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次人口普查问题解答

第六次人口普查问题解答

第六次人口普查问题解答
第六次人口普查问题解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之一

1.临时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的人如何登记?

答:普查时点因临时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等暂时居住在本普查小区的外地人不在本普查小区登记;

因临时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等暂时离开本地,未居住在本普查小区的人在本普查小区登记,视为普查时点居住本户。

判断临时主要视其目的性。

2.居无定所的人如何登记?

答:对于居无定所的人,只要2010年10月31日晚住在本普查小区地域范围内,无论是桥洞、码头、窝棚,还是其他露天场所,一经发现就在本普查小区登记。也就是说,对于居无定所的人在哪里发现就在哪里登记。

3.生活居住在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户口簿以上的户如何进行普查登记?

答:对于居住生活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无论有几个户口簿,无论有的家庭成员是农业户口、有的家庭成员是非农业户口,只要是共同生活居住在一起就按一个家庭户进行普查登记。对于户口不在本普查小区的家庭成员,要按照人在本普查小区,户口登记地在其他普查小区的情况据情填写。

4.高中以下住校的人员在哪登记?

答:初中、小学的住校学生,幼儿园全托的孩子,一律视为在家中居住,作为家庭的现有人口普查登记。高中住校生按其实际居住情况登记,即作为学校的现有人口普查登记。

5.居无定所的人建筑物编号和房屋编号如何填写?

答:在普查登记时如发现居无定所的人,要填写普查表短表,并补填在《户主姓名底册》的最后,户编号在除“600”以上户编号外最大户编号之后增一续编,建筑物编号和房屋编号补0即可,但要在《户主姓名底册》备注栏中说明。

6.未迁户口的现役军人如何登记?

答:在户口所在地不进行登记,户口登记情况也不登记,视作户口已迁走。

7.如何理解港澳台和外籍人员普查登记工作?

答: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由其所住居地的普查小区普查登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供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使用)》。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不计入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的本户居住人口中,不参加快速汇总,不计算各级常住人口,由国家单独组织编码、单独汇总、单独公布。

8.张三有两套住房,一套在城里,一套在村里,其户口为农业户口。为了工作和小孩上学,周一至周五在城里住,周六、日回农村住,该户如何登记?

答:如果普查时点居住在城里,在农村按户籍外出人口进行登记,城里按现有人口登记。离开户籍地的时间按连续计算,从问题来看,在城里住的时间要相对长一些。离开户口登记地的原因,从问题来分析主要是为了工作。如果普查时点住在村里,应按人在户在进行普查登记。

9.有多套住房的户在哪里登记?

答:在居住时间比较长的住房所在小区进行登记。分不清在哪里居住时间比较长的,则普查标准时点居住在哪就在哪进行登记。

10.住在福利院、养老院的老人如何登记?

答:根据普查对象的界定,在户口登记地和居住地都应进行登记。

11.住院的病人如何登记?

答:短期住院的病人视为在家中居住,医院不登记;长期(超过半年)住院的病人,户籍地和医院都进行登记,视为医院的常住人口,户籍地按外出人口进行登记。

12.从事流动性工作的人口如何登记?

答:流动性工作可视为临时出差,视为在家中居住。如从事长途运输、野外勘探等人员,不论10月31日晚是否在家中居住,一律在家里进行普查登记。

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之二

1.在校大学生租房或常回家居住的如何登记?

答:应按其实际居住情况进行登记。学校集中组织登记时,不应简单参照学籍,而应考虑学生的实际居住情况。对于长期在校外租房的学生不应将学校视为其现住地。对于每天回家的,则在家中进行普查登记。对于在学校和租房的地方或家中两头居住的,按10月31日晚居住情况如实登记。

2.购买限价房、小产权房,住房来源如何圈填?

答:圈填“经济适用房”。

3.农村因土地被征用,集中安置居住的村民,其住房来源如何填写?

