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esults from a tactile array on the fingertip

Results from a tactile array on the fingertip

Results from a tactile array on the fingertip
Results from a tactile array on the fingertip

Results from a Tactile Array on the Fingertip

Ian R Summers, Craig M Chanter, Anna L Southall and Alan C Brady

Biomedical Physics Group, University of Exeter, UK

(email I.R.Summers@https://www.doczj.com/doc/1d13483261.html,)

Abstract

Data from a 100-contactor tactile array on the fingertip (1 mm × 1 mm matrix) suggest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to target different receptor populations in the skin by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vibratory stimulation (40 Hz and 320 Hz). Results from perception of a moving target within a uniform "background" vibration indicate that there is greater spatial acuity for perception at 320 Hz than at 40 Hz. In the absence of a background vibration, discrimination between moving-bar stimuli presented at resolutions of 1 mm, 2 mm and 3 mm is difficult, particularly at 40 Hz, suggesting that a 100-contactor tactile array may offer little advantage over a 25-contactor array (2 mm × 2 mm matrix) in some contexts.

1. Introduction

In "natural" touch perception, sensations are produced by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mechanical disturbance at the skin surface. At Exeter we have developed a stimulator array which is designed to simulate such sensations on the fingertip by artificially generating the appropriate patterns of tactile stimulation. The spatial resolution required for stimuli is determined by the density of touch receptors in the skin – around 1 mm –2 on the fingertip. To achieve this, the array has been designed with 100 contactor pins arranged on a 1 mm × 1 mm square matrix over an area of 1 cm 2 which covers the fingertip (see Figure 1). Each contactor is driven by a piezoelectric actuator (see Figure 2) – the 100 drive waveforms can be individually specified in software and are delivered via a purpose-built interface. In previous tactile arrays, such as the widely used Optacon device, the stimulus waveform from each contactor has generally been limited to a fixed frequency (~250 Hz) at a fixed level, with stimulus patterns produced by simple on/off keying. The Exeter array ha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this respect: within the working bandwidth of 25-400 Hz, a wide variety of stimulus waveforms is possible from each contactor. This allows, for example, targeting of different receptor systems in the

skin, which differ in terms of their frequency response [1].

Figure 1. The array has 100 contactors over an area of 1 cm 2. The displacement waveform of each contactor can be individually specified.

Figure 2. The underside of the array: 100 piezo-electric drivers are arranged in five tiers.

2. First experiment

This i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a moving target (created by contactor pins driven at amplitude S) against a uniform background (created by the remainder of the array driven at amplitude N, with N < S).

2.1. Method and results

Subjects are required to identify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up, down, left or right. The target is in the form of a line of L array elements (L = 1, 3, 5, 7), moving across the array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ine: a horizontal line moves up or down and a vertical line moves left or right. (For L = 1, the "dot" moves in any one of the four directions.) In all cases the target moves from one side of the array to the other in one second, i.e., at a speed of 1 cm per second. In this experiment, all the contactor pins (both target and background) are driven with sinewaves at the same frequency f. Half of the test blocks were run with f = 40 Hz and the remainder with f = 320 Hz. These frequencies were chosen in the hope of targeting non-pacinian and pacinian touch receptors, respectively.

With the target amplitude S held constant, discrimination scores were determined for 8 subjects as a function of the background amplitude N. Curve fitting with a suitable psychometric function was used for each of the 8 test conditions (4 values of L with two values of f) to obtain in each case an estimate of the critical background amplitude at which the targets are just discriminable. This was specified as the value of N corresponding to a discrimination score of 62.5 % (i.e., halfway down the psychometric functions, which run from 100 % to the chance score of 25 %). Figure 3 shows these values of critical background amplitude (in arbitrary units, with S = 120 in the same units).

Figure 3. Critical values of background amplitude N (at which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a target of amplitude S = 120 is discriminable with 62.5 % success rate [chance = 25 %]) as a function of length of the target line. Data are shown for stimulus frequencies of 40 Hz and 320 Hz.

At 320 Hz, amplitude 100 corresponds to around 4 microns peak-to-peak, hence the target at amplitude 120 corresponds to around 5 microns peak-to-peak; at 40 Hz, amplitude 100 corresponds to around 40 microns peak-to-peak, hence the target at amplitude 120 corresponds to around 50 microns peak-to-peak. The conversion between displacement amplitude and sensation level is not straightforward – the detection threshold varies with stimulation area (and presumably varies differently at the two stimulation frequencies). However, the bar stimuli are all at a "comfortable" sensation level and the 1:10 ratio of the amplitudes at 320 Hz and 40 Hz means that corresponding 40 Hz and 320 Hz stimuli are at roughly the same sensation level.

2.2. Discussion

Both data sets flatten at a line length of 5 mm (i.e., L = 5). This value may relate to the size of the receptive fields involved in the task.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ata at 40 Hz and at 320 Hz. This suggests that different receptors may have been targeted with the two different stimulus frequencies. Certainly, the sensations are very different: 40 Hz stimuli produce a much better approximation to "real" touch sensations than do 320 Hz stimuli. However, there is a problem with this interpretation in terms of different receptor populations: there are suggestions in the literature that non-pacinian receptors have greater spatial acuity [2], and so it might be expected that discrimination in this "signal-in-noise" task would be easier at 40 Hz than at 320 Hz. However the experiment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converse is true: equivalent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with much higher background amplitudes at 320 Hz than at 40 Hz, suggesting that spatial acuity is greater at the higher frequency.

