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亚自然地理特征

西亚自然地理特征

西亚自然地理特征
西亚自然地理特征

西南亚地理区划

1、位置

位于亚洲西部、西南部,约在13°-55°N,30°-70°E之间,主要包括伊朗高原区、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高加索山地、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和美索不达米亚高原,地处五海三洲之地。

2、地形

以高原为主,中部平原,山地广泛分布。

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高原:伊朗高原、安拉托利亚高原、亚美尼亚火山高原、阿拉伯高原。

山地:大高加索山脉。

3、气候

炎热干燥,全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mm,多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温暖,冬季湿凉多雨;(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区域,伊高两缘)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副高控制):全年炎热干燥(阿拉伯半岛,伊朗高原南缘)

4、水文

内陆流域及无流区面积大,地表径流贫乏,河网稀疏。除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外,多为短小河流,大部分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靠冰川融雪水补给,河流水量较小,季节变化显著。

5、植被

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荒漠和半荒漠,部分地区有温带草原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区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

6、土壤

灰钙土、棕钙土、棕漠土

7、资源

①以矿产资源最为丰富

②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是由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两河流域,是西南亚地区

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③铁矿也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储量大、品位高。

④土地主要适于放牧可耕地较少

⑤水资源缺乏

8、生态环境问题

西南亚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低、常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较少、温度高易发生干旱。土地荒漠问题突出。

自然地理特征描述类

自然地理特征描述类 地理事物的特征是指该地理事物区别于其他地理事物的最典型的标志,它一般用来表示该地理事物的形态、状态、属性、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内容。在高考地理非选择题中,特征描述类比较常见,如描述某海岸线形状特征、据图描述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状况及地形特征、根据材料归纳某河流的水文特征等。 审题要求:此类问题常涉及行为动词有“归纳、列举、概括、简述、简析、说明、描述、分析”等,中心词一般为“特征”“特点”等,关键词常有“(时空)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发展变化”等。 答题思路 一.地理位置特征 归纳描述角度: 1.半球位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2.大洲位置(哪个洲的哪个位置) 3.纬度位置(高中低纬、热量带); 4.海陆位置(大陆东西部、大洋东西岸、临海、离海较近、深居内陆); 5.相对位置(与哪些国家接壤、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与哪些行政区相邻、与交通线的位置关系等) ①坡向:阴/阳坡;迎/背风坡 ②海拔高低; ③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交通相对位置。 表述范例:①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台、东南亚等经济发达地区;②“硅谷”周边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人才众多;③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河海交汇,同时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南北航线的中点,地理位置优越。

【例题】(13 年四川卷)14(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 分) 标准答案: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地处北美洲南部(2 分); 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 带)(2 分); 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 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 黎加(2 分)。 解析答案: 【练习1】(11 年上海卷)37(2)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6 分) 【练习2】阅读下图,简述新西兰的地理位置特征。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第二章自然结构 第一节中国地貌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2. 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 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 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案版)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滚动训练 一、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濒临波斯湾,城市化水平高达98.3%;人口396.5万(2013年),其中科威特籍人口只占总人数的38%,外籍人口中以印度人最多,其次是埃及。该国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几乎全部农产品都需进口。近年来,该国重视发展多种经济,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下图示意科威特位置和范围。 (1)简述科威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 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材料三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上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即大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为我国“一带”建设局部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描述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植被)。 4.纺锤树为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的落叶乔木,高约30米,树干粗大,但木质却非常疏松(表硬里软),根系较发达。该树种耐旱忌涝,喜热、喜光、忌寒。现我国福建与广东都有栽植,下图所示纺锤树由珠海农科所从国外引进。下面为哥伦比亚示意图与纺锤树景观图。 (3)据材料说明纺锤树适应哥伦比亚自然环境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中国自然地理

