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建模 生产计划问题

数学建模 生产计划问题

数学建模 生产计划问题
数学建模 生产计划问题

第一题:生产计划安排

2)产品ABC的利润分别在什么范围内变动时,上述最优方案不变

3)如果劳动力数量不增,材料不足时可从市场购买,每单位元,问该厂要不要购进原材料扩大生产,以购多少为宜

4)如果生产一种新产品D,单件劳动力消耗8个单位,材料消耗2个单位,每件可获利3元,问该种产品是否值得生产

答:

max3x1+x2+4x3! 利润最大值目标函数x1,x2,x3分别为甲乙丙的生产数量

st!限制条件

6x1+3x2+5x3<45! 劳动力的限制条件

3x1+4x2+5x3<30! 材料的限制条件

End!结束限制条件

得到以下结果

1.生产产品甲5件,丙3件,可以得到最大利润,27元

2.甲利润在—元之间变动,最优生产计划不变

3. max3x1+x2+4x3

st

6x1+3x2+5x3<45

end

可得到生产产品乙9件时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6元,应该购入原材料扩大生产,购入15个单位

4. max3x1+x2+4x3+3x4

st

6x1+3x2+5x3+8x4<45

3x1+4x2+5x3+2x4<30

end

ginx1

ginx2

ginx3

ginx4

利润没有增加,不值得生产

第二题:工程进度问题

某城市在未来的五年内将启动四个城市住房改造工程,每项工程有不同的开始时间,工程周期也不一样,下表提供了这些项目的基本数据。

工程1和工程4必须在规定的周期内全部完成,必要时,其余的二项工程可以在预算的限制内完成部分。然而,每个工程在他的规定时间内必须至少完成25%。每年底,工程完成的部分立刻入住,并且实现一定比例的收入。例如,如果工程1在第一年完成40%,在第三年完成剩下的60%,在五年计划范围内的相应收入是*50(第二年)+*50(第三年)+(+)*50(第四年)+(+)*50(第五年)=(4*+2*)*50(单位:万元)。试为工程确定最优的时间进度表,使得五年内的总收入达到最大。

答:

假设某年某工程的完成量为Xij, i表示工程的代号,i=1,2,3,j表示年数,j=1,2,3,如第一年工程1完成X11,工程3完成X31,到第二年工程已完成X12,工程3完成X32。

另有一个投入与完成的关系,即第一年的投入总费用的40%,该工程在年底就完成40%,工程1利润:

50*X11+50*(X11+X12)+50*(X11+X12+X13)+50*(X11+X12+X13)

工程2利润:

70*X22+70*(X22+X23)+70*(X22+X23+X24)

工程3利润:

20*X31+150*(X31+X32)+150*(X31+X32+X33)+150*(X31+X32+X33+X34)

工程4利润:

20*X43+20*(X43+X44)

max(50*X11+50*(x11+x12)+50*(X11+X12+X13)+50*(X11+X12+X13))+(70*X22+70*(X22+X23) )+70*(X22+X23+X24)+(150*X31+150*(X31+X32)+150*(X31+X32+X33)+150*(X31+X32+X33+X34)) +(20*X43+20*(X43+X44))

st 5000*X11+15000*X31=3000

5000*X12+8000*X22+15000*X32=6000

5000*X13+8000*X23+15000*X33+1200*X43=7000

8000*X24+15000*X34+12000*X44=7000

8000*X25+15000*X35=7000

X11+X12+X13=1

X22+X23+X24+X25≥

X22+X23+X24+X25≤1

X31+X32+X33+X34+X35≥

X31+X32+X33+X34+X35≤1

X43+X44=1

全为大于零的数

Lingo语句:

Model:

max=50*(4*X11+3*X12+2*X13)+70*(3X22+2*X23+1*X24)+150*(4*X31+3*X32+2*X33+1*X3 4)+20*(2*X43+1*X44)

!约束条件

5000*X11+15000*X31<=3000;5000*X12+8000*X22+15000*X32<=6000;5000*X13+8000*X23 +15000*X33+1200*X43<=7000;8000*X24+15000*X34+1200*X44<=7000;8000*X25+15000*X35< =7000;X11+X12+X13=1;X22+X23+X24+X25<=1;X22+X23+X24+X25>=;X31+X32+X33+X34+X35<=1; X31+X32+X33+X34+X35>=;X43+X44=1;

End

输出结果:

Objective value: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9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X11

X12

X13

X22

X23

X24

X31

X32

X33

X34

X43

X44

X25

X35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结果分析:要获得最大利润,需在第一年投资3000万的资金在工程3上,第二年投资6000万资金在工程3上,第三年投资5000万在工程1上,1200万在工程4上,800万投资在工程3上,第四年投资1800万在工程2上,5200万在工程3上,第五年投资200万在工程2上,剩余6800万,获得的最大利润万元。

3.投资问题

假设投资者有如下四个投资机会,A在三年内,投资人应在每年的年初投资,每年每元投资可获利息元,每年取息后可重新将本息投入生息,B在三年内,投资人应在第一年年初投资,每两年每元投资可获利息元。两年后取息,可重新将本息投入生息,这种投资最多不得超过20万元。C,在三年内,投资人应在第二年年初投资,两年后每元可获利息元,这种投资最多不得超过15万元。D在三年内,投资人应在第三年年初投资,一年内每元可获得利息元,这种投资不得超过10万元,假定在这三年为一期的投资中,每期的开始有30万元的资金可供投资,投资人应怎样决定投资计划,才能在第三年底获得最高的收益。

答:

用xiA ,xiB ,xiC, xiD ,i=1,2,3, 表示第i年初给项目A,B,C,D的投资金额,则

max ++

s.t.x1A+x1B=30

=x2A+x2C

x3B+x3A+x3D=+

x1B≤20

x2C≤15

x3D≤10

程序如下:model:

1]max=*X3a+*X2c+*X3d;

2]X1a+X1b=30;

3]X2a+*X1a=0;

4]X3b+X3a+**X1b=0;

5]@bnd(0,X1b,20);

6]@bnd(0,X2c,15);

7]@bnd(0,X3d,10);

