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之道

茶之道




茶之道

一、中国茶道的由来
(一)汉魏以前尚无茶道
在汉魏以前并没有形成茶道,人们把茶当作药来使用。
从西汉开始,茶的药用价值已被认识并写到了医书中。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因茶有治病、提神的功效,而在其作品《凡将篇》中将茶列入了药材之中;《神农本草经》中也提到了茶的医疗功效;汉末神医华佗在《食论》中对茶的药用价值也进行了论证,这些都是汉魏前关于茶的药效的记载。由此我们可知,在秦汉乃至之前,茶都是作为一种有着神奇疗效的中药而被世人推崇的。中医认为,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饮品。当然,茶叶因产地、品种不同,药理作用也有所差异。比如,安徽的松萝茶,主要作用是消食;产于四川六合的苦丁茶,作用在于止痢;而浙江绍兴的日铸茶则利于清火……可见茶叶入药是有大学问的。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成书于东汉时期,是由众多医家搜集、整理的药物学专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茶的药用价值在汉代已经深入人心,为了强身健体,人们渐渐地把茶当成了日常的饮品。不过,当时的人们都是直接嚼茶叶或者用茶叶冲水喝,更有甚者,比如巴蜀地区的人们以熬制汤药的方法去熬茶或者用煮粥的方法去煮茶,这样煮好的茶被称为“茗粥”。当时的人也有煮茶的,不过与现在的煮茶方式有着极大的差别。人们把茶叶和水放在锅里熬煮,沸腾之后还要加上食盐、生姜、花椒、薄荷等作为佐料,这叫做“调饮”;也有不加佐料的,称为“清饮”。
东汉末年,茶的价值已不再仅限于药用,喝茶也不只是为了解渴或者强身健体,而是逐渐有了社交礼仪的成分,“以茶代酒”的典故便产生于此时。
历代对茶药用价值的论述(部分):
俾饮之者,除痟(xiāo,指糖尿病)而去疠(lì,指疫或癞),虽疾医之未若也。
——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并序》
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顾元庆《茶谱》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kǎi)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纤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降,灸灼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

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
(二)唐代茶道——煎茶法
一说到“茶道”这个词,我们可能会首先想到日本的茶道。不过你知道吗?“茶道”这个词最早还是中国人创造的呢,日本茶道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噢!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是一种具有仪式化、规范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唐朝时,中国的茶和茶道经僧人传入日本,因为当时中国喝的是末茶(呈细粉状的茶叶,也指茶叶的碎末),所以至今日本传统的茶道仍喝末茶。经过多年的演变,日本人把喝茶当成一种非常庄严肃穆的仪式,有专门喝茶的茶室,主人、客人到齐后,从对拜的见面礼到泡茶、奉茶、饮茶,都有严谨的礼仪。日本茶道以修身养性为目的,希望使人达到“和敬清寂”的境界。
唐代中期,“茶道”这个词就出现了。封演所写的《封氏闻见记》中记载,茶学家陆羽作了一本《茶经》,里边记述了茶的功效和煎茶的方法,还制作了专门的茶具……“于是茶道大行”。这就是“茶道”一词目前可考的最早的书面记载啦!
《封氏闻见记》中说到的“茶道”就是指陆羽提倡的饮茶之道。在《茶经》中,陆羽阐述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提出了关于茶的一系列规则和礼仪。他通过《茶经》将饮茶从日常物质生活提升到了精神品赏的高度,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和茶道“精行俭德”的精神。因此,陆羽被称为“中国茶道的鼻祖”。

《茶经》书影


“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是陆羽《茶经》中的十个部分。它们分别阐述的是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和生长环境及茶的功用;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茶的采制方法;煮茶、品茶的器具;煮茶的过程和技艺;饮茶的方法和赏鉴;中国饮茶的历史;产茶胜地和产茶情形;各种情况下饮茶器具的完备和省略;主张将上述内容绘成图画。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封演(生卒年不详),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曾任节度使从事、刺史等职,著有《封氏闻见记》。《封氏闻见记》是古代汉族笔记小说集,内容丰富,涉及唐代的科举、体育、饮食、服饰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唐代社会面貌的重要资料。
陆羽(733—804),字鸿

