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

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

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

颅内转移瘤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者。老年人脑转移瘤较其他年龄组多见,在老年脑肿瘤中发生率居第二位。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较急,病程一般很短。因此一旦发现应该及时治疗,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呢?

大多数病人先出现转移瘤的脑部疗状,如头痛,视力障碍,呕吐,癫痫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脑转移瘤饮食也是治疗的一部分,那么脑转移瘤吃什么可以控制呢?

1、脑转移瘤癌细胞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宜多吃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及时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易多吃具有抗癌功效的食物,如香菇、黑木耳、甘蓝、番茄等;易多吃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食物,如木瓜汁、胡萝卜、动物肝脏、菠菜、蜂胶等。

2、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研究发现,维生素A和C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而且维生素C还可以防止放射损伤,提高白细胞水平;此外,维生素B1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同时降低放射损伤。因此,患者宜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白菜、动物肝脏、奶类、苹果、瘦肉等。

3、此外,脑转移瘤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提高患者的食欲,增加进食量,而且还要避免患者食用高脂肪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致癌食物等,以免影响患者的病情。

4、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肿瘤无手术事故及麻醉意外之风险,无手术并发症、手术后遗症之痛苦,无放化疗之毒副反应,全天然中草药,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丁果(化名),8岁,山东省淄博市人,脑瘤

2013年,小丁果在一次舞蹈学习中腿部拉伤,治疗后走路一直不稳,又无故出现呕吐现象,到医院检查发现脑占位,在齐鲁医院进行了脑部手术,术后小丁果几乎失明,而医生说随时可能复发。

小丁果父母忧心忡忡,到各大知名医院咨询后更加为难:不管放不放疗对孩子都会有伤害。这时一位朋友向他推荐袁希福院长,说其出身中医世家,特别擅长中医治疗肿瘤,他们村好几个病人喝了袁院长的中药都恢复如初。但很多大医院都说除了放疗根本不让考虑中医,因此抱着试试的心态,小丁果的父亲带她来诊。

吃药半月左右,小丁果视力逐渐恢复,双眼都能看清东西。一个月后,小丁果不仅可以自己走,还能跳、能跑。体重增加5斤,面色红润。服药三个月后,复查显示未见任何异常,小丁果又能像正常孩子一样,高高兴兴上学。

至今,小丁果已服药四年,期间病情稳定,各项指标正常,丝毫没有复发迹象,转眼已从一个四岁的小姑娘长成了三年级的小学生。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疗法中,很多的患者首选汲取中医药精华的“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有效实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效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三联平衡疗法以帮助数万名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实现康复,赢得了患者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家属信赖与认可。

以上就是脑转移瘤饮食方面的介绍,合理的饮食搭配有助于患者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肿瘤的能力,特别是中医药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不仅能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2015 年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 倍。8%-10% 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尸检报道的结果甚至比这个概率更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最终并非死于脑转移。 尽管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概率最高,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来源,约占颅内转移瘤的50%。乳腺癌患者因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0% 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 发生在小脑,5% 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 MRI 检查显示脑转移以多发为主,脑转移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 治疗概述 1. 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已经从1988-1990 年的4.6% 下降到 1997-2000 的2.3%,手术切除+ 全脑放疗(WBRT)是目前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之一。但是手术的效果和医院的规模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关。 Patchel 将95 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WBRT 组。结果术后行WBRT 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18% 比70%,p<0.001)及神经相关死亡率(14% 比44%,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来说,外科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占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然而也有证据显示对一些预后较好的1-3 个转移瘤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 2.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和外科手术相比,SRS 微创,无手术相关死亡,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总的肿瘤体积比转移灶个数更能预测脑转移瘤患者SRS 治疗后的生存期。 1 项对205 例行SRS 的脑多发转移(4 个或更多)患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总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转移灶个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同一个研究另外一项分析提示总体积小于7cc 且转移灶小于7 个的患者亚群预后更好,这些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3 个月比6 个月,p<0.0005)。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脑转移瘤总的治疗体积<5cc 或者5-10cc 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大于10cc 的患者,单发与多发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Chang 等根据转移灶个数将患者分组,发现各组间生存期及局部控制率都无明显差别。然而15 个病灶以上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新的转移灶及远处肿瘤进展。 总的来说,总的肿瘤体积较小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适合行SRS。另外,预后好的病理类型(如乳腺癌)以及原发肿瘤得到控制的患者不论转移灶的多少更能从SRS 治疗中获益。对一些放疗抗拒的病理类型如恶性黑色素瘤及肾癌,SRS 也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其他SRS 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PS 评分以及原发肿瘤控制情况等。 日本学者将直径小于3 cm、病灶数1-4 个的132 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RS 组和SRS+WBRT 组。SRS 后行WBRT 降低了1 年局部复发率(47% 比 76%,p<0.01),但是并没有延长中位生存期(7.5 个月比 8 个月)。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因SRS+WBRT 组相比SRS 组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功能下降(52% 比24%),入组了58 例患者而提前终止。数据分析提示SRS+WBRT 组1 年无复发生存率高于SRS 组(73% 比27%)。

