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贵阳市土壤气候特点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土壤气候特点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土壤气候特点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土壤气候特点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土壤气候特点简介

贵州全境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隆起,分别向南、北两面倾斜,海拔在100~2800米之间,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占全省面积的56.1%。全省年均温11.0~19.0℃,年降水1100~1300毫米。

总体而言是纬度低,海拔落差大,平均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南部距海较近,北部是辽阔的亚洲大陆,地面坡度大,山地特性显著。尤其是碳酸盐类岩石在全省大面积的分布,其出露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由于贵州所处纬度较低,海拔高差悬殊,地表崎岖,复杂多变,气候地域性差异大等特点,形成了从亚热带到中温带的5种气候类型。省内大部分地区常年温暖湿润,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的气候特点,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1.0~19.0℃之间;光能资源,常较同纬度的云贵高原其他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各省少,平均日照时数多为1200~1400小时,年日照率在25%~30%之间,太阳总辐射量年均91.05千卡/cm2〃年;雨水充沛,80%以上的地区平均年总降水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全年5~10月降雨较多,6~8月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一半,但光照与雨量、温度变化基本同步,

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发育与分布,其中红壤、黄壤、黄棕壤等为贵州省地带性土壤,其面积约占土壤面积的60.1%;受母岩特性制约的岩性土壤-石灰土占土壤面积的

29.9%;人工土壤面积及其它约占10.0%。

贵阳市气候特点

贵阳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市中心位于东经106度27分,北纬26度44分附近,海拔高度为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尤其在夏季,贵阳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

25-28℃之间,最低温度平均在17-20℃之间。最高温度高于30摄氏度的日数少,紫外线强度较弱。即使出现30℃的温度,早晚也很凉爽,只要不在烈日下曝晒,室内通风状况良好,没有空调设备也绝无汗流浃背、夜不能寐的炎热。在街头很少见人手持扇子,晚上还得盖薄被,而在高山上却有“一雨变成冬”之说,是“天然大空调”。特别是与素有"火炉"之称的城市相比,贵阳不愧为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在2006年“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评选中,贵阳以“具有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舒适度的优势”荣登榜首。在联合国亚太组织等七大机构的

八大硬指标中,贵阳气候的舒适度占据了极大比重。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的评选中都摘得桂冠。

贵阳夏季雨水充沛,为500毫米左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干湿季不明显,贵阳市重工业基本远离市区,城市污染轻,全年出现轻度污染日数少,空气质量良好,无灰霾天气发生,空气清新,宜人舒适。

贵阳市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雷电电解空气中的水汽,产生较多的负氧离子,同时贵阳市拥有植被完整的环城林带,素有“林城”之称,环城林带更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在景区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高,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700个以上,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的前列,可谓“天然氧吧”。

贵阳市地处贵州省中部,地处黔腹地,是贵州省省会城市。地处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7°22′,国土面积8034平方千米,海拔在800~1300米之间,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润湿型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3℃,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 4.6℃,极度端最高温39.5℃,极端最低温-9.5℃,≥0℃积温平均4723℃,≥10℃积温平均4050℃,年总积温5585℃。无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000—1200mm,春雨占27—29%,夏雨占41—45%,秋雨占21—24%,冬雨占5—6%,主要分布在夏季。空气相对湿度平均85%

左右,春旱与夏旱均较轻。全年日照时数135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90.2千卡/厘米2。四季中冬季105天,春季102天、夏季82天、秋季76天。4—9月的热量、太阳辐射、降水量均占全年的70—80%,雨热同季,适宜大量植物资源的繁衍、生长。

乌当区:距贵阳城区12公里,海拔在1100—1400米,年均气温15—15.4℃,无霜期284天,年均日照时数1168.58小时,年降雨量1179.8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35.2%,土壤以黄壤、石灰土为主,PH值5.8—6.8。距贵阳市区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邮电通讯十分发达,已建成现代通讯网络,实现乡镇村村通电话。供电、供水条件良好。

白云区:位于贵阳市次中心区,距金阳新区仅3公里,距贵阳城区15公里。海拔高度在1000—1350米之间,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温度16℃,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无霜期256天,年日照时间1420小时。土地总面积25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34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7亩,可利用草山、草坡面积6万余亩。属于乌江水系,生态资源丰富。公路、铁路、水运交通四通八达,乡村公路与210国道、贵遵高速路相连,有川黔铁路穿越,区内已实现了“半小时经济圈”。境内国家小一、二型水库3座,设施完善的水利排灌沟渠110公里,地表水资源较丰富。

南明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水同季,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但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变化较大,垂直气

候差异明显,适应各种作物生长,四季常有蔬菜种植。年均温在14.6℃左右,≥10℃有效积温为4401.3℃,年平均降水量1179.8毫米、下半年相对较多,年太阳总辐射为3776.49兆焦耳/米2,年均日照时数为1161.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26%。最高太阳辐射能为77-88千卡/cm2,年日照1161.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84天。

小河区:小河区位于贵阳市中心南隅,地处东经106°42′和北纬26°31′,区境涵盖小河、中曹司、滥泥沟等主要工业园区和生态园区,全区东西长11.5公里,南北宽12.15公里,总面积63.13平方公里;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为1000~1200米,属于丘盆地和谷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9℃,无霜期270—29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140—12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均日照数1278小时左右。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云寡照,降雨多、热量足

