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劳动社会学这个名称最早正式出现在()(1分)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奥地利

2、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1分)

A:社会人

B:经济人

C:理性人

D:自然人

3、早期的劳动关系是两方关系,指的是()(1分)

A: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B: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C: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D: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4、激励理论中的Y理论所采用的人性假设是()(1分)

A:经济人假设

B:自我实现型人假设

C:理性人假设

D:社会人假设

5、既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又是形成劳动领域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因素的是()(1分)

A:劳动者

B:劳动力

C:劳动

D:劳动行为

6、产生劳动者先进的价值观念的物质基础是()(1分)

A:先进的生产力

B:先进的生产关系

C:优越的生活条件

D:先进的生产技术

7、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1分)

A:劳动性行为

B:非劳动性行为

C:劳动者群体行为

D:正式行为

8、最早提出职业生涯概念的是()(1分)

A:萨柏

B:霍尔

C:沙特烈

D:金斯博格

9、按照人格特征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胆汁质的人适合从事()(1分)

A:社交、文艺性、多样性、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的工作

B:有条不絮、刻板平静、耐受性较高的工作

C:持久细致的工作,如技术员、检查员

D: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大的工作,如节目主持人、演讲者

10、职业生涯管理中最核心的是()(1分)

A:员工自我评价

B:组织对员工的评价

C:制定员工发展计划

D:职业培训与指导

11、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就业结构变动很大,下列描述有误的是()(1分)

A:劳动力由传统工业部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

B:绝大多数的劳动力由资本密集型企业流向劳动密集型企业

C:劳动力由劳动力生存率低的部门流向劳动力生存率高的部门

D: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物质部门流向享受资料的部门

12、冲突理论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它根植于()(1分)

A:马克思主义

B:保守主义

C:激进主义

D:自由主义

13、涂尔干对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理论做了明晰的阐述的著作是()(1分)

A:《地位解体和阶级》

B:《社会分工论》

C:《阶级、地位群体和政党》

D:《社会合作论》

14、下列不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是()(1分)

A:共同意识

B:职业道德

C:个人观念

D:行为规范

15、政府在对其社会事业实施分类改革时,其首要问题是()(1分) A: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

B:改革目标明确化

C:改革力度要大

D:改革要彻底

16、从广义上讲,下列不属于劳动关系的是()(1分)

A:劳动力的使用关系

B:劳务关系

C:劳动服务关系

D:劳动管理关系

17、下列不属于工会的基本性质的是()(1分)

A:群众性

B:阶级性

C:社会性

D:盈利性

18、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经济依据是()(1分)

A:要素所有权

B:按劳分配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19、收入分配机遇公平是指()(1分)

A:收入分配制度运行的各种制度规范公平

B: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合理

C:个人收入与其投入相对称

D:人们都有平等参与个人收入分配的机遇

20、推进机会均等的目的是()(1分)

A:搞平均主义

B:给人们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制度

C:反对财富分配差距的存在

D:社会成员没有收入差距

21、劳动政策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反映的是()(1分)

A:雇佣关系

B:平等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利益关系

22、劳动争议的主体必须是()(1分)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劳动关系的当事人

D:政府

23、劳动争议案件中,诉讼的必经程序是()(1分)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判决

24、社会保障的主体是()(1分)

A:国家

B:企业

C:个人

D:社会

25、失业保险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是()(1分)

A:财政补贴

B:失业保险费

C:基金利息

D:其他资金

26、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是()(1分)

A:由职业病引起的病患者

B:由工伤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C:因其他原因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D:劳动者自身身体所致的病患者

27、下列属于失业者的是()(1分)

A:在校学生

B:16岁以下无工作者

C:有劳动能力但暂时不想参加工作的人

D:有劳动能力和参加工作的意愿,但找不到工作的人

28、凯恩斯认为,失业的主要原因是()(1分)

A:体制性原因

B:有效需求不足

C:季节性原因

D:结构性失调

29、衡量在业者就业质量和就业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历来学者们研究女性就业情况和女性社会地位的首要指标是()(1分)

