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起草组组成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等;

“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规程”的研究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关中灌区小麦主要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2BAD19B04)、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禾谷类白粉病和赤霉病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016)和陕西省科技统筹计划(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2012KTCL02-10)。

协作单位为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和杨凌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研究推广中心。

该技术规范的研究主要包括小麦赤霉病防治策略和防控技术研究(预测预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等)等主要工作。主要起草人中,王保通教授全面负责研究课题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李强副研究员主要负责小麦赤霉病农业防治技术研究,胡小平教授主要负责小麦赤霉病的预测预报研究,康振生教授主要负责小麦赤霉病防治策略的制定,陈宏和周永明高级农艺师主要负责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和防治药剂的研究和试验。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依据(包括试验、统计数

据);地方标准修订项目还应当列出和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

1.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和《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编制。

2.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控策略和技术要点,适用于小麦赤霉病发生区的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96-2011 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 1443.4-2007 小麦抗赤霉病评价技术规范

NY/T 1464.15-2007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15部分: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①赤霉病Wheat scab

由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 [Gibberella zeae (Schwein) Petch]等镰刀菌所引起的以穗部产生坏死和枯萎症状的小麦病害。

②综合防治Integrated control

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观点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③ 抗病品种 Disease-resistant cultivar

经田间抗病性鉴定确认抗病性程度为中抗以上的品种。

④ 发病程度 Disease severity

小麦赤霉病发生的轻重程度,用病穗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表示。

(4) 技术要求

在陕西省小麦赤霉病发生区,采取种植抗耐病品种、农业防治以及通过赤霉病预测预报确定最佳防治适期进行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控制病害危害程度和范围。

(5)技术规程

1)防治策略

应采取“预防为主,见花打药,农业措施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植物保护, 2013, 39(5): 16-24)。

2)防治技术及规程

种植抗(耐)病品种

在小麦赤霉病发生严重的关中灌区应尽量选择中感~中抗赤霉病品种或耐病品种,禁止使用高感赤霉病品种(陕西农业科学, 2013, 1:144-146;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34(1):24-27;)。

农业措施

在玉米秸秆还田时,尽量将玉米秸秆翻埋于地下。播种时尽量精量播种,控制好播量,避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好。小麦出苗后,结合农事操作,清理掉地上部分的玉米残秆。要进行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免疫力;小麦扬花前后尽量避免灌溉(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14):92-93; 陕西农业科学, 2013,1:144-146;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41(1):104-105; 陕西农业科学, 2014, 60(2):110-112;中国植保导刊, 2016,36(7): 75-77)。

●药剂防治技术

防治适期:抽穗-扬花初期,以杨花初期为最佳(陕西农业科学, 2013,1:144-146; 西北农业学报, 2015, 24(7):131-135;中国植保导刊,2017,37(1):46-51)。

防治药剂:根据当地天气预报确定是否防治,若扬花期预报有降雨或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应立即进行防治,喷药时间宁早勿晚,在10 %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第一次喷药,间隔5 d~7 d,第二次用药。每亩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或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 g~75 g加水50 kg,或12.5 %烯唑醇50 g加水30 kg喷雾。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浙江农业科学, 2012(4):532-535;陕西农业科学, 2013, 1:144-146; 江西

农业学报, 2014, 26(4):64-67; 世界农药, 2015, 37(4):59-62;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8:122-123;农学学报, 2016, 6(1):28-32; 植物保护, 2017, 43(1):193-198;植物保护学报, 2018, 45(2): 352-358; 植物保护,2018, 44(1):205-209)。

三、试验验证:包括试验(或验证)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的分析和说明,实验结果综述等;

本项目组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关中灌区小麦主要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2BAD19B04)、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禾谷类白粉病和赤霉病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016)和陕西省科技统筹计划(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2012KTCL02-10)项目的实施,在陕西省眉县常兴镇侯家村建立了小麦主要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基地1000亩。

示范区玉米秸秆还田时深翻,将秸秆翻埋于地下,同时清除地表残留的秸秆。小麦品种统一种植中感小麦赤霉病品种西农979。播种采用条播,严格控制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为7.5 kg。小麦抽穗期做好病害预测预报,同时关注天气情况,在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第一次喷药,间隔7 d,第二次用药。共设四个处理:(1)不施药对照;(2)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 g;(3)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 g;(4)12.5 %烯唑醇WP每亩50 g。施药采用机动喷雾器,每亩兑水15 kg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烯唑醇和甲基拖布津的效果优于多菌灵。

四、知识产权说明:标准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说明;

本标准知识产权归研制单位所有,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五、采标情况: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或与国内同类标准水平的比较;