End

运行结果如下: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at iteration: 4

Objective value: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X3A

X2C

X3D

X1A

X1B

X2A

X3B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2

3

4

因此,第一年在机会A上投资万元,在机会B上投资万元,第二年在机会C上投资15万元,第三年在机会A上投资万元,在机会D上投资10万元,可获得最大收益万元。

4.生产计划与库存问题

某产品的制造过程由前后两道工序一和二组成。下表提供了在未来的6-8月份的相关数据。生产一件的产品在工序一上花小时,在工序二上另外花小时,在任何一个月过剩的产品,可以是半成品工序一,也可以是成品工序二,允许在后面的月中使用,相应的储存成本是每间每月1元和2元,生产成本随工序和随月份变化。对于工序一,单位生产成本在六七八月份分别为50元,60元,和55元。对于工序二,相应的单位生产费用分别为75元,90元

答:

model:

min = 50*x11 + 75*x21 + (x11-500) + (x21-500)*2

+ 60*x12 + 90*x22 + (x11 + x12 -950) + (x21 + x22 -950)*2

+ 55*x13 + 80*x23 + (x11 + x12 + x13 - 1550) + (x21 + x22 + x23 - 1550)*2;

*x11 <= 800;

*x21 <= 1000;

x11 >= 500;

x21 >= 500;

x11 >= x21;

x11 + x12 -950 >= 0;

x21 + x22 -950 >= 0;

*x12 <= 700;

*x22 <= 850;

x11 + x12 >= x21 + x22;

x11 + x12 + x13 - 1550 >= 0;

x21 + x22 + x23 - 1550 >= 0;

*x13 <= 550;

*x23 <= 700;

x11 + x12 + x13 >= x21 + x22 + x23;

end

gin 7

5.志愿者排班问题

1)一家医院雇佣志愿者作为接待处的工作人员,接待时间是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每名志愿者连续工作三小时,只有在晚上八点开始工作的人员除外,他们只工作两小时,对于志愿者的最小需求可以近似成2小时间隔的阶梯函数,其函数在早上八点开始,相应的需求人数分别是4、6、8、6、4、6、8.因为大多数志愿者是退休人员,他们愿意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提供他们的服务,然而,由于大多数慈善团体竞争他们的服务,所需的数目必须保持尽可能的低。为志愿者的开始时间确定最优的时间表。

2)在问题一中,考虑到午饭和晚饭,假定没有志愿者愿意在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开始工作,确定最优的时间表。

答: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人数时间

8X14

9X1X2

10X1X2X36

11X2X3X4

12X3X4X58

13X4X5X6

14X5X6X76

15X6X7X8

1)假设每个小时段的Xi,i=1,2,3,-14

Lingo程序:

min=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

x1>=4;

x1+x2>=4;

x1+x2+x3>=6;

x2+x3+x4>=6;

x3+x4+x5>=8;

x4+x5+x6>=8;

x5+x6+x7>=6;

x6+x7+x8>=6;

x7+x8+x9>=4;

x8+x9+x10>=4;

x9+x10+x11>=6;

x10+x11+x12>=6;

x11+x12+x13>=8;

x12+x13+X14>=8;

end

运行结果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11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X14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结果显示,最少需要32名志愿者参加志愿工作。工作安排如下:

2),lingo程序

min=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

x1>=4;

x1+x2>=4;

x1+x2+x3>=6;

x2+x3+x4>=6;

x3+x4>=8;

x4+x6>=8;

x6+x7>=6;

x6+x7+x8>=6;

x7+x8+x9>=4;

x8+x9+x10>=4;

x9+x10>=6;

x10+x12>=6;

x12+x13>=8;

x12+x13+X14>=8;

end

运行结果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9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X14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下料问题

已知工厂有一批(数量充分多)长为180厘米的钢管,现需要70厘米长的不少于100根,52厘米长的不少于150根和35厘米长的不少于100根。问怎么截法

1)使得所用的原料最少

2)使得所剩余的边料最少

试分析两种问题的答案是否相同。

答:

705235Left Model12015 Model21206 Model31035 Model40226 Model50055

(1)总余量最小

model:

min = 5*x1 + 6*x2 + 5*x3 + 6*x4 + 5*x5;

2*x1 + 1*x2 + 1*x3 >= 100;

2*x2 + +2*x4 >= 150;

1*x1 + 3*x3 +2*x4 +5*x5 >= 100;

end

gin7

(2)总根数最小

model:

min = x1 + x2 + x3 + x4 + x5;

2*x1 + 1*x2 + 1*x3 >= 100;

2*x2 + +2*x4 >= 150;

1*x1 + 3*x3 +2*x4 +5*x5 >= 100;

end

gin7

两种答案是不相同的。

7、最小覆盖问题

ABC是一个小型的货物配送公司,需要每天给五个客户发送货物,表给出了每一条线路上的客户,由于卡车运送能力的约束,所以每一条线路都是事先制定的,例如,在线路1上,卡车的运送容量可以且只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表给出了ABC总部和客户之间的距离。目标就是找一个路程最短的日常配送方案,一满足五个客户的需求,得出的解中可能有客户会在多条选中的线路上,在配送执行中只选择其中一条线路来服务他,根据这个问题,建立整数线性模型,并求出最优解。

答:根据要求应求出最佳的路径。由已知共有6条路线供选择,从给出的各客户离ABC总部的距离我们可以知道各路线距离:x1=80;x2=50;x3=70;x4=52;x5=60;x6=44(将彼此之间的距离相加即可得到)。建立数学模型,编写如下程序:

min=80*x1+50*x2+70*x3+52*x4+60*x5+44*x6;

x1+x2+x5>=1;

x1+x2+x4+x6>=1;

x1+x3+x5+x6>=1;

x1+x3+x4+x5>=1;

x2+x3+x4+x6>=1;

@bin(x1);

@bin(x2);

@bin(x3);

@bin(x4);

@bin(x5);

@bin(x6);

输入以上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

Objective value:

Extended solver steps: 0

Total solver iterations: 0

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X1

X2

X3

X4

X5

X6

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

1

2

3

4

5

6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应选择线路5和线路6,这样最短的路程为104英里。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