花溪区:距贵阳城区19公里,地处贵州高原中部,苗岭山脉中段,属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地貌以低中山丘陵为主,海拔999--1655.9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高原气候特点,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9℃,雨量充沛,水热同季。积温4484.6℃,年平均无霜期285天,年平均降雨量1187.1毫米,水资源丰富,土壤以山地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和潮土、水稻土为主。背靠省会城市交通十分方便,公路、铁路、航运交通四通八达,贵惠路、湘黔公

路、磊花公路、花孟公路四大公路干线,贵昆铁路、湘黔铁路、环城滇路三大动脉,穿城而过,十多条支线公路连接各乡、各行政村和大部分村组,构成了出区跨省,通江达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已建成花溪乡、花溪镇两座35千伏农用电站,总装机容量15350千伏安,建成35千伏送电线路45.2公里,6-10千伏配电线路128公里,低压线路256公里。村村通电话、通邮,电迅和信息产业较为发达,电视拥有率达95%以上。

修文县:距贵阳城区49公里,海拔高度在725—1570米,年平均温度13.6℃,年均降雨量1171.5毫米,无霜期259天,年日照时数1360小时,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丰富,水热同季。土壤以黄壤、石灰土为主,PH值5.2—6.8。公路、铁路、水运交通四通八达,乡村公路与210国道、贵遵、贵毕高速路相连,有川黔铁路穿越、乌江河流串连。境内地表水资源较丰富。程控电话、移动通讯覆盖整个项目区,境内 3.5万伏、10万伏、20万伏变电站各一座,水、电供应充足。

息烽县:息烽县地处贵州省城贵阳市北郊,与历史名城遵义接壤,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山川秀美,历史积淀深厚,人文风情浓郁,集现代工业、城郊型农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风景名胜、休闲疗养胜地于一体。现有人口25.48万,下辖4镇6乡,161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息烽县地处贵州省中部,省城贵阳市北郊,贵州第一大河乌江之南岸。地理座标为东经106 27 29至

106 53 43,北纬26 57 42至27 19 45。东临开阳,南接修文,西北与遵义、金沙两县相望。县城所在地南距贵阳市中心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85公里,是黔北及重庆、四川两省市南下出海的必由通道,也是贵阳市北上黔北及重庆、四川的“桥头堡”。

息烽县南高北低,属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5C,年均降雨量1111毫米,大部分地区全年无霜期在270天以上。由于海拔高、纬度低、高差大,气候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适宜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多种农林作物生长。

息烽县总面积1036.5平方公里,境内峰丛山地与丘陵、小盆地相间,海拔最高1749.6米,最低609.2米,相对高差1140.4米,南望山、西望山两大山脉东西排列,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全县土地面积10万公顷,其中有耕地3.3万公顷、林地4万公顷、园林0.03公顷、草地1万公顷,水域0.17万公顷。

开阳县:开阳地处黔中,位于贵州省中部。地理座标为东径106o45′~107o17′,北纬26o48′~27o22′,南北长64.5公里,东西宽53公里,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总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15%。

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分水岭地带向北面乌江河谷和东面清水清河谷倾斜。最高海拔1702米,最低海拔506.5米,相对高差1195.5米。县境大部分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无霜期长,春迟夏短,

秋早冬长,多云雾,湿度大。春、冬、夏季风交替,气温回升缓慢,寒潮频繁,天气多变,气温波动大。夏季光照充足,降水强度大;秋季多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凝冻大,雾多日照少。

一、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量和日照的长短,主要决定于因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引起的不同的太阳高度,地理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云量因子可起到制约作用。太阳辐射量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作物体的90—95%都是利用太阳光能因化二氧化碳的结果。本县太阳能年总辐射80.67千卡/平方厘米,在全国属低值区。最高年89.47千卡/平方厘米(1967年),最低年72.93千卡/平方厘米(1976年),变率为6.3%,变幅16.54千卡。月辐射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11.51千卡/平方厘米〃月;月辐射最小值在12月,为3.31千卡/平方厘米〃月。在季节分布上,辐射量冬季为10.49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13%;春季为22.18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27%;夏季为29.79千卡/平方米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37%;秋季为18.22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23%。4—9月辐射总量为52.24千卡/平方厘米,占年总辐射量的65%。可供作物利用的光能约占总辐射量的一半,为39.53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内10℃期间的生理辐射28.33千卡/平方米厘米,占生理辐射量的72%。

二、日照

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和太阳辐射的地区分布基本上是同步增减。县境内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值介于898.1—1084.7小时之间,最多

年日照时数平均值达1323.3小时,最少年日照时数平均值在871.9小时,年变化标准差±137.7小时,变率为13%。年日照时数平均值在1000小时以上的年份占70.6%。夏季日照时数最多,为427.8小时,占年日照总量的39%;春季日照时数为269.9小时,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5%;秋季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4%;冬季日照时数为126.4小时,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12%。日照时数平均值7月最多,日照时数平均值为181.3小时,占日照时数平均值的43%;元月日照时数平均值最少,日照时数平均值39.6小时,占日照时数平均值的12%。日照时数平均值按季节分,夏季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39%,春季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5%,秋季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4%,冬季日照时数平均值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12%。历年各月日照4月最稳定,平均变率为18%,其次是8月,变率26%;12月和元月变化最大,变率达65%。日照平均每天3小时,最多年平均日照为3.6小时,最少年平均日照为2.4小时。

地区分布为东部日照少于西部。城关年日照时数平均值1084.7小时为最多,西北部永温1074小时次之,东北部新山日照时数平均值898.2小时为最少。城关镇作物活跃生产期≥15℃期间的日照数平均值为734.9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68%;≥10℃期间的日照时数平均值为557.5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51%;≥20℃期间的日照时数平均值为221.9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平均值的20%,

