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常用主食的性味、功效和适应证

家庭常用主食的性味、功效和适应证

家庭常用主食的性味、功效和适应证
家庭常用主食的性味、功效和适应证

转:

常用食物的性味、功效和适应病证

一、粮油类

一、梗米

又名大米、硬米。

【性昧】xx,平。

【功效】补中益气,强壮肌肉,健脾和胃,除烦止渴。

【适应病证】食少便溏,呕吐,泄泻,下痢,津伤烦渴。

【应用举例】

1.粳米250克,加水750毫升,加少许食盐,生油10滴,煮成糊状,连服3~5天,治发热后津伤烦渴、小便短少,或泄泻后胃肠虚弱、胃纳不佳,或大便溏薄者。

2.人参10克研末,粳米适量,煮粥食,用于中气不足。

3.粳米100克,莲子适量,煮粥食,用于脾虚腹泻。

4.粳米与马齿苋同煮粥食,用于血痢。

5.生粳米75克,与生石膏60克(布包)同煎,用水450毫升,煎至米烂熟,去石膏,约得清汁300毫升,趁热饮之,可治感冒初起,身不恶寒而发热者。

【按语】粳米主要含淀粉、少量蛋白质、脂肪、卜族维生素。卜族维生素在胚芽和外膜含量较多,如米粒碾得精白,胚芽和外膜碾掉得越多,营养成分损失也越多,平时宜多吃粗粮,以摄入较多的营养素。

粳米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较接近人体的需要,蛋白质的利用率也较其他谷类食物高,但低于动物蛋白质,因其赖氨酸的含量低。故粳米宜与赖氨酸含量较多的豆类或动物性食物混合食用,可提高营养价值。

二、糯米

又名元米、xx。

【性味】xx,xx、

【功效】补脾益肺,温暖五脏。

【霉譬病证】脾胃虚弱,自汗盗汗,烦渴溲多,久泻食减。胎动不安,虚劳不足,小便白浊,腰痛等。

【应用举例】

1.糯米;粤克,洗净,浸1夜,蒸熟,然后中铺豆沙,并加蜜饯、枣肉等,再蒸量次食用,连食2~3天,治中气不足、乏力、自汗、盗汗等,也可与小麦麸同炒为末,米汤调食,或煮猪肉点食,用于自汗不止。

2.糯米500克,用水浸1夜,沥干,炒熟,磨细,加淮山药60克(研粉),调匀,每天清晨用半盏,加砂糖2匙,胡椒末少许,滚汤调食,治久泻食减、不孕蕃。”

3.用淘洗糯米第2次滤出的米泔水,烧开饮服,每次10G~200毫升,1日z~3次,连服数天,司治霍乱吐泻、烦热消渴。

4.糯米和葡萄干煮粥食,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

【按语】糯稻根须,煎汤喝,可止渴,止虚汗。糯米含大量糊精,粘性强,难消化,故小儿及病人不宜食用。

我国云南、贵州等地产一种紫黑米,又叫红米、血米、紫米、黑米。除含有大米的营养素外,富含钙、磷、铁等无机物。有补血、健脾、理中及治疗神经衰弱的功效。些外,还能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治疗和预防贫血有一定作用。

别名xx。

【性味】xx,凉。

【功效】养心安神,除热止渴,健脾厚肠,益肾敛汗。

【适应病证】脏躁(癔病)、烦热、消渴、泻痢、痛肿、烫伤、

出血。【应用举例】

1.小麦、糯米各l00克,浸泡使之发涨,煮粥,至米粒将要开花时加入切碎的譬圆l5克、红枣6个、甘草l0克、白糖适量,继续熬煮,至米熟烂。1日分簇瓦,垤茛2~3周,治疗脏躁、烦热、消渴、泻痢、失眠、出汗。