第二十五章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生产计划是保证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具体执行计划,是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为了科学、合理组织生产,保证公司合同及时交付,均衡调节生产进度,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节分工与授权 第二条(一)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保证公司销售合同、新产品试制任务的完成。 (二)制定先进合理的“期量标准”,严格按生产周期组织生产,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能力,确保生产均衡进行。 (三)生产计划的编制需有可靠的物资保障和技术组织措施保证,技术研发部及物资保障部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提供技术支持和组织物资采购。 (四)各车间作业计划要经过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各生产车间的加工能力。 第三节实施与执行 (一)生产计划编制的依据 第三条编制生产计划必须掌握可靠的依据并正确运用,以提高生产计划的编制质量。具体提供资料:产品订货合同和技术协议、新产品试制计划、设备大修计划、关键材料配套情况、产品工时定额。 第四条“期量标准”也是编制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期量标准”应根据公司生产体制和工艺调整因素及时进行修订。 (二)生产计划工作的任务

第五条根据公司年、月生产计划指标,把公司月份任务按日历进度计划要求,具体地、合理地分配到车间,使之相互配合、衔接,保证全面落实,按期、按质、按量全面均衡地完成。 第六条根据已确定的任务量进行劳动力和设备能力、作业面积的平衡,充分发挥生产能力,缩短生产周期,压缩生产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第七条按生产计划量规模控制半成品库存,减少在制品和外协的资金占用。 (三)生产计划的程序 第八条每月十日前下达下月生产计划,并将生产计划下发至销售部、物资保障部、技术研发部、质量检验部、生产车间并上报有关领导,以便各部门了解合同投产安排。 第九条根据合同资源对急于交付未列入计划的工程项目,制定临时生产计划,合理调节车间进度,确保合同要求。 第十条每周早会,生产计划部将一周生产计划及合同进度情况作以总结,并提出需调度及协调问题,使各部门了解生产动态。 第四节监督与检查 第十一条生产计划人员要及时同设计、工艺及供应销售等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满足用户要求。 第十二条接受主管领导的监督检查,按需要调整进度计划,满足市场需要。 第十三条计划变更或调整要履行有关手续,相关人员要签字盖章备案。 第五节附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生产计划部负责解释。

南开20秋《生产运营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在线作业

1.运作战略属于公司的()战略 A.发展战略 B.职能战略 C.竞争战略 D.多元化战略 答案:B 2.设计是把计划、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表达出来的过程 A.视觉方式 B.嗅觉方式 C.触觉方式 D.听觉方式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5S”推进阶段的是() A.形式化 B.行事化 C.习惯化 D.制度化 答案:D 4.某月饼店固定成本30000元,每块月饼人工和材料等可变成本平均为6元,每块月饼售价16元。要达到损益平衡,必须制作及销售多少块月饼?() A.5000 B.3000 C.1875 D.1500 答案:B 5.是谁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 A.泰勒 B.亚当·斯密

C.霍桑 D.甘特 答案:B 6.不属于科学管理内涵的是() A.组织要科学 B.要有科学的精神 C.产品设计要科学 D.方法和工具要科学 答案:C 7.下列哪项战略属于公司战略?() A.成本领先 B.差异化 C.集中化 D.多元化 答案:D 8.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 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答案:C 9.下列基本质量管理图表工具中哪一种显示的是两种变量相关程度() A.直方图 B.散布图 C.流程图 D.控制图 答案:B 10.项目管理有()大生命周期

A.3 B.4 C.5 D.6 答案:B 11.在服务能力生命周期的()时期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方面的(价格/质量)竞争 A.创业期 B.合理化 C.成长 D.成熟 答案:D 12.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不同在于() A.为库存采购 B.与供应商一般是买卖关系 C.与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D.让供应商竞争以获利 答案:C 13.是()首次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A.贝尔 B.费根鲍姆 C.戴明 D.克劳斯比 答案:B 14.波士顿大学的5个运作竞争重点中,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是() A.交货可靠性 B.产品可靠性 C.一致性质量 D.低价格 答案:C

机械加工生产7种产品

机械加工生产计划问题 摘要 本文主要是利用全局最优和局部最优思想,建立优化模型,并借助于Lingo软件求出结果。在第一问中,我们求得了最终的生产、库存、销售计划,并以表格的形式附在第一问的模型求解里,求得的总利润为41464元。第二问我们利用了灵敏度分析法来求解,并在考虑到每月的最大生产量和现在的市场销售上限,综合考虑,得到了具体的每个月份每种产品需要提高销售量上限及其提高幅度。第三问我们在第一问算出的结果上,考虑到影响因子(各机床设备)对每月每种产品的生产能力的影响程度的大小,综合分析,最终得到了需要购置的设备及其优先顺序。第四问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局部最优问题,即考虑到每月的设备能力都尽可能的能满足各产品当月的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个新的设备检修计划,经计算,此时的总利润为 49646元,比第一问的结果多出8182元,符合题意要求。第五问是在第四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条件的情况下,编出新的程序,并借助于Lingo软件求的最终总利润为52500.5元。最后本文还对体中的模型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并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灵敏度分析;线性规划;计划;设备工时;影响因子 一、问题重述

机械加工厂生产7种产品(产品1到产品7)。该厂拥有以下设备:四台磨床、两台立式钻床、三台水平钻床、一台镗床和一台刨床。这五种设备共同完成七种产品从一月份到六月份的生产,并且这期间设备需要有检修计划,每个月各种产品的销售是有上限的,每种产品的库存量有限,工作时间有限,根据这些情况 (1) 制定六个月的生产、库存、销售计划,使六个月的总利润最大? (2) 在不改变以上计划的前提下,哪几个月中哪种产品的销售上限可以提高已达到增 加利润的目的。销售上限提高的幅度是多大? (3) 哪些设备的能力应该增加?请列出购置新设备的优先顺序。 (4) 是否可以通过调整现有设备的检修计划来提高利润?提出一个新的检修计划,是 原来计划检修的设备在这半年中都得到检修而使利润尽可能增加。 (5) 对上述生产计划问题,构造一个最优设备检修计划模型,使在这半年中各设备的 检修台数满足题中的要求而使利润为最大。 二、问题假设 1. 每天每台机器从工人工作的同时开始工作,即机器工作时间和工人工时相等,并且当月所有不需要检修的机器在工作中不会出现故障,影响生产。 2. 每月所能生产的产品必须在当月完成,即当月生产无半成品。 3. 产品库存费用按月结算,并在月底结算。 4. 如果产品在上月有剩余,则该产品的库存量在下一月的销售中优先售完。 5. 当月生产的产品量在不超过销售量上限时,该产品均能销售出去。 6.不考虑检修设备所需要的维修费用和设备在运行中所花费的用电等费用。。 三、符号表示 (1,2,7;1,2,,6)ij x i j == 表示第i 种产品在第j 月的生产件数 (1,2,7;1,2,,6)ij c i j == 第i 种产品在第j 月的库存件数 (1,2,7;1,2,,6)ij n i j == 第i 种产品在第j 月的销售量 (1,2,,6)j m j = 每月销售产品的净利润 (1,2,,7)pi i = 每种产品的单位利润 (1,2,6)j d j = 每月需要检修的机器数量