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检索,与本标准相关的现行有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共计8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3项。但是在这些相关的标准中,关于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方面的,仅有2008年1项行业标准“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1608-2008)”, 和四川省和江苏省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颁布的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标准号分别为DB51/T 889-2009和DB32/T 1957-2011),其它省份未见相关标准。由于不同地区小麦种植习惯以及气象等气候因素不同,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规律亦有不同。而且,四川省和江苏省的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颁布较早,小麦主要种植品种、防治药剂及气候因素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新的标准替代。该规程是申请者及其团队多年来从事小麦赤霉病研究与防控总结出来的一套适合于陕西省各地进行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的技术规范。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包括处理过程、依据和结果;

无重大分歧意见。

七、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标准或强制性标准的说明及理由;

由于本标准涉及我省乃至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建议将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批准发布,用于指导和规范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

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化学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head scab)又名红头麦、红头瘅、麦穗枯,俗称“烂麦头”,是由多种镰孢属(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真菌侵染小麦等作物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长江流域麦区,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小麦种植区也时有发生,并且其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小麦赤霉病可危害黑麦、青稞、谷、高粱、燕麦、大麦、小麦等多种作物,尤以小麦受害最为严重,给广大种植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介绍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小麦赤霉病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为控制小麦赤霉病大面积流行、保证小麦生产的高产稳产提供借鉴。 1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生,尤以小麦开花至灌浆期最为严重,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等,在田间以穗腐最为常见,造成小麦穗部分或全部腐烂,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一般年份小麦赤霉病可导致减产5%~15%,中等年份可导致减产20%左右,大面积流行时可导致减产50%~60%,甚至造成绝收[1-2]。该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降低麦粒的品质和利用价值,表现为出粉率降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面筋含量减少,商品价值降低。此外,患病麦粒还可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主的真菌毒素,人畜禽误食后会出现恶心、腹泻、眩晕、发烧等中毒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大出血,严重影响免疫能力和生育能力等。据了解,当小麦中赤霉病病粒率大于4%即超过了人畜食用的安全标准[3-4]。因此,应高度重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2 防治措施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危害,实现小麦高产、优质,应全面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在做好病情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并根据小麦苗情、病害发生情况及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提高综合防治水平。 2.1 选用抗病品种 控制小麦赤霉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应选择株高适中、抽穗一致、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药残留时间短、颖壳张开角度小、花丝较短、灌浆速度快、耐湿性强的品种,如淮麦20、徐麦856、扬麦4号、扬麦5号、豫麦34、豫麦18-64、郑麦9023等。生选6号是2009年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孟凡夫 (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阐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物、侵染循环、发生因素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防治中图分类号S435.12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8-954-01 作者简介 孟凡夫(1968-),男,安徽宿州人,助理农艺师,从事良种 繁育及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7-26小麦赤霉病又名烂麦头、红麦头、麦穗枯。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常见的有禾谷镰孢、 燕麦镰孢、串珠镰孢、黄色镰孢和税顶镰孢等,均属于半知菌亚门。以禾谷镰孢为主,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小麦赤霉病的赤霉病菌寄主范围广泛, 能侵染许多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而且能在很多植物产品或残体上营腐生生活。主要寄主有禾本科的小麦、大麦、裸大麦、水稻、甘蔗、玉米、燕麦、稗草、狗尾草、鹅观草等。其中以禾本科、豆科、菊科植物残体上最易产生,其次是蔷薇科,而松柏科很少。 小麦赤霉病最近几年在宿州市有发生严重的趋势,小麦受害后千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且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病麦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激素等毒素, 人畜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在我国南方冬麦区, 如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川滇冬麦区和华南冬麦区等地经常流行危害;东北三江平原春麦区在多雨年份也可流行成灾。小麦赤霉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而且有发生加重的趋势。1 危害症状 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 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病穗上常呈现以红色为主基色的霉层,故叫赤霉病。1.1 苗腐 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的病菌侵染引起。先是芽 变褐,然后根冠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幼苗死亡。手拔病株易自腐烂处拉断,断口褐色,带有黏性的腐烂组织。1.2基腐又称脚腐。从幼苗出土到成熟都可发生。初期茎基变褐软腐, 以后凹缩,最后麦株枯萎死亡。1.3秆腐初期在剑叶的叶鞘基部呈棕褐色,接着扩展到节部,以后上面长出一层红霉。病株易被风吹断。 1.4 穗腐 发病初期,在颖壳上或小穗基部出现小的水渍 状淡褐色病斑, 逐渐扩大变成枯黄色,同时不断扩大蔓延到全粒或全小穗,甚至整穗发病。以后在颖壳的合缝处或小穗基部生出一种黏胶状的粉红色霉(病菌分生孢子),到后期高湿条件下, 粉红色霉层出产生蓝黑色小粒(病菌子囊壳)。麦穗得病后,麦粒皱缩干瘪,严重时全穗枯腐。2病原物2.1形态 2.1.1 禾谷镰刀菌。不形成小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形成 于分生孢子座,镰刀形,多为3 5隔,顶细胞渐细,腹部近平直, 足胞明显,孢子大小(37.5 62.5)μm ?(3 5)μm 。PDA 上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棉絮状,较密,白至黄色,有时中央有黄色菌丝区。子囊壳卵圆形,紫黑色,子囊棍棒形,无色,子囊孢子纺锤形,3隔。2.1.2 燕麦镰刀菌。小孢子常不产生,棒形,纺锤形, 0 3隔,大型分生孢子产自分生孢子座,瘦长、壁薄,顶细胞细长,孢子大小(45 55)μm ?(1.5 3.0)μm 。PDA 上生长较快,气生菌丝细丝状),茸状,较密,白色至棕黄色。PDA 基质反面白色至黄色。2.1.3 黄色镰刀菌。不产生小分生孢子,大分生孢子粗短, 壁厚,分隔明显,多5隔,大小(30 38)μm ?(5.0 6.5)μm 。PDA 上生长快,气生菌丝浓密,通常白色,基质反面洋红色。2.2 特性 菌丝发育适温为22 28?,最低温度为3?,最 高温度为35?。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4 32?,以28?最适。3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寄主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夏、越冬, 也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而越冬。第2年在这些病残体上形成的子囊壳是主要侵染源。子囊壳产生的子囊孢子可借气流、风雨传播,溅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药上萌发,先营腐生生活,然后侵染小穗,几天后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经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4发生因素4.1寄主抗性迟熟、不耐肥的品种发病重。小麦齐穗后 20d 内最容易发病,以扬花期发病率最高。 4.2环境高温高湿病情发生迅速。开花灌浆阶段闷热、连续降雨、潮湿多雾的天气发病重。 4.3 栽培 ①田间病残体数量大,带菌量高的地块发病重。 ②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偏施氮肥、田间潮湿郁闭的发病重。5 防治方法 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保护为重点,充分利用耐病品种的综合防病措施。5.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时早播,避开扬花 期遇雨。合理施肥,增施底肥,氮磷配合,追肥早施、少施,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后及时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深耕灭茬,秸秆过腹还田或堆沤后施用;小麦播种前,清除田间农作物残体。 (下转第956页) 责任编辑胡先祥责任校对胡先祥 农技服务,2012,29(8):954,956