2.白面粉500克,炒至焦黄,加糖适量,每天空腹4匙,用温水调服,连服2~3周,治泻痢。

3.白面粉250克,炒黄,醋煮为糊,温涂于乳上,治乳痛不消。

4.浮小麦、黑大豆,煮汤食。用于眩晕、自汗。

【按语】小麦外膜和胚芽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较高,特别是维生素卜、维生素马、维生素E及钙、镁、锌等。如碾得过白,外膜和胚芽丧失越多,营养素损失也越多。据报道,麦胚芽具有增加细胞活力,改善人脑细胞功能,增强记忆,提高儿童智力,抗衰老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小麦粉和大米一样,蛋白质组成中赖氨酸的含量很少,所以也应与大豆或动物性食物混合食用。

小麦颗粒放入水中后,有些能浮在水面上,称浮小麦,也称瘪麦,味甘成,性凉,有养心清热的作用,治自汗盗汗之功效。生用或炒香用均可。

小麦麸,又名麦麸,食性甘寒。可做成麦麸饼食,对虚汗、泄泻有一定效果。此外还可用于尿血、浮肿.食积不化、崩中下血。近代用于糖尿病。

小麦能壅气致渴,故气滞、口渴、湿热者少食。

又名倮麦、饭麦。

【性味】xx,凉。

【功效】清热利水,和胃宽肠,凉血化积,益气调中。

【适应病证】食积不消,脘腹胀满,小便淋痛,泄泻,水肿

等。【应用举例】

1.大麦30克,用水2大碗,煎取1碗,去滓,加生姜汁1匙,蜂蜜l匙相和。食前分3次服之,可治小便淋沥涩痛。

2.大麦芽、六神曲各10--15克,用水煎,分2次服,1天1剂,连服3~7天,治食积不消、脘哼l!长满。

3.焦大麦30克,泡茶,频频饮服,可清热消暑。

4.生麦芽l00克,炒黄,加水煎汤饮,1天分3次饮,连服3~5天可以回乳。

5.大麦炒黑,研末用食油调和,烫、火灼伤时搽之。大麦末用开水调服,每次适量,1天3次;或调敷,每天3次,治老人尿疮。

6.大麦面煮成稀糊,酌量时时服食,因性滑腻,可下咽,以助胃气,可治噎嗝。

【按语】大麦淀粉含量低于大米、小麦,但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含量高于大米、小麦。

炒大麦(大麦面)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易使大麦炒焦,致使食味变质,维生素破坏,营养价值降低;温度过低或烘炒时间过短,大麦未熟,则香味不浓,消化率不高。故炒大麦时要掌握好烘炒的时间和温度。

大麦性凉,身体虚寒者少食或不食。

五、莜麦

又名xx、xx、野麦。

【性味】xx,xx。

【功效】xx肝和脾,滑肠催产,能补虚损。

【适应病证】病后体虚,自汗盗汗,出血,便秘等。

【应用举例】

1.莜麦30克,鸡鲜血60克,加黄酒适量,炖服,可治妇女血崩。

2.莜麦60克和猪肉(瘦)30克炖汤,连汤顿食,连食3~5天,治虚汗、盗汗。

3.莜麦30克,米糠l5克,水煎煮后去渣,加食糖l匙烊化,分2次服用,亦有同效。

4.莜麦煮粥,对病后体虚,食欲不振,便秘,肺结核患者,常食有益。如加入糖或盐,再加牛奶或果酱,则营养和味道更佳。

【按语】莜麦含的蛋白质、脂肪高于一般谷类食品。蛋白质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亚油酸,消化吸收率也较高。另含皂甙,有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症的功效。而且长期服用,对肝肾无任何副作用,这对高血脂症合并肝肾疾病及糖尿病患者更为适用。莜麦易滑肠、催产。孕妇婪禽.

