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盘山特色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产业化开发可研报告

六盘山特色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产业化开发可研报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六盘山特色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产业化开发单位名称:宁夏百草王药业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

编写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目录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二)项目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2.阶段目标

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二)项目创新点

(三)知识产权状况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六)项目实施计划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二)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3.经济效益分析

4.项目投资评价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四)单位管理情况

(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根据《自治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和中药材产业、农业产业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求,以经济发展和市场为导向,针对六盘山濒危紧缺、特色、优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生产过程中存在优良种子种苗紧缺的突出问题,核心技术是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技术方法,进行中药材的种子、种苗快速繁殖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转化的主要内容为,集成技术,建立繁育体系、繁育基地和示范基地,实现六盘山濒危紧缺、特色、优势中药材资源种子种苗的快速繁殖,保证六盘山地区中药材产业的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将显著提高农民的生产收入和经济效益,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项目预期目标

1. 总体目标:

该项目执行期间(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期限内)计划总投资320万元,其中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自筹资金22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熟化规模化生产过程种苗繁育技术,形成规范化操作规程。利用传统规范的制种方法,建立开展六盘山区濒危紧缺、特色、优势药用植物资源(盘贝、祖师麻、铁棒锤、地骨皮、秦艽、银柴胡、黄精、桃儿七、羌活、穿山龙等)的种子繁育技术和种子繁育体系,实现药材种子的快速繁殖,保证为六盘山地区中药材产业规模化种植生产提供批量、优质、成本低廉的药材种子。建立六盘山濒危紧缺、特色、优势中药材种苗快速繁育中心多功能实验

室一个;建立六盘中药材种苗、种子生产繁育示范基地200 亩,年繁育各种药材种子15吨,种苗150万株。

2. 阶段目标:

(1)2011年: 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完成土地流转经营手续、土地平整、围栏、输水管道、大口井、部分日光温室建设任务。并采购、安装、调试各种设备。同期完成基地建设200亩任务。本年度计划投入资金16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60万元,成果转化资金支持100万元。

(2)2012年: 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完成项目设计的10种野生药材种子种苗采集,田间播种、试验观察中试任务。播种药材10种,播种面积200亩。同期进行有关试验研究工作,诸如种子品质和发芽力实验,野生种子采集技术,种苗、种子快繁技术,生长发育特性测定、观察,与引进品种对照观测等。本年度计划投入资金110万元,为自筹资金。

(3)2013年: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收集、筛选的中药材种子进行播种,通过生长期的观察、管理,至成熟期收集种子、种苗,种苗、种子快繁技术体系的修正,建立和完善六盘山地区濒危特色、优势中药材种苗、种子快繁技术体系,全面完成种子种苗基地的建设,年繁育符合国标二级的各种药材种子15吨,种苗150万株。本年度计划投入资金50万元,为自筹资金。

3. 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

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总投资320万元,其中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220万元。资金使用计划如下:表1 资金使用计划表

时间到位资金使用说明资金来源

2011.5 -12月180万元完成土地流转经营手续、土地平整、围

栏、输水管道、大口井、日光温室建设

任务。并采购、安装、调试各种设备。

同期完成基地建设200亩任务。资金用

于技术引进、品种资源、引种补助、试

验研究、购置设备、会议等。

项目承担单位自

筹资金80万元。

科技成果专项资

金100万元。

2012.1 -2013. 12月140万元建设200亩种苗繁育基地,生产出符合

国标二级的各种药材种子15吨,种苗

150万株。资金用于大田规范化种植、

科技推广、试验研究等。

项目承担单位自

筹资金140万元。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2.1产业现状分析

2.1.1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现状。目前在中药材生产中,大多数供生产用的种子种苗靠采集野生或半野生状态的药材种子,家种中药材种子种苗的生产也主要系农户自繁自育,多数既缺乏种子种苗质量标准与检验规程,也无稳定的种子种苗生产基地、生产技术规程和严格的制种技术规范,直接影响着药材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与稳定,严重地制约了优质中药材的生产发展。

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业尚未形成独立产业,仍是药材生产的附属,处于一种自产自销的原始生产状态,种子的假冒伪劣问题严重。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业面临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缺乏优良品种,二是管理真空。育种研究与品种审定处于空档,中药材基本没有新品种选育,中药材种子秧苗的审定工作基本是个空白,虽然国家已进行了20余个中药材种子秧苗及其标准的研究,但对于我国上千种中药材来说,这项良种繁育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就非常薄弱了。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是中药材GAP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我国人工栽培药材近200种.其中约150种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已有研究.但已培育出优良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药材不超过l0种,中药材良种对药材产量提高和质量改善的贡献微乎其微。中药材品种选育的滞后极大限制

