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职法硕民刑法笔记

在职法硕民刑法笔记

在职法硕民刑法笔记
在职法硕民刑法笔记

民法

1、民法的特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调整地位平等主体的财产与人身关系、是调整民事主体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的解释:广义:法律行为解释、民法本身解释;狭义:民法规范的解释,方法主要包括:文义解释、体系、目的、历史、合宪、比较法;

3、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特点:从主体看地位平等性;从内容看主要是财产所有、财产流转;从利益看等价有偿;

4、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特点:内容上人格关系、身份关系;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密切相关;保护方法不同: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5、民法基本原则: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公平禁止权利滥用公序良俗(弥补强制性、禁止性不足、限制私法自治、对意识自治进行限制)

6、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是主体间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是平等主体关系、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财产性

7、民事法律关系分类: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绝对与相对(一般与具体)、物权与债权

8、民法人的要件:客观存在、为法律承认;包括,自然人、法人、合伙组织,国家作为整体特别是也可。 9、民事权利分类:财产与人身权、绝对与相对、支配请求抗辩形成权、主权与从权

10、法律事实是法律所规定的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管管现象,按是否与意志有关分为事件(与意志无关)、行为、事实行为(主观不一定但客观产生了后果)。 11、法律事实的后果: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

12、为未成年人指定监护人的顺序:父母单位、居委会、法院;法定监护人:父母、祖父母(外)、兄姐 13、宣告失踪的条件:下落不明、满两年(失踪次日起算、战争结束之日起算)14、宣告死亡的条件:下落不明满4年、意外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战争结束之日起满四年。公告期1年。

15、法人的特征:是社会组织、依法成立、具有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6、我国法人分类:企业法人(独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

法人成立的实质要件:依法成立、有必要经费财产、有名称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终止的原因:依法撤销、自行解散、依法破产

17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是合法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能实现民事法律后果分类:单双方、单双务、有无尝、诺成实践性、要不要式

诺成性:意思表示一致即成立(买卖、承揽、租赁)实践性:意思表示一致且交付实物才成立(保管、借贷)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行为人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外意思表示一致、自愿)、行为内容与形式合法

18、无效民事行为特点:本质违法性、行为无效性、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分类:主体不合格、意思不真实、内容或形式违法。

无效民事行为表现形式:无能力而为、限制能力而为(追认或纯获利有效)、欺诈损害国家社会公益、胁迫而为损害国家社会公益、乘人之危、恶意串通、违反法律或社会公益、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违反法国家计划。

可变更或可撤销的行为:欺诈或胁迫不损害国家社会公益的、乘人之危的 19、可撤销的行为:重大误解而为、显失公平而为、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撤销权消灭:除斥期间满未行使、当事人放弃

20、效力待定行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超能力而为、无授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无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而为、法人代表越权订的合同

21、代理的特征: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以被代理人名义开展、代理权内独立意思表示、法律后果归被代理人。

22、不得代理:具有人身性质的(遗嘱婚姻收养),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由特定人亲为的(特定的技术转让)

23、代理的分类:依代理权产生原因分委托代理(最广泛)、法定代理(无或限制行为能力而设)、指定代理(法院或有权机关指定、无利害关系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代理权产生:委托授权书取得、依法律规定取得、依指法院或制定机关指定代理书取得 24、滥用代理权: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与第三人恶意串通

25、无权代理特征:有表面特征、无实际代理权、与第三人所为的不是违法行为,表现为三种:没有代理权、越权、代理权终止后代理,属于效力待定行为。

26、表见代理具备要件:以被代理人名义活动、民事行为成立、客观上使人相信有代理权、相对人善意且无过失。表见代理法律效力等同于有权代理:

27、委托代理的终止:代理期满或任务完成、取消或辞去代理、一方死亡、代理人丧失民事能力、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以下代理仍有效: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被代理人继承人均承认、代理权约定为完成事项、被代理人死前即开始为了继承人利益而继续实行的

28、法定或指定代理终止:恢复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关系消失、一方死亡、代理人丧失能力。

29、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区别:法律后果不同(前只影响胜诉权,后影响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实体权利);期间不同:前可延长、中断或中止,后不可。依据不同:前为受侵害后的起诉期,后为行使权力期;使用条件不同,前者当事人不主张法院不用,后者无论是否主张法院都依法沿用。起算时间不同,前者从权力之知道或应当知道时算起,后者从权利成立时算起。

30、诉讼时效:普通时效2年,特殊时效(1年的有身体受伤害求赔偿、产品质量不合格、延迟或拒付租金、寄存财物丢失,4年的有国际货物买卖或技术进出口;180天的有货运索赔;)最长时效20年(不舍用中断或延长)

31、诉讼时效中止:因客观不可抗力或不能抗拒事由发生,起效与期满最后六个月、事由消失后期间合并计算,事由延续时间不计算。

诉讼时效中断:提起诉讼、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认诺)。时效从中断时起从新计算,已过的不算。诉讼时效延长:在时效期届满之后,由法院确定延长。

32、物权的法律特征:对物性(动产、不动产、权利质权是特例)、支配性、排他性。

33、物权种类:

①依支配力范围分自物权(所有权)、他物权(限制物权)。自物权等于所有权,他物权是所有权之外的支配权。

②依设立目的分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前者以收益或使用为目的,包括: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后者为担保债权实现为目的,包括抵押质押留置权③依标的物性质分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前者包括动产所有权、质权留置权;后者包括所有权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典权

④依是否独立分主物权与从物权:前者不依赖其他权利独立存在,包括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典权后者从属其他权利,包括地役抵押质押留置权。

34、物权基本原则:物权法定(种类内容均法定)、物权公示(不动产以登记为公示、动产以交付为公示)

35、动产观念交付:简易交付:交付前已因委托、租赁、借贷等现行取得;指示交付:出

让人指示第三人(实际占有人)交给受让人。占有改定:约定交付后仍有出让人继续占有(占有权未变)。

36、物权保护方法:请求确认、请求返还原物、请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险、请求修理更换重做或回复原状。 37、所有权的特征:自主性完全性整体性永久性弹力性。

38、所有权积极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所有权消极权能(体现所有权绝对性):返还、消除妨害、排除危险、恢复原状。

39、私人所有权:除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之外的各种所有权,包括自然人、非国有法人、非法人团体 40、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专有权+共有权,)特征:复合性专有主导性一体性。

41、需2/3以上面积和人数才能通过的:筹集和使用维修基金、改建重建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此两项外其他项由面积及人数过半数通过。

42、相邻关系的特征:仅对不动产而言(包括土地相邻建筑物相邻)、发生于不动产权利人之间(包括所有人、承租人、用益物权人等合法占有人)、以不动产相毗连为前提,不以直接毗连为限、具有复杂性(包括有权要求他方提供便利和己方行使权力不损害他方权益)43、共有关系分按份共有(份额2/3以上共有人可决定处分)、共同共有(全体共有人决定处分)。共同共有包括:夫妻共有、家庭共有、继承人共有。

共同共有的特征:以共同关系为前提(如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共有不分份额、权利义务平等不按比例分配。 44、征收的特点:强制性、有偿性、公益性(排除商业企业集团国家利益)

45、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标的物可合理流通、让与人无处分权、受让人合理价格善意取得、已完成登记或交付。

