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比较——行业比较专题报告之一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比较——行业比较专题报告之一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比较——行业比较专题报告之一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比较——行业比较专题报告之一

2016年4月21日

——行业比较专题系列一

投资概要: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概况。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的一种平衡表。如果要理解一个行业的特点和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那么投入产出表无疑给了我们最清晰明了的展示。

行业投入特征: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增加值)。中间投入率越高,其对其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另一方面,中间投入率高的

产业为“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反之,为“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2012年,全行业总投入是万亿,其中,中间投入为万亿,初始投入(即GDP )为万亿,两者占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和%,而1997年GDP 占总投入的比重为%。整体上呈现趋势下降特征。说明单位产值的GDP 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也说明产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GDP 的增加对产业的带动能力增强。

此外,从初始投入(即GDP 收入法)结构看, 2012年,全行业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分别占比%、%、%和%。我们将劳动者报酬占GDP 超70%的、生产税占比大于25%、营业盈余占比高于33%、折旧占比高于20%的产业分别称为劳动密集型、高税收、高利润和资本密集行业。

行业产出特征: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从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占总产出的比例的高低,我们将行业分为中间需求型和最终需求型。最终需求根据消费、投资、出口比重再进一步分为消费型、投资型和出口型,消费型又可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类型。此外, 根据进口数

据还看出行业的进口依赖度。 一张表看懂全行业特征:综合行业投入和产出属性,我们可以获得各个行业的投入属性和产出属性。

从完全消耗系数表看行业间的联系: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因此,从完全消耗系数表,可以看清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度及其大小。

最近52周走势:

相关研究报告: 报告作者: 分析师:张晓春 执业证书编号:S00003

联系人:

张晓春

张河生 虞梦艳 张忠 电话: 05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申明。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深度报告

从投入产出表看行业比较

目录

1、投入产出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行业投入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增加值率呈下降,产业带动能力增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从初始投入结构看行业投入属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行业产出(需求)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4、行业特征汇总:一张表看懂全行业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5、从完全消耗系数看行业间的联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1、投入产出表概况

如果要理解一个行业的特点和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那么投入产出表无

疑给了我们最清晰明了的展示。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是反映一定

时期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系的一种平衡表。投入产出表在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

()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

看,反映的是各产业部门在生产中的投入和来源,反映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为:

横向:中间使用(x i)+最终使用(M i)+其他(误差项)-进口=总产出(Y i)

纵向:中间投入(x j)+增加值(最初投入N j)=总投入(X j)

每个部门的总投入(X j)=每个部门的总产出(Y i)。

产出

(使用价值的分

配)

投入

(价值的

形成)

C+V+M

数据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投入产出标的分析可分为趋势分析、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其中,结构分

析又可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分析。从横向分析可看出行业需求属性:进出口依赖程度和投资、消费属性;从纵向投入的角度可看出行业的劳动密集性、税负高低、利润高低、投资依赖以及原料依赖等特征。

2、行业投入特征

增加值率下降,但产业带动能力增强

我国投入产出表于1997年首次发布,且每隔两到三年更新一次,最新仅更新至2012年。

从纵向看,我们将中间投入比总投入称为中间投入率,中间投入率反映了该产业的总产值中外购的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即中间产品之和)所占的比重。

也就是该产业对其上游产业总体的、直接的带动能力的反映。由于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增加值)。因此,在总投入一定的条件下,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成此消彼长的关系:中间投入率越高,其增加值率就越低,但对其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越强;中间投入率越低,增加值率就越高,但对其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越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增加值也就是该产业的附加值。因此中间投入率高的产业为“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反之,中间投入率低,增加值率高的产业为“高附加值、低带动能力”的产业。

2012年,全行业总投入是万亿,其中,中间投入为万亿,初始投入(即增加值GDP)为万亿,两者占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和%,而1997年GDP占总投入的比重为%。整体上呈现趋势下降特征。

这说明,单位产值的GDP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也说明产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GDP的增加对产业的带动能力增强,但另一方面附加值有所下降。

图表2:增加值占总投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分产业看,制造业“中间投入/总投入”最高,2012年接近80%,GDP占总投入比重仅20%左右,也就是说1份的初始投入(即1份GDP)可以带动4份的中间投入。其次,建筑业的带动效应也较强,中间投入占总投入比重达%,相对而言,采矿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的产业带动较弱,其中,2012年,农林牧渔的总间投入占总投入比重仅为%。

