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环境保护自动监测系统(精)

无线环境保护自动监测系统(精)

无线环境保护自动监测系统(精)
无线环境保护自动监测系统(精)

应急指挥子系统应急指挥子系统信息库 信息库:包含应急资源、专家库、危险品、隐患单位信息,实现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录入、编辑、查询、报表生成、打印等功能应急预案:预案管理—预案生成启动—处置方案—现场处置—跟踪监测—应急终止—恢复评估—总结报告—预案推演指挥决策:主要有联动指挥和辅助决策的功能,通过预案生成系统专家意见、查询危险品信息向政府部门提交污染情况报告和提交处置方案,通过图像、语音、EMAIL、短信等方式实现信息的发布和管理车辆管理:实现对执法车辆的使用、维护、人员出车情况的跟踪管理定位跟踪:通过GPS定位信息对车辆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将投诉举报信息和应急信息在第一时间通知执法车。指挥调度:指挥车辆在最短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执法处理 应急指挥预案应急预案应急指挥系统执法车辆指挥调度 指挥决策车辆管理 定位跟踪指挥调度 10

应急指挥子系统应急指挥子系统—应急指挥预案隐患单位信息管理预案生成收录危险品的基本信息和应急处理办法 11

应急指挥子系统应急指挥子系统—执法车辆指挥调度定位跟踪:通过无线传输,将车机计算出的定位信息传送至平台,配合电子地图实现车辆定位。环保执法车 PDA APN接入无线基站 wcdma/gprs 中心管理平台手机笔记本轨迹回放:工作人员调出任意一辆车在某段时间内的运行轨迹,并且将轨迹结合GIS地图动画表现出来,方便管理人员对监察车辆的监督和管理实时调度:随时保持与车辆的沟通,及时下发事故应急调度信息,调派车辆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执法。视频监控:通过3G网络实现对车辆的远程图像监控,可完成对执法现场进行拍摄取证。监控大屏 GIS地理地图车辆信息管理车辆所处位置(经度、维度、方向等) PC机PC机 PC机监控中心 12

环境保护自动监测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管理:可建立不同级别用户,如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企业管理员、企业操作员。 设备管理:对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电视墙、数采仪、报警设备等集中管理。 机构(区域)管理:建立各级机构。 权限认证管理:对不同用户及设备授权。 日志管理:记录各种

操作、故障日志。 网络管理:实现对平台设备、前端设备及客户端统一管理。

13

无线无源温度检测原理(借鉴实操)

无线测温技术方案 (基于EH技术) 1.EH技术说明 1.1. EH技术简介 环境能量采集(EnergyHarvesting)技术具有可循环、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它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和微功耗技术的基础上,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涵盖了太阳能、风能、热能、机械能、电磁能采集等诸多方面。能量收集技术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交通、能源、物联网、航空航天、生物等等。把能量采集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必将为解决电网智能化运行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能量收集(EH)也称为能量积聚,使用环境能量为小型电子和电气器件提供电能。 能量收集系统包含能量收集模块和处理器/发送器模块。能量收集模块从光、振动、热或生物来源中捕获毫瓦级能量。可能的能源还来自手机天线塔等发出的射频。然后,电源经过调节并存储起来。系统随后按照所需的间隔触发,将能量释放给后续负载使用。 1.2.EH技术应用 在变电所、站的运行现场具有丰富的电磁能,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和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因此我们认为高压设备内是一个工频电场和磁场能量非常密集的区域。我们正是利用微电子技术、低功耗技术以及能量管理技术收集高压设备中的电磁能,并将其能量转化为无线温度传感器所需之电源。 将EH技术应用于高压设备一次回路的无线测温,解决了传感器的能量需求问题,使得传感器摆脱了对传统电池的束缚,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安装更方便,维护更简单,产品更环保,技术更先进。 2.基于EH技术的富邦电控FTZ600无线测温系统 2.1. 无线测温系统简介

