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理工大学电路实验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电路实验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电路实验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电路实验论文

裂相(分相)电路的设计及其电压、功率与负载关系的讨论

南京理工大学XXXX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Multisim14.0仿真设计软件模拟的裂相电路。设计将单相交流源分裂成分裂成相位差为90°的两相电源和相位差为120°的对称三相电压电路。研究其电压与负载的关系曲线并且论证了当负载为空载时功耗最小。最后讨论分相电路的用途。

关键词:裂相电路单相电源多相电源负载电压功率

引言:分相电路可以把交流电压源分裂成具有相位差的多相电源,而多相电路性能稳定,与单相电路相有很多优越性,裂相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将一个单相的交流电源分裂成多相交流电源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裂相后的电源接不同性质负载时电压的变化。

正文:

(1)实验材料与设备装置:

(2)实验过程与结果讨论:

一、将单相交流电源(220V/50Hz )分裂成相位差为90°两相电源。

实验原理:把电源Us 分裂成U1和U2两个输出电压。如下图所示为RC 分相电路中的一种,它可将输入电压Us 分裂成U1和U2两个输出电压,且使U1和U2的相位差为90度。电路原理图如图1,图2。

图1 图2

图中输出的电压U1和U2分别和输入电压Us 为:

Us U 1=2

)11(11C wR +(1)

Us

U 2=2

)221

(

11C wR +(2)

对输入电压Us 而言,输出电压U1和U2与其的相位为:

Φ1=-tg 1

-(wR1C1)(3)

Φ2=tg

1

-(

2

21

C wR )(4)

ctg φ2=wR2C2=-tg(φ2+90°)(5)

R1C1=R2C2=RC (6)

必有

φ1-φ2=90°(7)

一般而言,φ1和φ2与角频率w 无关,但为使U1与U2数值相等,可令

wR1C1=wR2C2=1(8)

实验过程:

1、根据上面的原理要求设计出电路图,如图三。空载时的输出波形及电压如图4,图

5

图3

图4

图5

2、接入负载后测量并作电压—负载特性曲线。实验线路:

图6

实验数据及处理:

两相电压—负载(电阻性)特性曲线

图7

3、证明设计的电路在空载是功耗最小。

两相功率—负载(电阻性)曲线

图8

从图中可知电路在空载是功耗最小。

二、将单相交流电源(220V/50Hz)分裂成相位差为120°对称的三相电源。

实验原理:

将单相电源Us分裂成三相U OA、U OB、U OC互成120o的对称电压,原理图如图9所示

图9

对该图分析:

Xc2/R2=tan60°(9)

Xc2/R4=tan30°(10)此时满足UA、UB、UC相位差为120°

1、根据上面的原理要求设计出电路图,如图10,空载时的输出波形和电压值如图11、图12

图10

图11

图12 2、接入负载后测量并作电压—负载特性曲线。实验线路:

图13

实验数据及处理:

表2

三相电压—负载(电阻性)特性曲线

图14

3、证明设计的电路在空载是功耗最小。

三相功率—负载(电阻性)曲线

图15

从图中可知电路在空载是功耗最小。

三、若负载分别为感性或容性时,讨论电压—负载特性。

1、负载为电感时:

实验线路:

图16

实验数据及处理:

表3

三相电压—负载(感性)特性曲线

图17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定电感值之前,电压随着感抗值的增加迅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

2、负载为电容时:

实验线路:

图18

实验数据及处理:

三相电压—负载(容性)特性曲线

图19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压值随着电容值的增加迅速降低,之后缓慢趋于0。

四、分相电路的用途

(1)获得旋转磁场

(2)增加整流滤波效果

(3)有些裂相元件存在设备(主要为电机)中,一般称移相电路。可用电容、电感获得。

详细例子:裂相电路可以应用于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它是用直流来点荧光等电子镇流器的电路。使用这个裂相电路图,只要增加四个元器件,不但功率因素可以增加提高到0.8以上,而且铁心电感L中流过的电流可以减小一半,因而使铁心电感的用铜量和用铁晾量降低,损耗减小。通过电感L的感性电流和通过电容的容性C的容性电流在电网中的相叠加,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降低损耗,并且供电电压平稳。图中电阻R是为限制电容C的峰值电流而设的。此外,此电路图还可以用来点亮高压汞灯和高压钠灯。

结论:

1、可以根据电容与电感能够使交流电路电压的相位产生变化并且能够分压的特点来设计分相电。

2、设计电路的电阻R越大,电容C越小,所得到的裂相电路的性能越好。

3、裂相电路中负载消耗的功率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减小,理论上当达到空载时,此时负载支路电流为零,故功耗为零,负载功耗应达到最小。

