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点子案例——统筹布置作业-落实减负增效

金点子案例——统筹布置作业-落实减负增效

金点子案例——统筹布置作业-落实减负增效
金点子案例——统筹布置作业-落实减负增效

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全称):昌乐县朱刘街道中学

统筹布置作业落实减负增效

【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作业改革潮流中,作业形式不再是单调的知识巩固型作业,实践体验型、探究型作业走进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作业兴趣,使得学生的业余时间忙碌起来。特别是在345优质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课前延伸与课后拓展步骤的设置更加充实了学生的作业量。可时间一长,却发现学生对作业学习激情不高,甚至部分学生的作业存在抄袭、应付现象,经调查发现:80%的学生觉得作业太多,时间不够用,大量占用了学生的闲暇时间;95%的同学认为很多作业布置有冲突现象:有的同学说——地理老师安排我们开展家庭用水调查实践活动,可我们前不久在生活教育课中已尝试过这样的活动,这次我们就懒于去做,凭印象完成调查报告作业;还有的同学说,我们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与亲子共成长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何不将两个学科的作业一起布置,我们也可以节省时间……句句话语让我们认识到当前我校作业布置中存在的弊端:

1、每一科的老师只是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需求去布置作业,从单科来看似乎作业量不大,但是学生所要面对的并不是一科的作业,而是所有科目的作业,这样一来作业量就会超出学生的合理范围,严重占用了学生大量的闲暇时间,必定导致学生为了完成繁重的作业而且消极应付。

2、作业布置缺乏各学科间的统一调控与整合,导致作业布置中的雷同、冲突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重复占用学生的闲暇时间,而且减弱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长期以来,教师掌握着布置作业的权力,作业的模式单一、缺乏层次,让全班甚至全年级统一步伐齐步走。这样的作业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导致学生无法用作业准确反馈自己的学习信息,将作业当做一项任务完成,应付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上述弊端使得作业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严重影响了作业的功效,减弱了作业布置的意义。因此,统筹作业布置,是我校落实减负增效必须考虑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一)知识巩固型作业的布置,立足差异,统一调控

1、立足差异,让每位学生在选择中得到发展

我校要求任课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后拓展步骤中多布

置层次性作业,建立作业的自主选择机制,给予学生选做各类作业的权力。如把每天的作业都分成“最低要求”、“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三部分。在一般情况下,把基础知识题作为“最低要求”,需要一定技能才能解决的题作为“一般要求”,而需要较高能力才能解答的题就作为“较高要求”。此作业形式有效避免出现“会了,懂了继续做;不会,不懂却不做”的现象,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提高、发展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2、印制作业单,统一调控学科作业

我校统一印制了作业单,作业单内容包括各科作业题目区,作业要求栏,学生反馈及签名栏等。每日各学科的知识巩固性作业不是由任课教师直接向学生布置,而是当日有课的教师根据课程学习内容拟定好作业统一交至班主任处,由班主任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相关教师相互配合进行统一调整,作业要涵盖当天的学习内容,难度要分出层次,作业量适中,然后填写到统一印发的作业单中,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独立完成。有效避免了学生作业量过大的现状。

(二)实践探究型作业的布置,注重不同学科作业间的有机整合我校将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统一规划布置的时间、内容和数量,特别对双休日、节假日的实践性、探究性作业进行选题规划,每个选题都落实责任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特长自主选择,这样学生就有时间,有精力,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具体做法是:

在老师们进行的先周集体备课活动中,各科老师要根据下一周的学习内容拟定好实践探究型活动作业,然后统一集中到级部主任,由级部主任根据本周级部的总体情况统一审核,再具体分配到每个班主任,由班主任根据每个班的学习情况再进行一次合理调整,配合各任课教师填写统一的实践探究活动作业单,下发给学生。这样既保证了作业的高质量,又克服了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弊端。值得一提的是,在审核过程中,作业内容也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整理,内容涵盖面广,并与综合实践课程开设、“五个一”工程、朝阳读书计划、学校社区共建、依托传统节日资源实施教育等各级课程结合起来组织活动,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如生物学科与亲子共成长工程相整合的《我和妈妈蒸馒头》实践活动,体验面粉的发酵过程;在语文课《端午的鸭蛋》预习案中,与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相整合的怎样过端午节活动;在地理课《中国的水资源》拓展案中,与生活教育相整合,让学生分组开展《节水在我身边》社区调查实践活动;融重阳

节教育活动、生活教育、社团活动于一体的走进敬老院献爱心活动等。不同学科作业间的有机整合,让学生体验到各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轻松解决了作业大量占用学生的闲暇时间问题,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三)作业自选超市,为学生搭建起自我发展的舞台

在我校组织的先周备课活动中,要求每位教师把作业布置作为主要备课环节之一,将每章节的重难点知识、趣味知识等内容尽可能设置成具体作业,分类填写到作业卡中,如方法探究型、思维想象型、阅读感悟型、交流答辨型、动手制作型、小实验探究型、调查研究型等。然后存放到本学科作业橱窗中(每个教室后面都备有多层书橱,每学科都设有摆放点),建立起作业超市。学生们在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后,剩余的时间就属于自主支配了,他们有的在超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问题做深入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专攻自己的弱科,完善自我;有的小组内集体探究某项作业……,教室内自学、互学、乐学的浓厚氛围自然生成。此时,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每个同学都在作业超市中快乐的收获着、成长着,作业超市为学生们搭建起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

【取得的成效】

此作业布置方案实施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收效显著:首先,极大的激发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抄袭现象几乎杜绝,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作业效益。学生们在分层次作业的海洋中,认真检测着自己的收获与进步,部分同学逐渐学会了尝试向高层次作业挑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通过各学科间作业的有机整合,使各学科作业协调一致,不至于发生学科间的重复与冲突,从而达到省时高效,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将更多的业余时间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再次,通过集体备课与研讨,融洽了师师合作和师生合作关系,带动了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