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14001:2015FDIS中文版

ISO14001:2015FDIS中文版

ISO14001:2015FDIS中文版
ISO14001:2015FDIS中文版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FDIS)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

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

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

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

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

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

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

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关系方保证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最优环境的结果。本国际标准的应用可以不同,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

的关联。两个组织可以开展类似的活动,但可以有不同的合规义务,承诺在他们的环境政策、环境技术和环保性能的目标,但两者都可以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

水平的细节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复杂性取决于组织的背景下,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其合规义务,其活动的性质,产品和服务,包括其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有关。

0.4活动模型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在活动的概念(PDCA)之上的。组织所使用的PDCA模型提供了一个可选的过程,以实现持续改进。它可以应用于环境管理体系和它的每个单独的元素。它可以简要描述如下。

——计划:建立环境目标和流程需要交付成果符合组织的环境政策。

——做:按计划实施的过程。

——检查:监视和测量过程对环境政策,包括其承诺,环境目标和操作标准,并报告结果。

——行为:采取措施不断改善。

图1展示的框架介绍了国际标准可以集成到一个PDCA 模式,它可以帮助新的和现有用户理解系统方

法的重要性。

图1 - PDCA 和框架之间的关系

0.5本标准的内容

本国际标准符合

ISO 的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这些需求包括高水平结构

,相同的核心文本,和常用术语

的核心定义,设计用户实现多个

ISO 管理体系标准中获益。

本标准不包括要求特定的其他管理系统

,比如质量、职业健康安全、能源或金融管理。然而

,本国际标

准使一个组织能够使用一个通用的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整合其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标准包含了用来评估整合需求。该组织希望证明符合本国际标准可以通过:

——做一个自决和交代问题,或者——寻求确认其政党有兴趣组织的一致性

,如客户,或

——寻求确认其交代问题之外的第三方组织,或----寻找认证/注册的由外部组织环境管理体系。附录A 提供解释信息,防止误解本国际标准的要求。附录B 显示了与前一版本国际标准对应关系。实现指导包括在ISO 14004环境管理体系。

在本国际标准中,使用的表达形式如下:

——“应当”表示要求;——“应该”表明推荐;——“可能”表示同意;——“可以”表示可能性或能力。

信息标记为“注”旨在帮助文档的理解或使用。“记录”条款

3中使用提供额外的信息,补充相关术

语的数据,可以包含规定一个术语的使用。

条款3中的术语和定义被安排在概念上的秩序

,与提供的最后一个字母索引文档。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C

D

P

预期的结果

有关各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的环境内外部的问题

A

绩效

评价策划

支持与

运行

改进

A

领导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与指南

1范围

这个国际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可以使用它,以提高其环境绩效。这个国际标

准使一个组织以系统的方式,管理其环境的责任,有助于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

这个国际标准帮助组织实现其预期的环境管理结果,为环境、组织和相关方提供价值。与组织一致的

环境方针,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果包括:

——环境绩效提高;

——履行合规义务;

——环境目标的实现。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不论大小、类型和性质,并适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组织确

定环境因素时,应在产品一个生命周期中,考虑那些可以控制或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本国际标准没有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要求。这一国际标准可用于整体或部分地改善环境管理。然而,

除非所有的要求被纳入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中,负责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为本文件的目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1与组织和领导有关的术语

3.1.1管理体系

一个组织(3.1.4)通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建立方针和目标(3.2.5)和流程(3.3.5),并实现这些目标。

注1:管理系统可以是单一学科或几个学科(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能源、财务管理)。

注2:体系要素包括包括组织结构、角色与职责、规划与运作、绩效评估与改进

注3:管理系统的范围可以包括整个组织、特定的和确定的功能,以及组织的特定的部门,或者一个或多个组织中的一个或

多个功能。

3.1.2环境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管理环境方面(3.2.2)的管理体系(3.1.1),以履行合规义务(3.2.9),并解决风险和机遇(3.2.11)。

3.1.3环境方针

组织(3.1.4)有关环境绩效(3.4.11)的意图和方向,是其最高管理层(3.1.5)的正式表达。

3.1.4组织

具有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以实现其目标( 3.2.5)。

注1:组织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单位,公司,企业 ,权威,伙伴关系,慈善机构,或部分或组合,无论是否合并,公共或私人。

