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养殖专业》淡水养殖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专业》淡水养殖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专业》淡水养殖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专业》淡水养殖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水产养殖专业》淡水养殖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制与招生对象

学制:全日制三年专科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掌握水产饲料的营养与饲料加工知识;了解鱼类的品种,掌握鱼类的生理特点及生物学特性;掌握鱼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知识;掌握各种鱼类的养殖技术;掌握水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掌握渔业经济管理知识等知识与技能,具备特种水产养殖、鱼类的繁殖操作、鱼类饲料的配制、加工能力;具备鱼病的预防、诊断、治疗能力;具备鱼网的编织与修补能力;鱼的捕捞操作能力;渔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等。获得执业兽医师(水生生物学)、水产养殖工等中级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在畜牧水产局、畜牧水产所、水产科技站、水产种苗繁殖基地、饲料公司、鱼药公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鱼苗繁殖、渔场管理、水质监测、饲料生产及销售、鱼药生产及销售、水产品研发与销售工作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面向岗位或岗位群

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1、水产种苗繁育、养殖场1、鱼苗繁育;

2、渔场的管理

2、饲料相关企业

1、饲料生产、研发;

2、饲料的销售;

3、饲料的品控和质检

3、水产养殖相关的事业单位1、畜牧水产局;2、畜牧水产所;3、水产科技站

4、渔药相关企业1、鱼药的生产、研发;2、鱼药的销售

5、水生生物疾病诊断与防治单位1、水产疾病诊断、防治

6、水产品加工企业1、水产品的加工;2、相关保健品的研发

7、自创实体从事与水产养殖相关的生产和经营

四、培养要求

(一)知识要求

1、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本行业法规、法律及规范的基本知识;

2、具有大学专科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有比较合理的复合知识结构;

3、掌握水生生物的形态与分类、生理、生态、生化基础知识;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及特种水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病害防治基本知识;

5、掌握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养殖水域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

6、掌握养殖水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合理利用、规划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7、掌握现代水产养殖的主要设施、水产品捕捞与加工、渔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有鱼饲料生产、加工、调制及经营能力;

2、具有常规鱼类繁育及饲养管理能力;

3、具有鱼类疾病防治能力;

4、具有特种水产品繁育及饲养管理能力;

5、具备大水体增养殖及捕捞技术;

6、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和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力。

7、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三)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高尚的人格品德,自尊、自立、

自强、自爱、自重。

2、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常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专业综合素质。掌握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能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问题,能用法律维护社会公共

利益和个人合法利益;熟悉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熟练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专项技

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讲究卫生,身体健康;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进取心,具有实事求是、克服困难、艰苦奋

斗的精神;具有理智、沉着、坦然、乐观向上,富有朝气的性格气质。

(四)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证书名称等级要求备注

1 全国普通话等级证书二乙以上等级证书必选

2 全国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A级或三级证书可选

3 全国计算机应用等级考试证书一级及其以上必选

4 水产养殖工中级证书中级以上证书必选

5 全国执业兽医(水生生物类)执业兽医师助理非必选

(五)毕业条件

获得170个以上学分、普通话二乙以上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合格证书和至少一项资格证书,

方可毕业。

五、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一)专业主干课程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池塘养鱼技术,内陆水域增养技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淡水生物学,鱼类学,水产微生物学,生物饵料培养学,名特水产养殖技术,水化学,淡水捕捞技术、观赏鱼饲养技术,鱼类生态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二)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

1、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105课时,集中实践1周,合计120课时)

学习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理功用,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了解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消化吸收和物质代谢过程,熟悉常用饲料原料的性质、特点、选用注意事项及其加工贮存方法,熟悉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掌握饲料配方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了解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机械设备,学会配合饲料的品质管理与评价方法,熟悉配合饲料的投饲技术,了解世界饲料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为鱼、虾类营养和配合饲料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池塘养鱼技术(45课时,集中实践5周,合计120课时)

介绍鱼类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的养殖技术和理论,内容包括养殖品种的生物学、养殖环