六荞麦

又名xx、花荞、甜养、油麦等。

【性昧】xx,凉。

【功效】开胃利肠,下气宽胸,消积利便,清热解毒。

【适应病证】胃肠积滞,腹痛泄泻,痢疾,早期糖尿病。

【应用举例】

1.养麦、白糖各等分,水浸、烧熟,空腹食麦饮汤,每次30~60克,l天2次,连服5~7天,可治淋病。

2.养麦粉60克,用沸水调成稀糊。将黄芽菜和香菇洗净,切成丝,略炒,加水、盐、味精适量,烧开,再将养麦糊用竹筷拨入锅内,煮至熟透即可,l天分2次食,连食3~7天,治消化不良、腹胀食滞、慢性泄泻等。

【按语】荞麦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均高于大麦,而钙、磷、铁含量远低于大麦。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比小麦、大米高。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荞麦较难消化,不宜多食。另外对皮肤可产生某些刺激,过敏素质者不宜食用。

七、小米

又名xx。

【性味】凉,xx。

【功效】益脾和胃,清热解渴,除湿安眠,滋阴养肾。【适应病证】食不消化,反胃呕吐,消渴l:1干,腰膝酸软,身体烦热,小便不利,因胃不和引起的失眠。

【应用举例】

1.粟米煮饭常食,对肾气或脾胃虚弱、腰膝酸软、食不消化有一定功效。或煮成粥常食,可治烦热、消渴、小便不利等症。

2.粟米30克,炒黄,水l碗,煎取半碗,1次连汤服下,覆被取汗,可治产后感冒。

3.粟米30克,煎取汁100毫升,合姜汁l0毫升,温服,每天l次,连服2~3天,治胃虚呕吐。

4.粟米研末,用蜜调,外敷,治烫、火灼伤及小儿赤丹不止。

【按语】小米中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均高于大米,但蛋白质中赖氨酸的含量很低,故也宜与豆类和肉类食品混食。

八、xx

又名玉蜀黍,珍珠米、xx、苞米等。

【性昧】xx,平。

【功效】调中开胃,利胆退黄,降糖,降血脂,利尿。

【适应病证】纳少乏力,胃部不舒,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小便不利,可治因尿路结石、膀胱炎和尿道炎等引起的尿急、尿频和尿道灼痛等。

【应用举例】

1.玉米适量,爆成米花,时时服用,可治消化不良等症。

2.玉米250克,煎汤,分4次服汤食米,可治胃部不舒、糖尿病等。

3.乏碾成细粉,加水煮羹,加糖适量,每天2次,每次30~60克,治黄疽、浮肿、小便不利等症。或将粉做成面饼,烧熟或蒸熟,每天l次60~90克,连食2~3个月,可治消渴症、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脾胃虚弱、少气乏力等。

4.玉米须煎汤代茶,时时饮服,对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及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也有一定功效。

【按语】玉米有黄玉米、白玉米、糯玉米和杂玉米,以前2种较常见。黄玉米中含有一定量的胡萝素。在鲜玉米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C。但千米蛋白质不仅缺乏赖氨酸,还缺乏色氨酸,故营养价值较低。玉米中所含的尼克酸多为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故以玉米为主食的人易患尼克酸缺乏症——癞皮病。如在玉米食品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或食碱,则结合型尼克酸就可分解为游离型,从而可被人体吸收利用,对预防癞皮病有明显效果。

据报道,玉米中所含谷胱甘肽及镁等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玉米油为优质食用油,其中含有亚油酸、亚麻酸、卵磷脂、维生素

E、纤维等,有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延缓衰老等作用,还可增强脑细胞功能。

脾胃虚弱者,食后易腹泻。

九、xx

又名蜀黍、木稷、番黍等。

【性昧】xx,甘涩。

【功效l和胃促脾,益气补中,燥湿涩肠,消积止泻。

【适应病证】消化不良性腹泻,神疲乏力,胃痛泛酸等。

【应用举例】

1.红高粱30克,炒黄;大枣10个去核,炒焦,共研细末。吞服或开水调服。2岁小孩每服6克;3~5岁每服10克,6~12岁每服12克,成人每服l5克,每天2次。治消化不良性泄泻、脾胃虚寒腹痛等。