农场生产计划 数学建模

农场生产计划 数学模型 问题重述 某农场有3万亩农田,欲种植玉米、大豆和小麦三种农作物.各种作物每亩需施化肥分别为 吨、吨、 吨.预计秋后玉米每亩可收获500千克,售价为 元/千克, 大豆每亩可收获200千克,售价为 元/千克,小麦每亩可收获350 千克,售价为 元 /千克.农场年初规划时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标:年终收益不低于350万元; 第二目标:总产量不低于万吨; 第三目标:玉米产量不超过万吨,大豆产量不少于万吨,小麦产量以 万吨为宜,同时根据三种农作物的售价分配权重; 第四目标:农场现能提供5000 吨化肥;若不够,可在市场高价购买,但希望高价采购量愈少愈好. 模型假设与建立 模型假设: 1、 假设农作物的收成不会受天灾的影响 2、 假设农作物不受市场影响,价格既定 用321,,x x x 分别表示用于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的农田(单位:亩) + +---++++++=6 455433_22_11*)107 35*10735*10760*10712(**min d p d d d d p d p d p z 模型建立 约束条件 (1)刚性约束 30000321<=++x x x (2)柔性约束 第一目标:年终收益不低于350万元; {} ?????=-++++ -- 3500000 245240120min 113211 d d x x x d

第二目标:总产量不低于万吨; {} ?????=-++++ -- 12500000 350200500min 223212 d d x x x d 第三目标:玉米产量不超过万吨,大豆产量不少于万吨,小麦产量以 万吨为宜, {} ?????=-++ -+ 6000000 500min 3313 d d x d {} ?????=-++--2000000 200m in 4424d d x d {} ?? ???=-+++-+-500000035min 55255d d x d d 第四目标:农场现能提供5000 吨化肥;若不够,可在市场高价购买,但希望 高价采购量愈少愈好. {} ?????=-++++ -+ 5000000 15.02.012.0min 663216 d d x x x d 模型求解:(见附件) 种植面积: 玉米:亩 土豆:亩 小麦:亩 能够得到一个满足条件的种植计划 附件: model : sets : L/1..4/:p,z,goal; V/1..3/:x; HN/1..1/:b; SN/1..6/:g,dp,dm; HC(HN,V):a; SC(SN,V):c; Obj(L,SN):wp,wm; endsets data : p=; goal=0;

生产计划控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控制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JS/QMP.SC-02-2013 (A版) 编制部门: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生产计划控制管理制度 1.0目的 为使本公司的产能安排有所依据,各生产环节能有序运作,满足客户订单品质及交期要求,以保证公司有履行合约的能力.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产品的生产计划控制. 3.0权责 3.1销售部:接受客户订单,组织评审及审核. 3.2生产部:客户订单的评审参与,生产计划的拟定及进度控制,生产物料的领用,生产进度控制及品质控制. 3.3采购部:生产物料的采购及交期控制. 3.4仓储部:物料的收发. 4.0运作程序 4.1生产负荷评估 4.1.1市场部接受客户订单,并交给生产部. 4.1.2生产部依据<工序加工流程卡>、物料库存状况及未完订单状况,依据客户订单要求交期回签计划交期于<客户订单>上。 4.1.3生产部门将业务订单汇总后,依订单的出货日期及产品数量等,评估产能负荷.如果产能负荷评估导致本公司不能按客户要求出货日期完成的订单,生产部应知会销售部,销售部联系客户协商调整新的交货日期,直到客户满意为止;如有客户订单发生变更时(交期、数量),销售部应通知各部门以作变更.

4.2生产计划拟定与分发 4.2.1各车间生产计划的编制时程为每1月. 4.2.2生产计划的拟定要综合考虑公司产能负荷,原物料、工模具及设备状况, <生产计划单>的拟定尽量以同类产品、同颜色、同模具、同机台为原则,以免模具的上落频繁及同一机台频繁转产.拟定完成的<生产计划单>要经总经理核准后方可分发. 4.3生产计划的执行 4.3.1生产部依<生产计划单>,在预定生产日期前1天核查生产条件是否完备,即核查工模状况、设备状况、生产线负荷状况,原物料状况等。 4.3.2仓储部签收<生产计划单>后,按生产要求日期提前确认物料到位状况,并依生产部开立的<领料单>进行备发料作业. 4.4.3各生产车间签收<生产计划单>后,即按生产计划表的生产顺序对生产条件再确认,同时依<生产计划单>开单领料. 4.4.4生产车间因物料或生产条件等导致<生产计划单>无法执行时,应在问题发生前2小时内通知生产部,生产部确认问题后,应立即对所反映问题予以协助解决或变更计划. 4.5生产计划进度控制 4.5.1各生产车间每日填写当日<生产日报表>,并于次日上午9:00前报生产部汇总追踪生产进度. 4.5.2对任何不能达成计划进度的产品,生产部应要求生产车间检讨改善,并达成要求进度。 4.6生产计划的调整 4.6.1生产计划分发后,如遇以下情形予以调整: 4.6.1.1客户增加、减少或取消订单生产量时. 4.6.1.2原物料供应无法配合时.

