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的野外鉴定

岩石的野外鉴定

岩石的野外鉴定
岩石的野外鉴定

一、三大类岩石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常见矿物类别、产出状态

1. 岩浆岩类

地表之下,由成分复杂但主要是硅酸盐为主的,并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各种其他的气体的高温熔融体硅酸岩浆,冷凝而形成岩石。

⑴物质来源:为高温的熔融体,称为岩浆。(1000℃以上)

⑵形成的常见矿物:鲍文系列中的八种(族、系列)矿物及其它矿物。

A. 深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B. 浅色矿物:白云母、石英、斜长石系列、钾长石系列;

C. 以及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例如: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铅锌矿、

萤石等等。

⑶形成时的环境:地表以下和地表面。高温液体岩浆冷凝结晶矿物集合而成。

⑷形成的岩石:

侵入岩类

A. 深成岩(约距地表 3km左右):由于岩浆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缓慢,

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良好。肉眼清晰可见矿物晶体。

B. 浅成岩(距地表较浅处):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降低较快,组成岩石的矿

物结晶较细小。大部分矿物晶体肉眼可见,有些不可见。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降低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结晶较差。肉眼不易看清楚。

⑸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岩浆成分和岩浆冷凝时物理环境的

综合反映。

据矿物结晶程度可分为:

据矿物粒度大小可分为:分为显晶质(肉眼可见);隐晶质(肉眼不可见);

据相对大小:

A. 等粒结构(全晶质):同一种矿物的结晶颗粒大小近似者。

B. 似斑状结构(全晶质):岩石中的同一种主要矿物,其结晶颗粒如

大小悬殊。

C. 斑状结构(半晶质):由结晶颗粒和基质(隐晶或玻璃质)组成。据绝对大小(针对全晶质结构中)

A. 粗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大于 5mm

B. 中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 5~ 2mm

C. 细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 2 ~ 0 .2mm

D. 微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小于 0.2mm

据矿物自形程度可分为:

自形晶:岩石主要由自形晶组成。

半自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组成。

它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它形晶组成。

?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构造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岩浆冷凝时的环境。岩浆岩常见构造

A. 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如花岗岩、

花岗斑岩等一系列深成岩与浅成岩的构造。

B. 流纹状构造:由于熔岩流动,由一些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等定向排

列所形成的流动状构造。这种构造仅出现于喷出岩中,如流纹岩所具的构造。

C. 气孔状构造:岩浆凝固时,挥发性的气体未能及时逸出,以致在岩石中留下

许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的孔洞。气孔状构造常为玄武岩等喷出岩所具有。

D. 杏仁状构造:岩石中的气孔,为后期矿物(如方解石、石英等)充填所形成

的一种形似杏仁的构造。如某些玄武岩和安山岩的构造。气孔状构造和杏仁状构造,多分布于熔岩的表层。

E. 其它构造:带状构造、晶腺和晶洞、枕状构造等

⑹产出状态: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

⑺岩浆岩分类(据SiO

的含量)

2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Ⅱ)

2. 沉积岩类

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大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它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约占75%)的一种层状的岩石。

⑴物质来源:母岩风化产物、生物遗骸、深源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

⑵常见矿物:石英、长石、铝土矿、赤铁矿、锰矿、褐铁矿、石膏、岩盐、方解石等等。

⑶形成时的环境:地表河流、沼泽、湖泊、沙漠、冰川、海洋等环境沉积而成。

⑷形成的岩石:

碎屑岩母岩风化碎屑物质沉积形成 1.砾岩 2.砂岩 3.粉砂岩 4.粘土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母岩风化溶解物质沉淀形成

⑸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结构:组成沉积岩物质碎屑的自身特点。如:粒度圆度球度形状比重等

A)砾质结构粒径>2mm

A碎屑结构B)砂质结构2~0 .05mm

结构类别C)泥质结构<0.05mm

B化学结构结晶结构

C生物结构贝壳结构、珊瑚结构、叠层石

构造:是指其组成物质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层理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理等。

⑹产出状态:呈层状产出。

⑺沉积岩分类: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Ⅲ)

3.变质岩类

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气体、液体成分的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⑴物质来源:三大类母岩。

⑵常见矿物:

A. 原来岩石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等;

B. 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等。(变质岩特有的变质矿

物)

⑶形成时的环境:高温、高压或在外来气体、液体的加入。

⑷形成的岩石:

片理状岩类

A.片麻岩:具典型的片麻状构造,变晶或变余结构,因发生重结晶,一般晶

粒粗大,肉眼可以辨识。片麻岩可以由岩浆岩变质而成,也可由沉积岩变质形成。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长石,其次有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此外有时尚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

B.片岩:具片状构造,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是一些片状矿物,如云母、绿

泥石、滑石等,此外尚含有少许石榴子石等变质矿物。

B.千枚岩:多由粘土岩变质而成。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

结晶程度比片岩差,晶粒极细,肉眼不能直接辨别,外表常呈黄绿、褐红、灰黑等色。由于含有较多的绢云母,片理面常有微弱的丝绢光泽。

块状岩类

A.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经重结晶变质而成,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可与其他浅色岩石相区别。大理岩常呈白色、浅红色、淡绿色、深灰色以及其他各种颜色,常因含有其他带色杂质而呈现出美丽的花纹。大理岩强度中等。

C.石英岩:结构和构造与大理岩相似。一般由较纯的石英砂岩变质而成,常呈

白色,因含杂质,可出现灰白色、灰色、黄褐色或浅紫红色。强度很高

⑸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结构:和岩浆岩类似,几乎全部是结晶结构。但变质岩的结晶结构主要是经过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所以在描述变质岩的结构时,一般应加" 变