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Neurosurgery: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医脉通2013-04-07 近期发表于《神经外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Neurosurgery 2013 Mar;72(3):317-25,附全文下载]表明,对于进行肿瘤全切术(GDP)且需接受低量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术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是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研究者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Jared Gans博士及其同事指出,“随着多种实体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生存率提高,同时全脑放射治疗的神经认知功能副作用也显现出来。重要的是要了解替代治疗方案,尤其是SRS作为转移性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切除辅助治疗的作用。” 研究概述 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文献回顾,分析了14项研究,共626例患者,评估手术切除后仅实施辅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转移性颅内肿瘤的结局。 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4.3个月。队列中单发转移灶发病率较高是唯一与总体生存率较高相关的特异性术前或患者因素。平均83%的患者实现了肿瘤生长粗抑制,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半数研究发现1年时的中位局部控制率为81%(平均85%)。 局部控制率与放疗后肿瘤体积较小和肿瘤全切(GDP)率独立相关。49%的患者发生远处颅内复发(失败),29%需要挽救性WBRT,这是研究中最常见的挽救性治疗方法。 粗局部控制率和中位总生存期均不受放射外科治疗边界范围大小的影响。作者指出,在切除腔周围增加1mm~3mm放疗范围,对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期方面的优势仍存在争议。 作者写道,“大边界导致辐射相关的实质变化,虽然无症状,但有导致认知障碍的风险。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如水肿,可能存在少报现象。” Gans博士及其研究团队说,“有必要直接比较患者对WBRT和SRS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以充分比较每一种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研究还表明,目标肿瘤体积较小,放射治疗和全切除的疗效好,可增加局部控制率。

2015 年 NCCN 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2015年NCCN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倍。8%-10%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尸检报道的结果甚至比这个概率更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最终并非死于脑转移。 尽管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概率最高,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来源,约占颅内转移瘤的50%。乳腺癌患者因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0%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发生在小脑,5%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 MRI检查显示脑转移以多发为主,脑转移瘤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 治疗概述 1.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已经从1988-1990年的4.6%下降到1997-2000的2.3%,手术切除+全脑放疗(WBRT)是目前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之一。但是手术的效果和医院的规模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关。

Patchel将95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 +WBRT组。结果术后行WBRT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18%比70%, p<0.001)及神经相关死亡率(14%比44%,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多发脑转移瘤来说,外科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占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然而也有证据显示对一些预后较好的1-3个转移瘤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和外科手术相比,SRS微创,无手术相关死亡,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总的肿瘤体积比转移灶个数更能预测脑转移瘤患者SRS治疗后的生存期。 1项对205例行SRS的脑多发转移(4个或更多)患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总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转移灶个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同一个研究另外一项分析提示总体积小于7cc且转移灶小于7个的患者亚群预后更好,这些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3个月比6个月,p<0.0005)。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脑转移瘤总的治疗体积<5cc或者 5-10cc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大于10cc的患者,单发与多发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2015-年-NCCN-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丁香园

2015 年NCCN 脑转移瘤诊断治疗指南- 丁香园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约为颅内原发肿瘤的10 倍。8%-10% 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颅内转移。尸检报道的结果甚至比这个概率更高。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病人得到了合适的治疗,最终并非死于脑转移。尽管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概率最高,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见的颅内转移来源,约占颅内转移瘤的50%。乳腺癌患者因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80% 的脑转移瘤发生在大脑半球,15% 发生在小脑,5% 发生在脑干。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分支血管较窄,所以转移瘤好发于此处。MRI 检查显示脑转移以多发为主,脑转移瘤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和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似,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治疗概述1. 外科治疗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死亡率已经从1988-1990 年的4.6% 下降到1997-2000 的2.3%,手术切除全脑放疗(WBRT)是目前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标准治疗之一。但是手术的效果和医院的规模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相关。Patchel 将95 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手术WBRT 组。结果术后行WBRT 明显减少了局部复发率(18% 比70%,p<0.001)及神经相关死亡率(14% 比44%,p=0.003),两组总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多发脑转移瘤