3. Second experiment

Future plans include construction of a device to address four fingers and thumb on one hand, each digit with a 5 × 5 array of 2 mm pitch. It is thus of some interest to predict the difference in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present 10 × 10 array and a 5 × 5 array, each addressing 1 cm2 on the fingertip. Here we describe an experiment on perception of stimuli at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s.

3.1. Method

Test stimuli are in the form of a line of 10 array elements moving across the array at a speed of 1 cm per second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line. The active contactor pins are driven with sinewaves at frequency f. Stimuli move across the array via 9 increments of 1 mm,

4 increments of 2 mm, 3 increments of 3 mm, 2 increments of 4 mm or 1 increment of 6 mm. For each stimulus, subjects are require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motion.

Eight volunteer test subjects were trained and subsequently tes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timuli at the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s. Each subject was presented with eight test blocks; half with f = 40 Hz and half with f = 320 Hz. At each frequency f, separate test blocks were run for each direction of movement: up, down, left or right. Each block consisted of 20 test items,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5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s. Noise masking via headphones was used to eliminate any acoustic cues.

3.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Figure 4. Representation (not to scale) of discrimination index between the five stimulus resolutions. (Data pooled over stimulus direction; upper line: 40 Hz stimuli; lower line: 320 Hz stimuli.) The labels above the tic marks indicate the stimulus resolution in millimetres. The numbers below each line indicate the calculated discrimination index d' for neighbouring stimulus types. At 40 Hz the d' between 2 mm and 3 mm resolution was calculated as being very slightly negative – this d' value was thus forced to zero. A second set of data at 40 Hz, taken in a pilot experiment with a different group of subjects, is shown in brackets.

Data from the identification task were obtained in the form of confusion matrices, indicat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five spatial resolutions were distinguishab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four directions of movement. Hence data were pooled over direction of movement and, using a method similar to that described by Braida and Durlach [3], the pooled confusion-matrix data were processed to obtain values for discrimination index d', as shown in Figure 4. (Note: A d' value of less than 1 indicates that discrimination is difficult; d' values are cumulative, e.g., the d' at 320 Hz for stimuli at 2 mm and 4 mm resolution is 0.90 + 1.70 = 2.60.)

These data show poo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stimuli at 1 mm, 2 mm and 3 mm resolution, particularly at 40 Hz. This is an important result, since it suggests that a 10 × 10 array (1 mm pitch) offers little advantage in this context over a 5 × 5 array (2 mm pitch) – and the 10 × 10 array has significant disadvantages in terms of cost, control and ease of construction.

The better performance for 320 Hz stimuli, compared to that for 40 Hz stimuli, can be related to the fact that discrete "jumps" in the moving 320 Hz stimuli are reported to be clearly detectable at all resolutions, whereas these jumps are only apparent in the 40 Hz stimuli at the lower resolutions.

4. Conclusion

Each experiment provides evidence, albeit indirectly, that the position of moving stimuli on the skin is more accurately perceived at 320 Hz than at 40 Hz. It is possible that this relates directly to the nature of the stimulus provided by the array. However, the design of the array provides no obvious mechanism for this, and hence we believe that differences between results at 40 Hz and 320 Hz are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ual mechanism at the two frequencies, and may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involvement of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receptors.

References

[1] S.J. Bolanowski, G.A. Gescheider, R.T. Verillo and C.M. Checkowsky, "Four channels mediate the mechanical aspect of the sense of touch", J. Acoust. Soc. Am. 84, 1988, pp. 1680-1694.

[2] K.O. Johnson and G.D. Lamb, "Neural mechanisms of spatial tactile discrimination: Neural patterns evoked by braille-like dot patterns in the monkey", J. Physiol. 310, 1991, pp. 117-144.

[3] L.D. Braida and N.I. Durlach, "Intensity perception II. Resolution in one-interval paradigms", J. Acoust. Soc. Am. 51, 1972, pp. 483-502.

计算机原理试题与答案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238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计算机中一次处理的最大二进制位数即为() A.位B.字节 C.字长D.代码 2.下列算式中属于逻辑运算的是() A.1+1=2 B.1-1=0 C.1+1=10 D.1+1=1 3.下图所示的门电路,它的逻辑表达式是() A.F=CD AB B.F=ABCD C.F=AB+CD D.F=ABCD 4.八进制数中的1位对应于二进制数的() A.2位B.3位 C.4位D.5位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码是表示无符号数的编码方法 B.对一个数据的原码的各位取反而且在末位再加1就可以得到这个数据的补码

C.定点数表示的是整数 D.二进制数据表示在计算机中容易实现 6.浮点数0.00100011B×2-1的规格化表示是() A.0.1000110B×2-11B B.0.0100011B×2-10B C.0.0100011B×20B D.0.1000110B×21B 7.两个定点数作补码加法运算,对相加后最高位出现进位1的处理是() A.判为溢出B.AC中不保留 C.寄存在AC中D.循环加到末位 8.运算器中通用寄存器的长度一般取() A.8位B.16位 C.32位D.等于计算机字长 9.目前在大多数微型机上广泛使用宽度为32/64位的高速总线是() A.ISA B.EISA C.PCI D.VESA 10.某计算机指令的操作码有8个二进位,这种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条数至多为 ()A.8 B.64 C.128 D.256 11.间接访内指令LDA @Ad的指令周期包含CPU周期至少有() A.一个B.二个 C.三个D.四个 12.在程序中,可用转移指令实现跳过后续的3条指令继续执行。这种指令的寻址方式是() A.变址寻址方式B.相对寻址方式

