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业水平过关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业水平过关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业水平过关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业水平过关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业水平过关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

学业水平过关(九)

一、单项选择题Ⅰ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距离北京、天津等城市较近。立足于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据此完成1~3题。

1.雄安新区选址在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主要考虑的是( )

A.建设成本B.技术水平

C.产业基础D.气候条件

2.设立雄安新区最有利于北京( )

A.扩大服务范围B.增加城市职能

C.提高市民素质D.改善城市环境

3.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 )

A.促进三地资源优势互补

B.根治三地交通拥堵问题

C.缓解三地用水紧张状况

D.引导三地产业结构趋同

解析:第1题,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土地租金低,建设成本低,成为大型建设或新区的首选地,选A。第2题,京“非首都功能”主要是指各类较为低端产业或污染工业、占地大的资源型产业等,这类产业的移出,有利于保护北京市的城区环境,选D。第3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促进三地资源优势互补,但不能根治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引导三地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优势并存,不能缓解三地用水紧张状况,选A。

答案:

下图为2015年1~6月我国某能源产量位居前6位的省区统计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能源是( )

A.煤炭B.石油

C.天然气D.水能

5.为解决该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我国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北煤南运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D.西气东输

6.该能源对输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完善城市功能分区

C.减轻沙尘暴危害程度D.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该能源产量以陕西、新疆、四川最多,应为天然气。第5题,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大但生产量小,西部地区天然气生产量大且消费量小,因此,我国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解决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第6题,实施西气东输可以优化输入地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①维护生物多样性②发展畜牧业③保护湿地和水源④发展种植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8.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①②③的含义依次是( )

A.过度放牧、生活能源缺乏、工程建设

B.生活能源缺乏、过度放牧、工程建设

C.生活能源缺乏、工程建设、过度放牧

D.工程建设、生活能源缺乏、过度放牧

解析:第7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的生态功能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和水源。第8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①为生活能源缺乏,②为过度放牧,③为工程建设。

答案: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伊春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的原因是( )

A.煤炭资源枯竭B.水资源枯竭

C.石油资源枯竭D.可采林木资源枯竭

10.最适宜该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A.IT等高新科技产业

B.森林观光等生态旅游业

C.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D.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解析:第9题,伊春是家具生产基地,其资源衰竭,说明森林资源枯竭。第10题,植树造林、发展与森林相关的生态产业是本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答案:

1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

B.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光热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需要

解析:东北地区夏季气温温和,降水集中,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要;春季升温较快,冰雪融化,形成稳定的水源,保证了春播作物的灌溉需要。

答案:D

12.(2016年6月·广东学考)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的区位优势是( )

A.产业基础好B.能源充足

C.经济腹地大D.毗邻港澳

解析:珠三角发展的是外向型经济,最重要的区位优势是毗邻港澳,其他的都不如长三角。

答案:D

13.(2016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

A.增加建筑物密度,积极发展特大城市

B.将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的上风向

C.植树种花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D.大量兴建化工厂,解决就业问题

解析: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发挥植被吸烟滞尘、美化环境的功能。

答案:C

14.下列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城市化互为消长

B.城市化会抑制工业化

C.城市化必然带来重工业发展

D.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

解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答案:D

富士康项目的成功引进,标志着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大幅提升。富士康的入驻,已相继引来30余家配套企业的跟进。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第15题。

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5.图中箭头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则A地区可向B地区提供( )

A.资金和技术B.劳动力

C.工业产品和市场D.资源和能源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区人均收入水平高,工业化水平高,属于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B地区人均收入和工业化水平均较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较发达地区可为经济较落后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答案:A

二、单项选择题Ⅱ

16.能源流动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形式,横向流动是指能源在不同区域间流动,纵向流动是指能源的转化利用过程。下列关于能源流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横向流动主要是从能源富余地区流向能源紧缺地区

B.横向流动不会导致单位能源成本上升

C.纵向流动要求区域间交通便捷

D.纵向流动不有利于环境污染治理

解析:能源横向流动是从多的地方到少的地方,需要运输成本,导致单位能源成本上升;能源纵向流动是指能源转化利用,可以降低污染,但不会增加运输量。

答案:A

17.我国选择在甘肃酒泉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A.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B.未利用土地广

C.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D.距冬季风源地远,风力强劲

解析:甘肃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工业不发达,能源短缺但需求量小,A错;周围可利用土地多,B正确;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C错;离冬季西北风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近,风力强劲,D错误。

答案:B

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图”,回答18~19题。

18.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也相对丰富

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

③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需求量小,能源也相对短缺

④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需求量小,但能源相对丰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生产和消费差异。从饼状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供不应求;而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小于能源生产量,供大于求,故选D。

答案:D

19.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应该( )

A.限制生产规模以适应能源短缺的限制

B.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压缩太阳能、风能等开发利用比例

D.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能源短缺的解决措施。解决能源短缺的基本思路是“开源节流”,即扩大能源来源的同时要节约能源,故选B。

答案: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读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20~21题。

20.1985年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工业稳步增长

21.近年来,本地区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④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开始的10年间,随着工业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第2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年以来,本地区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能减排产业,同时加大了环保投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答案:

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但人均耕地增加%。据此完成22~23题。

22.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

解析:虽然耕地面积减小,但人口数量减少的比重大于耕地面积减少的比重,所以人均耕地面积仍然增加。

答案:A

23.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解析:由于人口数量减少的比重大于耕地减少的比重,引起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加,导致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答案:A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回答24~25题。

2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是( )

A.黄河流域流程长

B.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

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严重

25.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防洪

B.发电,提高水质

C.土地合理利用

D.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

解析:第24题,黄河流域大多流经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低,降水较少且不均匀,暴雨集中,且流域内植被破坏比较严重,这些都是造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但毁林开荒属于人为原因。第25题,田纳西河的综合治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和土地利用等方面。

答案:

三、双项选择题

下图为某种产业世界范围内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影响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是( )

A.打破贸易壁垒B.产业升级换代

C.占领消费市场D.新技术的发展

27.该产业迁出地区应优先发展的是( )

A.原料密集型产业B.资本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D.能源密集型产业

解析: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是关键。产业升级进一步发展的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

答案:

28.我国将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建造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这将有利于( ) A.缓解当地能源资源的匮乏

B.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

C.弥补华北地区电力的不足

D.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解析:内蒙古能源丰富,主要输往华北地区,弥补华北地区电力的不足。

答案:BC

29.下列土地利用中,属于合理经营、用养结合的是( )

A.南方红壤区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B.黄土高原全部发展耕作业

C.黄淮海平原春季小麦返青时浇水施肥

D.青藏高原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解析:土地利用的合理经营实际上就是考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南方红壤是酸性的,所以补充熟石灰是正确的;黄土高原全部发展耕作业会导致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破坏;黄淮海平原即华北平原,该地春旱严重,春季小麦返青浇水施肥正当时;青藏高原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应在气温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发展河谷农业,在地势高的高原上发展高原牧业。

答案:AC

30.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下列防护林与其主要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

B.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

C.沿海防护林—防止赤潮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消烟除尘

解析:森林的主要功能要与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三北”地区主要受风沙危害较大,防护林主要用来防风固沙;而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减少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及河流含沙量。答案选AB。

答案:A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