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理论 论文

汽车理论 论文

汽车理论 论文
汽车理论 论文

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车辆工程11级1班闫煜章

摘要: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的发展,给世人在“行”上带来极大的便利,使之间的距离缩小,人们的工

作效率得以提高。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发动机作为整个汽车的心脏,其技术条件的好坏直接关乎

汽车的性能和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无疑,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也将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

的作用。

关键词:车用汽油机;柴油机;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

一、汽油机所采用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由于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比柴油机差,所以降低汽油机的能耗已经成为汽车界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有理论空燃比的均质混合气的燃烧理论在火花点火发动机上被广泛使用,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用三效催化器来降低CO、HC和NOx等废气的排放。不足之处是不能获得较高的燃油经济性,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降低废气排放,燃烧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汽油机经历了由完全机械控制的化油器供油为主到采用电控喷射、缸内直喷、电辅助增压和电动气门、可变压缩比、停缸等技术的变化,汽油机发展的最终方案将采用综合汽油机和柴油机优点的燃烧控制技术。

(一)汽油机所采用的技术:

1、燃油电子喷射技术。

相比于过去采用的化油器,燃油电子喷射系统可以的燃油计量精确度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的汽油机,其经济性和动力性有很大的提高,使对混合气浓度要求的三效催化转化器降低排放成为可能。

2、电子控制燃油喷射从单点式发展到多点式。

这使汽油机不仅在动力性上仍旧能保持其密度的特点,而且其燃油性几乎可以和柴油机相媲美。有人甚至称汽油直接喷射是汽油机的一次革命。汽油直接喷射技术已经在日本三菱、丰田和日产的一些发动机上应用。欧洲的一些汽车公司如德国大众、法国雷诺等也在发展之中。

3.点火和管理系统

汽油机是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的点燃式发动机。火花的发生过去是依靠点火系统内的机械式白金断电器来完成的。断电器在高速运转下很容易磨损并烧蚀,从而使发动机出现失火,造成动力性下降和有害排放物激增的后果。

4.无触点点火系统

采用电磁式或霍尔式无触点的断电器便彻底解决汽油机运转过程中动力下降的排放增加的难题,也大大地减少了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现代的高性能汽油机已经毫无例外地采用了电子控制的无触点点火系统。

5.可变气门定时技术(VVT)

可变气门定时技术(VVT)是汽油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VVT指的是发动机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定时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作实时的调节。这一技术使发动机设计师无需再在低速扭矩与高速功率之间作抉择,实时的气门定时调整使得同时顾及低速扭矩与高速功率成为可能。连续可变气门定时技术加上先进的发动机控制策略,可以巧妙地实现可变压缩比。如在大负荷时,发动机容易发生自燃引起的爆震,通过推迟进气门关闭的时间来达到降低有效压缩比的目的,从而避免爆震。而在中小负荷时,爆震不再是个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气门关闭时间达到提高有效压缩比的目的,从而使发动机在中小负荷时有优异的热效率。可变气门技术也可使汽油机排放品质达到更好的水平。

6.可变气门定时和升程系统

发动机的气门是控制进气与换气过程的基本机构,主要的控制参数是气门定时和升程。对应于一定的运行工况,要求的定时和升程各不相同。这样可使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品质达到最优。

以日本本田思域车用发动机为例,1.5升排量、非增压的直列4缸汽油机,采用VTEC系统后,功率由70kW提高至100kW。目前正在发展的完全电子控制的气门机构,可以取消汽油机的节气门,进气量大小完全由气门定时和升程决定。这样可以使汽油机燃料经济性再提高一步。

7.汽油机直喷(GDI)技术

汽油机直喷(GDI)技术,就是将汽油通过高压(约100大气压)供油系统将汽油直接喷到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GDI在电子喷射和控制技术取得长足发展后,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市场。与传统的多点气道喷射的汽油机相比,GDI有四大显著的优点: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未燃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因为GDI技术避免了气道喷射汽油机在冷起动时燃油在气道壁面沉积的问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燃油与空气的混合程度,更为精确地控制了每个燃烧循环的空气与燃油的比例,从而达到缸内完全燃烧的目的;使汽油在燃烧室内雾化、蒸发,降低了燃烧室内空气的温度,从而增加了燃烧室内空气的质量;因汽油蒸发降低了充气的温度,使发动机设计师有可能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GDI使发动机能很容易实现分层燃烧。

8.燃烧速率控制滑片

燃烧速率控制滑片是另一项节能环保技术,类似的设计思想在Toyota和Ford的发动机上有所体现。汽油机在怠速和小负荷时,燃烧室内残余废气所占的比例很高,会导致点火困难、火焰传播速度慢,这会负面影响发动机的排放及效率。而另一方面,在一般城市交通中,汽车发动机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小负荷及怠速状况。优化汽油机在这些状态下的排放和热效率具有重大的意义。燃烧速率控制滑片就是通过促进燃烧室内在火花塞附近创造稳定的、容易点燃的空气燃油混合比,通过增加燃烧室湍流的强度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发动机在怠速或小负荷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器会实时调节滑片在发动机进气道的位置,使滑片挡住进气道部分截面积,从而使新鲜空气—燃油混合气在进入燃烧室时有一切向的速度,在燃烧室内形成有序的涡流。在着火及燃烧的早期,有序的涡流碎化成小尺度的涡流,从而大大提高火焰的传播速度。

9.可排变量技术

可变排量技术就是根据汽车动力的需求来实时决定发动机的有效排量,使做功的汽缸总是处于大负荷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这一技术适用于中大排量、V型布置的发动机,如本田的V6、通用的V8及戴-克的V12汽油机。

(二)世界汽油机技术发展现状

为了适应汽车对节油、环保、安全的需要,车用汽油机主要;朝着更节油、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因此欧洲己执行欧Ⅳ标准。以下为国外在汽油机方面主要先进技术。

1.多气门技术:每缸3-5个气门(大多为4气门),可提高功率,改善燃烧质量,如捷达王5气门、丰田8A4气门等。

2.双顶置凸轮轴(D.HC)可提高转速、提升可靠性。

3.可变气门正时(VVT):根据不同转速调节气门时,可节省燃油,改善排放,如本田VTEC、丰田VVT-i等。

4.汽油机增压:可提高升功率,在排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功率,如帕萨特1.8T轿车。