天线分集技术的原理

天线分集技术的原理 最初,许多设计者可能会担心区域规范的复杂性问题,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同区域规范也各异。然而,只要多加研究便能了解并符合不同区域的法规,因为在每一个地区,通常都会有一个政府单位负责颁布相关文件,以说明“符合特定目的的发射端相关的规则。 无线电通信中更难于理解的部分在于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与多种外部因素相关,多种可变因素交织在一起产生了复杂的传输环境,而这种传输环境通常很难解释清楚。然而,掌握基本概念往往有助于理解多变的无线电通信链接品质,一旦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其中许多问题可以通过一种低成本、易实现的被称作天线分集(antenna diversity)的技术来实现。 环境因素的考虑 影响无线电通信链路持续稳定的首要环境因素是被称为多径/衰落和天线极化/分集的现象。这些现象对于链路质量的影响要么是建设性的要么是破坏性的,这取决于不同的特定环境。可能发生的情况太多了,于是,当我们试着要了解特定的环境条件在某个时间点对无线电通信链接的作用,以及会造成何种链接质量时,这无疑是非常困难的。 天线极化/分集 这种被称为天线极化的现象是由给定天线的方向属性引起的,虽然有时候把天线极化解释为在某些无线电通信链路质量上的衰减,但是一些无线电通信设计者经常利用这一特性来调整天线,通过限制收发信号在限定的方向范围之内达其所需。这是可行的,因为天线在各个方向上的辐射不均衡,并且利用这一特性能够屏蔽其他(方向)来源的射频噪声。 简单的说,天线分为全向和定向两种。全向天线收发信号时,在各个方向的强度相同,而定向天线的收发信号被限定在一个方向范围之内。若要打造高度稳固的链接,首先就要从了解此应用开始。例如:如果一个链路上的信号仅来自于特定的方向,那么选择定向天线获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题 1 字符信息是符号数据,属于处理(非数值)领域的问题,国际上采用的字符系统是七单位的(ASCII)码。P23 2 按IEEE754标准,一个32位浮点数由符号位S(1位)、阶码E(8位)、尾数M(23位)三个域组成。其中阶码E的值等于指数的真值(e)加上一个固定的偏移值(127)。P17 3 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其中前者采用(空间)并行技术,后者采用(时间)并行技术。P86 4 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总线带宽),它定义为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单位是(MB/s)。P185 5 在计算机术语中,将ALU控制器和()存储器合在一起称为()。 6 数的真值变成机器码可采用原码表示法,反码表示法,(补码)表示法,(移码)表示法。P19-P21 7 广泛使用的(SRAM)和(DRAM)都是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前者的速度比后者快,但集成度不如后者高。P67 8 反映主存速度指标的三个术语是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P67 9 形成指令地址的方法称为指令寻址,通常是(顺序)寻址,遇到转移指令时(跳跃)寻址。P112 10 CPU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和称为(指令周期)。 11 定点32位字长的字,采用2的补码形式表示时,一个字所能表示

的整数范围是(-2的31次方到2的31次方减1 )。P20 12 IEEE754标准规定的64位浮点数格式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11位,尾数为52位,则它能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正数为(+[1+(1-2 )]×2 )。 13 浮点加、减法运算的步骤是(0操作处理)、(比较阶码大小并完成对阶)、(尾数进行加或减运算)、(结果规格化并进行舍入处理)、(溢出处理)。P54 14 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存储系统的地址线至少需要(14)条。64×1024KB=2048KB(寻址范32围)=2048×8(化为字的形式)=214 15一个组相联映射的Cache,有128块,每组4块,主存共有16384块,每块64个字,则主存地址共(20)位,其中主存字块标记应为(9)位,组地址应为(5)位,Cache地址共(13)位。 16 CPU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叫(指令周期),它通常包含若干个(CPU周期),而后者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P131 17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从下至上可分为五级,即微程序设计级(或逻辑电路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P13 18十进制数在计算机内有两种表示形式:(字符串)形式和(压缩的十进制数串)形式。前者主要用在非数值计算的应用领域,后者用于直接完成十进制数的算术运算。P19 19一个定点数由符号位和数值域两部分组成。按小数点位置不同,

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答案汇总

红色标记为找到了的参考答案,问答题比较全,绿色标记为个人做的,仅供参考!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1. 目前的计算机中,代码形式是______。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2.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____。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 外部设备和主机 C. 主机和实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3. 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______。 A.巨型机 B.中型机 C.小型机 D.微型机 4. Intel80486是32位微处理器,Pentium是______位微处理器。 A.16B.32C.48D.64 5. 下列______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6. 目前的计算机,从原理上讲______。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 7. 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样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______。 A.巴贝奇 B.冯. 诺依曼 C.帕斯卡 D.贝尔 8.通常划分计算机发展时代是以()为标准 A.所用的电子器件 B.运算速度 C.计算机结构 D.所有语言 9.到目前为止,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任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 A.节约原件 B.运算速度快 C.由物理器件的性能决定 D.信息处理方便 10.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 11.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通常分为微程序机器层、机器语言层、操作系统层、汇编语言机器层和高级语言机器层。层次之间的依存关系为() A.上下层都无关 B.上一层实现对下一层的功能扩展,而下一层与上一层无关 C.上一层实现对下一层的功能扩展,而下一层是实现上一层的基础

