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答案解析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答案解析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答案解析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答案解析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习题3-1 什么是反应的速率常数?它的大小与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答:反应的速率大都可以表示为与反应物浓度方次的乘积成正比:

υ=k·c (A)·c (B),式中比例常数k 就是速率常数。速率常数在数值上等于反应物浓度均

为1 mol·L -1

时的反应速率。k 的大小与反应物浓度无关,改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会使速率常数k 的数值发生变化。

习题 3-2 什么是活化能?

答:Arrhenius 总结了大量实验事实,提出一个经验公式:速率常数k 的对数与1/T 有线形关系:C T

R

E k a +?-=1ln 式中E a 就是活化能,它表示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分

子平均能量之差。

习题3-3 什么是催化剂?其特点有哪些?

答:某些物质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它们就是催化剂。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催化剂不改变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状态,使用催化剂同样影响正、逆反应的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习题3-4 NOCl 分解反应为2NOCl→2NO+Cl 2实验测得NOCl 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

t/s

0 10 20 30 40 50 c (NOCl )/mol·L -1

2.00

1.42

0.99

0.71

0.56

0.48

求各时间段内反应的平均速率;用作图法求t =25s 时的瞬时速率。 解:t=0-10s 时,10

42.100.2-=??=

t c υ= 0.058mol·L -1·s -1

t=10-20s 时,102099.042.1--=??=t c υ= 0.043mol·L -1·s -1 t=20-30s 时,203071.099.0--=??=t c υ= 0.028mol·L -1·s -1 t=30-40s 时,304056.071.0--=??=t c υ= 0.015mol·L -1·s -1 t=40-50s 时,40

5048.056.0--=??=t c υ= 0.008mol·L -1·s -1 作图法略。

习题3-5 660K 时反应2NO + O 2→2NO 2 ,NO 和O 2的初始浓度c (NO)和c (O 2)及反应的初始速率υ的实验数据:

(2)求出反应的级数和速率常数;

(3)求c (NO)= c (O 2)= 0.15mol·L -1

时的反应速率。 解: (1) 设反应的速率方程为υ = k·c (NO)·c (O 2),

将数据代入得: 0.030= k ? 0.10 ? 0.10 ①

0.060 = k ? 0.10 ? 0.20 ② 0.240 = k ? 0.20

? 0.20 ③

②/① 得 =1 ③/② 得

=2

∴ 反应的速率方程为υ= kc 2

(NO)c (O 2)

(2) 反应的级数为

=3 速率常数k = 30.0 (mol ·L -1)-2

·s -1

(3) υ = 0.101 mol·L -1

·s -1

习题3-6 某反应25℃时速率常数为1.3×10-3s -1

,35℃时为 3.6×10-3s -1

。根据van’t Hoff 规则,估算该反应55℃时的速率常数。

解: k (35℃)/k (25℃) = = 2.77

k (55℃)/k (35℃)= 2

k (55℃)= 2

? k (35℃) =2.772

?3.6?10-3

= 27.6?10-3s

-1

习题3-7 求反应C 2H 5Br→C 2H 4+HBr 在700K 时的速率常数。已知该反应活化能为225 kJ·mol -1

,650K 时k =2.0×10-3s -1。

解:设700K(T 2)时的速率常数为k 2, 650K(T 1)时的速率常数为k 1。根据Arrhenius 公式

???

? ??-=1212a 12

303.21g T T T T R E k k 1

22332109.3650700314.8303.2)

650700(10225100.2lg ---?=???-?=

?S k k

习题3-8 反应C 2H 4+H 2→C 2H 6 在300K 时k 1 = 1.3×10-3

mol·L -1

·s -1

,400K 时k 2 = 4.5×10-3

mol·L -1

·s -1

,求该反应的活化能E a 。 解:根据Arrhenius 公式

1

-a a 3

3

2

112a 12

mol kJ 4.12400300314.8303.2)300400(103.1105.4lg 303.2)(lg

?=???-=????-=

--E E T T R T T E k k

习题3-9 某反应活化能为180kJ·mol -1

,800K 时反应速率常数为k 1,求k 2=2k 1时的反应温度。 解:

2

231112800314.8303.2)800(101802lg 2lg lg T T k k k k ??-?=== k 2 = 2k 1时的反应温度T 2 = 821K