2.红高粱l20克,黑豆60克,神曲l0克,共研成细末,用煮熟的去核大枣汤和肉制成饼,蒸熟,焙干,再碾成细末,放在沙锅内炒成黄色,用蜂蜜作成丸,每丸重8克,晚饭后用开水送服4丸,治腹痛、腹泻、胃痛、吐酸、神疲乏力等症。

3.陈年高梁米适量,焙黄,研末,干涂患处,治湿疮;或调鸡蛋清或麻油,涂患处。治鹅口疮等。

【按语】高粱米蛋白质含赖氨酸和色氨酸很少,食用时也宜与大豆等食品混合食用,以提高对人体的营养价值。

高粱外皮中含色素及鞣酸,加工过粗时,常显红色,并有涩味,既妨碍消化,又容易引起便秘,加工时应予注意。

十、黍米

【性昧】温,甘。【功效】健脾胃,补中气,解暑热;黄米还有温肺止嗽,燥湿敛疮之功。

【适应病证】泻痢,吐逆,胃部痛,不思饮食,中暑发热,头痛,烦渴,肺虚咳嗽,鹅口疮,火烫伤。

【应用举例】

1.羊肉60克熬汤,加入黍米60克煮粥,加葱、盐适量。每天2次,连食2~3周,可治中气虚弱、神疲乏力、不思饮食。

2.将黄米炒黄,研粉,加砂糖拌服,每服2—4匙,每天2次,连食l~3个月,可治吐泻、胃痛。

3.黍米炒成焦黑,研末,用蛋清或清油拌和,外涂,治烫、火灼伤末成疮者,小儿鹅口疮等。

【按语】黍米含的蛋白质、脂肪高于大米,且蛋白质中含有多种米、麦申所缺乏的氨基酸。

黍米性粘腻,较难消化,消化能力差者不宜多食。

十一、马铃薯

又名土豆、洋芋等。

【性昧】xx,平。

【功效】xx脾,消炎解毒。

【适应病证】小儿水痘,腮腺炎,水火烫伤,气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全身闷热,上逆呕吐。

【应用举例】

1.马铃薯l个,以醋磨汁,涂患处,干了再涂,不间断,治腮腺炎、烫伤。

2.马铃薯汁、蜂蜜适量,每晨空腹调食,用于胃肠溃疡和习惯性便秘。

3.马铃薯50克,牛肉适量,烧食。用于气虚体弱,食欲不振。

【按语】本品的芽和皮内含有有毒性的龙葵碱。吃时必须将已发芽和发青的皮削去,土豆肉放在水中多浸泡一段时间,煮的时间也须较长一些,以清除和破坏龙葵碱。防止小孩多食中毒。十二、甘薯

又名山芋、地瓜等。

【性昧】xx,平。

【功效】健脾胃,补肝肾。

【适应症证】肝炎黄疸,乳腺炎,夜盲症等。

【应用举例】

1.新鲜甘薯叶l00克,水煎服,长期服用,可治夜盲症。

2.煮食甘薯,可协助消退黄疸。

【按语】甘薯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还含大量胶原和粘液多糖类物质。

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

烂甘薯含有黑斑病毒,食之使人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即使经高温蒸、煮、烤,也不能使黑斑病毒破坏,所以绝对不能食用。

十三、豆油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所榨取的脂肪油。

【性昧】xx,xx。

【功效】润肠,驱虫,解毒。

【适应病证】肠道梗阻,大便秘结,肺热燥咳,肌肤干燥等

症。【应用举例】

1.将豆油加热,待温,口服或经胃管注入,每天1次30~60毫升,连服1~5天。可治蛔虫、肠梗阻、大便秘结等症。

2.生豆油适量,涂患处,治皮肤干燥、疥疮。

【按语】豆油含少量硬脂酸和棕榈酸等饱和脂肪酸,大量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并含磷脂、卜谷固醇、豆固醇、菜油固醇、8一胡萝卜素、维生素