了中药材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另外,150种栽培药材除人参外也没有种子种苗质量标准。中药材种子种苗处于管理真空。中药材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其管理从法理职能上隶属于农业系统,但由于中药材行业管理、质量管理和科研管理隶属于医药系统,而医药行业管理和质量管理又未顾及中药材种子,因此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处于边缘地,造成了实际上的两不管。

2.1.2中药材种子种苗研究的现状。国内对中药材种子过去研究甚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了中药种子方面的研究,陈瑛研究员主持了"七五"攻关项目药用植物种子生理课题,对800种药用植物种子生理与形态鉴别进行研究;九十年代末出版《实用中药种子技术手册》,记载了650种中药材种子的形态、采集和调制、贮藏和寿命、休眠和萌发、播种方法等。还有不同的学者对巴戟天、草麻黄、远志、白屈菜、颠茄、决明、桔梗、龙牙菜、丹参、牛蒡等种子的繁殖,浙贝母的活力和沙苑子、黄芪等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但这些都未结合中药材的GAP种植,未建立原种、良种的遗传品质、播种品质、商品品质以及种子分级标准和原种生产操作规程。

2.1.3中药材种子种苗发展趋势。随着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医药的应用,要求中药材品种纯正、质量稳定、安全性强等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药材生产中还存在着品种混乱、质量低劣、生产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医药的应用。因此,在我国药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加强药材优良种子种苗的繁育和药材种子种苗产业的发展,从药材生产的源头--种子种苗抓起。已引起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发展趋势有:

在药材种子种苗产业中,科研新品种和优良种子将受到应有的重视。药材种子种苗是药材生产和发展的源头,是决定中药材质量的内

在因素,是发展优质中药材生产的科学前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研人员已对药用植物的种子做了大量的研究,在中药材品种方面,经过数次地方及全国规模的中草药资源普查,特别是国家"七五"和"八五"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的完成,可以认为目前大多数中药材品种特别是常用中药材品种来源在学术上已基本得到澄清,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目前药材种子种苗存在的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于1998年设立项目--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用植物研究所建立常用中药材原种场;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又设立"大宗常用中药材种质资源的优化"项目研究;目前受到广泛重视的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的研究和实施等,也必须从中药材种子种苗抓好。国家对中药材种子种苗及优良种质资源的重视,科研单位的努力工作,如对那些严重混杂和退化品种进行的去杂选优、提纯复壮、建立原种生产基地,以及对优良种子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DNA指纹等技术鉴别种子质量的监测研究,最终必将引导药材种子种苗向纯正的、优良的品种方向发展,伪劣的品种将受到冷落而被淘汰。在药材种子种苗产业中,科研新品种和优良种子将受到应有的重视。

科研单位与种子公司联合将成为药材种子市场和主体。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药材种植规模不及农作物种植规模的限制,以及药用植物的特殊性及人类对药用植物研究认识的不够深入等原因,我国现有的药材种子公司最终没有形成药材种子市场的"龙头"企业。药材种子市场的主体仍是由一些药材集散地自然形成的一种带个体性质的种子公司组成,这些种子公司规模小,管理混乱,无市场营销策略或者模糊不清,无中长期的商业计划;产品方面,绝大多数种子公司缺乏繁育能力。而一些有远见、有经济实力的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必

将对科技有新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科研与市场相结合将是我国药材种苗产业希望所在。科研单位与种子公司联合将成为药材种子市场的主体,建设"科研--生产--经营"三结合的产业型种子公司,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政府应大力扶持科研单位围绕自己选育或繁殖的优良品种搞开发,自办经济实体,或科研单位与种子公司联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发展,使它们成为中国药材种子种苗行业的"国家队",成为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的主体,促使现代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体系早日形成,实现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实现药材种子良种化。

新的药材种子种苗行业必将扩大服务领域和提高质量服务。鉴于药材种植的特殊性和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的混乱,以及随着中药材发展和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的需要,新的种子行业必将扩大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质量。首先,要加强对中药材各项种植技术的科学普及和推广,通过对优质良种子推广,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其次,对全行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统计整理,收集国内外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发布,建立信息机构,扩大对信息建设的投入,健全信息服务功能,致力于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对策、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的研究;组织各类专业性会议,开展咨询服务,再者,要加强对种子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制定行业内部的准则,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进行种子质量的检验的评估,协助政府监督法令法规的实施。