生产计划与控制简答题

简答题 1、预测工作的步骤有哪些? 答: 1.明确预测的对象与有关的预测要求; 2.确定预测期的长短; 3.选择预测方法; 4.收集与分析数据资料; 5.进行预测; 6.对预测过程进行监控。 2、简述什么是综合计划 答:综合计划:是对劳动力水平、工作时间、库存及积压订单进行权衡的计划活动。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 3、简述什么是德尔菲法 答:德尔菲法:挑选专家;开始第一轮函询调查。即向专家寄去一些背景材料,并提出所需预测的具体项目。由专家回答问题,通过对专家的各种回答进行综合整理,把主要相同的结论统一起来,剔除次要及分散的事件。然后将整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进行第二轮函询。各位专家对整理结果加以评价,修正原来的预测值,对预测目标重新进行预测。 4、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确保实现已确定的交货期 2.减少作业人员和设备的等待时间 3.使作业加工对象的流程时间最短 4.减少在制品的数量和停放时间 5.标准化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统一、简化、最优。同类产品统一参数,统一计量单位,采用优先数列;简化规格品种;进行优化设计,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6、生产调度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 1.计划性:以生产作业计划为依据 2.统一性:给调度部门权力,保证调度指示和命令的统一性,防止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 3.预防性:调度工作要以预防为主。 7、简述企业计划的种类和内容 答:企业的计划按计划期的长短可分为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 按业务内容分为生产计划、质量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采购计划、财务计划、销售计划等。按范围可分为企业计划、车间计划、工段计划、班组计划及机台计划。 8、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柔性。 9、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数学建模生产计划有关问题解析

201数学建模生产计划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足球生产计划的规划问题。 对于问题一足球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与储存成本,又由于足球各月的生产成本、储存成本率及需求量已知,故各月足球的生产量对总成本起决定因素。在此建立总成本与足球生产量之间的关系,运用Matlab求出了总成本的最优解。 对于问题二储存成本率的大小影响了储存成本的高低,要使总成本最低,在储存成本率变化的情况下必须不断调整足球各月生产量,我们在Matlab中运用散点法,取了501个点,进而对图形进行线性拟合,得出储存成本率减小时各月足球生产量的变化情况。 对于问题三考虑到储存容量不能用储存成本率直接由函数表达,因此在Matlab 采用散点法结合表格分析法对501个点进行分析可得到储存成本率为0.39%时,储存容量达到最大。 关键词:最优解散点法线性拟合表格分析法 问题的重述 皮革公司在6个月的规划中根据市场调查预计足球需求量分别是10,000、15,000、30,000、35,000、25,000和10,000,在满足需求量的情况下使总成本最低,其包括生产成本及库存成本。根据预测,今后六个月的足球的生产单位成本分别是$12.50、$12.55、$12.70、$12.80、$12.85和$12.95,而每一个足球在每个月中的持有成本是该月生产成本的5%。目前公司的存货是5,000,每个月足球最大产量为30,000,而公司在扣掉需求后,月底的库存量最多只能储存10,000个足球。 问题一、建立数学模型,并求出按时满足需求量的条件下,使生产总成本和储存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计划。 问题二、如若储存成本率降低,生产计划会怎样变化? 问题三、储存成本率是多少时?储存容量达到极限。 问题的分析 问题一要求在足球的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使生产总成本和储存成本最小。又足球的生产成本和储存成本率已知,故只需要建立生产总成本和储存成本与各月足球的生产量之间的优化模型,运用Matlab即可求出足球生产总成本和储存成本的最优化组合。

