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藏红花种植技术

藏红花种植技术

藏红花种植技术
藏红花种植技术

藏红花是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该品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厘米。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无油润光泽,干燥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药典描述其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

藏红花在我国作为名贵药材,有红色金子和植物软黄金之称,以花丝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目前,中医临床上藏红花常用于温病热入营血,高热神昏,发斑,发疹,藏红花能凉血解毒,可单用,或配清热解毒之品,如大青叶、板蓝根等同用。治麻疹热盛血郁,疹透不快或疹出过密,疹色晦暗不鲜者,常与紫草、赤芍配伍同用。藏红花常与其他活血药配用以增强药力。如治痛经,经闭,配益母草、丹参等同用。治产后恶露不尽,配当归、赤芍等同用。本品活血之中又有散郁开结功能,可用于各种痞结之症。由忧思郁结所致胸部满闷,惊恐恍惚,单用本品冲汤服有效,或配郁金同用。

种植藏红花对我市农田粮食生产不受任何影响,可以实现水稻——经济作物(藏红花)最佳种植制度。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说,更是“种植一亩藏红花,亩产水稻超千斤,亩收现金超万元”

藏红花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和农民种蒜技术相仿,西红花喜温和、凉爽,怕炎热,较耐寒,土壤以肥沃的沙质土为好,忌积水,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我国一般采用室内采花(无水、无土、无肥、靠球茎自身营养开花)、大田繁殖球茎的方法。在北京以北地区需采用保护地栽培。

藏红花球茎在7~10月摆放于室内,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花。室内花的生长期约60天,11月中旬把球茎移栽到大田,来年5月上旬收获球茎。种植667平方米西红花,一般收干花1千克左右,收获球茎500~1000千克,年创产值1.5万元左右。西红花球茎每年增产2~3倍。第二年以后在球茎上不用投资。是一次投资,长期受益

西藏红花又名藏红花、番红花、撒馥兰、泊夫兰等,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过去不少农民种过西藏红花,但因不懂得科学管理,使西藏红花球茎越长越小,花越开越少,亩产量越来越低,大多因无效益而放弃种植。而河南农业大学和有关单位经过十几年的种植实验表明,西藏红花只要科学管理,施足基肥,选种8克以上的球茎(注:8克以下的球茎不开花),采取抹芽技术,适量施用激素,同时增加球茎的种植量,就能保证西藏红花高产、稳产。种植一亩西藏红花,一般亩收干花1--2公斤,收球茎600--1000公斤,西藏红花国内市场价4000--7000元/公斤,国际市场价2000美元/公斤,球茎市场价40--50元/公斤。种一亩西藏红花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第二年以后在球茎上不用投资,效益大增。露地栽培西藏红花在9月份,北方宜早不宜迟。早栽培,早出苗,先发根,后发芽。室内开花的球茎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室内把80%的花采摘后,立即移栽于大田。西藏红花自11月中旬至来年5月上旬在大田生长,时间约半年,在此期间要做好如下工作:要科学供应肥水。栽后20天左右,每亩用人畜粪2000公斤对水浇施,干旱情况下对水多些。来年2月中旬西藏红花返青,每亩施入人畜粪300--400公斤。自3月份起西藏红花生产进入旺盛阶段,每隔10天喷0.2%的磷酸二氢钾一次,连喷2--3次。要合理调控水分。西藏红花

在下种后如遇土壤湿度不够要浇足水分,北方地区少雨干旱,入冬前要灌水防冻,来年4月再灌水,满足生长需要,要注意防冻保苗。西藏红花虽属耐寒植物,但遇到零下20度至10度的严寒天气要采取防冻措施,在畦上覆盖一层干草,盖上塑料薄膜,搭防风障。要及时摘除侧芽。种球栽种时已剔除多余侧芽,进入田间生长后如发现另有侧芽长出,用小刀插入土中,连叶一块剔除。抓好病虫害防治。西藏红花整个生长期基本上是低温,病虫害少,一般在回春时预防一下。若遇上腐烂病,用5%的退菌特800倍液浇注。若有蚜虫,用10%的乐果乳剂2000倍液喷杀。同时要做好防鼠咬食球茎和田间防兔子吃西藏红花叶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