图表3:中间投入/总投入显示制造业和建筑业对上游带动效应最强,农林牧渔最弱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从制造业内部看,金属产品、机械设备、化学工业、炼焦、燃气和石油加工等重工业对产业带动强于食品饮料等轻工业。

图表4:中间投入/总投入,重工业的带动强于轻工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从初始投入结构看行业投入属性

从初始投入(即GDP收入法)的构成,我们可考察某一产业的属性(劳动密集型、高税收行业、高利润行业、高折旧(即资金密集)行业)。

从全行业看,2012年,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

余分别占比%、%、%和%。从趋势看,劳动者报酬占比呈上升趋势,这与这几年

服务业占比上升相吻合,另一方面也显示人工成本的上升趋势。而营业盈余占

比的下降也显示这几年宏观下行之时,企业盈利面临的挑战。

图表5:全行业初始投入结构(即GDP收入法分配结构)图表6:GDP收入法分配结构:劳动者报酬上升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虽然全行业GDP收入法中,劳动者报酬大约占半。但各行业间差异较大。图表7:中间使用占总产出较高主要行业(中间需求型行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行业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约50%,我们将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超过

70%的行业称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如农产品、林产品、农林牧渔服务、社会工作、教育、卫生等,其对就业具有

较强的带动效应。

图表8:主要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大于70%)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行业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为%,我们将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超过25%的行业称为高税负行业,高税负行业主要包括:烟草制造、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加工品、批发零售、石油天然气开采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酒精和酒、植物油加工品。主要涵盖上游资源类品种以及烟酒等特殊类产品。

图表9:主要高税负行业(生产税净额占GDP比重大于25%)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行业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为%,我们将营业盈余占GDP比重超过40%的行业称为高利润行业,高利润行业主要包括: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货币金融和其它金融服务、管道运输、肥料、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水产品加工、电信等。

图表10:主要高利润行业(营业盈余占GDP比重大于40%)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行业折旧占GDP比重为%,我们将折旧占GDP比重超过40%的行业称为高折旧行业,也即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主要包括:房地产、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等。

图表11:主要资本密集型行业(固定资产折旧占GDP比重大于20%)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3、行业产出(需求)特征

从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占总产出的比例的高低,我们将行业分为中间需求型和最终需求型。因全行业最终使用占总产出比例大约为40%,因此不妨以此为标准将最终使用占总产出比重大于40%的行业称为最终需求型行业,小于40%的行业称为中间需求型行业。

中间使用行业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和中游制造类行业,如采矿业、金属和非金属制品行业、化工行业等。

图表12:中间使用占总产出较高主要行业(中间需求型行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最终使用型行业是服务业和建筑业,如房地产、建筑、批发零售、住宿餐

饮、公共管理等行业。

图表13:中间使用占总产出较低主要行业(最终需求型行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而最终使用分为投资、消费和出口,我们对需求型行业做进一步分类,将

在最终使用中,这三者里,投资占比最高的为投资需求型,消费占比高的为消

费需求型,出口占比最高为出口导向型。

图表14:行业最终使用结构(以虚线为界线,左中右分别为消费主导型、投资需求型和出口导向型)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在最终需求型行业中,出口导向行业主要有电器机械和器材、纺织制成品、计算机、水上运输、通信设备、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文化办公机械、广播电视设备、皮革、毛皮羽绒制品、家具、纺织服装和视听设备。可见,我国出口导向主要在轻工业领域。

图表15:主要出口导向行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投资需求主要行业主要包括建筑业、机械行业、汽车等交运设备行业。

图表16:投资需求主导行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主要消费需求主导行业包括公共服务业、食品、农副产品、房地产等行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在消费主导行业中,又可进一步分为政府主导消费行业和居民主导消费行业。政府消费主导包括如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公共设施管理、社会工作、文化艺术、教育、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卫生、体育。其余吃穿住用型行业主要为居民主导。居民消费又可分为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燃气、水的供应和生产、新闻出版、保险等领域农村消费比例较低,而畜牧、酒精、方便食品、调味品等农村消费和城市消费差距较小。

图表18:消费需求主导行业分为政府消费主动和居民消费主导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因“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我们用“进口/(总产出+进口)”

