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材教法解析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材教法解析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材教法解析一、单元综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开始了顽强的抗争……中国历史从此开始步入了近代。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1949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新旧革命分期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在近代西方列强曾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同时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先后出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等光辉事迹;中国近代史还是中国各界仁人志士的探索史,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如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兴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兴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但都因其阶级的局限性以失败而告终;无产阶级从领导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历史。而这一单元重点讲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因此本单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理顺各事件之间的关系;能够结合地图,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三个条约的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理解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崛起的推动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来分析它们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屡遭侵略和战败的原因并总结从中吸取的教训和启发;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

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列强对中国发动的5次侵华战争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通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来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的掌握;对列强的侵略所造成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

四、教法、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五、单元感悟:

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立于民族之林。

六、教材分析:

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激趣历史】

(多媒体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鸦片战争博物馆等图片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是由近代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进行革命斗争的若干历史画面组成的,其中第一组浮雕就是虎门销烟。那为什么把虎门销烟放在了最前面呢?虎门销烟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鸦片战争博物馆,透过虎门销烟的历史浓雾,去感受百年沧桑的近代中国。

【感知历史,感悟历史】

创设情境:师生虚拟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展厅

设计意图:通过参观虚拟博物馆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知历史,感受历史,享受探究的乐趣

展厅一:虎门销烟——民族之魂

展示林则徐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活动:“我看到……我感到……”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 年份 英国输华值

中国输

英总值 入超

正当

贸易值

鸦片 贸易值 总计值 1837-1838

220万 340万 560万 310万 250万

材料二

材料三:《炮子谣》: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材料四: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 ——《林则徐集·奏稿中》

材料五: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材料六:多媒体播放视频《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片段

教师导学:

1、从材料一、二中分析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材料三、四涉及到鸦片输入主要危害有哪些?目的是使学生了解 19 世纪初中国和英国的情况及鸦片输入的危害,明确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生活动:模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林则徐能否当选为鸦片战争期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请陈述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和名言,让学生体验林则徐深厚的爱国情感,树立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生讨论:假如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不会爆发?从而总结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5445箱 12576箱 20331箱 4000箱 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183917997889箱

展厅二:鸦片战争——民族之恨

1、多媒体播放动态《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教师导学:如果你是一个忠臣良将,皇帝让你上奏英军的侵略路线图,你该如何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大体进程

2、创设情境:角色模拟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去探索历史的足迹,其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创造的快乐油然而生。

第一组

学生:1816年(嘉庆21年),嘉庆皇帝和大臣孙玉庭的一段对白。

学生(嘉庆):英国是否富强?

学生(孙玉庭):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吗,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

学生(嘉庆):何以见得?

学生(孙玉庭):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卖给其他小国,如果我禁止茶叶出洋,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

学生(嘉庆):哈哈哈……

学生(孙玉庭):嘿嘿嘿……

第二组

学生:1841年的一天,英国舰队炮轰广州。一位清军统领急匆匆奔向巡抚衙门。

学生(统领):报……报……告,大……大……人。

学生(巡抚):慌什么?

学生(统领):洋……毛子开始攻……城啦,有一个怪物(军舰)架着一个长长的管子(大炮)不断朝城上施放妖术(发射炮弹),弟兄们都招架不住了,请大人定夺。

学生(巡抚):笨蛋!赶快给我投长矛扎,放火箭烧,实在不行,给我往下抛马桶,倒粪便。

学生(统领):喳。

教师导学:在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按组讨论、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展厅三:《南京条约》——民族之耻

多媒体展示《南京条约》内容简表

教师导学:分组讨论割地、赔款、开埠、协定关税带给中国的危害。

《项目内容危害

南京条约》

割地香港岛

赔款2100 万银元

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协定关税英货进出口税,中国须同英国协定

教师总结《南京条约》的危害:政治上,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经济上,逐渐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性质也由此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畅谈感受,借鉴历史】

展厅四:收获厅——民族之悟

创设情境:留言板

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参观,你体会到了一种怎样的民族之魂,又感受到了怎样的历史之恨?还有哪些其他的心得感悟与疑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鉴历史,关注现实,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如下: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汲取历史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林则徐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现在有很多人在贩卖和吸食毒品,我感到很痛心,我要从自身做起,远离毒品。