不能善意取得的有:法律禁止流通的,如土地使用权、爆炸物枪支弹药毒品;占有脱离物:盗窃物、遗失物。

46、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筑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 47、担保物权:抵押质押留置

48、抵押(不转移占有)特性: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抵押物毁损的赔偿金成为抵押代替物) 49、可以抵押财产:不动产、动产、财产权利皆可抵押,具体包括:建筑物及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在建中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

50、不可抵押财产: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法律规定可以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被依法查扣监管的。

51、禁止流押契约: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抵押物归债权人所有。 52、质权(需合同订立):动产质权(以交付占有为公示方法)、权利质权(以转移权利凭证占有或登记为公示方法)

53、动产质权与权利质权的不同:客体不同,前者客体为动产,后者为财产权利;公示方法不同;效力不同,前者可留置,后者无留着效力。

54、可以出质的有:权利质权的标的物为法律列举,列举之外的不得出质,可以出质的包括: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单、仓单提单、可转让基金股权(不包括股票)、应收账款、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55、留置权(动产)特征:为担保物权、法定物权(依法律规定产生无需合同订立)、动产物权、占有担保物权、二次效力(留置、优先受偿)

56、留置权人的效力:占有、窒息收取、保管费请求、优先受偿。 57、抵押权、动产质权、留置权的实现方式:折价、拍卖、变卖。

58、债的特征:特定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以特定行为给付为客体、以请求债务人给付为

内容债的要素:主体(债权人债务人)内容(债权债务)标的(客体) 59、债权是请求给付的权力,债务是依约定给付的义务。债权的特征:请求权、相对权、相容性、平等性、有期限;债权权能:给付请求权给付受领权、保护请求权、处分权

债务包括:给付义务(主给付从给付)随性义务(照顾、保管、协助保密保护)不真正义务(违约时防止损失扩大的义务)

60、标的:债的要素之一,指给付行为;标的物:给付的对象。标的为一切债必备,但标的物只在给付金钱或财务的债中存在,纯劳务的债就无标的物。

61、非合同之债包括: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损害赔偿

62、债的产生:合同、侵权行为(即损害赔偿之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拾得遗失物、公司设立}。 63、债权让与无需征得债务人同意,除非合同约定不得让与。债务承担应当征得债权人同意(免责的债务承担)。对于并存的债务承担无需征得债权人同意。

64、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一方得利一方受损损益有因果关系无合法依据(实质要件)

65、构不成不当得利情形:因履行道德义务、履行未到期债务、明知无义务而给付、因不法原因交付 66、无因管理的要件:管理他人事物为避免他人损失无法律义务

67、合同的法律特征:两方以上当事人一致的意思表示目的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地位平等。

68、无权代理的合同经追认有效(效力待定合同),表见代理的合同无需追认即有效。

69、合同履行地点:无约定的,货币以接受方为履行地,不动产以不动产所在地、其他在履行义务方履行。履行费用无约定的,由履行义务方承担。

70、先履行抗辩权属于后履行人,不按抗辩权属于先履行人。

71、合同的保全:代位权(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向第三人行使权力,必须通过诉讼行使)撤销权(请求法院撤销债权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

72、合同担保的方式:抵押质押留置保证定金,其中留置属于法定担保无需当事人约定,其他皆为约定担保。

73、保证:一般保证(主合同审判或仲裁就债务人财产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保证人才承担保证责任,这叫先诉抗辩权),连带责任保证(无先诉抗辩权)。未约定保证形式的认定为连带责任保证。

74、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承担:除另有规定或约定外,标的物的风险交付转移;因买受人原因不能按约定交付的,自约定交付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地点约定不明或未约定的,自交付第一承运人起,风险由买受人承担;按约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约未收取的,自买受人违约日起由买受人承担;因质量不合格绝收的,由出卖人承担; 85、分期付款买卖:未支付的到期价款金额达到全部价款1/5时,出卖人有权要求支付全部或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使用费

86、不能撤销的赠与:具有扶贫、救灾等公益道德义务或公证的赠与。

87、赠与合同需双方意思一致才能成立,遗赠和捐赠只要有遗赠人或捐赠人一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 88、法定撤销赠与的情形:严重侵害赠与人或亲属;不履行扶养义务;不履行约定的义务;撤销权期限为赠与人之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赠与人死亡,其继承人或代理人撤销赠与的期限为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

89、与金融机构定的借款合同:有偿诺成双务要式合同;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可有偿可无偿、实践性、单务不要式合同。

90、承揽合同与建筑工程合同:承揽不动产建筑的为建筑工程合同(要式),其他的为承揽合同(不要式); 91、人身权特征:非财产性、联系性、不可分离性 92、人身权分为:人格权身份权

人格权:自然人或法人的自然属性,每个人都享有,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包括生命权、健康

权、身体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名称权、隐私权(自由权、荣誉权、)身份权:自然人或法人的社会属性,基于一定的身份产生的权利。包括配偶权和亲属权 93、名誉权:公民法人皆有散布虚构捏造信息造成侵害

隐私权:公民有,法人无。散布本人不愿公开的真实情况构成侵权。 94、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和工业产权。特点: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95、可以享有著作权的主体包括:作者(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体

96、作者以外的人可以享有著作权的:由单位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如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地图等),单位享有著作权;委托作品的委托人依据约定可以享有著作权,未约定的著作权归作者。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合作作者、汇编作品汇编人、电影类作品的制片人、继承人受遗赠人。

享有著作权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后由承受权利义务的单位享有,无承受者的国家享有。

97、不受著作权保护:法律法规决议决定命令、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官方译文、时事新闻、历法、通用数表表格公式。

98、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发表署名修改保护完整性、)、著作财产权()

99、著作权保护期:人身权中的署名修改保护完整权不受期限限制,发表权与著作财产权(使用许可使用获得报酬)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截止死后第50年的12.31. 100、著作权限制:合理使用(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但应署名);法定许可使用(不许许可支付报酬)法定许可包括:教科书引用 { 报刊转载录音(未申明不可转载)}广播电视播放101、邻接权:出版者权(约定时期内专有出版者权、版式设计专有权、许可修改权,但报社杂志社对作品修改删节无须作者同意)表演者权(表明身份形象不受歪曲许可他人直播录音录像复制发行网络传播并获得报酬前两项保护期不受50年限制)录制者权广播电视组织权

102、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单位:本职工作中的发明、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何中的发明、退职最修或调动工作后1年内与其原单位本职工作有关的发明、主要以本单位资金设备原材料或不公开技术资料完成的发明。(单位与发明人有合同约定的按约定)

103、不属于专利授权的: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方法、疾病疗法、动物和植物的品种、原子核变获得的物质、起表示作用的平面设计、遗传资源发明。(动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获专利) 104.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以下情况不影响新颖性,但必须在6个月内申请,预期则丧失新颖性:在政府举办获承认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在学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泄露的。 105、发明20年实用新型外观设计10年

106、专利权人的权利:独占实施权禁止权标记权许可权转让权 107专利的一般许可:专利用尽先使用权非商业利用

108.专利的强制许可:授权之日起满3年或提出申请起满4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非常情况、性能改进型发明的前一项发明被认定为垄断为了公共健康目的有专利的药品

109.侵犯专利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为停止侵害和赔偿损失(已权利人损失计算以侵权人获益计算以专利许可使用非计算)