B:性别人力资本

C:职业结构

D:职业收入

30、导致社会分层产生的直接根源是()(1分)

A:社会发展

B:社会差别

C:社会贫富

D:社会分工

二、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

31、美国耶鲁大学的克来顿·艾尔德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它们是()(2分) A:生理需要

B:生存需要

C:社交需要

D:关系需要

E:成长需要

32、下列对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叙述正确的有()(2分)

A:劳动和闲暇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B:劳动时间是闲暇时间构成的基础,劳动时间在本质上决定了闲暇时间

C:劳动时间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闲暇时间的结构

D:闲暇时间能使劳动时间内消耗的生理、心理以及文化能量得到补偿和提高

E:闲暇时间能够改善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体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33、企业劳动组织工作的内容有()(2分)

A:劳动定额的确定

B:编制定员

C:作业监督

D:设置组织机构

E:感情沟通

34、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将职业发展划分的阶段有()(2分)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

C:培训阶段

D:建立阶段

E:维持阶段

35、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相关因素有()(2分)

A:教育程度

B:经济收入

C:劳动强度

E:职业的社会责任

36、薪酬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2分)

A:使企业盈利

B: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

C:激发员工创造更高绩效

D:使员工能力不断得到开发

E: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协调

37、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有()(2分)

A: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争议

B:法规不健全引起的争议

C:劳动报酬和保险待遇的保障问题

D:因变更、解除、中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E:劳动保护和职业培训引发的争议

38、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有()(2分)

A:国有企业

B:个体工商户

C: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D:城镇集体企业

E:外商投资、城镇私营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

39、从劳动社会学的角度看,劳动就业包含的含义有()(2分)

A:劳动者就业需具有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B: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即年满16周岁

C: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

D:所从事的劳动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且合法

E:所从事的劳动应该是义务劳动

40、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主要包括()(2分)

A: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代价

B: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C:残疾人天生缺陷,他们是正常人的“另类”

D:残疾人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E:残疾人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他们本来就是社会的负累,而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三、文字题(共10题,共50分)

41、名词解释:问卷调查法(3分)

42、名词解释:劳动者社会化(3分)

43、名词解释:职业(3分)

44、名词解释:劳务关系(3分)

45、名词解释:社会保障(3分)

46、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5分)

47、简述劳动组合的类型。(5分)

48、失业的类型有哪些?(5分)

49、试述劳动者社会化的内容与途径。(论述题)(10分)

50、试述社会分层的意义。(10分)

1501-广东省-劳动社会学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考点】劳动社会学的产生

答案:C

解析:劳动社会学这一名称的正式出现,最早在法国。

2、【考点】管理学派

答案:A

解析:梅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他们并非单纯追求经济收入,而是具有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

3、【考点】两方关系

答案:C

解析:早期的劳动关系是两方关系,指的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即企业(劳动力使用者)和劳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4、【考点】士气激励理论

答案:B

解析:麦格雷戈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为基础,针对“X理论″对人性的设定,提出了“Y 理论”。Y理论中,对人的激励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他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工作做出成绩,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Y理论所采用的人性假设是“自我实现型人”。

5、【考点】劳动者的含义

答案:A

解析:劳动者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形成劳动领域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因素。

6、【考点】效率观念

答案:A

解析:先进的生产力是产生劳动者先进的价值观念的物质基础,而同时,劳动者先进价值观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7、【考点】劳动行为系统

答案:A

解析: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劳动性行为,简称劳动行为。

8、【考点】职业生涯基本分析

答案:C

解析:职业生涯的概念是沙特烈(Shartle)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

9、【考点】人格特性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

答案:D

解析:胆汁质的人,较适合做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较大、难度较高而费力的工作。他们可以成为出色的导游员、勘探工作者、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外事接待人员等,但不适宜从事稳重、细致的工作。