境条件、营养与饲料、苗种培育、成鱼养殖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阐明了鱼类资源增殖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并结合选修专业介绍各种综合养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国内外在鱼类增养殖方面的新技术、新进展。重点学习四大家鱼以及其他经济鱼类的特征、生活习性及养殖技术,掌握四大家鱼养殖繁殖技术以及其他经济鱼类的养殖技术,并进行生产开发。

3、内陆水域增养殖学(105课时,集中实践1周,合计120课时)

学习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养鱼池塘的生态环境及其改良,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育苗、鱼种的培育,食用鱼养殖,活鱼运输,鱼类越冬,其它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养殖;及内陆水域不同的养殖方法;主要学习内陆水域鱼类增殖的陆水学基础,鱼类的种群及其数量变化,内陆水域鱼产力,内陆水域的粗放养殖,内陆水域集约养殖,鱼类资源保护设施,经济鱼类的移植驯化,经济水产动物人工繁殖与放流,渔业水域的污染及防止,内陆水域的渔业管理;学习鲻梭鱼、鲷科鱼类、东方鲀类和鲆鲽类等各种海水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育苗方法及港养、池养和网箱养鱼等养殖方法;了解常用的增殖方法,增殖品种的保护和繁育等。

4、水产动物疾病防治(44课时,集中实践1周,合计64课时)

主要学习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等。内容包括寄生虫学的

基本原理、病理学基本原理、药物和药理、鱼病的预防、鱼虾类微生物疾病及寄生虫病。

5、淡水生物学(90课时,集中实践2周,合计120课时)

学习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生存环境和生物学特性,掌握生物的分类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地区常见的经济学上重要门类的生态习性和经济学意义,使学生学会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为将来的专业课的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生产打下基础。

6、鱼类学(105课时,集中实践1周,合计120课时)

学习鱼类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及我国常见鱼类的分类特征、分类地位及之间的亲源关系等,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学习鱼类各器官的系统解剖,准确地鉴别物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7、生物饵料培养学(65课时,集中实践1周,合计80课时)

学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和动物性饵料生物培养,学习各类饵料生物培养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生产技术。学生掌握常见饵料生物种类的识别,培养基制作方法,藻种的保存方法,单胞藻的分离方法,饵料生物的培养方法等。

8、名特水产养殖技术(50课时,集中实践2周,合计80课时)

学习经济水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这些水产动物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养成技术,及疾病防治等。通过对该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经济水产动物的生物学基本特征、人工育苗和养殖通用技术,成为具有能够从事基层养殖生产,养殖教学工作和进行科研、推广养殖生产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材。

9、水化学(65课时,集中实践1周,合计80课时)

学习水域理化因子及其变化,普通的水生生态原理,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及检测,了解水域理

化因子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对渔业的影响,建立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

10、淡水捕捞学(35学时,集中实践3周,合计80学时)

学习常见的捕捞工具的结构,装配及使用,学习大水面捕捞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捕捞工具的使用,安装及修补。

11、观赏鱼饲养技术(65课时,集中实践1周,合计80课时)

学习金鱼、锦鲤、海水鱼、热带鱼四大类观赏鱼类及饲养技术,了解各观赏鱼类的品种,掌握

观赏鱼类的具体繁殖、饲养方法。

12、鱼类生态学(45课时,集中实践1周,合计60课时)

学习鱼类各种生命机能和环境条件的关系,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规律,鱼类群体空间位置的变更,人类活动队水域环境和鱼类资源的影响,以鱼类为主要食物生产的水域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

13、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65课时,集中实践1周,合计80课时)

学习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的主要内容、现状和发展趋势,使学生具备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的基

本理论知识的作用。

(三)各类课程教学课时

本专业共开设29门课程,2830学时,178.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098学时,占总学时的38.79%;实践教学学时1732学时,占总学时的61.20%。公共必修课10门,880学时,55学分;专业必修课13门,1220学时,75学分;专业选修课4门,90学时,6.0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43学分。各类课程教学课时比例如下:

1、通识课880课时,占总学时2830的31.09%;

2、专业基础课320课时,占总学时2830的11.31%;