中国自然地理 一、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很大比重。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 4.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逐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这是中国地貌中轮廓的显著特征。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一)、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之间以及岷山- 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之中,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流水作用弱,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伏和缓,是中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 ③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向南与秦岭山脉之间为黄土高原,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地形面上。在第四纪冰期干寒气候条件下,黄土沉积旺盛,新城区是文明的黄土高原,学生见冰期气候转向,温湿,质地疏松的黄土金流水,强烈侵蚀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布。 ④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第二阶梯地形面上,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暖湿,

除滇中、滇东和黔西北尚保存着起伏较为和缓的高原面以外,大部分地区被长江、珠江及元江等河流分割成崎岖不平的地表,石灰岩分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好。 (二)、四大盆地。 ①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为2600到3100米,盆地四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所环抱,构造上属东昆仑褶皱系中的柴达木拗陷,面积约25.5×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为中国第三大盆地,盆地气候干燥,分布着许多盐湖和盐沼,盐矿资源品种繁多,储量丰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资源和油气资源等也都非常丰富。盆地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作物单产高;河流沿岸,牧草肥美,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有聚宝盆之称。 ②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为53×10的4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盆地,由于身处内陆腹地,又加高山环抱,地形封闭,气候极端干旱,其植被稀疏,干燥剥蚀和风蚀风积作用显著,分布着中国最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盆地边缘到盆地内部地表组成物质和地貌形态呈环带状排列。环盆的边缘,受两侧高山冰雪融水滋润,分布着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沃野绿洲,其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衢。 ③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面积约38×10的四次方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盆地中分布着中国面积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盆地西部山地不高,又有很多缺口,属半封闭型盆地,降水稍多,植被较密,主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盆地南缘受天山冰雪融水浇灌,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④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由于受海陆位置、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用的地理特征 三大自然区的地理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季风区; 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原/东部季风区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背靠内陆高原,面向海洋。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东部季风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降水、气温等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的更替。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湿润程度较高,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二、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在海平面1000米以下。东部有许多广阔的平原,平原间的高地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

三、河流为外流河,长江、黄河、珠江、辽河、海河等大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四、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大现状多为农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生物种类繁多。 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极少数的地方以外,天然植被已不复存在,栽培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的主要农耕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面积占全国陆地的30%,人口只占全国的4%。其地理位置是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内陆地区。农业包括:东部温带草原牧场,西部山地牧场;灌溉农业:考河水,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有以下特点: ①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在1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既横亘有3000米以上的山脉,也有海拔在250~500米的内陆盆地,吐鲁番的盆地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 ②因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在400毫米左右,西部则减少到100毫米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③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土壤主要是在荒漠植

10、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命题规律】 选取典型的世界或中国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系统地地理知识的命题设计,此类命题比重较大,因此准确把握重点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学会区域分析与比较是灵活应考的关键。 【学习目标】 1.能在地图上辨认各种地形,能描述各类地形的特征。 2.能描述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原因。 3.能解释世界上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能力初探】 (2008年北京卷)36.(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7分)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8分) 图 9

【2012年福建卷】图13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图 13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

(经典例题)图一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二是其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离岸风 M 2000 城市 国界 等高线 河流 洋流 (1)读图一,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2)图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4分) (3)分析图二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特别提醒】解答区域综合特征类试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如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等方面分析。 (2)语言的组织:①明确要描述什么,即描述的方向,主要是将地理问题和地理原理相对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②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角度和层次是否完整;③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不能丢而且要准确,尽量使用学科术语而不能口语化。 【课后拓展】 (2008年北京卷)36.(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7分) 【2009年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 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 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图 9