10、【考点】制订员工发展计划

答案:C

解析:员工职业发展是对员工可能的各种职业发展途径所做的安排,它是职业生涯管理中最核心的一块。

11、【考点】社会青年的职业流动趋势

答案:B

解析:目前,第三产业已成为当代青年就业的一大方向。伴随着产业结构变化而来的是就业结构的变化,其趋势是:劳动力由传统工业部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如信息产业;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物质部门流向享受资料的部门;劳动力由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兴起。这些新兴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低,法律、美术、营销等行业在我国都属于新兴行业,在这里正是年轻人施展身手的大舞台,而计算机行业更是年轻人的天下。人类已经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前,正从工业经济时代进人知识经济时代,智慧、知识和信息共同成为新世纪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器,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已成为这一驱动器的主要体现者。因此,这两个产业是青年人才青睬的对象。

12、【考点】西方社会分层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

答案:C

解析:功能主义理论往往根源于保守主义传统,而冲突理论则往往植根于激进主义传统。

13、【考点】西方社会分层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

答案:B

解析:从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一书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洞察他在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层方面的一些更为明晰的观点。

14、【考点】组织的构成要素

答案:C

解析: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种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文化倾向。

15、【考点】改革的总体目标设计

答案:A

解析:政府在对社会事业实施分类改革时,其首要问题应是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

16、【考点】劳动关系的概念

答案:B

解析:从广义讲,劳动关系指劳动主体在实现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劳动力的使用关系、劳动管理关系、劳动服务关系等。

17、【考点】工会的性质

答案:D

解析:从工会发展的历史和客观存在的实际来看,工会具有阶级性、群众性和社会性。

18、【考点】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

答案:A

解析:收入分配的经济依据是要素所有权:劳动、土地、资本、科技、管理、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在财富或使用价值的生产时都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也应在分配中得到切实的体现。

19、【考点】公平分配

答案:D

解析:公平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平等地参与个人收入分配的机遇,分配机遇公平首先体现在按劳分配上,其次体现在市场分配的机遇公平上,即人们有同等参与市场竞争和获胜致富的机遇。

20、【考点】缓解分配不公的措施

答案:B

解析:推进机会均等的目的就是给人们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制度安排,使每个人都享有经济上同等的条件、同样的机会。

21、【考点】劳动政策的性质

答案:A

解析:劳动政策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反映的是雇佣关系。

22、【考点】劳动争议的概念

答案:C

解析:劳动争议的主体必须是劳动关系的当事人。

23、【考点】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

答案:C

解析: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24、【考点】社会保障的含义

答案:A

解析:社会保障的主体是国家,需要由国家来统一组织和管理。

25、【考点】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

答案:B

解析:失业保险费,包括单位缴纳和个人缴纳两部分,这是基金的主要来源。

26、【考点】医疗保险的内容

答案:D

解析:医疗保险所保障的范围是:一般疾病、患病和伤残,其中疾病或患病是劳动者自身身体所致,并非职业病。

27、【考点】失业与失业者

答案:D

解析:根据失业者的定义,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年龄规定范围以外的无工作者不是失业者;(2)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人失业者;(3)在校学习者不叫失业者;(4)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去寻找工作的人不统计在失业者中;(5)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没有被计入统计数字。

28、【考点】提高经济活动水平

答案:B

解析:凯恩斯理论认为,失业主要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的。

29、【考点】女性就业的职业性别隔离与边缘化

答案:C

解析:所谓职业结构,是指男女两性在业者在各种职业中所占的比例和状况,它是衡量在业者就业质量和就业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历来学者们研究女性就业情况和女性社会地位的首要指标。

30、【考点】社会分层与弱势群体

答案:B

解析:社会差别是社会分层的直接根源。

二、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

31、【考点】士气激励理论

答案:BDE

解析:美国耶鲁大学的克来顿。艾尔德(ClaytonAlderfer)发展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32、【考点】闲暇时间和劳动时间

答案:ABCDE

解析:劳动和闲暇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在一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内,劳动时间越多,闲暇时间就越少,反之,闲暇时间就越多。劳动与闲暇是构成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一方面,劳动时间是闲暇时间构成的基础。劳动时间既创造社会财富,也创造闲暇时间;劳动时间在本质上决定着闲暇时间;劳动时间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闲暇时间的结构。另一方面,闲暇时间对劳动时间也具有反作用,闲暇时间能将劳动时间内消耗的生理、心理以及文化能量得到补偿和提高;并改善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体质,提高劳动效率。