4、分相电路可以提供更多的接口,使各负载之间能够分开,而不需要同时并联到哪一单相电源上,用电更加安全。

致谢:

最后,在此向指导我顺利完成本次实验的徐行健老师以及所有进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电工仪表与电路实验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马鑫金编著

《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黄锦安主编

《南京理工大学-电工电子综合实验(I)论文-分相裂相电路》百度文库贾筱凡

南理工论文规定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 理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做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特制定本规定。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作为学生在校期间一次较为系统的工程训练或应用研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根据专业性质有所侧重: 1.调查研究、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 2.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研究与论证的能力; 4.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及实验数据的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能力; 5.设计、计算与绘图的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6.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7.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包括评阅和答辩时间),理工科类学生不得少于13周,经济管理类学生不得少于10周,文科类学生不得少于7周。 二、选题及任务书 (一)选题原则 认真做好选题工作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课题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得到比较综合的训练。 2.课题应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实际任务,为学生提供较强的工程背景,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课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工作量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 4.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并鼓励学生有所创造。 5.对学生提出的选题,若符合教学要求,很有特色,条件允许,经所在专业审查后,可积极支持并给予安排。 6.下列情况的课题不宜安排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 (1)课题偏离本专业所学基本知识; (2)课题范围过专过窄或课题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3)本科生难以胜任的高新技术和理论过于深奥的课题; (4)毕业设计(论文)期间难以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成果。 (二)选题、审题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介绍课题来源、课题简介、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设计(论文)要求及所具备的条件等,经所在专业讨论和专业负责人审定后生效。 毕业设计(论文)所选题目中,如果同一项课题需由2名及2名以上同学完成,应在申报课题的名称上加以区别(加副标题),并且在"设计(论文)要求"中加以体现。 选题、审题工作应于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前一学期(经管、文科类专业可在毕业论文开始前一个月)完成并落实到学生,以便学生及早考虑和准备。 (三)任务书的填写与下达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以及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填写,经学生所在专业的负责人审查、院(系)主管领导签字后生效,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一周内发给学生。任务书中除布置整体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外,应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和量化的工作要求,包括开题报告、外文资料翻译、论文的字数、图纸、软硬件的数量及技术指标等,并列出参考文献目次。 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或与研究生协作进行的课题,应参照《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中的内容,明确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须各自独立完成

南京理工大学电路实验论文

裂相(分相)电路的设计及其电压、功率与负载关系的讨论 南京理工大学XXXX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Multisim14.0仿真设计软件模拟的裂相电路。设计将单相交流源分裂成分裂成相位差为90°的两相电源和相位差为120°的对称三相电压电路。研究其电压与负载的关系曲线并且论证了当负载为空载时功耗最小。最后讨论分相电路的用途。 关键词:裂相电路单相电源多相电源负载电压功率 引言:分相电路可以把交流电压源分裂成具有相位差的多相电源,而多相电路性能稳定,与单相电路相有很多优越性,裂相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将一个单相的交流电源分裂成多相交流电源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裂相后的电源接不同性质负载时电压的变化。 正文: (1)实验材料与设备装置: (2)实验过程与结果讨论:

一、将单相交流电源(220V/50Hz )分裂成相位差为90°两相电源。 实验原理:把电源Us 分裂成U1和U2两个输出电压。如下图所示为RC 分相电路中的一种,它可将输入电压Us 分裂成U1和U2两个输出电压,且使U1和U2的相位差为90度。电路原理图如图1,图2。 图1 图2 图中输出的电压U1和U2分别和输入电压Us 为: Us U 1=2 )11(11C wR +(1) Us U 2=2 )221 ( 11C wR +(2) 对输入电压Us 而言,输出电压U1和U2与其的相位为: Φ1=-tg 1 -(wR1C1)(3) Φ2=tg 1 -( 2 21 C wR )(4) 或 ctg φ2=wR2C2=-tg(φ2+90°)(5) 若 R1C1=R2C2=RC (6) 必有 φ1-φ2=90°(7) 一般而言,φ1和φ2与角频率w 无关,但为使U1与U2数值相等,可令 wR1C1=wR2C2=1(8) 实验过程: 1、根据上面的原理要求设计出电路图,如图三。空载时的输出波形及电压如图4,图 5

