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

第一章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元素、原子

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自然观的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

(2)恩格斯、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内容与意义:

a.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运动范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

3、时间与空间

运动的物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时间)和广延性(空间),称之为四维时空。

4、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1)时—空关系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区别)

(2)时—空关系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区别)

时空的特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理性)。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宇宙的层次及其存在时间(2)无机界和有机界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3)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从古猿到人的进化(2)劳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

(3)劳动及其对人的塑造

劳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变换的过程

意识、语言、心理都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制造工具是人类劳动的标志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劳动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分工、产品交换关系等)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劳动的具体和历史的体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地理环境指指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影响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等,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同时并存”并相互作用,但人口不起决定作用,每一种

第 1 页共39 页

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着;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三节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1、自然历史过程与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2、从物质到意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

(1)物质的普遍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人的意识

所以,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2)语言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3)人脑的形成和完善

4、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的区别

(1)形象感觉与抽象概念的区别(2)有无自我意识的区别

(3)意识的社会历史性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结构

2、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人类所特有)

3、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意识活动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意识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2)意识的主观差别与客观根源(3)意识的主观特征与客观基础

三、意识的结构与功能

1、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1)知:主要指认识(2)情:情感,感受或评价(3)意:意志

2、意识活动的层次划分

(1)从活动主体分: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

(2)从自觉性程度分:潜意识与显意识

(3)从意识的发展分: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

(4)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分: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3、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能动创造性

(3)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本质:对人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

2、思维过程信息化的五个步骤

3、“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的本质区别

(1)无意识的机械、物理过程(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没有能动创造能力(4)模拟不是思维本身

第四节世界的物质同一性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1、客观世界的多领域性、多层次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2、“大爆炸”理论提供的宇宙起源的证据

第 2 页共39 页

3、从无机界到有机界的演化:非平衡热力学、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

4、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5、多样性和同源性的辩证关系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1、物质形态层次性的划分: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划分不同的层次

2、演化过程中新层次的出现

3、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

(1)结构的不均衡性:核心和非核心的构成

(2)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节奏)等共同特征

(3)有序态的维持都有某种“力”的共同特征:引力、磁力、强力、弱力

4、同构性具有不同的构成模式

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观点:多样性的统一性

2、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二元论的对立:精神还是物质,或者二者

3、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辩证的统一性,即差异性、丰富性和物象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性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石

5、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的丰富内容与深刻意义?

2、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是什么?

3、如何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第二章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三种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定义: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1)物质活动和对象性活动

(2)对象性活动的含义: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3)直接现实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1、“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生存的,因此,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1)从生存的前提看: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3)从人的本质看:社会存在物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3、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根本的活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2)社会交往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以观察、实验、探索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三、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实践活动规律实质上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实践活动,但这个规律对主体活动的直接制约不同于自然规律对自然运动的直接制约,其特点在于,整个过程都必须通过精神活动尤其是理性活动的机制起作用。

1、从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功能来看,理性首先是反映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以指导实践的理性。活动的结果总是首先以表象的形式存在于活动之前。

2、理性作为实践的内在要素,制约着人的实践能力。

3、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必须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反映主体的

第 3 页共39 页

意志和需要的理性,这一理性具有三个特点:

(1)从内容上看,它反映的是主体的意志、需求、能力、道德原则和伦理水平等内容;

(2)从追求的方向上看,它追求的是客体的应然性;

(3)从活动方式上看,它主要是以信念、计划、方案等方式使理性目的在感性世界中实现出来。

4、评价理性:体现了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和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的统一,是平衡主客体关系的理性。反映客体规律的理性、反映主体内在需要的理性以及体现二者统一的评价理性,构成了实践活动的理性结构。

5、实践活动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实践的内在结构或实践的社会结构)

第二节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1、实践的主体

2、主体的能力结构

(1)人本身的自然力

(2)智力、智慧因素:知识和经验

(3)精神动力因素:意志和情感

3、主体的社会结构

(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社会主体(4)人类主体

4、实践的客体

(1)定义: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2)客体的形成

(3)历史范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5、客体的基本形式(1)自然形式

(2)社会形式(社会结构、社会关系)

(3)精神形式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连接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工具、手段、程序和方法

(1)人类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2)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1)实践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在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

(2)这种相互作用的实质: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

3、主体对象化(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1)主体对象化(2)客体非对象化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1、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1)目的性是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2)目的包含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结合)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1)手段是人的过去活动与未来活动的统一

(2)实践过程的双重否定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第 4 页共39 页

(1)效果评价(2)效能评价(3)效率评价(4)反馈调节实践

4、实践活动的机能

(1)继承机能(2)选择机能(3)自我革新机能

第三节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何谓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

2、何谓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3、两个世界的区别

(1)异质性(2)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4、两个世界的联系

(1)内容上的同构性(2)运动规律的同一性(3)相互转化性

5、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实践活动中

(2)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点

(3)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转化的基础与途径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1)含义:

自在世界:既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3)区别:与人的活动的不可分性

2、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在实践中,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日益转化为体现了人的目的并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一过程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其结果是从天然自然中分化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

(1)内在尺度的运用

(2)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就是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

(1)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类世界中延续自己的存在(3)实践推进世界的二重化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实践创造人类世界

2、人化自然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

3、确立实践世界观意义何在

(1)实践创造出一个与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

(2)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3)并未否定自然界的本原性及其对人类世界的先在性

4、新世界观的实质:消除了精神的历史与物质的自然对立的神话,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类世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性。

思考题:

1、简要分析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2、为什么说实践具有世界观意义?