占≥10℃期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30%。夏收作物整个生育期0—5月间日照时数平均值544小时,占年日照时数平均值的50%。

由于地势变化和云量的影响,使日照差异明显。

开阳县各代表点日照时数表

表1-2-1 单位:

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的季节变化

表1-2-2

三、热量

县内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受纬度和距海远近的影响并不大,但地形、地势的影响较为明显。全县范围,从南向北气温随地势逐渐增高而显递减趋势,而地势较低洼的谷地和乌江、清水江、洛旺河则气温往往较高。

全县年平均气温介于10.6—15.30℃之间。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2.3℃,极端最高气温35.4℃(1959年8月21日);最低气温为

1月,平均气温2℃,极端最低气温-10.1℃(1971年1月6日)。春季平均气温以4月为代表,平均气温13.6℃;夏季平均气温以7月为代表,平均气温22.3℃;秋季平均气温以10月为代表,平均气温13.9℃;冬季气温以1月为代表,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期,平均气温2℃。最冷地区为西部双流、城关。双流属全县高寒地区。

气候学上使用的四季划分方法,系以3—5月为春,6—8月为夏,9—11月为秋,12月—2月为冬。而在农村至今仍然流传着以农历1—3月为春,每3个月依次为夏、为秋、为冬,平年每季共89天。每逢闰年则出入甚大,因为逢闰,必然有1个季中多1个闰月,则该季为4个月,共计117天或118天,各季的天数相差很大。由于各地区地理位臵、自然条件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气候。为更好地将生产需要与自然情况紧密结合,采用平均气温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高于22℃为夏季,气温低于10℃为冬季。以此划分四季,开阳地区则以3月25日—6月30日为春季,历时98天;7月1日—8月20日为夏季,历时51天,为四季中最短;8月21日—11月12日为秋季,历时84天;11月13日至次年3月24日为冬季,历时132天,为四季之中最长。故有春季气温回升缓慢,秋季降温快,夏短冬长的气候特点。气温日较差春季为7.4℃,夏季为7.4℃,秋季为6.3℃,冬季最小,为5.6℃。年积温总量介于4429.5—6108.3℃。以县境东北部龙水6108.3℃为最高,西部双流4429.5℃为最低,两地年总积温差1678.8℃。≥10℃积温在4000℃左右,80%保证率在3650℃左右,持续天数(80%保证率)多数在200天左右,以龙水232

天最长,双流176天为最短,≥20℃(80%保证率)积温1300℃,持续天数60天左右。温度的年变化小,变率仅3%,月际变率以2月温度变化最大,月际变化值为2.2℃,7月、8月、10月变化小,月变化值为0.7%。季节变化以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季变化大于秋季。≥10℃的5厘米地面温度年平均在13.7~17.7℃之间。

开阳县各代表点月平均气温表

表1-2-3 单

四、降水

形成开阳县境降水的水气,主要是由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降水量在区域分布上,由南到北,由东到西逐渐减少。其降水特点:一是夏半年(5~10月)降水最为集中,各地降水量多,占年降水量的75%以上,夏季(5~10)尤为突出,降水多达40%以上。冬半年(11~4月)只占15~30%,特别是冬季(12~2月)最少,只占6%以下。二是降水性质上,夏半年多阵性降水,暴雨多,强度大。冬季多小雨或毛毛雨。三是夜雨多见于冬、春季节。四是4、

5月份雨季,自东向西先后开始,雨量显著增加。五是各地年总降水量变率大,有的月份降水量年际变化可达几十倍。六是雨日多,高地尤多,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本县年降水量地域分布,西部多于东部,南部多于北部。年平均降水量926.5~1419.2毫米。城关测站1258.5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1656.4毫米,最少年为869.8毫米。全县降水量以双流最多,年平均降水1419.5毫米,龙水最少,年平均降水962.5毫米。县境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降水月、季变率大,冬季降水变率达50%;夏季降水量集中,降水为514.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0%,变率为43%;秋季降水变率为41%,春季降水变率为37%。降水量时间分布上,雨季平均开始时间为4月22日,最早开始于3月25日(1980年),最晚为6月1日(1969年)。平均终日为10月18日,最早为7月12日(1966年),最迟11月26日(1980年)。雨季平均为180天,最长为247天(1980年),最短为1966年的93天。雨季平均降水97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8%,最少年降水528.9毫米(1966年),占年降水量的61%,雨季降水变率为22%。80%保证率的雨季开始于5月5日,结束于9月19日,共138天。降水季节分布上,春季平均降水量为364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8.9%,夏季降水量为514.3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0.9%,秋季平均降水量为287.8毫米,占年降水总量的22.9%;冬季平均降水量为92.6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4%。降水月际变化看,以6月降水234.6毫米为最多,元月降水27.8毫米最少。降水变幅以9月的10.3倍最大,10月的3.4倍最少。降水

日数(日降水量≥0.1毫米日数),全年为205.5天,以5月的20.2天为最多,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25天。降水强度,5~8月降水集中,强度大,大至暴雨,平均每年暴雨为2~3次,以五、六、七月3个月最多。

五、降雪

年平均11.9天,初日最早为11月12日,最迟为1月10日,平均为12月7日;终日最早为1月24日,最迟为4月4日,平均为3月5日。初、终间日数平均为89.3天,最多为135天,最少为41天。