南京理工大学“劳作教育”作为必修课要落到实处

“劳作教育”作为必修课要落到实处 劳动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和品质素养,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予以重视。 ■姜朝晖 据报道,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实验学院今年面向2014级本科生推出名为“益心益意”的劳作教育课,且在课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该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程,分为校园服务的基本劳作课和社会实践的拓展性劳作课两大部分,每学期修满20课时,就可得到这门课的1个学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各项评优中会享受一定的“福利”,但考核未通过必须重修。 众所周知,类似“劳作教育课”这样的课程在我国中小学里长期存在,诸如“劳动课”、“劳动技能课”等,有条件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基地劳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但是到了大学之后,这门课程基本就舍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学毕业前的社会实践或实习课程,一般规定拿到1-2学分的实践学分才能毕业,主要参与和专业知识或未来就业相关的工作,目的是为就业作好准备。那么,现在大学设置“劳作教育课”,是否有此必要呢? 笔者以为,劳动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和品质素养,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予以重视,作为大学必修课程也没有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劳作教育课”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在课程设置时,需要思考的是培养学生怎样的基本素养,渗透怎样的价值观,对学生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才是根本。 之所以强调“劳作教育课”要落到实处,是因为从一些中小学甚至大学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课,有些主要是在做表面文章。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技术课,理论课大多沦为纸上谈兵,实践课的劳动安排也少有督促,甚至干脆以劳动来惩罚一些违纪的学生,劳动教育应有的价值名存实亡。到了大学,社会实践课则很少有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夕随便找一家单位写个鉴定盖个章,实践学分就轻易到手了。至于是不是真的培养了劳动技能,养成了好的劳动品质,反倒是其次的了。而高校管理者更是很少去追究真伪。 对劳动教育的忽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直接反映在大学生个人、教室、宿舍的清洁卫生上,不少学生无法维持整洁的生活环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也还影响学习环境。二是间接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造成了长远影响。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上,也难以有更好的发展。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劳动教育不可谓不重要。 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我们提倡“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直接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甚至在特殊时期把劳动教育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培养人的规格上,目前谈得更多的是德、智、体、美等“四育”,劳动教育很少提及,在高校人才培养上,取而代之是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而劳动教育恰恰是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之一。

南理工毕业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作者:张健程学号:543308110318教学点:南京理工大学溧阳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目: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指导者:苗忠强 评阅者: 2012年4月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评语 综合成绩: 指导者评语: 指导者(签字): 年月日

课程设计报告摘要

目次 1引言 (2) 2B2C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3) 2.1市场问题 (3) 2.2互联网环境和条件问题 (4) 2.3信用制度方面的问题 (5) 2.4物流配送体系问题 (7) 2.5电子商务在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8) 2.6B2C具体经曹问题 (9) 3B2C电子商务的改进思路 (11) 3.1注意商品网上促销的顺序 (11) 3.2提供个性化与互动性强的客户服务 (12) 3.3提供良好的商品信息查询和比较工具 (12) 3.4发布的商品信息要真实可靠 (12) 4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引言 21世纪全球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信息通信网络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一个无疆界的数字世界产品和服务几乎可以瞬时在世界各地交易,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席卷了全球每一个行业并重组着全球财富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上各个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之一。世界范围内的政府部门、公众服务机构电信企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各类型企业和数以亿计的个人用户都纷纷投入并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股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随着互联网的速度普及和网民数量的壮大互联网经济正从“资本冬天”向“资本春天”过渡业界购并和投资开始重新活跃并逐步利用自己的业务模式创新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B2B(Business to Business,简称B2B)、B2C以及C2C(Customer to Customer简称C2C)等电子商务模式正逐步从互联网经济的泡沫中浮起技术平台日趋便捷和人性化信息和价格更加透明在与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中逐步显现出优势。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企业间、企业对个人的重要文易方式。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缩短了客户和企业双方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因此尽管经历了网络经济泡沫和严冬。可B2C至今依然倍受商家推崇。然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我国大陆2004年电子商务总额4800亿元其中B2B占4701亿。而B2C仅52亿元所占比例还不到1.1%。这显然与商家期望不符,与电子商务蕴涵的巨大市场不符,那么我国B2C究竟困在哪里网络基础设施与技术、网上购物的观念、上网人数、物流配送、网上支付与安全以及信用等问题是否依然是我国B2C发展的主要障碍呢?