衡量进口依赖度。全行业这一数值约为7%。我们将大于15%的行业称为进口依赖行业,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电子元件、废弃资源和材料回收等。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4、行业特征汇总:一张表看懂全行业特征图表20:行业增加值占比(注:图中面积占比衡量GDP占比,同种颜色表示同一个二级行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联证券研究所

5、从完全消耗系数看行业间的联系

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它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因此,从完全消耗系数表,我们可以看出产

业上下游的主要关联行业。各主要产业的投入端和产出端产业关联情况见下列

图表。其中,完全消耗系数越大表明产业间的关联度越强。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24: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采矿业图表25: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采矿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26: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图表27: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30: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图表31: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32: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化学工业图表33: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化学工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34: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图表35: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36: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金属制品业图表37: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金属制品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38: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机械设备制造业图表39: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机械设备制造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40: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其他制造业图表41: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其他制造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42: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图表43: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44:完全消耗系数(投入端):建筑业图表45:完全消耗系数(产出端):建筑业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 国联证券研究所

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概述

第二章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编制投入产出表是应用投入产出法的基础。从投入产出表中,可以得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各种产品)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可以得到反映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关系的主要数据,这样就可以把投入产出分析应用于经济计划、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可以编制各种投入产出应用模型。 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相比,实物型表的编制方法比较简单、单一,而且许多国家已不编制实物型表,例如前苏联1977年、中国1987年、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中都没有实物型表。所以,本章的内容主要针对价值型表的编制。 §2.1 概述 编制投入产出表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例如,日本编制1975年产业关联平衡表(即投入产出表),以行政管理厅为主,十一个省厅合作,成立了专门机构。从1975年5月确定方针,到1978年6月分布第一批结果,1980年3月印发全部结果,共花费近五年时间。又如,前苏联编制1977年部门联系平衡表,一次性调查的规模为:40000个工业企业、23000个建筑单位、5000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数万个运输、商业、采购企业和单位以及40000个非生产领域的企业和单位。 在我国,目前的计划、财务和统计口径与投入产出表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是编表的不利因素;但另一方面,我国有较为健全的统计体系和统计队伍,有大量统计资料可供应用,只要在编表时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统计资料,选择既满足编表要求又符合国情的编表方法,是能够较快地编制出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我国第一次正式编制的198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仅用了两年时间。 由于编制投入产出表的艰巨性,所以除极少数国家(例如北欧的挪威、瑞典等)每年编制外,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数年正式编制一次、每年修正一次的途径。我国国务院曾发出通知,决定每隔5年编制一次全国表(逢二、七年度),在两个编表年度间修正一次(每逢O、五年度),即可满足应用的需要,又可节省一定的人力财力,是比较适当的。 下面首先就表的编制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几个要点作些讨论。 一、四种调查方法的选择 通常有四种调查方法: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关于它们的概念,在统计学中已经介绍了。这里主要介绍它们在投入产出表编制中的应用。 普查,主要用于所有总量数据、重要的中间投入数据(例如发电的煤耗等)和所有进出口数据的调查。因为这些数据要求完整与准确。 重点调查,主要用于大部分中间投入数据和投资构成的调查。例如钢铁部门的中间投入数据,必须对占总产量90%以上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关于投资构成,必须对大中型投资项目进行调查。 典型调查,主要与重点调查配合使用。对于重点调查之外的部分,例如数量很多但产量很低的小型钢铁企业,只需要选择几个典型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推算即可。 抽样调查,主要用于数量众多、又无重点的调查对象。例如居民消费构成、商业等部门的投入构成等。 二、两种收集数据方法的选择 编制投入产出表时可以按行收集数据,也可以按列收集数据。 按行收集数据,如果以生产产品的企业和提供劳务的单位为调查对象,则要求这些基

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投入产出表的主要系数 投入产出系数是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工具。投入产出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和各种诱发系数。由于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是最基本的投入产出系数,这里只介绍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记为a ij(i,j=1,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A表示。 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用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X j去除该产品部门(或产业)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x ij,用公式表示为: a ij=x ij/X j (i,j=1,2,…,n) 直接消耗系数体现了列昂惕夫模型中生产结构的基本特征,是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的基础。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的强弱,并为构造投入产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参数。