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陆羽一生嗜茶,被尊为“茶神”“茶仙”“茶圣”。
与陆羽同时代有一个爱茶的和尚,名字叫做皎然。皎然与陆羽是好朋友,他对饮茶也有很深的感悟,提出了“三饮说”。他认为茶可以“涤昏寐(mèi)”“清我神”“破烦恼”,还说深谙(ān)茶道的神仙丹丘子就是这样得道的。皎然的这一说法再次强调了茶道的内涵。
皎然(730—799),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俗姓谢,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山水诗奠基人谢灵运的后代,“皎然”是他的法号。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诗僧、茶僧。
晚唐时期,还有一个叫刘贞亮的茶学家在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他将饮茶提升到了有礼、仁爱、雅志、行大道的高度。唐朝的文人雅士、僧侣将饮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将茶从物质需要提升到了精神追求的境界,于是便形成了“煎茶道”。
煎茶道可是中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噢!那么,它和汉代的煮茶有什么区别呢?一般来说,煮茶用散茶、末茶都可以,但是煎茶则只用末茶。煮茶通常是冷水和茶叶一起熬煮,加很多调料,而煎茶是在水烧开之后才放入茶末,顶多加入一些盐来提味。隋唐五代时,煮茶法和煎茶法并驾齐驱,只不过随着煎茶法的日益风靡,煮茶法渐渐便消失了。
(三)宋代茶道——点茶法
要说茶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当数宋代。宋代出现了很多关于茶和饮茶的著作,比如宋徽宗赵佶(jí)的《大观茶论》、文学家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等。这一时期,从皇帝、官员到普通百姓都表现出对茶和饮茶的喜爱,而且此时茶叶贸易也日益兴盛,不仅出现了制作和买卖茶叶的茶坊、茶庄,专供饮茶的茶肆更是大为流行,还出现了“斗茶”。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北宋皇帝,1100年至1125年在位。宋徽宗执政初期颇有明君风范,但在任用蔡京等大臣主持国政后,政治形势一落千丈,最后亡国被俘。赵佶虽然不善政事,却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全才,他热爱花鸟画,还自创在书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瘦金体”。
《大观茶论》原名《茶论》,是赵佶所写的关于茶的专论,因成书于大观年间,被后人称为《大观茶论》。
蔡襄(1012—1067),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先后担任馆阁校勘、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

,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他的著作《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
黄儒(生卒年不详),字道辅,北宋建安(今福建瓯县)人,著有《品茶要录》一书,此书是茶叶品质鉴别的专著。
也许你听说过“斗鸡”“斗狗”“斗蟋蟀”,却很少听说过“斗茶”吧?斗茶,又名斗茗、茗战,就是比比谁的茶叶好。斗茶在唐代时便已经出现,不过在宋代时才开始广为流行。那时文人雅士们经常会在一起聚会,这种聚会被称作“茶话会”,参会的人除了品茗谈天之外,最主要的活动就是斗茶。每年的清明前后,新茶初出,斗茶活动随处可见,或几人或十几人,还有众多看客,像现在举行的球赛一样热闹,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甚至有些人为了在斗茶中取得胜利,四处去寻找名茶名泉,还不惜为此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呢!

清·汪承霈《群仙集祝图》描绘了斗茶会上各位仆人的情态


在宋朝,煎茶法渐渐衰落,点茶法成为时尚。点茶法始于五代时期的民间,北宋时风行于世,从此成为了两宋时期最主要的饮茶方式,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茶艺的一大代表。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中便对点茶法进行了说明,他指出,点茶的技艺要经过七式点注冲泡并搅动击沸,强调点茶需要力道和工具的和谐配合。赵佶的观点使点茶道更加完善。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点茶法,它和煎茶法又有什么不同。其实我们可以说点茶法是煎茶法的改革,它不同于煎茶法在水沸之后将茶末倒入茶釜(音fǔ,茶事中用来烧水的锅或壶)中,而是先将粉末状的茶粉放在茶盏中烤熟,用少量的开水调成糊状,叫作“调膏”,最后再将沸水注入茶盏中,而且什么佐料都不加。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阐述了宫廷茶道的特点和精神追求。当时宋代宫廷的茶道非常奢华,讲究茶叶的精美、茶艺的精湛,还讲求“中澹(dàn)闲洁,韵高致静”“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的思想和精神追求。的确,宋代文人也常常借茶励志,将饮茶作为自己品格纯洁、廉正的象征。