(20140521)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4年修订)

附件: 南京理工大学 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 (2014年修订) 根据《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博士、硕士研究生或其他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在向我校申请博士、硕士学位时,必须以第一作者且以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本规定中的“指南”系指2009年12月印发的《南京理工大学期刊论文投向指南(试行)》。 一、对硕士学位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 在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或正式录用学术论文1篇; 2. 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并被其会议论文集收录1篇; 3. 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1项专利(排名前三); 4. 艺术类学位点的硕士研究生,参加两次国家级的设计竞赛或举办由设计与传播学位分位委员会组织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同意的个人作品展1次。 二、对博士学位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必须符合或高于以下四类标准之一: (一)第一类标准(要求论文总篇数至少1篇或2篇) 申请人发表1篇SCI、SSC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

物的学术论文(SCI、SSCI分区表中一区、二区论文)或被A&HCI 收录的期刊论文; 或2篇SCI(E)、SSCI源期刊论文。 (二)第二类标准(要求论文总篇数至少3篇) 申请人发表的论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在以下类别期刊中至少发表1篇论文: 《中国科学》(全辑); 《科学通报》(全辑); SCI(E)、SSCI源期刊。 2.被EI核心版收录的期刊论文1篇。 在学校选定的部分中文期刊(见附表1)发表的论文,若被EI 核心版收录,可冲抵本类标准中(1)的论文;若没有被EI核心版收录可冲抵(2)的论文。 3.在指南中的其它期刊发表论文1篇,如果申请人在第1、2条规定的期刊上发表2篇及以上论文,本条款要求可以取消。 申请人必须有1篇以上的外文撰写的正式发表(有出版刊号)的学术论文。若上述三个条款的论文没有外文论文,则另需1篇外文撰写的正式发表(有出版刊号)的学术论文。 (三)第三类标准(要求论文总篇数至少4篇) 申请人发表的论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在以下类别期刊中至少发表2篇论文: 被EI核心版收录的期刊论文; 部分被CSSCI收录的期刊(见附表2)。 在学校选定的部分中文期刊(见附表1)上发表的论文可以冲抵本条款的论文。 2.在指南中的其它期刊发表论文2篇,如果申请人在第1条规定的期刊发表2篇以上论文,则超出的论文可以1:1冲抵本条款的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电路笔记dxja11_1

第11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1-1图的概念 1,图(线图):以G 表示支路,节点分属不同的集合。 2,有向图: 标出支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图。 3,连通图:任意两个节点间至少存在一条由支路构成的路径。 4,子图: 若图G1中所有支路和节点都属于图G ,就把G1称为G 的子图。 如图11-1(b)、(c)、(d)、(e)所示的图都是图11-1(a)所示图G 的子图。 (a) (b) (c) (d) (e) 图11-1 图G 与其一些子图 §11-2 回路、树、割集 一、 回路:在图G 中的任一闭合路径称为一个回路,但每一个节点上仅有两条支路相 连 例如:

(a) (b) (c) 二、树 1,定义:在连通图G中,把所有的节点连通起来,但不包含任一闭合路径的部分线图称为一棵树。 ①含所有节点,②不具有回路,③连通的,④为G的子图。 56 6 5 (a) (b) (c) 56 5 5 (d) (e) (f) 电路的图G如图(a)所示,图(b)为图G的一棵树,图(c)不是图G的树(未含所有节点);图(d)不是图G的树(出现了回路);图(e)不是图G的树(不是连通图);图(f)不是图G的树(不是图G的子图)。 2,树支:属于一棵树的支路称为该树的数支。 树支数=n-1=独立节点数

3,连支:不属于一棵树的支路称为该树的连支。 连支数=b-(n-1)=独立回路数。连支的集合称为余树、补树 三、基本回路:在图G 中选取一棵树后,由一条连支及相应的树支所构成的回路称为该树的基本回路(单连支回路)。 1. 基本回路数=连支数。 2. 基本回路的KVL 方程相互独立。 3. 不同的树对应于不同的基本回路。 四、割集:图G 中所有被切割支路的集合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称为割集。 1,移去所有被切割支路时原图成为两个分离部分。 2,留下任意被切割支路时,原图依然连通。 注意:每一条支路只能被切割一次。 割集意义下的KCL 方程:0k i =∑ 穿入割集时取”-”,否则取”+” 五、基本割集 在连通图G 中选取一棵树后,由一条树支及相应的连支构成的割集称为该树的基本割集。 1,基本割集数=树支数=独立节点数。 2,基本割集的KCL 方程互相独立。 3,不同的树对应不同的基本割集。 如图(a)所示图G 中,如果选支路2、3、5为树支,则基本割集组为Q 1(1、2、4),Q 2(4、5、6)和Q 3(1、3、6),如图(b)所示;如果选支路2、3、4为树支,则基本割集组为Q l (1、3、6),Q 2(1、2、5、6)和Q 3(4、5、6),如图(c)所示。 5326