浅析发射分集与接收分集技术

浅析发射分集与接收分集技术 1 概述 1.1 多天线信息论简介 近年来,多天线系统(也称为MIMO系统)引起了人们很大的研究兴趣,多天线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它可以增加系统的容量,改进误比特率(BER).然而,获得这些增益的代价是硬件的复杂度提高,无线系统前端复杂度、体积和价格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而增加。使用天线选择技术,就可以在获得MIMO系统优势的同时降低成本。 图1 MIMO系统原理 有两种改进无线通信的方法:分集方法、复用方法。分集方法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鲁棒性,利用发送和接收天线之间的多条路径,改善系统的BER。在接收端,这种分集与RAKE接收提供的类似。分集也可以通过使用多根发射天线来得到,但是必须面对发送时带来的相互干扰。这一类主要是空时编码技术。 另外一类MIMO技术是空间复用,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具有丰富散射的环境中,接收机可以解析同时从多根天线发送的信号,因此,可以发送并行独立的数据流,使得总的系统容量随着min( , )线性增长,其中

和 是接收和发送天线的数目。 1.2 空时处理技术 空时处理始终是通信理论界的一个活跃领域。在早期研究中,学者们主要注重空间信号传播特性和信号处理,对空间处理的信息论本质探讨不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移动通信爆炸式发展,对于无线链路传输速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时频域信号设计很难满足这些需求。工业界的实际需求推动了理论界的深入探索。 在MIMO技术的发展,可以将空时编码的研究分为三大方向:空间复用、空间分集与空时预编码技术,如图2所示。 图2 MIMO技术的发展

1.3 空间分集研究 多天线分集接收是抗衰落的传统技术手段,但对于多天线发送分集,长久以来学术界并没有统一认识。1995年Telatarp[3]首先得到了高斯信道下多天线发送系统的信道容量和差错指数函数。他假定各个通道之间的衰落是相互独立的。几乎同时, Foschini和Gans在[4]得到了在准静态衰落信道条件下的截止信道容量(Outage Capacity)。此处的准静态是指信道衰落在一个长周期内保持不变,而周期之间的衰落相互独立,也称这种信道为块衰落信道(Block Fading)。 Foschini和Gans的工作,以及Telatar的工作是多天线信息论研究的开创 性文献。在这些著作中,他们指出,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天线接收(MIMO)系统可以成倍提高系统容量,信道容量的增长与天线数目成线性关系 1.4 空时块编码 (STBC) 本文我们主要介绍一类高性能的空时编码方法——空时块编码( STBC: Space Time Block Code)。 STBC编码最先是由Alamouti[1]在1998年引入的,采用了简单的两天线发分集编码的方式。这种STBC编码最大的优势在于,采用简单的最大似然译码准则,可以获得完全的天线增益。 Tarokh[5]进一步将2天线STBC编码推广到多天线形式,提出了通用的正交设计准则。 2 MIMO原理及方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共30分) 1.(10分) (1)将十进制数+107/128化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3分) (2)请回答什么是二--十进制编码?什么是有权码、什么是无权码、各举一个你熟悉的有权码和无权码的例子?(7分) 2.已知X=0.1101,Y=-0.0101,用原码一位乘法计算X*Y=?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0分) 3.说明海明码能实现检错纠错的基本原理?为什么能发现并改正一位错、也能发现二位错,校验位和数据位在位数上应满足什么条件?(5分) 4.举例说明运算器中的ALU通常可以提供的至少5种运算功能?运算器中使用多累加器的好处是什么?乘商寄存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5分) 二、(共30分) 1.在设计指令系统时,通常应从哪4个方面考虑?(每个2分,共8分) 2.简要说明减法指令SUB R3,R2和子程序调用指令的执行步骤(每个4分,共8分) 3.在微程序的控制器中,通常有哪5种得到下一条指令地址的方式。(第个2分,共10分) 4.简要地说明组合逻辑控制器应由哪几个功能部件组成?(4分) 三、(共22分) 1.静态存储器和动态存储器器件的特性有哪些主要区别?各自主要应用在什么地方?(7分) 2.CACHE有哪3种基本映象方式,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衡量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10分) 3.使用阵列磁盘的目的是什么?阵列磁盘中的RAID0、RAID1、RAID4、RAID5各有什么样的容错能力?(5分) 四、(共18分) 1.比较程序控制方式、程序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在完成输入/输出操作时的优缺点。(9分) 2.比较针式、喷墨式、激光3类打印机各自的优缺点和主要应用场所。(9分) 答案 一、(共30分) 1.(10分) (1) (+107/128)10 = (+1101011/10000000)2 = (+0.1101011)2 = (+0.153)8 = (+6B)16 (2) 二-十进制码即8421码,即4个基2码位的权从高到低分别为8、4、2、1,使用基码的0000,0001,0010,……,1001这十种组合分别表示0至9这十个值。4位基二码之间满足二进制的规则,而十进制数位之间则满足十进制规则。 1