5.可变进气道长度(VIM):在不同转速下使用不同进气道长度,保证在任何工况下都有较好的充气效率,如奥迪A6。

6.停缸技术:在输出功率减小时,使一部分气缸停止工作,可节省燃油,如通用开拓者EXT 2005款有8个气缸,需要时可使4个气缸一停止工作。

7.全铝发动机:使用铝缸体、缸盖、活塞等,可减小质量,节省燃油,如日本铃木1.3L、1.4L汽油机。

8.智能驱动气门(SVA):取代传统凸轮轴,每一个气门挺杆上有一个独立的驱动器,可以减少20%油耗及污染物,如:法国法雷奥公司已设计出样机,2009年可大批量投产。

9.可变压缩比汽油机:将传输功率与压缩比控制功能进行整合,压缩比可变。2005年法国MCE-5公司己开发出样机。

10.汽油机直喷(GDI)和稀薄燃烧技术:将高压汽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周围为稀薄混合气,实现分层燃烧,可提高燃料经济性,节油约20%,如丰田皇.冠3.0L V6汽油机(国产皇冠无GDI技术)。

11.可控燃烧速率系统(CBR):两个进气道,有一个是切向进气的,另一个是中性的。喷油器向两个进气道喷入等量的燃油。改变进气口封闭控制阀的位置,可调节气缸内空气涡流强度和混合气浓度,实现稀薄燃烧;

12.发动机控制用ECU已达32位,匹配参数超过6000个。

(三)国内汽油机技术现状及发展水平

我国早期汽油机大多是引进和测绘仿制产品,如:一汽解放载货车用CA6102、BJ2020车用BN492Q、南汽轻型货车用6427等。之后随着中外合资企业的建立及技术引进,我国汽车行业已生产多种机型,

例如:切诺基BJ498Q、BJ698Q(2.5L、4.0L);桑塔纳AEE(1.8L);帕萨特AWL(1.8L);北京现代伊兰特B4GB(1.8L);天津一汽夏利TJ376Q(LOL);长安奥拓JL368Q (0.8L);广州丰田凯美瑞(丰田2.4L);广州本田雅阁(2.0L、2AL、3.0L);广州本田飞度(1.3L、1.5L);东风日产(1.6L、1.8L、2.0L);一汽轿车引进技术生产的克莱斯勒CA488 (2.2L);沈阳航天三菱引进的三菱4G63、4664(2.0、2.4L)和4669系列汽油机;东安动力引进的三菱4G1(1.3L、1.6L),4G9(1.8L、2.0L);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1.6L),以及国内沈阳新光、保定长城等企业生产的491Q (丰田4Y),吉利生产的JL376(LOL)、JL479(1.3、1.50、JL481(1.8L)汽油机等。

在技术应用方面,大多数引进机型和合资企业生产的机型都采用一些国外先进技术。

1.天津丰田8A、5A,东风本田,北京现代,奇瑞SQR372(0.8L)、SQR481Q(1.6L),神龙公司爱丽舍(1.6L)等都使用多气门和DOHC技术。

2.东风本田发动机,天津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的花冠、皇冠汽油机,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生产的汽油机型都引进可变气门技术(VTEC、VVT-i、CVVT等)。特别是奇瑞公司,在AVL公司帮助下开发的自主品牌1.6LSQR481H和2.0L SQR484H汽油机使用了VVT可变气门技术,吉利也开发出了带可变技术的自主品牌汽油机。

3.汽油机直喷(GDI)发动机国内尚未批量生产,但奇瑞公司在AVL公司帮助下开发的自主品牌2.0L SQR484J汽油机使用了GDI技术。

4.全铝发动机国内产品较多,如长安铃木雨燕1.3L汽油机、东风本田发动机的产品、上海大众POLO发动机等,奇瑞动力1.6L SQR481F(已投产)和SQR481 H及未投产的SQR484J、SQR681 V(2.4L)、SQR684V(3.0L)都是全铝发动机。

5.国内奇瑞公司已投产的自主品牌SQR481H(1.6L)具有CBR系统,奇瑞公司其他样机中不少机型也装有CBR系统。

6.国内引进的已投产机型中已有不少机型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如PASSAT 1.8T、宝来1.8T等;华晨金杯在德国FEV公司帮助下开发的1.8T汽油机,也是增压机型(配装中华轿车)。

7.停缸技术、智能气门、可变压缩比等技术尚未在国内生产的汽油机中采用。

8.发动机电喷管理系统(EMS)国内主要有联合电子有限公司、北京万源德尔福发动机管理系统公司,分别是中方与德国BOSCH公司和中方与美国德尔福公司的合资企业。同时,还有马瑞利、电装和摩托罗拉等企业生产。

9.汽油机电喷系统中传感器、电控喷油泵等国内己批量生产;汽油机排气系统中三效催化转化器及陶瓷芯等,国内己批量生产,如:大连华克吉来特、天津卡达克高新技术公司等生产三效催化转化器;在苏州的日本独资企业NGK(苏州)环保陶瓷有限公司生产国Ⅲ、国Ⅳ汽油机用三效催化转化器陶瓷芯等。

(四)我国在汽油机技术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核心技术大多为外方掌握,合资企业中,由于中方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话语权。国内的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由上海联合电子与北京万源德尔福两家企业生产,核心匹配技术为BOSCH和德尔福掌握;汽油机排气系统中催化转化器陶瓷芯由NGK(苏州)公司独资生产;天津一汽丰田、东风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日产、沈阳航天三菱等汽油机企业大多依赖外方技术。

(2).汽油机的关键零部件,中方缺乏自主开发能力。

(3).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中外资控股趋势明显,近几年,外方有意控制汽车发动机技术。由于中国加入WTO条款中规定国内生产发动机允许外方控股,因此外方近几年控股趋势明显,如广州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日方占70%,中方占30%;一汽与德国大众在大连新建发动机厂,大众占60%,一汽占40%;长春西门子威迪欧有限公司德方占100%股份(生产电子控制产品)等。

(4).国外跨国汽车集团都有自己的配套体系和技术壁垒,中方汽油机企业很难进入其OEM配套体系。例如日系车型、韩系及德系车型进入我国都跟进一批配套企业,国内一些汽油机及配件企业产品进入其配套体系很难。例如:国内企业生产的自主品牌三效催化转化器产品大多只能给自主品牌车型配套;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生产的三效催化剂,虽然价格优势比较明显,但难以大量进入引进车型市场。

(5).国内汽油机配件厂大多依附于整机厂(少量出口型企业除外),由于汽车整车不断降价,使整车厂和整机厂把降价的压力转移到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厂,大多零部件厂利润低,对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国内研发资金一般占销售收入2%~3%,而国外大企业占5%~8%)。

(6).北京市已执行国Ⅲ排放标准,2008年全国也要执行国Ⅲ标准,2010年以后,全国可能要执行国W排放标准,汽油机生产企业面临技术升级和成本价格上升的巨大压力。