【南京】2016-2017南京市南理工实验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卷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册英语阶段检测2017. 4 班级姓名成绩 笔试部分(70分) 六、选择划线部分发音相同的单词完成下列句子。(5分) 1. The likes reading very much. (books, good, food,cook) 2. My father can eat nothing. My can’ t eat . (either, brother, tooth, three) 3. My is a . She help many sick people. (father, mother, doctor, farmer) 4. We can see some tall near the station. (drink, trees, Driver, metro) 5. The girl in a red can the picture well. (dress, dirty, draw, desk) 七、词汇(10分) A.根据首字母或上下文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1. They cannot drink o eat in the library. 2. We take the t to Nanjing this weekend. It’ s fast. 3. Nancy likes r bikes in the park. 4. Cinderella tries on the shoe, it f. 5. The gare tall. They can eat the leaves on the tall trees. B. 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Who (help) you with your English? 2. Your gloves (be) under the sofa. 3. The two men want to Hong Kong. (visit) 4. I want (show) you my new kite. 5. Miss Li (not work) on Saturdays. 八、选择填空(10分) ()1. — you often late school? —No, I’ m not. A. Do; for B. Are; for C. Are; to ()2. — the basket full? — No, there anything in it. A. Is; isn’ t B. Does; is C. Is; is no ()3. — he do well in ? — Yes, he does. A. Is; fishing B. Does; Maths C. Does; sing ()4. —does he go to the zoo? A. When; wants B. Why; wants C. Why; want ()5. In ,they ask “Where is the restroom?” A. the UK B. the US C. China ()6. — Do you often have a good time Christmas Day? — Yes, I do A. at B. in C. on ()7. — How your father go to work? — He to work by car. A. does; goes B. do; go C. does; go ()8. —What’ s wrong with ? — She a headache. A. she; is B. her; has C. her; is ()9. — in the fridge, Mum? —There some juice and two chocolate cakes. A. What’ s; are B. Where’ s; is C. What’ s; is ()10. —do I get to the cinema? — Walk Sun Street and then you can see it. A. What; along B. How; for C. How; along

548号-关于印发《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2014版)》的通知

南理工教…2014?548号 关于印发《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2014版)》的通知各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2014版)》已修订完成,现予以印发,请严格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南京理工大学 2014年11月11日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管理规定(2014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为进一步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注重培养以下能力: 1.调查研究、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 2.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研究与论证能力; 4.试验方案制定能力,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能力,实验数据的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能力; 5.设计、计算与绘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6.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 7.按照规范要求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能力; 8.各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中要达成的其他能力。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安排应达到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学时数。 第四条学院根据本管理规定的总体指导思想,制定本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过程、成果、答辩等事项的具体要求;各专业在学院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第二章指导教师 第五条指导教师配备 1.本校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水准。指导教师由专业负责人安排,经学院分管教学工作领导审查后方可担任。 2.校外指导教师:为加强校际交流、毕业设计(论文)与工程实际的结合,鼓励学院聘请合作单位(其他高校、企业、研究所等)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与本校指导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校内导师为第一导师,校外导师为第二导师。 3.第一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负责,掌握进度和要求,协调有关事务,严把质量关。 4.团队课题应有总指导教师及不少于2名教师的指导小组,每名学生有各自的指导教师。总指导教师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六条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 第七条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应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避免出现放任自流或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 第八条指导教师对学生现场指导每人每周不得少于两次,每周指导时间不少于4小时。指导教师确需出差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导致指导工作中断,必须经学院分管教学工作领导批准,并应事先向学生布臵好任务,中断指导时间超过2周的,应委托其他指导教师代为指导。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朱林义学号: 10212016 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摩托车覆盖件逆向设计----前灯罩、前盖板设计 指导教师: 赵东富 2006 年 4 月 20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量子密码技术基础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数学密码也许能够在10年或更长时间内保证秘密信息的安全。量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拥有迅速执行巨量复杂的因数分解能力的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也许预示着RSA算法和其它加密方法的最终消亡。要对付量子计算机惊人的密码破译功能,唯一途径就是运用量子密码学技术。 关键词:量子密码、加密、密钥 1 总述 1996年,IBM研究实验室的Charles.H.Bennett在英国的《自然》杂志新闻与评论栏声称,量子计算机进入工程时代。同年,美国《科学》也称量子计算机将引起计算机领域的革命。量子信息技术是物理学研究成果和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它的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挑战性。 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古希腊的斯巴达人将一张皮革包裹在某特定尺径的棍子上,再写上传递给他人的信息;而信息接收者只需要有根同等尺径的棍子,收到皮革后再将皮革裹到棍子上就可以读出原始信息。这样,即便这张皮革中途被截走,只要对方不知道棍子的尺径,所看到的也只是一些零乱无用的信息。这就是史上记载的人类最早的加密方法之一。 两千多年后,现代密码学采用的加密方法通常是用一定的数学计算操作来改变原始信息。这种改变信息的方法是密钥,掌握了密钥就可以将消息复原回来。一种名为“公开密钥密码术”的方法经常被用来分配密钥,对标准长度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广泛运用于公钥加密的