计算机原理 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A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 A.(100100)2 B.(43)8 C.(110010)BCD D.(25)16 2.计算机经历了从器件角度划分的四代发展历程,但从系统结构上来看,至今绝大多数计算机仍属于______型计算机。 A.实时处理 B.智能化 C.并行 D.冯.诺依曼 3.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______。 A.存放数据 B.存放程序 C.存放微程序 D.存放数据和程序 4.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______。 A.RR型指令 B.RS型指令 C.SS型指令 D.程序控制指令 5. 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______。 A.输入/输出设备 B.外存储器 C.远程通信设备 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它设备 6.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通用寄存器,SP为堆栈指示器,M SP为SP指示器的栈顶单元,如果操作动作是:(A)→M SP,(SP)-1→SP,那么出栈操作的动作应为______。 A.(M SP)→A,(SP)+1→SP B.(SP)+1→SP,(M SP)→A C.(SP)-1→SP,(M SP)→A D.(M SP)→A,(SP)-1→SP 7.某寄存器中的值有时是地址,因此只有计算机的______才能识别它。 A.译码器 B.判别程序 C.指令 D.时序信号 8.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______。 A.通用寄存器 B.主存单元 C.程序计数器 D.堆栈 9. 假定下列字符码中有奇偶校验位,但没有数据错误,采用偶校验的字符码是______。 A.11001011 B.11010110 C.11000001 D.1100101 10.不是发生中断请求的条件是______。 A.一条指令执行结束 B.一次I/O操作结束 C.机器内部发生故障 D.一次DMA操作结束 11.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______。 A实现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12.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 是______。 A 23 B 25 C 50 D 19 13.算术右移指令执行的操作是______。 A 符号位填0,并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计算机原理-答案

《计算机原理》答案 一、填空题 1、1024 1024 1024 2、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2、打字键区_、功能键区、游标/控制键区__、数字键区_ 3、处理器、文件、存储器、作业、 4、多任务、图形界面 5、您的计算机进入睡眠状态、关闭计算机、重新启动计算机和重新启动计算机并切换到 MS___DOS方式(M)。 6、两 7、三 8、用户的帐号 9、不同性质的概念 二、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仅有硬件,计算机只有运算的可能性,如果计算机进行计算、控制等功能的话,计算机还必须配有必要的软件。所谓软件就是指使用计算机的各种程序。(1)指令和程序的概念指令就是让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所发出的指令或命令,即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的依据。 一条指令通常有两个部分组成,前面是操作码部分,后面是操作数部分。操作码是指该指令要完成的操作,操作数是指参加运算的数或者数所在的单元地址。一台计算机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使用者根据解决某一问题的步骤,选用一条条指令进行有许的排列。计算机执行了这一指令序列,便可完成预定的任务。这一指令序列就称为程序。显然,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必须是所用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因此指令系统是系统提供给使用者编制程序的基本依据。指令系统反映了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不同的计算机其指令系统也不相同。 (2)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过程 计算机执行指令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要执行的指令从内存取到CPU内;第二阶段,CPU对屈辱的该指令进行分析译码,判断该条指令要完成的操作,然后向各部件发出完成该操作的控制信号,完成该指令的功能。当一条指令执行完后就进入下一条指令的取指操作。一般将第一阶段取指令的操作称为取指周期,将第二阶段称为执行周期。 (3)程序的执行过程 程序是一系列指令的有序集合构成,计算机执行程序就是、执行这系列指令。CPU从内存读出一条指令到CPU执行,该指令执行完,再从内存读出下一条指令到CPU内执行。CPU 不断取指令,执行指令,这就是程序的执行过程。 2、计算机有哪些应用领域? 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在工业、农业、财贸、经济、国防、科技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归纳起来分以下几个方面。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人工智能 3、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提供了软件开发和运行的环境。有了操作系统,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才得以协调工作,得到有效管理。 4、文档是如何创建、关闭和打开的?其内容是如何进行复制、删除和移动的? 创建;在WORD窗口中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即可新建一个文档 关闭:所谓关闭文档,即对当前文档存盘并退出对该文档的处理,只需要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或者用鼠标单击文档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如果关闭文档之前尚未保存文档,则系统会给出提示,询问是否保存对该文档的修改。 打开;(1)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或我的电脑窗口中找到需要打开的WORD文档,然后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本科生期末试卷十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数中最大的数为______。 A.(10010101)2 B.(227)8 C.(96)8 D.(143)5 2.IEEE754标准规定的32位浮点数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8位,则它所能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正数为______。 A.+(2 – 223)×2+127B.+(1 – 223)×2+127C.+(2 – 223)×2+255 D.2+127 + 227 3.四片74181ALU和一片74182CLA器件相配合,具有如下进位传送功能______。 A.行波进位 B.组内先行进位,组间先行进位 C.组内先行进位,组间行波进位 D.组内行波进位,组间先行进位 4.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0-1M B.0-4MB C.0-4M D.0-1MB 5.以下四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器中,以传输同样多的字为比较条件,则读出数据传输率最高的是______。 A.DRAM B.SRAM C.闪速存储器 D.EPROM 6.位操作类指令的功能是______。 A.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检测(0或1) B.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强置(0或1) C.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检测或强置 D.进行移位操作 7.操作控制器的功能是______。 A.产生时序信号 B.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 C.完成指令操作的译码 D.从主存取出指令,完成指令操作码译码,并产生有关的操作控制信号,以解释执 行该指令 8.采用串行接口进行七位ASCⅡ码传送,带有一位奇偶校验位为1位起始位和1位停止位,当波特率为9600波特时,字符传送速率为______。 A.960 B.873 C.1371 D.480 9.3.5英寸软盘记录方式采用____________。 A.单石双密度 B.双石双密度 C.双面高密度 D.双石单密度 10.通道对CPU的请求形式是______。 A.自陷 B.中断 C.通道命令 D.跳转指令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6)16∨(63)16}⊕(135)8的值是A______。 2.Cache是一种A______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B______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硬件技术。现发展为C______体系。 3.一个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应包含A______类指令,B______类指令,C______类指令,程序控制类指令,I/O类指令,字符串类指令,系统控制类指令。