智慧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 系统由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污染净化设施运行监测系统、预警预告系统、初级控制执行系统、紧急控制执行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对排污数据和环境治理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进行监测,综合分析两方面的数据,确保排污单位排污状况真实可靠,污染净化设施有效运行。 对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环保设备偷停不运转的情况,系统会启动生产控制执行程序,远程下达命令,分层断电,及时制止排污行为,改变了传统设备“只监不控”的方式。 对突发性污染事故隐患和污染物泄露事故,系统会立即执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排污单位的紧急ESD系统,紧急规避危险,预防灾难性污染事故的发生。 如果企业排污超标,系统会在排污单位和环保部门同时报警,并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管理者的手机上,督促管理者及时处理问题。 系统监控设备监控一体化功能,使排污单位必须自觉维护好系统,因为一旦运行不好,上传数据不正确,没有数据上传视同违法,系统仍然会报警,有效遏止人为破坏,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2功能设计 2.1方便的污染源管理 本模块利用GIS技术把环境污染源应用软件构筑于污染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图形库管理系统之上,提供具备空间信息管理、信息处理和直观表达能力的应用。能综合分析环境情况,实现污染源信息的综合查询,为计划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有关的评价、预测、规划、决策等服务。其检索查询功能,可对行政区划、年份等进行条件统计汇总,统计结果可用表格、统计图、文字等多种方式表示。 2.2动态数据成图 系统可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自动对区域环境状况进行直观表现,提供描绘全场平面、立体等值线图,各种数据可生成饼图、柱状图、线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能动态外挂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数据。 2.3环境质量监测 系统分为对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及农作物等方面的监测,其主要功能:专题的监测点位图的显示、点位查询、区域查询、信息查询、全区环境分布、全区或个别点环境平均状况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等。并实现了数据地图化功能,可自动生成交通线上的噪声污染图,功能区噪声图等。

环保在线监测数据采集仪方案

数采仪软件说明 1、任务概述 1.1目标: 该软件软件主要针对的是在线环保监测设备,在线监测设备通过RS232/485或者4-20Ma 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在线环保设备检测参数,采集数据进行按照实时数据,一分钟数据,十分钟数据,小时数据,日数据进行保存,并通过TCP/IP 协议传输到环保局服务器。 1.能够通过RS485/232或者4-20Ma 电流信号进行采集信号 * RS485/232传输MODBUS 协议,将其MODBUS 协议中参数解析出来。 * 4-20MA 电流信号,通过AD 转换模块将其采集出来将其转换为检测参数。 * 数采仪软件为主动采集在线设备检测参数。 2.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监测数据,并且能够进行历史数据的查询。 * 监测数据保存类型分为实时数据,一分钟数据,十分钟数据,小时数据,日数据。 * 实时数据为6S 采集一次将其保存。 * 一分钟数据则要保存实时数据的一分钟内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 十分钟数据则要保存一分钟数据的十分钟内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 小时数据则要保存十分钟数据的一小时内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 日数据则要保存一日数据的小时内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 能过通过数采仪软件方便的查询任何时间段中的实时数据,一分钟数据,十分钟数据,小时数据,日数据。 3.能够将其采集监测参数按照环保国标212协议通过TCP/IP 协议传输到环保局服务器。 1.2开发运行环境: 本系统采用的C/S 模式,数采仪为客户端. 开发环境: Keil MDK,STM32单片机 、PROTEL 软件:公司自研的 、MSCG 组态软件 通讯接口:GPRS ,RS485/232 存储空间:4G 以上 1.3需求概述: 通过RS485/232或者4-20ma 采集在线设备监测参数,将其保存,能够进行其参数的查询的管理功能,在线设备监测参数能够通过GPRS TCP/IP 传输至环保局服务器。 2、功能 2.1主框架 在线环保设备 4-20MA 电流信号 MODBUS 协议 数采仪 采 集数据 环保服务器 国标H212协议 保存数据,并进行检索查询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西安邮电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书 系部名称:光电子技术系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班级:光电 实习时间:2013年6月3日至2013年6月14日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一】项目需求分析 承温度、湿度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工艺参数,例如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各类工业中广泛需要对温度湿度的检测与控制。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关注。而空气中温湿度的变化与人体的舒适度和情绪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对温度湿度的检测及控制就非常有必要了。温度是物联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测量与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各类物联网的监控日益改善,各类器件的温度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温度监控与控制,本文设计了物联网家居系统中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随着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温度的监控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使其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次设计要求利用单片机及zibbee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实现温控范围调节及其超温范围报警 【二】实施方案及本人担的工作 1 .系统总体方案描述 系统设计分为2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实现温度的检测、显示和发送,第二个部分为数据的接收和显示。第一个设计模块中,利用单片机STC89C52控制温度传感器DS18B20定点检测和处理温度数据,并将当前温度显示在数码管上,接着单片机将采集的温度数据发送给单片机,再通过单片机控制,并将对接收到的温度数据进行一定的转换和处理,然后存放在寄存器中,等待下一步处理,再经过无线发送无线zigbee模块将显示的数据打包发送给第二个模块。第二个设计模块中,同样利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主体,先控制zigbee无线接收模块接收第一个模块发送的数据,然后将接收到数据在上位机上显示,整个过程就是这样。 2. 系统硬件构成 系统硬件方面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温度传感器DS18B20,4位共阳极数码管,还有zigbee无线收发模块,上位机显示模块组成,目的在于实现温度的准确检测和无线收发所检测的温度数据。 3.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串口电路和控制主体的STC89C52单片机。 电源电路由一个六脚的按键开关,一个1K的电阻,一个10uF的极性电容和一个显示电路供电状态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开关为了适应各种情况下能够方便供电,开关外接有一个USB接口和一个DC-5V的标准电源接口作为供电设备使用。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个外接电源接口。电源电路如图2所示。