第三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自我意识功能的有机整体。社会的这种整体性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结构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社会制度本质上是人们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

第 5 页共39 页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也是各派历史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社会历史观

(1)神学历史观:目的论、宿命论

(2)唯心主义历史观:动机,绝对理念、绝对理性、绝对精神

(3)自然主义历史观:自然条件,人的自然属性。

把人类社会神化、精神化、自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社会的实践本质

(1)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意识(物质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由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即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4)唯物史观的基石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社会的整体化、有机化就是通过生产方式对社会内部结构的规范来实现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1、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2、圣西门、孔德、斯宾塞的有关思想

运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概念(社会达尔文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石。

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经济、政治、思想、血缘、伦理、法律),同时存在相互依存、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社会有机体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和交往活动是成因

(2)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个体自我意识、社会自我意识

(3)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物质生产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两种生产。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同时必须进行的活动,其规模、程度和形式等都受到生产状况、历史条件的制约。

交往的三种基本形式(层面):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在这三种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构成了人们之间基本的社会关系。

交往活动产生于物质生产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在一定的发展水平上,只需要、只允许某些特定的交往形式作为自己的社会形式,这就需要交稿交往活动规范化、制

第 6 页共39 页

度化。

经济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社会政治制度,构成社会的政治结构;文化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特定的意识形态体系,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三者都根源于生产实践。

人们之间交往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是社会系统自组织、自调节过程自觉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一、生产力:人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总体

1、生产力的定义

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的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2、基本构成要素

(1)劳动对象:自然物和人工物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辅助性资料、自动化系统

(3)劳动者:经验、劳动技能、知识和智力

3、科学技术——智能性要素:区别于实体性要素。

4、生产力的特性

(1)属人性(2)社会性:分工和协作的社会组织方式

(3)客观性(4)历史性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物质和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经济关系。1、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

(1)从静态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

(2)从动态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总之,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2、生产关系源于物质生产过程

(1)客观性:物质联系(物质的社会关系)

(2)历史性:五种生产关系(五种社会经济形态)

3、社会经济结构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4、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5、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

(1)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如果不通过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只是可能的生产力。

(2)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1、列宁的阶级定义

2、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的客观标准。

3、阶级、等级和阶层

(1)等级是一个政治法律范畴,而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层的含义

4、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1)剩余产品、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

(2)分工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第7 页共39 页

(3)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5、阶级结构:两大基本阶级的对立统一是“骨架”。

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社会政治结构的内容: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

1、政治结构的定义:

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又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结构反映的是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利益。

3、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1、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从人群共同体中分化出来的政治共同体。从历史上看,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同时又和社会职能的分化紧密相联。

(1)“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2)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上述两者交织进行。

2、国家的三个特征:

其一、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为标志来划分和组织居民;其二、一种特殊权力机关的设立;其三、征收赋税。

3、国家的起源和特征表明,国家本质上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4、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本质通过国家的职能,即国家的社会作用表现出来。

(1)对内的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2)对外的职能5、国体与政体

6、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种国家。

7、国家的消亡: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国家与社会走向同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这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总趋势,其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四节社会的文化结构

文化:广义与狭义。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仅包括与精神生产有关的观念形态。

一、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

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的联结方式。与政治上层建筑相对应,文化结构又被称为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社会观念结构:意识形态的有机系统

1、社会意识的定义

2、社会意识的发生与意识的发生是同一个过程,意识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意识。

3、社会意识与人类社会

4、社会意识与意识形态

5、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2)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

(1)艺术(2)道德(3)政治法律思想

(4)宗教(5)哲学

2、区分意识形态的依据

(1)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内容不同(2)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形式不同(3)同经济结构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4)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同(5)历史发展过程的前途

第8 页共39 页

3、社会意识诸形态的相互联系

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1、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

(1)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2)文化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对经济结构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文化结构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1)反映社会存在(2)维护或批判现实(3)调节社会和人的活动

(4)创新功能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1、传统与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立统一

“中国式的现代化”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第四章个人与社会

第一节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人的个体存在即个体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社会关系及其传统的的作用下实现的过程。人的个体存在与人的社会存在是彼此依赖的。

一、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

1、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但这种社会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人的社会性活动中后天获得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3、在人的个体发生中,自然的遗传程序和社会的遗传程度起着基础性和原发性的作用。

二、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

1、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不是苍白的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人们的现实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2、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特定社会关系的现实性成为个人的现实性的重要内容。

(1)对象的现实性乃是个人的现实性的外在方面。

(2)个人的现实性首先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现实性,包括特定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现实性。同时,也是时间的现实性。

(3)需要从自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来理解制约和支撑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性。(4)需要从个人、群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人的现实性。

(5)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更重要的、更根本的是个人本身的现实性。

(6)个人作为现实的人不仅在于“现有”,而且也在于“应有”,是现有和应有的对立统一.

(7)“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因此,他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

(8)承认社会的现实性和新生个人的现实性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前提性的意义。

三、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

第9 页共39 页

人的个性是现实的个人在现实的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和特性。

1、人的个性首先表现为个体的唯一性

2、人的个性的形成即人的个性化,同时也是个人的社会化的过程。

3、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构成人的个性的基本内核。

4、个性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综合作用的总和:

(1)生物遗传的素质

(2)社会因素(环境、条件、规范和规则)

(3)个性的心理和社会的内核――“自我”

5、与人的社会性相统一的个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规定的人在社会中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即为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

一、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的积极的、肯定性的作用和奉献,是人在社会中体现的对于社会的意义。

人的社会价值在各个层次上表现出来,如:

潜在的价值;角色价值;创造价值;

二、人的个人价值

人的个人价值即个人的存在和行为对于自身的意义。

人的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丰富多彩的人性内涵决定了人的个人价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1、首先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的肯定;

2、参加实践活动的需要;

3、自尊、自爱、自强的需要;

4、最高表现:是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三、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人的个人价值总是与人的社会价值相联系,并且事实上是从属于社会价值的,孤立的、绝对的个人和个人价值是不存在的。

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是纯粹内省式的心理修养过程,而是一个实践过程国。“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

个人的自我的存在,个人的自尊自爱和自我完善,与社会存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归宿。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节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

人创造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个代人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社会财富和社会交往形式等的总和,是人能够作为人而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人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双向生产和双向创造的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1、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2、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历史。

马克思指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在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3、主体即人本身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

人本身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也是相应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上述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或三个因素。

4、人类生命的生产,总是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全面地看,不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力,而是人们所达到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力、人的生命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生产力的总和,

第10 页共39 页

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

物质的社会关系不断采取新形式,表现为人类历史的演化和发展。

5、人类意识的发展形成了社会的精神生产和再生产。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活和物质的社会关系的历史,人还有意识,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四个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精神或信息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6、人类社会是历史形成的,合乎规律地演化和发展着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中,物质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日常的社会关系的变化是自发地进行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人们意识到这种变化的必然性,并知道这种变化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时,就会有意识地干预这种变化的的进程,并自觉地以群体、阶层、阶级、民族、国家等为主体来推动这种变化,这时,社会关系的变革或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人们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关系,包括社会关系的继承和创新,不是为了这些社会关系本身,而是为了创造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7、社会关系影响人的个性特征的形成。

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在生产和再生产自己的个性特征。人的需要与利益、理想与目标、知识与能力等,都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发生和发展的。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性