小麦赤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别名:小麦麦穗枯、小麦烂麦头、小麦红麦头。 症状:主要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重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穗腐小麦扬花时,衩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茎基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现可见粉红色霉层。 病原:病原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有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称禾谷镰孢,F.avenaceum (Fr.) Sacc.称燕麦镰孢,F.culmorum (W.G.Smith) Sacc.称黄色镰孢,F.moniliforme Sheld.称串珠镰孢,F.acuminatum (Ell. et Ev.) Wr. 称税顶镰孢等,都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称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我国中、南部稻麦两作区,病菌除在病残体上越夏外,还在水稻、玉米、棉花等多种作物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越冬。翌年在这些病残体上形成的子囊壳是主要侵染源。子囊孢子成熟正值小麦扬花期。借气流、风雨传播,溅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药上萌发,先营腐生生活,然后侵染小穗,几天后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病菌分生孢子)。在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穗腐形成的分生孢子对本田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对邻近晚麦侵染作用较大。该菌还能以菌丝体在病种子内越夏越冬。我国北部、东北部麦区,病菌能在麦株残体、带病种子和其它植物如稗草、玉米、大豆红蓼等残体上以菌丝体或子囊壳越冬。在北方冬麦区则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夏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壳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侵染。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雨水作用较大。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防治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目前虽未找到免疫品种,但有一些农艺性状良好的耐病品种,如苏麦3号、苏麦2号、湘麦1号、扬麦4号、万雅2号、扬麦5号、158号,辽春4号、早麦5号、兴麦17、西农88、西农881、周麦9号—矮优688系、新宝丰(7228)绵麦26号、皖麦27号、万年2号、郑引1号、2133、宁8026、宁8017等。春小麦有定丰3号、宁春24号。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2)农业防治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时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播种前进行石灰水浸种,方法参见小麦散黑穗病。 (4)药剂防治 ①用增产菌拌种。每6672用固体菌剂100—150g或液体菌剂50ml对水喷洒种子拌匀,