3、专业课900课时,占总学时2830的31.81%;

4、选修课90课时,占总学时2830的3.18%;

5、顶岗实习600课时,占总学时2830的21.20%。

六、教学计划安排表

(一)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表

附表1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表

水产养殖专业学制三年层次专科

课程

代码

课堂名称

学时分配学期/周数/(课堂教学周+集中实践周)

一二三四五六

2

0周

20

20

20

周2

0周

2

0周

1

3周

5

1

4周

3

.5周4周

4

1

4周

4

通识

1380

9001

道德与法律 3

4

3

1

2试1380

9002

思想概论 3

4

3

1

2试1380

9003

大学语文8

1

20

8

4

42试1380

9004

高职英语 5

8

6

2

22查1380

9005

计算机应用基础8

1

20

4

8

42机1380

9006

大学体育8

1

20

3

9

221查1380

9007

就业指导 5

8

4

4

1 1 查

1380

9008

形势与政策 5

8

6

2

111查1380

9009

心理健康 5

8

6

2

111查

1380

9010

军事课 5

8

6

2

111查小计

5

5

8

40

4

90

3

50

专业基

础课

1 5104

0101 水化学

5

80 40

4

0 4

1

W 试

2 51040202 鱼类学 8

120 50

7

0 31

W

3 5104

0203 水生生物学 8 120 50

7

42

W

业课

4

51040204 池塘养鱼 8

120 54 66

45W

5 5104

0205

生物饵料培养学 5

80 38

42 41W 试

6 5104

0206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8

120 50

70 1W

7 5104

0207

淡水捕捞学 5

80 38

42 3W

试 8

5104

0208 鱼病学

5

80 30

5

1W

9 51040209 内陆水域增养殖学

8

120 52 68 1W

0 5104

0210

名特水产品养殖技术 5

80 30 50

42W 试 1 5104

0211

观赏鱼养殖技术 5

80 30 50

41W 试

2 5104

0212

鱼类生态学 4

60 28 32

41W 查 3 5104

0213

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5

80 38 42 41W 查 小 计

79

1220 528 692

51040217

水产品加工技术 5

80 40 40

4/2W 查 5104

0218

水产饲料检验 5

80 40 40

4/2W 查 5104

0219 市场营销 5

80 40 40

4/2W 查 51040220 水产微生物学

5

80 40 40 4/2W 查 4中选3,修满6学分方可 20

320 120 40

实践

军训

4 60 60

2W

岗位实训与毕业

实习 20 4

80

4

80

2

0W

合 计

172

2760 1138 1582

24 4W

24 8W 0 6W 22

5W 17/8W 20W

注:实践考核栏填写代码:①面试;②考证;③呈交作品;④现场操作;⑤设计。

(二)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表

表2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安排表

园林技术专业学制三年层次专科

课程类别实践环节名称周数

执行学期(周)

一二三四五六

专业基础模块水化学 1 1

鱼类学 1 1

水生生物学 2 2 池塘养鱼 5 5 生物饵料培养学 1 1

专业技术模块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1 1

淡水捕捞学 3 3

鱼病学 1 1

内陆水域增养殖学 1 1

名特水产品养殖技术 2 2

观赏鱼养殖技术 1 1

鱼类生态学 1 1

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1 1

水产品加工技术 2 2

水产饲料检验 2 2

水产微生物学 2 2

市场营销 2 2

军训 2 2

顶岗实习20 20 合计51 4 8 6 5 8 20

(三)笔试、机试、实践考核、考查科目表

1、笔试、机试科目表

每学期学院和系部统一组织3门考试。思想概论、道德与法律、大学语文、水化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生物饵料培养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池塘养鱼、鱼病学、内陆水域增养殖学、名特水产品养殖技术共12门课程组织统一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组织机试。