宋·赵佶《文会图》(局部)


(四)明清茶道——泡茶法
朱权在《茶谱》中分别介绍了品茶、收茶、点茶、熏香茶法、各式茶具、煎汤法、品水等内容。在茶具方面,他对陆羽的二十四式茶具做了精简,只留下必不可少的茶具并进行了改造。在品茗时,他注重追求“六清”。“六清”指的是什么呢?是“山之清幽,泉之清泠,茶之清淡,心之清闲,器之清洁,侣之清高”。这“六清”共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内在美,融入到品茗者的茶水中,使人感悟

到宁静致远的茶味人生,获得无穷的美妙感受。

朱权画像


在《茶谱》中,朱权还对唐宋复杂的制茶工艺及掺杂香料的风气作了批评,认为“夺其真味”。他主张欣赏茶叶的自然形态及固有的色、香、味。
朱权(1378—1448),号云庵道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封宁王,世称“宁献王”,明代剧作家、古琴家、戏曲理论家,同时他在道学、茶道等方面也颇有建树。朱权聪明好学且多才善谋,他13岁被封为宁王,15岁即就藩北方军事重镇大宁(今内蒙古宁城),有着雄心远图,人称“贤王奇士”。
泡茶法在明朝时是将茶叶放在茶盏、茶瓮中注水冲泡;清代常用盖杯来冲泡、端饮,可以直接在杯中观察茶叶的形状和茶汤的色泽。紫砂壶出现之后,人们又总结出了壶泡法,只不过泡茶工具改成了小茶壶而已。
明清泡茶法在茶饮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在思想上则完善了唐宋时期人们品茶修道的追求。
总之,中国茶道在煮茶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煎茶法,又在煎茶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点茶法,最后在点茶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泡茶法,一直延续至今。

明·文征明《惠山茶会图》(局部)


二、中国茶道的精髓
通过对中国茶道由来和演变的了解,你知道什么是茶道了吗?简单来说,茶道就是饮茶之道,它包括了沏茶、品茶的完整过程。茶道通过沏茶、饮茶、赏茶来进行交际,修身养性,从而达到精神上的享受。那么,你能对茶道的精神做一个大致的总结吗?

唐·周昉《调琴啜茗图》(局部)



“清”可以指清洁、清静、清新、清寂,也可以指为人清廉、清正、清心寡欲。古往今来,人们以茶励志,表达自己清高的品格和清静的心境。就像朱权所说的,在清幽的山色中,将茶具清洗干净,用清泠(líng)的泉水冲泡出一壶清香的茶,身边陪伴着同样清高的好友,那心情真是怡然自得呀。

我们说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寻求自我、发现自我之道,而“静”是我们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因为外界干扰太多,使人思想复杂,所以必须让我们的心境保持空明宁静的状态。而中国茶道就是要通过沏茶、品茶来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虚空的心境。当茶的清香慢慢沁入我们心田,我们的心灵便得到了净化,精神便得到了升华,可以在茶香中明心见性、反观自我,也可以品味人生、感悟宇宙。

“怡”就是愉快、怡情,指的是我们在沏茶、品茶等茶事活动中的身心享受。中国茶道雅俗共赏,十分随意。文人墨客以茶励志,寄托情思,结朋交友;皇亲贵胄(zhòu)追求茶的珍贵,极尽奢侈,附庸风雅;佛家以茶去困提神,参禅悟道,顿悟成佛;