110.证明商标(证明原产地原料制造方等)防御商标(一个商标在多个产品上注册)联合商标(与主商标近似的多个商标在多个产品上注册)

111、无效婚姻(又叫违法婚姻不具法律效力):重婚近亲(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婚前患有医学上不能结婚的疾病婚后未治愈的、一方或双方未达到法定年龄。无效通过司法(未登记)或行政程序确认(登记)。

112、可撤销婚姻:受胁迫而结婚。撤销权(婚姻关系确立1年内或回复人身自由1年内)

向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的)或法院(未办理登记)提出撤销申请。

113、协议离婚的条件:双方自愿子女财产关系已适当处理(离婚协议)。以下情况登记机关不受理:未达成离婚协议、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能力、结婚登记不在国内办理 114、诉讼离婚:调解是必经程序,法院不经调解不得直接判决离婚。

115、法定离婚的理由是感情确已破裂,表现在: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实施家暴或遗弃虐待家庭成员赌博吸毒屡教不改因感情分居满两年一方被宣告失踪。

116、探望权:即不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也有不探望子女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也不得滥用。法院可以中止探望权:无或限制民事行为人重病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行为

117、收养人的条件:无子女有抚养能力满30周岁无不适合疾病

被收养人条件:丧失父母的孤儿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生父母特殊原因无力抚养不满14周岁(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14岁限制)。孤儿残疾儿童不受职能收养一名的限制。

118、继承的种类:依根据不同分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依地位不同分本位继承代位继承。 119、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保护继承权继承权平等养老育幼互谅互让和睦团结权利义务一致 120、法定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尽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第二顺序兄弟姊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121、代位继承只适用法定继承,不能适用遗嘱继承;代位继承不受辈数限制,亲等近的排斥亲等远的。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遗嘱无效,其直系后代血亲不能代位继承。122、父甲先死遗产分割前儿乙死,乙的法定或遗嘱继承人可继承甲,这是转继承。儿乙先死,父甲后死,乙的直系后代血亲可继承甲,这是代位继承。

123、遗嘱与遗赠:继承人为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受遗赠人可以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外的其他人;受遗赠人只享受权利,遗嘱继承人还要履行财产义务;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不表示接收遗赠的认为放弃,遗嘱继承人没有明确表示的认为接收继承。

123、死亡时间推定: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推定无继承人的先死亡、都有继承人的长辈先死,同辈的同时死不相互发生继承。

124、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种类: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不论有无过错均承担)公平责任(与前两不并列,属于特殊衡平处理手段)。违约责任主要适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侵权三种都适用。

125、免责条款无效情形:欺诈胁迫订立的恶意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损害公共利益的免除或限制造成人身伤害责任的免除或限制故意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提供格式一方用格式免除自身责任的

126、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责事由,无需约定,分为: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征收征用)社会异常(罢工骚乱)。即使有不可抗力发生也不能免责的:金钱债务延迟延迟履行期间发生不可抗力

127、侵权责任免责事由(抗辩事由):

正当理由:法定职务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私力救济外来原因:不可抗力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过错

128、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返还不当得利

刑法

1、概念:刑法是规定法律刑事责任刑罚法律规范的总和,地位仅次于宪法。

2、刑罚的任务:同犯罪做斗争,(保卫国安、保卫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首项具体任务、保卫国有集体公民财产、保卫公民人身、民主等权利,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事业。

3、刑罚的解释:立法解释(常委会)司法解释(高院高检)学理解释(学者社会组织科研单位)

4、刑法发基本原则: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得定罪)适用平等罪责刑相适应

5、属人管辖原则:我国公民在国外犯罪,最高刑为3年以下的可以不追究,国家工作人员军人除外。外国人在我们领域外多我国公民犯罪,三年以上的且犯罪地法律也属犯罪的适用,有外交豁免权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是免除)

6、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和属性)刑事违法性(基本特征)(行为未违反刑法规定不符合犯罪构成及时有严重社会危害也不构成犯罪)应受刑罚惩罚性(基本特征)

7、基本犯罪构成依据刑法分则,是既遂犯;

修正的犯罪构成依据刑法总则,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状态。包括故意犯罪中的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8、标准犯罪构成派生犯罪构成均依据刑法分则规定,后者包括加重犯减轻犯。

9、我过刑法十类同类客体: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危害国防利益贪污贿赂渎职军人违反职责

10、犯罪目的是危害行为希望达到的结果,故间接故意(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犯罪动机是行为人内心起因,不属于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

11、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既遂(完成形态)预备中止未遂。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只有成立与否没有没有既遂未遂问题。构成要件说是我国刑法判断既遂未遂的通说。

12.犯罪既遂类型: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

13、犯罪预备:在犯罪准备阶段(不能是实施阶段)由于意志外的原因停顿。参照既遂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14、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施,意志外原因未能得逞。参照既遂从轻减轻处罚。

15、犯罪中止: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主动彻底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于中止犯采取必减免主义,未造成伤害的免除处罚(定其罪免其刑),造成一定伤害的减轻处罚。

16、共同犯罪:

主犯:首要分子按照集团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暗器参与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从犯:从轻减轻免除胁从犯:减轻免除

教唆犯:按在共同犯罪中起的作用处罚。教唆未遂的从轻减轻,教唆不满14周岁或精神病的按单独犯论处、教唆不满18周岁的从重处罚。

17、实质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

继续犯: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具有持续性。如拘谨窝赃遗弃。一罪论处想象竞合犯:一个意图、一个行为触发两个以上的罪名。从一重罪论处。

结果加重犯:刑法明确规定的有加重情节的犯罪。依照刑法分则规定的加重结果处罚。 18、处断的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

连续犯:同一罪连续多次实施犯罪。从重或加重处罚

牵连犯:一个犯罪目的、两个以上独立的危害行为触发数个不同罪名。从一重处。吸收犯:一个犯意一个目的数个犯罪行为。按吸收之罪处断。

19、正当防卫之特殊防卫: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爆炸抢劫枪支弹药劫持航空器等严重暴力犯罪实施的正当防卫没有限度要求,造成罪犯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20、刑罚依剥夺犯罪分子的权利分为: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我国分为:主刑附加刑

主刑(生命刑自由刑):管制拘役有期无期死刑

附加刑(财产刑资格邢):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法理学

1、法律的特征:法律的规范性法律的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诉性

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与和平推进社会变迁保证社会整合控制解决社会纠纷促进社会价值实现

3、法律原则的作用:

一、对法律创制的作用:法律原则直接决定法律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保障、对法律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二在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作用: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补充法律漏洞强化调控能力限定自由裁量权

4、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结构上的关联关系:逻辑上的关联性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数量上的等值关系:任何一个权利都对应尤其义务存在,和会权利总量与义务总量是相等的价值上主次关系: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联系而又统一的,权利处于主要和主导地位。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权利是义务存在的依据,义务是为了保证权利更好的实现。

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不能光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

5、法律责任认定和归责的原则:责任法定原则因果联系原则责任与损害相当原则责任自负原则

公正原则。

6、法律和原始习惯的区别:产生方式不同本质不同实施方式不同历史使命不同适用范围不同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国家意志与客观规律的统一权利确认与

权利保障的统一强制实施与自觉遵守统一一国与两制统一国情与公理统一 8、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

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以各种成文法为渊源,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还包括判例结构不同:大陆法系承袭古罗马的传统,习惯使用法典形式,英美法系很少指定法典。