2、考察科目

高职英语、大学体育、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淡水捕捞学、观赏鱼养殖技术、鱼类生态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水产品加工技术、水产饲料检验、水产微生物学共12门课程,由授课教师安排考察。所有职业基础和职业技术类课程结业时都必须同时给出理论知识成绩和技能实训成绩,两项成绩同时合格者方为该科成绩合格。水产品加工技术、水产饲料检验、水产微生物学、市场营销4门选修课程中选修3门,只考查合格与不合格,而不分成绩等级,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和具备的综合素质情况。

3、实践考核科目

⑴全面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组织学生参加《水产养殖》、《全国执业兽医(水生生物类)》等水产行业及相关行业,中高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要求学生能获取一门或一门以上的专业技能证书。考证成绩可作为相应课程结业成绩。

⑵推行国家英语、计算机以及普通话水平考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以获取相应的证书。

⑶水产饲料的制作、鱼类人工繁殖的操作、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水产微生物的培养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要比照中级或高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采用现场测试、现场操作、现场答辩等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 方案

宿迁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汽车制造与维修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汽车制造、维修能力,在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生产制造、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配件销售等企业从事车辆维护接待、检测接待、修理接待、整车销售、配件销售等方面的中级职业技能人才。具有相关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多技能并有明确职业岗位定位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生产维修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汽车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其主要业务范

围是:培养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培养从事车辆维护、检测、修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多技能劳动者。 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定位:汽车生产线操作工、汽车修理工、汽车钣金工、汽车电器修理工、汽车美容工、机动车检验工。 三、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 1. 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及艺术素养。 2.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4.掌握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基础知识。 6.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掌握汽车的制造工艺、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理论知识。 (二)基本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政治立场坚定,忠于祖国、积极进取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深刻理会和实践“八荣八耻”。 2.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公关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文明意识。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工作计划 地质学系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力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得当的管理手段,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教学体系突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为总原则,在教学体系中,坚持加强基础,放宽专业,强调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体现专业特色,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立足学科前沿,注重多学科渗透,重视实践课,加大教学实验条件和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实现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建立了以地质学基本理论为主导、以新技术为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接触地质学前沿动态的课程体系。删减了内容陈旧、重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增加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跨1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例,增加富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全面改革了实践教学构架,赋予课堂教学实践、课程实践、科研实践、毕业实践新的内涵,构成了全新的、科学完整的地质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教学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根据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开设特色课程,使科研、师资、地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教学实验实习体系实践教学是地质科学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认识与方法的锻炼,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针对地质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对原有体系的改造,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要的位置,突出实践教学的综合性与创新性,打破课堂教学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教学过程,使不同课程内容互相交融。高水平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奠定了教学的高起点和高标准。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自我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素质,形成了实践教学从理念到形式全面改革。我系实验实习体系由野外教学实习和课程教学实习两个模块组成。野外地质实习是地质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按照教学

小学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小学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导读:本文小学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集乡张一小学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我校素质教育蓬勃发展,根据马中字【2013 】052 号《马集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人才队伍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才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为引领,为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以打造我校优秀人才队伍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平台,加大教育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本土人才梯队培养长效机制,到2017 年,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育优秀人才队伍。 三、培养对象、模式及周期 1. 培养对象 我校在编在岗教师 2. 培养模式

分类别:教师培养序列为骨干教师T学科带头人T名师T本土教育家;班主任培养序列为优秀班主任T模范班主任。 分层次:各类人才称号分为乡级、县级、市级等层次。 3. 培养周期 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培养周期为1 年;模范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培养周期为2 年;名师培养周期为3 年;本土教育家培养周期为4 年。 四、培养方案 1. 教师队伍 (1)群星计划-- 争创明星教师与星级化管理 按照胜任本职工作,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进步的标准,建立健全教师星级评比和管理模式,力求触动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神经,让每位教师都有梦想,每位教师都能成长,形成“人人想专业成长,人人能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 措施:学校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并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每年举行一次明星教师评比活动。(如爱岗敬业之星、教学质量之星、校本研修之星、管理之星、师德之星、读书之星、爱心之星等明星称号。)各学校要根据德能勤绩的综合业务成绩每三年进行一次星级考核,星级分一至五星(一星为初级,五星为最高),各星级人数按照1:2:3:3:1 的比例评定。每个教师的星级考核将作为其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绩效考核和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推荐参加县、市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评选的重要依据。 (2)砺耕计划-- 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按照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导读:范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技工教育的创新发展,现就全省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依据职业标准,对接产业发展,开展职业分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评价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提升学生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课程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育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加强实践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基本术语 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是详细阐述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方案(最新整理)