(7).国内自主品牌产品在技术水平及性能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如可靠性、动力性能、噪声及无故障行驶里程等方面的性能指标要低于国外先进机型1。

(8).汽油机研发人才较缺乏,虽然一些企业引进了研究生、博士生及“海归”人才,但力量仍显薄弱。同时,国内汽油机行业还缺乏为研发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的大量基础数据。

2、政策建议

(1).建议国家对,汽油机产品研发加大支持力度,“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拨款8.8亿元,主要支持了电动车项目(纯电动、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车),建议国家对传统汽柴油机研发也要在资金上予以支持。

(2).国家应鼓励国有大企业集团积极开发自主品牌高端汽油机产品,企业开发时,国家在人力、物力上应给予支持。国资委在考核企业领导时,不仅仅考、核企业利润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也要把自主创新(整车和发动机)纳入考核范围。

(3).国家对自主开发新机型在税收上、贷款上应予以优惠。例如:进口样机、试验设备、原材料、技术资料在进口关税上以予以减免,在审批时应大开绿灯。

(4).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引入国外人才包括有开发经验的在国外大企业工作过的“海归”人才。

(5).继续依靠国外技术力量(如AVL、FEV公可),但鼓励联合开发,自主开发,尽快掌握先进的汽油抓开发技术

二、车用柴油机发展及状况:

1882年德国人狄赛尔(Rudolf Diesel)提出了柴油机工作原理,1896年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柴油机。一百多年来,柴油机技术得以全面的发展,应用领域起来越广泛。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柴油机是目前被产业化应用的各种动力机械中热效率最高、能量利用率最好、最节能的机型。装备了最先进技术的柴油机,升功率可达到30~50kWh/L,扭矩储备系数可达到0.35以上,最低燃油耗可达到198g/kWh,标定功率油耗可达到204g/kWh;柴油机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发电、灌溉、车辆动力等广阔的领域,尤其在车用动力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全球车用动力柴油化趋势业已形成。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100%的重型汽车使用柴油机为动力。在欧洲,90%的商用车及33%的轿车为柴油车。在美国,90%的商用车为柴油车。在日本,38%的商用车为柴油车,9.2%的轿车为柴油车。据专家预测,在今后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柴油机将成为世界车用动力的主流。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政府对柴油机发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从税收、燃料供应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柴油机的普及与发展。

(一)国内柴油机现状:

我国柴油机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一批先进机型和技术的引进,我国柴油机总体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外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一些国外柴油机近几年开始采用的排放控制技术在少数国产柴油机上也有应用。最新开发投产的柴油机产品的排放水平已经达到欧1排放限值要求,一些甚至可以达到欧2排放限值要求。但我国柴油机产业的整体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1、我国重型柴油车的产量在逐年增加,中型、轻型车柴油化步伐也在加快,但在微型汽车、轿车领域,柴油车所占比例仍为零。而另一方面,我国中型柴油机市场已呈现供大于求,轻型柴油机市场也趋向饱和,但骨干企业正在生产的多数产品从技术角度已应是淘汰产品,发展潜力不大。

2、柴油机行业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生产工艺水平、规模发展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现在,我国柴油机技术基础薄弱,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0至20年,也落后于国内车用汽油机的发展,还不具备完整的全新柴油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许多国外已经普遍采用的技术在我国仍处于研究阶段,有些甚至仍是空白。

3、我国柴油机技术的落后、产品质量差以及车辆使用中维修保养措施不力,导致低性能、高排放柴油车在使用中对城市环境和大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使社会产生厌柴心理。

(二)国外柴油机现状:

目前西欧国家不但载货汽车和客车使用柴油发动机,而且轿车采用柴油机的比例也相当大。最近,美国联邦政府能源部和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代表的美国汽车研究所理事会正在开发新一代经济型轿车同样将柴油机作为动力配置。经过多年的研究、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柴油机最大的问题烟度和噪声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

柴油机的大功率、低排放、良好的电子控制等显著优点将使柴油发动机在新的时代有长足的发展。现在全球各大厂商正致力于新型绿色环保柴油机的研发,在NO和颗粒物的排放方面将得到近一步改善。而关键点是燃油的精确配置和废气的后置处理,电子新科技将运用到新一带柴油机上。而且在混合动力方面柴油机也有其应用特点,高扭矩配合电动汽车的快速响应和零排放,将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三)柴油机应用的一些先进技术:

1、共轨与四气门技术

国外柴油机目前一般采用共轨新技术、四气门技术和涡轮增压中冷技术相结合,使发动机在性能和排放限值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能满足欧3排放限值法规的要求。四气门结构(二进气二排气)不仅可以提高充气效率,更由于喷油嘴可以居中布置,使多孔油束均匀分布,可为燃油和空气的良好混合创造条件;同时,可以在四气门缸盖上将进气道设计成两个独立的具有为同形状的结构,以实现可变涡流。这些因素的协调配合,可大大提高混合气的形成质量(品质),有效降低碳烟颗粒、HC 和 NOX 排放并提高热效率。

2、高压喷射和电控喷射技术

高压喷射和电控喷射技术是目前国外降低柴油机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高压喷射和电控喷射技术的有效采用,可使燃油充分雾化,各缸的燃油和空气混合达到最佳,从而降低排放,提高整机(车)性能。

3、增压中冷技术

采用涡轮增压增加柴油机的空气量,提高燃烧的过量空气因数是降低大负荷工况排气烟度、 PM 排放量以及燃油消耗的有效措施。有效的空——空中冷系统,可使增压空气温度下降到50℃以下,工作循环温度的下降有助于NOX的低排放和PM的下降,故目前重型车用柴油机都普遍是增压中冷型,不仅有助于低排放而且燃油经济性良好。此外,涡轮前排气旁通阀的应用,不仅能降低PM和CO排放,还可以改善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瞬态性能和低速扭矩。

4、排气再循环(EGR)技术的应用

EGR 是目前发达国家先进内燃机中普遍采用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少量废气引入气缸内,这种不可再燃烧的 CO2及水蒸汽废气的热容量较大,能使燃烧过程的着火延迟期增加,燃烧速率变慢,缸内最高燃烧温度下降,破坏 NOX 的生成条件。EGR技术可使机动车NOX排放明显降低,但对重型车用柴油机而言,目前倾向于使用中冷EGR技术,因为其不仅能明显降低NOX,还能保持其他污染物的低水平。

5、后处理技术

柴油机后处理的目标是进一步改善PM和NOX的排放。目前主要采用加装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和研究开发 NOX 催化转化器以及具有良好再生能力的微粒捕集器。