来说,外科的作用仅限于获取病理或者减轻占位效应及颅高压症状。然而也有证据显示对一些预后较好的1-3 个转移瘤患者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2.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外科手术相比,SRS 微创,无手术相关死亡,水肿及放射性坏死等晚期并发症少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总的肿瘤体积比转移灶个数更能预测脑转移瘤患者SRS 治疗后的生存期。1 项对205 例行SRS 的脑多发转移(4 个或更多)患者的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总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而转移灶个数对预后无明显影响。同一个研究另外一项分析提示总体积小于7cc 且转移灶小于7 个的患者亚群预后更好,这些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3 个月比6 个月,p<0.0005)。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示脑转移瘤总的治疗体积<5cc 或者5-10cc 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大于10cc 的患者,单发和多发脑转移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Chang 等根据转移灶个数将患者分组,发现各组间生存期及局部控制率都无明显差别。然而15 个病灶以上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新的转移灶及远处肿瘤进展。总的来说,总的肿瘤体积较小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适合行SRS。另外,预后好的病理类型(如乳腺癌)以及原发肿瘤得到控制的患者不论转移灶的多少更能从SRS 治疗中获益。对一些放疗抗拒的病理类型如恶性黑色素瘤及肾癌,SRS 也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其他SRS 的预后因素包括年龄、PS 评分以及原发肿瘤控制情况

脑转移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60 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放射治疗科, 广东广州510060 1.StateKeyLaboratoryof OncologyinSouthChina, Guangzhou,Guangdong510060,P.R.China 2.DepartmentofRadiation Oncology, SunYat-senUniversityCancer Center, Guangzhou,Guangdong510060,P.R.China 通讯作者:吴少雄 Correspondenceto:Shao-XiongWuTel.:86.20.87343384 Fax:86.20.87342025 Email:wushaox@mail.sysu.edu .cn 收稿日期:2009-08-18 接受日期:2009-09-02《癌症》ChineseJournalofCancer,2010,29(2):217-222 ·临床研究· [Abstract]BackgroundandObjective:X-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RT) isoneoftheeffectivetreatmentsforbrainmetastases(BM).Thisstudywas toevaluatetheefficacyofSRTonBM,andinvestigateprognosticfactors. Methods:BetweenJuly1999andDecember2004,atotalof122intracranial lesionsin78patientswithBMweretreatedusingSRTinourcenter.Forty- ninepatientshadasolitarylesionand29hadmultiple(2-6)lesions.The medianSRTdosewas15Gy(11-24Gy)insinglefractionfor38lesions, and24Gy(11-40Gy)in2-6fractionsfor84lesions.SRTwascombined with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of30-40Gyfor39patients. 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andoverallsurvival(OS)wereestimatedby Kaplan-Meiermethod.Univariateandmultivariateanalyseswereperformed bythelog-ranktestandCoxmodel,respectively.Results:Themedian survivaltimewas12.9months(1.7-77.4months).The1-yearintracranial PFSratewas87.4%.The1-and2-yearOSrateswere53.9%and25.8%, respectively.Un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the1-yearOSrateswere significantlyhigherinthepatientswithpretreatmentKPSof≥70, extracraniallesionscontrolledandSRTcombinedwithWBRTthaninthose withKPSof<70(60.7%vs.29.4%,P=0.002),extracraniallesions uncontrolled(69%vs.44.9%,P=0.005)andSRTalone(64.1%vs. 43.4%,P=0.03).ThebenefitoftreatingwithWBRTincombinationwas mainlyachievedinpatientswithextracraniallesionscontrolledorwithmore thanoneintracraniallesion.Mult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KPSscoreand statusofextracraniallesionswereindependentprognosticfactorsforOS. Conclusions:SRTisaneffectiveandsafemodalityforBM.SRTcombined withWBRTmayprolongthesurvivaltimeforpatientswithextracraniallesions controlledormultipleintracraniallesions.Independentprognosticfactorsfor OSareKPSscoreandstatusofextracraniallesions. Keywords:Brainmetastasis,effect,prognostic,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摘要】背景与目的: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SRT)是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意在评价脑转移瘤患者SRT的疗 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自1999年7月至2004年12月止,78例脑转移瘤 患者在本中心接受SRT方式治疗。其中,49例为单发病灶,29例为多发(2~6个) 病灶,总病灶数为122个。38个病灶采用SRT单次治疗,中位处方剂量为15Gy (11~24Gy)。84个病灶采用SRT分次(2~6次)治疗,中位处方剂量为24Gy(11~ 40Gy)。39例SRT联合全脑放疗30~40Gy。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 脑转移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魏微1,2,邓美玲1,2,吴少雄1,2,曾智帆1,2,李凤岩1,2, 王汉渝1,2,包勇1,2,高远红1,2,陈立新1,2 EfficacyofX-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onbrainmetastasesand prognosticanalysis WeiWei1,2,Mei-LingDeng1,2,Shao-XiongWu1,2,Zhi-FanZeng1,2,Feng-YanLi1,2, Han-YuWang1,2,YongBao1,2,Yuan-HongGao1,2,Li-XinChen1,2 217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2-08-01 10:16 (征求意见稿) 目录 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第二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一、抗肿瘤药物的管理 (一)分级管理 (二)使用管理 (三)配置管理 (四)人员资质管理 二、落实与督查 第三章各类抗肿瘤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一、细胞毒类药物 (一)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二)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 (三)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 (四)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五)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M期干扰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 (六)其他细胞毒药物 二、激素类药物 (一)芳香化酶抑制剂 (二)雌激素和抗雌激素 (三)雄激素与抗雄激素 (四)孕激素 (五)RH-LH激动剂/拮抗剂 三、肿瘤分子靶向和生物治疗 (一)生物反应调节剂 (二)单克隆抗体