移动通信各阶段的特点及电力无线专网(LTE230)分析

一、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即利用金属导线、光纤等有形媒质传送信息的方式。无线通信是指仅利用电磁波而不通过线缆进行的通信方式。 在网络通信效果、网络安全性等方面,有线通信优于无线通信方式。在施工难度方面,有线通信除需要安装、调试设备外,还需要沿路敷设线缆,施工难度相比无线通信方式较高。在国家政策影响方面,有线通信方式较少涉及国家政策问题,而无线网络建设需要向国家或地方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专用的频率,同时在技术体制选择上需要符合相关频率的使用规定。随着无线应用的迅速发展,频谱资源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 二、1G-5G发展史 4G、5G等数字背后的G代表的是英文单词“Generation”,也就是“代”,5G就是第五代通信技术。从第一代到第五代,是人为划分的代别。它的定义主要取决于在速率、业务类型、传输时延以及各种切换成功率等方面具体实现的不同技术。 1.沟通的起源:1G(盛行年代:1980年后) 1986年,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在美国芝加哥诞生,采用模拟信号传输。即将电磁波进行频率调制后,将语音信号转换到载波电磁波上,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发布到空间后,由接收设备接收,并从载波电磁波上还原语音信息,完成一次通话。但各个国家的1G通信标准并不一致,使得第一代移动通信并不能“全球漫游”,这大大阻碍了1G的发

展。同时,由于1G采用模拟讯号传输,所以其容量非常有限,一般只能传输语音信号,且存在语音品质低、讯号不稳定、涵盖范围不够全面,安全性差和易受干扰等问题。 最能代表1G时代特征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并风靡全球的大哥大,即移动手提式电话。大哥大的推出,依赖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在中国80年代初期,移动通信产业还只是一片空白,直到1987年,为了迎接全运会的到来,在广东省建立了中国首个移动通信网络,这也标志着1G在中国的正式开始。 2.网络的开始:2G(盛行年代:1995年后) 由于1G有很多缺陷,在1999年1G网络被正式关闭,2G也随之而来。1G到2G就是模拟调制到数字调制的过程。和1G不同的是,2G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因此,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也在增加,随着系统容量的增加,2G网络下除了打电话语音沟通之外,还可以发短信以及上网。虽然数据传输的速度很慢(每秒9.6~14.4kbit),但文字信息的传输由此开始了,这成为当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在2G时代也是移动通信标准争夺的开始,主要通信标准有以摩托罗拉为代表的CDMA美国标准和以诺基亚为代表的GSM欧洲标准。最终随着GSM标准在全球范围更加广泛的使用,诺基亚击败摩托罗拉成为了全球移动手机行业的霸主。第二代移动通信为3G和4G奠定了基础,是通信行业坚实的一步。

无线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学生 22222 指导教师姜丽飞讲师 年级 2008级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系别物理系 唐山师范学院物理系 2012年5月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姜丽飞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标题 (1) 中文摘要 (1) 1 引言 (1) 2 系统硬件设计 (1) 2.1 设计目标 (1) 2.2 方案选择 (1) 2.3 系统结构 (2) 2.4 电路设计 (3) 3 系统软件设计 (6) 3.1 通信协议 (6) 3.2 系统软件 (7) 4 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7) 4.1 温度测量 (7) 4.2 光照测试...................................... (7) 4.3 主机与各从机通信距离及响应时间测试 (8) 5 结束语...........................................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 (10) 附录.................................................................................................... (11) 外文页........................................... .. (12)

智慧环保在线监测系统

智慧环保在线监测系统 2017年3月

目录 1概述 (2) 2应用 (3) 3系统功能 (4)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4) 5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5) 6功能设计 (6) 6.1方便的污染源管理 (6) 6.2动态数据成图 (7) 6.3环境质量监测 (7) 6.4评价模型 (7) 6.5三维浏览 (7) 6.6地名显示 (7) 7业务功能设计 (8) 7.1水污染监测业务功能 (8) 7.2大气污染监测业务功能 (8) 7.3废水废气污染源监测业务功能 (8)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深入应用,综合业务办公正成为各级环保部门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综合业务的特点是集网络硬件、业务系统、资源管理、信息服务于一体,大规模应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全方位支持办公、管理决策、信息应用与服务。 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消除环保局内部的各类信息孤岛,实现环保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创建一个集成的、统一的、精确运作的协同办公平台和个性门户以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同时能够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增强政府管理、决策和公众服务能力,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务公开、信息共享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OA+MIS+GIS的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正成为环保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系统规范了各类业务数据的生产、监理、管理及应用,形成数据共享和交换机制,建立环保信息中心,“数据传输与统计服务”的新模式。