答:按照现住房所在楼盘的实际性质填写。如果不是开发楼盘,则填写为“经济适用房”。

4.单位买地建房,以低于市场价卖给职工,其“住房来源”如何填写?

答:圈填“经济适用房”。

5.“回迁户”住房来源如何填写?

答:按回迁房所属楼盘的实际性质填写。

6.内退人员未从事任何有收入的劳动,生活来源如何填?

答:填其他。

7.涉密单位,在普查小区图中如何给定建筑物编号?

答:像其他建筑物一样,给出建筑物编号,但注意不要标注建筑物的单位名称等涉密信息。

8.新楼盘建筑物内只有少量人口入住,还有大量未售出或已售但未入住的房子,如何给房屋编号?

答:房屋编号都要给,空房不给户编号。

9.院落如何在小区示意图上表示?

答:在偏远农村,一个院落给一个建筑物编号。如果一个院子只住一户,一个建筑物编号对应一个房屋编号;

在城镇、县城、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集镇等,一个院子给一个建筑物编号,院子内所有房屋都要给房屋编号。

10.普查小区内建筑物数超过99,如何处理?

答:合理地合并一些建筑物。

11.对于采空塌陷区如何处理?

答:如人已全部搬走,户口未迁走,可视为大面积连片拆迁。登记时均填写普查表短表,并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乡级区域的相关普查区中,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虚拟的普查小区地址代码从“90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命名(如第900普查小区,901普查小区)。

人在哪住就在哪按现有人口进行普查登记。

如还有部分人居住,则要和其他普查小区一样编制《户主姓名底册》,进行长表抽样,并逐户逐人普查登记。

12.集体户如何在《户主姓名底册》中表示?

答:集体户在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时,将共同居住在一套住房内的人作为一个集体户进行登记,每户填写一行,并在备注栏进行备注。

不在本小区居住,只在单位寄挂户口的集体户人口,按一个集体户进行登记,每户填写一行。

13.全户死亡的户如何填写?

答:全户死亡的户编码为999;

填写《第六次人口普查短表》的H1户编码、H4-2的死亡人口数;

按人登记的项目填写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登记的死亡人口调查表中。

14.集体户如何进行长表登记?

答:如果集体户被抽中为长表普查户,分两种情况:一、对于超过10人以上的集体户,由普查员任意选10人填写普查表长表,其余的人填写短表。填写长表的用原来的户编号,填写短表的重新给一个户编号,续在这个小区的最后。二、集体户不足10人的户,所有人全部填写长表。

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之三

1.农村住房间数和面积如何计算?

答:住房间数一律按自然间进行计算。(不包括专门作为客厅、厨房、厕所使用的房间);

住房面积指建筑物外墙以内的所有面积。

2.农民行业填写了种粮、种花、种菜、养蜂、养鱼、养鸡、养猪等,职业如何填写?

答:职业可以和行业填写的一样,只要做到详细、具体就可以。

3.遥感图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如何处理?

答:以实际情况为准。

4.农村住房中客厅算不算住房间数?

答:不算。

5.长表抽样中一些特殊问题如何处理?

答:长表抽中的住户组中,如果在普查登记时,经确认某户为空户。在《户主姓名底册》中的备注栏注明,并将该户用横线划去,“户编号”作废;

如果发现抽中长表户中还有其他住户,则原住户继续登记长表,其他户如符合登记长表的也要登记长表,户编号在《户主姓名底册》最大户编号后顺延,并在备注栏注明;如果其他住户不符合登记长表,按实际情况登记相应的普查表,户编号在《户主姓名底册》最大户编号后顺延,并在备注栏注明。

6.关于补“0”和划线问题?

答:所有普查表均不划线;

必填项必须补“0”,跳项的项目和不应填的项目不补“0”。

7.当普查对象普查时点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时,涉及到“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四个直辖市时,R6、R7地址项如何填写?

答:凡涉及“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四个直辖市,R6、R7只填写省和县两栏,市不填写。

8.《户主姓名底册》中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出生未上户的人如何填写?