(三)细胞分化诱导剂 (四)细胞凋亡诱导剂 (五)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 (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七)基因治疗 (八)多靶点小分子抑制剂 四、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一)造血生长因子 (二)止吐药 (三)镇痛药 (四)抑制破骨细胞药 (五)神经精神用药 第四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一)鼻咽癌 (二)鼻腔和鼻旁窦恶性肿瘤 (三)喉癌 (四)甲状腺癌 二、胸部肿瘤 (一)非小细胞肺癌 (二)小细胞肺癌 (三)胸腺肿瘤 (四)恶性胸膜间皮瘤 三、消化系统肿瘤 (一)食管癌 (二)贲门癌 (三)胃癌 (四)结直肠癌 (五)胆管癌、胆囊癌 (六)胰腺癌 (七)肝癌 四、乳腺癌 (一)复发转移乳腺癌药物治疗 (二)可手术乳腺癌术后抗肿瘤药物治疗 五、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肿瘤 (一)肾上腺肿瘤 (二)肾脏肿瘤 (三)尿路上皮癌 (四)前列腺癌

脑转移瘤诊疗指南

脑转移瘤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中老年人多见。 2.可有原发恶性肿瘤史。 3.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明显。 4.根据病变部位出现局部定位体征。 5.可有精神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状。 【体格检查】 1.颅内高压征。 2.局灶性脑损害征。 【辅助检查】 1.CT、MRI扫描:可提示肿瘤部位、数量、范围,脑组织周围水肿及移位情况。 2.实验室检查:腰穿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高或个别可找到瘤细胞。 3.ECG、胸部X光片,肝、肾、前列腺功能及肝肾超声,电解质、血糖等。 【诊断】 1.既往有恶性肿瘤病史的病人,出现颅内高压征及局部定位征。 2.无恶性肿瘤病史,年龄在40~60岁的病人出现颅内高压征及局部定位征,短期内病情进展较快。

3.CT、MRI呈现典型影像,脑实质内多发或单发圆形占位,强化后明显增强,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 4.对疑有转移瘤的患者,应常规行肺部X光片、腹腔实质脏器B超及消化道造影检查。 【鉴别诊断】 1.胶质瘤很少多发,无周身肿瘤史,瘤周水肿相对较转移瘤轻。 2.脑脓肿多有感染史,如:中耳炎、乳突炎、心脏病史。 3.脑出血CT平扫可显示高密度影,但肿瘤CT强化可见瘤结节。 【治疗原则】 1.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首选药物治疗,如:激素、脱水剂等,病情稳定后再采取其它治疗方法。 2.多发性转移瘤,手术不能全部切除肿瘤,放疗、化疗较为合理。 3.单发转移瘤,原发灶切除后,应及早切除转移瘤,辅以放疗、化疗。 4.对查不出原发肿瘤的脑转移瘤,应尽早手术切除病灶,以明确诊断。 5.化疗可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选用适当抗癌药物。 6.放疗可选用r刀、直线加速器,放射剂量为3900rad/21天或5200rad/35天。