环保信息化建设框架图 2应用 外网信息发布;综合业务办公、信息共享;内网各系统门户整合;网上申报;

3系统功能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系统体系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体系

目录 一、总则 (3) 二、运行维护体系 (3) 2.1运行维护组织机构 (3) 2.1.1运行维护机构组成 (3) 2.1.2岗位职责 (3) 2.1.3运行维护人员、硬件配置 (7) 2.2公司相关制度 (7) .2.2.1 考勤、考核制度 (7) 2.2.2 财务管理制度 (7) 2.2.3 工装管理制度 (7) 2.2.4 运维车辆管理制度 (7) 2.2.5 薪酬制度 (7) 2.2.6 运行维护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7) 2.2.7 运行维护人员技术等级评审方 (7) .2.2.2办事处管理规范标准 (7) 2.3运行维护工作流程管理 (9) 2.4运行维护工作标准 (10) 2.4.1单点基站规范化标准 (10) 2.4.2运行维护巡检流程及内容 (11) 2.4.3台账记录 (11) 2.4.4监测站房卫生 (12) 2.4.5 故障响应及抢修 (12) 2.5运行维护保障 (12) 2.5.1备品、备件 (12) 2.5.2试剂、标准液 (13) 2.5.3台帐 (13) 2.5.4 费用 (13) 2.5.5技术支持 (14) 2.5.6数据有效性 (15) 三、监督考核 (15) 3.1运行维护监督检查 (15) 3.1.1环保部门监督检查 (15) 3.1.2公司监督检查 (16) 3.1.3运行维护辖区自检 (16) 3.2运行维护考核(附考核细则) (16) 3.2.1环保部门考核 (16) 3.2.2公司考核 (16) 3.2.3办事处考核 (16) 3.3运行维护奖励 (16) 附运维巡检内容表 (18)

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用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用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0-01T09:59:19.9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作者:卢先礼 [导读] 摘要: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使得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逐渐突显出来。 (广东盛邦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使得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作用逐渐突显出来。无线通信系统在实践应用中,成本不高且部署方便,然而在阴影区域尚未存在有效的应对方法。无线专网作用的发挥需要有效融合电力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基于此,文章将电力无线专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在配用电自动化中的应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电力无线专网;配用电自动化;应用 一、电力无线专网发展阐释 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而建设重点也逐渐放在配用电智能化方面。正是因为配用电网络的分布相对广泛,且拓扑相对复杂,所以通信方式也逐渐实现了面状分布发展态势。要想对面状分布终端问题加以解决,无线通信方式的作用不容小觑[1]。 目前阶段,国内电网选用的无线通信方式,集中包括了无线公网方式与无线专网方式两部分。其中,无线公网能够有效地补充覆盖配用电节点业务,但却难以完全覆盖电力行业,特别是很容易受到无线公网时延大的影响。而无线专网能够有效地提高通信质量,且可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能够对电力配电通信网络当中的光纤通信加以补充,并实时监控业务[2]。但仍需注意的是,虽然无线方式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地下室与密集城区阴影区域覆盖方面却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改进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电力无线专网的优势与功能,进一步推广其应用的范围。 二、依托系统构建电力无线通信专网路径 (一)系统组成 以系统为核心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核心网EPC、无线终端、网管与无线基站,如图一所示: 图一系统架构 (一)系统基本特点 第一,覆盖范围广泛且信号具有较强的绕射能力; 第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第三,传输数据信息更稳定; 第四,设备具备较强可靠性[3]; 第五,可维护效果理想; 第六,支持可拓展功能。 三、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用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地下室方面 在地下室中选择使用了普天无线自中继系统,其核心技术就是无线技术,借助自组网技术优势,可以实现多跳传输的目标。此外,组网灵活性较强,系统实际功耗也不多。 此系统在实际应用方面,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有效融合,对电力无线专网处于大面积覆盖状态下的地下室阴影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系统本身组成包括三方面,即接入点、终端节点与路由终端。其中,接入点能够有效地实现远距离信号和近距离信号转换,而路由终端所负责的任务就是完成信号路由转换[4]。对于终端节点而言,则需要和电力终端完成有效地对接。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运行中,路由节点能够综合考虑网络实际的复杂性适当地增加,而终端节点也能够结合电力终端数量采取必要的增加措施,如图二所示: 图二地下室电力无线专网 (一)密集城区方面 将应用于城市部署过程中,由于存在诸多阴影区域,所以终端接入的难度较大。若仅选择方式,就必须在终端安装的过程中,对安装方式进行合理地判断,所以也直接提高了终端安装复杂性。若选择使用终端,即可结合终端信号的具体情况采取补盲措施,一定程度上优化网络部署的可行性[5]。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补盲的时候,补盲设备供电相对简单,但资源的传输却十分紧张。若可以达到无线回传的目标,就能够对这一问