习题3-10 写出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示式

223422232N (g) +3H (g) = 2NH (g)

CH (g) + 2O (g) = CO (g) + 2H O(l)CaCO (s) = CaO(s) + CO (g)

解: (1)()

()()

3

θ2

θ

2

θ

3θ/)H (/)N (/)NH (p p p p p p K ?=

(2)()()()

2

θ2

θ

4

2

θ2θ/)O (/)CH (/)CO (p p p p p p K ?=

(3)θ2θ

/)CO (p p K =

习题3-11 已知在某温度时

(1)2CO 2(g) ?2CO(g) + O 2(g) θ

1K

= A

(2)SnO 2(s) +2CO(g) ?Sn(s) + 2CO 2(g) θ

2K

= B,则同一温度下的反应

(3)SnO 2(s) 〓 Sn(s) + O 2(g)的θ

3K 应为多少?

解: (3)=(1)+(2)

θ

3

K =θ1K ·θ2K = AB

习题3-12 在1273K 时反应:FeO(s)+ CO(g)?Fe(s)+ CO 2(g)的K θ

= 0.5,若CO 和CO 2的初始分压分别为500 kPa 和100 kPa ,问:(1)反应物CO 及产物CO 2的平衡分压为多少?(2)平衡时CO 的转化率是多少?(3)若增加FeO 的量,对平衡有没有影响?

解 : (1) FeO(s) + CO(g) ?Fe(s) + CO 2(g)

起始时刻p/Pa 500 100

平衡时刻p/Pa 500-x 100+x

5.0500100)CO ()CO (θθ2θ

=-+==x

x p p p p K

x = 100kPa

CO 的平衡分压为400 kPa , CO 2的平衡分压为200 kPa . (2) 平衡时CO 的转化率

=

%100500

)

400500(?- = 20%

(3) 增加FeO 的量,对平衡有没有影响。

习题3-13 在585K 和总压为100 kPa 时,有56.4%NOCl(g)按下式分解:

2NOCl(g)〓 2NO(g)+ Cl 2(g)

若未分解时NOCl 的量为1mol 。计算(1)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2)各组分的平衡分压;(3)该温度时的K θ

解:(1) 2NOCl (g )?NO (g )+Cl 2(g )

未分解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mol 1 0 0 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n/mol 0.436 0.546 0.282

22kPa

)Cl (44kPa 1001.282

0.564

)NO (34kPa 1001.2820.436

)NOCl ()2(2==?==?=

p p p

()()

()

()()()368

.0100/34100/22100/44)NOCl ()Cl ()NO ()

3(2

2

θθ

22

θθ

==

?=

p p p p p p K

习题3-14 反应Hb·O 2(aq)+CO(g)?Hb·CO (aq)+O 2(g)在298K 时θ

K = 210,设空气中O 2的分压为21kPa ,计算使血液中10%红血球(Hb·O 2)变为Hb·CO 所需CO 的分压。

解: Hb·O 2(aq)+ CO(g)?Hb·CO (aq)+ O 2(g)

()[][]()[][]

()[][]()[][][]()

210

CO 910211/CO)(/O Hb 9.0/)O (/O Hb 1.0/CO)(/O Hb /)O (/CO Hb 3

θ

θ

2

θ

2

θ

2

θ

θ

2

θ

2

θ

θ

=??=????=

????=

p p p c c p p c c p p c c p p c c K

∴ 使血液中10%红血球(Hb·O 2)变为Hb·CO 所需CO 的分压

p (CO) = 11.11 kPa

习题3-15 计算反应CO+3H 2?CH 4+H 2O 在298K 和500K 时的K θ

值(注意:298K 和500K

时水的聚集状态不同,利用θm f H ?,θ

m S 计算)。

解: 298K 时 CO (g) + 3H 2 (g) ? CH 4(g) + H 2O(l)