资兴市职业中专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历者;学制3年。 2、汽车运用与维修1班 二、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人才。 三、职业领域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和汽车外形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及配件销售等工作。 四、专业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善于思索,勇于创新。 (2)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沟通及协作能力; (3)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为发展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适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5)具有较坚实的本专业知识基础。 (6)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7)具有适应岗位需要的体能。 (8)具有计算机控制及操作能力。

2、专业技能与知识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材料、电工和电子、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 (3)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进行零件测量; (4)具有汽车构造、使用性能、检测、维护、修理和汽车驾驶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以下从业技能。 (1)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初步的企业生产经验; (2)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如诊断、检测等),具有初步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能力; (3)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5)具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职业资格证书 (1)通过劳动部门汽车维修工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通过车管部门汽车驾驶技能考核,取得相应的驾驶资格证书。 (3)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维修电工/中级 (4)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电工作业操作与维修上岗证。 五、课程及教学计划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职业生涯规划 ( 32课时) 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 创业创造条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汽修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6-6-5.2017年汽修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专业代码:082500 三、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四、基本学制:三年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的技术服务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平,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悉汽车维修及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与生产方式,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六、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基本知识、核心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3.吃苦耐劳,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基本知识 1.掌握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本专业所需的公共基础知识;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 4.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能识读汽车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件的检测; (三)核心技能 1.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2.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3.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4.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5.能完成汽车车身电气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6.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气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维修; 7.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8.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9.能通过语言表达使客户清楚维修作业的目的和为客户提供用车建议。 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文件(新)

关于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文件,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为进一步推动各系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保证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真正实现按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现就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提出如下竟见。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指见》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与领袖型企业的深入校企合作,明确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兼顾本专业生源情况、学生的学习志愿和学习能力等因素,课程体系的设计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重点进行核心课程整合,充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要求 1、校企合作 专业瞄准对应领域的国内前五、省内前三的知名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与其中1-2 家优秀企业深度开展合作,明确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研讨、制订课程体系。 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不要高也不要低。就业岗位2-3 个,针对岗位阐述人才培养规格,包含知识、能力、职业素质、工作规范、行业标准等要

求。 3、课程体系 (1)教学模式 根据培养目标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等特点,专业可采取1422 、三循环、理论-实习-理论等不同的教学模式。 (2)公共课两课、体育、公共选修课等公共课由学院公共教学部统一制定。英语课方面,要以专业为核心,调研本专业就业岗位对英语素养的要求,以专业为主体,在专业课中渗透英语素养的培养。公共教学部负责全院休闲英语、考试英语、IT 英语、能力英语等教学。 (3)专业课 针对培养目标,专业课包括实训应控制在15 门以内,每学期开设的专业课门数2 门为宜,最多不能超过3 门。专业课的学时要充分,建议每门课程的周学时数达到6 学时以上。 对就业岗位起重要支撑作用、与职业资格证书关联紧密的理论学期的专业课和实训要进行整合,整合后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实训)应在3-4 门左右,建议核心课程的周学时数达到8 学时以上。除第一学期之外的其它学期均要有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应被列为考试课的重点,采取教考分离。 (4)实习各专业实习由专业与学院实习就业处共同制定。 (5)学时与学分 三年制各专业总学时一般应控制在2800 学时左右,总学分约为160 学分;两年制各专业总学时一般应控制在2200 -2400 学时左右,总学分约为130 学分。