分集接收技术

题目:多径衰落信道下分集接收技术性能仿 真 学科门类(文、理、工、医):工 院 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初 审: 评 审: 2014年郑州大学第九届研究生论文大赛

多径衰落信道下分集接收技术性能仿真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近几年来,在通信领域,很多的技术都得到了发展和应用,通信质量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信号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时,多径传输的存在会而使信号产生衰落,衰落会影响通信的质量,多径效应是影响无线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径效应通常会影响信号的传输,然而分集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弱多径效应带给无线信道的不良的影响。使用分集技术可以获得分集增益,通过获得分集增益来提高通信的质量。 本设计介绍了有关通信系统仿真的方法和概念,也对多径衰落信道做了详细的介绍,论文的最后一章用MATLAB仿真了多径衰落信道,通过仿真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此信道的特点,论文详细的介绍了几种分集合并技术,并对这几种技术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比较,仿真了信号在不同的分集接收技术上的BER。 关键词:信号;多径效应;分集技术;通信仿真 The performance simulation of diversity reception technology on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Abstract:With the information age coming, in recent year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many techniques are making a big development, the communication quality issue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hen the signal transmit in a re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multipath transmission signal will be fading, fading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multipath effec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radio communication, multipath effects usually affect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however, the diversity technique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multipath effects br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radio channel. Diversity gain can be obtained by obtaining the diversity gai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using the diversity technique. This topic provide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imulation methods and concepts. In this paper, I mak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about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 .In final chapter, MATLAB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 Through the simulation we can see this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more intuitive, the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several diversity combining techniques, and these types of technology to do a simpl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imulated signals in different diversity reception technology BER. Keywords: signal Multi-path effects diversity reception technology 1 绪论 1.1 引言 达接收端的信号路径不只有一条。即存在多径传输。多径传输会给信号带来多径衰落。多径衰落会使到达接收机的信号在实际的无线通信中,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反射、折射、绕射等现象使到与原来的发射信号相差较大,造成错码,因此,怎样提高信号的输出信噪比,提高信道特性是现在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分集技术的关键是“分”,“分”的含义就是要使信号通过多个信道,这里所说的信道可以是空间的,可以是时间的,也可以是频率的。通过多个信道传送同一信号,然后在接收端会接收到多个信道信息,因为每个信道的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在不同信道上传输的多路信号的衰落就不尽相同。多径信号叠加后在每个时间点上的信号就会减少衰落,多条信号叠加后所包含的的信息比较接近原来的信号,这样接收机就能比较准确的恢复原来的信号。因此分集技术可以降低衰落,如果不用分集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比较高的输出信号信噪比,发射机必须要有较高的信号发射功率,信号的发射功率较小会使到达接收端的衰落信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1.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答案。在CPU中: (1)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寄存器是( IR ); (2)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AR ) (3)算术逻辑运算结果通常放在( DR )和(通用寄存器)。 2.参见图的数据通路。画出存数指令“STO Rl,(R2)”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寄存器Rl的内容传送至(R2)为地址的主存单元中。标出各微操作信号序列。 解: STO R1, (R2)的指令流程图及微操作信号序列如下: 3.参见图的数据通路,画出取数指令“LAD (R3),R0”的指令周期流程图,其含义是将(R3)为地址主存单元的内容取至寄存器R2中,标出各微操作控制信号序列。 解: LAD R3, (R0)的指令流程图及为操作信号序列如下: 4.假设主脉冲源频率为10MHz,要求产生5个等间隔的节拍脉冲,试画出时序产生器的逻辑图。 解: 5.如果在一个CPU周期中要产生3个节拍脉冲;T l=200ns,T2=400ns,T3=200ns,试画出时序产生器逻辑图。 解:取节拍脉冲T l、T2、T3的宽度为时钟周期或者是时钟周期的倍数即可。所以取时钟源提供的时钟周期为200ns,即,其频率为5MHz.;由于要输出3个节拍脉冲信号,而T3的宽度为2个时钟周期,也就是一个节拍电位的时间是4个时钟周期,所以除了C4外,还需要3个触发器——C l、C2、C3;并令