现实的人的本质存在具体的人性中,是人性中的实质性的内容。现实的人作为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是具体的社会的人。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人性。具体的人性是人的多种社会规定性的统一,同时也表现为历史性。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人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具体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即社会的人。离开了具体的人性,人的社会性,就无从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自然属性(2)社会关系的总和

(3)现实性(感性活动的存在、实践存在)

3、人在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了人的社会联系即社会本质。

4、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

“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只有当对象对人说来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说来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说来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

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2、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五章联系与发展

第一节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

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与辩证法是高度统一的,使辩证法成为“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1、辩证法的历史形态

(1)朴素辩证法

(2)唯心主义辩证法

第11 页共39 页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1)看待世界的方式:全面、联系和孤立、片面

(2)看待世界的方式:发展变化和静止不变

(3)矛盾是动力和不承认矛盾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是一幅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图景。唯物辩证法就是对这幅辩证图景的理论再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普遍联系的含义:事物、现象、过程及事物、现象、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现实具体性:中介、差别、条件

2、普遍联系中的系统

(1)从“实物中心论”到“系统中心论”

(2)系统是诸要素相互作用的整体

(3)系统论观察和分析事物具有一系列特点:相关性特点、整体性特点、有序性特点、模型化特点。

(4)理论意义:显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深刻性和具体性,给辩证法的具体化提供了范例。

二、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1、普遍联系的多样性:物与物的关系和“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

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自在之物”之间的关系,“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包括物与物的关系,但不等同,它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从人与对象的否定性关系去理解,就不能把现存事物看作永久不变的存在状态,而应该把现存事物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暂时性环节。

2、“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客体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的客观事物。

第二,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既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性的、变化发展的。

第三,在“为我而存在的关系”中,主体以客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客体也以主体为中介使自身二重化。

三、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1、运动、变化、发展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三者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

运动就其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变化主要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和趋向,事物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演变;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性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的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括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有方向的运动。

2、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相互转化。

3、事物变化的多向性。

4、发展是事物变化的多向性与总体方向前进性的统一。

承认发展的总体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就必然要承认新陈代谢是普遍的、不可抗

第12 页共39 页

拒的规律。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以上升性为总体特征的。一切过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趋势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这是发展的本质。

5、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

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伟大前途的东西。新旧事物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第一,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或历史条件,旧事物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二,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阶级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由于普遍联系形成的相互作用,引起世界的运动变化;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新联系,因而运动发展又是普遍联系多样化高级化的原因。世界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的互为因果性,表明物质世界的运动过程是“自己决定自己”的过程,由此而产生了唯物辩证法的决定论。

一、反映联系和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

1、决定论

(1)定义:是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具有因果联系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2)目的论与非决定论2、决定论的历史形态

(1)古代决定论(2)机械决定论(3)统计决定论

(4)辩证决定论:确认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的制约性和规定性,并科学地揭示了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3、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普遍形式之一,是决定论的逻辑依据。

原因:指引起某一现象的现象。

结果:是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或因果关系。因果联系是一种包括时间顺序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引起另一现象的本质联系。

(1)因果联系的特点

原因和结果与时间顺序有直接联系。

原因和结果是必然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第二,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原因与结果的相互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a.一因多果。一因多果是指一种原因同时引起多种结果。

b.同因异果。所谓同因异果是指,同一原因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条件下,会引起不同的结果。这是一因多果的一种特殊表现。

c.一果多因。一果多因是指一种结果是由许多同时起作用原因引起的。

d.同果异因。

(3)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是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内在依据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也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

第13 页共39 页

4、必然性与偶然性:对原因和结果范畴的深化。

(1)什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

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有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种出现,也可以那现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产生的原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对立面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处于一事物发展过程中,二者不可分割。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在种种偶然性的过程中都包含着必然的东西,没有纯粹的偶然性。

其二,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必然性不一定永远是必然性,而偶然性不一定永远是偶然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不能把它们看死了。在一定条件下,非本质的因素由于自身的积累和条件的改变会转化为本质的因素,由这种因素所决定的不确定的、偶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必然的联系;

本质的因素也会因自身的演化和条件的改变不再有根本性的意义,由这种因素所决定的确定的、必然的联系就转变为偶然的东西。

事物由于内在根据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失去其存在的根据,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转化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形:

①在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转化。

②同一现象在不同的关系或过程中的转化。

(3)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与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的有力武器。

第二,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是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第三,不要忽视偶然性,而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二、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1、规律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运动,使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2、规律的实现:从可能到现实

规律的实现是从可能到现实的过程。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揭示的是可能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转化过程。

对现实性的理解:

(1)什么是现实性:当下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

(2)现实性与规律性、必然性的内在联系

(3)现实与现存事物是有区别的。

对可能性的理解:

(1)什么是可能性:指事物内部潜在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相

第14 页共39 页

对于现实性而言,是还没有实现的东西,但它又包含在现存事物之中。

(2)对多种可能性要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

①区分可能与不可能。

②按照实现时间,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能性,区分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非现实的)可能。

③要区别和分析不同性质的可能性。

④要分析和区别不同程度的可能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标示事物发展过程时间段不同,二者的界限是明确的,不容混淆。

(2)可能性与现实性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关键是看可能性的客观依据。

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正确思维和正确行动的前提,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告诉我们,由于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既有发挥的必要又有发挥的余地。因此,必须立足于现实性,把握可能性实现的现实根据。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

“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1、依据规律所反映的联系的范围和层次,可把规律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唯物辩证法展示的是一个规律群,其中的基本规律是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规律各有侧重,但相互之间又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逻辑整体。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质和量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两个最明显的属性,量变和质变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形式或状态。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容和动力,它表明,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此外,唯物辩证法还包括一系列范畴,并通过这些范畴的联系和转化,进一步从各个侧面揭示了事物的一般规律。

规律和范畴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互贯通的。一方面,规律包含了范畴,另一方面,范畴体现了规律,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构成规律。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四、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

1、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相区别的自然运动、社会过程的辩证法,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运动发展的规律。

2、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指以概念作为“细胞”的思维运动发展的规律。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从内容上说,客观辩证法决定着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实质上是以概念的形式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就表现形式而言,它们又是二个不同系列的辩证法形式,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主观辩证法采取概念的、逻辑的形式。

4、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也是统一的。

实践辩证法是人这一主体有意识的社会化的行为,是人有目的的运动过程。人的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和途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否定性辩证法”。