2019自然地理特征与成因分析

2019地理特征与成因分析 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答: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为红壤为主。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30°N纬度位置低,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的交汇处。3 低。 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 包括对气候类型及分布、气温、降水、光照以及气象灾害的描述。 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点描述 1、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 面状分布:平原、沿海地区密集; 线状分布:沿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山谷分布; 斑点状分布:沙漠中绿洲。 ①“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 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②“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③“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例: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例:我国地理环境问题分布:西北的地理主要是荒漠化、盐碱化问题;西南的地理问题主要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东北主要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保护问题; 江南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的立体利用问题。而近海主要是海洋污染、生态破坏、休渔问题。城市主要是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及城市化问题。 三、地理事物的成因分析 1、阐释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1)纬度(2)天气和气候状况 (3)地势高低与空气密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结合;坡向—南北坡(阴坡、阳坡)例: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于海南岛的原因? 答:(1)西北地区降雨少,云层少,对大气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海南岛降雨多,云层多,对大气削弱作用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 答:我国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气候,降雨少,云层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夜晚降雨少,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地面损失热量多,温度低。

2020年新编中国自然地理复习资料名师精品资料

中国自然地理 第一章:地理位置与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意义 (1)纬度位置:4°N^53°31/N之间,南北相距5500km。最北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地理意义: A、南北之间相距很远,造成太阳入射角大小不同T气温带分异。我国陆地约有98%位于200N?500N之间,亚热 带和温带所占据的面积最广。 B、同时造成昼夜差别很大,在海南岛一年内差值为2h,而漠河为10h。 (2)经度位置:73°40/E-135°5/EZ间,东西相距5200km。最西在帕米尔高原,最东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耶字碑东南。地理意义:东西跨度62。,造成时差达到4h以上。 (3)海陆位置: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地理意义: A、海陆对比强烈,加上青藏高原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T干湿带分异。 B、西风带微弱,大陆性气候显著T夏季比世界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冬季比同纬度气温低。 2、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久)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泛。 干湿带的分异,东西环境差异。?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交。?广大的亚热带地区,不像同纬度地区是荒 漠和草原,而是雨热同期的季风地区,重要农业发达区。 (2)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 ?青藏高原、高大山系T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山地T东部平原也散布中低山和丘陵。在自然地域分异屮,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犬牙交错。造成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 (3)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自然发展历史: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广泛作用,成为许多生物的避难所。独特复杂 的气候和地貌特点: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 (4)人类活动使得自然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取得经济建设的同时,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如华北平原的旱 涝灾害、土壤盐碱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水质恶化。 第二章:地貌 1、我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级阶梯内部特征:分布着一系列近东西走向或北西一一南东走向的山脉,海拔在5000?6000米以上,如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和盆地。高原边缘地带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二级阶梯内部特征:主要有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三级阶梯内部特征:主要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 三级阶梯分界线: 一级、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北侧有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东边有岷山、邛睞山和横断山等。二级、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东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阶梯分界线地理意义:起伏显著的地表在各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山地垂直景观,是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更加复杂。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地理意义: A、我国著名的大江大河东西流向,便于航运。力卩强了沿海与内陆间的联系 B、气候的区域差异,加强了季风的大陆性。 C、丰富水能资源,适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梯级开发。但边坡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占全国总面积1/3。广义的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5%o 山脉不仅构成了我

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思路

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使之形成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影响所在地区的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构成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常见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状况、地形分布、地势高低方面来描述 ?地势特征:主要从地表起伏变化的趋势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表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表现为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 (2)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即气候特征;二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3)河流特征: 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状况)、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大小、水系排列形式)等。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等。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人文地理特征分析思路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与能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常见的人文地理要素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 ?(2)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3)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4)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5)环境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①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海洋污染等;②生态破坏主要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生

中国自然地理各知识点归纳.

中国自然地理各知识点归纳〖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

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温州翔宇高中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导学案主备人:朱志刚审核人:罗瑛编号:DL05 2015.2.6 学科班级小组学号姓名教师评价 课题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课时 1 教学目标[A类]: 1.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2.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并能分析其相互关系。[B类]: 阐述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学会认识大洲的一般方法。 预习作业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亚洲主要位于____(东西半球)、____半球(南北半球) 2、纬度位置:方法是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XX带(五带)。 3、海陆位置:方法是了解区域所处的大陆或洲、地区,按方位认识周围的大洲和海洋。 在上图中画出亚洲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1)大陆:亚洲位于____大陆的____部。 (2)大洲:亚洲西北连D____洲,西南是E____洲,东北是F____洲,南望G____洲 (3)洲界:亚欧分界线是H______山脉,I______河,J______海,K____山脉,L______海,______海峡。