道家讲求品茗养生,修身得道;百姓只求去腥除腻,解渴除烦忧。你看,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得到享受,怡然自得。

“真”可以指本性、本质,道家主张“返璞(pú)归真”,这同样也是茶道的终极追求。在茶事活动中,茶的真香、真味,环境中的真山真水,还有我们在待客敬茶时的真心实意,这些都是“真”。饮者在品茗时真正放松自己,在空明的境界中寻求真实的自我,保全自己的天真,达到修身养性、体悟人生的目的。

“和”主要指和谐,它源于《周易》中“太和”的哲学观念,“和”则阴阳协调,“和”则五行相生,“和”则天人合一。举个例子来说,陆羽在《茶经》中这样描述风炉:风炉用铜铁铸成,属“金”;放在地上,这是属“土”;炉中烧木炭煎茶,属“木”;木炭燃烧,属“火”;而风炉是用来煎茶的,茶水自然就是属“水”。这个看似简单的煎茶过程居然能体现“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统一的观念,你能想象得到“和”的内涵有多宽广吗?
儒家又从“太和”的哲学观念中推出了我们中国人奉行的“中庸”思想。在儒家看来,“和”是中,是度,是宜,是恰到好处。你看泡茶的时候我们讲求“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这不正是中庸之美吗?
“和”也可以说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它蕴含的内容实在太广了,它涉及天、地、人诸多层面,希求天时、地利、人和乃至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从而产生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感,甚至能将我们前面说的“清、静、怡、真”都囊括其中。
《周易》又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的一部哲学著作,有“大道之源”的美誉。“太和”是指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和谐,是宇宙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是统贯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整体和谐,是至上、至美的和谐。
三、茶道与儒家品格
我们前面介绍中国茶道精神的时候提到了“和”,它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核心。茶作为一种饮品,能得到古往今来这么多人的喜爱,正是因为它有着简洁雅致、清高淡泊的气韵,而且能够平和我们的心境。那么,我们怎么做才符合中庸之道,从而达到“和”的境界呢?
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礼是不可少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是我们维系人际关系的方式之一,它既包括了我们对自身的约束,也包括了对待别人的态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按照礼的要求来自律与待人,那我们的社会不就能达到和谐融洽了吗?
既然礼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茶礼自然也是茶文化的重要

内容了。举个例子,《红楼梦》中涉及茶事的有两三百处,写林黛玉刚到贾府时,第一次吃饭,饭后要用茶漱口,为了避免失礼,黛玉便暗中观察贾府众人,看到有小丫鬟们用茶盘将茶送上来,但众人只用这茶漱口而没有喝下去,第二次送上的茶才是喝的茶。在这里我们便能看到黛玉对茶礼的遵行,漱口的茶和喝的茶是不一样的,一定要按照规矩来,不然就贻(yí)笑大方了。

清·孙允谟绘《红楼梦》(局部)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此书以清中叶中国社会现实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亡衰败,塑造了一大批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儒家推崇“以礼待人”,而“客来敬茶”可谓最基本的礼仪,它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也能体现主人的修养。史书有载,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便曾用茶来招待羌族首领;东晋时,有一位名叫王濛的爱饮茶的名士,每当有客人来访,他必以“茶汤敬客”。
此外,众多文人墨客的诗作中也体现了“客来敬茶”的茶礼。如宋代杜耒(lěi)的《寒夜》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明代瞿佑的《茶烟》:“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在茶道中,我们除了能看出人们对茶礼的遵行外,是否还能看到一些文人儒士不同于常人的人格品性呢?唐朝诗人韦应物曾写过一首《喜园中茶生》,诗中说:“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茶一向被认为是清高、纯洁的代表,它所具有的淡泊、高雅、洁静的品质也是中国文人孜孜以求的理想人格。既如此,清心宁神的品茗过程不就是儒士们修身养性、培养人格的过程吗?
古人还说“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隐逸不是逃避,而是不同于流俗的情操。所以失意文人常常归隐自然,以文会友,以茶解闷。唐代诗人白居易是心系民间疾苦的大诗人,在仕途失意时,他“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不仅赏茶品茗,还开辟了茶园亲自种茶。在淡淡茶香中,白居易除却心中的不快,仍抱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念。
四、茶道与佛家禅味
你知道吗?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茶园是在寺院旁边的,后来才出现民间茶园。根据史料记载,唐代有个惠明和尚将寺庙建在浙江景宁南泉山上,并在寺院周围种上了茶树,这种茶品质优良,被称为“惠明茶”,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惠明茶还曾在1915年被选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被公认为是茶中珍品,自此闻名世界,被人们誉为“金奖惠明”。正可

谓是“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啊!