小麦赤霉病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2/2013粮食流通技术 收稿日期:2012-11-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81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4) 作者简介:崔航(1987-),男,硕士;专业方向为谷物品质与加工。 王晓曦,男,教授;专业方向为谷物品质与加工。 小麦赤霉病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崔 航,王晓曦,付 奎,邹恩坤,丁艳芳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 450001) 摘要:赤霉病作为小麦常见病症的一种,近年来发生的越来越频繁。本文简述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性状、影响因素、处理手段,为赤霉病小麦的处理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毒素;处理方法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wheat scab Cui Hang ,Wang Xiaoxi ,Fu Kui ,Zou En ’kun ,Ding Yanfang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1,China ) Abstract :wheat scab occurs frequently for years ,which is a kind of common disease of wheat.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factors ,processing methods of wheat ,the paper was aim to provid a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processing of wheat scab. Key words :wheat scab ;pathogenic bacteria ;toxi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3582(2013)02-0033-04 在我国,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1]。近年来小麦产量逐年增加,这也使得对小麦病虫害的预防、处理显得越发重要。小麦的常见病虫害有小麦锈病,病毒病,赤霉病等,其中又以赤霉病的危害最为严重。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麦,烂麦头,麦穗枯,是世界上潮湿或半潮湿地区黑麦、青稞、大麦、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一种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小麦赤霉菌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及珠三角麦区[2]。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复杂多变,在我国大西北、东北及中原麦区也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危害性较大。小麦赤霉病可直接导致减产,一般情况减产10%到20%,大流行年份可减产50%~60%,对广大种植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病麦对人畜的健康也有较大影响。 1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及侵染情况 小麦赤霉病可由镰刀属的多种镰刀菌引起。国 外报道引起小麦赤霉病的镰刀菌有17种,我国报道的有15种,一个地区一般只有一种或者几种,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不同地区有所不同[3]。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有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燕麦镰刀菌,梨孢镰刀菌和雪腐镰刀菌5种。较为普遍的是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而在我国,禾谷镰刀菌所引起的赤霉病占94.5%[4]。1.1小麦赤霉病的侵染性状 赤霉病对小麦侵染的最重要时期是小麦对赤霉病的初侵染源和菌丝生长抗性最差的时刻。小麦开花期是小麦赤霉病最易感病时期,至小麦灌浆期时病原菌对小麦的侵染力下降[11-12]。去除雄蕊的小麦能够减轻赤霉病的发生频率[13]。赤霉病侵染小麦后,主要引起苗腐、穗腐、茎基腐、秆腐,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穗腐。 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座)。 穗腐是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 33

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b13578977.html, 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 作者:江德华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5期 摘要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和发病症状,并提出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物理预防、 化学预防等内容,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发病症状;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126-01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历届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是我国广大民众的重要口粮之一,是必须确保绝对安全的口粮,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随着土地不断被种植大户及合作社流转,小麦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江淮之间的稻茬麦种植面积增加明显。但近年来由于迟播小麦面积的不断增加,加之江淮地区在4—5月的特殊气候条件,导致小麦赤霉病重发,由于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商品价值也低,病粒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同时,由于病粒含有黄曲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使广大种植户所收获的小麦不是低价出售就是根本销售不出去,损失惨重。据调查,2016年金安区小麦平均价格在1.4元/kg,最高 价格2.0元/kg,最低价格0.98元/kg,不包括土地租金,投入成本5 400~5 700元/hm2,产量3 750~4 500 kg/hm2。2016年因赤霉病导致小麦千粒重低,减产严重,产值5 250~6 300元 /hm2,小麦种植户45%处于亏本状态,15%稍有盈利,50%处于保本经营。因此,掌握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加强该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1 发生规律 赤霉病是由气候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侵染小麦和大麦的重要病害,遍及全国,一直是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40%。 赤霉病的流行主要因“菌源量、感病品种、生育期和气候条件”的相互配合程度决定年度间、地区间流行轻重。由于近年来菌源量基数大,加之金安区在小麦抽穗-乳熟阶段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持续时间愈长,则病害流行愈重。在小麦抽穗至乳熟期间,尽管菌源量大,但气候干旱、少雨是制约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但是部分麦区和个别年份,也会因小麦抽穗扬花期间温度特别低,不适合发病,所以温度也能成为制约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1-2]。 2 发病症状 真菌病害可以侵染小麦的各个部位,但在金安区主要侵染小麦穗部的小穗,导致穗腐。在小麦开花至乳熟期,小穗颖片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进而扩展到全穗。气候潮湿时,感病小穗的基部出现粉红色胶黏霉层,后期产生煤屑状黑色颗粒,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