答:填写《户主姓名底册》中12项户口待定和17项出生人数。

9.死亡人口未销户如何处理?

答:如果了解到的死亡人口在普查时点时已经死亡一年以上,就不是我们的普查对象,不填任何表;如果死亡的人是在2009年11月1日到2010年10月31日期间死亡的,就要填写相应的普查表和项目。注意不要将死亡人口的死亡时间与注销户口的时间相混淆。

10.客厅、厨房里住人算不算住房间数?

答:不算。

11、农村地区村里统一打深井水,有公用管道,但没有经过净化处理,能否认为住房内有管道自来水?

答:自来水包括自建设施供水和公共设施供水两部分。自建设施是指村及村以上集体自建的供水设施,同时要符合两条标准:一是要有管网,水管入户(入院也算入户);二是水质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12、对于无住房如何定义,什么样的情况认为是无住房,特别是对于建筑工地的工棚如何界定?城乡结合部私搭乱建的一些建筑如何界定?

答:住房一般是指上有屋顶,周围有墙,能防风避雨,御寒保暖,供人们生活、学习、娱乐、工作和储藏物资,并具有固定基础,层高一般在2.2米以上的永久性场所。但根据一些特殊情况和某些地方的生活习惯,可供人们常年居住的窑洞以及灾后修建的临时性住房也应算在内。

根据以上关于住房的定义,工棚、私搭乱建的住房等具有临时性、简易性特征的建筑,不能算作住房。住在临时性、简易性建筑内的人也不能算作有住房。

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之四

1.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何普查登记?

答:根据国人普办字[2010]23号文件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及军队管理未移交地方的离退休人员的普查资料,由总参谋部统一提供给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各级地方普查机构不参与任何工作。

2.在军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港澳台和外籍人员

答:根据国人普办字[2010]23号文件精神,在军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等,分成两种情况进行普查:一、居住在军队营院内的,由军队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机构;地方人口普查机构负责培训普查员,提供普查用表及相关物资;二、不在军队营院内居住的,由地方政府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3.军队营区、管理区(包括军队所属的福利性、保障性企业、子弟学校、幼儿园等)内的人口普查由谁负责?

答:由军队所属的福利性、保障性企业、子弟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和管理部门负责。人口多、任务重的要成立人口普查机构,人口少的要指定专人负责普查工作,并按照普查工作的要求,抽调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参加当地人口普查机构组织的培训。地方人口普查机构负责保障普查用表和物资。

4.军队所属的福利性、保障性企业、子弟学校、幼儿园内普查对象的行业、职业如何填写?

答:为了保密,普查登记时,凡有部队代号的单位一律使用代号,不得填写部队番号。机密单位的行业、职业项可套用地方相近的行业、职业填写,不宜区分的太细、太具体。

5.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官兵、文职干部、以及三支部队所属的离退休人员如何普查登记?

答:根据国人普办字[2010]21号文件精神,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官兵、文职干部、以及三支部队所属的离退休人员,由武警机关负责普查登记,填写《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短表》,普查后,人口普查表和快速汇总表移交当地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需要,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县公安机关所在的普查区内,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供填写地址名称代码使用。虚拟的普查小区的代码从“80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进行命名(如第800普查小区、第801普查小区)。

6.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各类单位中服务的职工、非现役公勤人员及家属、保姆等人口如何普查?

答:根据国人普办字[2010]21号文件精神,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各类单位中服务的职工、非现役公勤人员及家属、保姆等人口的普查分为两种情况:一、居住在武警部队营院内的,由武警部队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机构;地方人口普查机构负责培训普查员,提供普查用表及相关物资;二、不在武警部队营院内居住的,由地方政府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7.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的普查员和普查用表问题?

答:根据国人普办字[2010]21号文件精神,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人口普查所需普查员由各部队选调,统一参加当地人口普查机构的培训。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所需人口普查表、快速汇总表向当地政府人口普查机构报领。

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如何普查登记?