θ

m

f H ?/ kJ ·mol -1

-110.53 0 -74.81 -285.84 θ

m

S / J ·K -1·mol -1

197.56 130.57 186.15 69.94 θ

m

r H ? = -250.12 kJ ·mol -1

θ

m

r S ? = -133.18 J ·K -1·mol -1 θ

m

r G ? = θ

m r H ?θm r S T ?-= -150.83 kJ ·mol -1

θ

m

r G ? = -RT ln K θ= -8.314?298ln K θ K θ (298K)= 2.75 ? 10

26

500K 时 CO(g) + 3H 2 (g) ? CH 4 (g) + H 2O (g)

θ

m f H ?/ kJ ·mol -1

-110.53 0 -74.81 -241.82

θm S / J ·K -1·mol -1

197.56 130.57 186.15 188.72

θ

m r H ? = -206.1 kJ ·mol -1

θm r S ? =-214.4 J ·K -1

·mol -1

θm r G ? = θm

r H ?θm r S T ?-= -98.9 kJ ·mol -1

θ

m r G ?= -RT ln K θ= -8.314?500ln K θ

K θ (500K) = 2.15 ? 1010

习题3-16 反应H 2(g)+I 2(g)?2HI(g)在713K 时K θ

= 49,若698K 时的K θ

= 54.3

(1)上述反应θ

m r H ?为多少?(698~713K 温度范围内),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

热反应?

(2)计算713K 时反应的θm r G ?。

(3)当H 2 ,I 2,HI 的分压分别为100 kPa ,100 kPa 和50 kPa 时计算713K 时反应的θm r G ?。

解:(1) ???

? ??-?-=12θ

m r θ1θ211ln T T R H K K ??? ??-?-=71316981314.8493.54ln θ

m r H θ

m

r H ?= -28.34 kJ ·mol -1

故为放热反应

1

2

θm r mol 23.07kJ - = 0.713ln49

8.314- = ln - =Δ (2)713K ??K RT G (3)

1

-2

3

θ

m r m r mol kJ 29.31)

100/100()100/100()100/50(ln

713314.81007.23ln ?-=??+?-=+?=?Q

RT G G 习题3-17 已知水在373K 时气化焓为40.60 kJ·mol -1

,若压力锅内压力最高可达150 kPa ,求此时锅内的温度。

解: ???

? ??-?-=12θ

m vap 1211ln T T R H p p

K

38537311314.81060.40100150ln 223

=???

? ??-?-=T T

习题3-18 The rate constant for the reaction of oxygen atoms with aromatic hydrocarbons was 3.03×107

mol -1

·L·s -1

at 341.2K, and 6.91×107

mol -1

·L·s -1

at 392.2K. Calculate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is reaction.

解: 2

112a 12

303.2)(lg

T T R T T E k k ??-=

1

-a a 77

mol kJ 2.422

.3922.341314.8303.2)2.3412.392(1003.31091.6lg ?=???-=

??E E

习题3-19 The standard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a reaction was θ1K =32 at 25℃ and

θ2

K =50 at 37℃. Calculate θm r G ?, θm r H ?and θm r S ?of this reaction at 25℃(θm r H ? was considered a constant in this rage of temperature) 解:

????

??-?-=

12

θ

m r θ1

θ211ln T T R H K K

??? ??-?-=29813101314.83250ln θ

m r H 1

θ2

θm r 1

θ

m r mol

kJ 08.1050ln 310314.8ln mol kJ 56.28--?-=?-=-=??=?K RT G H

()11θ

m

r θm r θm

r mol K J 6.124310100008.1056.28--??=?+=

?-?=

?T G H S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答案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习题3-1 什么是反应的速率常数?它的大小与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答:反应的速率大都可以表示为与反应物浓度方次的乘积成正比: υ=k·c α(A)·c β(B),式中比例常数k 就是速率常数。速率常数在数值上等于反应物浓度均为1 mol·L -1时的反应速率。k 的大小与反应物浓度无关,改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会使速率常数k 的数值发生变化。 习题 3-2 什么是活化能? 答:Arrhenius 总结了大量实验事实,提出一个经验公式:速率常数k 的对数与1/T 有线形关系:C T R E k a +?-=1ln 式中E a 就是活化能,它表示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分 子平均能量之差。 习题3-3 什么是催化剂?其特点有哪些? 答:某些物质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它们就是催化剂。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催化剂不改变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状态,使用催化剂同样影响正、逆反应的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习题3-4 NOCl 分解反应为2NOCl→2NO+Cl 2实验测得NOCl 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 t/s 0 10 20 30 40 50 c (NOCl )/mol·L -1 求各时间段内反应的平均速率;用作图法求t =25s 时的瞬时速率。 解:t=0-10s 时,10 42 .100.2-= ??= t c υ= ·L -1·s -1 t=10-20s 时,102099 .042.1--= ??=t c υ= ·L -1·s -1 t=20-30s 时,203071 .099.0--= ??=t c υ= ·L -1·s -1 t=30-40s 时,304056 .071.0--= ??=t c υ= ·L -1·s -1 t=40-50s 时,40 5048.056.0--=??=t c υ= ·L -1·s -1 作图法略。 习题3-5 660K 时反应2NO + O 2→2NO 2 ,NO 和O 2的初始浓度c (NO )和c (O 2)及反应的初始速率υ的实验数据: c (NO )/mol·L -1 c (O 2)/mol·L -1 υ/mol·L -1·s -1