从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可以看出,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a ij <1之间,a ij 越大,说明第j 部门对第i 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a ij 越小,说明第j 部门对第i 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弱;a ij =0则说明第j 部门对第i 部门没有直接的依赖关系。 2、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j 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将各产品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完全消耗系数表或完全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B表示。 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 111111++++=∑∑∑∑∑∑======kj sk ts n t n s n k it kj sk n s n k is kj n k ik ij ij a a a a a a a a a a b (i,j=1,2,…,n) 式中的第一项ij a 表示第j 产品部门对第i 产品部门的直接消耗量;式中的第二项kj n k ik a a ∑=1表示第j 产品部门对第i 产品部门的第一轮间接消耗量;式中的第三项kj sk n s n k is a a a ∑∑==11 为第二轮间接消耗量;式中的第四项kj sk ts n t n s n k it a a a a ∑∑∑===111为第三轮间接消耗量;依此类推,第n+1项为第n 轮间接消耗量。按照公式所示,将直接消耗量和各轮间接消耗量相加就是完全消耗系

第三章投入产出表

第三章投入产出 一、名词解释 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产品部门 二、思考题 1、投入产出表第Ⅰ象限每一个元素在行向和列向分别代表什么样的经济含义? 2、试述投入产出表中四个象限各自所包含的内容。 3、试述产品×产品表,产品×产业表(U表)以及产业×产品表(V表)各自的构成和经济意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三、单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 A投入产出表B资金流量表 C资产负债表D国际收支平衡表 2、同质生产单位与基础单位的区别在于() A两者都只包含主要生产活动 B前者既包含主要生产活动也包含次要生产活动,而后者仅包含一种生产活动 C后者既包含主要生产活动也包含次要生产活动,而前者仅包含一种生产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铁,同时从事小规模的煤炭开采和炼焦,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该企业创造的总产出应该计入() A钢铁业B炼焦业 C煤炭开采业D分别计入以上三个产业部门 4、中国目前公布的投入产出表是( A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B产品部门×产业部门表 C产业部门部门×产品部门表 D 产业部门×产业部门表 a的数值是0.2864,则它的意义是()5、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 21 A第一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消耗量 B第二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 C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比重 D第二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比重 四、多项选择题 1、第Ⅲ象限的行标题包括() A固定资产折旧B劳动者报酬C生产税净额D营业盈余E存货增加

2、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 A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B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 C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D总投入=总产出+进口 E总投入=总产出 2、投入产出表上的最终产品包括() A进口B出口C固定资本形成总额D存货增加E最终消费 3、下列关于投入产出表中数据口径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进口项可以作为一列处理,也可以以矩阵形式表示 B投入产出表的价格一般选择生产者价格 C中国目前投入产出表中应用的部门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大体一致 D现有统计制度所提供的数据大体符合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口径 E以上说法都正确 4、工业部门总产出的口径与投入产出表相比,其差异体现在() A前者是产业部门口径,后者是产品部门口径 B前者采用生产者价格,后者采用购买者价格 C前者仅包括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后者包括全部企业的数据 D前者是价值量,后者是实物量E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在居民最终使用部分,被称为虚拟消费支出的是() A所在单位提供的实物报酬B实物转移C自有住房服务D金融保险服务E自产自用的货物 五、判断题 1、投入产出核算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同属于生产核算的范畴,前者是后者的进一步延展() 2、第三产业行、存货增加列的数据是85亿元,该值表示当年第三产业部门的存货投资额为85亿元() 3、第Ⅳ象限的功能一般认为是反映分配关系,但它并非是第Ⅲ象限与第Ⅱ象限的简单交叉,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是一个空象限() 4、把进口品放置在第Ⅱ象限,是为了表示它仅与最终使用有关() 5、一英国旅游者在游览故宫时,购买了一瓶矿泉水,由于这没有通过海关进行交易,所以不能认为是我国货物的出口() 6、直接分配系数是第Ⅰ象限每个元素除以所在行的部门总产出,其含义是i部门产品分配给j部门使用部分所占的比列() 六、计算分析题