答:根据国人普办字[2010]22号文件精神,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官兵(含文职干部)及其管理的退休人员,由武警部队机关负责登记,填写《第六次人口普查短表》,普查后,普查表和快速汇总表移交所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需要,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县公安机关所在的普查区内,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供填写地址名称代码使用。虚拟的普查小区的代码从“80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进行命名(如第800普查小区、第801普查小区)。

9.武警部队各类单位中服务的职工、非现役公勤人员及家属、保姆等人口如何普查?

答:根据国人普办字[2010]22号文件精神,武警部队各类单位中服务的职工、非现役公勤人员及家属、保姆等人口的普查分为两种情况:一、居住在武警部队营院内的,由武警部队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机构;地方人口普查机构负责培训普查员,提供普查用表及相关物资;二、不在武警部队营院内居住的,由地方政府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10.武警部队的普查员和普查用表问题?

答:根据国人普办字[2010]22号文件精神,武警部队人口普查所需普查员由武警部队选调,统一参加当地人口普查机构的培训。武警部队所需人口普查表、快速汇总表向当地政府人口普查机构报领。

山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之五

1、在区划代码中,属于乡级的村,城乡分类属于122城乡结合部,123特殊区域的村,户口登记类型如

答:城乡属性代码是统计上用于划分城市、镇、乡村的分类标准。而普查表中的户口登记地类型反映的户口登记地的情况,所以在填写这一项时,不需要参考统计上的城乡划分标准,而是要看户口登记地的情况。

2、普查表中,地址栏普查小区是填汉字“第X”还是填数字“第XXX”?

答:在填写地址栏时填数字“第XXX”。

3、《死亡人口调查表》以小区为单位填写,长、短表是否分别填写死亡表?

答: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表填写说明》死亡人口调查表以小区为单位填写,也就是说,不管是填写短表的户还是长表的户,死亡人口的具体情况均填写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中,同时还要填写长表或短表户记录“H4_2、2009.11.1-2010.10.31”死亡人口数。

4、窑洞怎么填“H8.建筑层数”?

答:圈填“1.平房”。

5、高中住校学生的登记方法?

答:按照普查原则,高中住校学生在学校以现有人口进行普查登记,在户籍地按外出人口普查登记。

6、不满6周岁提前上学的孩子,R11和R12如何填?

答:不填。因为R11和R12是限填项,只有满6周岁的人才填写。

7、村干部怎么填R18(行业)和R19(职业)?

答:按10月25—31日主要从事的工作情况进行填写。如果在10月25—31日主要工作是处理村委会的事务,那么R18单位填某某村民委员会,产品填组织管理或管理村委会工作,R19项按其具体职务来填,如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或会计等。如果在10月25—31日主要是从事其他工作,则R18、R19填写从事其他工作的情况。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报告(1)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报告(1) 一、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查清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人口普查工作,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置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设置人口普查小组,分别负责人口普查的领导、组织和具体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三、人口普查所需经费,在保证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和厉行节约的原则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四、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配合各级宣传部门,采取一切有效的方式,积极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为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各级人口普查领导机构,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负责,