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医院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医务人员,通过重点资助扶持,促进青年学术骨干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优秀青年人才,并为国家、省等各类人才计划储备力量。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加速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杰出的学术能力、临床、教学和科研业绩显著的优秀青年人才,从而加快提升我院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质量,增强医务人员队伍科研整体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和人才选拔的高标准、重业绩的原则,既考虑过去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又注重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 坚持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选拔时既注重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又兼顾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和基础相对薄弱学科的发展需要,与我院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相协调。 坚持突出重点和分层次培养原则,把培养学科带头人、市级、区级、院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作为重点,同时注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其他层次人才的培养。 坚持择优选拔的原则,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的遴选、培养、管理等环节。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培养的公平竞争、科学考评、动态管理等运行机制。注重人才潜能的发挥,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至2020年,培养一支10名左右由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组成的、能够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在国家、省医药卫生领域中起骨干作用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其中1-2人成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或进入省“121人才工程”序列,1-2人成为院重点学科带头人,2-3人成为院学科建设中重点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3-5人成为院重点学科带头人。 (二)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目标:使其成为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医德高尚、业务精湛、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造诣、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攻坚人才,对学科团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在我院今后的临床、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部分优秀者能够入选省“121人才工程”序列。 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目标:使其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对本学科的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取得较丰富研究成果,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带动所在学科临床、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三、选拔条件 选拔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热爱医药卫生事业,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高尚品格及学术发展潜质,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年龄

汽车运用及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二、专业定位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是在汽车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及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岗位是汽车检测、维护、修理、使用、质量检验、新技术的引进与使用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职业技能与能力考核指标 借助工具书能阅读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一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具有初步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鼓励学生考取驾驶照,通过汽车维修工中级工等级考核。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适应现代汽车行业发展需要,掌握汽车检测技术、汽车钣金、汽车美容、汽车电器、汽车敲补、维修等方面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且具备汽车检测技术、维修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适应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工作需要,适应国际竞争需要,适应终身学习需要,能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及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岗位是汽车检测、维护、修理、使用、质量检验、新技术的引进与使用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4)掌握本专业汽车电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5)掌握本专业汽车电控故障诊断与维修方面的知识。 (6)掌握本专业电工和电子、气压和液压技术等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a、职业能力

培养学生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能力,解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等实际问题能力,评价结果的能力。 具体专业能力如下: (1)具有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2)具有识图与绘图能力; (3)具有汽车整车维修能力; (4)具有各部件拆装维修能力; (5)具有判断零部件质量能力; (6)具有汽车售后维修服务能力; (7)具有汽车装饰、美容的能力; (8)具有汽车车身修复的能力; (9)能规范使用汽车通用工具与专用工具。 (10)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掌握汽车维修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具有初步组织生产的能力。 (11)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具有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能力。 (12)有—定的独立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13)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4)具有收集、查阅汽车技术资料和记录、整理已完成的工作的能力 b、方法能力 (1)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具有独立学习能力。 (3)具有获取新知识能力。 (4)具有决策能力。 c、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 (2)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 养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代码083400) 专门化方向:新能源汽车检测、新能源汽车维修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三年 办学层次:中专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汽车组成构造的基础理论知识,面向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汽车检测中心(站)、汽车运输公司等,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胜任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查勘定损等工作的中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1.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从事检测维修、前台接待、信息管理等技术服务工作; 2.汽车检测中心(站)从事汽车检测及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3.汽车运输公司从事车辆维护、检测维修及其他技术服务工作; 4.保险机构或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保险及定损核赔工 (二)职业资格 1.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中级工)、低压电工操作证。 2.本专业毕业生也可选考以下职业资格证书:汽车驾驶、AUTOCAD(中级工)。 (三)继续学习专业 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设计与制造。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1)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了解我国国情,拥护改革开放,关心国家大事; (2)具有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抱负,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素养;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维修专业 (中、高级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汽车维修 专业代码:0403-4、0403-3 专业类别:交通类 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中级工起点两年 一、培养目标 (一)中级工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并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完成汽车维护和常规维修等工作任务的技能人才。 (二)高级工培养目标 面向汽车维修服务一线,培养熟悉企业现场管理,能独立完成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组织完成汽车各总成大修作业等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 二、综合职业能力 (一)中级工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遵守企业工作制度,服从企业工作安排。 2.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查阅汽车维修资料。 3.能根据汽车用户手册或维修手册,熟练进行汽车维护与常规维修作业。 4.能按照岗位工作要求,执行交接、验收等业务流程,并能规

