11 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4) (数形统合)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12 综合与实践——设置必要性(3) (定义+学生能力+学科联系) 综合与实践——教学特点(5) (综合实践放生自主) 综合、实践、开放、生成、自主性 综合与实践——新课标教学要求(8) (暑假用心刻度河流心域反思问法) 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3) (合作实施发现问题+报告论文总结+探讨关联应用意识) 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4) (合作探究抽象问题) 综合与实践——课程本质及要求(2) (解决问题活动+独思自探+合流)(学生积极主动+教师尊重自主) 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要点(3) (综合探索实践) (突出实践、强调综合、以探索为主线) 综合与实践——课程作用主动、个性、学习方式、探究、情感价值、能力、创新、经验 13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建议(6) (施主标地基验情态) 14 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4) 预设生成、全体个体、合情演绎、现代技术与手段多样 15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要点(6) 见后 16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形式(8) (口述成长两课三后) 17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实施建议(7) 见后 18 教学原则(4) (抽烟公论)抽象具体、严谨量力、理论实际、巩固发展 19 数学教学过程(5) (北外教学评上985)备课、上课、课外、成绩考核、教学评价 20 五段教学法(5) 引入、讲解、联系、总结、应用 21 数学教学方法定义加后 22 初中数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5) (自发讲论坛)自学辅助、发现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23 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需要考虑什么(5) (课目+学生+教学内件法) 24 概念间的逻辑关系(2) (相容:全同\交叉\从属;不相容:对立\矛盾) 25 概念下定义的常见方式(4) (公鼠秒揭)公理性、属加种差、描述性、揭示外延 26 概念教学基本要求(3) (内涵表达+运用+关系分类体系) 27 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4) (引确固用) 引入、明确、巩固、运用 28 命题教学的基本要求(3) (理解运用系统) 29 命题教学的一般过程(5) (引证明雇佣) 1.引入 2.证明 3.明确 4.巩固 5.应用 30 命题教学的策略(5) (被提问生过情) 31 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教学规律)(5) 间直、技能能力、技能与数学观、认知与非认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32 数学问题的设计原则(3) (可行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应用性原则) 33 数学学习概述及特点见后 34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内因(2) 非认知因素+认知因素 35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外因见后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导读:本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选择题 1.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这一理念体现在教育中,要求教师()。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答案】C 【解析】留白,即故意留有一定空白,留有一定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叮咛、万嘱咐,把学生逼得太紧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反,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晾一晾”,留一个缓冲的余地,也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2.法国历“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丹东 D.戴高乐

【答案】B 【解析】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题选B。 4.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教育部门 D.学校 【答案】A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律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0 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改进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教师主要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它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求。 5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6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7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8. 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教育、管理、保护责任。 9 .《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0. 在中国,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 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20 分) 1. 根据法律的规定,中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 D 。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2. 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A 。 A. 在全国范围适用 B. 只在本地区适用 C. 只在本校适用 D. 在外国也适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C _。 A. 权利 B. 义务 C. 权利和义务 D. 权力 4. 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 D 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校长 B. 学校负责人 C. 有关直接负责人 D. 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 D 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A.15 B.20 C.30 D.60 6. _ A 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7. 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_ A _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中考点归纳重点总结

知识点归纳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育观: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 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在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政策法规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A.1986 B.1993 C.1996 D.2001 2.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性 B.强制性 C.自愿性 ?D.普及性 3. 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规范教育行为,就是()。 A.以法治教 B.以罚治教 C.依法治教 D.教育法制 4.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普及教育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部门规章 D.地方教育法规 7. 对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形式和任务作出原则性规定并且规定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是()。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育法 D.教师法 8. 《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仅适用于公立各级各类学校,也适用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体现了()。 A.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B.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C.教育的公共性的原则

D.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9.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结构从()起取得法人资格。 A.申请之日 B.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 C.第一次招生之日 D.学校开始教学活动之日 10.《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体现了教育法的()作用。 A.社会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11.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经费由()。 A.国务院负担 B.地方政府负担 C.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D.国务院和和地方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 12. 设立幼儿园,需履行的手续是() A.申请审批? B.登记注册 C.审查批准 ?D.主管部门指定 13.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赋予学生的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A.社会? B.学校 C.国家 ?D.教育法律 14.教育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当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应该做 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禁止作什么,这是教育法律规范构成要素的()。 A.法定条件? B.行为准则。 C.法律后果 ?D.法律关系 15.能行使自由裁量行为的主体是()。 A.行政相对人? B.行政主体 C.行政客体 ?D.学校 16. 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 ()。 A.行政关系 B.民事关系 C.伙伴关系 ?D.管理关系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

职业理念 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尊重学生、讲民主。) 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例题材料: 周末,我带学生去旅游,在一片野花丛中,同学们纷纷谈论这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小强大声说:“老师,我最喜欢的话是荆棘的花,荆棘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她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遭到一些学生的反驳。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整理归纳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重点整理归纳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选择题、辨析题)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相对独立性(教育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一科二必背知识点

科一综合素质 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 一、请简要阐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两全一个新) 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请简要阐述评价观(目的,内容,形式,主体,过程) 答:1、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的内容多元化; 3、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4、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5、注重对过程的评价; 三、简要阐述学生观 答:1、学生是一个完整地生命个体(完整;不仅是学习的机器); 2、学生身上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 3、学生个体间有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4、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人文关怀; 四、简要阐述现代教师观 答: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立者和开发者; 4、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5、教师是社区型开放教师; 五、现代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改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和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启发、引导、帮助; 3、在对待自身方面,新课程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 4、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六、简要阐述现代教学观 答: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注重人而不只是科学 七、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三爱两人一终身) 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学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上作业,辅导检查) 答:1、备课,包括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三个计划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 3、作业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成绩检查和评价;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卢梭说过:“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这表明教育工作者应当( )。 A.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B.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C.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D.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2.小明上课玩手机,张老师看到了,不动声色,一边朗读课文,一边走到他的课桌前,轻轻敲了敲他的桌子,小明满脸通红,停止玩手机的动作,认真听课。关于张老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B.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C.关注教书也重视育人 D.降低了教师自身的权威 3.“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学生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富有想象力,又富有艺术性的答案却被老师判为零分。老师的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独立性 B.学生的创造性 C.学生的完整性 D.学生的发展性

4.李老师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这说明李老师处于教师发展的( )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根本措施是( )。 A.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B.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 C.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D.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6.学校小商店的店主丢失了商品,怀疑是刚刚买东西的小北偷走的,对其进行了搜身,店主的这种行为( )。 A.正确,维护了自身的财产权 B.错误,侵犯了小北的人格尊严权 C.错误,侵犯了小北的人身自由权 D.错误,侵犯了小北的生命健康权 7.张老师平日工作认真负责,但当月并没有拿到足额工资。学校给出的解释令张老师无法接受,张老师可以向( )要求解决。 A.当地法院 B.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C.当地检察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