第15 页共39 页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正是在实践活动中,客观辩证法被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转化为主观辩证法。实践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分化、相互转化的途径和基础。

实践辩证法包含、体现着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实践辩证法以社会化、主体化的形式展现着客观辩证法。

5、无论对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还是对实践辩证法,矛盾和辩证的否定都是其永恒的发展的动力和方式。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的;辩证法对每一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表明,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之间存在并遵循着共同的规律。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可能与现实、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六章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质量量变规律

一、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

1、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是直接统一的:其一,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的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其二,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事物的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确定事物的质要考虑到各方面的联系和作用,把握事物各方面的属性的总和;确定哪些是对事物的质具有决定作用的本质属性,必须考虑到社会实践的需要,把实践作为实际的确定者。

2、量: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又可以区分为内涵的量与外延的量。

量与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

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是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4、质、量、度作为规范事物存在的基本范畴,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其统一。要真正认识的把握事物,必须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统一起来,把握度,在实践活动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

二、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或两种基本状态。

1、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形式。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事物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相互包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16 页共39 页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三、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系

1、量变的复杂性:

首先表现在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其次表现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二是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的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称之为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2、质变的复杂性:

首先表现在它的形式的多样性(爆发式的和非爆发式);

突变是对质变形式多样性的一种确证和说明(托姆的突变数学模型)。事物质变形式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同时又受它所处的外部条件制约的。

质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特征。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理解一切现在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1、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矛盾,它是思维中的自相矛盾,是叙述的矛盾。

辩证矛盾:是客观世界本身的矛盾,是生活本身的矛盾,它揭示的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作为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矛盾就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或者说,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具有两层含义:

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首先表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其次又表现为互相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的多样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在不同的事物中有不同的情况,而且在同一矛盾的展开过程中也不尽相同。但这都只是矛盾斗争性的差别问题,而不是有无问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是两种相反的属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又是同一中的对立。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和源泉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实际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矛盾双方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可以从量变和质变两个过程分别加以考虑。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

第17 页共39 页

统一体产生,一事物变成他事物。

4、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它的条件性;

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主要是指其无条件性,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

5、矛盾转化:是集中体现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统一的综合范畴。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但矛盾却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差异、对立、对抗、转化就是表达矛盾不同发展阶段的概念。

2、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指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为此,就要研究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矛盾地位和矛盾方面的特殊性。要区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

第三,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表现为:其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其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方所取代;其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最后达到“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

3、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共性与个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方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法又体现为“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矛盾论与系统论

系统论全面揭示了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

系统论不仅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而且与辩证法的矛盾论有着密切联系。

但矛盾论与系统论又是相互区别的。矛盾论是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察世界的,它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的联系的内容,指明了囊括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系统论揭示的只是联系的一种形式,即要素与要素、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矛盾运动。系统论也毕竟不是哲学,不能用系统论取代矛盾论。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过程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的完整过程。

一、肯定与否定

1、肯定与否定:

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扬弃”。特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辩证法批判的、革命的实质所在。

3、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1)用批判的和革命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2)反对绝对化。

(3)认识事物发展总体趋势与具体道路,反对历史循环论与历史直线论。

二、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第18 页共39 页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因而是一种上升、前进的运动,从表现形态和发展态势上看,表现为近似螺旋的曲线。其特点是(1)发展的上升性或前进性;(2)发展的周期性或曲折性;(3)发展的回复性或回归性。

三、“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实践观、矛盾观

1、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或者说,是实践观中的应有之义。实践的这种客观的、实在的否定性活动,是人类一切否定性活动,即批判性、革命性活动的源泉。

2、否定性的辩证法是同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紧密相联的。

3、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正是由于否定性辩证法的推动和创造,使世界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就是过程”。

辩证法过程论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没有抽象的事物;二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凡是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三是指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的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或一个部分。

思考题:

1、如果理解“适度原则”?

2、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3、为什么说否定性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第七章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

联系和发展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自在的过程与自为的过程。自然运动是自在过程,社会运动是自为过程。历史规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了解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关系,是全面把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

一、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自然运动的发展形式是的自在形式,社会运动的发展形式是自为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素自发的、盲目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从发展规律的形成机制看,自然规律形成于自然界诸因素盲目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而历史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物质和观念的变换的过程中。

第三,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盲目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这种盲目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历史规律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现,它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才能实现。

第四,从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多的表现为动力学规律,历史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两个归结”

“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关系。”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关

第19 页共39 页

系与思想关系,不仅得出了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的结论,而且可从中看出重复性和常规性。为了说明社会的发展有客观规律性,不仅应当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还应当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物质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样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重大分歧之一在于是不是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必然承认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一个整体,即社会的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内,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B: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A:推动作用。

B:阻碍作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其基本的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人类历史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形成了五种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来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4、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1)一方面是因为任何社会发展的其他目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人的主体能力)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2)对“生产力标准”要全面、准确理解:

生产力是根本标准但不是惟一标准;

“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

“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统一。

(3)确立生产力标准,从根本上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包括服务的的方向、方式和任务三个方面。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产生的原因。是:(1)新的上层建筑在刚刚形成时,不可能尽善尽美,而存在不完善之处,这样就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2)无论是上层建筑