6、柴油

柴油的生产和贮存条件,是保证柴油发动机(车)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和保持低排放的重要保证。例如瑞典的一级柴油使用中可减少CO排放达54%,HC 和 NOX 排放达10%,PM 排放减少14%~47%。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燃料清净剂,既能节省燃料,又能清除积碳、降低排放。

7、乳化柴油的应用

柴油加水掺合乳化剂,使其形成较为稳定的含水乳化柴油,这类改进型燃料的使用可明显降低柴油机(车)的排放,尤其是NOX和PM。目前美国报道这方面进展较多,我国也在这方面进行研究,且已取得可喜进展。加水20%乳化柴油(70天不分层),在大型柴油机上100%负载工况下,功率不减,节油明显,动力输出比柴油上升4.3%,且烟度和NOX排放下降明显。然而,尽管这项技术对低排放有好处,但其潜在的问题如水结冰、水对发动机的腐蚀等问题尚待解决。

8、降低机油消耗

柴油机排放的颗粒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馏分较重的机油的燃烧。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柴油机(车)排放限值标准的要求,必须把来自机油的燃烧降至最低限度,即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油的消耗。为了降低柴油机的机油消耗,活塞环的优化设计和制造及缸套间的科学配置非常重要。

(四)我国柴油机存在问题:

1、生产集中度比较高

2003年前三季度柴油发动机产销量的前五名企业分别为东风汽车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一至九月份前五家企业共完成销售606561台,占全部销量的74.85%左右。

2、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

当前中重型货车、大中型客车等以柴油发动机为主的整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整车厂家对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今年前三季度,玉林柴油机厂凭借其功率覆盖范围的优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一汽、东风两大巨头受其整车市场份额下滑的拖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扬柴依靠其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及时推出物美价廉的达到欧II标准的柴油机也赢得了市场,成功进入柴油发动机企业前五名。

但一些柴油发动机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华化倾向非常明显,产品与产品之间难以体现差异化,导致众多企业争夺同一档次整车配套市场。以重型载货车市场为例:目前,国内几家主要要的重型载货车生产企业,其生产能力和主要产品都集中于载重8~15吨这一档次上。而相关配套柴油有机厂家的产品也多集中于这一区域,其主要功率覆盖范围、主要产品性能以及价格水平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别,而这一档次的重型载货车经过两三年的超常规发展,市场已成萎缩之势,下滑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为其提供配套动力的部分柴油机企业出现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当属情理之中。目前柴油整车发展趋势是向“两头”延伸的趋势,向上配套载重5吨以上的重型车已成热点,向下则是配套轻型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调整产品定位,则很难赢得市场。

3、柴油发动机功率“两极分化”形式加剧

近年来,随着重型载货车、大型客车、轻型货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中型货车、中型客车市场份额的日益萎缩,直接导致柴油机功率的两极分化,中等功率的柴油机市场份额逐年萎缩。

4、柴油发动机行业遇到的资金拖欠问题

其实,“欠钱还债,天经地义”,这在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古训。然而,在进入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那么多的“拖欠”现象。资金拖欠的问题已经严重的困扰着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的发展。由于销售商拖欠大量资金,制约了企业对产品科研与开发的速度,同时也制约了正常的生产与经营规模的扩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在WTO 范畴里如果我们还不能迅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内柴油机企业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参考文献:

[1]王智杰,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网易

[2]辛军,国外汽车发动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

[3]李超,汽油机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百度文库

[4]发动机,百度文库

[5] 陈家瑞,马天飞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6] 王祖德、王军雷,汽车情报

[7] 周龙宝,内燃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8] 蒋德明,内燃机原理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9] 我国汽车发动机工业现状、问题及发展王祖德汽车研究与开发 2003-12-15 期刊

[10]我国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上) 百川现代零部件 2011-03-01 期刊

[11]我国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 百川现代零部件 2011-04-01 期刊

[12]百川. 我国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下)[J]. 现代零部件. 2011(05)

[13]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和未来张德庆; 冯召舒; 范国宝国外汽车 1973-08-29 期刊

[14]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王会让中国汽摩配 2006-11-18 期刊

[15]小型汽车发动机发展趋向黄兰英内燃机 2001-02-15 期刊

[16]中外汽车发动机合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连刚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5-01 博士

[17]汽车发动机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张涌钢浙江大学 2001-05-01 硕士

[18]汽车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陈虹; 宫洵; 胡云峰; 刘奇芳; 高炳钊; 郭洪艳自动化学报 2013-01-16 17:35 期刊

[19]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发展路径及能力演化研究何琳北京交通大学 2013-01-01 博士

[20]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郭俊才; 蒋炎坤; 罗健夫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1998-08-15 期刊

[21]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合作机制及演化研究赵斯亮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3-01 博士

[22]汽车节能和排放环保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杨蹈宇; 尹贤军企业技术开发 2005-06-30 期刊

汽车理论作业五

2、 某轿车总质量为1900kg ,轴距为3.1m ,单个轮胎的侧偏刚度数值为 40000 N/rad 。已知该车稳态转向特性为过多转向,临界车速为180km/h 。 ( 1)计算该车的稳定性因数和静态储备系数; ( 2)计算该车的轴荷分配比例; ( 3)在质心位置、轴距和前、后轮胎的型号已定的情况下,试找出五种 改善其转向特性的方法。 答:1, 026.01041900/1.380000800008000080000../100.4) 6.3/180(11 42112122 2422-=???+?-=-+=-+=?-=-=-=--K m L K K K L a K K K m s m s U k Cr 2,2242122/100.4)40000 21.3)400002/((1.3/1900)(m s a a K b K a L m K -?-=?---?-=-= 解得:a=1.63m 后轴荷分布比:a/L=1.63/3.1=52.6% 前轴荷分布比:47.4% 3,前轮气压减小,后轮气压增大。 前轴加装横向稳定杆。 前悬架蚕蛹双横臂式等类型 悬架,后悬架采用单横臂式或非独立式。 采用前轮驱动。 合理利用变形转向,如后轮随动 合理利用侧倾转向 3、教材课后习题5.2。 答:轿车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前悬架侧倾角刚度1r K ?增大,整车侧倾角刚度增大,车厢侧倾角r φ减小;在分析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车轮上的重新分配时,可以得到: 当前悬架增加横向稳定杆后汽车前悬架的侧倾角刚度增大,后悬架侧倾角刚度不变, 前悬架作用于车厢的恢复力矩增加(总侧倾力矩不变),而后悬架作用于车厢的恢复力矩减 小,所以汽车前轴左、右车轮载荷变化量较后轴大。

循迹小车的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理论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轮胎日常使用与保养 姓名黄永坤 学号 专业汽车维修与修理 学习形式函授 层次专科 站名东莞函授站 (院系)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汤勇