【小试牛刀,实践历史】

学生自主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开放性作业。

教师寄语:鸦片战争虽已过去了170多年,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我们的国家正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强大起来,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更应该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在今天我们更要牢记以史为鉴,匆忘国耻。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历史课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一课,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师便课堂提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顿时吓得睡意全无,惊慌答道:“不是我烧的。”次日家访老师说起此事,“我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这是小明的妈妈急忙答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

一定不是他烧的。”小明的爸爸站了起来,满脸不高兴的说道:“烧就烧了,多少钱赔就是了。”那圆明园到底是谁烧的?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去感受那辛酸的一幕,探寻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自主探究】:

学生依据《学习与探究》中的探究过程自主探究本课内容,解决基本的基础知识,同时将疑惑问题记好以便于组内交流。

【合作交流】:

1、我的问题:

交流结果:

2、我们的问题:

交流结果:

3、老师的问题:模拟历史大审判(文稿交给学生)

交流结果:

(1)、从同学的表演中,你能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列强侵华?他们各自犯下了什么罪行?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针对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你有何启示和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温馨提示:组内交流疑惑问题,同时交流、排练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模拟历史大审判。人员分工:法官1人:负责主持审判活动、听取指控、作出判决;原告中国1人:负责控诉列强的罪行;被告人:分别代表英国、法国、俄国进行申辩。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得到强化,而且更能直观形象的加深对列强侵华罪行的理解,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民族使命感。

【展示提升】:

教师:同学们,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指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箱子。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今天,我们就要在这儿对那些强盗们进行审判,请出法官开庭审判。

学生表演:

法官(学生1):全体起立!本庭将就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所犯下的罪行进行开庭审判。勿必保持肃静,请坐下!带原告、被告出庭。

原告中国(学生2):法官先生,我首先向法庭起诉侵略者英国。这个强盗,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用先进

的武器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抢走了我们的香港岛,获得了大量的赔款。可是,它还不满足,又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四年的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请求法庭给以公正的审判。

法官:被告英国,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被告英国(学生3):法官先生,我们英国是资本主义第一强国,我们需要发展经济,我们对中国的要求只不过是希望他们开放更多的市场,这样对他们也有好处啊。可他们中国却拒绝我们的好意,这可不能怪我们哪。

原告中国:这是你们英国的狡辩,其实你们就是要把我们中国变成你们的附属!你们发动战争侵略我们,对我国进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你们还在1860年攻进北京,闯进了我们的圆明园。你们先进行一番掠夺,把珍奇异宝装进自己的口袋,抢不走的东西,你们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你们又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这个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就这样被你们这伙强盗给毁灭了。

法官:你可有什么证据?

原告中国:我们这儿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圆明园被焚烧前的辉煌景象的照片,一张是圆明园被焚烧后留下的残迹的照片。我们还有当年他们英国〈〈泰晤士报〉〉一篇关于劫掠圆明园时的详细报道,还有一张他们在圆明园中抢劫的图片,这足以证明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文字材料、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段)

法官:被告英国,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被告英国:我们是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做了一些错事,可是,法国也参与这件事,他们也抢掠了许多珍奇异宝,火烧圆明园他们也有份。

法官:带被告法国出庭。被告法国,你们有没有伙同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并火烧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战争结束时你们又从中国获得了哪些权益?

被告法国(学生4):这一切都是英国的指使,我们跟随他们去抢掠的。我们是获得了一些赔偿,但英国还获得了大块土地呢。

法官:证据确凿,你们不要再互相抵赖,你们都是罪魁祸首,你们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原告中国:法官先生,我们还要起诉另外两个帮凶,那就是美国和俄国。他们助纣为虐,帮助英法侵略中国,或以调停人的身份斡旋,从中获利。尤其是俄国,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竟然侵占了我国东北、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法官:带被告俄国。被告俄国,老实交代你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犯的罪行。

被告俄国(学生5):真是天大的冤枉啊!我们俄国多次帮中国和英、法等调停,希望他们能好好谈判,我们什么罪也没犯啊。

原告中国:你们俄国趁火打劫,在1858年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在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多万万平方公里领土。另外,还有通过其他条约割占的领土,总共约150多万平方公里。

法官:证据确凿,你们这些帝国主义强盗,侵略者,你们将受到历史应有的审判,得到应有的惩罚。

【反思完善】

假如你是一名旁听的记者,会后你会如何向世人报道你的所听、所感呢?