预习作业亚非分界线是M______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N______海峡 (4)海洋:亚洲北临A______洋,南临B______洋,东临C_____洋 二、亚洲与河流 1.读上图和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原:(1)_____高原,(3)_____高原,(4)_____高原 山脉:(7)_____山脉 平原:(11)______平原,(12)____平原,(14)____平原 小结:亚洲地形三大特点:①地形以_____、___为主;②地表起伏_____、_______, ③地势______、_______。 2.在上图中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的位置、流程及流向。 河流流向、注入大洋 东 亚 长江 黄河 黑龙江 南 亚 印度河 恒河 北 亚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小结:亚洲水系两大特点: ①是大河多发源于________,顺地势呈____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②是______面积广大。 3.亚洲的湖泊: 世界最深的湖泊――;世界海拔最低的湖泊――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在图中找出该湖的咸淡水分布)

【地理】区域地图的一般分析方法

【地理】区域地图的一般分析方法2011.11.19阅读(875) 1.区域定位 依据经纬度、区域轮廓、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景观等定位方法,确定区域位置,描述其位置特征,如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区域范围,确定一个具体地点)。(2)相对位置 海陆位置:根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判断区域。 山河位置:根据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判断区域。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判断区域。交通地理位置:根据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线、点的分布判断区域。 2.分析区域特征 根据所确定的区域及图中信息提炼出构成该区域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的特征。其一般方法:①通过对图中等高线、河流流向、等温线的判读,或者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②通过经纬度与海陆位置,结合气候分布一般规律,判断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③在了解该区域的地形、气候特征的基础上,判断该区域的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④通过对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了解,进一步判断该区域的人文地理要素特征,如

工农业生产特点,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交通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有利自然条件。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地形:主要从地形类型、特征、地质作用、地质灾害等方面分析。 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判断,还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河流流向、海拔及地形剖面图判断。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面起伏状况(即地势)、地形分布等方面分析。 地势特征:主要根据地面起伏变化趋势来描述,如西高东低或由西向东倾斜。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区域(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区域(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②气候:可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现主要介绍前两个方面。 气候类型: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即其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气候

最新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精品版

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精品版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考点】根据区域图和相关材料,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天气和气候、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 【典型例题】(高考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方法剖析】