3.1.5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3.1.4)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注1:高层管理人员有权在组织内授权和提供资源。

注2:如果管理系统(3.1.1)的范围只涉及一个组织的一部分,那么最高管理者是指那些直接和控制这一部分组织的人。

3.1.6利益相关方

受组织影响,或者认为自己受影响的个人或组织(3.1.4)。

注1:“认为自己受到影响”是指已经感知到了该组织的影响。

示例客户、社区、供应商、监管机构、非政府组织、投资者和员工。

3.2与策划有关的术语

3.2.1环境

组织(3.1.4)的经营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类和他们的相互关系

注1:从组织的内部环境可以扩展到本地、地区和全球系统。

注2:环境可以被描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或其他特征。

3.2.2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3.1.4)的活动或产品或服务或与环境交互(3.2.1) 的相关因素

注1:可能导致一个环境方面环境影响(3.2.4)。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重大环境影响(s)。

注2:组织应确定一个或多个标准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2.3环境条件

在某个时间点上的环境(3.2.1)的状态或特性。

3.2.4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由组织(3.1.4)的环境因素(3.2.2) 产生的,对环境(3.2.1)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2.5目标

要实现的目的

注1:一个目标可以是战略、战术,或操作。

注2:目标可以涉及不同学科(如金融、健康和安全,环境目标),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层次(如战略、范围、目标、产品、服务和流程(3.3.5))。

注3:客观可以表示在其他方面,例如作为一个预期的结果,一个目标,一个操作标准,作为一个环境目标(3.2.6),或通过使用其他具有类似意义的单词(如宗旨、目标或指标)。

3.2.6环境目标

由组织(3.1.4) 设定的符合其环境方针(3.1.3)的目标(3.2.5)

3.2.7预防污染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7)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

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的削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

环、再生和处理。

3.2.8要求

需要或期望,通常暗示或强制性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 3.1.4)惯例或一般做法和相关方( 3.1.6)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规定的要求是确定的,例如,记录信息

注3:当组织决定遵守法律要求以外的要求时,这种要求就成为必须的。

3.2.9合规义务

一个组织( 3.1.4)应符合这一组织所选择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注1:合规义务与环境管理体系( 3.1.2)相关。

注2:合规义务可能产生的强制性要求,如适用的法律和法规,或自愿承诺,如组织和行业标准,合同关系,与社区团体或

非政府组织的协议。

3.2.10风险

影响的不确定性

注1:影响是与预期结果的偏差,表现为正影响或负影响。

注2:不确定性状态,甚至部分,相关信息的效率,或知识的理解,一个事件,它的结果,或可能性。

注3:风险往往表现为参考潜在的事件(如ISO指南73:2009,3.5.1.3定义)和后果(如ISO指南73:2009,3.6.1.3定义),或两者结合。

注4:往往风险是用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相关发生的“可能性”(ISO指南73,3.6.1.1)的组合表示。

3.2.11风险和机遇

潜在的不利影响(威胁)和潜在的有利影响(机会)

3.3与支持和运行相关的术语

3.3.1能力

能够运用知识和技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3.2文件化的信息

要求组织( 3.1.4)维持和控制的信息及其载体

注1:文件资料可以任何形式及媒体,并从任何来源。

注2:记录资料可参阅:

——环境管理体系( 3.1.2),包括相关的过程( 3.3.5);

——为本组织创建的信息(可简称为文件);

——取得成果的证据(可简称为记录)

3.3.3生命周期

一种产品从原材料采集、自然资源获取到最终处置的连续的、相互关联的生产(或服务)系统

注1 :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使用,运输,交货,废弃和最终处置。

[来源:ISO 14044:2006,3.1——“(或服务)”一词已经被添加到定义和注1。)

3.3.4外包

安排外部组织( 3.1.4)执行组织的职能或过程的一部分( 3.3.5)