惠明茶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寺院僧人也越来越讲究饮茶之道。茶圣陆羽幼年时就被寺庙禅师收养,在寺院中识字学文,后来又和诗僧皎然结为“忘年之交”(指辈分、年龄有差距,但情谊深厚的友情)。在陆羽的著作中,不乏对佛教的颂扬和对僧人爱茶的记载。可以说,茶道的萌芽和佛教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为佛教人士需要参禅(chán)悟道,茶自然而然就成了他们提神醒脑的必备饮品,而他们也从茶这种饮品中悟到了很多禅机。
佛法说人生有七大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凡此种种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无边的苦恼。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就是为了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是这样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喝过茶的人都知道,茶是苦后回甘、苦尽甘来。由是,佛家参破了人生的“苦”。
在佛法看来,人生的苦恼皆因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讲究“放下”。“放下”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东西或工作,而是指心态的转换,将那些纠结、固执、妄想都放下,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品茗时我们也需要放下,放下心事,放松自己,只有让自己的心空明起来,才能在茶中品味人生!
佛学大师赵朴初说:“空持千百偈(jì),不如吃茶去。”总之,修禅悟道、打坐定禅需要茶提神醒脑,促进了茶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禅宗使佛性和茶道相契合,产生了“茶禅一味”的智慧。茶和禅融为一体,品茶是参禅的准备,参禅是品茶的目的,无论谁都可以通过自己静思以达到彻悟的境界,想来这应该便是禅宗茶道的真谛。
五、茶道与道家境界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崇尚自然、朴素、真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茶作为万千植物中的一种,却能够和“道”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受世人追捧的“茶道”,所以有人认为,在茶道酝酿和形成的过程中,道家的影响最大。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时伟大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少而好学,长大后拥有广博的知识,甚至大圣人孔子都曾问“礼”于他,著有《道德经》。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他学问渊博,想象奇特,著有《庄子》。
唐朝皇室因姓李,遂将老子奉为祖先,皇室崇道,老百姓自然也受到了道教的影响。道教养生、长生的观念和道

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对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而然的,我们的茶道也不例外。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在生产茶叶的过程中,我们要顺应天时地利之规,才能制出好茶;在赏茶品茗的时候,我们要以自然为美,放松心情,返璞归真,让茶香慢慢地渗透进我们的心灵,方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喝茶不像儒家那样在器具、礼仪方面有诸多要求,也不像佛家那样追求精神上的感悟,它更逍遥自在。唐朝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说:“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读了这首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卢仝饮茶后飘飘欲仙之态,这可真是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呀!
卢仝(tóng)(约775—835),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诗人。卢仝家境贫困,但读书刻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他的诗歌多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作品有《茶谱》《玉川子诗集》。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的“淡”有淡泊、平淡、恬淡的意思,这种“淡”的思想在中国人的人生境界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指一种平和质朴的人生态度。在茶道中,“淡”意味着环境的淡雅、器物的素淡、茶水的清淡、人心的恬淡。从外在物品的素淡转向内心的淡泊,也是茶道的一大追求呢!

明·丁云鹏《玉川煮茶图》


道家与道教:道家是一个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哲学流派。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过深远影响。道教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形成于东汉末年,注重炼丹、吐纳等养生术,追求长生成仙。道教的宗教理论基础以道家思想为主,老子和庄子被神化为“太上老君”和“南华真人”,他们的代表作《道德经》《庄子》也被尊为道教典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