E、环木菠萝烯醇和角鲨烯等。豆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促进胆固醇分解排泄的作用,所含谷固醇能阻止胆固醇吸收,故能降低胆固醇。我国人民烹调时大都要用油类,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并能补充一定的营养素,同时也可供药用。但由于油类多有滋腻之性,故脾胃虚弱、大便溏薄、痣油斑成警不官幺田一

十四、花生油

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所榨取的脂肪油。

【性昧】xx,平。

【功效】滑肠不积,补中润燥。

【适应病证】食少乏力,乳少及肺热燥咳等症。

【应用举例】

1.取熟花生油内服。15岁以下者每顿服60毫升,服后6小时不见好转者重服l次。少的服1次,多的服4次。l6岁以上者,顿服80毫升,少的服l 次,多的服3次,可治蛔虫性肠梗阻。

2.每天晨起漱口后,服花生油2~4匙,半小时后才可饮食,连服1周。可治胃痛、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按语】花生油除含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外,还含有花生酸、山蓊酸、廿四烷酸、肉豆蔻酸、醋酸:

顺一廿碳烯一9一酸、廿碳烯一ll一酸、落花生油酸、月桂酸等。

花生油所含成分,有防治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作用。

服油后除个别患儿恶心呕吐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十五、麻油

又名xx油、脂麻油、香油、清油等。

性昧】xx,凉。

【功效】润燥通便,解毒生肌,益气血,补肝肾等。

【适应病证】肠燥便秘,蛔虫,食积腹痛,疮肿,溃疡,疥癣,皮肤皲裂,筋骨无力,须发早白等。

【应用举例】

1.香油30克,元明粉3克同煎滚,冷却,顿服。治热结便秘。

2.将麻油文火加温至沸腾,冷后装瓶,用以滴鼻。初次每侧鼻孔2~3滴,以后渐增至5-6滴,每天3次。治慢性单纯性鼻炎。

3.清油500毫升,煎20沸,和以纯醋250毫升,分5次,l日服尽,连服2--3天。可治痈疽发背。

4.麻油,煎葱至黑色,趁热涂患处,l日3次,连用数日,直至肿退。治肿毒初起。

5.清油1碗,以小竹子烧火,人内煎沸,沥猪胆汁l个,和匀,剃头擦之,勿令日晒。治梅花秃癣。

6.生麻油250毫升,灌之,治急性喉痹及砒霜、河豚诸毒,使吐出毒物。

7.麻油150毫升,好蜜30克,同煎数十沸,温服,1日2次,用2--7日,治肠燥便秘等症。

【按语】麻油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廿四酸、廿二酸等甘油脂。还含有甾醇、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维生素

E、胡萝卜素等。芝麻素有协同除虫菊酯的灭蝇作用。

脾虚便泻者忌服。

治疗过程中除少数在治疗开始即大量滴鼻而发生暂时性头晕、头胀、恶心、呕吐等症外,一般无特殊反应,故开始治疗时,滴鼻量不要多。十六、菜油

又名香油、菜子油、油菜子油。

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种子所榨取的脂肪油。

【性味】xx,xx。

【功效】润燥,通便,解毒。

【适应病证】肠梗阻,汤火灼伤,湿疹,肿毒等。

【应用举例】

1.生菜子油,外搽,每日数次。治无名肿毒、风疹、皮肤瘙痒、湿疹。

2.按年龄大小,用菜子油50~250克,l次或20,不能口服者由胃管注入。同时配合必要的辅助疗法,如补液、输血,纠正酸中毒,抗休克,应用抗生素等。治肠梗阻。

【按语】菜子油除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一ll一酸外,还台谷甾醇、菜油甾醇、生育酚等,适宜于高血脂症者食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