注1:外部组织处于管理体系范围之外,但外包职能或过程在体系范围内。

3.3.5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集合

注1:一个过程可以记录也可以不记录。

3.4与绩效评价相关的术语

3.4.1审核

系统、独立的获得客观证据并作出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标准的程度的过程

注1:内部审核是由组织( 3.1.4)本身,或由外部方的代表进行的。

注2:审核可以是联合审核(两个或更多的体系)。

注3:独立可由与被审核方无偏见和利益冲突来证明。

注4:“审核证据”是由记录、事实或其他与审核准则相关的信息构成,并可核查;“审核准则”是一系列方针、程序或要求(3.2.8),作为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参考,如ISO 19011:2011定义,分别为 3.3和3.2。

3.4.2符合

满足要求

3.4.3不合格

不满足要求

注1:不合格涉及到本标准的要求,和组织( 3.1.4)确立的自己在环境管理体系( 3.1.2)的附加要求。

3.4.4纠正措施

消除不合格原因并防止再发生的行动

注1:不合格可能不只一个原因。

3.4.5持续改进

为提高业绩而进一步活动

注1:提高业绩包括使用环境管理体系(3.1.2)来提高符合组织的(3.1.4)环境方针(3.1.3) 的环境绩效(3.4.11)。

注2:活动不需要在所有区域同时进行,或不中断。

3.4.6有效性

结果满足计划的程度

3.4.7参数

可以衡量的,表示操作、管理或条件的条件或状态

3.4.8监测

确定系统的状态的一个过程( 3.3.5)或活动

注1:要确定状态,可能需要检查、监督或批判性的观察。

3.4.9测量

确定量值的过程( 3.3.5)

3.4.10绩效

测量的结果

注1:绩效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结果

注1:绩效可以与管理活动、流程( 3.3.5)、产品(包括服务)、系统或组织( 3.1.4)有关。

3.4.11环境绩效

在环境因素( 4.2.2)管理方面的绩效( 3.4.10)

4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项。这些事宜包括能够影响到组织或被组织影响的环境状况。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相关方的相关需求和期望(如要求);

c)有合规义务的需求和期望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标准 4.1 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项;

b)标准 4.2 条款中合规义务;

c)组织的单元,功能和物理边界;

d)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e)组织施加其控制和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一旦范围被确定,组织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应纳入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

该范围应形成文件化信息并可供相关方获取。

4.4 环境管理体系

组织应按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以确保其环境绩效。

组织在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从 4.1和4.2中所获得的与其所处环境有关的知识。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得到建立,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环境相匹配;

c)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被整合进组织的业务流程;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e)传达有效的环境管理以及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的结果;

g)指导和支持员工致力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h)促进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相关的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展现其领导作用。

注:在本国际标准中提到的“业务”可以泛解为对组织存在的目的而进行的核心活动。

5.2 环境方针

在其所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

a)适当的组织的宗旨和背景,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提供制定环境目标的框架;

c)包括对环境保护的承诺,涵盖污染预防和其他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

注:其他特定的保护环境的承诺可以包括: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或其他有关的环境事宜(参见条款 4.1)。

d)包括一个对合规义务的承诺;

e)一个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改进环境绩效的承诺。

环境方针应:

——以文件化信息方式保持;

——在组织内包括在组织的控制下工作的人员中得到沟通;

——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的相关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并在组织内予以沟通,以促进有效的环境管理。

最高管理者应规定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国际标准的要求;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环境绩效。

6 策划

6.1 针对风险和机会的应对措施

6.1.1 总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所需一个过程以满足 6.1.1到6.1.4的要求。

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策划时,组织应考虑:

——4.1中提到的问题;

——4.2中所指的需求;

——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确定相关的风险和机会;

——环境因素(见6.1.2);

——合规义务(见6.1.3);

——在 4.1和4.2确定的其他问题和需求。

需要解决:

——保证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其预期的结果;

——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包括潜在的外部环境条件影响的组织;

——实现持续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内,组织应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那些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情况。

组织应保持文件化的信息:

——需要解决的风险和机遇;

——证明 6.1.1到6.1.4的过程已经达到了所需的程度。

6.1.2 环境因素

在确定范围的环境管理体系中,组织应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可以控制和影响的环境因素,应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其相关的环境影响。