无线环境保护自动监测系统(精)

应急指挥子系统应急指挥子系统信息库 信息库:包含应急资源、专家库、危险品、隐患单位信息,实现对以上信息数据的录入、编辑、查询、报表生成、打印等功能应急预案:预案管理—预案生成启动—处置方案—现场处置—跟踪监测—应急终止—恢复评估—总结报告—预案推演指挥决策:主要有联动指挥和辅助决策的功能,通过预案生成系统专家意见、查询危险品信息向政府部门提交污染情况报告和提交处置方案,通过图像、语音、EMAIL、短信等方式实现信息的发布和管理车辆管理:实现对执法车辆的使用、维护、人员出车情况的跟踪管理定位跟踪:通过GPS定位信息对车辆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将投诉举报信息和应急信息在第一时间通知执法车。指挥调度:指挥车辆在最短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执法处理 应急指挥预案应急预案应急指挥系统执法车辆指挥调度 指挥决策车辆管理 定位跟踪指挥调度 10 应急指挥子系统应急指挥子系统—应急指挥预案隐患单位信息管理预案生成收录危险品的基本信息和应急处理办法 11 应急指挥子系统应急指挥子系统—执法车辆指挥调度定位跟踪:通过无线传输,将车机计算出的定位信息传送至平台,配合电子地图实现车辆定位。环保执法车 PDA APN接入无线基站 wcdma/gprs 中心管理平台手机笔记本轨迹回放:工作人员调出任意一辆车在某段时间内的运行轨迹,并且将轨迹结合GIS地图动画表现出来,方便管理人员对监察车辆的监督和管理实时调度:随时保持与车辆的沟通,及时下发事故应急调度信息,调派车辆前往事发地点进行执法。视频监控:通过3G网络实现对车辆的远程图像监控,可完成对执法现场进行拍摄取证。监控大屏 GIS地理地图车辆信息管理车辆所处位置(经度、维度、方向等) PC机PC机 PC机监控中心 12 环境保护自动监测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管理:可建立不同级别用户,如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企业管理员、企业操作员。 设备管理:对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电视墙、数采仪、报警设备等集中管理。 机构(区域)管理:建立各级机构。 权限认证管理:对不同用户及设备授权。 日志管理:记录各种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报告书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领萃环保科技公司

一、方案概况 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涵盖水质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固定污染源监测(CEMS)、以及视频监测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系统以污染物在线监测为基础,充分贯彻总量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包含了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许多重要功能,充分满足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要求,支持各级环保部门环境监理与环境监测工作,适应不同层级用户的管理需求。 二、方案架构 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构成: 1、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排污口(环境空气)各监测参数及其变化状况; 2、中心站可随时取得各子站的实时监测数据,统计、处理监测数据,编制报告 与图表,并可输入中心数据库或上网查询; 3、收集并可长期储存指定的监测数据及各种运行资料、环境资料备案检索; 4、系统具有监测项目超标及子站状态信号显示、报警功能; 5、具有自动运行、停电保护、来电自动恢复功能; 6、运维状态测试,例行维修和应急故障处理; 三、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1、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在线自动监测,能全天候、连续、自动地监测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实时变化情况,迅速、准确的收集、处理监测数据,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规律,为环保部门的环境决策、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1.1系统构成 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子站、中心站、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子站的主要任务是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由采样装置、监测分析仪、校准设备、气象仪器、数据传输设备、子站计算机或数据采集仪以及站房环境条件保证设施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参数主要包括SO2、NOX、O3、CO、PM10(2.5)、气象参数。 1.2系统特点 1.2.1系统集成优势

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Smart Grid 智能电网, 2018, 8(5), 465-471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1a12807265.html,/journal/sg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1a12807265.html,/10.12677/sg.2018.85051 The Research of Data Coll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Based on Device Direct Connection and Northbound Interface Xingnan Li1, Zhan Shi1, Ying Wang1, Yong Ding2 1Guangdong Power Grid Company, Guangzhou Guangdong 2NARI Group Corporation,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Sep. 29th, 2018; accepted: Oct. 16th, 2018; published: Oct. 23rd, 201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ed hybrid networking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electric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is studied. Firstly, the unified modeling of the core network, wire-less network (including base stations, wireless terminals) and other different types of equipment in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is carried out. Through distributed data acquisition, data ac-quisition and encapsulation are carried out for the network management of the core network,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other equipment in the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Then, different sub nets are divided and unified in the upper layer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nd base stations is indirectly constructed by resident small area codes. Finally, based on the computer graphics technology, all the equipments are managed hierarchi-cally, and the different equipments of the core network and wireless network are managed com-prehensively in the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Wireless Private Network, Mixed Network, Data Collection 电力无线专网一体化混合组网及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李星南1,施展1,汪莹1,丁雍2 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 2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无线无源温度检测原理