第20 页共39 页

经济社会学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用社会学的传统分析解释经济现象.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在经济中作用,是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基本假设A效用最大化假设B偏好变化假设.视角:C人际关系把握个人行为视角D强调相对地位敏感性E制度分析视角 ?研究策略:A理性选择社会学.古典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若干核心要素结合起来考虑;B新经济社会学.在社会学分析框架和概念的帮助下分析;C社会经济学.利用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视角解决;D PSA经济学.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发现直接综合进经济学模型;E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基础上对组织形式统一分析,理解制度界定与变迁 ?基本概念:资源稀缺性-基本前提,稀缺程度影响合作冲突\制度安排;行为假定-理论模型基础;制度-核心问题;组织-制度是组织的内在结构;社会均衡-制度和秩序存在必要条件 ?行为假定四个角度:A效用最大化(5假定a各种行为目标统一于效用最大化目标b信息完全性不是必要前提c效用评价有完备性d可传递性e各类决策主体行为统一)B他人状况直接影响个人(个人效用受社会网络内外他人影响);C有限社会化(人们并不是完全在效用最大化原则下做选择,有时会不假思索依据惯例行动,人们在不同程度的遵守社会准则同时,保持效用最大化选择的行动空间);D嵌入性(人的有目的性行动是嵌入在具体的正进行的社会关系系统中) ?制度:一个社会中人们相互作用的规则,是人们在确定相互关系时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一种约束.作用:A通过提高人们行动的代价或收益,约束行为;B引导行为激励作用.正式制度有意建构的\明文规定的\通过系统组织来保障和实施的.非正式制是通过一代代的教诲模仿\积淀演化的. ?组织:稳定互动\协同行动的群体构成了组织. ?社会均衡:所有人都在其所面对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做出了效用最大化选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通过单方面的改变他自己的行动来增加效用.(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社会最优,不一定会形成社会制度和秩序) ?基模·价格:在资源交换过程中,对不同资源的交换比例形成的合约. ?相互影响假定和需求:∵A价格水平具有社会阶层区隔标志的含义B高社会阶层成员会因低层与其购买同样产品而产生负效用,低层不避讳.∴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较高层消费者推出,低层进入.社会分层结构和需求∵C一个社会分层结构是金字塔中上层少于下层D中产以上阶层每个人和低阶层每个人购买数量相同.∴价格下降,下层人士需求会大于上层人士退出的影响. ?网络和需求匹配机制:传统供求模型(市场无摩擦假定\价格传递供求双方所需充分信息假定\社会成员拥有无差别信息获取机会假定)匹配问题无关紧要.∵供求双方的沟通存在障碍;供求双方不仅仅关心价格还关心其他,价格传递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获取机会也不同∴匹配机制来解决匹配问题∴人际关系网:信息很大程度上作为其他社会过程的副产品被传递,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完全是通过与市场行为不相干的社会过程传播的. ?社会互动下的市场需求:需求的连带外部性,个人需求受他人影响(正-负效应)A从众:群体规模\比例\价格\个人因素(社会特性)影响,从众行为并不是必然结果,高阶层可能从众于低层B求异:需求与价格弱化器,求异在基本形态上并不排斥从众,求异行为也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引发从众,求异行为本身也会演变成从众. ?受他人影响的个人偏好:偏好是个人的心理秩序,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后天环境内化有关∵假定商品多多益善\偏好可传递,无差异曲线表示是消费者获得相同效用的商品组合∴无差异曲线是考察消费者偏好的工具,他人状况带来的正负效应刻画了消费者和他人的关系 ?创新:是实现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五种情况:A采用新产品或某种产品新特性B采用新生产方法(经验上未鉴定)C开辟新市场D新原料供应源E新产业组织. ?创新与社会互动:绝非单独行为,而是通过复杂的社会过程实现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使用者的建议\技术开发者与投资者的互动\研究者之间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都发挥作用.创新过程分布在使用者\制造商\供应商等人中.非正式交流:A创新的主体间并非毫无保留的交流B交流具有互惠性,非正式交流网络中贡献自己的思想,也能同时听取和捕捉他人的思想激发灵感(机会主义者自然会被排挤出局)C提供咨询和劝告能获得社会回报-服从和赞誉D获得赞誉和服从可以看做是自身富有的信号,获得更多创新互惠的机会. ?创新与制度:制度内涵的激励影响创新:产权制度\权利保障\尽快获利的资本市场制度

宏观经济学(曼昆)读书笔记

Macroeconomics (Sixth Edition) N.Gregory Mankiw 第一篇 导言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1.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包括收入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和失业率的研究。 三个重要指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2.模型 (1)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模型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2)举例:供求关系模型(比萨饼市场模型) Q d =D(P,Y) Q s =S(P,P m ) Q d =Q s (P :比萨饼的价格;Y :总收入;P m :原材料价格) 这个比萨饼市场模型有两个外生变量和两个内生变量。 例如:总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比萨饼的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都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比萨饼的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因此,该模型说明了总收入或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是如何影响比萨饼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 (3)模型的建立:没有一个模型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一个模型仅仅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且一个适用于某种目的的假设对其它的目的可能是误导。 对于不同的目的,我们应该建立不同的模型,而且要略去无关细节而集中于 必要的联系上。所有的模型都会许多简化的假设。 比如,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解释奶酪的价格如何影响比萨饼的平均价格和销售 量,那么多种比萨饼价格也许就是无关紧要的,简单的比萨饼市场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有三个比萨饼店的城镇的比萨饼比萨饼的价格,P 比萨饼的数量,Q 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价格比只有一个比萨饼店的城镇低,那么上述模型的作用就很小了。 需求的移动 供给的移动 3.价格:伸缩性与黏性 4.微观经济思考与宏观经济模型 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 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 尽管微观经济决策,是构成所有经济模型的基础,但在许多模型中,家庭和 企业最优化行为是隐性的,而不是显性的。比萨饼市场模型就是一个例子。家庭比萨饼的价格,P 比萨饼的数量,Q P 2 P 1 Q 1 Q 2 比萨饼的价格,P 比萨饼的数量,Q Q 2 Q 1 P 2 P 1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短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短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短篇小学教师读书笔记短篇一直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幼儿——“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幼儿时“向幼儿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幼儿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幼儿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儿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老师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 。李老师说得好:“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

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小学教师读书笔记XX小学教师读书笔记XX。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幼儿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幼儿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幼儿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幼儿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幼儿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剥夺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简述题(共5题,共30分)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 ①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相同; ②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 2.B途径 答:B途径是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之一。B途径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思潮是其代表。在这一派的理论中,许多概念是直接从企业管理借鉴过来的,如民营化、企业型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等。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如下。 ①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 ②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 ③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

④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B途径主要来自商学院,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 3.政务公开 答:政务信息公开是指政务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公共组织主动或根据公众的申请公开政务信息.并方便社会公众获取的各种活动与制度的总称。就我国而言,推行政务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政务信息公开必须按照合法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利益平衡原则、不收费原则和责任原则来进行。 4.政策问题 答: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2)对上述问题的察觉与认同。即便存在上述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倘若它并没有被社会大多数人所察觉,它也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社会问题。(3)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这种冲突除了表现于个体之间,更多地表现于个体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以至于个体、团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4)团体的活动与力量。让某些个人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直至上升为政策问题,往往不是少数个人行动就能奏效的。⑤政府的必要行动。