1997-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818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南京理工大学《818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全套考 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南理工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南理工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南理工。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南理工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全套考研资料 一、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 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 2012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0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9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8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7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6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5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4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3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2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1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0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9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8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997年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二、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期中期末试卷汇编 三、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复习笔记 1、南理工内部专业课笔记 2、2016年最新《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大纲 四、南京理工大学《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考研复习题 1、南理工《信号与系统》考研内部练习题库 2、南理工《数字电路》考研内部练习题库 3、南理工《信号与系统》考前内部模拟题 五、赠送资料(电子版,发邮箱) 1、南理工信号系统与数字线路考研相关复习参考资料

第二届李四光少年儿童科技奖获奖名单

第二届李四光少年儿童科技奖获奖名单姓名学校作品名称 李罕浙江省武义县壶山小学农村简易山体滑坡报警器的研制与模拟应用 李斯琦天津市蓟县城关第一小学节水环保型养殖场自动喷淋消毒走廊 郭宇华北京宣武青少年科技馆便携式粉尘浓度对比检测仪 郭适俊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关于如何减少垃圾桶污染环境的研究 王昱杰南京市汉江路小学巧用果皮垃圾制环保清洁剂 程颐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土壤重金属含量调查报告 李泽航北京翠微小学冷凝式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杨茗涵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碎纸机纸屑成型装置提升办公废纸回收利用率 姜海镛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实验小学观察菠萝皮的发酵并检测其清洁效果 刘泽宇陈新言江苏南京市力学小学 关于氯化铁和水生植物净水效果 的对比研究 谭佳欣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学校屋顶环境下夏、秋季盆栽百里香的胁迫研究 戴金平 李赢 王佳森 江苏南通特殊教育中心可调节式盲文书写器的实践研究 王若颖 杨贝宁 王喆王嘉树张童浙江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水体环境质 量调查报告 张久柏北京育鹰小学关于北京市楼房节能温控外观颜色的建议 王一名北京翠微小学自动喂食(饲料)机 倪子涵北京羊坊店第四小学利用“多功能多角度卫生清洁器”节能提效

元坤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欣苑小学“消失”的指甲哪里去了呢 夏欲诚 阮佳宁 胡歆仪 陈文浩 张承轶 吕桐 郑若涵 沈言 浙江杭州市竞舟小学校园噪音污染现状考察 邵怀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光能充电站和充电光能车 张蕾江苏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 苑小学 “空调外机水的循环利用” 郭雨彤 王怡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未来,我们将不用水洗碗 周子越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小关于香樟树叶为什么发黄的研究报告 余涵江苏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城市垃圾变废为宝 王曹子轩江苏华城实验小学茅山地区生态破坏的成因研究报告 蔡凤 赖青萍凌雨虹广西北流市北流镇松花中心小学 除草剂——草甘膦的应用现状及 毒性调查报告 王博闻上海市杨浦区复旦二附中一种监测教室里空气是否清新的实验装置 许芮晗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环境污染对桑蚕影响的研究王一飞上海市梅陇中学立交隧道积水报警装置设计付巩诚上海育才初级中学一种新型节能燃气灶 张与豪北京第二十中学移动垃圾桶机器人的设计 丁思元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七项日常活动对于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 苟艺龄重庆市綦江中学校关于雾霾天气的研究报告 张及晨北京第一〇一中学“两面烫”——多功能蒸汽熨刷崔晓凡燕山区星城中学星城路口拥堵情况及解决方案 尹月北京第一〇一中学植物驱蚊止痒膏的制备及对蚊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王文琛中关村中学Fe3O4磁性活性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晏童北京市第八中学生物-化学耦合还原技术资源化处理含铜废水中的Cu2+离子 张博栋北京第一〇一中学中药药渣发酵制取乙醇的实验研究 胡落渟江苏省华罗庚中学让我们的校园更安静——校园噪声污染及其对策探究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电路笔记dxja7_1