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进展_王艳

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进展 王艳1冯艺2孙俊1祁建杭1葛恒来1王波3刘怀阿1* (1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江苏扬州225007;2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3扬州市种子管理站) 摘要综述了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发展趋势,阐明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状况以及综合治理现状,分析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治理策略,明确了针对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具体措施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435.12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2-0109-03 Review of Controlling Wheat scab(fusarium head blight) WANG Yan1FENG Yi2SUN Jun1QI Jian-hang1GE Heng-lai1WANG Bo3LIU Huai-a1*(1Lixia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Yangzhou Jiangsu225007;2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3Seed Control Station of Yangzhou City) Abstract A review on the controlling wheat scab(fusarium head blight)and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conducted.The characteric,status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wheat scab were discussed.Th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in the process of controlling wheat scab while proposing controlling strategy,specific meatures and future expectation. Key words wheat;wheat scab(fusarium head blight);integrated control 1小麦赤霉病研究国内外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赤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可引起穗腐,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和方式的改变,小麦赤霉病不断蔓延扩展,常常造成小麦减产、品质降低,且受侵染的小麦籽粒中含有真菌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严重疾病。因此,国内外一直高度重视小麦赤霉病的寄主抗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1-2]。 小麦赤霉病也是困扰我国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华南冬小麦和东北春麦区,受害面积超过666.67万hm2,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1/4。因此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病害[3]。 几十年来,小麦赤霉病在很多国家经常大流行,科研人员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也从未间断,但至今尚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我国研究小麦赤霉病已有半个多世纪,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外多种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在与赤霉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长期以来,在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病害鉴定技术、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抗源的征集、筛选和抗源利用,赤霉病抗性遗传及抗性改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过去,江苏省农科院以品种间杂交育成的苏麦3号、宁7840等品种(系),抗赤性好而稳定,已被全世界公认为小麦赤霉病最佳抗源之一;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扬麦5号、扬麦158是推广面积最大的丰产中抗赤霉病品种;运用生物技术育成的丰产中抗赤霉病新品种生抗1号和扬麦9号,曾在江苏、湖北、安徽、上海等省市大面积应用[4]。在小麦赤霉病研究领域,江苏省农科院走在前列,已经形成了病理学、遗传学、育种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结合的队伍。近几年来与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在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推动了小麦赤霉病研究的深入[5]。另外,康振生主持完成的国家科技项目“小麦赤霉病防治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围绕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治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采用了细胞学、化学与分子细胞学等方法,揭示了小麦赤霉病在小麦穗部侵染点、侵染方式和扩展途径,较完整地提出了赤霉病在小麦穗部的侵染及扩展摸式,确定了毒素在寄主组织中的分布及细胞内的结合位点,同时揭示了赤霉病菌对小麦穗部侵染初期病菌产毒的起始时间,阐明了赤霉病毒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明确了寄主的病变与病菌扩展和毒素分布的时空关系,为赤霉病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6]。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作为世界性难题,很多国家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仅以美国为例,赤霉病已成为美国最重要、最严重的小麦病害。过去的10年,赤霉病在明尼苏达州、伊利诺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等暴发,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目前,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实验室正在探索控制小麦赤霉病菌的对策。第一,拟分枝镰孢(F. sporotichioides)菌是禾谷镰刀菌的亲缘种,它用自身的毒素来保护自己。该实验室正探讨对拟分枝镰孢(F.sporotichioides)抑制作用的机制,以用于抑制毒素。第二,PRD5基因存在于用于制作面包的啤酒酵母中,其能将毒素泵出它的细胞之外。Alexander et al正在将PRD5基因重组在植物体内并让其表达,以用于排除毒素。该实验室正在研究可以破坏病源菌的小麦基因,该基因控制产生的蛋白质能阻止另一种与禾谷镰刀菌有关的尖镰刀菌(F.dxysporum)。第三,将抗性鉴定方法所有试验中抗性表现最好的品系参加赤霉病联合区试,发现只有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才能培育出高产、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第四,在镰刀菌侵染小麦穗时,胆碱和甜菜碱会自然出现,当真菌从小麦雄蕊到达它能侵染的子粒时,胆碱和甜菜可为真菌的生长提供营养。科学家们正在深入研究大约700种微生物,以检测这些微生物吞并胆碱、甜菜碱的能力。目前正在完善液体发酵培养基以便廉价生产最有效的微生物,这些培养基可在开花期喷施[7-9]。 总之,在小麦赤霉病防治领域中,抗病品种选育、抗性 作者简介王艳(1979-),女,江苏高邮人,研究实习员,从事植物病虫的生物测定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3-10-17植物保护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22期 109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在我国该病过去主要发生于小麦穗期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和沿海麦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向北方麦区蔓延。1985年小麦赤霉病在河南省大流行,发病面积达150多公顷,减产8.85亿kg。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降低小麦品质,使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减少,出粉率降低,加工性能受到明显影响。同时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等,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严重感染此病的小麦不能食用。 症状 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常是1~2个小穗被害,有时很多小穗或整穗受害。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一个小穗发病后,不但可以向上、下蔓延,危害相邻的小穗,并可伸入穗轴内部,使穗轴变褐坏死,使上部没有发病的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变黄枯死。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颗粒(子囊壳)。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 种子带菌引起苗枯症状,使根鞘及芽鞘呈黄褐色水浸状腐烂,地上部叶色发黄,重者幼苗未出土即死亡。茎基腐则主要发生于茎的基部,使其变褐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