生产计划与控制测试题

一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BCE 2.ABD3.ADE4.CDE 5.ABC 6.ABCD 7.ABDE 8.ABCD 9.BCE 10.ABE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完好2.报废更新3.综合4.物资库存5.构成6.分开 7.计划8.层次9.MRP 10.生产顺序11.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12.正态分布13.研讨性方法14.技术设计15.生产管理16.周期变动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是指为了维持设备所规定的机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检查标准(内容)和周期,由操作工或维修工凭感觉和简单的测试工具,对设备进行检查,并依据标准判断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决定维护检修工作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2.是在工艺消耗定额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加上各种非工艺性消耗而制定的定额。 3.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对生产这些物料所需要的生产能力进行计算,即制定生产能力需求计划,然后检查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若存在不可行之处,就返回去修正计划,在达到满意的平衡后,进入车间作业控制子系统,监控计划的实施过程。 4.就是按照生产工艺的特点划分生产单位,例如,铸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或车床组、磨床组等。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1)产品图样的工艺分析检查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2)拟定工艺方案指出产品试制的技术关键及其解决方法,规定工艺工作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3)制定工艺文件,编制工艺规程为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调度、质量控制、原材料供应等提供依据。 (4)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指实现工艺过程所需的工具、夹具、模具、量具的设计与制造,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效率。 (每点1.5分) 2.工业企业生产能力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正常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某类型产品的最大数量。(1.5分) 决定生产能力的因素包括: (1)设备数量。有些工艺过程象铸造、铆焊、装配等则用生产面积表示。(1.5分) (2)设备有效工作时间。(1.5分) (3)设备的生产率定额。(1.5分) 七、论述题(10分) 1.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的预测方法有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季节因素调整法等。 2.(1)简单移动平均法适用于主要存在随机变动的时间序列。该法取最近若干期数列的平均数作为本期的预测值。而取平均数的作用是消除数列的波动。故当时间序列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动和季节变动时,会使预测误差较大,而不能应用。 (2)加权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存在多种变动因素的场合。因它是按不同时期的不同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本期的预测值。故可根据时间序列的特点调整权重的分配使它能较适当地反映时间序列的变动。 (3)指数平滑法的作用与加权移动平均法相似,它是通过调整平滑系数来起到反映时间序列特点的作用。 (4)季节因素调整法适用于存在很强的季节变动的时间序列。因它能求出季节因子,并用季节因子对变化的平均趋势进行调整,因而能较精确地预测出季节变化。 八、计算题(共15分) 1.(1)方案Ⅰ成本、生产率 (2 + 2)×10000 + 10000 = 50000 r1 = (5×10000)/50000 = 1(2分) (2)方案Ⅱ成本、生产率 (1 + 1)×10000 + 3000 + 11000 = 34000 r2 = (5×10000)/34000 = 1.47(2分) (3)方案Ⅲ成本、生产率 (0.5 + 0.5)×10000 + 14000 + 11000 = 35000 r3 = (5×10000)/35000 = 1.42(2分) (4)选方案Ⅱ,当生产率为1.5时,应生产产量为Y 1.5 = 5y/(2y + 14000)= 10500(件)(4分) 一、名词解释 1、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对它的需求与其它种类的需求无关,其 需求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需求。 2、相关需求:是指某种需求与其它需求具有内在的相关性,可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 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的需求。 3、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LP):是一种由日本企业实施,由美国总结提出的精简式管理方式。LP通 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 4、JIT——即Just In Time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生产管理技术。JIT的基本思 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JIT的管理理念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干正确的事情,以期达到零库存、无缺陷、低成本的理想生产模式。 5、“拉式生产”:是一种下“求”上“供”的生产方式,如由销售拉动总装,总装拉动部件装配,部件装配拉 动零件加工,零件加工拉动采购的从后续工序拉动前道工序的生产模式。实现将必要的材料和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达必要的地点,即一切生产活动包括制造、搬运、交货、供应,只有在需要产生时才发生,是用需求触发和拉动生产活动。 6、“推式生产”:是由生产计划部门计算每种零部件的需要量和各生产阶段的生产提前期,确定每个零部 件的投入生产计划,按计划发出生产和订货指令,每个车间按指令进行生产,并将实际完成反馈到计划部门,不管后车间和后工序是否需要,均将生产完的零部件送到后车间和后工序。 7、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 型管理机制,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领域。CRM的目标是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成本。CRM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 8、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盟主, 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全面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达到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实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研发中心、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 1、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财务会计。 2、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事务称为管理会计。 二、填空 3、MRP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依据是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和库存信息。 4、闭环的MRP在MRP的基础上主要补充了能力计划和信息反馈功能。以解决计划的可行性;并通过信息反 馈,以了解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 5、ERP中的计划层次有五层,第一层至第五层分别是:经营规划、销售与运作规划(生产大纲)、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 6、在的五个计划层次中,经营规划和生产大纲带有宏观规划的性质;主生产计划是宏观向微观过渡的中 间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是微观计划,是具体的详细计划。 7、在ERP系统中,在第1时区生产计划变动的审批权是厂长;在第2时区生产计划变动的审批权是主生产计 划员;在第3时区生产计划变动的审批权是计划员。 8、ERP中,生产规划用以协调满足经营规划所需求的产量与可用资源之间的差距。 9、ERP中,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大纲的细化,用以协调生产需求与可用资源之间的差距。 10、ERP中,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用于协调物料需求和库存之间的差距。 11、ERP中,能力需求计划(CRP)用以协调生产能力和生产负荷的差距。 12、ERP车间作业控制的主要信息依据包括MRP生成的建议计划或确认计划及人工添加的定单、工艺路线、 工作中心以及工艺装备或工具文件。13、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中的成本包括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模拟成本和 实际成本四种基本成本类型。 14、ERP中产品成本的计算,按其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完全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和制造成本计算三种。 15、JIT的管理理念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干正确的事情,以期达到零库存、无缺陷、低成本的理想生 产模式。 16、JIT与MRP有何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拉动式”生产方式,而后者是一种“推动式”生产方式。 17、精益生产强调消除的七种浪费是:库存、搬运、返工、过量生产、多余的动作、等待和过程不当。 18、CIM(计算机集成制造)哲理中最突出的两个观点是系统观点和信息观点。 19、三、简述 1、库存有哪些作用和弊端: 答:库存的作用是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维持生产的稳定、平衡企业物流、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弊端是: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力、生产不均衡、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销售不力等。 2、MRP的前提和假设是什么? 答:MRP的前提和假设是:要有一个生产计划,即要有一个关于生产什么产品和什么时候产出的权威计划;要求赋予每项物料一个独立的物料代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最终产品);计划编制期间必须有一个通过物料代码表示的物料清单,它指出某一产品的所有构成项目和结构关系(隶属关系);要有完整的库存记录;物料的提前期是已知的或可以估计的,且数值唯一。 3、MRP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相关物料,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问题。 4、MRP、闭环的MRP的主要缺陷分别是什么? 答:MRP的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无法生产。同时,它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 闭环的MRP的主要缺陷是:闭环的MRP仅仅涉及物流,并未涉及资金流,企业的经营规划与生产规划分别制订,互不相关。因而不清楚计划执行后能给企业带来多大效益。在许多企业中,财务信息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贮,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5、与MRP相比,MRPII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答:与MRP相比,MRPII不仅是一个计划系统,更是一种管理模式。MRPII管理模式具有下列显著特征:①计划的一贯性;②计划的可执行性;③管理的系统性;④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⑤数据的共享性;⑥动态应变性; ⑦模拟预见性。 6、MRPII在闭环的MRP的基础上补充了哪些功能? 答:MRPII在闭环的MRP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财务、销售、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一个面向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的系统。其中,生产和财务两个子系统更密切。同时,MRPⅡ具有模拟功能,能根据不同的政策方针模拟出未来将会发生的结果;MRPⅡ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的中央数据库,各子系统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工作。 7、ERP的实施一般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答:ERP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①原理培训、企业诊断、需求分析、软件选型等前期工作;②软件产品培训、数据准备、系统安装调试、软件原型测试等实施准备工作;③程序员培训、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制定、模拟运行及用户化开发等实施工作;④以及系统切换运行和新系统运行等。 8、简述“精良生产”的特点? 答:精良生产的主要特点包括:强调人的作用,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传统观念,永无休止地、无情地消除浪费,以尽善尽美作为追求目标;实现生产过程的同步化;将“推式”生产控制系统变为“拉式”生产控制系统。 单选题 1、在定期控制系统中,企业补充库存的订货方法为( B)。 A.当库存余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向供应商发出固定批量订货请求 B.每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企业就发出一次订货将现有库存补充到一个最高水平 C.采用“双堆法”进行库存控制 D.每日都需要进行库存补充 2、库存品的ABC管理方法中,对于A类物品的管理策略有(D )。 A.按品种大类进行控制 B.采用集中大量订货的方式 C.采用“双堆法”进行库存控制 D.按最优订货批量,采用定期订货的方式 3、.大批量生产多使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并按照产品原则布置,其典型的排序方法是( A)。 A.有限负荷、前向排序 B.有限负荷、后向排序 C.无限负荷、前向排序 D.无限负荷、后向排序 4、主生产计划的对象主要是(A )。 A.具有独立需求的物料和比较重要的物料 B.物料需求计划 C.企业主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 D.企业的生产流程 5、.在网络图中,关键路径是指(C )。 A.最早开始的那条路径 B.总时间最短的那条路径 C.总时间最长的那条路径 D.最迟开始的那条路径 6、在ABC分类法中,B类库存品的确定标准是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B )。 A.5%—15% B.20%—30% C.60%—80% D.50%—60% 7、在制造业企业中,主要用于确定每次订货所需的产品数量和交货日期的计划类型是( C)。 A.物料需求计划 B.生产作业计划 C.主生产计划 D.流程规划 8、在纯项目的组织结构中( C) A.每一个项目都归属于一个职能部门 B.执行每个项目时可以从不同的职能部门抽调员工 C.独立的项目小组负责项目中的全部工作 D.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控制人员与技术 9、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关系的图称为( C)。 A.调查表 B.排列图 C.因果图 D.直方图 10、根据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当每次的订货费用增大时,经济订货批量应该( A)。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少 D.不一定 11、在项目的组织结构中,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组织形式是( D)。 A.纯项目制 B.直线制 C.职能项目制 D.矩阵制 12质量管理发展的最初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对产品质量的检验方式为(B )。 A.半成品抽样检验 B.成品100%全检验 C.成品抽样检验 D.半成品100%全检验 13、服务企业往往通过哪种方式对顾客进行排程,以控制顾客到达时间,从而有效利用服务能力。(D) A.顾客排序系统 B.信息管理系统 C.排号系统 D.预约系统 1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D )。 A.质量统计数据 B.全企业参与 C.预防在前 D.用户需求 15、企业为持有和保管库存而发生的成本支出为( A)。 A.持有成本 B.准备成本 C.订货成本 D.缺货成本 16、一般而言,小批量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自动化程度较低,其典型的排序方法是( C)。 A.有限负荷、前向排序 B.有限负荷、后向排序 C.无限负荷、前向排序 D.无限负荷、后向排序 17、ISO是哪个组织的简称?(D ) A.国际质量协会 B.国际标准化理事会 C.国际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D.国际标准化组织 18、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特点是(A )。 A.用统计学的技术和工具进行质量控制 B.强调生产和检验人员间的分工 C.重结果,轻预防 D.凭借个人的经验和判断进行质量控制 19、在三点时间估计法中,最乐观时间指的是(B) A.在最正常情况下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B.在最有利的条件下顺利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C.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D.在一般的情况下完成一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20、MRP系统的主旨是(B )。 A.降低库存水平 B.使合适的物料在合适的时间到达合适的地点 C.确定产品生产的优先等级 D.保证生产销售的均衡 21 看板管理系统中,“取货指令”的使用规则是(C ) A.前一道工序根据“看板”的种类和数量生产 B.逐步增加看板数量 C.后一道工序按照“看板”到前一道工序去领产品 D.必须生产百分之百的合格品 22、准时生产制中的“浪费”指的是( D)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20201009223302)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8-01-12 发布部门:总裁办版本:PS-01-2014A 1目的 为保证订单的评审过程流程环节缩短、沟通有效、效率提高;确保生产有序和高效运转,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生产计划运作。 3 职责 3.1公司高层:负责审核、批准年度生产计划、产能需求计划。 3.2营销中心:负责录入订单;提供年度销售计划、每月提供销售T+3滚动预测;提供订 单资料信息;协调处理订单异常事项。 3.3生产中心生管部:负责编制生产中心年度/月度生产计划、资源需求计划;组织订单评 审;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协调处理生产异常事项;做好报表的统计与分析。 3.4生产中心事业部/公司: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和落实;产能需求计划的实施;协调解决生产异常问题。 3.5质量管理部:负责品质的归口管理,质量争议的仲裁。 4 过程及要求 4.1生产计划 4.1.1销售预测 a)营销中心每年11月份提供确定的《年度销售计划》给生产中心生管部; b)营销中心每月20日前提供确定的《销售T+3滚动预测》给生产中心生管部。 4.1.2生产计划及产能需求计划 a)生管部在收到《年度销售计划》后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和《年度产能需求计划》,经 各事业部审核后报公司高层进行审批;