摘要 本论文通过论述轮胎的构造、作用以及注意事项,重点论述了轮胎的常规保养与 日常使用。 [关键词]汽车;底盘;轮胎规格;轮胎辨别;轮胎安装;轮胎保养。 目录 前言 (1) 摘要与关键词 (2) 第一章:认识了解轮胎 (3) 1.1轮胎的定义 (3) 1.2轮胎的组成 (3) 1.3轮胎的分类 (4) 1.4轮胎规格 (4) 第二章:如何选购轮胎 (5) 2.1选购合适的轮胎 (5) 2.2翻新胎与新胎辨别方法 (5) 2.3轮胎安装 (6)

第三章:轮胎的使用与保养 (6) 3.1轮胎使用技巧 (6) 3.2轮胎保养的六项要诀 (7) 3.3新轮胎的使用方法 (7) 参考文献9 致谢 汽车轮胎日常使用与保养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有:支持车辆的全部重量,承受 汽车的负荷;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保证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轻和吸收汽 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防止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震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 辆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 节能经济性.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 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汽车行驶的四只脚,汽车轮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汽车的高速行驶过程中,轮胎故障是所有驾驶者最为担心和最难预防的,也是 突发性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轮胎是汽车行驶系统的重要部件,就像我们穿 的鞋,除了根据使用功能来正确选择外,还要懂得如何去护理。下面就让我们一 起来探寻轮胎的奥秘吧。 1认识了解轮胎 1.1轮胎的定义 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 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 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

汽车文化论文

汽车文化 《汽车艺术的历史及其欣赏》 教学部:机电信息工程教学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1212180122 学生姓名:杨旻峰 指导老师:夏志华 2014年11月20日

摘要: 简述了汽车艺术的形成,论述了汽车自身造型艺术和汽车标志、吉祥物的艺术表现元素和美学特征,以及车身彩绘艺术与车身广告艺术的特征与效果,阐 明了汽车与艺术相结合的历史渊源与互相作用,以及人们对汽车艺术的欣赏。 关键词: 汽车;文化;艺术;欣赏 引言: 汽车是工业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跨越,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反映着社 会的变迁。一百多年前,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随着汽车速度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被它越带越快,它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改变。汽车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百余年来,汽车满 足人们代步需求的同时,也积累和蕴含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被赋予了更多的文 化内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除此之外,汽车还在另一个层面影响着 我们,那就是艺术领域。虽然外壳的金属光泽和发动机的轰鸣声让汽车显得死 板生硬,缺乏着艺术的美感,但是这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机器还是无意间闯入了 文艺圈,掀起了一波狂澜。 1、汽车是艺术的重要桥梁 艺术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为艺术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同时也是不 分阶层的,任何人都可以欣赏艺术,体会艺术。一个好的艺术应该有一个引起 大家共鸣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汽车品牌通过艺术,可以更好地赋予我们产品生 命力,也就是说给一个机械的东西更多一些灵性。就像美食和服装一样,汽车 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当美食有了不同的文化,服装有了自己的潮 流时,汽车是否也对我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影响?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汽车的确 做到了这一点,这个产业制造出的文化衍生品已经钻进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所创造的艺术价值是无法被忽略的。

汽车理论课后作业matlab编程详解(带注释)分析解析

1.3matlab程序: (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货车相关参数。 m=3880; g=9.8; nmin=600; nmax=4000; G=m*g; ig=[5.56 2.769 1.644 1.00 0.793];y=0.85;r=0.367;f=0.013;CdA=2.77;i0=5.83; L=3.2;a=1.947;hg=0.9;If=0.218;Iw1=1.798;Iw2=3.598; n=600:10:4000; %发动机转数转换成汽车行驶速度。 ua1=0.377*r*n/ig(1)/i0; ua2=0.377*r*n/ig(2)/i0; ua3=0.377*r*n/ig(3)/i0; ua4=0.377*r*n/ig(4)/i0; ua5=0.377*r*n/ig(5)/i0; %计算各档位驱动力。 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 45*(n/1000).^4; Ft1=Tq*ig(1)*i0*y/r; Ft2=Tq*ig(2)*i0*y/r; Ft3=Tq*ig(3)*i0*y/r; Ft4=Tq*ig(4)*i0*y/r; Ft5=Tq*ig(5)*i0*y/r; %计算行驶阻力。 Fz1=m*g*f+2.77*ua1.^2/21.15; Fz2=m*g*f+2.77*ua2.^2/21.15; Fz3=m*g*f+2.77*ua3.^2/21.15; Fz4=m*g*f+2.77*ua4.^2/21.15; Fz5=m*g*f+2.77*ua5.^2/21.15;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plot(ua1,Ft1,ua2,Ft2,ua3,Ft3,ua4,Ft4,ua5,Ft5,ua1,Fz1,'k',ua2,Fz2,'k', ua3,Fz3,'k',ua4,Fz4,'k',ua5,Fz5,'k'); title('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xlabel('ua(km/s)');

有关汽车论文-有关汽车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我看:汽车与当今社会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10级地质7班 03210715 王建强 我们希望看到怎样的汽车社会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正在审议议程中的“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到,汽车工业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的努力方向是,建设原理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创新体系。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及动力总成管理控制系统。推广高效内燃机、高效传动与驱动、材料结构与轻量化、整车优化、普通混合动力技术,推动汽车产品节能。 “十二五规划”(草案)同样提到,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 类文明数千年,工业文明三百年。但是,能够被定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的惟有汽车。 汽车之于人类社会的好处,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充分体会着、享受着;同时,自然和人类社会对汽车普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却越来越不堪重负,汽车也就成了所谓“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汽车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种活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方便出行、丰富生活、拉动经济……更有观点认为,汽车的广泛应用无异于缩小了地球,延长了人的生命——是为天使。 进入21世纪的10年间,当国人开始步入汽车社会,尚未及对这一“改变世界的机器”发出由衷的礼赞,汽车所带来的全球性问题几近不可调和:石油危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事故频仍……很多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违汽车诞生的初衷,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相背离——是为魔鬼。 基于历史,直到汽车诞生整整一百年,我们才开始讨论要不要大规模地发展轿车产业。当年,发展轿车工业的最大利好消息是“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被写入“七五”计划。