法官权限不同:大陆法系法官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条文,英美法系法官可以按照判例或法律进行一定的解释和推理创造判例。

使用法律的方法和技术不同:大陆法系法官是从发条向事实推理,从而得出结论,英美法系法官是从个案中提炼原理再将其适用于审理案件。

诉讼程序不同:大陆法系以法官为重心,英美法系法官只充当仲裁人。

9、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联系:法制是静态的法律制度与规范的简称,法治是动态的治理过程。法制只体现法律范畴内的规范,而法治体现的是政治治国理想。只有在法治的理想下才能进一步健全法制,也只有法制建设搞好了,做到有法可依,才能推进法治。

10、简述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11、中国立法原则:法制统一宪法至上。民主原则,群众路线科学性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2015(完整)刑事诉讼法司法考试笔记

刑事诉讼法 刑诉法的渊源宪法,刑事诉讼法典,有关法律规定、解释(立法、司法),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国际公约、条约(我国加入的、批准的)。 刑诉法和刑法的关系工具价值 (针对刑事实体法) 重点 1、组织上的保障:明确公检法机关职权,为调查和明确案件事实,适用刑事实体法上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2、程序上的保障:为实体法提供程序上的保障 3、证据上的保障:证据的收集、运用、非法证据排除 4、由于上述三个保障,避免、减少案件实体上的误差:防止冤假错案。 5、保证处理案件的效率: 独立的价值(本身价值) 重点 1、本身所规定的诉讼结构、原则、制度、程序,体现着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权精神,也反映出一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进步、 文明程序 2、弥补刑事实体法不足,并“创制”刑事实体法的功能 3、阻却或影响刑事实体法实现的功能。(如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死亡了,于是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刑诉法和法治国家的关系 重点刑诉法和法治国家1、刑诉法在实现法治国家方面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和宪法的关系之中。 2、刑诉法规范和限制国家权力,从而保障公民基本人权和自由的基石。此正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 刑诉法和宪法关系1、一方面体现在其在宪法中的重要地位。宪法是静态的刑诉法,刑诉法是动态的宪法。关系密切。 2、各国刑诉法律规范中规定了刑诉的程序等规定,都直接体现在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关于公民人身、住宅、财产保护的规定。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1、惩罚犯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保障人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诉讼参和人的权利。 3、两者对立统一,发生冲突时,应当侧重保障人权。(非法证据排除的体现程序公正,保障人权) 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重点 1、程序公正:刑诉程序过程中的公正。审判中立,控辩平等,实体权利。 2、实体公正:定罪结果的公正。体现在,认定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准确。 3、两者对立统一,发生冲突时,应当侧重程序优先。(如: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裁判程序违法,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时,应当撤销 原判,发回重审) 诉讼效率审前不得拖延→羁押期间严格限定→庭审中遵循不中断审理(集中审理)原则→广泛建立简易程序加速刑事案件处理。(期间)刑诉中,公正第一,效率第二。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刑诉诉讼目的我国 通说根本目的广义目的:维护社会秩序 直接目的具体目的:惩罚犯罪、保障人权。 其他学说重点犯罪控制模式控制犯罪。刑诉目的是以控制犯罪为最主要机能。 正当程序模式刑诉目的不单是发现实体真实,更重要是以公平和合乎正义的程序为保护被告人的人权。 家庭模式以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关系为喻。目的不单是打击犯罪,而是更侧重于解决和谐、稳定的问题。(如未成人案件,圆桌会议审判方式)实体真实主义刑诉旨在追求案件实体的真实的诉讼目的。分为积极实体真实主义、消极实体真实主义 积极实体真实主义(肯定式)也称为传统实体真实主义。认为:出现了犯罪,就应当毫无遗漏地加以发现,认定并处罚。以发 现真相为目的。 消极实体真实主义(否定式)将发现实体真实和保障无辜相联系。发现实体真实中,包含力求避免处罚无罪者的意思。 正当程序主义刑诉目的,是维护程序正当,保障人权。 刑诉讼价值秩序价值1、通过惩治犯罪,来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秩序) 2、追究犯罪的活动是有序的进行(诉讼秩序) 公正价值处于核心地位。刑事诉讼公正价值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效益价值包括效率,及在保证社会生产方面所产的效益,即刑事诉讼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效益 刑事诉讼职权审判中立,控、辩平等。控、审分离。三方职权。检院起诉什么,法院判什么,不告不理。注意:证人独立于控辩双方,不行使任何职能。 刑事诉讼构造重点概念刑事诉讼中,控、辩、审三方之间的地位、相互之间的关系。刑事诉讼的价值观,影响刑事诉讼的构造。注意:不是决定。 弹劾式诉讼(奴隶制)不告不理、私人追诉、原告自己负责传唤被告,原被告地位平等,并处于主导地位,法官听取诉讼主张,并据此作出判决。也就是神明裁判。奴隶时期。和纠问诉讼相反。 纠问式诉讼(封建制)不告而理,法官集侦查、控诉、审判于一身,封建时期,包公审案。 职权主义诉讼(大陆法系)专门机关积极主动。当事人消极被动。诉讼主动委于国家专门机关,适用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大陆法系 当事人主义诉讼 (英美法系) 当事人积极主动。专门机关消极被动。推动诉讼委于当事人,当事人处于主导地位,适用于程序上的“保障人权”的诉讼目的。英 美法系 混合合义诉讼(我国)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和保障人权的目的相统一,冲突时,保障人权优先 刑事诉讼主体 国家专门机关 公安机关 侦查机关。上下级关系:领导关系军队刑事诉讼专门机关 侦查机关军队保卫部门检察机关 侦查机关,法律监督机关。上下级关系:领导关系 层级:最高检、分州市检察院,县区检察院 检察机关军事检察院法院 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上下级关系:监督关系。 层级:最高院、省高院、市中院、县区法院 审判机关军事法庭专门机关的人:三机关工作人员,及其所属的勘验人。注意:他们不能称之为诉讼参和人。

新减刑假释思维导图及表格版

170101施行的减刑假释思维导图及表格版 (针对减刑部分,第1条到第22条) 山东舜翔(枣庄)律师事务所何西文 法律新规层出不穷,法律人学无止境。唯有不断汲取营养、更新知识结构、熟知新律新规,才能成长、进步。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11月14日颁布的并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以下简称《17年规定》)对假释、减刑进行了新规定。已决犯的减刑、假释事关其羁押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刑法第78--86条分别对减刑、假释进行了规定。《17年规定》最后一条提到“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这就涉及到之前有哪些规定以及之前的哪些具体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而关于之前关于减刑假释的规定主要是2012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12年规定》),故笔者通过对两者间的比较学习,以思维导图以及表格版的形式对减刑部分予以整理、归纳,以便快速掌握。 为了思维导图和表格表述方便,规定以下简称。 A型罪犯是指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罪犯。 B型罪犯是指职务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 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罪犯,恐怖活动犯罪罪犯,毒品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及毒品再犯,累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财产刑判项的罪犯。