无线测温技术方案 (基于 EH 技术) 1.EH 技术说明 1.1. EH 技术简介 环境能量采集(EnergyHarvesting)技术具有可循环、无污染、低能耗等优点,它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和微功耗技术的基础上,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涵盖了太阳能、风能、热能、机械能、电磁能采集等诸多方面。能量收集技术应用范围极 其广泛:交通、能源、物联网、航空航天、生物等等。把能量采集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 的在线监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必将为解决电网智能化运行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 能量收集 (EH) 也称为能量积聚,使用环境能量为小型电子和电气器件提供电能。 能量收集系统包含能量收集模块和处理器/发送器模块。能量收集模块从光、振动、热 或生物来源中捕获毫瓦级能量。可能的能源还来自手机天线塔等发出的射频。然后,电源经过调节并存储起来。系统随后按照所需的间隔触发,将能量释放给后续负载使用。 1.2.EH 技术应用 在变电所、站的运行现场具有丰富的电磁能,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 ),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和模具 ),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因此我们认为高压设备内是一个工频电场和磁场能量非 常密集的区域。我们正是利用微电子技术、低功耗技术以及能量管理技术收集高压设备中的电磁能,并将其能量转化为无线温度传感器所需之电源。 将 EH 技术应用于高压设备一次回路的无线测温,解决了传感器的能量需求问题,使得传感器摆脱了对传统电池的束缚,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安装更方便,维护更简单,产品更环保,技术更先进。 2. 基于 EH技术的富邦电控FTZ600无线测温系统 2.1.无线测温系统简介

环保在线监测

一、概述 环保在线监测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环保在线监测采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涵盖水质监测、烟气自动监测(CEMS)、空气质量监测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系统以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充分贯彻总量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 二、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包括:监控中心服务器、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软件、通信网络、监测点监测终端设备、各种监测仪器(水质监测仪器、烟气监测仪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等)。 三、组网通信方式: 监测点与监控中心之间采用GPRS通信方式。 四、系统功能: ◆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测:以图标、表格、图形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实时展现各排污口 设备的运行状况、污染物排放浓度、流量、排放量等信息,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报警与预警:以声音、图标颜色变化、表格中数值的颜色等形式提供多样化的报 警功能。精确地描述超标数值,超标时间,超标排放量、超标排放介质量,为强化环境监理工作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故障报警:当在线监测仪表发生故障时,系统自动发出故障报警信号。 ◆统计与分析:将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类汇总与 统计分析,充分满足各种统计要求。 ◆强化企业排放口的管理,以多种方式对污染物排放量、超标排放量、超标排放介 质量、监控设备停运时间等重要指标进行统计,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

◆实现对受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管理,及时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发展趋势,为总量管理、总量控制提供基础依据。 五、系统特点: ◆采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彻底摆脱“有线”的束缚,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 ◆利用GPRS无线网络实时在线的特点,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无线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各个企业污染物排放口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支持任何类型、任何厂家的监测仪表,只要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即可对任意仪表类型自动进行识别,从而扩大了系统的监测种类和应用范围。 ◆涵盖在线监测的多种应用,包括水质在线监测、烟尘在线监测。 六、监测点设备及连接示意图:

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高峰

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高峰 发表时间:2018-12-17T10:20:15.31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作者:高峰[导读] 摘要:无线专网这项技术被称作是在全球内,使用微波对于互联网进行接入的技术。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山西朔州 036000)摘要:无线专网这项技术被称作是在全球内,使用微波对于互联网进行接入的技术。因此,电力当中使用的通信网具有大量的、复杂的进行参数收集的点,此类进行参数采集的单点,其输送的效率不大。而且,在电力通信网络进行正常运行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实施大量的优化改良。因此,电力通信网络需要有便捷的接入条件及高效的网络,以构成方式平稳、高效地开展输送保障,更加便捷的运行期间使 用的对策。 关键词:无线专网技术;电力通信网;应用 1电力无线专网特性 第一,施工难度较低:无线专网基站和终端一般都是安装于电力自有物业,无需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因此施工协调难度低也不会破坏环境的原有建设与规划,并且基站的建设可以依附于高楼或者自有电力设备,无需重新再建设基站,具有施工成本低、周期短、难度低等优势。第二,系统抗毁性较高:由于无线专网通信的传播载体为无线电波和无线设备是依附于电力自有设备上,无线电波和电力自有设备均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具有很强的抗毁性。即使在大面积部署后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也可以快速恢复通信,无线专网具有恢复难度低、恢复周期短的优势。第三,系统可维护性较好:当无线专网系统出现故障,网管可将问题迅速定位到每个终端,并且由于无线网络传播载体为无线电波的缘故,因此可以更加精准的定位到问题,进行问题的精准修复,具有系统后期可维护性较好、修复工作量较小的优势。第四,系统可扩展性较强:无线网络建设不易受地域、环境和距离的限制,因此具有扩展性好、扩展规划易、扩展周期短等优势,切合于未来电力业务大面积扩展的趋势,方便进行大规模扩展。第五,服务质量优:电力无线专网在网络资源分配、业务服务、优化调整、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实时自我调配,因此在响应及时性、服务质量等方面优于其他通信方式。第六,安全优势:无线专网可根据电力业务安全需求在核心网、基站、终端等多个层面采取安全措施,全面综合提升无线通信安全性;因此具有很强的安全性。 2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的意义 2.1可应用授权的230MHz频段 低频段具备覆盖范围大、覆盖领域广的优势,可达到县域电力通信网络中分散客户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组网成本。因此,在广覆盖、低成本无线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低频段是一项宝贵的、难得的频率资源。在电力领域中,230MHz频段是专用型频段,其覆盖距离大约为6倍左右的2.4GHz频段。但在最开始部署时无线系统并不会过高运用此频率段,如数传电台。其实通过研究发现,数传电台与2G技术体制所运用的频谱效率类似。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我国也在大力升级和改造低频段通信技术。在230MHz频段可运用TD-LTE宽带技术,完全能够取代数传电台进行工作,是在升级和改造当前电力无线通信体制,得到了我国无线电监测中心大力认可。其结合30MHz频段特点,运用相对应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有效传输带宽数据信息,并结合传统信息系统,进而达到了建设智能化和信息化农网现实需求。 2.2具备支撑庞大的客户群进行在线交流的功能 在进行参数传输时,客户占据了大量无线电方面的资源,在输送无线参数以后,便会将无线资源进行输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于无线方面的资源效率以及质量进行利用。TD-LTE这项技术还具备实时在线功能,不止能够将业务在实时性方面提出的相关要求进行满足,同样可以极大的提升业务全方位的效率。 2.3具有承受大量高宽带类型的服务方面的能力 使用这项技术,可以将无限的专用网组建成功,能够承担多种类型的业务。例如:进行配电状态的自动化、传统意义的语音、高速参数、收集使用电力资源的信息、流媒体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项技术完成了智能化在进行农网组建期间提出的相关需求。 2.4频谱水准优 联系实际工作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将无线专网技术使用到通信行业当中,对于频谱资源而言,其储备量不够充足。这项技术可以利用频谱在宽度上存在的差异,将其在进行实际应用时具备的灵活性以及有效性表现出来。 2.5能够保证客户身份信息的安全 在TD-LTE系统中运用两种保护机制来保护用户身份,即:临时身份标识机制、永久加密身份标识机制。永久加密身份标识指的是在空中对接口过程中尽量加密传输的身份标识。临时身份标识指的是在空中接口过程中,尽量运用一个频繁更新的身份标识来取代永久身份标识,进而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3无线专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目前电力无线专网使用的技术体制主要包括230MHz数传电台、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McWil(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TD-LTE(分时长期演进)等,现对主要技术应用展开分析:第一,230MHz数传电台由于调制方式相比于其他目前使用较多的技术体制比较落后,频谱利用率不高,并且数据采集方式仅限与串行的方式,方式单一,不能并行收集数据,具有采集率低下和灵活性不高的问题。在通信过程中容易造成重要信息或者设备故障信息不能及时上传,带来系统瘫痪等问题。 第二,WiMAX的工作频段主要是在2-11GHz范围内,由于其工作频段范围较短,导致其信号的绕射能力和抗遮挡能力较差,因此在电力通信相关的业务建设中只适合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这样可以减少信号的衰减。故该技术的特征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对地势选择具有很高的严苛性,因此不能大面积的推广该技术。 第三,McWill是由旧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弥补了旧通信技术中的缺点,对WiMAX中抗遮挡能力差的缺点进行了改善,提高了信号的抗遮挡能力,具有更强的抗干扰性,具有更强的覆盖能力。但是该技术目前可使用的频段不多,缺少成熟强大的终端芯片开发商,因此该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处于研究成长阶段。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种植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之前的小面积 种植演变为了如今的大规模,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必须引进先进的 技术配合人工劳作进行种植。传统的环境监测系统布线成本高,抗干扰性差,增 加新监测点时必须改变物理线路,工序复杂,维护难度大。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Zig Bee;环境监测; 为满足环境温度监测系统远距离,低成本,部署灵活等要求,设计并实现了 一种树型结构的无线传感网络,通过无线传感网络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上传监控 主机,实现远距离检测和监控.介绍了节点硬件设计,然后根据环境温度监测的 应用需求进行软件设计,采用休眠机制以降低节点的功耗,将系统进行实地部署 与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1 相关工作 研究目的是利用ZigBee技术结合WSN设计安全高效的、个性化的环境监测 系统。许多本领域学者已经利用WSN设计了一些环境监测系统,代表性的成果有:雷旭等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隧道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系统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了低功耗网络节点与网络汇聚节点设计了B/S模式访问的监控 中心软件;梅海彬等提出了一种基于Arduino开放平台与XBee Pro增强通信距离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近海环境进行了实时监测;陈克涛等设计了以CC2530为 核心处理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业环境监测网关节点;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 网络和3G/4G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了WSN接入In?ternet的方法;Arch Rock Corp等研究了IPV6WSN;另外,针对农田土壤参数(诸如温湿度等)的精 确采集系统设计上,很多学者研究了土壤WSN精确化应用系统与实现的关键技术。诸如此类,这些都是典型的WSN环境监测系统与关键技术研究的文献成果。概括这些目前WSN环境监测领域文献共性特点,大多是针对农业、海洋等某一 领域设计的应用系统,缺乏共性通用的系统平台设计思想;另外由于缺乏目前云 计算、最先进的新技术植入,缺乏先进与人性化设计理念。针对这些弱点,进行 了研究改进。实践证明本文设计的系统,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监测场所的环 境信息,如:温度、湿度、可燃有毒气体及其浓度、火灾、光线明暗程度等数据。此外,系统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实时闭环环境信息的预警决策,能根据信息特点实 现对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如环境安全指数超标会做出决策并采取一些措施。 2 无线传感器网络和Zig Bee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大量价格较低的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系统[。将这些传感器节点部署在目标区域内,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自发形成多跳的无线网络,监测区域内的各种环境 信息通过传感器的感知、采集和处理后经由无线网络传送给监控中心或终端用户,协作完成指定的任务。ZigBee是一种便宜的、低功率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信技术。适用于通信数据量不大、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分布范围较小,一般应用于无 线传感器网络、家庭自动化、农业自动化、遥测遥控和医疗护理等方面。ZigBee 的主要特点是低速率、低功率、低成本、自配置和灵活的拓扑结构,抗干扰能力强。ZigBee技术与现有的控制网络标准无缝链接,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3 硬件设计