33、【考点】劳动定额与编制定员

答案:ABD

解析:企业劳动组织应抓好劳动定额与编制定员、组织机构设置、合理的劳动分工与协作、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

34、【考点】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答案:ABDE

解析:萨柏是美国另一位有代表性的职业学家,他把人的职业发展划分为五个大的阶段。

1.成长阶段

2.探索阶段

3.建立阶段

4.维持阶段

5.衰退阶段

35、【考点】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

答案:ABCDE

解析:我国社会学者高顺文研究发现,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职业的社会功能。即某种职业对于社会的作用,包括对国家建设和公共福利的责任。职业的责任和社会作用越大,职业声望就越高。

2.职业要求,即一定职业对于任职者的教育程度、技能技巧、工作能力、道德品质、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条件要求。职业对任职者的要求越高,职业声望也就越高。

3.职业报酬,泛指职业能给予任职者的各项利益,包括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职业报酬越高,职业声望越高。

4.职业环境,即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各种工作条件,如劳动强度、卫生条件、技术装备等。职业环境越好,则职业声望越高。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价值观念体系出现微妙变化,对职业声望的评价依据也在不断向经济、权力因素倾斜。

36、【考点】确定薪酬管理的目标

答案:BCDE

解析:薪酬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1)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和留住企业或组织核心员工;(2)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更高的工作绩效;(3)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得到开发;(4)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协调。

37、【考点】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

答案:ACDE

解析: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

1.劳动报酬和保险待遇的保障问题

2.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因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较多

3.劳动保护和职业培训引发的争议

4.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争议

38、【考点】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答案:ACDE

解析: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为: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39、【考点】就业的概念

答案:ABCD

解析:就业通俗地说就是找工作。但从劳动社会学的角度看,劳动就业有着确切的规范化含

义。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人的社会职业。这一概念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1)劳动者就业需具有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2)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即年满16周岁;(3)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或劳动收人的职业,而不是义务劳动;(4)这种劳动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并且合法。

40、【主考点】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

【副考点1】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副考点2】残疾人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答案:ABD

解析: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

(二)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三)残疾人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他们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三、文字题(共10题,共50分)

41、【考点】社会调查法

答案: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者征询意见的方法。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

42、【考点】劳动者社会化

答案:指的是社会将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转变成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和时代文化,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必要的劳动规范,遵守劳动规律,适应工作环境的文化,从而履行合格的劳动过程。

43、【考点】职业的含义

答案:职业指劳动者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专门的工作。

44、【考点】劳动关系的概念

答案:是指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依据民事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关于一方向另一方提供劳务关系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5、【考点】社会保障的含义

答案:社会保障可概述为我国依法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的行为、机制和制度的总称。

46、【考点】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案:(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2)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3)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使积累资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解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虽然已进人了老年化社会,但劳动力资源却十分丰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其次,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作为劳动力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功能会出现退

化,体力和精力都会出现衰退,反应会变慢,不容易适应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活动,劳动能力的这种减退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年长劳动者和年轻劳动者相比,其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差、较慢,重新培训的费用较高,这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不利的。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老化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再次,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7、【考点】劳动组合的类型

答案:劳动组合的类型:1.指令组合;2.任务组合;3.利益组合;4.友谊组合;5.委员会。解析:1.指令组合

即按组织要求,依据指令所组成的组合。它具有明确的上下隶属关系、信息传递渠道和管理跨度。接指令组成的各种组合,在企业组织图中有明确规定,并随组织结构的调整而变化。2.任务组合

为完成一项相互依赖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在所处工作环境中彼此要相互交往,协调一致地工作,可组成任务小组。他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对任务小组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利益组合

由于经济因素构成的组合。同一个组织里因成员的地位、个人情况的差异,不同成员可能会有不同的利益组合。如老年职工,为达到获得优厚退休待遇可能会形成一个组合。在利益组合中,一旦期望的目标已经达到,这个组合就可能解体。因此,这类组合与其他组合相比存在的时间短些。