晶" 、" 变余"二字以示区别。如粗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等。

变余结构:变余砾状和角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等。

变晶结构:花岗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

构造:主要的是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

比较典型的片理构造有下面几种:

板状构造:片理厚,片理面平直,重结晶作用不明显,颗粒细密,光泽微弱,

沿片理面裂开则呈厚度一致的板状,如板

岩。

千枚状构造:片理薄,片理面较平直,颗粒细密,沿片理面有绢云母出现,容

易裂开呈千枚状,呈丝绢光泽,如千枚岩。片状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片状、板状或柱状矿物沿片理面富集,平行排列,

片理很薄,沿片理面很容易剥开呈不规则

的薄片,光泽很强,如云母片岩等。

片麻状构造:颗粒粗大,片理很不规则,粒状矿物呈条带状分布,少量片状、

柱状矿物相间断续平行排列,沿片理面不

易裂开,如片麻岩。

⑹产出状态:

变质岩的产状视变质作用类型不同表现不同,如动力变质岩延断裂带分布(带状或线状);接触变质岩延岩体边缘分布呈带状;区域变质岩成面状或带状。⑺变质岩分类:(见空间以前已发布)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Ⅳ)

二、三大类岩石野外肉眼鉴别的基本方法

鉴别岩石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最基本的是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用肉眼和简单工具(如小刀、放大镜、盐酸点滴等)进行的鉴别方法。

野外三大类岩石的鉴定步骤如下:

1. 首先远观岩层的产状:来辨别是哪一类岩石。不同岩类产状不同。

(1)岩浆岩产状常为: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

(2)沉积岩产状常为:层状。

(3)变质岩产状常为:带状(沿断裂带、断裂面)、面状(区域变质)、环状

(沿侵入岩体)

2. 其次观察岩石的构造:来辨别是哪一类岩石。不同岩类成因不同则构造不同。

⑴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矿物晶体冷凝分异形成,假层理);

流动构造;气孔、杏仁构造;最为常见。

⑵沉积岩构造:交错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最

为常见。

⑶变质岩构造:变余构造(变余层状、波状、杏仁、流纹等);板状构造;

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

斑点构造;最为常见。

3. 再次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最为醒目的特征之一。不同岩类颜色与组成岩石的矿物、碎屑和环境有关。

⑴岩浆岩的颜色:取决于“色率”即暗色矿物的比率。(暗色矿物的含量多少)。

超基性岩:深色色率高(暗色矿物含量高)

基性岩:过渡色率

中性岩:过渡色率

酸性岩:色浅色率低(暗色矿物含量低)

⑵沉积岩的颜色:取决于收集的碎屑、形成的环境、风化的程度。

A.继承色:被搬运堆积矿物的颜色。如浅肉红色:长石砂岩白色:石英砂岩

灰色:岩屑砂岩

B.原生色:沉积时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反映。

i.白色或很浅色调:岩石不含色元素(如铁、锰、有机质),或含钙量

很高。

ii.灰色和黑色:岩石含有机质(碳、沥青质)或分散状黄铁矿、白铁矿颗粒,含量多呈黑色,少呈灰色。沉积时为还原→强还原环境。

iii.红黄色:岩石含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杂色的结果。沉积时为氧化环境,热带

或亚热带干燥地区。

iv.绿色:多为含铁低氧自身矿物颜色所致。如海绿石、鲕绿泥石等。

v.一般为氧化→还原环境。

vi.紫红色、红色、褐红色、黄棕色:均由三价铁离子所致。强氧化环境。

黄色

常见于炎热干燥陆相沉积;红色为炎热潮湿的陆相或海相沉积。

C.次生色:岩石风化后的颜色。

⑶变质岩的颜色:指岩石总体的颜色。

如:灰色、浅绿色、白色等。

4. 然后观察岩石的结构:结构是组成一个岩石物质的自身特点。

如:

岩浆岩显晶结晶矿物、隐晶矿物、玻璃质矿物自身特点。

沉积岩其搬运的碎屑(岩屑、矿屑)、火山物质、生物残骸、宇宙物质自身特点。

变质岩被变质岩石、矿物自身特点。

前面已叙述,不在重复。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Ⅳ)

二、三大类岩石野外肉眼鉴别的基本方法

鉴别岩石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但最基本的是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用肉眼和简单工具(如小刀、放大镜、盐酸点滴等)进行的鉴别方法。

野外三大类岩石的鉴定步骤如下:

1. 首先远观岩层的产状:来辨别是哪一类岩石。不同岩类产状不同。

(1)岩浆岩产状常为: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

(2)沉积岩产状常为:层状。

(3)变质岩产状常为:带状(沿断裂带、断裂面)、面状(区域变质)、环状

(沿侵入岩体)

2. 其次观察岩石的构造:来辨别是哪一类岩石。不同岩类成因不同则构造不同。

⑴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矿物晶体冷凝分异形成,假层理);

流动构造;气孔、杏仁构造;最为常见。

⑵沉积岩构造:交错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最

为常见。

⑶变质岩构造:变余构造(变余层状、波状、杏仁、流纹等);板状构造;

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

斑点构造;最为常见。

3. 再次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最为醒目的特征之一。不同岩类颜色与组成岩石的矿物、碎屑和环境有关。

⑴岩浆岩的颜色:取决于“色率”即暗色矿物的比率。(暗色矿物的含量多少)。

超基性岩:深色色率高(暗色矿物含量高)

基性岩:过渡色率

中性岩:过渡色率

酸性岩:色浅色率低(暗色矿物含量低)