1.地形特征的分析 五种地形的特征:山地的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高原的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小,顶面面积较大,起伏和缓,四周较陡;平原的绝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试题中,地形判读常以等高线的形式给出,因此,这里还需要掌握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读数值范围和极端值的大小;二读弯曲方向和延伸方向,等值线向高值凸出数值为低,向低值凸出数值为高(“凸高为低,凸低为高”);三读疏密程度,根据疏密程度判断地理要素变化的缓急,等值线越密,变化越急,反之,变化越缓;四读局部小范围闭合,若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其周围数值较大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则圈内的数值比闭合圈上的值更大,反之,若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周围数值较小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则圈内数值比闭合圈上的值更小;最后再结合具体相关知识和特征进行解读。 2.气候特点的分析 世界各地气候是千差万别的,同一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也有一些差异。气候特征一般可以根据典型的气候特征描述。如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但如果题目中给出了气温降水资料,一般应当根据数据来描述。需要注意的是:某气候夏季炎热还是温和,一般根据夏季的月均温来判定,夏季月均温超过20℃称为高温,而低于20℃时称温和或凉爽;某地气候冬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1.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地理位置(纬度及海陆位置)②地形类型及地貌特点③气候类型及特点④水系水文特征⑤植被类型及特点⑥土壤类型及特点⑦自然资源⑧自然灾害 2、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特点: (1)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特点①半球位置(世界范围)②纬度位置(经纬度位置、热量带)③海陆位置(所处的大陆、濒临的海洋)④相邻位置(所处行政区、地形区的方位;周围所临地区)(⑤板块位置) (2)说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①所处地理位置②通过的重要交通线分布③处于联系哪些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和交通 枢纽地位④在交通或战略方面的意义 3.描述区域地形特征、分析成因(等高线、图例、河流流向) ①描述地形特征(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高低趋势、海拔和地形起伏、典型地貌) ②描述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分布的方位、排列特点、山脉和平原的走向和延展) ③分析地形成因(内力——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形成的地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形成的地貌) 4、说明区域主要地质灾害 ①类型: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 ②分布: ③成因: ④危害: ⑤防御措施:监测预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5.描述该区域气候特征、分析成因 ①描述气温空间分布特点(高低变化的总趋势、海陆差异、地形差异、洋流差异、高温与低温中心、极值地点),分析影响因素(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流)。 ②描述等温线特点(走向、数值递变、疏密、弯曲、闭合) ③描述气温时间变化特点(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分析影响因素(纬度、地形、大气环流、海陆、洋流) ④描述降水时空分布特点(递变趋势、多雨区和少雨区),分析影响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 ⑤描述等降水量线特点(走向、数值递变、疏密、弯曲、闭合),分析影响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流) 6、说明区域常见的气象灾害 ①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②分布: ③成因: ④危害: ⑤防御措施:监测预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7.描述区域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分析影响因素: ①描述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支流、长度、河网密度、落差、 ②分析影响水系特征因素 ③描述河流水文特点 ④分析影响水文特征因素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一、地理位置和疆域 陆地面积960万km2,居世界第三位,海陆疆界达40000km,陆界22000km,海域大陆岸线 18000km, 岛屿岸线 14000km。古丝绸之路、现欧亚大陆桥贯通中国和欧洲。 二、地形地貌 1、概况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2、分述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三、河流水系 1、概述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内外流区域兼备。总的来说,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多为内陆咸水湖。 2、河流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 中国的河流,按照河流径流的循环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沟通的内流河。 长江: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年入海水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总入海水量的1/3以上。它流经中国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湿润地区黄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中部,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公里,是中国第二大

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四川吴波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 1. 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要运用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的特点、成因;地貌的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 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①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③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④水文特征: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⑤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⑥经济特征: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⑦环境特征:现状、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 这些内容只是区域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并不是每个区域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典型例题 (2008年四川卷)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XX高考地理重要考点归纳整理: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XX高考地理重要考点归纳整理:区域自然地 理特征的分析 【考点】根据区域图和相关材料,分析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天气和气候、河流和湖泊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 【典型例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方法剖析】 地形特征的分析 五种地形的特征:山地的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高原的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小,顶面面积较大,起伏和缓,四周较陡;平原的绝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试题中,地形判读常以等高线的形式给出,因此,这里还需要掌握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读数值范围和极端值的大

小;二读弯曲方向和延伸方向,等值线向高值凸出数值为低,向低值凸出数值为高;三读疏密程度,根据疏密程度判断地理要素变化的缓急,等值线越密,变化越急,反之,变化越缓;四读局部小范围闭合,若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其周围数值较大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则圈内的数值比闭合圈上的值更大,反之,若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周围数值较小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则圈内数值比闭合圈上的值更小;最后再结合具体相关知识和特征进行解读。 气候特点的分析 世界各地气候是千差万别的,同一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也有一些差异。气候特征一般可以根据典型的气候特征描述。如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但如果题目中给出了气温降水资料,一般应当根据数据来描述。需要注意的是:某气候夏季炎热还是温和,一般根据夏季的月均温来判定,夏季月均温超过20℃称为高温,而低于20℃时称温和或凉爽;某地气候冬季寒冷还是温和,一般是以最冷月月均温高于还是低于0℃为标准,高于0℃为温和,反之为寒冷。 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结冰期等,分析时,应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加以分析。首先我们应大致确定河流的补给类型,若是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