中药材种子种苗工作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市场经济既是效益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没有相应法律保障和法制的同步建设,种子种苗市场就不能很好地运转。因此,在现代化药材种子产业逐渐发展的同时,种子质量管理制度、新品种管理制度、保护制度、种子购销合同管理、种子商标和广告等需要尽快解决与完善,将种子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实行药材种子种苗的专业化经营,使种子工作做到"繁育

有基地、加工有设备、质量有保障、管理有制度、无假冒种子事件发生。

总之,在药材及药材种子产业面临诸多问题的今天,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与重视,科研单位的努力工作,必将引导国药材及中药材种子产业朝着科学、合理、有效、稳定、经济、规范的方向发展,使其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1.4六盘山区药材种子种苗产业现状: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原经济委员会)等部委批准挂牌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药材基地”,而六盘山地区又是西北地区道地中药材的重要产地,有中药材资源700余种,占宁夏中药材资源的2/3。当前,由于没有专业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农民使用的种子种苗,全部从市场采购,品种混杂,病虫害严重,药材的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六盘山区一些经济价值高、市场亟需、濒危紧缺药材如六盘山贝母、祖师麻、铁棒锤、地骨皮、秦艽、银柴胡、黄精、桃儿七、羌活、穿山龙等,种子采集难度大,繁育十分困难,规模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受到严重的制约。种子种苗繁育已成为制约六盘山区中药材基地建设的“瓶颈”。没有专业规范的中药材种植种苗繁育基地,中药材的品质和质量难以提高。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出台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明确指出,要“加强中药材良种选育、配种工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该规范的出台对中药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建立中药材种苗生产基地,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中药材生产技术的条件需要。

2.1.5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2007年宁夏大学生命科学院王俊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科技部西部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六盘山地区道地中药材资源修复、再生技术开

发与示范”, 获得2008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宁夏隆德县农牧局、药材办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六盘山优质中药材基地建设配套技术

示范与推广”课题,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该课题主要完成人张

守宗、黄玉库等为本项目主要参加人员。上述两项技术成果将为六盘

山优质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根据查新报告,目前国内已经有应用农作物株行间遮荫、捎带出

苗理论,取代人工覆盖作物秸秆,突破了药材出苗率、成活率低、播

种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的技术难题。但宁夏六盘山属于首次成功,并

大面积生产应用。

由自治区科技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上

述课题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切入点,组装、集成当今药材产业的先

进技术成果,将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生物技术及生态学融为一体,形成的药材良种繁育、资源修复、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林药粮药间作

套种、病虫害防治、药材干燥贮藏、加工等技术体系,在宁夏均属首

次系统开展并取得重大突破,有效地解决了六盘山药材产业发展中的

关键技术问题。准予在适应地区大面积繁种推广,对促进中药材产业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6项目实施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将发生的主要变化

该项目实施后使六盘山区优势特色药材种子种苗一级种达标率

提高到95%以上,合格种达标率实现100%,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企业药材种子种苗销售收入由现在的4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500

万元。

表2 项目实施前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变化情况表

指标项目实施前项目实施后备注

一级种达标率(%)60 95 一级种:种子纯度99%,发芽率98%,

种子净度99%。

合格种:种子纯度96%,发芽率95%,合格种达标率(%)80 100

种子净度98%。

越冬成活率(%)80 95 多年生越冬药材种子

良种覆盖率(%)50 90 专指六盘山区

2.2项目创新点

1、应用生物技术手段,研究开发出秦艽、黄芪、盘贝母、铁棒锤、黄精、桃儿七和蕨菜、刺五加等经济植物人工种苗培养和繁殖关

键技术。

2、建立六盘山特色、优势经济植物资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

3、制定出药材种子种苗规范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SOP ),全

面规范和创新药材制种加工技术,改进了传统栽培技术,按照 SOP 应用,提高和稳定药材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产量。

4、生产组织形式创新,构筑以生产基地建设为平台,科技为支撑,产、学、研结合,千家万户为基础的生产联合体,实行产业化运

作新模式。以公司、药材协会和科技特派员形式,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形成了一套组织农民进行生产、企业投资建设示范基地、销售市

场开发的高效产业模式。

(三)知识产权状况

该项目技术来源于宁夏大学生命科学院。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归宁

夏大学生命科学院所有。该院与本公司为长期技术互为依托合作单位,宁夏大学生命科学院已经与本公司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同意公

司应用本院黄芪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技术,并协作建立黄芪生产基地。详见黄芪技术转让协议书。