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

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5-07-16T15:33:50.230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5月第5期供稿作者:朱中成 [导读] 既往脑转移瘤的治疗大多采用全脑照射,作用比较局限,30-50%的患者颅内肿瘤无法有效控制[1]。 朱中成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061000)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脑转移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采取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 vs 26.93%)(P<0.05);12、 24个月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 vs 38.46%, 38.46% vs 19.23%)(P<0.05)。结论: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有效抑制脑转移瘤生长,提高局部控制率。 【关键词】脑转移瘤;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 既往脑转移瘤的治疗大多采用全脑照射,作用比较局限,30-50%的患者颅内肿瘤无法有效控制[1]。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技术能用于单发性或多发性脑转移瘤的治疗,全脑放射治疗的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提高脑转移瘤的近期治疗疗效。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脑转移瘤治疗效果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52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40-72(49.23±5.68)岁;原发肿瘤为肺癌45例、乳腺癌3例,胃癌2例,食管癌2例;单发转移灶18,多发转移灶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结构、肿瘤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行全脑放射治疗的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先行立体定向CT定位,患者平静状态下,固定头位,做好头部皮肤标记点,用2mm 薄层增强CT扫描,将定位CT影像通过影像传输系统传至TPS治疗计划系统中,肿瘤靶体积外放3-5mm作为计划靶区体积,并要求9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使用内置双聚焦多页光栅,设立3-4个非共面适形野,行立体定向放射等中心照射。Lantis治疗记录验证系统验证放射剂量和靶区后,面膜固定头位,使用放射治疗模拟机(SL-IE型)行全脑等中心模拟定位,勾画全脑模拟图,制定全脑放疗计划并输送至Lantis治疗记录验证系统,采用6MV-X射线,90°和270°两野同时照射。将SRS计划及全脑放疗计划一并传到全数字化平台上,先行SRS治疗,再执行全脑放射治疗【2】。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均给予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磷酸钠5mg静脉滴入,以降低颅内压。 (2)本研究选用美国GE64排螺旋CT机,北京大恒TPS治疗计划系统,放疗设备为美国瓦里安SN5411医用直线加速器,采用6MV-X射线。 1.3观察指标 分别与治疗后第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复查颅脑CT,观察肿瘤局部进展情况。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3】评价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分别设置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NC)、进展(PD)四个标准,有效率RR= (CR+PR)/总例数,疾病控制率=(CR+PR+NC)/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CR3例,PR10例,NC9例,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 vs 26.93%)(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77% vs 65.38%)。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比较 [n(%)] 2.2随访肿瘤控制率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观察组12、24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54%(16/26)、38.46%(10/26)对照组分别为 38.46%(10/26)、19.23%(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癌是发生脑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肿瘤,脑转移瘤患者的手术机会较少,有些病灶位于手术难以切除的部位,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放射治疗成为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 脑转移瘤患者单纯行全脑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广,能控制颅内多发转移瘤的生长,但正常脑组组的耐受性使放射总剂量相对受限,影响受照射肿瘤的控制效果。SRS治疗聚焦高能射线照射,能较好的控制受照射肿瘤病灶,但对多发转移灶控制欠佳[4]。全脑放射治疗兼顾了多发转移灶,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单发较大转移瘤给予较高剂量的放射治疗,又兼顾了多发转移灶,二者联合放疗可优势互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全脑放射治疗同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有效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全脑放射治疗同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较优。 全脑照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多发脑转移的最佳放疗方案,先行全脑放疗控制微转移灶,再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使肿瘤局部剂量得到提高,进一步控制肿瘤生长,从而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穆海玉【5】研究立体定向加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6、12个月