【巩固落实】:自主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开放性作业。

【教师寄语】: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为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第3课《收复新疆》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FLASH《我们新疆好地方》,(多媒体播放有关新疆的图片)正像歌中唱的那样,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风吹草地现牛羊,葡萄瓜果甜又香。可是在19世纪60至70年代的时候,美丽富饶的新疆曾一度被外国侵占遭受蹂躏。那新疆又是怎样重回母亲怀抱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正气之歌,看左宗棠如何收复新疆的。

【自主探究】:

依据《同步学习与探究》探究过程部分,自主学习5分钟,解决基础知识,疑惑问题记好以备交流。【合作交流】:

1、我的问题:

交流结果:

2、我们的问题:

交流结果:

3、老师的问题:创设情境小记者专访:焦点访谈

交流结果:

(1)众爱卿,阿古柏侵入新疆祸国殃民,朕该怎么办?众爱卿速速献策来。

(2)左中堂大人你能向我们说一说你的进军路线及其采取的策略吗?

(3)曾大人我们用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和大量赔款换回伊犁,你认为这么做值得吗?

★(4)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积贫积弱,却能收回新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5)你认为左宗棠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呢?

★(6)中国新疆地区出现了一批“东突”恐怖分子,企图通过暴力恐怖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请你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此你又有何感想?

【展示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进行访问,带★号的学生分组展示讨论的3个问题,师生、生生互动解决问题。

教师点拨:评价历史人物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客观公正的去评价,不要用现代的标准去苛求他们。我们要看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时代的进步。

教师出示后人对左宗棠评价的材料:

“没有左宗棠,新疆难说。”——毛泽东

“以屈膝,有一伟人生焉,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谭嗣同“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

师生互动总结: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有贡献,特别是收复新疆,这是爱国之举,抵抗沙俄侵略,他是有功之人。但是他毕竟是清朝的一位封建官僚,这注定他有两面性,既反侵略,又反人民,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这是该否定的。但是综合他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功大于过的。

【情感体验】:

一百多年前,新疆历经苦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一百多年后,新疆在新中国的羽翼下蓬勃发展。今天,我们对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地区采取了什么样的发展政策呢?那么对于沐浴在改革春风下日益成长,日益发展的新疆,你有什么话要对它说?请你为新疆的发展写一句标语吧。

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各抒己见对新疆的祝福。

【教师寄语】:同学们在这里放飞了自己的祝福,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行动来实现你今天的祝福。

【巩固落实】:自主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开放性作业。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对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上联,李鸿章对的下联。那伊藤博文和李鸿章是何许人也?这幅对联又是在什么情形之下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自主探究,整体把握】

依据《同步学习与探究》探究过程部分,自主学习5分钟,解决基础知识,疑惑问题组内讨论释疑解惑。

【走进黄海,感受悲壮】

看影片《黄海大战》片段,设计学生活动:模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为邓世昌写出颁奖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去感受历史事件,激发自身的探究精神,积极思考。通过为邓世昌写颁奖词让学生更切身的去体会他们不畏强敌,英勇作战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角色扮演,体验屈辱】

学生活动:分角色扮演谈判中的伊藤博文和李鸿章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更直观形象的展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侵略者的憎恶之情。

旁白:1895年4月10日,李鸿章一行再次登上春帆楼。

伊藤:停战很多天了,期限很紧,议和条款应赶快签订,我已经准备好修改的粗略条款。中堂你看一看,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句话。

李:难道不允许分辩吗?

伊藤:只管辩论,但是条款不能减少。

李:贵国既然知道我国为难的情形,那你们的要求应该衡量我们能否达到。

伊藤:日期太紧,所以把我要做的事毫无隐瞒的告诉你,免得引起辩论。

李:“核计贵国的开销数目,远不到二万万两。我国负担这样的巨款,必定要借洋人的钱。洋人的借款利息很重,中国实在没有偿还这种债务的能力。”

伊藤:“借债还款,那是中国的责任。”

李:“赔款还希望再减五千万,台湾不能割让呀。”

伊藤:“如果这样,立即派兵到台湾。”

李:无语。

旁白:1895年李鸿章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请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学生讨论:分析《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认识到《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一史实。

知识卡片: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教师导学:今天台湾岛内有一小股“台独”势力兴风作浪,妄图将台湾分裂出中国,你能用我们学过史实对他们加以抨击吗?