此外,宁夏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之一的“隆德县清凉河流域

中药材产加销一体化综合示范基地”的专家服务团,作为本项目的技术牵头依托单位,将为本项目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3.1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3.1.1项目的转化内容

通过传统的繁种技术,在六盘山适生区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和种子繁育基地,在人工驯化、引种栽培、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形成盘贝、秦艽、祖师麻、羌活、铁棒锤、黄精等六盘山区特色、优势中药材的种子繁育技术和种子繁育体系,快速、规范和大量生产繁育药材种子种苗。

⑴研究制定上述药材品种培养目标。包括产量性状、生育特性、生育期、抗逆性、生态类型与适应性、品种特性等。

⑵种质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包括外引种质资源、野生药材种质资源的特性、生态类型与适应性等。种质资源的采集、整理、鉴定、保存和利用的技术、方法和保存制度等。

⑶上述药材繁殖方法的研究。包括有性繁殖方式研究和无性繁殖方式研究。研究上述药材花器构造、开花习性、传粉方式等;研究利用根、茎、芽、叶的繁殖特性和技术。以及提高繁育系数的方法,如稀植播种繁育、分蘖移栽、增代繁殖。

⑷研究上述药材种子生产加工技术、种苗繁育、贮存技术等。

3.1.2技术路线

总的发展思路是以市场为导行,采用“公司+农户+基地”运作模式,紧紧围绕质量、品种、成本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生产新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药材种子、种苗田间规范化种植技术应用(GAP 技术)→田间鉴定→特色优势资源、品种选择→示范技术的筛选,试

验基地及工作规范确定 生长性状及品质的鉴定 药材繁育技术体系建立---成果分析、评价和示范,质量评估及文字报告编写。

技术路线:

已有资料收集分析 六盘山特色中药材资

源现状认识

特色中药材资源选择

开发、示范技术的筛选

试验基地工作的确定

六盘山特色中药材种苗快繁技术研究究

(秦艽、桃儿七、盘贝母、铁棒锤

等)

特色、优势植物筛选移栽 扦插快繁 器官发生 胚状体

优质种子筛选

目的任务 工作方案 研究工作展开阶段

试管苗移栽技术的研究

种子品质鉴定试管苗生长期田间管理

试管苗生长性状及品质的鉴定优质种子

成果阶段

苗、

种子快速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种子快速繁育示范体系和基地的建立

成果分析、评价和示范,质量评估及文字报告编写

成果鉴定及推广转化应用

技术关键:

1、获得特色、优势中药材资源人工种苗培养技术方法和培养途径。

2、建立人工种苗繁殖技术体系。

3、建立特色、优势中药材种子繁育技术和繁育体系。

4、人工种苗移栽成活率的提高和保证措施。

技术难点:

1、通过传统的繁种技术,在人工驯化、引种栽培、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形成盘贝、秦艽、祖师麻、羌活、铁棒锤、黄精等六盘山区特色、优势中药材的种子繁育技术和种子繁育体系,快速、规范和大量生产繁育药材种子种苗。

2、六盘山区紧缺濒危特色、优势中药材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的研

究。

3、采用多因子、重复试验,遴选合适、有效的技术方法,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

4、人工种苗快速繁育体系的技术集成和建立。

技术方案:

3、规范化种子采收及加工技术研究

种子质量检测 (净度、纯度、发芽率)

整地、施肥、灌水 确定最适播期

播期研究(生长

量、生长速度)

确定播种量

移栽技术研究(种苗分级、处理、移栽时间)

确定移栽适期

确定移栽苗级

种子繁殖技术

播种育

种苗分级

大田移栽

种子采收

采收时间

采收方法

质量评价

采收标准操作规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1、实施地点和范围

种苗繁育基地选择在隆德县陈靳乡高崖村,现有苗圃100亩,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在温堡、神林、联财三个乡(镇)的4个行政村。

2、项目参与单位分工

该项目由“隆德县清凉河流域中药材产加销一体化综合示范基地”的专家服务团,作为本项目的技术牵头依托单位,为本项目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技术策划、咨询、项目管理等。专家服务团由首席专家宁夏大学王俊教授全面负责;百草王药业公司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包括基地选择、人员调配、设备采购、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筹措、项目经营管理等;三阳药业协助本项目开展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工作。

3、设备、原辅材料来源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本项目计划购置风筒式种子烘干机、热风炉烘干箱、打捆机、运输车、挖药机械等所必须的仪器设备7台套。用于中药材种子播种、收获、运输。生产所需原种由隆德县药材种苗繁育园供应,其它材料可在当地市场采购。