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

《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 07行管喻娟 第三章统治的类型 韦伯谈到构成统治的可靠基础包括:一就是习俗,即纯粹情绪合乎理性的动机。二就是利害关系,即纯粹价值合乎理性的动机。三就是对合法性的信仰。便以此把统治分成三种类型:合法型、传统型、魅力型。 二、三种类型的特征 韦伯进一步谈到合法型、传统型、魅力型三种统治类型。 1、合法型:指统治的合法性就是建立在制订章程与规则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的。而作为其中的成员就是仅仅服从法,而不就是统治者。统治者的号令也应就是由以规章制度为取向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就是职务的不同,仅仅就是在事务上服从官职。她还谈到这种合法型统治就是建立在官僚体制的结构上的,因此也有很多的弊端,如职务的“升迁”只取决于上司的评价、造成规则制度的形式主义等。 2、传统型:指统治的合法性就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制度与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上的,并且也被人们相信就就是这样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就是主与仆的关系,必须服从统治者而不就是规章制度,而统治者也受到来自传统的一些约束。她们大多就是世袭来得到统治者的权力力。 3、魅力型:指统治的合法性就是建立在顷英雄的崇拜与对领袖的信赖的基础上的,就是英雄或领袖的个人献身精神所经给予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可以解释成就是领袖与追随者。她们之间没有薪金,没有规章,她们依据在同一共同体中的承认来获得统治,她们不存在有经济的关系,只受天职与使命的驱使。它不就是理性的更多地可以理解为感性的。而魅力型的平凡化到最后也很容易转换成传统型的统治。 三、合议与权力分立 韦伯就是由古至今来讲述合议与分权的,我认为她大致就是从封建制(社会等级的权力分立——官僚制(权力受到机构的限制)——政党(合议原则让集权主义失去一个人的统治)——直接民主(非统治型与豪绅名士掌政) 机构限制,不同的机构具有不同的权力,因此在权力上会相互制衡。 政党合议,不同的党派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就是不同利益者之间的角逐。 非统治型与豪绅名士掌政,这些统治就是以服务为基本的理念,不以利益为基

曼昆宏观经济学期末、考研复习重点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宏观,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运行,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或家庭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滥觞于凯恩斯,至今已经和微观经济学分庭抗礼,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巨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开篇讨论宏观经济中各种数据,当然,在宏观经济学中数据始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指标监控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是决策者的宠儿。 第23章中,曼昆论述了一国收入的衡量。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而在一个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收入对应一个支出,所以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里,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基本上都逃不掉如下这幅图: 接下来,曼昆讨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众所周知,国家会统计每季度的GDP ,并在年末获得年度GDP 。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深刻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含义要抓住每一个词汇,这是宏观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GDP 相似的还有如下几个收入概念: GNP GDP NNP GNP NI NNP PI NI =+=-=-=-本国国民民国外所得-外国国民本国所得 折旧 企业间接税+企业贴补 企业留存收益+其他所得 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 按照四部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有如下GDP 构成:

GDP C I G NX =+++ 这里必须强调投资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投资是有区别的,这里投资主要是购买用于生产物品的物品,也就购买生产资料,包括机械、建筑等。 在第二十三章最后一节里,曼昆阐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概而言之,名义GDP 是以当年价格乘以生产数量而得到的数字;真实GDP 主要排除了价格的影响,以一个年份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乘以当年生产数量从而得到真实GDP ,主要反映生产数量的变化,可以更好的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GDP 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GDP 100GDP GDP =?名义平减指数真实。需要指出, 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测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这就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 平减指数的变动: 100%GDP GDP GDP GDP -=?第二年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 当然,GDP 并不是完美的,在环境、收入分配等环节上是无法通过GDP 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 或者GDP 重新改革,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GDP 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GDP 衡量体系一旦变化,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 接着在二十四章里,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ze index )。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CPI 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当期总物价/基期总物价)×100 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年份或月份CPI 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 如消费者物价指数,GDP 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从对象上看,GDP 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CPI 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CPI 与GDP 平减指数有较大的背离。从统计结构来看,CPI 主要是固定的一篮子商品,而GDP 平减指数主要是根据当年生产情况来确定。 在第二部分,曼昆讨论了美元价格比较和真实、名义利率。因为经济运行中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0年前的人民币肯定不是今天的人民币,这就需用一定换算公式来进行比较:当今的货币数量=T 年前的货币数量×(T 年前的物价水平/当今的物价水平)。而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总体上讲,这一篇介绍了两种最基本的数字,一个是反映生产水平的GDP ,一个是反映物价水平的CPI ,这也是构成宏观经济运行检测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 第九篇中介绍了长期中经济真实情况。在第二十五章里,作者论述了GDP 增长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一个经济体按照a%的速度增长,那么在(70/a )年份时就可以实现翻番。国与国之间经济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增长率起到很大的作用。生产率是决定增长率非常重要

关于幼儿教师读书笔记5篇

关于幼儿教师读书笔记5篇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简单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幼儿教师读书笔记5篇,欢迎借鉴参考。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篇1: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首次接触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在组织活动时,我在前面讲,孩子在后面讲的场景。我一直在探索让孩子愿意听我讲话,能够专心听我讲话,并积极回应的方法。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但是一直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也许这本书对我会有一些帮助吧?也许书里无非是尊重、理解、接受、包容、平等、站在海孩子的角度等等这些个词吧?带着这两种想法,我开始翻阅这本书。浏览中,案例图片深深的吸引了我。不仅因为每次我的处理方式都和错误的范例不谋而合,而且还有那些正确的引导方式让我佩服。细读下去,又有了其他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克服了一般书籍空洞的理论说教的毛病,它结合众多的故事,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很多简单实用的方法。我觉得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人际交往的书,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也适用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 通读全书后我有一些粗浅的收获: 一、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对幼儿入园情绪问题的启示:

在小班,早上入园经常会出现幼儿哭闹着不肯来园的情况。一般情况,当幼儿情绪不好,我们总试图用成人的观念去安慰、用自己的道理去说服他。孩子其实更多的时候是想把自己的情感说出来并得到认同,找到一种归属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也许理解、赞同才是最好的安慰良药。当孩子感受到被接纳,他们才会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认可孩子的感受,并用适合的话说出来你的理解,不要急着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倾听者的角色帮助幼儿走出自己的困境。 那么该如何让幼儿面对他们的感受呢?书中给了我们可操作性的建议:1、全神贯注的聆听。2、认同孩子的感受。3、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4、借住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二、关于如何夸奖孩子对美术活动作品评价的启示: 我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或行为时不经意间往往用你做的很棒,这幅画很漂亮。有时甚至不知道从哪里评价。评价语言通常存在着用词单一、内容空洞贫乏。这样一来评价语言成了纯粹的形式语言,对幼儿语言表达、情感提升的帮助几乎为零。书中对于如何夸奖孩子提出以下方法:描述你所见的事物,描述你的感受,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在评价时,可以先描述一下眼睛中看到的事物,说出自己的感受,也引导孩子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在尝试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后,我听到两个幼儿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四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四篇)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一):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