汽车理论 论文

国内外汽车发动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车辆工程11级1班闫煜章 摘要: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汽车的发展,给世人在“行”上带来极大的便利,使之间的距离缩小,人们的工 作效率得以提高。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发动机作为整个汽车的心脏,其技术条件的好坏直接关乎 汽车的性能和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无疑,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也将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 的作用。 关键词:车用汽油机;柴油机;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 一、汽油机所采用的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由于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比柴油机差,所以降低汽油机的能耗已经成为汽车界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有理论空燃比的均质混合气的燃烧理论在火花点火发动机上被广泛使用,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用三效催化器来降低CO、HC和NOx等废气的排放。不足之处是不能获得较高的燃油经济性,为了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降低废气排放,燃烧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汽油机经历了由完全机械控制的化油器供油为主到采用电控喷射、缸内直喷、电辅助增压和电动气门、可变压缩比、停缸等技术的变化,汽油机发展的最终方案将采用综合汽油机和柴油机优点的燃烧控制技术。 (一)汽油机所采用的技术: 1、燃油电子喷射技术。 相比于过去采用的化油器,燃油电子喷射系统可以的燃油计量精确度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的汽油机,其经济性和动力性有很大的提高,使对混合气浓度要求的三效催化转化器降低排放成为可能。 2、电子控制燃油喷射从单点式发展到多点式。 这使汽油机不仅在动力性上仍旧能保持其密度的特点,而且其燃油性几乎可以和柴油机相媲美。有人甚至称汽油直接喷射是汽油机的一次革命。汽油直接喷射技术已经在日本三菱、丰田和日产的一些发动机上应用。欧洲的一些汽车公司如德国大众、法国雷诺等也在发展之中。 3.点火和管理系统 汽油机是电火花点燃混合气的点燃式发动机。火花的发生过去是依靠点火系统内的机械式白金断电器来完成的。断电器在高速运转下很容易磨损并烧蚀,从而使发动机出现失火,造成动力性下降和有害排放物激增的后果。 4.无触点点火系统 采用电磁式或霍尔式无触点的断电器便彻底解决汽油机运转过程中动力下降的排放增加的难题,也大大地减少了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现代的高性能汽油机已经毫无例外地采用了电子控制的无触点点火系统。 5.可变气门定时技术(VVT) 可变气门定时技术(VVT)是汽油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VVT指的是发动机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定时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作实时的调节。这一技术使发动机设计师无需再在低速扭矩与高速功率之间作抉择,实时的气门定时调整使得同时顾及低速扭矩与高速功率成为可能。连续可变气门定时技术加上先进的发动机控制策略,可以巧妙地实现可变压缩比。如在大负荷时,发动机容易发生自燃引起的爆震,通过推迟进气门关闭的时间来达到降低有效压缩比的目的,从而避免爆震。而在中小负荷时,爆震不再是个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气门关闭时间达到提高有效压缩比的目的,从而使发动机在中小负荷时有优异的热效率。可变气门技术也可使汽油机排放品质达到更好的水平。 6.可变气门定时和升程系统 发动机的气门是控制进气与换气过程的基本机构,主要的控制参数是气门定时和升程。对应于一定的运行工况,要求的定时和升程各不相同。这样可使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品质达到最优。 以日本本田思域车用发动机为例,1.5升排量、非增压的直列4缸汽油机,采用VTEC系统后,功率由70kW提高至100kW。目前正在发展的完全电子控制的气门机构,可以取消汽油机的节气门,进气量大小完全由气门定时和升程决定。这样可以使汽油机燃料经济性再提高一步。 7.汽油机直喷(GDI)技术

汽车理论大作业

二自由度轿车模型的有关参数如下: 总质量 m =1818.2kg 绕z o 轴转动惯量 23885z I kg m =? 轴距 L=3.048m 质心至前轴距离 a=1.463m 质心至后轴距离 b=1.585m 前轮总侧偏刚度 rad N k /626181-= 后轮总侧偏刚度 2110185k =- /N rad 转向系总传动比 i=20 试求: 1)稳定性因数K 、特征车速ch u 。 2)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r ωδ)s ----a u 车速u=22.35m/s 时的转向灵敏度r sw ωδ。 3)静态储备系数S.M.,侧向加速度为0.4g 时的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12a a -与转弯半径的比值R/R 0(R 0=15m)。 4)车速u=30.56m/s,瞬态响应的横摆角速度波动的固有(圆)频率0ω、阻尼比ζ、反应时间τ与峰值反应时间ε。 提示: 1) 稳定性系数:??? ? ??-=122k b k a L m K =0.002422/m s 特征车速K u ch 1= =20.6s m /=74.18km/h 2) 转向灵敏度21Ku L u s r +=???δω=0.618 3) ()211αα-=L a K y ? 21αα-=0.0281rad δL R = 0 () 21ααδ--=L R ?0R R =1.16 4) 固有圆频率 m c '= 0ω=5.58rad/s.0f =0.8874Hz 阻尼比m h ' =02ωξ=0.5892 反应时间ω τΦ-== 0.1811s 峰值反应时间 ωξωωεΦ-=0 arctg =0.3899s

关于汽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书) 题目: 姓名: 编号: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 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任务下达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A·编制设计 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 指导教师 系(部)主任 __年__月__日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机械工程系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于年月日 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专题(论文)题目: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指导老师: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 答辩委员会委员:,,,,,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 第页 共页学生姓名: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年级 09 级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评阅人: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成绩: 系(科)主任:(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

摘要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以GDP近两位数的实际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将有更多增长机会,但其各部分增长差异各有不同。入世后中国必须承担降低关税、开放服务领域、减少或取消限制外商投资某些行业的规定等义务。从现有的保护壁垒和行业全球化程度来看,中国的汽车行业将是受入世冲击最大的行业。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面对加入WTO 后的冲击,凭借巨大的、迅速发展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完整的、较强的制造业配套能力,较强的、较完备的技术开发体系,迅速发展。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中国汽车工业逐步从制造、研究开发、销售服务、汽车信贷等方面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通过使自身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国汽车工业将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主要制造基地。但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种种有利条件,中国汽车工业有可能最终成为具有独立开发能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关键字: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对策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China with the actual near double-digit GDP growth rate as a global economic growth is one of the fastes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research report, after joining theWTO, China's economy will have more growth opportunities, but the growth potential of its components are all have differences. After WTO entry China must assume reduced tariffs, open service field, reduce or eliminate restricted the provisions of foreign investment certain industries such obligations. From the existing barriers and industry globalization intensity, China's auto industry will be the biggest impact by WTO industry.