项目生产所需肥料、柴油、地膜等原料主要向当地市场采购,这些生产原料属于常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充足。生产所需水源主要依靠地下水供应,水源充足,可满足生产需要。生产所需电力资源

加工方式

种子加工

加工条件

加工设备

加工标准 操作规程

由隆德县电力局按照农业用电标准供应,由330KWA电网供应可满足生产用电。

4、基本建设

公司和固原市农业学校联合组建有组培育苗实验是一座;在陈靳乡高崖村有育苗中心1个,有各种育苗器械30余件,可同时开展5种植物的组培育苗工作;有田间育苗基地500亩,其中日光温室塑料育苗大棚10亩。公司现有苗圃100亩,节能日光温室1000平方米,机井1眼,灌溉设施齐全。项目实施期间需补充扩建移动温棚等基础设施。

5、环境保护

中药种植生产建设期无整地工程,不存在破坏植被和形成水土流失问题,所以对环境无不良环境影响。

对生态环境有利影响分析:项目建成后可成为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有助于保护和培育野生资源的自然生长状态,缓解了保护林地与中药材开发种植的矛盾,既可使林地得到抚育,又能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既解决了野生药材资源匮乏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又减少对人参等珍贵药材无节制的采挖,保护了珍贵中药材有限的天然资源。本项目的实施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还维持了药材和林木的天然生态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

6、技术成果情况

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下,由宁夏大学主持的“六盘山地区特色、优势药用植物种子快繁技术开发研究”,经过五年的研究,该技术趋于成熟,并于2010年通过了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该研究成果可全面应用于本项目。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随着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医药的应用,要求中药材品种纯正、质量稳定、安全性强等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药材生产中还存在着品种混乱、质量低劣、生产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临床医药的应用。因此,在我国药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加强药材优良种子种苗的繁育和药材种子种苗产业的发展,从药材生产的源头--种子种苗抓起,已引起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重视。

《宁夏六盘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确定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在六盘山北段建立100万亩中药材资源恢复区,加快中药材资源的自我修复;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建立40万亩林药间作基地;在六盘山外围建立3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万亩种子种苗基地,1000亩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实现上述规划目标,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种子、种苗是关键。仅宁夏六盘山地区年需各种药材种子5100吨以上,本项目年仅能够生产药材种子40吨左右。当前由于没有专业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药材种子市场缺口巨大。

另一方面,六盘山区一些经济价值高、市场亟需、濒危紧缺药材如六盘山贝母、祖师麻、铁棒锤、地骨皮、秦艽、银柴胡、重楼、远志、黄精、桃儿七、羌活、穿山龙等,种子采集难度大,繁育十分困难,几乎无种子上市供应。

本项目繁育的种子种苗将全部应用在当地药材种植基地,只能解决很小部分生产所需。此外由于本项目繁育的是六盘山特色优势药材种子种苗,不仅在当地,而且在西北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较长时期内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3万元(原料晾晒场地18万元,室外电力设施5万元)。设备购置费50万元(计划购置风筒式烘干机、热风炉烘干箱、旋斜式切片机、干燥箱、打捆机、挖药机、运输车各1台套)。大田规范化种植、种苗繁育(包括种质资源圃)、区域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科技推广等费247万元。

2、投资结构分析

基础设施建设占总投资的7.2%,设备购置占总投资的15.6%,区域试验示范、生产资料补助、试验研究费占总投资的43.8%,递延资产(包括种质资源引种费、技术培训、研发费)占总投资的17.8%,规范化技术规程研究占总投资的15.6%。

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项目

估算价值

设施工程设备购置其他费用合计

1 生产性基础设施18.0 18.0

1.3 种子晾晒场地18.0 18.0

2 生产性辅助设施 5.0 5.0

室外电力设施 5.0

3 设备、仪器50 50 3.1 风筒式烘干机21.5 21.5 3.2 热风炉烘干箱 3.4

3.3 旋斜式切片机 1.6

3.4 干燥箱0.2

3.5 打捆机 5.0

3.6 挖药机 5.0

3.7 运输车13.3

4 试验研究费155.0 155.0 4.1 大田规范化种植、试验示范90.0 90.0 4.2 种苗繁育(包括种质资源圃)30.0 30.0

4.3 区域试验与示范3

5.0 35.0

5 科技推广费42.0 42.0 5.1 技术培训费20.0

5.2 差旅、会议费22.0

6 规范化技术规程研究50.0 50.0

7 项目总投资23.0 50 247.0 3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