病原 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 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此外, 黄色镰刀菌F . culmorum 和燕麦镰刀菌 F . auenaceum 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 禾谷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多为镰刀形,稍弯 曲,顶端钝,基部有明显足胞。一般有3~5个隔膜,大小25~61μm×3~5μm,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成堆时呈粉红色。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态产生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感病组织表 面,卵圆形或圆锥形,深蓝至紫黑色,表面光滑, 顶端有瘤状突起为孔口,大小100~250μm×150~300μm。子囊无色,棍棒状,两端稍细,大小60~85μm×8~11μm,内生8个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子囊孢子无色,弯纺缍形,多有3个隔膜,大小18~25μm×3~5μm。 禾谷镰刀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低于4 萌发缓慢,高于37℃则不能萌发。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5~20℃,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5~28℃;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基物湿润是子囊壳形成和发育的基本条件,在温度满足的前提下,田间表土湿度达70%~80%,处于湿润状态的病残体能很快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子囊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光照和通气条件,而子囊孢子形成则不受光照的影响。较高的相对湿度对于孢子萌发是十分重要的。分生孢子的萌发要求96%以上的相对湿度,子囊孢子释放则要求相对湿度达到99%以上,低于95%很少释放。水滴存在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释放比较有利。 小麦赤霉菌有一定的生理分化现象,菌株间致病力有所不同,但不够稳定,不足于区分出明显的生理小种。除危害小麦外,禾谷镰刀菌尚可侵染大麦、燕麦、水稻、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鹅冠草等禾本科杂草,此外,还可侵染大豆、棉花、红薯等作物。 病害循环 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在北方地区麦收后可继续在麦秸、玉米秆、豆秸、稻桩、稗草等植物残体上存活,并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以及带病种子是下一个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带菌是造成苗枯的主要原因,而土壤中如有较多的病菌则有利于产生茎基腐症状。 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此时正遇病残体上子囊孢子产生的高峰期),乳熟期以后,除非遇上特别适宜的阴雨天气,一般很少侵染。由于花药中含有对病菌生长具有刺激作用的胆碱(Choline)和甜菜碱(Betaine), 而且残留于颖片表面的花粉粒和花药可以作为病菌孢子发芽后的营养基质,因此病菌主要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缝处直接侵入)。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孢子落在麦穗上后萌发产生菌丝,先在颖壳外侧蔓延后经颖片缝隙进入小穗内并侵入花药。侵入小穗内的菌丝往往靠花药残骸或花粉粒作为营养并不断生长繁殖,进而侵害颖片两侧薄壁细胞以至胚和胚乳,引起小穗凋萎。小穗被侵染后,条件适宜,3~5d 即可表现症状。尔后菌丝逐渐向水平方向的相邻小穗扩展,也向垂直方向穿透小穗轴进而侵害穗轴输导组织,导致侵染点以上的病穗出现枯萎。潮湿条 图2-3 小麦赤霉病菌 1.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子囊壳 3.子囊 4.子囊孢子

中国小麦种植技术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第一章小麦介绍与种植现状 第一节小麦简述 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小麦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麦粒粒质可分为硬小麦和软小麦;按麦粒颜色可分为白小麦、红小麦和花小麦。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秋收获。我国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小麦在我国种植区域广泛,全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目前,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第二节小麦种植现状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小麦品质十分重视。针对"农产品难卖"问题,国家一直在审视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政策正在转变职能,搞好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牵头主办的产销协调和供需见面会就已召开两届,去年在河南,今年在山东。我国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中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经占小麦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进口量正逐年减少,以产顶进。国家还准备将优质小麦方面的经验推广到大豆等每年进口量很大的农产品上。 我国小麦生产常年面积和总产量为粮食的25%和22%左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90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和弱筋小麦国标的小麦有3200万亩,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质的问题。我国小麦质量的主要不足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短,我国小麦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二是量的问题。我国近几年小麦需求总量在1.1亿吨以上,而全国小麦产量仅1亿吨左右,缺口1000万吨,特别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小麦赤霉病菌在抽穗开花时入侵危害小穗,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是决定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那么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 目前虽未找到免疫品种,但有一些农艺性状良好的耐病品种,如苏麦3号、苏麦2号、湘麦1号、扬麦4号、万雅2号、扬麦5号、158号,辽春4号、早麦5号、兴麦17、西农88、西农881、周麦9号—矮优688系、新宝丰(7228)绵麦26号、皖麦27号、万年2号、郑引1号、2133、宁8026、宁8017等。春小麦有定丰3号、宁春24号。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2、农业防治 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时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播种前进行石灰水浸种,方法参见小麦散黑穗病。 4、药剂防治 ①用增产菌拌种。每6672用固体菌剂100—150g或液体菌剂50ml对水喷洒种子拌匀,晾干后种。 ②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发生。在始花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

性粉剂800—1000倍液、60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5—7天防治一次即可。也可用机动弥雾机喷药。此外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粘虫混发区,667m2用40%毒死蜱30ml或10%抗蚜威10g加40%禾枯灵100g或60%防霉宝70g加磷酸二氢钾150g或尿素、丰产素等,防效优异。