农业气候类型:农业气候类型主要是依据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按农业气候相似原理来划分。从本县山区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选择以影响本县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气候因子光照比(当地最大可能日照时数/天文可照时数)、≥10℃的活动积温、光热干湿度(光、热、水综合因子)和灾害性天气等作为分类指标,采取模糊(FN22Y)相似分类方法,将本县分为以下6种农业性气候类型:

(一)双流、杠寨冷凉湿润冰雹秋风气候型;

(二)城关、鱼上、白马、哨上、高云、穿洞、永温、顶兆、石头、坝子等地温凉湿润冰雹重秋风气候型;

(三)龙岗、立京、毛云、久场坝、水口等地温凉干旱秋风气候型;

(四)马江、临江、新凤、宅吉、宝星、中桥、花梨、新场、平寨、黄木、南龙等地温和冰雹干旱气候型;

(五)毛栗、毛坪、新山、米坪、谷扬、禾丰、龙广等地温暖干旱气候型;

(六)龙水、翁昭、金中等地温热干旱气候型。

六、气压风

气压:全县气压年趋势为秋冬高,夏季低。全年平均气压为872.3百帕。月平均气压:1月875.6百帕,2月874.2百帕,3月872.3

百帕,4月870.7百帕,5月869.3百帕,6月867.8百帕,7月866.3百帕,8月868.3百帕,9月872.5百帕,10月876.2百帕,11月877.5百帕,12月876.5百帕。

风向:县境各季节风向随大气环流季节变化有明显差异。秋冬季多偏北风,春夏季多偏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NE(东北风),频率为12%,其次为NW(西北风),SSW(南西南风),频率均为9%,W(西风)频率为0%,静风为10%。年平均风速为3米/秒,其中春季为各季中最大,平均为3.3米/秒,夏季为3.2米/秒,秋季为2.8米/秒,冬季最小,为2.7米/秒。据资料载:开阳自1958年以来,最大风速为22米/秒,对应风向为SSW(1973年4月21日),各月最大风速在11—17米/秒,且多为偏南风。

开阳县各农业气候类型条件表

表1-2-4 单位:温度℃日照:小时辐射:千卡/厘米2降

七、霜冻

头年8月至次年5月期间,凡出现地面最低温度等于或低于0℃均作为霜冻。霜冻包括“白霜”和“黑霜”。县境初霜最早出现在11月6日,最晚出现在1月18日,平均为11月30日;终霜最早为11月17日,最晚为4月6日,平均为2月25日。初、终间日数平均为

88.3天,无霜期276天。

八、雾日

境内多雾,全年雾日为109.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30%强。最多年份142天,最少为64天。相对强度大,全年平均为85%。春季雾日32.8天,夏季9.7天,秋季25天,冬季42.3天。县境西部双流进入11月份,大雾陇罩,能见度低。

开阳县冬季气候要素值

表1-2-5

清镇市:清镇位于贵州省中部,距省城贵阳22公里,面积1492平方公里,辖4镇6乡(其中3个民族乡),总人口50万,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2%。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96年划归贵阳市管辖,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市、区)清镇之一。

清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8.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7℃,平均最高气温27.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1℃,平均最低气温1.7℃,气温年较差18.6℃。无霜期283天;市境温度以鸭池河谷地

带较高,东部、西南部低中山山地略低。冬暖夏凉、气候温和、舒适宜人、季风明显。

冬半年(10—3月)盛行东北风,夏半年(4—9)月盛行偏南风,年主导风向NE,频率13%。年平均风速2.7米/秒,最大风速19米/秒。

年雨量1180.9mm,市境雨量1021.2—1426.9mm间,雨量由南向北递减,东部和西南部北坡为清镇的雨量中心,北部鸭池河谷雨量偏少。夏半年雨量占年雨量80.4%,夏季(6—8)月占46.5%。雨季平均始于4月19日,终于10月17日,雨季长181天,一日最大降水量221.2mm。雨季雨量占年雨量83.7%。雨日(雨量≥0.1mm)186天,是全国多雨日区。雨量丰沛、气候湿润、雨热同季、暖湿共节。

年平均相对湿度82%,最大月83%,最小月76%。最大极值100%,最小极值10%。

年平均总云量8.0成,阴天(云量8>成)230天,晴天(云量<2成)20天;年日照时数1228.2小时,日照百分率28%。由于山体遮挡,东部、西南部山地日照时数少100—200小时,北部丘原谷地少50—100小时;一年中63%的日子浓云密布或落雨不节,另32%的日子云量较多,致太阳辐射损失多,年总量87.2千卡/cm2?年,属全国低值地区。阴雨常连绵、寡照辐射少。

一年四季,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以春、夏、秋季低温冷害、春旱、伏旱、冰雹较为严重,洪涝、大风、凝冻亦常致害,给农业稳产高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载一个APP,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就能以每小时0.5到1元的价格,解锁一辆自行车任意骑行。近年来,共享单车在中国迅速走红,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图1为“某城市一周内共享单车与地铁分时段使用频率统计图”。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与地铁相比,共享单车 A.总使用频率较低 B.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更明显 C.非工作日使用频率较高 D.高峰时间上完全一致 2.共享单车的特征包括 A.集中停放在居民区内 B.骑行以短时间、短距离为主 C.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D.主干道承担的骑行量较小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为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冰雪带 B.高山草甸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4.1000-2000米处,磷累积量少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弱 B.生物生产量低 C.土壤含水量高 D.大气温度高 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下表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值。读表,完成5-6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一、典例剖析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2为图1中甲城市的气候资料。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图1 图2 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 mm 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多(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解析:结合气候特征描述的一般思路,即从年均温高低、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据图中气温曲线来看,各月均温在20℃以上,说明全年高温;将各月降水量数值加起来,年降水在1 600 mm以上,说明年降水量大;从时间分配来看,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均匀,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旱 季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 二、方法讲解 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