b)生管部根据订单接单及收到《销售T+3滚动预测》后编制《月度生产计划》和《月度产 能需求计划》,经各事业部审核后实施并跟进产能需求计划的落实; e) 备产计划,业务方面根据市场情况可提出备产需求,经营销中心领导和生产中心领导批准后,生管部向事业部下达备产生产计划。 4.2 订单评审 a) 业务员在接到客户订单产品的需求后,传递到生管部,生管部根据事业部提供的产能进行订单评审,从原材料采购、半成品到位周期、表面处理、装配、包装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预排期,确定后1 天内回复业务员生产完成交期; b) 订单变更的评审,涉及订单的变更业务员在0A中填写《订单修改单》,提交后交给各 相关评审部门评审,评审完成后由业务员下发备案; c) 订单评审通过后,业务员在全顺系统中按照要求描述清楚输入订单,生管部计划员在供 应链平台中查找订单并确认,订单确认通过后系统直接导入ERP中,要求订单评审通过后2 天内导入ERP系统。 4.3 订单生成 a) 生管部订单选配员根据导入到ERP中的订单描述选取要求的配置形成ERP订单,并做订单进展;如涉及新数据还需要进行数据添加,具体按照《订单选配、数据维护管理制度》操作; b) ERP 订单生成后,生管部打印出相应的《订单明细》,下发给事业部相关部门。 4.4 生产作业计划 a) 生管部计划员根据订单的交期制定生产计划并下发到事业部; b) 生管部物料跟进员根据生产计划确定物料到位情况; c) 生管部计划员根据生产产能负荷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外发加工,按《外发加工合同》进行处理。 4.5 生产数据统计分析