⑵沉积岩的颜色:取决于收集的碎屑、形成的环境、风化的程度。

A.继承色:被搬运堆积矿物的颜色。如浅肉红色:长石砂岩白色:石英砂岩

灰色:岩屑砂岩

B.原生色:沉积时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反映。

i.白色或很浅色调:岩石不含色元素(如铁、锰、有机质),或含钙量

很高。

ii.灰色和黑色:岩石含有机质(碳、沥青质)或分散状黄铁矿、白铁矿颗粒,含量多呈黑色,少呈灰色。沉积时为还原→强还原环境。

iii.红黄色:岩石含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杂色的结果。沉积时为氧化环境,热带

或亚热带干燥地区。

iv.绿色:多为含铁低氧自身矿物颜色所致。如海绿石、鲕绿泥石等。

v.一般为氧化→还原环境。

vi.紫红色、红色、褐红色、黄棕色:均由三价铁离子所致。强氧化环境。

黄色

常见于炎热干燥陆相沉积;红色为炎热潮湿的陆相或海相沉积。

C.次生色:岩石风化后的颜色。

⑶变质岩的颜色:指岩石总体的颜色。

如:灰色、浅绿色、白色等。

4. 然后观察岩石的结构:结构是组成一个岩石物质的自身特点。

如:

岩浆岩显晶结晶矿物、隐晶矿物、玻璃质矿物自身特点。

沉积岩其搬运的碎屑(岩屑、矿屑)、火山物质、生物残骸、宇宙物质自身特点。

变质岩被变质岩石、矿物自身特点。

前面已叙述,不在重复。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Ⅴ)

5.观察各类岩石组成矿物:进一步提供证实论据。

观察岩石结构的过程中,也鉴定了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

A.如为岩浆岩:四大类岩浆岩矿物组成符合鲍文系列

a.岩屑:三大母岩的碎块,风化产物之一。

A) 碎屑b.矿屑:石英、长石、粘土矿物、云母等。

B..如为沉积岩:组成物质分为B) 溶解物质三大母岩中的可溶元素,风化

产物之一。

C)填隙物泥、胶结物物、粘土矿物、细小的砂和岩屑等

D)注意自生矿物:海绿石、方解石、白云石、

石膏、岩盐、鲕状赤铁矿等。

3.如为变质岩:为各种变质矿物

通有矿物: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

变质特征矿物:石榴子石、红柱石、蓝晶石、石墨等

6.最后综合总结、分析确定岩类

例如:有一岩层为灰黑色;墙状产出;块状构造;组成岩石的物质,为肉眼可见的矿物粗粒晶体;暗色矿物为辉石,含量约占90%左右,浅色矿物为长石,含量约占10%左右。矿物分为大小不同的两群;暗色矿物晶形为较好的自形晶。未见风化。岩石硬度较大。

分析:据野外岩石产状判断大致为岩浆岩;再据其构造、结构进一步分析,该岩石全为肉眼可见的粗粒矿物晶体,且矿物具似斑状结构(斑晶、基质全为显晶质),矿物成分为辉石和斜长石组合;

最后得出结论:该岩石为岩浆岩,且是岩浆岩中的基性“辉长岩”。例如:有一岩层为灰白色;层状产出;组成岩石的物质,为石英颗粒,含量约占97%,锆英石1%,其他为硅质胶结物;矿物颗粒为2~2.5mm左右,次圆状,球度较好,分选好;层中可见,不太清晰的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岩石硬度大。

分析:据野外岩石产状判断大致为沉积岩;再据其构造、结构进一步分析,该岩石为碎屑物质组成,基本上全为石英矿物碎屑,其结构(粒度、圆度、球度、分选性)表明,这些碎屑经过介质搬运,其构造形态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得出结论:该岩石为沉积岩,且是沉积岩中的“砾岩”。

野外三大类岩石简单识别

野外三大类岩石简单识别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可为: (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 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矿物成分的分析,也可以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4)在岩石命名方面,如果由多种矿物成分组成,则以含量最多的矿物与岩石的基本名称紧紧相连,其他较次要的矿物,按含量多少依次向左排列,如“角闪斜长片麻岩”,说明其矿物组成是以斜长石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角闪石,其他火成岩、沉积岩的多元命名涵意也是如此。 (5)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标本时,常常有许多矿物成份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份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深浅、坚硬性、比重大小和“盐酸反应”等进行初步的判断,火成岩中深色成份为主的,常为基性岩类:浅色成份为主的常为酸性岩类。沉积岩中较坚硬的多为硅质胶结的或硅质成分的岩

岩石野外鉴别描述

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一、岩浆岩类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虽然很多,但常见的只有二十几种,称为造岩矿物,而最常见的造岩矿物就更少了,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前四种含铁镁高,称铁镁矿物,矿物颜色较深,又称暗色矿物;后三种含硅、铝高,称硅铝矿物,含有色元素少,矿物颜色较浅,又称浅色矿物。这几种造岩矿物相对于岩浆岩分类命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的肉眼鉴定特征及方法如下: 1、橄榄石(Fe,Mg)2SiO4 它的出现往往表示岩石中SiO2的含量处于不饱和,常分布在超基性岩和部分基性岩中,与辉石或基性斜长石共生。常见的橄榄石是富含镁的,故颜色一般较浅为橄榄绿色,但少数含铁多时可适于黑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不规则粒状,常见有贝壳状断口。次生变化常见,在喷出岩中往往变成红棕色片状伊丁石,有时还保留橄榄石的外形——假象。而在侵入岩中则变成为黄绿色至黑色(由于析出细粒磁铁矿之故)致密蛇纹石,或由叶蛇纹石集合体组成橄榄石假象。它在标本上由于光线的照射而具“闪光面”,这种现象在超基性岩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2、辉石和角闪石 这两类矿物性质上很相似,故常混淆,因此在这里一起叙述。它们都是暗色柱状晶体,与橄榄石在颜色、晶形、节理和次生变化等方面不同。前者颜色一般比较深,呈柱状晶体,有两组解理(110)和