C1型罪犯是指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 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罪犯。 C2型罪犯是指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 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罪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 者不全部履行生效裁判中财产刑判项。 D 型罪犯是指报请减刑前的服刑期间不满 18周岁,且所犯罪行 不属于B 型的罪犯。 E 型罪犯是指老年罪犯、患严重疾病罪犯或者身体残疾罪犯,并 且 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难以自理的。 一、第1条到第5条思维导图版(清晰图片在附件中) *MUHk?:Ki:1".MI *U-4LLMH"a4HIR H UVIElHft R-HVUVM4PAIM1 .■4iWHl -aM!feM*BY l -H-M4filinlUl. iiHbir ■也 VAfiSXE. E4KDMI. HEWl* * £ WAJU OMW JFTAHLUUlafia ■ imAUKHOH MHdMaxfVAK Ml UM =” am ?建: ■ . n E -i-nMfc£Ani. >.H 事?■邮勺■■ EJ 二、第6条到第21条表格版 主要有三个表格,一个是起始时间表、一个是减刑幅度表、一个 是 减刑间隔时间表。 注: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受上述减刑起始时间和间隔 时 间的限制适用于第6条到22条多有条文 T L-flfli 【■?? HE'" KiMtt± ? ? D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效力范围: 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两个方面。重点掌握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对哪些人适用。 基本原则:属地管辖原则、属人管辖原则、保护管辖原则、普遍管辖原则 属地管辖原则:也就是中国刑法在中国领域内如何使用。 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都适用本法。” 领域的范围: 领域不仅包括领陆,还包括领空和领水。 中国船舶和航空器即使航行在别国或公海上,中国也有权管辖。注意不包括火车、汽车。中国驻外使馆内犯罪的,中国通常有管辖权。 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港澳地区犯罪适用港澳地区的法律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对刑法作适当变通 特别法有规定的依特别法的规定。 属人管辖权:是指中国人在国外犯罪如何适用中国刑法。 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全部适用中国刑法; 普通公民:原则上适用中国刑法,但最高刑罚为3年以下的,可以不追究。 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国外犯罪如何适用中国刑法。 中国行驶保护管辖权的条件: 侵犯中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 罪行严重,最低刑为3年以上; 双重犯罪原则:注意赌博罪和开设赌场罪、重婚罪。 普遍管辖权:也就是一些国际条约规定的国际犯罪,如何使用中国刑法。 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驶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行使普遍管辖权的条件: 必须是国际性犯罪。 我国缔结或参加了公约;注意劫持航空器罪。 我国刑法将这种行为也规定为犯罪。 定罪量刑使用中国刑法 普遍管辖权的功能:弥补以上三项原则的缺陷。 对国外刑事责任判决的承认问题: 即使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追诉。 已经受过刑法处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注意只是“可以”

司考之刑法笔记1总则

刑法总则 一、犯罪构成 ?刑法:我国1997年刑法修订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仅颁布一个单行刑法,即《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至今有7个修正案。 ?罪行法定原则:1.产生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2.具体要求是禁止溯及既往、排斥习惯法、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解释、确定的罪行法定。 ?刑法的空间效力: A.属地管辖:1.国内犯(其他都是国外犯罪);2.领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航空器、船舶(只要挂有本国国旗,不论停放何处)(汽车不是);3.包括行为地(实行地、预备地)和结果地;(共同犯罪部分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在国内,对该共同犯罪都可适用我国刑法;在未遂犯场合,行为地与行为人希望结果发生地、可能发生结果地,均为犯罪地。 B.属人管辖:1.凡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国外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2.其他普通公民在国外犯罪的,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但法定刑最高为3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 C.保护管辖:条件1.针对外国人在国外犯罪;2.侵犯的是我国国家或公民利益;3.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4.按犯罪地法律也应受处罚。域外犯罪虽经外国审判仍可适用我国刑法,但已经受过刑法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D.普遍管辖:1.必须是危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如毒品罪、劫持民用航空器罪);2.管辖国应是有关公约的缔约国或参加国;3.管辖国的国内刑法也规定为犯罪;4.犯罪人出现在管辖国领域内;定罪量刑的法律根据是国内刑法; ?犯罪构成要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犯罪构成要件由具体要素组成,有客观(如行为)和主观(如故意)的构成要素要件、记述(如贩卖、妇女、毒品、儿童)和规范(淫秽物品、猥亵、侮辱、情节严重)的、积极和消极的、共同(如行为)和非共同(如身份)的、成文(绝大多数)和不成文(如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危害行为:人在其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不作为犯罪:行为人负有积极义务(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职务或业务要求、法律行为引起的、先行行为引起的),能作为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不作为犯罪构成犯罪的前提是作为义务。 ?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主要指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通常对量刑有一定意义,特定情况下对定罪也有一定影响。因果关系和行为人主观能否预见无关; 因果关系的中断:如果介入因素(自然事件、他人行为、被害人自身行为)的出现是异常的,且介入因素本身独立于先行行为的,因果关系被切断而导致不存在刑法意义的因果关系。 ?正当防卫: 1.起因:现实的不法侵害;否则为假象防卫(有过失为过失犯罪,没有过失的属意外); 2.时间:正在进行;否则为防卫不适时(按犯罪处理); 3.主观:具有防卫意图;保护非法利益、防卫挑拨、相互斗殴等,按犯罪处理; 4.对象:不法侵害人本人;否则为假象防卫或紧急避险或故意犯罪(有过失为过失犯罪,没有过失的属意外,也可能故意犯罪); 5.限度: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否则为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 特殊防卫权/无过当防卫:对象必须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如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强奸、抢劫。 防卫装置:如果危及到公共安全,触犯公共安全的犯罪;如果没有危及,具体分析是否超出防卫限度。 如果明知侵害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者或是精神病人,要尽量采取其他方法避免损害;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其实施防卫打击。 ?紧急避险(不得已为之;对象是无辜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可能造成的损害)vs正当防卫(危险来源仅限人为的;可以等于或大于可能造成的损害) ?在财产性违法犯罪情况下,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被当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一直延续到不法侵害人将财物藏匿至安全场所为止,追捕者可以适用正当防卫。(vs自救行为,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刑事责任年龄:1.完全无刑事责任:x<14; 2.相对负刑事责任:14≤x<16;【8种故意犯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强奸罪、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如果绑架过程中又杀害人质,拐卖妇女、幼女过程中又强奸的,故意决水、故意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造成他人死亡的,应对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等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16≤x;自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算满; ?刑事责任能力: A.完全无:1.x<14;2.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限制:1.14≤x<18(应当从轻、减轻处罚;不适用死刑);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的精神障碍者(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3.聋哑人、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C.完全;【对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常状态,完全责任,发病状态,不负责任;】 ?犯罪主观方面:认识因素+意志因素=罪过形式 认识到必然发生希望发生直接故意; 认识到可能发生放任发生间接故意; 轻信不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 没有认识到会发生反对发生疏忽大意的过失; ?间接故意的存在情形:1.为了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2.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出现;3.在突发性暴力事件中,行为人没有明确目标和具体目的,一时冲动、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例:私拉电网且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可能致他人伤害,属于间接故意。 ?法律认识错误:普遍观点“社会危害性认识为主、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为辅”,即只要行为人能认识到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该法律且因此影响对其行为及后果的社会危害性评价时,有可能影响犯罪构成; 事实认识错误:1.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定罪量刑;(典型:甲开枪杀乙,而乙是因坠崖而死,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2.对象认识错误:只要出现死亡结果,都属故意杀人罪既遂;若对象不存在,可能导致未遂;3.打击错误;4.工具或手段认识错误;5.客体、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典型如假想防卫、假想避险)。【处理规则:分析有无犯罪故意;若有,是犯罪既遂或犯罪未遂;若无,是过失犯罪或意外事件。】【事前的故意:指行为人误以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导致的预期结果,这样第一行为与预期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重叠的因果关系: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行为,单独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一起造成了结果时,就是重叠的因果关系;由于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两个行为和结果都有因果关系。】 ?期待可能性: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可以期待行为人做出该违法行为以外的合法行为的可能性。情形:1.行为人因自然灾害、生活所迫而与他人重婚,缺乏期待可能性,不能以重婚罪论处;2.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机动车辆