在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应考虑:

a) 环境的变化,包括已计划的,或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b)异常条件和合理可预见的紧急情况。

组织应确定对环境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并确定准则。

适当时,组织应在组织的不同层次和功能沟通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保持记录的信息:

——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

——标准用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重要环境因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可以导致与不良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的环境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6.1.3 合规义务

组织应:

a)识别并获取与其环境因素相关的合规义务;

b)确定这些合规义务怎样应用于组织。

c)当建立,实施,保持和不断改善其环境管理体系时考虑这些合规义务。

组织应将其合规义务形成文件化的信息。

注:合规义务会导致组织的风险和机遇。

6.1.4计划行动

组织应制定行动计划:

a)采取行动以解决:

1)重要环境因素;

2)合规义务;

3)在6.1.1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b)如何:

1)实施行动融入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见6.2,条款7,条款8和9.1),或其他业务流程;

2)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见9.1)。

制定这些行动计划时,组织应考虑其技术方案及其金融运营和业务需求。

6.2 环境目标并策划实现环境目标

6.2.1 环境目标

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环境目标。建立环境目标时应考虑到组织的重大环境因素和相关合

规义务,并考虑其风险和机遇。

环境目标应:

a)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

b)可测量(如可行);

c)得到监测;

d)得到沟通;

e)适当时予以更新。

组织应保持环境目标的文件化信息。

6.2.2 策划达成环境目标

在策划如何实现其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a) 做什么;

b) 需要哪些资源;

c) 谁将负责;

d) 何时完成;

e) 如何评价结果,包括监测环境目标实现进度的参数(参见条款9.1.1)。

组织应考虑如何将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整合到组织的业务流程中。

7支持

7.1 资源

组织应决定和提供所需的资源,用于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善环境体系。

7.2 能力

组织应:

a)确定在组织控制下从事影响环境绩效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

c)确定与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

d)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取必要的能力,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注:适当的措施可以包括,例如提供培训、辅导、重新分配现有员工的任务、招聘胜任的人员等。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

7.3 意识

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应意识到:

a)环境方针;

b)重要环境因素和与他们的工作相关的实际或潜在的影响;

c)他们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增进环境绩效的益处;

d)偏离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包括合规义务。

7.4 沟通

7.4.1 总则

组织应策划与实施一个过程用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

a) 沟通的内容;

b) 沟通的时机;

c) 沟通的对象;

d) 如何去沟通。

组织在策划其沟通过程时,应:

——考虑其合规义务;

——确保所沟通的环境信息和环境管理体系内的信息保持一致,并且真实可靠。

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沟通应作出回应。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的信息,以作为信息交流的合适证据。

7.4.2 内部交流

涉及其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

a) 在各层次和职能之间进行合适的交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的变化;

b) 使组织的交流过程可以确保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任何人能为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7.4.3 外部交流

组织应按照其规定的交流过程和其合规义务的要求,对外交流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

7.5 文件化信息

7.5.1 总则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包括:

a) 本国际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b) 为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由组织确定的所需的文件化信息;

注:不同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化信息的内容可以不同,取决于:

——组织的规模、活动类型、过程、产品和服务;

——需要证明实现合规义务;

——过程的复杂程度及其相互作用;

——人员的能力。

7.5.2 编制和更新

在编制和更新文件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

a) 标识和说明(例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编号等);

b) 格式(例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例如:纸质、电子格式);

c) 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环境管理体系和本国际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应予以控制,以确保:

a) 一旦需要时,文件可获取并适用;

b) 文件被充分保护(例如,防止泄密、误用、缺损)。

为了文件化信息的控制,适用时组织应实施以下活动:

——分发、存取、回收、使用;

——存放和保护,包括保持清晰可读;

——变更控制(如:版本控制);

——保存和处置。

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应确保得到合适的识别和控制。

注:“存取”可以指仅得到许可查阅文件的一个决定,或授权查阅和修改文件的许可和权限。

8 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应策划、实施和控制过程以满足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实施条款 6.1和6.2 中确定的行动,包括:

——建立过程的准则;

——按准则要求实施过程控制;