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般从气温、降水、光照三个方面来分析。在高考中常以“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的设问形式来呈现。 1.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 (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大于15 ℃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化大;小于 10 ℃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小。 (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估算降 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 mm描述为稀少,10~50 mm为少雨,50~100 mm为多雨,大于100 mm为丰富。 (3)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对上述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 行比较,并对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 ℃、降水量超过50 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 (4)光照特征:主要分析平均日照时数或年日照时数多少。其数值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天气状况,如云量大小,雾日或阴雨天多少等。 (5)风力、风向特征:主要分析某级别以上大风天气的多少(日数)以及季节分布、风向和风速情况等。 其答题思路为: 2.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健全××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省环保厅关于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 1.3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先期控制,及时监测;资源共享,保障有力。 1.4 事件分级 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 -1-

一般四级。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见附件1。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环保局组织或参与的发生在我市行政辖区内或涉及我市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及参与处置、指导、调度的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放射性物质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质造成人员受到意外的异常照射或环境放射性污染的事件的应急工作按照《××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执行。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应对工作按照《××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领导组 市环保局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组(简称“局领导组”),统一指挥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指导县区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局领导组组成如下: 组长:市环保局局长 副组长:分管应急的副局长及其他局领导 成员单位:局办公室、法制宣教科、规划与财务科、污染控制与科技科、开发监督与自然保护科、总量综合科、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市环境信息与在线监控中心、市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局领导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见附件2。 -2-

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4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局令 (第14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已于1994年12月22日经国家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局长解振华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 核设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直接组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也可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接受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须将竣工验收材料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委托验收结论有异议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裁定。 第四条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检查其环境保护设施是否符合“三同时”要求,并将检查结果和建设项目准备试生产的开始时间报告当地地市级、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经当地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同意后,建设项目方可进行试生产。建设单位要确保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在试运行期间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环境保护设施不符合“三同时”要求,可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试运行。 试运行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五条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环境保护监测站,对建设项目排污情况及清洁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运转效果进行监测。受委托的环境监测站可组织进入环境监测网的当地行业环境监测站参加监测。 受委托的环境监测站应当按监测规定或规范进行监测,并向建设单位提交《监测报告》。 监测费用根据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建设项目在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申请验收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自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已具备第九条规定的条件; (二)按试车的有关规定组织环境保护设施联动试车,有试运转记录; (三)按本规定附件格式完成《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以下简称《验收申请报告》)的编写,并提交第五条规定的《监测报告》。 第七条建设单位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抄送行业主管部门、所在地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一个月内组织审查验收。

关于洛阳紫光健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495吨消毒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洛阳紫光健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495吨消毒制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一、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位于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鳞路207号,依托原有车间与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不新增用地及建筑物。项目厂区北侧、东侧、南侧均为空地,西侧为临街门面房西侧20m为龙鳞路,为年产495吨消毒制品项目。 本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万元。 二、你单位应向社会公众主动公开经批准的《报告表》,并接受相关方的垂询。 三、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项目建设中应认真按照《报告表》和本批复的要求,应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2、施工期,本项目不新增建(构)筑物。 3、营运期,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排放应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要求及涧西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标准要求;本项目四厂界噪声应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敏感点噪声值应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 4、本项目若涉土地、规划及文物保护的相关事项,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意见为准。 四、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 五、本批复有效期五年。本项目自批复之日起五年后开工建设的,应报我局重新审核。本批复生效后,建设项目的地点、规模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分局审批。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地理】地理天气与气候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图为沿南纬3°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两题。 (1)图中②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刚果盆地 C.撒哈拉沙漠 D.东非高原 (2)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茫茫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下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南纬3°纬线经过的非洲地形区判断,③处为东非高原,东非高原的西部②为刚果盆地,东部④为乞力马扎罗山。故答案为:B。(2)从气候资料上来看,ABCD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理学家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包括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等大型高原地形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整个大洲西北部和东南部有两列山脉,整体上海岸线十分平直,岛屿、海湾数量少。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至20度之间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

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气候特征。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巴西高原等地区。其中非洲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2.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叫地形雨。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2)甲地一年中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3℃,降水350毫米,说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少,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19℃,所以山顶终年积雪;丙地一年中最高气温19℃,最低气温1℃,说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三地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说明位于南半球。【点评】(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①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内陆空气干燥降水少;②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地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降水少;③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

市环境保护局主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2018年版)【模板】

XX市环境保护局主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2018年版) 总则 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确立原则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对具体环境违法行为决定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确定处罚种类、裁定处罚幅度时,应当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一)公正、公开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三)综合分析的原则。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时,应当在法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范围内,综合考虑以下情节: 1、当事人的主观过错程度; 2、环境违法行为的具体方法或者手段,危害的具体对象; 3、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环境违法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程度以及社会影响; 4、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改正措施及其效