第五章 投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第五章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投入产出表是投入产出法的基础。在实际分析和规划宏观经济计划、战略时,必须首先要编制投入产出表,同时,投入产出表编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投入产出模型效果的好坏。而根据投入产出法的基本特点和假设,投入产出表的编制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编制方法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将使我们更加认识投入产出法的特点和问题。 第一节关于部门的分类和组合问题 在做任何宏观经济分析时,按一定的口径将宏观经济分类是必须的。而分类的方法往往是由宏观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所决定的,因而投入产出表的分类方法是由投入产出法的特点和假设所决定的。 前面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假设“纯部门假设”实际上规定了投入产出表分类方法的根本原则。按照这个原则,投入产出表所要求的部门分类原则为:产品的消耗结构相同,工艺技术相同,经济用途相同。即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是根据上述原则组成的同类产品的综合体,也叫“产品部门”或“纯部门”。“纯部门”的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线性关系(线性方法应用),或者说为了确保直接消耗系数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能正确体现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 很显然,这种理论上的分类要求在实际中是很难完全做到的,如果要尽量接近这个要求,就必须要把部门划分得很多、很细。但由此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主要有:(1)随着产品序列的增加,对分类的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的计算工作量会越来越大。

(2)部门分类太细、部门数目增多,则表格的填满率可能非常低(例子),即说明投入产出表的利用效果低。 (3)计算机的内存容量是一定的,部门如果太多将影响到逆矩阵的计算,最终影响到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投入产出表部门的分类只能做到相对的“纯”,应根据实际条件的可能尽量达到其要求。大量的经验表明,价值形态的投入产出表一般为100个部门左右,实物投入产出表一般为200个部门左右是较为合适的。 一般来说,在设计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的大小时,主要考虑下面的元素:(1)目前实际中宏观管理和统计指标划分的粗细程度; (2)目前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实际水平; (3)目前实际中经济管理和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4)编制投入产出表工作量的大小。 总之,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分类问题,可能是编表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困难的问题。因为实际编表中,往往部门分类的情况与“纯部门假设”相距甚远。我们仍要进一步认识和解释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实际编表中,部门分类远远达不到“纯部门”要求时,我们仍能应用投入产出法呢?怎样认识假设条件与实际应用条件之间的关系呢? 第二节数据资料的搜集、加工和整理问题 上节说明投入产出表的分类假设与实际的可能之间是相距甚远的,但在具体搜集数据资料时,仍必须尽量坚持“纯部门假设”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编表过程中存在一个如何搜集资料并对现有资料进行调整的问题,也就是

第五章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第五章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投入产出表是投入产出法的基础。在实际分析和规划宏观经济计划、战略时,必须首先要编制投入产出表,同时,投入产出表编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投入产出模型效果的好坏。而根据投入产出法的基本特点和假设,投入产出表的编制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编制方法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将使我们更加认识投入产出法的特点和问题。 第一节关于部门的分类和组合问题 在做任何宏观经济分析时,按一定的口径将宏观经济分类是必须的。而分类的方法往往是由宏观经济分析的具体方法所决定的,因而投入产出表的分类方法是由投入产出法的特点和假设所决定的。 前面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假设“纯部门假设”实际上规定了投入产出表分类方法的根本原则。按照这个原则,投入产出表所要求的部门分类原则为:产品的消耗结构相同,工艺技术相同,经济用途相同。即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是根据上述原则组成的同类产品的综合体,也叫“产品部门”或“纯部门”。“纯部门”的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投入和产出之间的线性关系(线性方法应用),或者说为了确保直接消耗系数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能正确体现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 很显然,这种理论上的分类要求在实际中是很难完全做到的,如果要尽量接近这个要求,就必须要把部门划分得很多、很细。但由此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主要有:(1)随着产品序列的增加,对分类的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的计算工作量会越来越大。

(2)部门分类太细、部门数目增多,则表格的填满率可能非常低(例子),即说明投入产出表的利用效果低。 (3)计算机的内存容量是一定的,部门如果太多将影响到逆矩阵的计算,最终影响到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投入产出表部门的分类只能做到相对的“纯”,应根据实际条件的可能尽量达到其要求。大量的经验表明,价值形态的投入产出表一般为100个部门左右,实物投入产出表一般为200个部门左右是较为合适的。一般来说,在设计投入产出表的部门分类的大小时,主要考虑下面的元素:(1)目前实际中宏观管理和统计指标划分的粗细程度; (2)目前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实际水平; (3)目前实际中经济管理和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4)编制投入产出表工作量的大小。 总之,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分类问题,可能是编表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困难的问题。因为实际编表中,往往部门分类的情况与“纯部门假设”相距甚远。我们仍要进一步认识和解释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实际编表中,部门分类远远达不到“纯部门”要求时,我们仍能应用投入产出法呢?怎样认识假设条件与实际应用条件之间的关系呢? 第二节数据资料的搜集、加工和整理问题 上节说明投入产出表的分类假设与实际的可能之间是相距甚远的,但在具体搜集数据资料时,仍必须尽量坚持“纯部门假设”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编表过程中存在一个如何搜集资料并对现有资料进行调整的问题,也就是科学地分