刑法分则笔记

刑法分则重要知识归类 一、特殊主体归纳 1. 不真正身份犯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国家工作人员犯本罪从重处罚 骗取进出口退税罪→国家工作人员参与骗取出口退税的从重处罚非 法拘禁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的从重处罚 诬告陷害罪→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的从重处罚 叛逃罪→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本罪从重处罚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司法工作人员犯的从重处罚非法搜 查罪→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的从重处 罚 窝藏、转移、隐藏毒品、毒赃罪→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的从重处罚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的从重处罚 招摇撞骗罪→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妨碍信用卡管理罪;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从重处罚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承担资产评估〃验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此罪的加重处罚偷税罪——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勾结偷税的〃以偷税共犯从重处罚(排斥受贿罪) 2. 真正身份犯 刑讯逼供〃暴利取证罪(转化犯)——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罪——司法 工作人员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司法 工作人员 招摇撞骗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虐待被监管人最(转化犯)(排斥教唆犯)——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邮政工作人员

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吸收资金不入 账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 保证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遗弃罪——对被害人负 有抚养义务的人虐待罪(告诉才处理)——相互之间有抚养〃扶助义务的 人 虚假广告罪——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保险诈骗罪——投 保人〃被保人或受益人(包括单位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承担资产评估〃验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 冒出军人招摇撞骗罪——军人 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共犯)→国家工作人员共犯中可构成此罪 贪污罪→ 非国家工作人员共犯中可构成此 罪 3. 国家工作人员主体 贪污罪→ 包含全国国家工作人员范 围私分国有资产罪→ 集体行为 挪用公款罪→ 不含“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 务的人员” 4. 正不作为犯 遗弃罪不解救被怪卖〃绑架妇女儿童 罪丢失枪支不报罪不报〃谎报安全事 故罪 5. 单位犯罪 强迫职工劳动罪——用人单位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用人〃用工单 位私分国有资产罪——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非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罪(包含单位)→ 行贿罪不包含单位掩饰〃 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包含单位)

法考刑法思维导图(前命题人团队制作)

说明:由于本书体例的原因,本图并未涵盖所有的的刑法学知识点,但尽量兼顾了刑法犯罪行刑法上的因果犯罪结果共同犯犯罪 论犯罪故犯罪主作为不作犯罪成立要犯罪未完成罪数论犯罪客观要犯罪主观要犯罪排除自然人单位犯罪过事实认识直接故间接具体的事实错抽象的事实错误过于自信的过疏忽大意的违法排除责任排除正当防紧急避被害人承诺与推定的被害责任年责任能违法性认识犯罪中犯罪 一般原 单犯与共共同犯罪人的 特殊问题(共犯中止、过 区分罪数的 想象竞合犯和结果加重 牵连犯与不可罚的事前、事

犯罪论①刑法与犯罪概说③刑法的适用范围刑罚裁量刑罚执行与刑罚消灭②罪刑法定原则分则 危害公共安全罪总则 导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刑罚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①自首①减刑侵犯财产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①交通肇事罪刑 法 学 知 识 导 图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④累犯②立功⑤缓刑制度③数罪并罚制度②假释③追诉期限渎职罪②放火罪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④投放危险物质罪②生产、销售假药罪⑤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③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⑥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⑦持有、使用假币罪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⑨集资诈骗罪④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⑩信用卡诈骗罪?保险诈骗罪?逃税罪?非法经营罪②非法拘禁罪①故意杀人罪⑦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③绑架罪④遗弃罪⑤拐卖妇女、儿童罪 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①抢劫罪⑥敲诈勒索罪⑤诈骗罪③盗窃罪④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⑦故意毁坏财物罪 ②抢夺罪①赌博罪②伪证罪③窝藏、包庇罪④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⑤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⑥盗伐林木罪⑦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⑧非法持有毒品罪 ①贪污罪②挪用公款罪③受贿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④行贿罪⑤介绍贿赂罪②玩忽职守罪①滥用职权罪③徇私枉法罪 说明:由于本书体例的原因,本图并未涵盖所有的的刑法学知识点,但尽量兼顾了刑法学知识体系。

张明楷刑法学笔记

张明楷刑法学笔记 绪论 一、刑法学与刑事法学 最广义的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一切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实体的刑法规范,犯罪原因与对策、刑事诉讼程序、刑罚的执行内容等(即刑事法学)。 广义的刑法学是指解释现行刑法(刑法解释学)、研究刑法历史(刑法史学)、比较不同刑法(比较刑法学)的学科。 狭义的刑法学,仅指刑法解释学。 19世纪以前的刑法学是指刑事法学。 一、刑法解释学与刑法哲学的关系 刑法解释学以解释现行刑法为主要任务,刑法哲学以研究刑法关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的哲学基础为主要任务二者的关系是:离开哲学的解释学没有哲学基础,容易出现就事论事的解释,难以使刑法学深入发展,离开刑法解释学的刑法哲学,由于未涉及刑法的具体规定容易出现空泛的议论,难以适用于司法实践,诚所谓“没有诠释的议论是空泛的,没有分析的诠释是盲目的。” 三、学派之争与学术发展 (一)旧派与新派的产生 一)旧派分为前期旧派和后期旧派 前期旧派是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前半期的旧派,这一时期的旧派刑法理论以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理论为基础,具体表现为否定封建刑法,封建刑法的特点有: 1、干涉性 2、恣意性 3、身份性 4、残酷性 上述四特点的成因在于国家权力的集中性、庞大性与绝对性。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贝卡利亚:国家权力是市民在最小限度内提供的自由组成,一份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 成刑罚权,刑罚超过了保护集存的公共利益这一需要,他本质上就是不公正的。——排除恣意性,刑罚越公正,君主为臣民保留的安全就越神圣不可侵犯,留给臣民的自由就越多———排除干涉性,以死刑证明法律的严峻并无益处——排除严酷性。 2、费尔巴哈:限制国家刑罚权。1)、罪刑法定原则2)、科刑以行为为标准而非行为人标准费尔巴哈最大的功绩在于将罪刑法定主义、法律与伦理严格区别的思想纳入刑法理论体系之中。 3、边沁:国家权力具有无限性和不可分割性,但国家权力必须受其存在目的——保证臣民的福利的限制。为此,他主张四种其情况下不适用刑法1、不存在现实之罪时2、不会产生好效果时3、通过更温和的手段同样可行时, 4、刑罚之恶超过罪行之恶时 边沁反对肉刑,认为,死刑不是唯一能够抑制杀人欲望的刑罚,对轻微之罪不得适用死刑。 3、泷川幸辰:刑法存在的理由在于它是犯人的大宪章。 概言之,前期旧派基本上都主张自由意志、行为主义、道义的责任、报应刑、一般预防。后期旧派:是在前期旧派反驳新派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二)新派 新派产生的原因: 1、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的、经济的变化,反映在犯罪领域,犯罪率上升,累犯特别是 常习犯、少年犯急剧增加,德国的当时的刑法对此现象未作考虑,从而在新的犯罪现