确保人口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 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对象和内容 六、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XX年11月1日零时。 七、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八、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在现住地进行登记。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采集相应信息。 九、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的人口,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 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 十、人口普查表分为《普查表短表》和《普查表长表》两种形式。《普查表长表》抽取百分之十的户填报;《普查表短表》由其余的户填报。 十一、11月1日至XX年10月31日期间有死亡人口的户,同时填报《死亡人口调查表》。 十二、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十三、人口普查的普查表由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各省负责印发。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为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查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人口统计信息支持。 (二)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和组织实施全国和本区域内的人口普查工作。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设立人口普查小组,做好本区域内的人口普查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三)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人口普查经费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从严控制支出。 (四)各级宣传部门和人口普查机构应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做好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为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人口普查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地方各级人口普查机构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负总责,确保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二、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对象和内容 (六)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七)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八)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 (九)人口普查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作为一个家庭户。 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作为集体户。 (十)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1) 1.1年龄构成............................................................................................................................. 1 1.2教育程度............................................................................................................................. 2 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 . (2) 2.1各省常住人口及城市化率 ................................................................................................. 2 2.2各省人口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结构 ............................................................................. 4 2.3各省常住人口地区分布 .. (7) 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数据 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总人数1339724852人。2000年到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1.1年龄构成 0-14, 16.60% 15-59, 70.14% 60-64, 4.39% 65以上, 8.87% 0-1415-5960-6465以上 图1:年龄段比例 图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范文最新推荐------------------------------------------------------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中国政府网2019年5月6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9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进行人口普查是制定政策的需要。人口普查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通过人口普查,了解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就可以制定教育政策;了解各行业人口的分布,可以制定人口的就业政策;摸清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提供科学基础。此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民族政策、老年人口政策等等,都需要根据人口资料进行研究。可见,人口普查是国家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所必需的。没有准确的人口数据,我们很多方针、政策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就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人口普查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世纪之初的普查。2019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我们确定“十二五”计划和新的远景规划的关键一年。在这个时候,开展人口,提供准确的人口数据,对于制定 1 / 2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数据统计成都市: 全市常住人口:人 户籍人口:人 常住人口家庭户:4547109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户人口:2.72人 学历: 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约:2341572人 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约:2353250人 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约:4946832人 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约:3407433人 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年龄(全市常住人口中): 0~14岁人口约:1536850人,占10.94% 15~64人,占79.35% 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64348人,占9.71% 高新区: 常住人口:553425人 户籍人口:327193人 常住人口家庭:47938户 家庭户人口:39514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67人 青羊区: 常住人口:828140人 户籍人口:561471人?? 常住人口家庭:268822户 家庭户人口:68402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54人武侯区: 常住人口:1083806人 户籍人口:812114人 常住人口家庭:304162户 家庭户人口: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8人锦江区: 常住人口:690422人 户籍人口:420705人 常住人口家庭:224578户 家庭户人口:588710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2人金牛区: 常住人口:1200776人 户籍人口:710030人 常住人口家庭:409518户 家庭户人口:1052506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57人成华区: 常住人口:938785人 户籍人口:641275人 常住人口家庭:322754户 家庭户人口:854817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2.65人

辽宁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辽宁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辽宁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 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05 2010年辽宁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辽宁省统计局 2011年5月11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辽宁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 支持配合下,经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主要阶 段的任务。现将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省总人口[3]为4374632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23844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361911人,增长3.21%。年平均增长率为0.32%。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4]14994046户,家庭户人口为4175587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5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147745人,占50.63%;女性人口为21598578人,占49.3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04下降为102.54。 四、年龄构成 全省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996977人,占11.42%;15-59岁人口319985 94人,占73.15%;60岁及以上人口为6750752人,占15.4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509441人,占10.3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4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43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23408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46930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982944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36468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由6 182人上升为1196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13205人上升为1478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40082人上升为4532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29778人下降为21407人。 全省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4369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176305人,文盲率[5]由4.76%下降为1.93%,下降2.83个百分点。 六、城乡人口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