第七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7-1 阻抗和导纳 一.阻抗 1. 定义:在正弦稳态无源二端网络端钮处的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之比定义为该二端网络 的阻抗,记为Z , 注意:此时电压相量U g 与电流相量I g 的参考方向向内部关联。 u i U U Z I I ψψ∠= ∠ (复数)阻抗()Ω z j Z R X ψ=∠=+ 其中 ()U Z I = Ω —阻抗Z 的模,即阻抗的值。 Z u i ?ψψ=- —阻抗Z 的阻抗角 z cos ()R Z ?=Ω —阻抗Z 的电阻分量 z sin ()X Z ?=Ω —阻抗Z 的电抗分量 电阻元件的阻抗: 在电压和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电阻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为 R R U R I = 则 R R R U Z R I == 电感元件的阻抗: 在电压和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电感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为 g U U Z I =- g g g R X |Z | Z ? g R U g R I 与R U 共线 阻抗三角形

L L j U L I ω= 则 L L L L j j U Z L X I ω== 电容的阻抗: 在电压和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容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为 C C C C C j 11j j I C U U I I C C ωωω===- 则 C C C C 1j j U Z X C I ω=-= C 1X C ω=- —容抗 2. 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 U Z I = j g g 1j - C U g g C

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阻抗: 在电压和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得到等效阻抗eq Z R L C eq R L C 1 L C Z Z I Z I Z I U Z Z Z Z I I R j L R jX jX R jX j C Z ωω?++= = =++=++=++=+=∠ 其中:阻抗Z 的模为 ||Z = 阻抗角分别为 1/L C Z X L C arctg arctg arctg R R R X X ωω?+-===。 可见,电抗X 是角频率ω的函数。 当电抗X >0(ωL >1/ωC )时,阻抗角φZ >0,阻抗Z 呈感性; 当电抗X <0(ωL <1/ωC =时,阻抗角φZ <0,阻抗Z 呈容性; 当电抗X =0(ωL =1/ωC )时,阻抗角φZ =0,阻抗Z 呈阻性。 3. 串联阻抗分压公式: 引入阻抗概念以后,根据上述关系,并与电阻电路的有关公式作对比,不难得知,若一端口正弦稳态电路的各元件为串联的,则其阻抗为 ∑==n k k Z Z 1 串联阻抗分压公式 eq k k Z U U Z = 二.导纳 1.定义:正弦稳态无源二端网络端钮的电流相量与电压相量之比定义为该二端网络的 C g

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评审了局公示

2013年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 审结果公示 2013-10-12 点击次数:810 中小学高级教师名单: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柏铁柱、常虹、纪凤、秦岭、杨军、余珍、张倩、张文理 南京市第一中学:车亚莉、王艳梅、许斌、周良骏 南京市金陵中学:陈文婷、刁雪梅 南京市聋人学校(南京聋人高级中学):沈旭升、唐宁宁 南京市盲人学校:朱茵 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方明中 南京市中华中学:陈晓浒、李小福、王璇、夏新峰、谢伟、薛安定、张海宁、张敏、张茹 南京外国语学校:杜菁、刘爱娟、吴晓荣、吴煜乐、张学萍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何永香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曹海永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唐隽菁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王学其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徐爱芬 南京市第九中学:都海英、符慧敏、李琦、聂英云、吴紫敏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吕华兵、唐莉莉、张巍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操基兵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方晶晶、万震 南京市海英小学:张萍 南京市弘光中学:钱慧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贲玥、李光蕾、张丽萍、赵晓燕 南京市人民中学:陈媛、樊晓鸣、冯建美、倪霞、任蓉、王晓燕、熊万英、应长兵、周向前 南京市五十四中:胡红 南京市小营小学:杜雯静 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姚光明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柯勇、周萍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太平门校区):刘光涛、王江宏 南京市逸仙小学:孙瑜 南京市宇花小学:王成 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黎平智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陈琼、陈艳、顾函、洪晓堂、黄波、贾伟宏、鞠峰、李静、栾富海、彭炜、王生福、谢正华、叶萍、张鲁宁、张媛媛南京29中教育集团四中校区:张宏斌 南京财经大学附属小学:陈凌 南京市29中教育集团四中校区:刘恩吉 南京市滨江中学:周海燕