(110)发育。辉石和角闪石的一般鉴别特征可归纳成下表: 在岩浆岩中常见的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常常颜色均为深灰黑色至黑色,光泽亦很相似,这时形状和断面就比较重要,对标本要注意其断面交角,辉石近直角,而角闪石近于菱形,常常要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辉石类除了普通辉石外,在岩浆岩中还有斜方辉石,如古铜辉石、紫苏辉石等,与普通辉石不同的是如含铁少时,颜色较浅,为淡棕色或碎片状,有些带褐黄色,随着铁含量增多而颜色变深,为暗褐色至褐黑色。另一种为少见的碱性辉石,呈针状、长柱状,两头尖呈箭头状,黑带绿色,这时注意不要把它误认为角闪石,可根据共生矿物产况来识别。 3、黑云母 通常较易鉴别,黑色至褐黑色,具有较强的珍珠光泽,黑云母有时退色,颜色变浅,呈金黄色,底面呈六边形,(001)节理极完善,常呈片状,其纵断面常成为长条状,有时易误认为角闪石;但可以用小刀挑一点到手心上,用放大镜观察,呈片状并具有弹性。这个办法可同时区别于片状的绿泥石和蛭石。次生变化后,颜色变为绿褐色、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模板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中国?宜昌 5月4日

目录 1.工民建工程 (3) 2.公路工程 (5) 3.港口工程 (10) 4.铁路工程 (13) 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 1 工民建工程

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注: 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 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 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 分级标准》( GB50218) 执行; 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 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1.4-2、 岩体完整程度划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 1.5、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注: 1 波速比Kv 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 2 风化系数K f 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3 花岗岩类岩石, 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 N ≥50为强风化; 50>N ≥30为全风化; N <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 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注: 软化系数( K R) 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1.10、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岩石的肉眼鉴定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肉眼鉴定 一、岩石分类的鉴定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还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快速鉴定步骤一般为:(1)首先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外貌上反映了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定属于火成岩的喷出岩类;具有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属于变质岩类。 三大类岩石的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比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变质岩中的石英岩,表面上似难区分,此时应结合岩石结构特征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斑状结晶结构,其中的石英斑晶与基质矿物间呈结晶联结;而石英砂岩具有沉积岩的碎屑结构,碎屑之间呈胶结联结;另外,岩石中的石英颗粒本身也有显著差异----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石英砂岩中的石英颗粒则呈浑圆状,玻璃光泽已经消失,用锤击或小刀刻划岩石中胶结不牢的部位时,可以看到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分离后在胶结物上留下的小凹坑。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2)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以对岩石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的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状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化学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份及其联结方式。 (3)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的分析,对岩石的命名和分类也是

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命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中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份。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黑色矿物。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变质矿物如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红柱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矿物成分的分析,也可以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4)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时,常常有许多矿物成份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份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深浅、坚硬性、比重大小和“盐酸反应”等进行初步的判断,火成岩中深色成份为主的,常为基性岩类:浅色成份为主的常为酸性岩类。沉积岩中较坚硬的多为硅质胶结的或硅质成分的岩石;比重大的为含铁质多的岩石;在“盐酸反应”的一定是碳酸盐类岩石等 二、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 (一)沉积岩 1.矿物成分 组成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粘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铝土矿等)、碳酸盐矿物、卤化物等。几乎没有或很少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 2.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指组成物的形状大小、结晶程度及相互排列的方式。 常见的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晶粒结构、生物结构。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

岩石鉴定

不同类型的岩石在自然界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并不断地进行转化。这种由原岩转变成新岩的过程,不是,也不可能是简单的重复,新生成的岩石不仅在成分上、而且在结构、构造上与原岩均有极大的差异。 2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常见三大类岩石以其固有的特点相互区别,如表 1 所示。 表 1 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的产状、结构、构造间的区别

3 、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提示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如下: ?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岩石的外表上就可反映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般属于火成岩中的喷出岩类;具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则属于变质岩类。应当指出,火成岩和变质岩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标本,变质岩中的石英岩标本,表面上很难区分,这时,应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和矿物成分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似斑状结构,其斑晶与石基矿物间结晶联结,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对岩石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结构;而浅成侵

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分、联结方式可区分出碎屑岩、黏土岩、生物化学岩类(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对岩石的分类和定名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定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分。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暗色矿物(如角闪石、辉石等)。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而绢云母、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变质矿物成分的分析,就可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在岩石的定名方面,如果由多种矿物组份组成,则以含量最多的矿物与岩石的基本名称紧密相联,其他较次要的矿物,按含量多少依次向左排列,如“角闪斜长片麻岩”,说明其矿物成分是以斜长石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角闪石,其他火成岩、沉积岩的多元定名涵义也是如此。 ?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标本时,常有许多矿物成分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分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的深浅、坚硬性、比重的大小和“盐酸反应”进行初步判断。火成岩中深色成分为主的,常为

岩石的分类和识别

岩石的分类和识别 高二地理 执教李永萍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初步学会三大类岩石的识别技能。 2.联系实际,让学生初步认识岩石与生活、生产活动的关系,为突出“人地关系”主线作好准备。 3.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学会“比较”、“分析”这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和主要特征;三大类岩石的识别技能 教学过程 (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桌旁,每个小组配有两套岩石标本) [教师] 岩石圈指的是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个范围? [学生] 指的是地球内部软流层以上的岩石部分。 [教师]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有何特点? [学生] 岩石圈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矿物则又由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 [教师] 请同学们把桌上的岩石标本盒打开。这么多的岩石标本,仅是组成岩石圈各类岩石中的一部分。如何来区分和认识它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岩石的分类和识别”。 (板书:岩石的分类和识别)