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二):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向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向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 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

经济学读书笔记大全

经济学读书笔记大全 经济学读书笔记大全 以才肯走;红灯抢行,十字路口乱作一团,彼此挤得动弹不得;开会时因某人未到,大家等上十几分钟这些现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从茅于轼的眼光看来,这些现象是使中国成为穷国的根本原因。以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来看,穷是因为许多生产潜力不能发挥,因为人们的劳动没有用在生产上,甚至用在了抵消别人劳动成果的努力上;更因为各种各样的浪费普遍存在,耗掉了社会巨大财富。只有老百姓们自己明白如何把自己弄穷的,才能改正,才有可能变富。谁妨碍了我们变富,答案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茅于轼认为,要想把我们的国家变富,就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让资本和劳动充分地就业,流动到最适合他们的地方去,因此,交换能够创造出额外的财富,任何有碍于自由交换的东西都有碍于财富的增加。阅读了《经济学是什么》,尤其是几堂经济学的辅导课下来,使我对经济的关注充满了从未有过的热情,比如在当前防治非典的特殊时期,我除了关心非典的动态情况外,非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口罩与GDP究竟有多大关系,这些成了我每天看报、上网的一个重点。我自信,我会更多地用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现实问题,用成本、效益等经济学方法去安排和指导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一句话,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三是在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同时,我们还要防止片面的思维方式。经济学家在研究许多问题时,都假设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都以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的。许多定理、论断都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得出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真的就是那么整齐划

一吗?难道我们做每一件事,就都只仅仅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吗?就拿《经济学是什么》一书中所举的小王下海一事来说,小王下海一年赚了5万元,而失去了机关工作总的损失是 5.4万元,即付出的机会成本是 5.4万元,由此经济学家就得出了由于机会成本大于所得利益,故结论是小王下海是得不偿失。这种分析方法固然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但是这仅仅是从经济利益角度来分析,假如说小王在机关里虽然清闲一点,但整日埋没在文山会海、是非堆里,身心极度疲惫,一年下来丝毫没有成就感。相反,虽然下海后付出了高额的机会成本,但小王却学到了许多在原先机关里学不到的东西,短期看在经济上并不上算,但长远而论,却可能会有大的发展前景,如若这样,我觉得小王下海又未尝不可。这里就有一个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比较,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比较。再比如,书中所举硅谷离婚率低一事。按经济学家的看法,由于离婚诉讼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机会成本太高,所以导致离婚率低,那么伦理道德、法律秩序又该摆在何等地位?我们认识任何事物,都应当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去把握它。如果学经济学的只强调经济,学历史的只强调过去,而不愿关心与之紧密像联系的政治、文化等等,不知道事物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这样的思维方式往往会走向片面的误区。经济学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学派、观点,我以为正是经济学全面、联系地对待客观事物的又一佐证。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对待每一事物,我们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毕竟经济学教会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作者:————————————————————————————————日期: ?

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宏观,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运行,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或家庭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滥觞于凯恩斯,至今已经和微观经济学分庭抗礼,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巨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开篇讨论宏观经济中各种数据,当然,在宏观经济学中数据始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指标监控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是决策者的宠儿。 第二十三章中,曼昆论述了一国收入的衡量。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而在一个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收入对应一个支出,所以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里,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基本上都逃不掉如下这幅图: 接下来,曼昆讨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众所周知,国家会统计每季度的GD P,并在年末获得年度GDP 。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深刻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含义要抓住每一个词汇,这是宏观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GD P相似的还有如下几个收入概念: 物品 与劳 生产资料 物品和物品和劳动、生产投 工资、支出 投入与产出流向 收入 收入

GNP GDP NNP GNP NI NNP PI NI =+=-=-=-本国国民民国外所得-外国国民本国所得 折旧 企业间接税+企业贴补 企业留存收益+其他所得 可支配收入=PI-个人所得税 按照四部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有如下GDP 构成: GDP C I G NX =+++ 这里必须强调投资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投资是有区别的,这里投资主要是购买用于生产物品的物品,也就购买生产资料,包括机械、建筑等。 在第二十三章最后一节里,曼昆阐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名义GDP 、真实GDP 和GDP 平减指数。概而言之,名义G DP是以当年价格乘以生产数量而得到的数字;真实GDP 主要排除了价格的影响,以一个年份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乘以当年生产数量从而得到真实GD P,主要反映生产数量的变化,可以更好的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G DP 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GDP 100GDP GDP =?名义平减指数真实。需要指出, GDP 平减指数可以用来测量通货膨胀的一个指标,这就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 P平减指数的变动: 100%GDP GDP GDP GDP -=?第二年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平减指数第一年平减指数 当然,GDP 并不是完美的,在环境、收入分配等环节上是无法通过GDP 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 或者G DP 重新改革,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GDP 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GDP 衡量体系一旦变化,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 接着在二十四章里,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con sume r prize index )。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CPI 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当期总物价/基期总物价)×100 然后通过计算相邻年份或月份CPI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 如消费者物价指数,GD P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从对象上看,GDP 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CPI 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CPI 与GDP 平减指数有较大的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心得一: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心得: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 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心得二: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看过朱教授的理想的教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不禁想到理想的幼儿教师是什么样的呢?记得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人。”然而在孩子幼小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和家长。那么怎样做才是一位理想的幼儿教师呢? 幼儿教师应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专业的知识,并细心的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当然专业知识并不是只懂得自己的一点专业,对于专业以外的东西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非常缺乏常识,就像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等问题发表的拙劣看法,时常成为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儿老师应该胸宽广,富地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理想的老师应该能够看到矛盾和缺陷,并立志去解决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问题。 (一) 爱心 如果一个教师在孩子做错事以后也不告诉原因就斥责或打骂,而不是耐心的讲道理,反而久而