【高中化学】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知识回顾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 =Δc Δt ,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3.规律 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深度思考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 (2)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3)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 - 1·s - 1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 1( ) (4)由v =Δc Δt 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 (5)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 (6)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 解析:×××√√ 二、课堂练习 题组一 “v =Δc Δt ”的应用 1.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应开始到10s 时,v (Z)=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079mol·L - 1·s - 1 (2)X(g)+Y(g) 2Z(g)

部编版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七章 第23讲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

第23讲 化学反应速率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2.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 = Δc Δt ,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在反应a A(g)+b B(g)??c C(g)+d D(g)中,存在v (A)∶v (B)∶v (C)∶v (D)=a ∶b ∶c ∶d (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2)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 -1 ·s -1 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1 (×) (3)由v =Δc Δt 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4)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5)有时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某物质质量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6)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7)在2SO 2(g)+O 2(g)??2SO 3(g)反应中,t 1、t 2时刻,SO 3(g)浓度分别是c 1、c 2,则t 1~t 2时间内,SO 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 c 2-c 1 t 2-t 1 (√) (8)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t c v ??=(A) (A);单位:mol/(L ·min)或mol/(L ·s)。 (3)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了解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①“动”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即:v 正=v 逆≠0 ②“等” :达到化学平衡时v 正=v 逆,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生成速率 ③“定” :外界条件不变时,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各物质的浓度、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④“变” :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影响平衡的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即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3.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涵义。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4.学会应用建立等效平衡的思维方式解决化学平衡中的常见问题。 【经典题型】 一、化学反应速率 题型一: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 【例1】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X v(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C ) A.) mol/(L 0.010 ) (NH 3 s v? =B.) mol/(L 0.001 ) (O 2 s v? = C.) mol/(L 0.001 (NO)s v? =D.) mol/(L 0.045 O) (H 2 s v? = 【方法点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题型二:以图象形式给出条件,计算反应速率 【例2】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3X+Y_______2Z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0.05mol/(L·min)__________。 题型三: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例3】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B ) A.10℃20mL 3mol/L的X溶液 B.20℃30mL 2mol/L的X溶液 C.20℃10mL 4mol/L的X溶液 D.10℃10mL 2mol/L的X溶液 二、化学平衡 题型四:已知一个可逆反应、一种起始状态