汽车理论论文

麦弗逊前独立悬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作者:张俊伟学号:0802020407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作为极其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领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内、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用户对汽车安全性、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悬架系统是影响车辆动态特性最为关键的子系统,其中由悬架所决定的汽车车轮定位参数对整车操纵动特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悬架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在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汽车悬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体系统,其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十分复杂,这就给通过传统的计算方法分析悬架的各种特性带来许多的困难。 本论文以机械CAD设计、虚拟样机仿真技术为前题。提出运用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里的CAR模块分析并进行优化汽车悬架的设计方法。 首先,根据悬架各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和各部件的参数在ADAMS\CAR中建立某轿车的麦弗逊前悬架的三维CAD模型,再加上路面激励,分析悬架参数在汽车行驶中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ADAMS\Jnsight对建立的悬架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得到悬架系统结构的优化解。 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前后悬架、发动机、转向系、前后轮胎等在内的整车虚拟样机仿真模型,并根据我国现行整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标准GB/T6323.1.94~GB/T6323.6-94的要求,编写了用于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的驱动控制文件(DriverControl Files,缩写为DCF)和驱动控制数据文件(DriverControl Da切Rles,缩写为DCD),进行了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转向回正试验、稳态回转试验、蛇行试验和转向轻便性试验等整车操纵稳定性试验仿真分析,并参照GB/T113047-9l《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对该轿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计分。 关键词:汽车悬架,建模,ADAMS,操纵稳定性

汽车理论大作业.

《汽车理论实习》实习报告 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 综合性能分析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组员任务分配: 动力性,燃油经济性—— 制动性,操纵稳定性——

目录 一、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动力性分析 (2) 1.发动机主要参数 (2) 2.参数计算 (3) 3.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 (6) 4.动力特性图 (7) 5.功率平衡图 (8) 二、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燃油经济性分析 (9) 1.百公里油耗估算 (9) 2.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计算 (12) 3.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3) 4.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5) 5.数据分析 (16) 三、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制动性分析 (18) 1.结构参数 (18) 2.参数分析 (18) 四、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操纵稳定性分析 (22) 1.结构参数 (23) 2.参数分析 (23)

一、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动力性分析 1.发动机主要参数 整车技术参数 动力参数

2.参数计算 (1)转矩和功率计算 根据发动机的最大功率max e P 和最大功率时的发动机转速p n ,则发动机的外特性的功率e P n --曲线可用下式估算: 23 max 12e e p p p n n n P P C C n n n ?? ??????=+- ? ? ? ???????? ? 汽油机中C1=C2=1, n 为发动机转速(r /min), Pe max =81kw , p n =6000r/min ; 发动机功率Pe 和转矩tq T 之间有如下关系:9549e tq P T n = 可得发动机外特性中的功率与转矩曲线:

《汽车文化》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 一、结构 1、题目。 结合教材写一篇关于汽车地位的论文,题目自拟。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摘要以1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字数不少于5000字。 4、参考文献和注释。 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二: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摘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7)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4号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8)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9)参考文献: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3、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4、页边距:(上)20mm,(下)15mm,(左)25mm,(右)20mm。 上交论文时间本学期第11周周五,统一拷贝到各班班长处,未交论文者,本课程不及格。

汽车座椅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关于汽车的论文3000字,带英语部分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 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2) 1.1曲柄连杆机构 (3) 1.2配气机构 (3) 1.3燃料供给系 (3) 1.4冷却系 (3) 1.5润滑系 (3) 1.6点火系 (4) 1.7起动系 (4)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 (4) 三.关于发动机故障及维护 (5) 3.1发动机故障八大主要因素 (5) 3.2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 (8) 3.3发动机简单维护 (9) 四.发动机主要保养方面 (10) 4.1车辆保养识常 (10)

4.2汽车传感器故障诊断18个要点 (12) 五.结束语 (15) 六.参考文献 (16) 【摘护是大家头痛的问题。如果平时不知好好保养爱车,或者驾车习惯不好,一旦车子得进厂大修特修,要】 汽车的修理和维不单得付出一笔可观的费用,时间的浪费和精神上的折磨,更是难以数计。所以,汽车要时时注意保养,从你拥有汽车的第一天就小心维护,以免因小失大呢?本文从汽车理论知识出发,为您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的基础知识。 【关键词】发动机诊断检修保养 【引言】汽车在现在的生活中是不可多得的交通工具,所以对于汽车的保养是要非常值得注意的,一般汽车每行驶5000公里到10000公里或以上都需要去维修店进行不同的保养,所说的汽车保养,主要是从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方面进行的工作。其实它的内容更广,包括汽车美容护理等知识,概括起来讲,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车体保养、车内保养、车体翻新 【正文】 一.发动机基本构造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发动机

汽车理论大作业3

汽车理论大作业3 汽车理论大作业 题目:燃油经济性计算 指导老师:侯永平 作者:徐宁 学号:081828 2011年11月 题目内容: 负荷特性曲线的拟合公式为: 234 b,B,BP,BP,BP,BP eeee01234 式中,b为燃油消耗率[g,(kw. h)]; Pe为发动机净功率(kw) 拟合式中的系数为 Q,0.299mL/s怠速油耗 (怠速转速400r/min)。 id 计算与绘制题1.3中货车的 1)汽车功率平衡图。 2)最高档与次高挡的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3)利用计算机求货车按JB3352,83规定的六工况循环行驶的百公路油耗。计算中确定燃油消耗率值b时,若发动机转速与负荷特性中给定的转速不相等,可由相邻转速的两根曲线用插值法求得。 一、绘制汽车功率平衡图 有效转速n=600—4000(r/min)。

ua=0.377rn/ii(km/h)。不同档位取不同。i g0g根据拟合公式分别求出各转速对应的转矩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 (n/1000)3-3.8445(n/1000)4(N/m)。再根据公式Pe=Ttq×n/9550(kw)求出净功率。然后依次描点就得到汽车各档功率曲线。发动机输出功率与阻力功率相平衡。 Pe=1/η(Gfu/3600+CDAua3/76140+Giu/3600+δmua/3600) aaa绘制功率平衡图时只考虑P和P,所以 fw Pe=1/η(Gfu/3600+CDAua3/76140) a 利用公式分别求出各点阻力功率,并描点画图,得到阻力曲 线。 二、求最低档和最高档的等速百公里曲线 由已知条件 234 b,B,BP,BP,BP,BPeeee01234 “计算中确定燃油消耗率值b时,若发动机转速与负荷特性中给定的转速不相等,可由相邻转速的两根曲线用插值法求得。”得: b的线性差值等同于B0,B1,B2,B3的线性差值,并依次为原理,编写了函数:

汽车文化论文

立体车库的发展与现状 作者:雷雨 (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学号:xxxxx 402160)