4.友谊组合

在工作场所,职工往往由某些共同的特点,如年龄、种族、籍贯、政治见解、体育爱好、生活习惯等相同或相近而相互联系起来形成满足某种需求的友谊组合。这种组合成员间的联系和交往,往往超出工作范围,组成各种业余的友谊组合,如桥牌小组、钓鱼小组等。这种组合不受组织的严密控制和管辖,在不危害组织利益的条件下,不要妄加干预。

5.委员会

这是一种特殊种类的组合,它的任务是协调,通过情报、意见沟通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出设想、制定决策,共同推动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工作。委员会实质是管理人员的组合,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建立的组合。

48、【主考点】摩擦性失业

【副考点1】结构性失业

【副考点2】季节性失业

答案:(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季节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5)隐性失业解析:(一)摩擦性失业

即使劳动力市场处在均衡状态,即在现行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正好相等,也总会有一些人处于转换职业之中,或者刚进人劳动力市场,正在寻找职业,或因用工需求的随机波动引起一些人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交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之中。

(二)结构性失业

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因衰落部门的劳动者与扩展部门的工作需求不相吻合,或现有的职位空缺同劳动者所处地理位置太远而形成的失业状态。

(三)季节性失业

因季节变动所导致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称为季节性失业。

(四)周期性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实际上是对周期性失业的一种解释。

(五)隐性失业

是指存在于企业中的“在职失业”。隐性失业产生的基本原因同前四项公开性失业的产生原因是一致的,不同处在于,这种失业主要是政府在计划经济时期出于需要,通过某种制度造成的。具体来说,就是就业——保障一体化政策。“下岗”现象已经是隐性失业显性化的一个状态了。

49、【主考点】劳动者社会化的内容

【副考点】劳动者社会化的途径

答案:劳动者社会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和掌握一个职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2)了解和学习劳动规范,融入企业文化

(3)适应人际关系,实现角色转换

劳动者社会化有以下途径:

(1)家庭教化

(2)学校教化

(3)社会教化(4)网络教化

(5)劳动组织教化

解析:劳动者社会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学习和掌握一个职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要成为劳动者,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劳动者要自食其力,要创造财富,都离不开一定的劳动技能,如操纵机器、设计图样、企业管理、接待顾客、商品买卖等。在进人劳动组织、正式成为劳动者以前,许多人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知识。(二)了解和学习劳动规范,融入企业文化

在劳动组织中,有一整套制约劳动者行为的习俗、惯例、公约、制度,这就是劳动规范。它是劳动组织正常运行的保证。

(三)适应人际关系,实现角色的转变

劳动者在学习劳动技能、劳动规范,融入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实现角色的转变,正确定位和扮演自己的角色。劳动者社会化的途径:(一)家庭教化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不仅担负着生育功能和经济功能,同时又在教化后人等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学校教化

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开始到学校上学,学校继家庭之后,成为人社会化的另一个途径。(三)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是社会环境对劳动者成长的影响。

(四)网络互动

大量事实表明,家庭、学校教化的社会化影响力在下降,传统的社会化权威在减弱,网络在青少年(劳动者)社会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五)劳动组织教化

当青少年离开学校,踏上工作岗位,正式成为一名劳动者后,还要接受劳动组织的教化,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劳动者。

50、【主考点】客观描述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

【副考点1】揭示社会资源配置的机制

【副考点2】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答案:(一)客观描述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

社会成员由于拥有资源的不同而形成了实际的差别,包括物质财富、政治地位、文化水平、社会声誉等,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普遍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资源相关,因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某一个方面占有着一个位置。

(二)揭示社会资源配置的机制

社会上所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资源,分布到具体的人头上,其规律是什么,社会成员占有这样那样的资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三)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社会分层还有另一个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分层和流动,缓和社会阶级矛盾,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同时,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四)对调整社会阶层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社会阶层化是社会的基本现象,社会阶层化亦即社会资源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分布状态。由于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必将引起不同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