小麦种植方法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_小麦种植方法 第一、良种准备 2、种子的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 晒种、选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豫麦(郑农7号) 1.品种来源:1982年由郑州市农科所用矮3号//(孟县201×牛 株特)/豫麦2号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审定命名为面包用优质小麦 新品种,同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1998年定为国 审小麦品种。 2.特征特性:豫麦34号属弱春性大粒品种,分蘖力中等,千粒 重45g,白粒角质,株高80cm左右,抗伏倒力强,早熟,成熟期同 豫麦18号,高抗白粉病、条锈病,综合性状好。熟相欠佳,易感蚜虫。 3.品质状况:豫麦34品质优良,其容量802g/l,蛋白质含量10.41%,湿面筋32.1%沉降值55.5ml,吸水率62.6%。面团形成时 间8.1分钟,稳定时间10.3分钟,面包体积732cm3,各项指标均 达到国家规定的面包小麦标准,与国外进中的加麦2号小麦相近。 4.栽培要点:豫麦34是一个高产、优质、晚播早熟新品种,适 宜我省中北部地区中晚茬种植。播期以10月10日左右为宜。播量 每亩7~8kg,晚播应适当增加播量。返青、齐穗期注意用粉锈宁防 治叶枯病,喷洒磷酸二氢钾及氧化乐果防治蚜虫。 辽春6号,扬麦5号,扬麦13,扬麦16,镇麦4号,郑麦9023,宁麦2号等 第二、整地准备

整地是小麦生产的基本环节,施底肥与整地结合进行。 1、增施有机肥,平街施肥,增强地力 2、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厘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做到浇水时畦内“寸水棵棵到”;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 第三、运用精播技术,建立最佳群体结构 不同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等不仅能调控小麦的群体结构,还会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 1、适时播种 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诸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播种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若播期过早,麦苗易涉长,冬前群体发展难以控制;土壤养分早期消耗过度,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虫害、冻害等。播期过晚的缺点是: ②根系不发达,分蘖少,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少,抗逆性差; ③发育延迟,穗分化开始晚,穗头小; ④成熟延迟,种子形成和灌浆过程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千粒重降低,显著减产,影响品质。不同地区条件不同,播期有所不同。一般的小麦在10月5-10日播种,到12月10日,日平均气温下降到0℃进入越冬期,冬前大于0℃,积温600-650℃,能满足小麦形成壮苗的要求。 2、适量播种

小麦赤霉病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赤霉病来源:互联网作者:乐土人发表日期: 2010/5/18 14:13:34 阅读次数: 184 查看权限:普通教程 2010-03-25 11:46:49 来源:农业科技网 【字体:大中小】 赤霉病遍及全国各地,其中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发生最为严重。 长江中下游地区,1957~1979年23年间大流行的有4年,中度流行的有12年,大流行年病穗率50~100%,产量损失10~40%,中度流行年病穗 率30~50%,产量损失5~15%。 (二)识别特征: 赤霉病从小麦幼苗期就可发病,引起苗腐、茎基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最为普遍和严重。 苗腐是由于种子带病或土里的病残体带菌引起的,轻则病苗长势弱,重则死苗,病苗没有穗腐时的粉红色霉层,只是根部变褐。苗腐春麦区易发生。 穗腐是小麦扬花期病菌入侵引起的,起初在小麦穗上出现水渍样的病斑,以后麦穗枯黄;气候潮湿时,病穗上产生粉红色霉层,此病流行时,田间可见明显的红色麦穗。病菌为害穗颈时,穗颈变褐。 (三)侵染循环 为害小麦的赤霉病病菌主要来自土表的带病作物和带病植物残体。 稻—麦轮作区,主要是田间的残留的稻桩, 玉米—小麦轮作区,主要是玉米秸秆, 在其他地区,主要是是带病的麦秆、麦穗,棉杆,棉铃壳,杂草。 在春季气温升高,雨水多时,病菌大量繁殖,并由雨水飞溅或风吹传播到麦穗上。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很快在麦穗上产生霉层,霉层上的病菌又由风雨向别的小麦上传播。(一般年份的赤霉病为害,以扬花期病菌一次侵染为主,在多雨的年份会有再侵染。)

