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传声筒教案

中班传声筒教案

中班传声筒教案

【篇一:科学“传声筒”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教学反思

杜巍

如果说通关课这个提法,让人觉得严肃,那么科学通关课,更让人

敬而远之,它实在是我的“软肋”。

选择这个教材,首先是因为材料简单,要知道以往的科学活动是非

常“伤材劳神”的。其次,是因为它涉及的“学术领域”还能对付,最

重要的,还是因为“有章可循”,《早期教育》上刊登过。

综观全局,老师们都有我这种心理,几乎全是移植课,说明什么?

底气不足!备课时,我曾经对材料产生疑惑,在科学课中,材料往

往就是课程,孩子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

形象,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而一个纸筒,究竟能带给孩子多大的惊

奇与惊喜,它能体现结构化吗?它的取放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吗?

在实际教学中,我的担心变成了现实:纸筒一呈现,很多孩子没有

产生用它来说悄悄话的冲动,有的干坐、有的两人同时凑在嘴边,

纸筒没有很好的调动孩子的已有经验,我虽然全力“拨乱反正”,但

或多或少有了生拉硬扯的感觉。而在打电话过程中,同伴的声音干

扰着孩子的探究,致使大家忽略了绳子拉直、弯曲时声音传递的对

比度。

当然,在活动组织中,材料的收放也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孩子手里

拿着“传声筒”,倾听就有了障碍,而我也缺乏“叫停”艺术,维持纪

律的痕迹显而易见。

想起应彩云老师执教“好玩的报纸”,孩子的探究有条不紊,该动手

时就动手,该停就停,该说就说,我感叹她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她有什么秘密武器?其实其中一项秘密武器就是通过对材料的掌控

来调控孩子的探究活动,这也是我最头痛的问题,因此,我怕上科

学活动。

我的反思:在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教学中,就探究材料看,还无法做

到与孩子的探究活动相配套,这样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材料上,既要

考虑到其探究性,更要考虑到其典型性和简易性,同时更应具有引

导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教学的实际来设计、

选取有结构的材料,才能让孩子由材料引发经历,由经历形成科学

素养。

2008年5月8日

【篇二:中班区域活动】

中班区域活动:惊奇一线

认知区:

目标:

一级目标:能认识各种线,并知道它的名称。

二级目标:了解各种材质的线的特性。

三级目标:能对各种材质的线进行简单的分类,并运用线进行游戏。具体活动:你见过这些线吗?线之最(区分最长的线、最短的线、

最粗的线、最细的线、最硬的线)

区域准备:各种各样的线

区域预测:1、幼儿收集了各种线,但是并不了解这些线叫什么名称,也不知道这些线有什么样的用途。

2、幼儿会摸摸这些线,或者说说这些线,尝试讲讲这些线的用途。

3、幼儿玩过一段时间后就对这些材料不太感兴趣了。

活动对策:1、教师可以先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2、鼓励幼儿之间进行讲解,介绍各种线的特性。

3、及时更换区域。

活动反思:本周是“惊奇一线”主题活动的第一周。在上周,我们就

位本次活动做了铺垫,请孩子和家长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线和绳子,并发放了区域调查表。幼儿在收集和记录的过程中,对线已经

