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分析

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分析

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分析
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b14960263.html,

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分析

作者:娄邵明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9年第04期

[摘; ; ; ; ; ;要]; 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决定着人的健康成长,决定着社会的稳定进步。而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则是心理学依据,这是推动心理素质教育质量提升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心理素质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

[关; ; 键; ;词];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学依据;基础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096-02

一、人性观理论

人性观是人们对不同人性所具有的不同认识和看法。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性观对教师的心

理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尊重人性、接受人性多元化、肯定人性的可教育化等都是确保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在欧美国家的心理学研究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研究实践方面,具有环境决定论、生物动力论、内在价值论等多种人性假设和学说,这些存在的不同内容和因素促进人们对人性的全面认识和研究。

二、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学发展的原因

心理学的发展是依靠具体的心理实践活动体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就是原因的体现,也

是心理发展存在的具体表现。著名的心理学家列昂节夫在其经典著作《活动·意识·个性》中的序言部分曾写道:“意识是由人的活动的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内部运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将活动作为人的个性形成的基础。所以,人具备的心理活动性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并且要经过“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体验—形成品质”五个活动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会不断发生改变,改变的期限也是相对的。因此,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过程是融合在一起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要紧紧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且要将每个阶段所实施的不同任务内容明确地体现出来;更应当注重阶段教育的连续性和各种心理活动体现的关联性,从而确保不同儿童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有效衔接。

(二)心理学之实质

心理发展是人从出生到成熟后心理上所不断发展和稳定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重要标

准是心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教育家皮亚杰曾经典的观点,即儿童所具有的心理发展的本质为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图式完善。而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心理发展概念的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