【解读史料,感悟历史】

材料一: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陆、海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补充造船费用。

材料二:在西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讨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出什么教训?

【反思完善,巩固落实】

联想游戏:由……我想到了……,以此来小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寄语】

国人犹记百年前,甲午海战败师还;屈辱历史已铸成,落后腐朽是必然;年少仍然需努力,国家富强立新功。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生答)那之后西方列强会不会就此罢手呢?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又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

【自主探究】:

学生依据《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探究过程自主学习本课内容,解决基本问题,找出疑惑问题以备交流。【合作交流】:

1、我的问题:

交流结果:

2、我们的问题:

交流结果:

3、老师的问题:

交流结果:

(1)模拟时事报道:假如你是一名富有正义感的新闻记者,请用你的正义之手报道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的侵略罪行。

(2)历史剧表演:慈禧太后接受《辛丑条约》时的历史情景剧。

讨论:《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展示提升】:

突出1:模拟时事报道:控诉八国联军的暴行

开展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历史史实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感知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受到情感教育。

(1)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简要介绍在各次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2)从鸦片战争开始,在列强对中国发动列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进行了哪些投降活动?

(3)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反抗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斗争有哪些?

突出2:学生表演历史短剧,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清朝统治者妥协投降、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

画外音:1900年 12月的某一天,大太监李莲英手执李鸿章的急电,急匆匆地走进慈禧太后的住处,把电文呈上。慈禧太后一看喜出望外。原来电文上说《辛丑条约》未把慈禧列为“祸首”惩办。

李莲英和慈禧的扮演者随画外音做动作。

慈禧:“所有十二条大纲,应即照允!”

李莲英:“遵旨。”

画外音:1901年2月某日。

慈禧:小李子,传旨与李鸿章──“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李莲英:“接旨。”

讨论:《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师生、生生互动归纳总结:认识到《辛丑条约》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形成清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思完善】:歌谣小结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拓展延伸】:

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归纳: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做?

【巩固落实】:自主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开放性作业。

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选择、整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图片、实物、史料,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模拟时事报道,加深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抗争史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时事报道的交流、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通过撰写事实报道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感悟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时间与要求】:

1、一节课。

2、每个同学要分工明确,推荐出的组长召集并给组员分派任务;

3、搜集整理资料3天,组内交流、讨论1天,撰写报道文章3天。

4、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通过采访、朗读、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进行交流。

5、标题醒目,时间、地点明确,内容具体过程清楚,文字简洁。

【活动资源】:

1、组织学生了解有关近代列强侵华的图片、实物、史料;考察有关近代反抗与斗争的历史遗迹;观看影视《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等作品,在拥有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图片、实物、材料、遗迹等历史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写出一篇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期间的西方列强侵华或中国人民反抗的时事报道。

2、阅读《林则徐》《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中国近代战争史》等书籍,撷取有关片段,写成时事报道。

【环境布置及教学设备】:

1、黑板上设计以“侵略与反抗”为主题的版面,以突出主题。

2、多媒体设备,准备音乐《国歌》或《命运交响曲》。

【活动的设计思路】:

把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划分成四个板块:即列强的侵略、列强的侵华罪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结果与原因分析、感悟与启示。

【活动步骤】:

1、分工选题:采取自由组合的方式,结成四个合作小组,每一小组负责一个板块的内容。每组设一

组长,组内每人都要写一项时事报道的专题。具体分工如下:一组:板块一:血雨腥风──列强的侵略;二组:板块二:血海深仇──列强的侵华罪行;三组:板块三:血铸中华──中国人民的反抗;四组:板块四:血的教训──结果与原因分析、感悟与启示。

2、撰写报道:个人撰写时事报道初稿,提交小组审议,组长把关并注意总结本组的报道。

3、全班交流: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通过朗读、投影显示、课件、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

4、制定评价标准(如下):以全班投票的方式,评出优秀作品。

标题醒目内容具体、生

动、形象、清

文字简洁、优

普通话标

组长总结

准确到位

一档分数8—10分40—50分16—20分8—10分8—10分

二档分数5——7分30—40分10——15分5——7分5——7分

三档分数5分以下30分以下10分以下5分以下5分以下

【活动延伸】:

要求各组组长把本组的资料整理好,由科代表组织制作一期《“侵略与反抗”的时事快报》,在校展示。让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享受这一活动带来的收获与成功的喜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