果; 5、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是初犯还是再犯。 (四)量罚一致的原则。当针对常见环境违法行为,确定自由裁量权适当尺度标准,对处罚裁量标准有幅度范围的,运用插值法计算罚款金额,使情节相当的同类案件,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基本一致。 (五)从严从重处罚适用原则。环境违法行为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刑事犯罪等事项的,按上限或最高限实施处罚;当事人存有阻挠环保执法、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及多次实施环境违法行为等情形的,从严加重处罚。有以下情形的,按违法程度上调一个档次最高限从严从重处罚,但不得高于最高处罚额度。 1、阻挠环保执法或者拒不整改的; 2、故意隐瞒编造事实推翻以前陈述的; 3、包庇或者串通其他环境违法行为人的; 4、当事人在12个月内实施了3次以上环境违法行为的; 5、当事人的环保信用等级为红牌的; 6、需配套环保设施未建成就投入生产的项目。 有以下情形的,一律按最高限实施处罚,但不得高于最高处罚额度。 1、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2、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期间或者被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8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8号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已于2006年12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七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 环保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令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 第一条为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或者行政应诉案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对重大、复杂的环境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应诉案件实行集体审议制度。集体审议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主持,有关业务机构负责人参加。 第四条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三)组织审查行政复议案件,提出审查建议,拟订行政复议决定; (四)处理或转送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送达行政复议法律文书; (六)对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及本办法的行为提出处理建议; (七)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八)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复议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办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暂扣、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审批、登记等有关事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依法办理的; (三)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的变更、中止、撤销、注销决定不服的; (四)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违法征收排污费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五)申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依法履行的; (六)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一)申请行政复议的时间超过了法定申请期限又无法定正当理由的; (二)不服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决定的; (三)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前已经向其他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他行政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

(完整版)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特点和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我国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是世界同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暖热的地方。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都较大。这些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温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 (2)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比世界同纬度的许多地区气温偏高。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使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既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又有我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地温上升,蒸发旺盛,但此时雨季还未到来。 2.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和原因? (1)特点: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暖、湿且短; 降水适中,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原因: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较高,冬半年昼短夜长,获得的热量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处于北冰洋寒冷气流南下的通道,深受寒冷气流的影响; 地势西高东低,冬季寒冷气流来自西北地区,冷空气从高而下,加剧寒冷。 3.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 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跳,脊线在20~25°N,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 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 4.台风的成因? 产生台风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比较高的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三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下层的空气受热后,就会往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如果某地区正好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而且发生了激荡,那么这个激荡地区将引起大量空气上升,上升气流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下,在北半球风向是以反时针方向旋转,这也就是台风形成前的预兆。当上升气流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助长了低层空气不断上升,使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这就形成了台风。 什么地方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呢?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那里气温非常高,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据统计,产生台风的海洋,主要有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我国南海、西印度群岛以及澳洲东海岸等。这些地方海水温度比较高,也是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区域,因此台风就很容易产生。

2004年度洛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4年度洛阳市环境状况公报 字号 背景 来源:洛阳日报 2005-06-06 07:27 收藏电邮打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LYD到106583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712到10655885 即可订阅洛阳手机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之规定,现将2004年度洛阳市的环境状况,公告如下: 一、环境状况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04年度,洛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较上一年度有所好转,但仍超过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总体上表现为轻度污染级别。全年空气污染指数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洛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气156天,占监测总天数的42.62%;轻微污染、轻度污染天气194天,占监测总天数的53.01%;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天气10天,占监测总天数的2.73%;重污染天气6天,占监测总天数的1.64%。一年四季中,按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排序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其中,冬、春季属于中度污染,秋、夏季属于轻微污染。 在各污染因子中,空气中二氧化氮、降尘年均浓度值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或推荐标准,而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硫酸盐化速率年均浓度值超过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或推荐标准,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日均浓度值超标率分别为25.1%、52.2%,硫酸盐化速率月均浓度值超标率为100%;在全年60个大气降水样品中,酸雨9个,酸雨发生率15.0%。 我市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冬季比较高,这主要与我市一次能源利用方式仍然是以燃煤为主有关,而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污染与季节的相关性比较大。冬季气压较低、日照时间短,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转化,从而导致污染加重;进入冬季以后,西北风增加,大气中携带的内陆干燥地区的大量颗粒物开始影响我市。另外由于冬季我市地表植被大多覆盖稀少,从而又造成了二次扬尘污染的增加。再加上进入采暖期后,城市区燃煤量增加,烟尘排放量同时也随之增大,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促使我市冬、春季颗粒物污染明显加重。加之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道路建设、旧城改造、住宅建设施工量加大以及车流量增加等原因,造成二次扬尘污染加剧,从而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了我市城市区环境的首要污染物,进而也使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现出了“尘”加“煤烟”型的污染特征。 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2004年度,洛阳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同上年度相比总体上有所改善, 汝河的水质没有明显变化,两大水库的水质相对保持稳定。按综合污染指数衡量,各河渠的

他市环保局信息中心职责

黄山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职责 1、组织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2、制订并实施环境信息化工作规划计划。 3、实施环境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 4、组织建设、运行和维护环境信息网络系统。 5、组织开发和利用环境信息资源。 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职责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推进环境区域合作与交流,为环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建立和完善环保宣传教育及公众参与机制,积极策划、组织环保公益活动,指导环保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各类环保活动,推动社会及大、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创建活动。 2、通过环保网和各类新闻媒介,加强环境保护理念、信息、知识的传播,增强对公众的舆论引导,发挥政府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收集国内外有关环保信息,策划、编辑环保科普读物和环保宣传教育手册及资料。 4、根据我市环境治理的需要,为市政府、市环保局提供和编辑制作资料片、内参片、专题片等影视作品。