摘要:简述立体车库的发展史,以及现在立体车库的发展趋势,即立体车库发展未来,也浅谈立体车库的发展障碍。 序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汽车的增多,停车位缺乏、停车拥挤困难的问题开始出现。立体车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在我国立体车库是一个集机电一体化、仓储物流、车辆诱导、物业管理等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新兴产业。它是为了解决汽车快速增长带来的'停车难"而出现的。 正文: 一、立体车库的发展历史 立体车库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汽车工业发展繁荣的历史。世界第一辆汽油汽车出现在欧洲,它是欧洲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晶。随后,汽车工业经历三次大的变革,促进了汽车工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第一次变革出现在1914年,当时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第二次变革发生在本世纪50年代。当时欧洲内部关税壁垒逐渐拆除,使欧洲市场空前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第三次变革出现在本世纪60年代末,随着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汽车,使得世界汽车工业发生第三次变革。 立体车库的出现是在第二次汽车工业变革之后。随着欧洲汽车工业的空前繁荣和发展,欧洲出现了最早的立体车库。欧洲立体车库的出现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对照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变革,随着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之后立体车库在日本开始发展。至今立体车库在日本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同一时期,韩国和台湾也出现了立体车库。韩国和台湾立体车库出现晚于日本,亦有近40年历史。仓储式立体车库技术最早出现于欧洲。日本立体车库的技术来源于欧洲。日本上一个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国家成功经验的民族。由于日本地域狭小,塔式立体车库在日本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起步。21世纪进入飞速发展时代。我国立体车库行业相对于欧洲、日本、韩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从第一台设备诞生到现在,只有近20年历史。在这20年中,前期发展缓慢,直到1996年,全国机械式立体车库停车设备每年的销售、安装量不足1000个泊位。 二、立体车库的必要性 1、中国当前汽车现状与发展 我国城市人均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13m2,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近1/3。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仅为50.58%,住宅容积率更是低至33%。截至2016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9440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8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655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0876万辆,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同时,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千人不到110辆,与美国的550辆/千人。随着中国经济和购买力的日益壮大,从潜在需求角度来讲,可以断言:中国将是世界上大的立体车库需求市场。从供给角度来讲,中国作为大的立体车库需求市场,其需求量直接刺激了商家的技术革新及发展,生产力迅速提升,加上本土化优势,也可以与国外寡头垄断企业各自占据一方市场。但无论从中国还是世界过去几年的汽车产量与相应的立体车库增加量都可以看出,汽车泊位需求远远大于立体车库泊位供给。即便是在如此大的市场潜力诱惑下,因为机械立体车库不是高收益、快回报的投资项目,加之没有硬性的政策扶持,所以,其生产力水平仍落后于汽车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因此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立体车库供方市场远不能满足需求市场。随着发展中国家企业研发实力的不断增强,产品性能与知名品牌差异逐渐缩小,未来全球立体车库产品市场必将出现多极化的市场竞争格局。车库”是大中城市的热门话题,国家经贸委将“城市立体车库”列为“近期行业技术发展重点”,随着家用汽车的不断增加,公共场所及社区内存车矛盾、车挤绿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在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之时

汽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去年以来,我国专用车市场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全国395家改装车企业改装汽车23.06万辆,销售23.05万辆。自卸汽车27125辆,占总量的11.76%。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不断增加,自卸车产量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产销量,在专用车综合产量中保持第一位置,但在种类、型式、材料运用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本文首先对自卸车的设计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做了相关的概述。接着,从车厢的设计、举升机构的设计、取力器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EQ3090自卸车的总体设计,并对主车副车架进行了改装与设计。对整个EQ3090自卸车的外廓尺寸、轮距与轴距尺寸、前悬后悬以及整车的装载质量、整备质量、总质量和轴载质量进行了相关的计算与设计。 关键字:自卸汽车总体布置设计副车架轴载质量举升机构

Abstract Since last year, our country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industry is in the boom, with 395 car refit enterprise all around the country refitting 230.6 thousand cars, selling 230.5 thousand. auto unload vehicle the 27125 car, account for 11.76% of total deal.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oundation facilities, in recent years auto unload vehicle yield has been keeping in higher production & sales, remains in the first place in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production. However, in aspects of category, pattern, material application,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In this paper, firstly, I made a general about the auto unload vehicle design and its development domestic and abroad. Then, at the point of compartment, rising organization etc, I started the design of the EQ3090 auto unload vehicle. Also, I refit and designed the vice-car stalk. To whole EQ3090 the lading quantity, reorganization quantity, measure, tread, wheelbase, forward suspension behind,proceeded the related calculation and design. Key words: auto unload vehicle total arrangement vice-car stalk raising organization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汽车动力性的仿真

2009 届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系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题目:汽车动力性的仿真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09级交通运输 姓名:黄生锐 学号:20090504 指导教师: 编号名称 件 数 页 数 编 号 名称 件 数 页数 1 课程设计论文 1 3Matlab编程源程序 1 2 设计任务书 1 2012年6月20日 成绩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黄生锐学号20090504 专业09交通运输 课程设计题目汽车动力性的仿真 内容摘要: 本设计的任务是对一台Passat 1.8T手动标准型汽车的动力性能进行仿真。采用MATLAB编程仿真其性能,其优点是:一是能过降低实际成本,提高效率;二是获得较好的参数模拟,对汽车动力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任务: 根据该车的外形、轮距、轴距、最小离地间隙、最小转弯半径、车辆重量、满载重量以及最高车速等参数,结合自己选择的适合于该车的发动机型号求出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排量等重要的参数。并结合整车的基本参数,选择适当的主减速比。依据GB、所求参数,结合汽车设计、 汽车理论、机械设计等相关知识,计算出变速器参数,进行设计。论证设计的合理性。 设计要求: 1、动力性分析: 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求汽车的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 3)用图解法或编程绘制汽车动力特性曲线 4)汽车加速时间曲线。 2、燃油经济性分析: 1) 汽车功率平衡图; 完成内容: 1.Matlab编程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2.编程绘制汽车动力特性曲线图 3.编程汽车加速时间曲线图 4.课程设计论文1份

汽车动力性仿真 摘要 本文是对Passat 1.8T 手动标准型汽车的动力性能采用matlab 编制程序,对汽车动力性进行计算。从而对汽车各个参数做出准确的仿真研究,为研究汽车动力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进行的汽车动力性仿真有: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及相关汽车燃油性经济。 关键词:汽车;动力性;试验仿真;matlab 1. Passat 1.8T 手动标准型汽车参数 功率Pe (kw ) 转速n (r/min ) 15 1000 36 1750 50 2200 66 2850 80 3300 90 4000 110 5100 105 5500 各档传动比 主减速器传动比 第1档 3.665 4.778 第2档 1.999 第3档 1.407 第4档 1 第5档 0.472 车轮半径 0.316(m ) 传动机械效率 0.91 假设在良好沥青或水泥路面上行驶,滚动阻力系数 0.014 整车质量 1522kg C D A 2.4m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