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模板

南京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时间对人们来说可说是越来越宝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了时间,一旦遇到重要的事情而忘记了时间,这将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时钟的数字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与传统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电能。 在众多时钟设计可选方案中,可以利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可以利用专用的时钟芯片设计,也可以利用单片机进行设计,各有特点。其中,单片机凭借其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灵活性、可靠性好和其很高的性价比这些优点已经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前景广阔。而且数字钟又具备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本组成,对于我们了解单片机也有很大的帮助。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在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已有多种数字钟设计成果。其中使用单片机设计的数字钟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它的智能化要求。 利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的多功能数字钟的思路和技巧。在MAX+PLUSII开发环境中编译和仿真了所设计的程序,并在可编程逻辑器件上下载验证。 (《基于VHDL的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樊永宁等工矿自动化 2006年 03期) 采用低成本数字集成电路LM8569及配套的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组成的家用数字钟,采用双电源供电,具有电路简单、价格低廉、精确度高、性能可靠、功能多以及适用性强等特点。(《用LM8569制作数字钟》樊永宁等工矿自动化 2006年03期) 以AT89C51 为中心控制单元,采用汇编语言编程,设计一个用6位数码管显示时、分、秒的时钟。该时钟可实现时间显示、时间调整、闹钟设置、整点报时和省电等多种功能,具有制作简单、调整方便、稳定性好、便于扩展等特点。经实践制作、调试,证明设计可靠、方案可行。 (《基于AT89C2051的多功能时钟设计》刘文霞等《现代电子技术》2008 年第18 期总第281期)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电路笔记dxja11_2

§11-3 关联矩阵 回路矩阵 割集矩阵 一、关联矩阵 0 A i = 支路电流列向量 关联矩阵 , 支路与节点的关联关系 降阶的关联矩阵 11 jk k j a k j k j +??=-??? 支路与节点关联,且离开支路与节点关联,且指向支路与节点不关联 二、回路矩阵 1,独立回路矩阵: 支路电压列向量 独立回路矩阵, 反映支路与独立回路的关联关系 11 jk k j b k j k j +??=-??? 支路与回路关联,且方向一致支路与回路关联,且方向不一致支路与回路不关联 2,基本回路矩阵: f B 约定: ①将连支与树支按支路编号由小到大分别集中排列 ②将连支对应的列号取为基本回路号 ③取连支方向作为基本回路方向 举例:如下图支路1、2、4为连支,支路3、5、6为树支,则基本回路如下 5 3

124356 1001100101111001011f t t B B ????=---=? ???????--?? 标准形式 三、割集矩阵 1,独立割集矩阵 1123 21 34631 56:0: 0:0Q i i i Q i i i i Q i i i -++=-++=-+= 1234561110001011010100011i i i i i i ???? ?? -??????-=????????-?????????? 0Qi = 支路电流列向量 独立割集矩阵,反映支路与独立割集的关联关系 1,1,0kj k j q k j k j +??=-??? 支路与割集关联且方向一致支路与割集关联且方向不一致支路与割集不关联 2,基本割集矩阵 f Q 约定: ①将树支与连支按支路编号由小到大分别集中排列 ②将树支对应的列号称为基本割集号 ③取树支方向作为基本割集方向 Q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毕业条件(2014新版)《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4版)》

南理工研…2014?447号 关于印发《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4版)》 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2014版)》已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届第二次会议审批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2014年夏季及以后入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对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按本规定执行。 2014年夏季之前入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对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既可以按原规定执行,也可以按本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学校选定的部分中文期刊目录 2.部分被CSSCI收录的期刊目录 3.思想政治教育类重要期刊目录 南京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 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 (2014版) 根据《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博士、硕士研究生或其他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在向我校申请博士、硕士学位时,必须以第一作者且以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单位,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本规定中的“指南”系指2009年12月印发的《南京理工大学期刊论文投向指南(试行)》。 一、对硕士学位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申请人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 在统计源期刊公开发表或正式录用学术论文1篇; 2. 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并被会议论文集收录1篇; 3. 受理1项发明专利(排名前二); 4. 通过软件产品检测,并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排名前二); 5. MBA、MPA研究生,提交1份被政府、企事业单位采纳的研究报告,MTI研究生提交1份被政府、企事业单位采纳的翻译报告(作品); 6. 体育类学位点的研究生,在体育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7. 艺术学位点的研究生,参加两次国家级的设计竞赛或举办由设计与传播学位分委员会组织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同意的个人作品展1次。 二、对博士学位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申请人发表学术论文必须符合或高于以下四类标准之一: (一)第一类标准(要求论文总篇数至少1篇或2篇)申请人发表的论文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