合肥市环境信息中心职责 1、负责合肥市环境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传递、分析及规范化应用等工作。 2、负责本辖区内的环境信息系统网络建设、业务建设和技术管理工作。 3、负责编制全市环境信息系统规划并指导全市环境信息网络建设;负责局系统内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配置、安装、调试、管理和人员培训。 安庆市环境信息中心工作职责 1、根据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国家总局、省环保局要求,制定安庆市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负责制定市级环境信息技术规范和组织实施全市环境信息化工作。 2、履行市环保局下达的各项环境信息管理工作职责;承担环境信息处理和环保数据统计、发布等应用工作。 3、负责市级环保广域网络的规划建设和项目管理;负责国家环保专网、省环保网安庆节点的管理;负责市环保电子政务工作的实施和推进。 4、负责市级环保政府网站建设管理;负责环保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网上平台的建设管理;承担全市环境信息的收集、采编、上报和发布。 5、负责全市环境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存储;承担市级环保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令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令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已于2001年12月11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2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抄送: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 附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监督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者使用,以及落实其他需配套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第三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包括: (一)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范,指导并监督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并负责对其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昆明的气候为什么夏天不热

昆明的气候为什么夏天不热 1、为什么云南的天气会四季如春?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 在一个省区内,同时具有寒、温、热(包括亚热带)三带气候,一般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平均递降0.6°C~0.7°C,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 (1)昆明的气候为什么夏天不热扩展资料 云南,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界于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

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 南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 云南省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8.64%。 地形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表现为起伏和 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形成奇异、雄 伟的山岳冰川地貌。 云南省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滇西北属高原山地气候。 截至2017年底,云南省下辖8个省辖市,8个自治州,67个县, 29个自治县,16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截至2017年末,云南省常住人口4800.5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GDP)1.34亿元,第一产业2310.73亿元,第二产业6387.53亿元,第三产业7833.0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4545元。 2、昆明的气候是怎样的? 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是7.8℃,比北京初春三月的气温高将近3℃;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是19.9℃与北 京晚春五月大体相当。在那里,植物四季常绿,百花常年盛开,人们 不禁要问:为什么昆明能有这样的四季如春的气候呢。 3、昆明的气候一年四季是什么样的,最高/低气温是多少? 昆明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如春。 昆明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 气温19℃左右。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

中共洛阳市环境保护局党组关于印发2013年洛阳市环境保护局党务公

中共洛阳市环境保护局党组关于印发2013年洛阳市环境保护 局党务公开实施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洛阳市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2013.02.28 【实施日期】2013.02.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洛阳市环境保护局党组关于印发2013年洛阳市环境保护局党务公开实施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2013年洛阳市环境保护局党务公开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3年2月28日 2013年洛阳市环境保护局党务公开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内监督,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增强局属党

组织工作的透明度,狠抓工作落实,构建环保系统党务工作新机制,局党组决定在局系统各级党组织中全面开展党务公开工作。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党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通过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使民主集中制得到有效执行,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得到切实加强,党内事务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权利得到切实保障,进一步形成公开形式标准化、公开内容规范化、公开工作制度化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构建和谐洛阳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党务公开的原则 (一)服务发展原则。紧紧围绕环境保护服务洛阳市经济发展大局,充分调动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党员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经济的能力。 (二)依法依纪原则。按照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党内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依纪进行党务公开。推进党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真实公正原则。尊重和保障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实事求是、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党员、面向干部群众,做到内容真实可信,结果公平公正。 (四)注重实效原则。科学把握党务公开的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坚持从实际和效果出发,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既方便群众知情参与、又保障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采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规范的地理术语描述气候的特征。 2.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并找出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3.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并学会描述它们特征。 4.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5.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体验高考 1、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10分) 2、左图为北非简略,右图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差异的原因。3、读下图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 原因。

三、知识归纳 (一)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冷热程度,时间变化(年较差和日较差)。 降水:总量,变化,季节分配。 其他:光照,风等。 2具体分析思路: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

(二)气候成因分析思路 1纬度因素:决定太阳辐射,引起气温差异 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大陆东岸为季风环流,大陆西岸受气压带风带控制。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 (1)海陆——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气温和降水(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2)地形:a 、海拔——水热以及组合状况的差异——高山气候(垂直差异);b 、坡向: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 (3)洋流 (4)地面覆盖物:裸地与植被覆盖地 4、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或通过改变下垫面(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四、能力提升 4、读下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5、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下列问题。 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图8 °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

昆明人: 温吞与繁琐周重林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昆明人温吞懒惰的个性,他们在日常生活上的繁琐往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些令人迷恋过的云南意象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玄机?本文试图做一个简要的探索。 家乡宝情结: 只要是家乡的,什么都好昆明人很喜欢叫自己为家乡宝,表面上看是多么热爱家乡的意思,骨子里却暗含着对外地人的鄙夷之情。 一个昆明人到了外地,不是发现别人的优势,而是觉得什么都不好。 乘电梯嫌楼高,吃饭觉得味不够,找地方觉得远,抱怨最多的是天气,“咋个这个差?”,热了受不了,冷了也受不了。 所以看到听到的那些昆明人外地见闻结论,都是“还是家昆明好”的定论。 老黑格尔谈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他认为内陆居民善于沉淀和积累,中庸保守,满足于自身优势,因为他们拥有富庶的资源和稳定的生活栖息和繁衍环境,比如中国。 云南坐拥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文化普遍落后,作为首府的昆明只用和云南其他地区随便比较更可以获得优越感。 气候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昆明县志.风俗志》说,吾滇人最不喜欢背井离乡,其中昆明人尤其如此。 士人除了外出做官,只有赴试才肯离开家乡。 否则井田桑麻,以终老田间为乐。 为经商而出远门的,那是百人中不见 一二。