[教师] 请同学们找出1号和7号岩石标本(花岗岩和玄武岩),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学生活动:各小组进行观察、比较、讨论) [学生] 两块岩石标本颜色不同:1号岩石标本颜色浅,7号岩石标本颜色深。 [学生] 1号岩石标本看得出一粒粒矿物晶粒,7号岩石标本矿物晶粒看不清;7号岩石标本有孔,1号岩石标本则没有。 [教师] 这两块岩石标本为什么会不同? [学生] 我觉得可能是岩石的组成物质不同。 [学生] 我认为是和形成岩石的环境条件不同有关。 [教师] 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有道理。要识别岩石的特点,就要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了解岩石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呢?岩石的形成有多种途径,按照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岩浆岩。 (板书:岩浆岩) [教师] 岩浆岩是怎样形成的呢? (放映投影片,见图) [教师] 岩浆岩的形成与岩浆活动联系在一起,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请大家看图,图中侵入岩和喷出岩是岩浆岩的两大类,两类岩

三大类岩石识别

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 ● 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假如有大量石英出现,说明是酸性岩;如果有大量橄榄石存在,则表明是超基性岩;如果只有微量或根本没有石英和橄榄石,则属中性岩或基性岩。假如岩石中以正长石为主,同时所含石英又很多,就可判定是酸性岩;倘若以斜长石为主,

常见岩石的辨别

学会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来鉴定火成岩,是野外地质旅行的基本功之一。特别在填绘地质图、测制剖面图、研究侵入体及其相互穿插关系,观察侵入体与其围岩的关系,以及各种火成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野外鉴定火成岩,大体上应从以下几项步骤入手。 首先观察岩石的颜色、含石英的分量、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这三项指标,估计遇到的火成岩应归属于哪一个大类。比如淡红色、浅灰色,含石英晶体的颗粒较多,而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较少的,大体上是属于酸性火成岩。如果岩石呈灰色、灰绿色,铁镁矿物的含量相当明显,而石英晶体的颗粒大为减少,或偶尔可见者,大体应属于中性火成岩。如果岩石的颜色黝黑,并略带橄榄绿,完全看不到石英颗粒,铁镁矿物几乎成为岩石的全部组分,则应属于基性岩类。 基本上分辨出酸性、中性和基性三大类岩石以后,接着就应该鉴定其具体的名称了。这时候,认识岩石中所含的矿物名称是鉴定的关键,因此,熟悉一下最基本的几种造岩矿物很有必要。 石英:晶体多为六方柱体及菱面体的聚形,晶面有横纹。颜色多种多样,纯净者无色透明,称之为水晶。常见者有白色、灰色乃至暗灰色。如含锰质,呈紫色;含有机质,呈烟黄色、烟褐色、墨色。玻璃光泽。断口不平,有如贝壳状。硬度7,超过铁器,故刀口针尖均难以刻画。

正长石:晶体短柱状,常呈粒状或块状。表面可见解理裂缝。颜色多呈肉红色、浅黄色。玻璃光泽。硬度6,与铁器相近。 斜长石:板状、板柱状晶体,多为白色、浅灰色,有时为浅绿色、浅红色。常为不规则的粒状。玻璃光泽。硬度6~6.5。 黑云母:晶体常呈板状、柱状。片状解理发育,极易剥落成薄片,故可用小刀、指甲拨开。具玻璃-珍珠光泽。硬度低,2~3。薄片富有弹性。颜色呈黑、褐色。易风化,成为绿泥石。 白云母:晶体形状与黑云母相同。片状解理亦发育,极易剥成薄片。玻璃-珍珠光泽。硬度2~3,颜色白、浅黄,浅灰、浅绿。不易风化。 普通角闪石:晶体常呈柱状,横断面为假六边形,颜色为黑色。绿色、褐色。玻璃光泽。有时可见金属光泽。其解理裂缝的交角为60°。硬度5.5~6。 普通辉石:晶体呈短柱状。其横剖面为假八面形。颜色多为黑色、墨绿色及褐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解理裂缝的交角呈90°。 橄榄石:它的颜色比较特殊,通常呈橄榄绿、黄绿色,有些则呈黑色。有较强的玻璃光泽。断口呈贝壳状。硬度6~7,因其极

岩石薄片鉴定表

野外名称产地 野外编号采样位置 室内编号 Ys-13-hc-7产状 肉眼观察(手标本描述):手标本照片(一张): 镜下观察(结构、矿物成分): 岩石结构构造: 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 主要矿物结构、含量: 石英:他形粒状结构,粒径0.05-0.1mm,含量50%,部分颗粒较大。 云母:纤维状,透射正交下颜色多样,含量35% 次要矿物结构、含量: 金属矿物种类及含量: 赤铁矿:他形粒状,反射单偏光下为灰白色,反射正交下内反射色为砖红色,粒径0.05-0.2mm,含量10%, 褐铁矿:他形粒状,含量5%,反射单偏镜下为红色,内反射色也为砖红色,在赤铁矿内部出现,可能是赤铁矿蚀变生成的。 副矿物: 次生矿物镜下照片 (4张以上:包括薄片整体一张*5倍镜、金属矿物一张、非金属矿物一张、特殊现象一张):

成矿阶段(脉体):由矿片分析可知,先变质作用形成千枚岩,后期再由含赤铁矿和褐铁矿的石英脉充填,赤铁矿和褐铁矿主要在石英脉中,尤其是在靠近与千枚岩接触面上较为集中,同时在千枚岩一侧也有少量的赤铁矿。 鉴定名称硅化千枚岩 鉴定人王久懿 鉴定日期