211C C T *=;321C C T *=;313C C T =,由此可画出逻辑电路图如下: 6.假设某机器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已知微指令长度为32位,请估算控制存储器容量。 解: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公用微指令,所以总微指令条数为80 (4-1)+1=241条微指令,每条微指令32位,所以控存容量为:24132位 7.某ALU 器件是用模式控制码M S 3 S 2 S 1 C 来控制执行不同的算术运算和逻辑操作。下表列出各条指令所要求的模式控制码,其中y 为二进制变量,φ为0或l 任选。 试以指令码(A ,B ,H ,D ,E ,F ,G)为输入变量,写出控制参数M ,S 3,S 2,S l ,C 的逻辑表达式。 解: 由表可列如下逻辑方程 M=G S 3=H+D+F S 2=A+B+D+H+E+F+G S 1=A+B+F+G C=H+D+Ey+Fy 8.某机有8条微指令I 1—I 8,每条微指令所包含的微命令控制信号如下表所示。 a —j 分别对应10种不同性质的微命令信号。假设一条微指令的控制字段仅限为8位,请安排微指令的控制字段格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或逻辑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实际机器M1向上延伸构成了各级虚拟机器,机器M1内部也可向下延伸而形成下一级的微程序机器M0,硬件研究的主要对象归结为传统机器M1和微程序机器M0,软件研究对象主要是操作系统及以上的各级虚拟机 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差别及其联系。 机器语言是可以直接在机器上执行的二进制语言 汇编语言用符号表示指令或数据所在存储单元的地址,使程序员可以不再使用繁杂而又易错的二进制代码来编写程序 高级语言对问题的描述十分接近人们的习惯,并且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对程序员可见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 计算机组成对程序员透明,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一形式(二进制形式)存于存储器中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氏机) 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作用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硬件各部件 运算器:ACC, MQ, ALU, X 控制器:CU, IR, PC 主存储器:M, MDR, MAR

I/O设备:设备,接口 计算机技术指标: 机器字长: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存储容量:主存: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 运算速度:MIPS, CPI, FLOPS 解释概念 主机: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MM(主存或内存)组成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 机器字长:CPU 能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解释英文代号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PC: Program Counter IR: Instruction Register CU: Control Unit 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 ACC: Accumulator MQ: 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

通信分集的分类介绍以及原理说明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传输的数据速率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集技术作为无线和移动通信中对抗衰落的一种有效手段,可有效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传输的数据速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无线传输信道存在多径效应与时变性等待性,从而使得无线衰落信道中的信号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造成严重的衰减,进而使得接收端不可能正确地判断发送信号,严重阻碍了信道容量增加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为了克服各种衰落和提高无线传输系统性能,分集技术应运而生。 1.分集技术的研究意义 在散射传播中存在快衰落,其起因于随机的多径传输。信号的幅度不仅随时间起伏,也随频率和空间起伏,他们分别称为时间选择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空间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是指当信号波形时间宽度较大时,信号前后部分受到不同步、无确定关系的衰落,它起因于传输媒质的时变性。频率选择性衰落是指当信号带宽较宽,信号频谱中频率间隔较大的分量有不同的并随时间而随机变化的衰减和相移,它起因于多径效应。空间选择性衰落是指在空间不同的位置上的不同地点,信号的衰落几乎是不相关的,它起因于空间的扩散效应。 由于对流层散射存在严重的快衰落现象,使得信号噪声比大幅度地变化,通信质量变坏,为了克服快衰落,一般采用分集接收技术。 2分集技术的原理 分集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多个新的信道(频率、时间或者空间)接收到承载相同信息的多个副本,由于多个信道的传输特性不相同,因此信号多个副本的衰落信号就不会相同,接收机使用包含多个副本的信息来恢复出原发送信号。分集技术主要包括分散传输和集中处理两个方面内容。分散传输是指接收机能够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而集中处理是指把接收机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我国在__D____ 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第一台晶体管数字计算机于______ 年完成。(答案错误) A.1946 1958 B.1950 1968 C.1958 1961 D.1959 1965 2. 32位微型计算机中乘除法部件位于__A____ 中。 A.CPU B.接口 C.控制器 D.专用芯片 3. 没有外存储器的计算机监控程序可以放在___B___ 。 A.RAM B.ROM C.RAM和ROM D.CPU 4.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__A____ 。 A.(101001)2 B.(52)8 C.(2B)16 D.(44)10 5. 在机器数___B.C___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原码B.补码C.移码 D.反码 6. 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减法运算一般通过___D___ 来实现。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B.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减法器 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 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 7.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___C___ 是正确的。 A.只作算术运算,不作逻辑运算 B.只作加法 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 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___D___ 。 A.8,512 B.512,8 C.18,8 D。19,8 9. 相联存储器是按___C___ 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A.地址指定方式 B.堆栈存取方式 C.内容指定方式 D。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 10.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___B___ 。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11. 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累加寄存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器的栈顶单元,如果操作的动作是:(A)→Msp,(SP)-1→SP,那么出栈操作的动作为:A.(Msp)→A,(SP)+1→SP B.(SP)+1→SP,(Msp)→A C.(SP)-1→SP,(Msp)→A D.(Msp)→A,(SP)-1→SP 12. 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__B____ 。 A.主存地址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 C.指令寄存器 D.状态条件寄存器 13. 描述多媒体CPU基本概念中正确表述的句子是___A___ 。 A.多媒体CPU是带有MMX技术的处理器 B.多媒体CPU是非流水线结构 C.MMX指令集是一种MIM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的并行处理指令 D.多媒体CPU一定是 CISC机器 14. 描述Futurebus+总线中基本概念正确的表述是__C____ 。 A.Futurebus+总线是一个高性能的同步总线标准 B.基本上是一个同步数据定时协议 C.它是一个与结构、处理器技术有关的开发标准 D.数据线的规模不能动态可变