注:控制可能包括工程控制,程序,文件化的程序等。上述控制可以按如下层次执行(如,消除,替代,行政管理),并可以单独或合并使用。

组织应控制计划的变更,评价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任何不良影响。

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得到控制或被其影响。施加于这些过程的控制或影响,其类型和程度应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进行界定。

与生命周期观点一致,组织应:

a) 适用时,决定采购产品和服务时环境要求;

b) 适用时,建立运行控制,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在开发、交付、使用和报废后处理方面的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要求;

c) 与外部供方交流相关的环境要求,包括承包商;

d)在产品或服务交付过程中,在产品的使用过程及报废后处置过程中,考虑提供与潜在的重要环境影响有关的信息的需求;

组织应保持文件化的信息,以确保按照所策划的过程予以实施。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和实施一个程序,明确其将怎样响应潜在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组织应:

a)制定应急计划,来预防或减轻紧急情况下的不良环境影响;

b)实际应对发生的紧急情况;

c)采取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紧急情况的后果,相关措施应与紧急情状况以及伴随的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相适应;

d)可行时,定期测试应急计划中的措施;

e)定期评审和修订应急计划,特别是紧急情况发生后或测试后;

f)提供与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适当时,包括相关方人员及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

组织应保持文件化的信息,以证明上述过程按计划进行。

9 绩效评估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估

9.1.1 总则

组织应监测、计量、分析和评价其环境绩效。

组织应确定:

a) 需要的监视和测量,涉及到:

b)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估的适用方法以确保有效的结果;

c) 组织用于评价其环境绩效的准则,采用合适的指标;

d) 监视和测量的时机;

e) 对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时机。

组织应确保合理使用和维护经过校验或验证后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组织应评估其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跟据其制定的信息交流程序以及其合规义务的要求,组织应就其环境绩效的相关信息进行内部和外部交流。

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估结果的证据。

9.1.2 合规性评价

组织应策划和实施一个程序,用于评价其合规性。

组织应:

——决定进行合规性评价的频次;

——评价合规性,必要时采取措施;

——保持其合规义务遵守情况的认识和了解;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的信息,作为其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证据。

9.2 内部审核

9.2.1 总则

组织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环境管理是否:

a)符合:

1)组织自身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2)本国际标准的要求;

b)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9.2.2 审核方案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包括审核的频次、方法、职责、策划审核的要求和报

告审核结果。

在制定审核方案时,组织应考虑环境的重要性、变化的影响和以前的审核结果。

组织应:

a)确定每次审核的准则和范围;

b)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c)确保将审核结果报告给相关的管理者;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的信息,作为审核方案实施和审核结果的证据。

9.3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应考虑以下:

a) 以往管理评审的措施的状态;

b) 以下变化:

1)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或内部变化;

2)有关各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规义务;

3)其重要环境因素,

4)有威胁的风险以及机会;

c) 目标达成的程度;

d) 组织的环境绩效信息,包括以下方面的趋势:

1)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2) 监视和测量结果;

3) 合规性结果;

4) 审核结果;

e) 资源的充分性;

f) 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包括投诉;

g) 持续改进的机会;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作出的结论;

——持续改进机会的相关决定;

——对环境管理体系变更的任何需求,包括资源需求;

——当目标未达成时的的措施需求;

——如果需要,改善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流程的整合的机会;

——对组织的战略方向的有关指示。

组织应保持文件化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

10 改进

10.1 总则

组织应确定改进的机会(见9.1、9.2和9.3)并采取必要的行动,以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

10.2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当不符合发生后,组织应:

a)对不符合作出响应,适当时:

1) 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和纠正不符合;

2) 处理不符合造成的后果,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b)评价消除不符合原因的措施的需求,通过采取以下措施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或在其他区域发生:

1) 评审不符合;

2) 确定不符合的原因;

3) 确定类似不符合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

c) 决定和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

d) 评审所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 如有必要,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更改。

纠正措施应与所发生的不符合所导致的影响的重要性相适应,包括环境影响。

组织应保留以下文件化的信息以作为证据:

——不符合的性质及随后采取的任何措施;

——任何纠正措施的结果

10.3 持续改进

组织应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提高环境绩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