范填写工作维修记录。 5.能与客户、领导、同事进行有效沟通。 (二)高级工综合职业能力 1.能严格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现场管理。 2.能根据工作需求收集、归类、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3.能根据故障现象,应用恰当方法,分析故障成因,制定维修方案。 4.能根据维修方案,完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及总成大修、验收等作业。 5.能与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完成维修作业的组织、总结等工作。 6.能向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并进行有效沟通。 三、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一)中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维修、装配、零配件管理与销售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四级)。 (二)高级工就业方向及对应职业资格 在各类汽车维修与生产企业中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装配、零配件管理与销售及汽车维修接待等工作,取得汽车修理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三级)。 四、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项目 (一)主干课程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 专门化方向: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 办学层次:普通专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岗位: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车辆质检、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二)职业资格 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工证,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 汽车运用工程、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

诚实守信。 2、科学文化素质 (1)掌握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动基础、工程力学、钳工基础以及汽车文化、汽车结构认识、汽车使用常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专业素质 (1)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3)初步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一种外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 (4)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4、身心素质 (1)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二)职业能力

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围绕一定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学习、训练等活动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规划;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文件。为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各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就2015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与办学方向,改革教学模式,增强专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整合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三)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使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表述更加具体、明确、实用和切实可行,各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尤其是加强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要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1.培养内容与管理 1.1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着力于提升培养对象的综合能力,计划从理想信念、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创新思维与理论研究能力、执行力以及汇报展示能力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培养。 1.2培训计划 计划在两年内开展的培训内容包括:理想信念培训、基本素质培训、能力拓展培训及轮岗。 1.2.1理想信念培训 1.2.1.1内部讲师培训: 将邀请公司党委领导,就青年人才的成长、成才做专题讲座,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参训学员围绕讲座内容进行学习。 1.2.1.2外部讲师培训: 人力资源部将积极联系外部资源,组织关于时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1.2.2基本素质培训: 1.2.2.1通过对入选的人才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人才培养工程的目标,梳理出人才普遍存在的短板,并引进外部优质

培训资源制定相应培训计划。 1.2.2.2将组织学员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类管理培训,促使学员既能学习到外部前沿的能力课程,也能学习到内部先进的管理思路。 1.2.3能力拓展培训: 组织参训学员参加1至2次户外拓展训练,并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安排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竞赛任务,使之为同一个目标团结协作。 1.4课题计划 1.4.1课题的设置 入选的人才针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创新的思维提出优化意见,并就此开展创新课题的研究。 1.4.2节点设置 1人才培养工程的第一年年底前,启动创新课题开题工作,学员通过填写《创新课题研究申报表》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及课题导师。。 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的第二年中旬,学员根据创新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创新课题研究论文,课题导师针对学员的创新课题给予必要的指导与支持,人力资源部参照职称评审相关流程组织学员进行创新课题研究论文答辩工作。 1.5轮岗培训计划 对于部分培养对象可以视情况安排轮岗实习,轮岗实习是指培养对象按照未来工作需要进行跨部门实岗锻炼。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第一条目的 为认真贯彻集团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培养、使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满足公司乃至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专业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及项目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

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本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人才的甄选、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方法、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由“启航工程计划”、“育英工程计划”、“菁英工程计划”、“卓越工程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1.启航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2.育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优秀班组长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车间或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3.菁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核心技术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后备岗位储备人才。 4.卓越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后备干部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因应

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代码083400) 专门化方向:新能源汽车检测、新能源汽车维修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三年 办学层次:中专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汽车组成构造的基础理论知识,面向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汽车检测中心(站)、汽车运输公司等,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胜任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查勘定损等工作的中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1.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从事检测维修、前台接待、信息管理等技术服务工作; 2.汽车检测中心(站)从事汽车检测及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3.汽车运输公司从事车辆维护、检测维修及其他技术服务工作; 4.保险机构或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保险及定损核赔工 (二)职业资格 1.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中级工)、低压电工操作证。 2.本专业毕业生也可选考以下职业资格证书:汽车驾驶、AUTOCAD(中级工)。 (三)继续学习专业 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设计与制造。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1)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了解我国国情,拥护改革开放,关心国家大事; (2)具有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抱负,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具有理论联系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3 (项目单位名称)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单位:(公章) 所属省份: 主管部门:(公章) 法人代表: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 二○一二年三月