刑法-思维导图

刑法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解析】 1.刑法概述:刑法指研究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简单说是给犯罪分子定什么罪和量什么刑。 2.刑法的概述中第一个考点是刑法的基本原则。考法:有两种考法。 (1)第一种简单粗暴式,问下列哪些属于/不属于刑法基本原则的是,大家记住三个,罪刑法定、平等适用、罪责刑相适应,这部分有个常见的干扰项需要注意,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个是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2)第二种考法是题干中给出一种情形,问违反/符合下列刑法的哪项原则,简单说要求能够对上号,这就要求能够把握每种原则的具体含义掌握清楚,下面分别给大家讲解。 3.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经典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只要法律没有明文写出,就不能定罪、不能量刑。比如现在没有流氓罪,张三到处调戏妇女,也不可以以流氓罪给张三判刑,因为现在已经没有流氓罪的说法,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能定罪、不能量刑,即称为罪刑法定。 (2)平等适用刑法原则:也叫做刑法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适用刑法时都是平等的,不因你的财富、你的职位、你的工作等等,什么都不用管,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有时也表述为罪刑相适应或罪刑相当。对罪责刑的意思进行拆解理解,“罪”指罪行;“责”指责任;“刑”指刑罚,即罪行、责任和刑罚要相适应,符合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的量刑要求。 (4)表述: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通常哪个法定刑更重?原因:故意犯罪比过失犯罪的 法定刑更重,因为故意相对于过失而言,其主观恶性更强、对社会危害性更大,罪行更严重,因此 需要承担更重的法定刑。 4.适用范围:指刑法在什么空间、什么时间具有适用的效力,即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1)空间效力:即我国刑法对哪些犯罪行为有管辖权,共有下列四种原则,即属地管 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管辖权和普遍管辖权。 ①属地管辖权:即主权,指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通常适用我国刑法。此处 需要掌握两个考点,一个是关于领域的认定问题;另一个是关于如何理解犯罪地。 a领域中的领陆、领水、领空比较容易理解;重点解释驻外领使馆,指发生在我国驻外 国使领馆的刑事案件仍然受我国刑法的管辖。船舶和航空器只要挂着中国的国旗,无论在哪里 航行、无论在哪里停靠,依据属地管辖都适用我国刑法,即旗国主义。 b犯罪地:行为地或结果地之一即可。曾经出过一道题目,即“假如张三在甲地投毒, 甲地在国外,毒顺着河流飘入乙地,乙地在我国,毒死了我国公民,此时我国刑法能够适用,因为 只要行为地或者结果地有一个在我国主权管辖范围内就叫做犯罪地在我国,依据属地管辖我国 刑法适用。 ②属人管辖权:主要看国籍,即中国人在国外犯罪该如何适用。属人管辖需要区分情况,即区 分普通公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即使跑到外国,但只要触犯我 国刑法就一律追究;如果是普通公民,比如普通百姓在美国旅游期间犯罪,此时轻罪可以不予 追究,轻罪是指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 ③保护管辖权:一听到保护,大家就会想到是否是利益被侵犯了才涉及到保护的问题,因此标注“利益”,即主要看“利益”,指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即侵犯我国或我国公民的利益,此时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可以行使保护管辖权。 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是一个比较重的罪,即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典型为故意杀人。 b其行为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当受到刑法处罚。a和b之间是“且”的关系,需要满足 双重犯罪的要求,此时才有可能涉及保护管辖的问题。 ④普遍管辖权:指针对危害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并为此缔结了相应的国际条约,我国也在条约上签字,此时我国刑法可以管辖。典型例子比如贩毒、海盗、恐怖主义等等,即普遍管辖权。注意:四种管辖权中,从考试角度看,属地管辖权考查相对较多,作为重点掌握。 (2)时间效力:重点围绕“溯及力”的概念进行讲解。 ①首先需要明确什么叫做溯及力。从字面意思看,溯及力是看法律是否有溯及既往的能力,即新法能否管旧事。新法能管旧事,此时法律有溯及力;如果新法不能管旧事,法律则没 有溯及力。

刑法3——公考笔记

在我国国际邮轮停靠英国泰晤士港时,船上的伊拉克公民窃取了美国公民的财务,对于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D ) A.属人管辖 B.保护管辖 C.普遍管辖 D.属地管辖 外国公民乙,在中国境内因持有大量大麻被警方抓获,因其本国法律承认持有大麻行为合法,故其行为不受我国法律约束(×) →在中国境内,依据属地管辖权,中国可以管辖 甲在 1998 年 5 月 5 日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对这个犯罪行为,旧刑法规定的刑罚较轻,新刑法规定的刑罚较重,根据有关规定,甲的犯罪行为适用( D ) A.根据从旧原则,适用旧刑法 B.根据从新原则,适用新刑法 C.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旧刑法 D.不涉及刑法溯及力问题,直接适用新刑法 (2011-浙江省考)小张今年 15 周岁,根据《刑法》规定,他对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 事责任( B ) A.抢劫 B.故意伤害致人轻伤 C.放火 D.贩卖毒品 我国刑法规定,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处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是( D ) A.疏忽大意的犯罪 B.无意识犯罪 C.不可抗力事件 D.意外事件 甲与乙共谋枪杀丙,两人先后开枪,甲未击中丙,乙击中丙,造成丙死亡,甲构成( B )A.故意杀人未遂 B.故意杀人既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预备 →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全体既遂 (2015-甘肃)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 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甲可以如何处理( B ) A.既可以假释也可以减刑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2015-云南丽江玉龙县事业单位)以下关于缓刑和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不再执行 B.对于累犯,不得适用缓刑,但可以适用假释 C.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对于被判处拘役、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复习笔记 (个人总结版)

插本刑法复习重点 刑法总论 名词解释 1、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广义的刑法,是指 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狭义的 刑法,是指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典。 2、刑法学:是指研究刑法以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法的 科学。 3、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分为 总则、分则和附则。 4、刑法的基本原则:指贯穿全部的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 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精神规 则。 5、罪刑法定原则:什么是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 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 均由刑法加以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 不处罚。” 6、适用法律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 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情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 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平等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 行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7、刑法空间效力:《刑法》适用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地 方和对什么人有效力。 属地管辖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包括实行行为和预备行为,希望发生之地,可能发生之地)有一项发生在中华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属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保护管辖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 民犯罪,按照本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普遍管辖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 8、刑法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9、溯及力