分集接收基本原理和故障处理

分集接收的基本原理及故障排除 在移动通信的无线环境中,信号衰落将会产生严重问题,分集接收技术通过在若干支路上接收相关性很小的载有同一消息的信号,从而可在接收端大大降低信号衰弱的影响。频率分集是一种典型的分集技术,当一个基站的某个扇区使用2个或2个以上的频率工作时,就能得到较好的分集效果,但这时分发现有三阶交调干扰问题,这需要在网络规划中仔细地分配频率资源。另一种是使用(无源)接收分集技术,因为是无源的,所以不会产生任何干扰,同时设备也较为简单,所以被广泛地应用。最常用的分集接收技术有空间分集和极化分集两种。当然在使用分集接收时,还必须考虑如何合成分集接收到的两个信号,合适的合成技术会产生较好的结果。 1 空间分集接收技术 采用空间分集接收的基站,在每一个扇需放置二面单极化(垂直极化)天线。如果一个基站是分成三个扇区,则一个基站需6面天线。需要据天线的架设高度来确定两面天线的最佳水平间距,以使两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相关性最小。 2 极化分集接收技术(常用) 如果用两个极化方向相互垂直的天线来实现分集接收,就称为极化分集技术。通常是将这两付天线制作在一起,从外表上看像一面天线,故称为双极化天线。最常用的双极化天线有垂直/水平双极化或±45°双极化两种。 极化分集的原理是:由于手机至基站传播路径上,受阻于建筑物、高

山等,因而会出现复杂的多路径,而不同的路径来的信号有着不同的极化方向,显然极化相互垂直的信号相关性是最小的,从而分集增益最大。与空间分集不一样,在基站的一个扇区,极化分集技术只需一面双极化天线,一个基站仅需三面双极化天线,这样就较大地节省了设备成本和安装费用;另一方面极化分集对天线的安装也没有任何特殊要求,不像空间分集那样,要求每个扇区的两面天线在水平方向有一个最佳距离,这将极大地方便安装和节省附属设备的费用。 3 信号合成方式 采用分集技术,必须考虑如何合成分集接收的两个信号。合适的合成技术会产生较好的性能。现时通常有四种合成方式:最大比合成(MRC)技术、选择合成(SEC)技术、等增益合成(EGC)技术、转换合成(SWC)技术。分集接收是在若干支路上接收相关性很小的载有同一消息的信号,从而可在接收端大大降低深衰弱的概率。对于900MHZ可以得到3db的增益。移动公司采用的分集接收技术有空间分集(单极化天线)、极化分集(双极化天线)。 2 分集接收丢失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在GSM基站维护中,分集接收丢失是一种出现较为频繁的故障,是影响网络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许多维护人员并不是很认真的去思考这一问题,只是简单的将TRU复位,有的甚至去更换天线做一些无用功。 产生分集接收丢失时,一个或多个TRU在50分钟内至少有12db的

分集接收技术

分集接收技术

1 分集技术的分类 1.1 分集接收作用 分集接收技术是一项主要的抗衰落技术,它可以大大提高多径衰落信道下的传输可靠性,其本质就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方法接收同一信号以克服衰落,其作用是在不增加发射机功率或信道带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传输中的多径信号能量,以提高系统的接收性能。 1.2 基本思路 将接收到的多径信号分离成不相关的(独立的)多路信号,即选取了一个信号的两个或多个独立的采样,这些样本的衰落是互不相关的,这意味着所有样本同时低于一个给定电平的概率比任何一个样本低于该值的概率要小得多;然后将这些信号的能量按一定规则合并起来,使接收的有用信号能量最大。对数字系统而言,使接收端的误码率最小,对模拟系统而言,提高接收端的信噪比。 1.3 分集技术的分类 分类图如图1所示: 图1 分集技术分类

从信号传输的方式来看,分集技术分为显分集和隐分集两大类。 其中显分集指利用多副天线接收信号的分集,构成明显的分集信号的传输方式; 隐分集只需一副天线来接收信号的分集,分集隐含在传输信号之中,在接收端利用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分集接收。 在显分集技术中又分为宏分集与微分集两种形式。宏分集(也称为“多基站”分集)以减少由于阴影效应而引起的大范围慢衰落为目的,它的作法是把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方向上,同时和小区内的一个移动台进行通信(可以选用其中信号最好的一个基站进行通信) 微分集是以抗快衰落为目的,同一天线场地使用两个或多个天线的分集方式。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在空间、频率、极化、场分量、角度及时间等方面分离的无线信号,都呈现互相独立的衰落特性,因此可采用空间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角度分集和多径分集等多种分集技术。 1.4 几种常见的隐分集技术 1.交织编码技术 交织编码技术举例如下: 假设原始为11101101100101010110D101011,共计28位,按4╳7矩阵排列,依次按行写入发送矩阵。 如图2(a)所示。 图2 交织原理示意图 假设由于某种干扰出现突发错误,即使7个码元中连续错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接收端如果不采用交织编码技术就不能正确恢复,出现码字错误。为了提高纠错能力,在发端改变一下传输顺序,即将图2(a)中的数据用“横写竖读”法写 入块交织器,这时交织器的输出就是按图2(b)中的左面第一列1010,然后第二列1101…。这样,当所传输的码序列连续错4个码元时,对应的每个码字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