野外名称产地 野外编号采样位置 室内编号 Ys-13-nsw-8产状 肉眼观察(手标本描述):手标本照片(一张): 镜下观察(结构、矿物成分): 岩石结构构造: 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结构、含量: 石英:粒状,0.05-0.4mm,含量50%,部分石英颗粒较大,成似斑状结构。而且又有石英脉的侵入。脉宽约0.1mm。 绢云母:纤维状,0.05-0.4mm,含量35%,正交下颜色鲜艳,其使大部分长石绢云母化,次要矿物结构、含量: 金属矿物种类及含量: 褐铁矿:他形粒状,粒径0.005-0.04mm含量10%,反射色砖红色,内反射色也为砖红色,其主要蚀变了黄铁矿。 黄铁矿:他形粒状,粒径0.005-0.02mm,反射色淡黄色,含量5%,其大部分被褐铁矿蚀变。镜下照片 (4张以上:包括薄片整体一张*5倍镜、金属矿物一张、非金属矿物一张、特殊现象一张):

各种规范岩石分类

1工民建工程 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 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 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1.10、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 公路工程 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见本规范附录B。 2.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2.3、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分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2.4、岩石按软化系数分类《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2.5、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分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 岩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如何用肉眼辨别三大类岩石在固体地球表面,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根据成因不同,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在野外,可以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如颜色、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矿物之间结合关系等)、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以及粒度(指碎屑颗粒的大小)、圆度(指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球度(碎屑颗粒接近球体的程度)等用肉眼判断是哪一类岩石。 一、岩浆岩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内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直接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其主要识别标志有。 (一)、岩浆岩中喷出岩附近保存有明显的火山活动痕迹,如,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和柱状节理等;侵入岩常被其它岩石所包围。 (二)、岩浆岩的结构反映了岩浆结晶的特点。侵入岩中的各种矿物结晶良好,属全晶质结构,如花岗岩等;喷出岩是隐晶质或玻璃质,有的似煤渣状,用肉眼分不出其中的矿物成分。 (三)、岩浆岩中的矿物或矿物集合体在空间排列及填充方式上有如下特点: 1、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而呈均匀分布。 2、岩石无论在颜色上还是在粒度上,都是不均匀的,从整块岩石来看,显得斑斑块块,杂乱无章。 3、有熔岩流动的痕迹,例如,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

4、有由挥发成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这种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 5、有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所充填而形成的杏仁状构造。 (四)、除火山碎屑外,岩浆岩不具备层理构造,不含化石。 二、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主要识别标志如下。 (一)、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的岩层叠置在一起好像一部巨厚的“书”。因此,层理构造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构造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重要的标志。 (二)沉积岩除层理构造外,它的层面上经常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它经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沉积岩的形成环境。 1、波痕:是由风、流水和波浪作用在层面上留下的一种波状起伏痕迹。 2、泥裂:又叫龟裂,指在粘土质或砂质沉积岩表面,由于干燥收缩而形成的不规则的多边形裂纹。 3、雨痕:雨滴打击未固结的细粒沉积物表面所留下的痕迹。但比较少见。(三)、沉积岩的结构: 1、碎屑岩结构。特点是岩石可分为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 2、泥质结构。多为粘土矿物形成的结构。 3、化学结构。是通过化学溶液沉淀结晶而成。 4、生物结构。由生物遗体或碎片组成,如介壳结构等。 (四)、生物遗迹:指岩层中含有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迹或遗骸,即化石。这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但不是所有的沉积岩都具有的特征。

三大岩石鉴定

岩 石 鉴 定这个检索是为了帮助鉴定岩石标本而设计的。第一步,判断岩石是岩浆岩、变质岩还是沉积岩;第二步,确定颗粒的大小,按照检索,就能找到正确的分类位置,符号眼睛代表粗粒,放大镜代表中粒,显微镜代表细粒;第三步,必须考虑岩石的其他特征(颜色、构造、矿物组合)。 第四步,则是对沉积岩的鉴定检索。 第一步 判断岩石是岩浆岩、变质岩还是沉积岩 岩浆岩 ? 紧密连结的晶体难以从岩石中剥离 晶 体 不 规 则 岩浆岩呈晶质结构,是由矿物晶体互相连结聚集而成。岩石里的晶体或无规律聚集,或是显示出某种方向性。 岩浆岩没有沉积岩的层理构造,也没有变质岩的片理构造。有些熔岩充满气孔。不含化 石。 变质岩? 呈波状片理的片麻岩 变质岩分为两大类,区域变质岩有独特的片理构造,常呈波浪 状,不像沉积岩层理面那样干坦,接触变质岩晶体呈较不规则排列。 沉积岩? 石英颗粒松散地 胶结在一起 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颗粒连结松散,用手指可蹭下颗粒。石 英是许多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方解石是石灰岩的重要组分,沉积岩含化石,依此可与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别。

第一步确定岩石成因类别之后,下一步就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划分。 这里指的是组成岩石的颗粒的大小,而不是嵌生于其中的个别晶体的大小 第二步通过上两步你已确定手持标本属于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并已确定其颗粒的大小,如果是岩浆岩,那么下—步就是观察颜色, 酸性岩富含密度小的淡色硅酸盐,颜色很浅,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富含密度大的铁镁矿物,颜色深, 中性岩恰如其名,其矿物含量处于前两类之间,因此,颜色深浅也居中。 如果是变质岩,那么应观察片理(某些矿物的定向排列)和无片理(结晶,无明显的构造),确定手持标本的所属, 然后按表中提供的岩石名称,以获取进一步的鉴定资料。 第三步 对沉积岩,首先观察它的矿物成分,是由岩屑,即岩石碎屑组成的呢?还是主要由石英组成? 石英通常呈灰色,且很坚硬,易于辨认。 富含碳酸钙的石灰岩颜色浅淡,与稀盐酸作用,起泡。 手持标本如果主要是由碳酸钙和石英以外的其他矿物组成的,那么就要判断它属于 下列四类中的哪一类,然后按照提供的岩石名称、页码查看进—步的鉴定资料。