刑法效力范围习题

刑法效力范围习题 ID(148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正确答案:A,B,C,D ID(1396): A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甲某是A国驻华外交官的外甥参与了我国某犯罪集团的的恐怖犯罪活动,对甲某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如何处理?() A. 适用我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B. 适用A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 C.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D. 直接驱逐出境 正确答案:A 评析:解析:甲某是A国驻华外交官的外甥,根据日内瓦公约,外甥不是近亲属,不享受外交豁免权。应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法律追究甲某的刑事责任。对于D项,至于是否需要直接驱逐甲某出境,还要看我国的刑法具体如何处罚甲某,驱逐出境只是其中的一种处罚方式。所以选A是正确的 ID(1398):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评析:本题是对刑法空间效力的理论考察,刑法6~9条规定了我国的刑法管辖原则。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关键在于大家对属地管辖中"地"的理解,按照司法考试的标准,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只要有一部分共犯行为发生在本国领域或者共同犯罪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本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所以根据属地管辖原则,A选项错误;"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虽然贩卖毒品是国际犯罪,但由于赵某是中国公民,属人管辖原则应优先于普遍管辖原则,所以应适用属人管辖原则.B选项错误;A国公民丙和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都不具有中国国籍,但因为是在中国境内犯罪,应该是属地管辖.C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

2015司法考试刑法分则笔记(刘凤科讲义摘录)

分论概说 罪状 一、简单罪状:仅规定了犯罪名称,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的罪状 二、叙明罪状:对犯罪构成特征做了详细描述的罪状 三、引证罪状:引用刑法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特征的构成特征 四、空白罪状:没有说明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但指明了必须参照其他法律法规的罪状 罪名 一、单一罪名:一个条文只表达一个罪名 二、选择罪名:一个条文规定了多个选择行为,既可以概括使用,也可以分拆使用 三、概括罪名:条文规定了多类型的行为也只构成一个罪名,不数罪并罚 注意规定 一、刑法在已做基本规定的前提下,提示司法人员注意,以免司法人员忽略的规定 二、判断注意规定的方法:假设取消这条条文,条文中事项的处理结论依然如此的为注意规定 法律拟制 一、指将原本不符合某项规定的行为,也按照该规定处理 二、判断法律拟制的方法:假设取消这条条文,条文中事项的处理结论与实际规定不符的为法律拟制 三、常考法律拟制: 1、非法拘禁罪、聚众斗殴罪中超越拘禁必要,过失致人伤残、死亡,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 2、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超出必要,过失致人伤残、死亡,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 罪论处 3、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罪故意或过失导致他人伤害的,按照故意伤害罪论处 4、聚众“打砸抢” ,致人伤残或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毁坏或抢走公私财物,按抢劫 罪论处 5、抢夺罪,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论处 6、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胁的,按抢劫罪论处 7、信用卡诈骗罪中,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或者对ATM机使用的,依照盗窃罪论处 8、为卖淫、嫖娼通风报信的,依照窝藏、包庇罪论处 危害国家安全罪 (犯本章罪名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间谍罪 一、行为方式: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二、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后又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任务的,触犯叛逃罪和本罪数罪并罚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一、行为对象:情报,做缩小解释,只包括涉及国际安全利益和其它不公开事项 二、区分: 1、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境内境外,主观明知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 2、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行为时没有为境外传播意图,但获取后提供境外的,定本罪 3、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秘密得具体内容 三、“为境外”相对于窃取、刺探、收买来讲是有为境外的目的;相对于非法提供来讲是客观事实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资助本法102至105条规定的犯罪(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构成本罪 1、资助的主体和对象没有特殊限定(都可以是境内外的机构、组织、个人) 2、行为限于资助。如果还参与共同组织、策划、实施102至105规定的犯罪,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论处 叛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第二款: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叛逃的(不要求履行公务期间),从重处罚。注:发生叛逃行为就既遂,不要求进行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放火罪:防火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否则成立其他犯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 一、行为方式: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方式;引起危险或负有义务不作为亦可构成本罪 二、犯罪形态:开始点火是着手;独立是既遂 三、用放火等方法杀人,危害公共安全的,成立故意杀人罪与放火罪等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用放火 等方法杀人,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只成立故意杀人罪 注:用防火、爆炸等方法伤害他人或者过失致人死亡,或者毁坏他人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成立放火罪、爆炸罪等。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分别成立故意伤害罪(致死)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 四、放火罪是故意犯罪、失火罪是过失犯罪。若故意、过失存在疑问,造成严重后果,直接按照失火罪处理 投放危险物质罪

张明楷《刑法学》笔记整理

第一编刑法基础论 第一章刑法概说 司法法的指导原理是法的安定性,行政法的指导原理是合目的性。 本书认为,刑法的机能是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行为规制机能基本上是法益保护机能的反射效果。 规范与条文并非等同 总则规范基本上是裁判规范,分则规范当然也是裁判规范但大多是行为规范。 立法解释:在刑法实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做的解释。 法治与人治的对立表现在:统治的主体是不是人?统治的方法是否恣意? 法的制定者、执行者与裁判者必须分离。 刑法条文需要明确界限的问题与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难以甚至不可能区分。 本书认为,立法机关不宜做出立法解释。 针对司法解释,本书认为,合适的做法应是,最高法院以及高级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制作有充分理由的裁决书,以其中的判决理由及判决理由所形成的规则指导下级法院。 “解释的实质的容许范围,与实质的正当性(处罚的必要性)成正比,与法文通常语义的距离成反比。”(前田雅英) 不是限制字面含义而是在刑法规定之外附加条件的,不是缩小解释,可能是目的性限缩。 遇到不明确的规定时,应当通过明确的规定阐释不明确的部分,而不应当以某种规定不明确为由而否定明确的规定。 对用语作相对解释,实质上也是体系解释。 历史解释并不意味着只是探讨立法原意,而是要根据历史参考资料得出符合时代的结论。 当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就以目的解释来最终决定。 虽然刑法在制定时是国民意志的体现,但解释者的根本标准,是解释时的国民意志。 第二章刑罚的基本原则 一般认为,从法律规定上看,罪刑法定原则的最先来源是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现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是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1791年的法国宪法与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 罪刑法定原则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渊源,是三权分立思想与心理强制说。现在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主要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 虽然习惯法不能成为刑罚的渊源,但它仍然是人们在解释犯罪构成要件和判断违法性、有责性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另外,在存在有利于行为人的习惯法,行为人以习惯法为根据实施行为时,可能以行为人缺乏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为由,排除犯罪的成立。 之所以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是因为刑法中存在一些有利于被告人的规定。 如何厘定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 1、从用语含义上说,扩大解释所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而类推解释超出。 2、从概念的相互关系说,扩大解释没有提升概念的阶位,而类推解释是将所要解释的概念提升到更上位的概念做出的解释。 3、从着重点上说,扩大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本身,仍然是对规范的逻辑解释。类推解释着眼于刑法规范之外的事实,是对事实的比较。 4、从论理方法上说,扩大解释是扩张性的划定刑罚的某个概念,是应受处罚的行为包含在该概念中。类推解释则是认识到某行为不是刑罚处罚的对象,而已该行为与刑法规定的相似性为具有同等的恶害性为由,将其作为处罚的对象。

第2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刑事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问题上主张的原则主要有: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其各有局限性。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刑法,都采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即:凡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本国人或外国人在本国领域外犯罪的,在一定条件下,也适用本国刑法。我国也采此原则。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一)领域内的含义 1、领域: 2、领域内犯罪: (二)"法律有特别规定"是指: 1、新刑法典第11条关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规定。 2、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 3、刑法施行后颁布的特别刑法的规定。 4、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 三、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属人重罪普遍管辖,属人轻罪选择管辖。 第7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特殊主体普遍管辖。 第10条规定,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体现主权,兼顾一罪不二罚原则。 四、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 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重罪及双重犯罪性二个限制条件 五、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