初步了解了常见的线的名称、颜色以及它们的作用等。活动中,我

为幼儿提供了各种线:棉线、毛线、钓鱼线、跳绳等。鼓励幼儿从

线的颜色、粗细、作用等方面记录自己的发现。有些孩子能用自己

的方式记录发现,但有些孩子却不知道如何记录。有的记录得比较乱,不能清楚地看出记录了哪些问题。所以,我就在思考,我们在

设计表格的时候,是否可以将记录的要求交代得更加明确。我们将

在下次活动中进行尝试。

活动反思:为了避免上次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再次出现。我重新设

计了记录表格,明确要求幼儿从几个方面来记录线的特征,如:颜色、粗细、作用。这次幼儿记录的表格整体情况较好,能清楚的看

出从哪几个方面记录的。在活动评价的时候,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

记录表介绍了自己的发现。还有个别小朋友介绍了老师没有提供的

线,能简单介绍它的颜色及作用。33号小朋友介绍了他二胡上的线,只是不知道用合适的词来介绍。我适时地告诉小朋友这是琴弦,是

用马尾巴做成的,可以弹出好听的声音。23号小朋友介绍了用来编

织的线,说这种线可以编织出漂亮的东西。听完他的介绍许多小朋

友都议论了起来:“我妈妈的编织本领可大了,编出的东西真好看。”“我妈妈也会呢!”看到孩子们的兴趣如此浓厚,我决定在下周

的活动中开展有关编织的游戏。

科学区:

名称:有趣的传声筒

目标:

1、对科学区的活动感兴趣。

2、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制作传声筒。

3、自己独立制作传声筒,并愿意帮助其他小朋友制作。

区域准备:纸杯若干、毛线、剪刀

区域预测:

1、幼儿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但不知道怎样来做传声筒。

2、幼儿了解了制作的方法,自己尝试做传声筒。

3、幼儿做了很多,但不会玩传声筒,不知道传声筒传导声音的原理。

区域对策:

1、先让幼儿观看教师做好的传声筒,自己发现是怎样做成的。

2、教师可以做幼儿的引导者,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帮助。

3、让幼儿尝试多种玩法,了解声音是通过绳子来传播的。

活动反思:纸杯电话是我们儿时的玩具之一。现在的孩子对其了解

甚少。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如下问题:1、杯口的方向。

孩子们没有仔细地观察杯口的方向,不是将大的一边相对就是穿成

同方向。2、不会打结。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以及区域活动中,孩子们

几乎接触不到打结,所以,今天很多孩子请我帮忙打结。我在这时

暂停了区域游戏,转为集体奖讲解大街的方法。因为是图发情况,

教师没有充足的准备,没有提供图谱,在后来进行的区域活动中,

还是有部分孩子不能独立完成制作。3、穿线打洞的方法。一些能力

较弱的孩子对用牙签打洞感到困难,常常是牙签头弯了就不知所措。问题一和三比较容易解决。针对问题二教师可以专门创设游戏区角,供幼儿锻炼打结技能。

活动反思:在今天的区域游戏里,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电话兴致勃

勃的找朋友“打电话”。在游戏的时候张心怡来“投诉”,说自己的电

话坏了。别人和他讲话他听不见。问问其他孩子,他们说能听见。

可是我发现,有的孩子说话的声音很大,不用话筒也能听见。于是,我和张心怡小朋友进行了游戏。这会她兴奋的欢呼,自己能听见了。我请其余的孩子观察,为什么第二次张心怡能听见。通过观察,孩

子们得出结论,只要将两个话筒之间的绳子拉直了就能清楚地听见

对方讲话了。

操作区:

名称:串项链

目标:

1、喜欢并主动选择操作类的游戏。

2、能手眼协调的进行串珠类的游戏,能根据线的粗细和珠子的洞

的大小进行探索。

3、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能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及感受。

区域准备:各种穿孔大小不一的珠子若干,各种粗细的线若干

区域预测:1、幼儿看到这些游戏材料直接就玩起来,在玩的过程

中会发现有的线粗,穿细孔就穿不进去,有的线细穿粗孔就很容易。

2、自己对这些游戏材料进行探索和调控,穿出完整的项链。

区域对策:1、教师发现幼儿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要直接告诉

他们应该怎样做?而是让他们进行观察,再尝试,自己发现其中的

奥秘。

2、帮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在小班幼儿就接触过串珠类的游戏,那时幼儿只是为了

训练幼儿的的手眼协调。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材料有:

串珠的玩具、孔眼大小不一的珠子和纽扣、粗细不同的吸管和线。

珠子和纽扣可以直接穿,但是吸管却要先要剪好后,才好穿。在活

动中,大部分孩子选择了现成的游戏材料,只有少部分孩子选择用

吸管穿珠子。在活动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幼儿穿好了项链,

可是一拉珠子就全部脱落。2、幼儿不会给项链打结。3、幼儿在穿

项链的时候没有规律。发现这些问题后,我和幼儿进行了讨论,问

他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在大家的努力下,问题1、2解决了。对

于问题3幼儿提议说可以画一个图让他们照着样子穿项链。

活动反思:为了避免幼儿在穿项链的过程中再次出现无规律、无目

的的现象。在这次活动中,我接受了幼儿的提议,在活动之前,画

了几张提示图,有的是按照颜色来排的,有的是按照形状、有的是

形状和颜色交替的,活动中我要求幼儿根据图示来穿项链。这次幼

儿穿项链的时候规律性增强了。用吸管穿项链的小朋友不能将吸管

剪的一样长短,我问能不能将吸管剪成一样长短?孩子们却告诉我,他们是按照一长一短的规律来穿的,我不禁为孩子的回答喝彩。在

活动评价的时候,我请幼儿谈谈自己玩了什么游戏,是什么玩的?

在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33号小朋友玩了“皮筋乐”游戏,他在游

戏中想在模板上做一个圆形,也是怎么也做不出来。于是,我给他

解释了其中原因:模板上的点都是按照横竖对齐的方法来排的,所

以只能做出有棱有角的形状。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活动的兴

趣都很高。

美工区:

名称:绳子编织、线条画创作

目标:

1、喜欢并参加美工区的游戏。

2、学习辫辫子的方法。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线条画,并讲述自己的绘画。

区域准备:毛线绳子,黑色水笔,绘画本

区域预测:

1、幼儿对老师辫好的辫子很感兴趣,但是自己不会。

2、幼儿自己操作。

3、幼儿自己能画出线条画,但是线条不够丰满。

区域对策:

1、让幼儿先观察教师的作品,鼓励他们多进行尝试。

2、教师给以适当的帮助。

3、教师出示大量的线条画的样式或者是基本的线条图案。

活动反思:在今天的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准备了用皱纹纸,有的宽,有的

窄,供孩子们编制。每位孩子在操作过程中都选择了用皱纹纸搓成

细条进行编织。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宽窄不一的皱纹纸,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随意的拿皱纹纸搓,活动一段时间之后有部分幼儿发现

宽的皱纹纸搓出来的纸条太粗,并且容易散。因而很多人随后选择

了细的纸进行操作。在编织的时候,孩子们首先选择的是两根绳子

的编织,教师鼓励幼儿用多根绳子进行编织,于是孩子们便尝试用

三根绳子进行编织。不少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开始寻求老师帮助,我让孩子们先观察教师提供的

散。在集体评价的时候,部分先掌握的孩子便道出经验,如可以用手指捏住固定,或两根绳子先交叉的时候拉紧一些。我觉得教师在制作操作图谱的时候还可以在进行思考,如将图谱逐一分解,以供幼儿进一步的理解掌握。

活动反思:在今天的活动中,很多幼儿在平日的游戏中已进行操作联系,所以,有的小朋友已经较好地掌握三根绳子的编织地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李知新小朋友编好了又拆了,连续好几回。于是我便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小朋友说,我多练习一下,这样绳子就会编的更紧了。李珺怡小朋友还尝试用四根绳子进行编织。我预设的情况是孩子们的能力没办法进行四根编织,原来孩子回去之后请教了妈妈。教师在以后的活动中思考应更加的全面。在用编好的绳子作画的时候,有的孩子画的很美,很复杂,那么在制作的时候,绳子便粘不上去。在评价的时候,孩子们都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篇三:学会倾听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时间: 2015 年 11 月 30 日第 14 周第课时班级四年(4)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