脑转移瘤的循证医学与治疗指南

脑转移瘤的循证医学与治疗指南 申文江北大医院100034 恶性肿瘤脑转移是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约20%~40%的癌症患者发生脑转移,尤其是好发生在肺癌和乳腺癌患者。临床、影像、和尸体解剖显示脑转移病例的一半是孤立性,另一半则为多发性。多发转移病灶,70%在幕上。脑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精神状态改变和限局性衰弱,大约一半以上病人有较明显症状。接近一半的患者有明显脑转移体征,如癫痫发作,10%~20%的病人有步态共济失调。 脑转移的预后因素 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一般都很差,最常用的预后分析系统是美国放射肿瘤协会(RTOG)根据递归分割分析(RPA)作出的分类。根据患者确诊时的年龄、有无颅外转移灶、体能状态评分(KPS),及原发灶的状况,将预后分为3级,级别越高预后越差(表1)。根据这个分析的结果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2.3个月~7.1个月。Sperduto等根据RTOG脑转移数据库的分析结果建议用新的预后因子,另用3个指数,制定出修订版的预后评估量表(Graded Prognostic Assessment,GPA),用影像因子(转移个数)、中线偏移、全脑放疗(WBRT)后的反应,将预后状况分为0-4分,分值升高说明生存状况改进(表2)。RTOG递归分割分析数据库认为,原发癌的情况对脑转移预后有明显影响;但对RTOG分级预后的评估量表的分析显示,转移灶数目1个,2-3个,或超过3个,对判断预后有价值。两个评估系统都未提及原发癌的病理类型对预后的影响。 表1.脑转移瘤RTOG RPA分级 分级病例特点MST(月) 1 KPS≥70 7.1 <65岁 原发肿瘤控制 无颅外转移 2 全部其他情况 4.2 表2.脑转移瘤RTOG GPA预后评估分级 分值 0 0.5 1.0 年龄(岁)>60 50-59 <50 KPS <70 70-80 90-100 CNS转移数>3 2-3 1 GPA记分MST(月)病例数 0-1 2.6 143 1.5- 2.5 3.8 666 3 6.9 168 3.4- 4.0 11 102 GPA:预后评估量表(Sperduto,2008) 脑转移的病理生理学和疗效 在全部脑转移中,肺癌占30%-60%,其他原发癌包括乳腺癌、黑色素瘤、肾细胞癌,

脑转移瘤的手术指征

在癌症的治疗,手术可以说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切除病灶,控制病情,甚至有些早期患者实现长期生存,临床上脑转移瘤也是比较常见的,很多患者和家属往往都愿意选择手术治疗,那么脑转移瘤适合手术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脑转移瘤的手术指证。 颅内转移的治疗争议较多,因无对照、随机的临床资料,对不同治疗方式如放疗、化疗、手术的评价难有客观结论。几乎所有的文献中有关颅内转移瘤的处理都是局限的,主要是几个关键因素缺乏可比性,如系统疾病的病程阶段、神经损害症状的程度、转移灶数目及部位、瘤细胞类型或原发灶对放疗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合等。 尽管如此,外科治疗对多数患者有好处,包括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近年来,随着早期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进展,对于颅内转移瘤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 脑转移瘤患者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神经功能状态、原发肿瘤部位及治疗情况、脑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综合考虑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主要适合于单发性转移瘤,原发病灶已切除或未找到原发灶,且能够耐受手术者;此类患者约占脑转移瘤的20%~25%。 处于可手术部位的脑转移瘤,当它们对化疗或放疗不敏感时可采取手术治疗。对放疗敏感的脑转移瘤中,如果存在危及生命的较大肿瘤,可先切除大肿瘤,再放疗。 以上脑转移癌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虽然可以暂时性的改善症状,但是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对于脑转移的治疗也要注重全身性的治疗和调理,特别是中医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全面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中医用于辅助其他手术治疗,中医辅助手术、放化疗上能够降低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的几率,修复受损的机体,有利于患者更快的康复。对于一些年龄偏大,体质较差,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单独采用中医药治疗,也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著名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提醒广大病友,患有脑转移瘤的患者应该及早到医院做全方面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自身的身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适合手术治疗的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不适合手术治疗的可以选择其他治疗方案,特别是中医药适用于各个阶段,应该尽早的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肿瘤诊治规范(完整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的通知 (卫办医管发〔2010〕1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各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卫生局: 为规范市、县级医院肿瘤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我部于2010年9月印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0〕153号),决定在16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开展8种常见肿瘤市、县级医院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为指导试点医院做好相关试点工作,我司组织制定了《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从卫生部网站医疗服务监管司主页下载),请你们指导试点医院做好相关工作。在试点工作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联系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附件: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附件: 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肺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一)肺癌(lung cancer)。 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腺体或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 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 一种特殊病理学类型的肺癌,有明显的远处转移倾向,预后较差,但多数病人对放化疗敏感。 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除小细胞肺癌以外其他病理学类型的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程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二)中心型肺癌(central lung cancer)。 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及以上的肺癌。 (三)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 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以远的肺癌。 (四)隐性肺癌(occult lung cancer)。 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未发现病变的肺癌。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脑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脑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五位[1]。结直肠癌远处转移器官主要是肝、肺、骨、脑等,针对肝脏和肺脏转移的治疗趋于规范,但对于预后更差的脑转移患者治疗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 由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较前延长,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脑转移灶更容易被发现,结直肠癌脑转移发生率较前明显升高。若不进行治疗,结直肠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差。而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中,并无针对脑转移的诊疗流程,在此背景下,我们针对结直肠癌脑转移的多学科诊疗的目标、诊疗方式、随访监测等方面的问题和争议,组织多学科专家编写本共识,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进行临床实践。 一、方法学 1.专家小组的构成: 专家组成员 专家组成员来自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学组以及其他专科的特邀专家,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专业方向包括神经外科、结直肠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科及病理科等。 2.声明: 组织专家撰写共识初稿,随后进行的共识研讨会上,参会专家对初稿中的问题和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充分的讨论,再针对共识中涉及的诊疗