高中化学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新人教版

化学反应速率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为了让学生在研究化学应进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识,教科书安排了简单易行的实验2—1.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准确表达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2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化学概念的计算能力 2、提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能力,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实例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 四、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用实验2—1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来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通过教科书图2—1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从测量H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的快慢。这种测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H2体积的多少,也可以看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如果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的变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较这个反应进行的快慢。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测定某些反应的速率。在交流中得出: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化来表示。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总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五、教学方法 1. 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案导学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学生讨论、反思总结。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准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 答案解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1《化学反应速率》课时练 双基练习 1.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mol/(L·min)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 mol/(L·min) 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解析:选项A,A为固体,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错误。选项B,用B、C、D表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B、C、D的系数之比,正确。选项C,v(B)=错误!= mol/(L·min),正确。选项D,在这2 min内,无论用B还是用C表示,二者的变化量都是逐渐减小的,则反应速率的值也都是逐渐减小的,正确。 答案:A 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 mol/L,c(Y2)= mol/L,c(Z)= 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为() A.X2+2Y22XY2 B.2X2+Y2X2Y C.3X2+Y2===2X3Y D.X2+3Y22XY2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首先求出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分别为 mol/L、 mol/L、 mol/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即可得系数之比为 3∶1∶2。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 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取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的绝对值,所以都为正值。 答案:B 4.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5 s内从 mol/L变成 mol/L,在这15 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mol/(L·s)B. mol/L C. mol/(L·s) D. mol/L 解析:直接根据速率公式计算; 错误!= mol/(L·s)。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引言: N 2 + 3 H 2 2 NH 3、2 SO 2 + O 2 2 SO 3这二个反应都具有一个共同 点: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里涉及二个问题①.控制反应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②.控制反应的程度即让原料更多地转化为产品也即平衡问题。 1.化学反应速率的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 例:H 2、Cl 2爆炸 油的形成 酸、碱中和 钢铁的锈蚀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化学反应速率= t L c ??) (= 时间(时、分、秒)度的变化反应物(或生成物)浓/m ol 单位:mol/(L ·时间) 时间……h 、min 、s 3.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注意:①.浓度仅指溶液或气体的。 ②.固体、纯液体无浓度可言。 例1:在18 L 容积的容器中,5 h 内产生180 mol 物质;在另一容器为12 L 的容器中,10 h 内产生60 mol 物质,问哪个反应速率快? ①V (生成物)= t c ?? = h L mol 518180 = 2 mol/(L ?h ) ②V (生成物)= 0.5 mol/(L ?h ) ∴前者快 例2:SO 2氧化制SO 3反应中,SO 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2 min 后,SO 2的浓度变为1.8mol/L , 用SO 2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 2 SO 2 + O 2 2 SO 3 起始浓度(mol/L ) 2 变化浓度(mol/L ) 2-1.8 终时浓度(mol/L ) 1.8 ∴V (SO 2)= m in 2/8.1/2L mol L mol - = 0.1mol/(L ?min ) 例3:设有以下的气态反应:A + 2 B 2 C ,起始浓度c (A )=1 mol/L 、c (B ) = 1 mol/L 、c (C )= 0,1 min 后的浓度c (A )= 0.8 mol/L 、c (B )= 0.6 mol/L 、c (C )= 0.4 mol/L ,试分别用A 、B 、C 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 A + 2 B 2 C 起始浓度(mol/L ) 1 1 0 变化浓度(mol/L ) 1-0.8 1-0.6 0.4-0 终时浓度(mol/L ) 0.8 0.6 0.4 催化剂 高温、高压 450℃ V 2O 5 快 慢