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

作业 1、某零件批量为4件,有4道工序。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为t 1=15min ,t 2=20min ,t 3=5min ,t 4=5min ,试计算该批零件在三种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 解:(1)1 T =m i i n t =∑顺=4×(15+20+5+5)=180min (2)1 = (1)m i L i T t n t =+-∑平=(20+15+5+5)+(4-1)×20=105 min (3)1 1 1 1 =n (1)min(,)m m i j j i j T t n t t -+==--∑∑平顺 =4×(15+20+5+5)-(4-1)×(15+5+5)=105min 2、北京双菱牌拉锁的历年销售记录如下: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销售量 198 207 225 262 275 280 207 353 420 456 试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次移动平均法(取n=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二次指数平滑法(取ɑ=0.1,0.3),预测2001~2005年的销售量。 解:选用二次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计算1991~2000年各年的一次指数平滑值和二次指数平滑值(表1所示),例如: 依据公式 [1][1]1[2] [1][2]1 (1)(1)t t t t t t SA A SA SA SA SA αααα--=+-=+- 得 [1][1]199219921991[2][1][2]199219921991(1)0.1207(10.1)198198.9(1)0.3198.9(10.3)198198.27 SA A SA SA SA SA αααα=+-=?+-?==+-=?+-?= 表1 拉锁市场销售量及指数平滑值 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年份 销售量 SA t [1] SA t [2] 1991 198 198 198 1996 280 220.87 210.12 1992 207 198.9 198.27 1997 207 219.49 212.93 1993 225 201.51 199.24 1998 353 232.84 218.90 1994 262 207.56 201.74 1999 420 251.55 228.70 1995 275 214.30 205.51 2000 456 272.00 241.69 计算参数值,利用预测方程式进行预测: [1][2]2000[1][2]2000=22272241.9302.31()0.3/0.7(272241.69)12.991t t t t a SA SA b SA SA α α -=?-== -=?-=-

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

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 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 电力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出发点根据本地萄重要人口,居民用电情况,根据本地区企事业单位量多少,再余富一些来进行生产安排,黑龙江地区发电生产计划基本以火力发电为主,南方则从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发电为突出的特点,由于发电的手段不同,生产计划与生产过程供应的原材料就存在很大的差差异和价格因素。 1.MPS作用与意义 主生产计划是按时间分段方法,去计划企业将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主生产计划是一种先期生产计划,它给出了特定的项目或产品在每个计划周期的生产数量,这是个实际的详细制造计划,这个计划力图考虑各种可能的制造要求。 2.MPS编制的基本原则 2.1全面代表原则 计划的项目应尽可能全面代表企业的生产产品。MPS应覆盖该MPS驱动的MRP程序中尽可能多数组件,反映关于制造设施,特别是瓶颈资源或关键工作中心尽可能的多的信息。 2.2适当稳定原则 在有效的期限内应保持适当稳定,主生产计划制订后在有效的期限内应保持适当稳定,那种只按照主观愿望随意改动的做法,将会引起系统原有合理的正常的优先级计划的破坏,削弱系统的计划能力。 2.3适当裕量原则

留有适当余地,并考虑预防性维修设备的时间。可把预防性维修作为一个项目安排在MPS中,也可以按预防性维修的时间,减少工 作中心的能力。 2.4关键项目原则 列出对生产能力,财务指标或关键材料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对生产能力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装配过程起重大影响 的项目,如一些大批量项目,造成生产能力的瓶颈环节的项目或通 过关键工作中心的项目。而对于关键材料而言,是指那些提前期很 长或供应厂商有限的项目。 2.5最少项目原则 用最少的项目数进行主生产计划的安排。如MPS中的项目数过多,就会使预测和管理都变得困难。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选 取产品结构不同的级,进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使得在产品结构这 一级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产品(或)部件选型的数目最少,以改进 管理证券交易审与控制。 2.6对于关键材料而言,是指那些提前期很长或供应厂商有限的 项目。 3.主生产计划的主要对象 3.1在为库存而生产(MTS)公司 用很多种原材料和部件制造出少量品种的标准产品,则产品,备品备件等独立需求项目成为MPS计划对象的最终项目。对产品系列 下有多种具体产品的情况,有时要根据市场分析估计产品占系统产 品总产量的`比例。此时,生产规划的计划对象是系列产品,而MPS 的计划对象是按预测比例计算的。产品系列同具体产品的比例结构 形式,类似一个产品结构图,通常称为计划物料或计划BOM。 3.2在为订单生产(MTO)的公司 最终项目一般就是标准定型产品或订货要求计划的产品,MPS的 计划对象可以放在相当于T形或V形产品结构的低层,以减少计划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1

山东中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02月27日第0次修订编号:ZH-ZD-SC-2015-001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合理安排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计划的管理。 三、内容、要求及考核 1、相关部门职责 1)销售部接受客户订单,组织合同评审,并下达合同执行通知单。 2)采购部负责物料及配件的采购。 3)仓库负责物料的收发等作业。 4)技术部负责编制各类技术文件及定额分析。 5)质量控制部负责进货及产品检验。 6)各车间负责生产计划实施。 7)生产部负责组织下达生产计划、进度控制,实施生产监督考核。 2、具体内容及要求 1)日常生产计划要求 a销售服务部接收到订单后,根据定单及时下达生产任务单给生产管理部,如有特殊说明的技术要求,可另附相关技术内容通知。 b生产部根据任务单内容编制生产计划通知单,并下达至各加车间,技术部2个工作日内分解完成图纸及定额(如有必要编制相应的技术文件). C仓库根据库存情况编制备料计划传递采购部,采购部编制采购计划,审批后按各车间

需求与采购周期表组织实施采购,采购部没有按期采购到位,各车间应及时向生产部和生产副总汇报。 d采购物料及配件品到货后及时报检质量控制部,质量控制部将根据技术部下发的检验依据进行检验,需做理化性能实验的在检验周期内完成测试工作。合格入库,不合格通知采购部处理。 E仓库通知车间领料,车间按照物料领用程序进行领料加工,并组织生产计划实施,质量控制部进行过程、成品质量控制,合格后方可入库。 f生产部按生产计划跟踪生产进度,当交货期不能按期完成时,立即沟通查明原因,抄送上级部门。 2)特殊生产计划要求 特殊生产计划是对应于特定需求的生产计划(含销售服务部统一安排的生产计划)。一般在收到需求计划2日内下达。其它工作流程同日常生产计划相应条款。 3)工装生产计划要求 工装生产计划是对应于工装制造计划的生产计划。一般在收到工装制造计划2日内下达。其它工作流程同日常生产计划相应条款。 4)周度生产计划要求 a采购部应汇总物料及配件采购周期、特殊型及配件采购周期,经采购部、生产部、销售服务部等部门评审后,上报分管副总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将签批后的周期表下发生产管理、各车间等需求部门(有其变动及时更换)。以便控制物料领用时间,合理安排生产进行。 b销售服务部于每周三向生产部提报下周市场需求计划。 c生产部根据销售部下发的市场周度需求计划,编制周度生产计划,并于每周一下达各车间及有关部门. d生产部将汇总各车间的生产物料、设备及工具配件、劳保用品等物资的月需求计划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