过程设定了相关问题,发给专家组所有专家代表进行投票,收集他们对每个问题的投票结果。 3.共识一致性级别: (1)投票100%一致:所有专家完全达成共识,一致推荐。(2)投票75%~99%一致:绝大多数专家达成共识,推荐。(3)投票50%~74%一致:多数专家达成共识,少数专家存在分歧但推荐。(4)投票<50%一致:不推荐。 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和分类 脑转移性肿瘤包括脑实质转移(brain metastasis)和软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carcinomatosis)。脑实质转移常见的部位依次是大脑半球、小脑、脑干;软脑膜转移又称癌性脑膜炎(carcinomatous meningitis),比较少见但预后更差[2]。脑转移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率较低,约为0.6%~3.2%[3],其中直肠癌脑转移的发生率略高于结肠癌(4.4% vs. 2.9%)[4]。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原发疾病诊断至脑转移诊断的时间间隔为20~40个月[3]。脑转移发生较晚,在确诊前常伴有其他器官(如肝脏、肺脏)的远处转移[5,6]。 1.脑实质转移 脑转移瘤与颅内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特异的局限性症状和体征[7]。随着病情进展,晚期脑转移患者主要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各功能区病变有其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且不同部位可产生不同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包括:精神症状、癫痫发作、

一文掌握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一文掌握肺癌脑转移的诊治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2个月。合理优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改善生活质量。 为什么脑转移癌最易发生在大脑半球约80%的脑转移癌发生在大脑半球,最常见灰白质交界处,是因为肿瘤细胞是通过血流进入脑内,而血流系统如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系统的血管在此处发生改变,血管变窄变小,使肿瘤细胞容易滞留。 小脑转移占15%,脑干转移占5%。不同的病理类型转移率?在非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肺腺癌、鳞癌及大细胞癌发生脑转移的风险分别为11%、6%及12%。 肺腺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明显增加了脑转移的发生率,且与突变位点无关。 小细胞肺癌(SCLC)首次就诊时脑转移发生率为10%,诊疗过程中为40%-50%,存活2年以上的患者脑转移达60%-80%。临床表现无需多说,但要注意脑膜转移的临床要点脑实质转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症状体征。 脑膜转移的临床表现:①脑实质受累及脑膜刺激表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精神状态改变、意识朦胧、认知障碍、癫痫发作和肢体活动障碍等;

②颅神经受累表现:常见的受累脑神经有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等,表现为视力下降、复视、面部麻木、味觉和听觉异常、吞咽和发音困难等; ③颅内压增高表现和脑积水压迫脑组织引起的进行性脑功 能障碍表现(智力障碍、步行障碍、尿失禁)等; ④如同时伴有脊膜播散则还可出现脊髓和脊神经根刺激表现,如神经根性疼痛、节段性感觉缺损、肢体麻木、感觉性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肺癌脑转移都需要哪些辅助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目前脑转移首选的影像检查。头颅MRI平扫典型脑转移瘤可见T1中低、T2中高异常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增强扫描后可见较明显强化。 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平扫时脑转移瘤多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少数为高密度灶;典型脑转移瘤在增强CT 上强化明显,周围可见水肿。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C T):正常脑组织对18F -脱氧葡萄糖(18F-FDG)呈高摄取,故PET-CT对脑转移瘤、尤其是小的脑转移灶不敏感,应结合头颅MRI或增强CT扫描增加检出率。 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可行脑脊液压力检测,收集脑脊液并完善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学病理诊断检查。 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鳞状上皮