填写要求 一、《实施方案》要按照本通知相关要求,如实填写。 二、《实施方案》须制定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要有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各项目进度须明确年度目标、可监测指标和经费预算。 三、填写内容文字要准确简练,内容要重点突出,数字要精准无误。 四、填写内容的字体为仿宋_GB2312,字号为五号,行距为固定值16磅。 五、《实施方案》请使用A4纸,双面印,左侧装订后一式四份连同电子文档一并上报。

内容提要 一、项目概述................................................... 表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信息................................. 表1-2项目背景............................................. 表1-3工作基础............................................. 二、项目实施工作思路与工作目标.................................. 表2-1项目实施工作思路...................................... 表2-2项目实施工作目标...................................... 三、项目实施工作重点及内容...................................... 表3-1-1 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 表3-1-2 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 表3-n-1 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 表3-n-2 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 四、主要保障措施............................................... 表4-1保障机制............................................. 表4-2投入预算汇总......................................... 五、审核结果................................................. 表5省级专家审核意见和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附件:1.×××(项目单位名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2.×××(项目单位名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 费管理实施细则 注:页码可根据《实施方案》填写的实际页数编排。

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级机械设计与制造 ( 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 )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专业代码 : 580101) 1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 , 适应地方经济和 社会发展需要 , 具 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基本理论、 基础 知识与技能 ,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 , 能从事汽车检 测、 维修、 管理与服务等第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 2.【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以下知识、 技能与素质 主要培养规格描述 1.具备从事本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 , 包括 : 英语、 体育。 2.掌握汽车识图、 汽车机械、 汽车电工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等 专业基础知 识。 知 3.掌握汽车构造、 原理、 维修,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 原理、 维修 , 汽车 识 电控系统的结构、 原理和检修等专业理论知识。 4.掌握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掌握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参数 和影响因素。 5.掌握合理使用汽车的理论知识 , 掌握企业经营管理 , 汽车及配件营销与售 后服务的基本理论知识。 1. 具备应用本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进行良好沟通的 能力以及与她人协作的能力 ; 2. 具备本专业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 3. 具备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1. 具有对汽车进行性能检测并评估检测结果的能力 2. 具备判断汽车故障、 制定维修计划的能力 ; 3. 具有汽车维修工具及诊断设备使用能力 ; 4. 具有汽车电器系统及电控装置检测、 诊断、 修理的能力 ; 5. 具有汽车机械总成拆装、 检查、 修理的能力 ; 6 具有汽车一般维护与检修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 通识知 识与通 识能力 专业知 识与专 业能力

机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负责人:高锦南 学院院长:方玮 教务处长:夏学文 主管校长:熊发涯 机电学院 二〇一五年七月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5803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职业范围 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机电设备维修与调整、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和设备管理等领域的岗位群,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职业领域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机械制造类、印染行业等大、中型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维护与维修等岗位技能和专业技能,能在相关岗位从事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维修、技术改造和设备营销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 (一)知识目标 (1)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英语、计算机应用及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

(2)掌握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机械装配与机械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掌握液压与气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6)掌握编制机电设备修理工艺及配件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 (7)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护、保养和维修的基本知识; (8)掌握机电设备改造技术的基本知识; (9)掌握机电产品销售相关的基本知识。 (二)技能目标 (1)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写作、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2)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及英语技术资料的阅读能力,有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的基本能力; (3)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4)具备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和技术改造的基本能力; (6)具备机修钳工、维修电工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7)具备机电设备售后技术服务的基本能力; (8)具备编制常规机电设备维修工艺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精神; (3)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 (4)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精神; (5)具有一定团队协作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