各省各市都有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西藏自治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西藏自治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西藏自治区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3]为300216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61632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85837人,增长14.75%。年平均增长率为1.3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70835户,家庭户人口为283776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4.2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75人减少0.52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542633人,占51.38%;女性人口为1459533人,占48.6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67上升为105.69。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31683人,占24.37%;15-64岁人口为2117576人,占70.53%;65岁及以上人口为 152907人,占5.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8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34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2716389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40514人,汉族人口为245263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1.83%(其中:藏族人口占90.4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1.35%);汉族人口占8.17%。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藏族人口增加289221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923人,汉族人口增加86693人。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6533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102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85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9847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282人上升为5507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3548人上升为 4364 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6343人上升为1285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0441人上升为36589人。 七、人口地区分布 全区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解答之一 —关于普查登记时地址名称代码和 建筑物编号填写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按照划分的普查区域进行。每个普查对象要在现住地进行登记,属于人户分离的,同时在户口登记地登记相应信息,按照现住地和户口登记地实际所在普查小区和建筑物,填写地址名称代码和建筑物编号。对一些特定人口群体,登记时的地址名称代码和建筑物编号需要特殊处理。现就相关问题具体说明如下: (一)各地在组织开展普查区域划分和名称地址代码清单的确定工作时,暂无需考虑特定人口群体的地址名称和代码填写问题,要按照“地域完整覆盖并且有实际地域和人口”的原则,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核实确定的普查区名称地址代码清单以及实际划分的普查小区个数,统一整理、生成普查小区名称地址代码文件(标准地址码库),供登记填表使用。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武警机关负责登记填写普查表短表,并移交所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需要,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县级公安机关所在的普查区内,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供填写地址名称代码使用。虚拟普查小区的地址代码自“80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命名,如第800普查小区、第801普查小区。 (三)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人员由县级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负责登记填写普查表短表,并移交所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根据需要,在标准地址码库中本县级公安机关所在的普查区内,虚拟一个或多个普查小区,供填写地址名称代码使用。虚拟普查小区的地址代码自“850”开始,依次增一顺序编码,并以编码序号命名,如第850普查小区、第851普查小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分析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详情: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 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八、城乡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九、人口的流动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

第六次内江人口普查

内江人口年龄结构研究 ——统计资料第36期 发布时间: 2012-08-16 【字体:大中小】来源:市统计局阅读次数:4366【打印本页】【关闭窗口】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群体在某一时点上的年龄分布状况。它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很大的作用。 本文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历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结构和比较分析法,参照国际通用标准,对内江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发展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考意见。考虑全市外出人口较多,因此,本文在采用常住人口分析的基础上,还尽可能采用户籍人口辅证,文中非特指的人口均指常住人口。 人口年龄明显老年化 (一)年龄类型属典型的老年型 据2010年内江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按常住人口计算: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6.6%,65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1.8%,老少比为71.2%,年龄中位数为37.54岁;按户籍人口计算,该四项比值依次为15.5%、10.9%、70.2%、37.31岁,按照国际上通用的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表一),不论按哪种口径,四项指标均落在老年型人口指标值内,说明内江人口类型属典型的老年型。 表一:静态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 0-14岁人口40以上30-40 30以下 65岁及以上人口4以下4月7日7以上

老少比 15以下 15-30 30以上 年龄中位数 20以下 20-30 30以上 表注:老少比,指65岁及以上人口与14岁及以下人口数的比值;年龄中位数,指在此年龄以上及以下的人口,各占总人口的一半的分界线年龄。 进一步分析分性别和分地区人口情况(表二),按照上面人口类型划分标准,结果显示,男女人口均进入老年化,女性人口老化程度高于男性;所辖各区县人口也均进入老年化,但老化程度不一,其中,市中区和威远县老化程度最高,其后依次是隆昌县、资中县、东兴区。如以户籍人口为基础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表二:内江市分性别分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 合计 分性别 分地区 男 女 市中区 东兴区 威远县 资中县 隆昌县 0-14岁人口(%) 16.6 17 16.2 14.9 17.8 15.4 17.0 17.2 65岁及以上人口(%) 11.8 11.3 12.4 12.2 11.4 12.8 11.3 12.2 老少比(%) 71.2 66.5 76.3 82.1 63.9 83.0 66.6 70.9 年龄中位数(岁) 37.5 37.5 37.6 38.8 36.3 38.8 36.5 38.7 (二)年龄结构快速老化 与五普及四普相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不断下降,人口快速进入老龄化时代。 从各年龄段常住人口分析(表三),一是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快速下降,由2000年的22.13%下降为2010年的16.63%,下降了5.5个百分点,比1990年-2000年多下降2.05个百点。二是青年人口(15-34岁)比重快速下降,由2000年的35.34%下降到2010年的26.05%,下降了9.29个百分点,比1990年-2000