所以昆明比其他地方民风淳朴。 不过昆明人也因此而见闻不广,思想闭塞。 昆明人编过一个故事: 上帝与一个昆明人打赌,输了就交换相互居住的地方。 结果上帝输了!那昆明人到了上帝住的地方才明白,这家伙明明是故意要输,立即后悔得要死。 多年前,昆明市政府力推“春城天天是春天”给外地人,“卖春计划”当然有人惊奇,连气候都可以卖?牛到这样的地步,只有那些卖空调的商人知晓,在昆明空调是没有市场的。 有人在网上发帖子,抱怨昆明天气太热,受不了。 点击进去的人都大呼上当受骗,一些人也骂了,才30度就叫人热啊。 来重庆试试?40多度烤死你!按国家的说法是夏季的气温标准为22度,而昆明的年平均气温仅为 14.9度。 夏天的昆明平均气温也只有20来度。 与沿海地区相比,一天中的最高气温相差10度左右。 而且每年6到8月都属于降雨比较集中的季节,全年80%的降水都集中在这个时段。 固然,昆明是一个避暑的圣地,这本是天然,昆明人贪图好气候仍是人之常情。 他们自封“家乡宝”,说10个昆明人出去,有9个最后都回来了。 “家乡宝”的背后还蕴含着,他们不喜欢去外地,也不喜欢外地人进来,形成一种非常封闭的文化人格。

洛阳城总体规划2008-2020-洛阳城乡规划局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环境影响报告 (简本) 委托单位:洛阳市人民政府 编制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0年 3月

目录 1前言 (1) 2总体规划概述 (1) 2.1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1) 2.2主要规划指标 (2) 2.3城市发展规模 (3) 2.4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3) 2.5居住及住房发展规划 (4) 2.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4) 3洛阳市环境质量现状 (4)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4) 3.2水环境质量现状 (5) 3.3声环境质量现状 (5) 4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6) 4.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 4.2水环境影响评价 (6) 4.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7)

4.4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分析 (7) 4.4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8) 4.5交通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8) 4.6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9) 4.7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9) 5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10) 5.1资源承载力分析 (10) 5.2环境容量分析 (10) 6规划的环境可行性与合理性综合论证 (11) 6.1规划的环境适宜性分析 (11) 6.2规划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11) 6.3节能减排目标可达性分析 (13) 6.4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13) 7规划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与综合保障体系 (14) 7.1保证城市发展的生态用地对策与建议 (14) 7.2保证城市发展的生态用水的对策与措施 (15) 7.3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提升能源的环境效益 (15)

7.4生态保护政策 (15) 7.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5) 8结论与建议 (15) 8.1结论 (15) 8.2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17) 8.3规划实施对策与建议 (18)

答题模板类型气候特征描述类

类型3__气候特征描述类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描述的基本内容表达形式 气温特征气温的高低及季节或年际变化 恒温型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 变温型亚热带:冬暖夏热(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温带:冬冷夏热(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降水特征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或年际变化、雨季长短 年雨型终年多雨,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少雨型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夏雨型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雨 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典题示范 [2013·福建卷]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3-1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图3-1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描述M城气候特征。 解题分析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气温从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气温年、日较差等方面分析,降水从降水的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 答题要领(1)气温方面必须体现“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2)降水方面必须体现“年降水量小”的特点 [答案]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规范演练 1.读某区域图(图3-2),回答问题。 图3-2 图中加利福尼亚半岛(甲)与佛罗里达半岛(乙)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试比较它们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3-3(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3-3(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中山市各地区环境保护局联系方式

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a2287430.html,/Content-6513.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1a2287430.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中山市各地区环境保护局联系方式 中山市各地区环境保护局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南朗分局 电话(0760)85217718 网址 地址体育路6号 附近建筑中华保险 公交车站南朗镇政府站:083路; 085路; 089路; 212路; 中山12路 中山市民众环保局 电话 网址 地址六百六路61 附近建筑精英电脑 公交车站民众镇政府站:360路下浪线; 360路新胜渡口线; 361 路; 368路 中山市环保局东区分局 电话(0760)88380953

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a2287430.html,/Content-6513.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1a2287430.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网址 地址中山五路63东区办事处大楼107室 附近建筑汇智大厦 公交车站东区办事处站:1路; 006路; 023路; 208路; 中山12路 中山市环保局东凤分局 电话 网址 地址凤翔大道138 附近建筑中山市国税局东凤税务分局 公交车站民乐村站:203路; 512短线; 512路 中山市环保局板芙分局 电话(0760)86502163 网址 地址中山市市辖区 附近建筑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板芙分局 公交车站板芙工业区站:652路; 653路

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1a2287430.html,/Content-6513.htm免费咨询法律问题https://www.doczj.com/doc/1a2287430.html,/tiwen.htm 律师在线解答云法律网拥有万名专业律师3-5分钟快速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 电话86-0760-********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1a2287430.html,/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石歧中山三路政府第二办公区26楼 附近建筑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富豪支行) 公交车站社保局站:1路; 033路; 038路; 208路; 216路; 216路平东三六九墟日班; b15路; 中山12路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三乡分局 电话(0760)86686555 网址 地址建设路9 附近建筑中山市个私协会三乡分会 公交车站三乡公安分局站:611路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火炬开发区分局 电话(0760)85599367 网址 地址康乐大道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