智慧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设计1总体设计 系统由污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污染净化设施运行监测系统、预警预告系统、初级控制执行系统、紧急控制执行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对排污数据和环境治理设备运行状况同时进行监测,综合分析两方面的数据,确保排污单位排污状况真实可靠,污染净化设施有效运行。 对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环保设备偷停不运转的情况,系统会启动生产控制执行程序,远程下达命令,分层断电,及时制止排污行为,改变了传统设备“只监不控”的方式。 对突发性污染事故隐患和污染物泄露事故,系统会立即执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排污单位的紧急ESD系统,紧急规避危险,预防灾难性污染事故的发生。 如果企业排污超标,系统会在排污单位和环保部门同时报警,并将报警信息通过短信息在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管理者的手机上,督促管理者及时处理问题。 系统监控设备监控一体化功能,使排污单位必须自觉维护好系统,因为一旦运行不好,上传数据不正确,没有数据上传视同违法,系统仍然会报警,有效遏止人为破坏,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 2功能设计 方便的污染源管理 本模块利用GIS技术把环境污染源应用软件构筑于污染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图形库管理系统之上,提供具备空间信息管理、信息处理和直观表达能力的应用。能综合分析环境情况,实现污染源信息的综合查询,为计划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有关的评价、预测、规划、决策等服务。其检索查询功能,可对行政区划、年份等进行条件统计汇总,统计结果可用表格、统计图、文字等多种方式表示。 动态数据成图 系统可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自动对区域环境状况进行直观表现,提供描绘全场平面、立体等值线图,各种数据可生成饼图、柱状图、线状图等多种表现形式,能动态外挂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数据。 环境质量监测 系统分为对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及农作物等方面的监测,其主要功能:专题的监测点位图的显示、点位查询、区域查询、信息查询、全区环境分布、全区或个别点环境平均状况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等。并实现了数据地图化功能,可自动生成交通线上的噪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