化学反应速率限度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材分析 一、单元与课标关系 1.课标里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对本单元的内容分析(明线+暗线) 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线是由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构成的。 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内容:定量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反应速率的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化学反应的限度主要内容:认识可逆反应,与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通过反应速率判断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初步了解什么是化学平衡。 从课标来看,要学习的内容是相对宏观的。根据对化学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教学在知识技能的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理解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认识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在实验当中的观察,归纳总结这两块内容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点是感受控制反应条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材单元知识分层建构及衔接 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涉及初中,高中必修,选修三个学习阶段的内容: 初中:反应的快慢(冷热),反应条件(燃烧是否完全),量的多少会 对生成物产生一些影响等基础的化学反应。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限度(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的初步了解。 高中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学习阶段是呈现螺旋上升的组织特点,三个阶段都是符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制定的,所以本单元的知识处于中间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在本书中是学科知识的关键,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材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在学生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反应,并且对化学反应有了快与慢的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对于化学反应快慢的探究,告诉学生可以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2、5.6g铁粉投入到足量的100mL 2mol/L的稀硫酸中,2 min时铁粉刚好溶解,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 v(Fe) = 0.5 mol/(L.min) B v(H2SO4)= 1 mol/(L.min) C v(H2) = 0.5 mol/(L.min) D v(FeSO4)= 0.5 mol/(L.min) 3、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v(H2)=0.1mol·(L·min)-1B.v(N2)=0.1mol·(L·min)-1 C.v(N2)=0.2mol·(L·min)-1D.v(NH3)=0.3mol·(L·min)-1 4、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ml 3mol·L-1的x溶液B.20ml 2mol·L-1的x溶液 C.10ml 4mol·L-1的x溶液D.10mL 2mol·L-1的x溶液 5、下列各组溶液,同时开始反应,出现浑浊最早的是 A.20℃时5mL 0.05mol·L-1 Na2S2O3溶液与5mL 0.1mol·L-1硫酸混合 B.20℃时50mL 0.1mol·L-1 Na2S2O3溶液与50mL 0.1mol·L-1硫酸混合 C.10℃时5mL 0.05mol·L-1 Na2S2O3溶液与5mL 0.1mol·L-1硫酸混合 D.10℃时5mL 0.1mol·L-1 Na2S2O3溶液与5mL 0.1mol·L-1硫酸混合 6、把镁带投入盛有稀HCl的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与下列因素:①盐酸浓度,②温度,③镁带的表面积,④容器的密闭情况,⑤溶液的氯离子浓度,有关系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7、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 8、甲、乙两个容器内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4 mol A,乙中每分钟减少2 mol A,则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 A.甲快B.乙快C.相等D.无法确定 9、20℃时,将0.1 mol·L-1Na2S2O3溶液10 mL和0.01 mol·L-1 H2SO4溶液10 mL混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3.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不同的反应进行的快慢不一样。如:快的反应:中和反应等;中等速率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慢的反应:自然氧化等。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率。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的正值(绝对值)。 例3-1:在CCl4中:2N2O5=4NO2+O2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t=t2-t1,△[N2O5]=[N2O5]2-[N2O5]1 平均反应速率: (3-1) 经过的时间 s 时间的变化 Δt(s) [N2O5]mol· L- 1 Δ[N2O5]mol· L-1 v(N2O5) mol· L-1· s-1 0 0 2.10 ———— 100 100 1.95 -0.15 1.5×10-3 300 200 1.70 -0.25 1.3×10-3 700 400 1.31 -0.39 9.9×10-4 1000 300 1.08 -0.23 7.7×10-4 1700 700 0.76 -0.32 4.5×10-4 2100 400 0.56 -0.20 3.5×10-4 2800 700 0.37 -0.19 2.7×10-4 从表中可以看出:反应进行了100秒时: V N2O5 = |(1.95-2.10)/(100-1)|= 1.5× 10-3mol· L-1· s -1 V NO2 = |2× 0.15/100|= 3.0× 10-3mol· L-1· s -1 V O2 = |0.15÷ 2/100|= 0.75× 10-3mol· L-1· s -1 三种表示速率间关系: 这种比例关系与反应的计量数有关。 ∴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具体物质。 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个时间间隔,速率都不一样,而且在每个时间间隔里,任何时间内的

高一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解析版)

高一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1.可逆反应:3A(g)+ 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 (A) =0.6 mol·L-1·min-1B.v (B) =0.3 mol·L-1·min-1 C.v (C) =0.5 mol·L-1·min-1D.v (D) =0.2 mol·L-1·min-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以此来解答。【详解】 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 A.0.6 3 =0.2;B. 0.3 1 =0.3;C. 0.5 2 =0.25;D. 0.2 2 =0.1;显然B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把握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注意比值法应用及速率单位统一。 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 A.正、逆反应不再进行B.反应物的浓度为零 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所以反应物的浓度不为0,错误;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时,正逆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是平衡状态,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正确。 3.已知某反应aA(g)+bB(g)c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作者:————————————————————————————————日期: ?