冬季麦收后,病菌转移到水稻,玉米,杂草,棉秆,棉铃壳或残留在田间的小麦秸秆和麦穗上。越过冬季,第二年又为害小麦。 (四)发生规律 对赤霉病而言,我国各大麦区主栽的小麦品种都是感病品种,但感病程度有差异。品种的抗病性不是限制赤霉病流行的主导因素。影响赤霉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春季田间病菌数量和春季气候。 有菌源的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多雨,潮湿,麦穗长时间湿润则赤霉病会大发生。长江中下游及江南“稻_麦”两熟区,东北春麦一熟区,玉米小麦轮作区,春季的菌源数量一般很大,赤霉病是否流行主要取决于春季的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中的温、湿度和降雨对赤霉病的流行影响都很大。春季温度回升,越冬病菌开始形成子囊壳。在稻麦轮作区,一旬平均气温15℃以上,间稻桩上普遍出现子囊壳;气温25℃,湿度80%以上时病菌形成子囊壳最快。气温12℃以上时,子囊壳内产生孢子,并向空中释放。孢子的释放和空气中孢子的数量与雨有很大的关系。阴雨天多,空气湿度高,子囊壳吸水膨胀,大量释放孢子。因此,小麦抽穗扬花期温暖多雨,空气中就会有大量的赤霉病孢子。 小麦抽穗扬花期的温度一般都超过了孢子入侵的最低温度15℃。取决于当时的降雨情况。病菌孢子萌发侵入小麦要求湿度72%以上,有水滴时最易侵染。扬花期阴雨天多,麦穗长时间湿润,利于病菌侵染,病害就重,反之则轻。阴雨错过了小麦抽穗扬花期,病害不会大发生,大流行。 凡是造成田间湿度增高环境条件,就会加重赤霉病。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造成麦田湿度高,氮肥施用过多,小麦长得过于茂密,通风不良或小麦密植也会造成田间湿度大。陕西关中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大发生主要是因为灌溉,由于灌溉不当或排水设施不配套,地下水位高,地面积水赤霉病发生严重。 (五)赤霉病常年流行麦区的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以种植抗、耐病良种为主体,采用高效、安全药剂进行穗期保护。 1.农业防治措施 改善小麦生长环境

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

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 适时追肥,促进苗情转化。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耧播化肥。施用量视苗情而定,一类苗亩施5公斤左右,二类苗亩施7公斤左右, 三类苗亩施10公斤左右。 以尿素和二胺混合施用效果为佳。尿素和二胺混合比例为3∶2。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和土壤墒情较差的山旱地(包括陇东山旱地和陇 南半山易旱地),可采用此方法追肥,最好在雪、雨前撒施,其施用 量视苗情灵活掌握。麦田追施土粪或以草木灰为主的‘灰粪’,可 以起到保墒和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促进小麦生长,防止春季冻害 等作用。 耙耱、镇压保墒提墒。春季适时耙耱有利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提墒和保墒的作用,镇压使麦根与土壤密切接触,有利于根系 吸收养分,促进苗情由弱转壮。 化控防止倒伏。对早播、密度过大的旺长麦田、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麦田和高秆品种麦田,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喷施20%壮丰安,亩 用药20-30毫升加水20-25公斤均匀喷洒,以控制植株过旺生长, 促进根系下扎,以防止小麦生育后期倒伏。 防治病虫害。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早发现早防治,尤其是陇南的小麦条锈病,密切关注病情,当小麦条锈病普遍率达到5%时以 亩用15%的粉锈宁50-70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严禁在麦田放牧。麦田放牧对小麦生长危害极大,尤其是山旱地,土壤比较虚,牲畜啃青,会将小麦连根带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田块,严禁人畜践踏,保护地膜,以达到一次覆膜多茬利用的目的。 追肥浇水过早,造成小麦无效分蘖多,容易旺长、倒伏。前常说‘三分种,七分管’,这个管理主要在春季。 一、小麦苗期的田间管理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

二、小麦分蘖期的田间管理 三、拔节孕穗期的管理 拔节的时候,是小麦成长关键时期,对水肥都有需要。此时应该施用拔节肥。考虑到肥力转化速度,化肥比农家肥能更加快速的提供植株养分。因此,这时的追肥,以氮肥为主,约占60%,辅助磷肥和钾肥,约占40。拔节期的小麦比较怕干旱。春旱会严重影响小麦的长势,而恰恰在河南地区,春旱灾情最为普遍。这就需要农户及时灌溉。农户种植小麦的地块,也应该配套有基本的灌溉设施。伴随着春季的气温回升,和麦田越来越浓密,病虫害开始发生,例如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和圆蜘蛛的虫害,这些虫害也伴随着干旱发生。对此,要根据气候和田间观察及时用药。 四、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 看了小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还看了:

小麦管理技术

小麦管理技术: 一、良种准备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良种是获取增产的内因,是农业科技的载体,具有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作用。 1、选用良种的原则:一是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二是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选用时应积极听取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推荐指导意见,降低生产的盲目性。 2、种子的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晒种、选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二、整地准备 整地是小麦生产的基本环节,施底肥与整地结合进行 1、增施有机肥,平街施肥,增强地力 肥沃的土壤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基本保障,要保证小麦在获得高产的基础上,品质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较高。整地时,一是要求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农家肥缺乏时,实行小麦、玉米秸杆还田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二是测土配方,科学施肥。中高肥力地块,一般基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磷酸钾15-20公斤,硫酸锌1-2公斤等。 2、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厘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做到浇水时畦 内“寸水棵棵到”;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 三、运用精播技术,建立最佳群体结构 不同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等不仅能调控小麦的群体结构,还会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 1、适时播种 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诸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播种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若播期过早,麦苗易涉长,冬前群体发展难以控制;土壤养分早期消耗过度,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虫害、冻害等。播期过晚的缺点是:①温度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