福建省泉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泉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泉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泉州统计局 2011年7月7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812853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28304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45490人,增长11.61%,年平均增长率为1.10%。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267970户,家庭户人口为694868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5人减少0.59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207544人,占51.76%;女性人口为3920986人,占48.2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7.31。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78882人,占14.50%;15-59岁人口为6237844人,占76.74%;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1804人,占8.7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6988人,占5.9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62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8.6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0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52个百分点。

晋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晋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晋中市统计局 2011年5月13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省、市、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324942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016536人相比,共增加232889人,增长7.72 %,年平均增长率为0.75%。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1002346户,家庭户人口为302187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1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6人减少了0.35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94946人,占52.16%;女性人口为1554479人,占47.8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70上升为109.04。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55567人,占17.10%;15-64岁人口为2425230人,占74.64%;65岁及以上人口为268628人,占8.2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5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4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8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5772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46579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504180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0459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892人上升为793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285人上升为14335人;具有初中程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属性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 2011年5月7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和全省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机器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及户籍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3]为8041820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329093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872735人,减少3.45%。年平均减少0.35%。 全省登记的户籍人口 [4]为89981705人。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5]25802326户,家庭户人口为7620665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2人减少0.37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0830945人,占50.77%;女性人口为39587255人,占49.2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8下降为103.14。 四、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644450人,占16.97%;15-64岁人口为57966205人,占72.08%;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07545人,占10.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6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2.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5510249人,占93.9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07951人,占6.1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632394人,减少1.1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59659人,增长1.12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 结 自12月我区人口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市普查办和区党委、 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口普查工作深入贯彻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围绕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精心布置,各项工作完成得有声有色。现将我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建专班 为切实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区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开会讨论布置,成立了以区常务副区长黄璘为组长,区统计局局长曾家友为副组长主抓全区人口普查工作的人口普查领导班子。同时,严格按照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调的标准、条件、范围、数量等要求,组织各乡镇及时组建人口普查领导机构,选聘XXX个普查指导员、1XXX名普查员;全区成立了XXX个乡镇(含新城)级人口普查工 作领导小组;全区共划分XXX个普查区,1XXX个普查小区。人口 普查期间,全区共召开各种普查会议15次;区乡两级开展人口普 查业务培训30次。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保证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我区群众的支持是顺利完成六次人普户口整顿和摸底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让每一个公民知晓人口普查,参与人口普查十分重要。在宣传阶段,区人口普

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口普查办公室对各乡镇 人口普查工作积极动员,各种场合都给“两员”同志鼓劲。各乡镇人普办定制了很多标语分别悬挂在广场、村(社区),各村(社区)在各自的普查小区人口密集的地方张贴标语增强宣传效果,通过宣传车、短信、宣传画、村(社区)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人口普查宣传工作。通过多形式、多手段的集中宣传,整个宣传工作在10月“宣传月”形成高潮,使人口普查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很大程序上消除了群众的疑虑,为普查员入户登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高了群众参与人口普查的积极性。 三、层层培训,提高水平 根据市人普办的统一部署,9月6-10日,区人普办对沿滩区各乡镇和部门参加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了 业务培训。培训期间大家认真学习了人口普查的小区图绘制,入户摸底,户主姓名底册填写,长表抽样,长短表、死亡表、境外表填写,普查表审核,过录汇总,入户交谈技巧等一系列业务知识。在培训期间通过业务测试和讨论,增强了“两员”的实际操作能力。9月12日开始,各乡镇普查办陆续组织村(社区)“两员”进行人口普查业务培训,乡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培训了普查工作的具体操作技能,区普办的业务人员全程监督并指导了各乡镇的培训。同时,各村(社区)开展普查员业务培训,乡镇普查专班具体分工一个村一个社区地到各普查单位进行人口普查工作业务指导,根据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 数据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