三大岩类鉴别

三大岩类鉴别 浅谈三大类岩石的野外肉眼鉴定方法(Ⅰ)2010-10-27 22:11:12|分类:岩石学知识|标签:|字号大 中 小订阅 岩石的肉眼鉴定,对学地质的学生和刚刚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须逾越、不可回避的难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哈哈,无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的去学习,去积累。后有附言。 利用假期写了点有用就踩踩 岩石随处可见,它构成了地球的表层——地壳。岩石记录了地壳变迁的历史,是一部没有文字的史书。要认识地球就得从识别岩石开始。目前,已知的岩石种类不下万种之多,精确地区分岩石需要用精密仪器或显微镜。但概略鉴别时,凭肉眼观察岩石的某些特征也可以识别岩石的大致种类。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各类岩石的形成、矿物的组成和岩石特征,都与其物质组成、成因有关,是其形成环境的物质反映。因此,在进行岩石的肉眼鉴定之前,应对三大类岩石,各自的物质来源、它们的形成环境、以及在形成后可能产生的变化,心中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由于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所以扎实的矿物学知识与矿物肉眼鉴定技能,是野外肉眼鉴定岩石的基础。 下面我就自然界中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将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两个方相面结合,进行最为概略的介绍。 一、三大类岩石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常见矿物类别、产出状态 1.岩浆岩类 地表之下,由成分复杂但主要是硅酸盐为主的,并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各种其他的气体的高温熔融体硅酸岩浆,冷凝而形成岩石。 ⑴物质来源:为高温的熔融体,称为岩浆。(1000℃以上) ⑵形成的常见矿物:鲍文系列中的八种(族、系列)矿物及其它矿物。 A.深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B.浅色矿物:白云母、石英、斜长石系列、钾长石系列; C.以及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例如: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铅锌矿、萤石等等。 ⑶形成时的环境:地表以下和地表面。高温液体岩浆冷凝结晶矿物集合而成。 ⑷形成的岩石: 侵入岩类 A.深成岩(约距地表3km左右):由于岩浆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缓慢,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良好。肉眼清晰可见矿物晶体。 B.浅成岩(距地表较浅处):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降低较快,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较细小。大部分矿物晶体肉眼可见,有些不可见。

岩石鉴定方法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 全晶质显晶质 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 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 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 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 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颜色+结构+岩石基本名称,如浅灰色粗粒花岗岩;灰黑色中粒辉长岩 岩浆岩的分类定名,初学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观颜色、初定类:岩石的颜色反映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石分类命名的直观依据。但需指出,在估计暗色矿物含量时,易产生肉眼视觉上的误差。浅色矿物覆于暗色矿物之上时,由于它的透明性,易把它看成暗色矿物,故对暗色矿物含量的估计,往往偏高。另尚要注意次生变化的颜色的影响。(2) 辩矿物定大类:在据颜色分成三大部分基础上,再根据矿物种类、含量和共生组合特征把岩石分成(1)超基性岩,(2)基性岩,(3)中性(钙碱性)岩,(4)酸性岩,(5)碱性岩等五类,即可确定岩石属哪一大类。

(整理)岩石的野外鉴定.

一、三大类岩石的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常见矿物类别、产出状态 1. 岩浆岩类 地表之下,由成分复杂但主要是硅酸盐为主的,并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各种其他的气体的高温熔融体硅酸岩浆,冷凝而形成岩石。 ⑴物质来源:为高温的熔融体,称为岩浆。(1000℃以上) ⑵形成的常见矿物:鲍文系列中的八种(族、系列)矿物及其它矿物。 A. 深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B. 浅色矿物:白云母、石英、斜长石系列、钾长石系列; C. 以及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例如: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铅锌矿、 萤石等等。 ⑶形成时的环境:地表以下和地表面。高温液体岩浆冷凝结晶矿物集合而成。 ⑷形成的岩石: 侵入岩类 A. 深成岩(约距地表 3km左右):由于岩浆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缓慢, 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良好。肉眼清晰可见矿物晶体。 B. 浅成岩(距地表较浅处):由于岩浆压力小,温度降低较快,组成岩石的矿 物结晶较细小。大部分矿物晶体肉眼可见,有些不可见。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在地表的条件下,温度降低迅速,矿物来不及结晶或结晶较差。肉眼不易看清楚。 ⑸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岩浆成分和岩浆冷凝时物理环境的 综合反映。 据矿物结晶程度可分为:

据矿物粒度大小可分为:分为显晶质(肉眼可见);隐晶质(肉眼不可见); 据相对大小: A. 等粒结构(全晶质):同一种矿物的结晶颗粒大小近似者。 B. 似斑状结构(全晶质):岩石中的同一种主要矿物,其结晶颗粒如 大小悬殊。 C. 斑状结构(半晶质):由结晶颗粒和基质(隐晶或玻璃质)组成。据绝对大小(针对全晶质结构中) A. 粗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大于 5mm B. 中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 5~ 2mm C. 细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 2 ~ 0 .2mm D. 微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小于 0.2mm 据矿物自形程度可分为: 自形晶:岩石主要由自形晶组成。 半自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组成。 它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它形晶组成。 ?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构造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岩浆冷凝时的环境。岩浆岩常见构造 A. 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如花岗岩、 花岗斑岩等一系列深成岩与浅成岩的构造。 B. 流纹状构造:由于熔岩流动,由一些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等定向排 列所形成的流动状构造。这种构造仅出现于喷出岩中,如流纹岩所具的构造。 C. 气孔状构造:岩浆凝固时,挥发性的气体未能及时逸出,以致在岩石中留下 许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的孔洞。气孔状构造常为玄武岩等喷出岩所具有。 D. 杏仁状构造:岩石中的气孔,为后期矿物(如方解石、石英等)充填所形成 的一种形似杏仁的构造。如某些玄武岩和安山岩的构造。气孔状构造和杏仁状构造,多分布于熔岩的表层。 E. 其它构造:带状构造、晶腺和晶洞、枕状构造等 ⑹产出状态: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床、岩盘等。 ⑺岩浆岩分类(据SiO 的含量) 2