DWI在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12年11月第9卷第33期·影像与介入· 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脑胶质瘤与转移瘤是成人脑内常见的肿瘤类型,能准确 无创鉴别诊断这两种类型的肿瘤对于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帮 助。常规MRI 显示脑胶质瘤、脑转移瘤瘤旁水肿区均为长 T1、长T2信号影,而DWI 是通过测量组织中水分子的运动 (布朗运动)来鉴别不同的组织病变[1-2]。病理学的研究发现脑 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瘤旁水肿区不同(脑胶质瘤瘤旁水肿区有 肿瘤细胞的浸润,而脑转移瘤瘤旁水肿区为血管源性水肿)[3-4], 因此,DWI 能帮助鉴别这两种类型的肿瘤。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7月~2012年4月在我院检查并经手术病理、临床证实的脑内占位性病灶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7~66岁,平均(52.45±10.53)岁。高级别脑胶质瘤20例(间变性星型细胞瘤WHO Ⅲ级8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瘤WHO Ⅲ级2例,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10例)和18例脑转移瘤(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3例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1.2影像学资料采用GE Signa 3.0T HDx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38例患者均进行了MRI 常规平扫,MRI 常规检查包括Ax-MPRGE : DWI在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黄仁华1沈加林2路青2闫俊荣2谢华英1白永瑞1▲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上海200127;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上海200127 [摘要]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 )在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脑内占位病例,20例脑胶质瘤(WHO 分级Ⅲ级10例,Ⅳ级1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脑转移瘤,所有患者均行MRI 常规检查和DWI 检查。测量瘤体、瘤旁水肿区及对侧正常区的ADC 值,瘤体区的标准化ADC 值(rADC-t )=瘤体ADC 值/对侧正常区ADC 值;瘤旁水肿区的标准化ADC 值(rADC-p )=瘤旁水肿区ADC 值/对侧正常区ADC 值。结果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液化坏死区DWI 上均呈低信号。20例胶质瘤瘤体及瘤旁水肿区的ADC 值均高于对侧正常组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18例脑转移瘤瘤体及瘤旁水肿区的ADC 值均高于对侧正常组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胶质瘤与脑转移瘤rADC-t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胶质瘤的rADC-p 值明显低于脑转移瘤,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WI 可以用来帮助鉴别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从而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脑胶质瘤;弥散加权成像;脑转移瘤 [中图分类号]R445.2;R73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c )-0093-03 Application of DWI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ain glioma and brain metastases HUANG Renhua 1SHEN Jialin 2LU Qing 2YAN Junrong 2XIE Huaying 1BAI Yongrui 1▲ 1.Department of Chemotherapy,Ren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127,China; 2.Department of Radiology,Ren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127,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s of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ain glioma and brain metastatic.Methods 38cases of brain space occupying,20cases of brain glioma (WHO,grade Ⅲ10cas -es,grade Ⅳ20cases,all cases were confirmed histologically)and 18cases of brain metastases were collected.All the pa -tients were given normal MRI examination and DWI examination.Value of ADC of tumor area,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u -mor and normal control area were measured.Value of normalized ADC of tumor area (rADC-t)=value of ADC of tumor area/value of ADC of normal control area;value of normalized ADC of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umor (rADC-p)=value of ADC of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umor/value of ADC of normal control area.Results DWI test shown low signal levels in liquefy and necrosis areas of brain gliomas and brain metastases.In 20cases of brain glioma,ADC values of tumor are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umor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 area,and all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in 18cases of brain metastases,ADC values of tumor are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tumor were higher than the value of c normal control area,and all groups had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rADC-t between brain gliomas and brain metastases (P >0.05);rADC-p value of brain gliomas was signifi -cantly less than the value of brain metastases,and two groups of value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Conclusion DWI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brain glioma and brain metastases,and provide the best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Brain gliomas;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Brain metastases [作者简介]黄仁华(1981.5-),女,江西樟树人,主要从事头颈部肿瘤放射 诊断治疗。 ▲通讯作者9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