8篇读书笔记

8篇读书笔记 【篇一:8篇读书笔记】 阅读成长护照日期: 4月6日(星期四)喜爱的原因:作者用 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写了他童年时社会的黑暗,但是幸好有他的奶奶 一直做他的精神支柱,他既讽刺了社会的黑暗,又体现了当时社会 对儿童的影响。篇二:小学教师读书笔 记8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篇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 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 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 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 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 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 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 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 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 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 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 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 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 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 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 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 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 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 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 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 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 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 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共篇

篇一:《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美术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 针对这些问题,我从《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书中讲到要让幼儿大胆的作画,就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如要信任幼儿,用和蔼 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尊重幼儿有不同寻常的想法,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还要给幼 儿提供适合的、多样的绘画材料。如提供给幼儿的纸不能过小,幼儿在绘画时会放不开手,提 供的材料要充分,不要害怕孩子会弄脏而不提供,要让幼儿在多种材料的吸引中有积极参与活 动的兴趣。尽量的用情境、游戏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这一点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很明显,活 动中用念儿歌、或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幼儿参与的兴趣就会很高,反之,兴趣就会有所减少。 根据不同的美术活动,怎样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还是需要多思考的。此外,尽 量采用“鼓励法”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师要努力的去读懂幼儿的画,充分了解孩子“稚”“拙”的特点,站在幼儿的角度评价幼儿作品,对于个别幼儿讲不出画的是什么,教师不要着急,要 引导幼儿,肯定孩子的优点,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挑剔。 在引导幼儿学习绘画的时候,绘画的范例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工具,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什 么时候用?怎样用?用什么样的范例?在书中,我也找到了一些答案。首先,范例要有美感,有美感的作品才值得欣赏,幼儿从中得到收获,而不美的范例就不能为幼儿树立很好的榜样,让幼 儿的观察机会丧失、观察能力得不到发展。 绘方法应该是适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是他们能够合理接受的,积极健康的,太成人范画不 适合幼儿来欣赏。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是收获很多的,书中讲到关于美术方面的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 中都可以运用到,对自己的业务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篇二: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当然,感情并不能代替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充满感情,这就是要有一颗爱学 的,教师不应该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 ——读《爱心与教育》 行影响着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能促进学生还是抑制学 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地阻 ——读《塑造教师》 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心灵放飞,用知识点燃智慧,书籍是无穷的知识宝藏,是浩 ——读《书籍是长生果》 ——读《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 ——读《拿着棍子读书》 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 ——读《文化苦旅》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 息、让人伤感,但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希望和追求,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作者的 ——读《安徒生童话》 我们必须记住,从根本上看信仰从来都不是,也无须一种言辞的表白,而是一个人 的活动所展现出的他的存在方式。 ——读《法律与宗教》 一个问题提出时,学生无人举手,这时教师可用:同学们,把你不同的看法告诉大 ——读《教师,课堂上运用好你的语言》 我曾以蜻蜓点水的方式读过《古文观止》,除了提高了一点读文言文的兴趣外,最大 的得益是我觉得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古代的历史,因为我们的历史 书实在是枯燥得很。 ——读《古代文言,必修之课》 这是一本小书,谓其小是因为它几乎谈不上鸿篇巨制,只是由一篇篇日记组合而 成,;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一位年仅9岁的孩子,但我却是一口气读完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笔记

小学语文老师读书笔记 【篇一: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8篇 一、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 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 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 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 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 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 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 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 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 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 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 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 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 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 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 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 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 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 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 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习的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的读书笔记

《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读书笔记 作者:孔祥智 主要内容:作者利用二十世纪30年代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在华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资料和清代刑科档案,分析了近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演变型式。 主要观点:与西欧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的小农经济在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分化之后其生产力并未发生质性变化,小农生产仍处于糊口水平。半无产化了的小农倚仗家庭式农作与佣工或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忍受并依赖两者所赋予的低于维持生活所需的收入,才能在内卷和分化的联合压力下毅力不倒。在贫农农场上,内卷和劳力不足同时并存,因此贫农整体的土地生产率与经营式农场并无二致,但二者的劳动生产率却有很大差异。与经营式农场主和富农不同,贫农经济的性质仍是为维持生计而不是为追求利润的经济。村庄半无产化的过程伴随着国家政权渗入其中的趋势,士绅的官僚化成了国家政权渗入村庄的主要工具,在新的压力下村庄内部结构及其与国家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背景介绍、近代华北农村经济社会变迁、村庄与国家政权关系的 变迁。最后一部分包含全书结论。 I. 背景 A. 探讨的问题 1. 小农的特征 a. 农民学中的三个传统:形式主义:追求利润者;实体主义:维持生计的生产者;马克 思主义:受剥削的耕作者。 b. 本书的主张:区别不同阶层(包括经营式农场与富农、中农、贫农与雇农)的小农,而又综合形式主义、实体主义、马克思主义三种分析方法,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不可分的 统一体。

c. 首次提及“内卷”(involution)的概念。 2. 农村演变的型式 a. 过去的研究:近代农村演变的古典型式是英国模式(小农分化为农业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而农业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而现代化)。而中国近代农村演变则是在小农经济范围内的进展,所导致的不是资本主义工业经济,而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小农经济。对中国农村演变型式的研究:(1)形式主义学者强调人口压力,采用博塞拉普模式(强调人口增长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动力);(2)中国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学者则强调生产关系,主要分析模式是“资本主义萌芽论”(认为帝国主义入侵之前,资本主义已经在中国萌芽;而帝国主义的入侵,妨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将中国历史置于五种生产方式的公式;(3)实体主义学派主要是蔡雅诺夫模式,认为农场家庭经济的情况随家中消费者与劳动者比例的 周期性变化而升降。 b. 本书认为:应兼顾人口因素和生产关系,综合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明中 国农村在帝国主义侵入之前的变化型式。 3. 村庄 a. 过去的研究:(1)形式主义(主要是施坚雅的研究)不太注重村庄,而认为小农的活动范围是基层市场共同体。其基本假定是自然村完全被国家政权和士绅所控制,结合于上层体系之中。(2)实体主义的观点主要由日本学术界持有,他们很重视村庄共同体的研究。形式主义与实体主义之所以观点不同的原因在于所依赖的实证根据不同。西方学者多研究中国较先进地区,而日本学者的资料多来源于战时在华北平原所作的实地调查。 b. 本书试图描述二十世纪自然村与国家政权之间关系的演变情况。 B. 引用的史料和研究的村庄 1. 引用的史料 a. 满铁实地调查资料。共三组。对满铁资料的认识:有一些缺陷,但仍不失为现存同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