岩石鉴定注意事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岩石鉴定注意事项 篇一:岩石鉴定的步骤 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一)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常见岩浆岩现场鉴别(二) 本表引自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主编的《铁路工程地质手册》1999 篇二:常见岩石鉴别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室内矿物岩石鉴定分为四个部分,其主要内容为:造岩矿物的鉴别、岩浆岩的鉴别、沉积岩的鉴别、变质岩的鉴别及三大岩类的综合鉴别。实习一、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别2.实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使用简单的工具:小刀、指甲、放大镜、稀盐酸等,认识矿物的一般物理性质,如硬度、解理、颜色、形态、条痕、比重、磁性、断口、光泽、透明度及与稀盐酸的反应特征等。表1:主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

表1主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 (2)掌握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一种矿物和其他 矿物比较,该矿物所特有的某些物理性质成为它的鉴定特征,例如:白云母为具有弹性的薄片状,方解石与稀盐酸反应起泡等。3.注意事项: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以及测试硬度时,必须在矿物的新鲜面上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实习二、岩浆岩的鉴别1.实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标本肉眼鉴定方法,根据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认识各种主要的岩浆岩、牢记主要岩浆岩的鉴定特征。2.实习的内容和方法 (1)鉴别岩浆岩的各种矿物成分 岩浆岩中的矿物成分反映了该岩浆岩的化学性质,其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二氧化硅的含量大于65%时,为酸性岩浆岩,其主要特征是富含石英;当二氧化硅的含量饱和,即为65%-52%时,为中性岩浆岩,其特征 为少含或不含石英,而富含长石;当二氧化硅的含量较少,即为52%-40%时,为基性岩浆岩,其特征为不含或少含石英,除长石外,开始出现大量深色铁镁矿物;当二氧化硅的含量极少,即少于40%时,则为超基性岩浆岩,其特征为既不含石英,也不含长石,以大量深色铁镁矿物为主。因此,我们可以按照顺序观察石英、长石和铁镁矿物的含量大致确定岩石属于哪一类岩浆岩,且熟记各类岩浆岩中常见的几种

地质工作者野外鉴别岩石方法

[转]岩石的鉴定,是地质系的都转载,太精辟了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 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 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 脉岩:煌斑岩、细晶岩 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 全晶质 显晶质 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 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 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 隐晶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半晶质 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 玻璃质 描述颜色、断口特点

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颜色+结构+岩石基本名称,如浅灰色粗粒花岗岩;灰黑色中粒辉长岩 岩浆岩的分类定名,初学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观颜色、初定类:岩石的颜色反映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石分类命名的直观依据。但需指出,在估计暗色矿物含量时,易产生肉眼视觉上的误差。浅色矿物覆于暗色矿物之上时,由于它的透明性,易把它看成暗色矿物,故对暗色矿物含量的估计,往往偏高。另尚要注意次生变化的颜色的影响。 (2) 辩矿物定大类:在据颜色分成三大部分基础上,再根据矿物种类、含量和共生组合特征把岩石分成(1)超基性岩,(2)基性岩,(3)中性(钙碱性)岩,(4)酸性岩,(5)碱性岩等五类,即可确定岩石属哪一大类。 方法:指示矿物分两头,暗色矿物分中间,共生矿物来检验。石英>20%为酸性岩;橄榄石(+辉石,或角闪石)>90%为超基性岩;中、基性岩皆为斜长石+色暗矿物;中、基性岩的划分除色率外,主要有以下两点规律:①暗色矿物种类:中性岩石以角闪石为主,基性岩以辉石为主;②共生矿物种类:基性岩与超基性岩可找到少量橄榄石;中性岩与酸性岩相邻,可找到少量石英和肉红色钾长石。酸性岩和碱性岩颜色都是近肉红色,两者的区分主要根据:碱性岩的石英和斜长石(灰白色)含量都很少。 对具斑状结构的喷出岩和浅成岩,基质是隐晶质,肉眼则难以鉴定其成分,主要依靠斑晶来定名。因为斑晶一般是由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组成的,故据斑晶矿物也可定类名。 对于无斑晶的隐晶质结构岩石,则只有根据岩石颜色和致密坚硬程度大致判断。含SiO2较高的酸性隐晶质岩石往往硬度较大。 (3)看结构(构造),推环境(产状):同类岩石成分相同,但每类根据不同的产状分成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种,分别给以不同的岩石种名。岩石产状即岩石生成环境,主要反映在结构、构造上。 自然界中的岩石类繁多,并且在各类之间存在许多过渡类型。如某岩石中以角闪石、斜长石为主,次要矿物为石英(达5—20%)、钾长石(达20%)、黑云母等,岩石应介于中酸性之问,定为花岗闪长岩;有的介于喷出岩和浅成岩之间,称之超浅成岩。 (4)根据岩石的颜色、主要,次要矿物成分含量及结构构造详细定名。 对于侵入岩:颜色+结构+基本名称如:黑灰色中粒辉长岩 对于喷出岩:颜色+构造+基本名称如:黑色气孔状玄武岩 岩浆岩的系统分类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