1.已知反应A + 3B = 2C + D 在某段时间内以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1mo l/(L ·m in),则此段时间内以C 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5mo l/(L·mi n) B、1mol /(L ·mi n) C 、3mol/(L ·m in ) D 、2mo l/(L ·m in ) 2.在2A +B= 3C+4D 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A) = 0.5m ol ·L -1·S -1 B .V (B ) = 0.3 m o l ·L -1·S -1 C.V (C) = 0.8m ol ·L -1·S -1 D.V (D )= 60 mo l ·L -1·min -1 3.对于反应N2(g)+3H 2(g ) 2NH 3(g ),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H 2 B .增大容积 C .移去部分NH 3 D.降低体系温度 4.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H2 + I 2 2HI 对于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涵义解释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容器中投入了H 2、I 2、HI 三种气体 B .0到t 1时刻,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C.t 1时刻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D .t 1时刻后,H2、I 2、HI 三种气体的浓度达到相等 5.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A(g)+2B(g) C(g)+D(s)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图中曲线a 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 若使a 曲线变为b 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A 的浓度 B .缩小容器的容积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SO 2(g )+ O 2 (g) 2S O3(g)?H ﹤0 右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推断在t 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 A .使用催化剂? B.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C .降低体系温度 D.增大容器的体积 7. NO和C 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起反应,生成N2和CO 2,2()2()NO g CO g +22()2()N g CO g +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降低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8.已知:C(s)+C O2(g) 2CO (g) △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 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 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9.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t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 衡 C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v (H 2 + I 2 → v(2HI → 时反应速率t 0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习题与解答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每种分子都具有各自特有的活化能。 答:不正确,活化能是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 之差。(前提:发生化学反应;特点:活化能是个差值,是对化学反应而言的。)(2)影响反应速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对反应速率常数也都有影响。 答:温度和催化剂同时影响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浓度和压强只影响反应速率。 (3)如果某反应速率方程中每一反应物的级数,都与相应化学计量方程式 中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则该反应必是元反应。 答:否,例如H2+I2=2HI 速率方程为v=kc(H2)c(I2), 曾经长期被认为是简单反应。但研究表明,此反应经历了两个步骤 ① I2 I 2 ?(快反应,可逆平衡);) (I (I) 2 2 c c K= ; ) (I (I) 2 2c K c? =; ② HI 2 I2 H 2 → +(慢反应,元反应);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 (I) ) (H2 2 2 c c k? ? = ν; [ 将) (I (I) 2 2c K c? =带入 ] 得到其速率方程: ) (I ) (H 2 2 2 c K c k? ? ? = ν= ) (I ) (H 2 2 c c k? ? 虽然其速率方程看起来是元反应,但此反应是复杂反应。 (4)加催化剂不仅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还可影响平衡,也可使热力学认为 不能进行的反应自发进行. 答:否,加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影响化学平衡,也不能改变反应方向。 (5)反应级数只能是0或正整数。 答:错,反应级数不仅可以为0或正整数,而且可以为小数或负数。 (6)所有化学反应速率都和温度成正比。 答:不对,多数化学反应符合Arrhenius公式,但是一部分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反应(例如NO+O2=NO2)与温度成反比。 (7)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答:错[见(6)]。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 (1)已知反应A + 2B = 2D的速率方程为v=kc(A)c2(B),则该反应(③) ①是元反应②是非元反应 ③应由实验确定④无法确定 答:(1)题的正确答案是③。 (2)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②) ①增加分子总数②增加活化分子总数 ③降低反应的活化能④使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答:(2)题的正确答案是②。 (3)链反应的基本步骤有(②),在链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数目大于消耗掉的自由基数目的链反应是(④)。 ①链的引发,链的传递②链的引发,链的传递,链的终止 ③直链反应④支链反应 答:(3)题的正确答案是②和④。 3.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该反应的Δr H为负值,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加快,后来反应速率又变慢,试从浓度、温度等因素来解释此现象。 答:开始时,因为反应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加快反应了速率;随反应 物的消耗,其浓度下降,反应速率随之变慢。 4.反应A(g)+ B(g)= 2D(g),Δr H为负值,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如改变下表中各项条件,试将其他各项发生的变化的情况填入表中:

(完整版)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 表达式:v =Δc Δt ;v 表示平均速率,常用的单位是mol/(L·min)或mol/(L·s)。 3.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 (1)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它们表示的意义却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作标准。 (2)由于在反应中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无论选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值均为正值。 (4)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例1: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 (2)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 ) (3)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 )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 (5)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 答案:(1)× (2)× (3)× (4)√ (5)× 即时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 .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越大,则该物质反应就越快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第1讲 第第1 讲讲 化学反应速率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ΔcΔt ,单位为mol·L-1 ·min -1或mol·L -1 ·s -1 。 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题组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1.已知反应4CO+2NO 2 N 2 +4CO 2 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CO)=1.5 mol·L-1 ·min -1 B.v(NO2 )=0.7 mol·L-1 ·min -1 C.v(N 2 )=0.4 mol·L-1 ·min -1 D.v(CO2 )=1.1 mol·L-1 ·min -1 题组二“三段式”模板突破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2.(1)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 ·s -1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 -1 ·s -1 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若①②中用A、B 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0.3 mol·L-1 ·s -1 、0.6 mol·L -1 ·s -1 ,哪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更快?(3)若物质A 的转化率经过计算为30%,那么,物质B 的转化率为多少?你能迅速得出答案吗?考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 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 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 图中:E 1 为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 3 ,反应热为E 1 -E 2 。 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题组一浓度与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对反应A+B AB 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 ①20 mL 溶液中含A、B 各0.01 mol ②50 mL 溶液中含A、B 各0.05 mol ③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 ④0.5 mol·L-1的A、B 溶液各50 mL 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1c873574.html,]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 ·s)是指1秒钟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2.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 2+3H 2 2NH 3。根据在相同时 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 (H 2)=0.3 mol/(L ·min) B.v (N 2)=0.2 mol/(L ·min) C.v (NH 3)=0.25 mol/(L ·min) D.v (H 2)=0.4 mol/(L ·min) 3.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2C(g),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 0.6 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 ·s) ②用物质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 ·s) ③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开始时,N 2的浓度为0.5 mol/L ,2 min 以后浓度为0.1 mol/L B.开始时,NH 3的浓度为0,3 min 以后浓度为0.9 mol/L C.开始时,H 2的浓度为0.4 mol/L ,3 min 以后浓度为0.1 mol/L D.开始时,N 2的浓度为0.5 mol/L ,4 min 以后浓度为0.1 mol/L 5.某温度下按如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在锥形瓶内盛 6.5 g 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 mL 2.5 mol/L 的硫酸,将产生的H 2收集在一个注射器中,用时10 s 时恰好收集到气体的体积为50 mL(若折合成0 ℃、101 kPa 条件下的H 2体积为44.8 mL),在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锌粒表示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3 g/s B.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H + 表示10 s 内该反应的速率为0.01 mol/(L ·s) C.忽略锥形瓶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用Zn 2+ 表示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一、选择题 1.利用反应生成产物B ,在动力学上要求 ( ) (A ) (B ) (C ) (D ) 解: (B ) 一定温度时越大,速率越慢。 2.对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 ) (A ) 大大加速 (B ) 减速 (C ) 、 皆加速 (D ) 无影响 解: (C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且对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改变。 3.催化剂能加速反应的速率,它的作用机理是 ( ) (A) 增大碰撞频率 (B) 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 (C) 减少速率常数 (D) 增大平衡常数 解: (B )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原来反应的途径降低活化能来加速反应的。 4.下列有关活化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 (B ) 同一条件下同一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小 (C ) 同一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其反应速率越小 (D ) 活化能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 解: (C )活化能越大,活化分子的百分率越小,反应速率常数也就越小。 5.已知下列两个反应的活化能: (1)42284224243(NH )S O + 3KI (NH )S O + K SO + KI → 1-156.7kJ mol a E =? (2)2222SO + O 2SO → 2-1 250.8kJ mol a E =? 在同一温度下,所有反应物浓度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1)比反应(2)的速率慢。 (B) 反应(1)比反应(2)的速率快。 (C) 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D) 对于反应(1)与反应(2),当温度变化的始态、终态相同时,反应(2)的反应速率(或速率常数)的改变比反应(1)显著的多。

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图文稿

化学反应速率及计算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 表达式:v=Δc Δt ;v表示平均速率,常用的单位是mol/(L·min)或 mol/(L·s)。 3.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 (1)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它们表示的意义却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用哪种物质作标准。 (2)由于在反应中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无论选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值均为正值。 (4)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例1: 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 浓度的增加。( ) (2)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

(3)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 )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推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 (5)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答案:(1)×(2)×(3)×(4)√(5)× 即时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越大,则该物质反应就越快 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s)”和“mol/(L·min)” 2. 用纯净的CaCO 3与1 mol·L-1 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 2 。关于此反 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aCO 3 质量的减少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B.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H 2 的量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C.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溶液中Ca2+浓度的增加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D.可以用单位时间内CaCO 3 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3.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 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