投入产出表基础知识

一、基本结构和主要概念 (一)基本表式和结构 投入产出表,也称部门联系平衡表或产业关联表,它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由三部分组成,称为第Ⅰ、Ⅱ、Ⅲ象限。基本表式如下: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 (按当年生产者价格计算) 计量单位:万元

1.第Ⅰ象限 第Ⅰ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若干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中间产品矩阵,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意义:沿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产品部门使用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使用;沿列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投入。 第Ⅰ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 2.第Ⅱ象限 第Ⅱ象限是第Ⅰ象限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主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目组成。沿行方向看,反映某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价值量;沿列方向看,反映各项最终使用的规模及其构成。 第Ⅰ象限和第Ⅱ象限连接组成的横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使用去向,即各产品部门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数量。 3.第Ⅲ象限 第Ⅲ象限是第Ⅰ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各种增加值项目组成;宾栏的部门分组与第Ⅰ象限相同。第Ⅲ象限反映各产品部门的增加值及其构成情况。 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连接组成的竖表,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投入来源及产品价值构成,即各产品部门总投入及其所包含的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数量。 投入产出表三大部分相互连接,从总量和结构上全面、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从生产到最终使用这一完整的实物运动过程中的相互联系。投入产出表有以下几个基本平衡关系: (1)行平衡关系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其他=总产出 (2)列平衡关系 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3)总量平衡关系

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表分析

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摘要本文利用某地区投入产出表计来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关联效应,计算并运用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来描述来分析该地区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得出各产业关系及各产业的优势劣势。 关键词:产业关联,产业结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系数 引言:地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既广泛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利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它是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关联度是对关联关系的量化,指一个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它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程度和影响程度。 一产业关联的分析基本工具

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包括实物型和价值型两种类型,使用最广泛地是价值型分析工具。如下两张表: 本文基于的投入产出表为附表1

表行向表示该产业的分配或者是去向,即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提供给投入部门的作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量。列向表示产品的价值组成,即在投入过程中消耗的产出部门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量。 在投入产出表中,总投入等于总产出。中间投入等于中间使用,从而最初投入部分等于最终需求部分, 按照上述分类,投入产出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纵横交错,构成相互联系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的三个部分:中间需求部分、最终需求部分和增加值部分。中间需求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几个经济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的状况,纵向的数据表示某一部门在生产中所有部门购进中间产品的状况。最终需求部分反映了各个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流向;增加值部分反映了各个部门增加值的数额及其构成。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平衡 水平方向:中间需求+最终需求=总产出 即 i X Y i ij X =+∑ 垂直方向: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即 j j ij X Y X =+∑ 1、直接消耗系数:其经济意义是某部门j 生产单位产品对i 部门的直接消耗。其计算方法是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部门所消耗的各种投入要素分量除以其总产品,计算公式为:

6-活劳动投入产出表编制

活劳动投入产出表编制 【例题】已知价值投入产出表,单位:亿元。 注:此表省略了折旧和固定资产大修及更新。 另知:单位产出劳动数()0.250.014/0.016t ?? ?= ? ??? 单位:人年百元 要求:(1)据此编制活劳动投入产出表 (2)计算各部门的劳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3)对当年各部门投入的活劳动量分配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4)分析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情况。 解:(1) 活劳动投入产出表 单位:万人年

(2)各部门的劳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1000100002006002005 1.666705684280.280.140.14/20060020000.320.16019232200600 200?? ??? ? ? ?== ? ? ? ??? ? ??? (单位:万人亿元) (3)各部门投入的活劳动量分配使用情况 农业部门共投入劳动力5000万人,其中中间产品投入2000万人,占40%((1000+1000+0)/5000),最终产品投入3000万人,占60%(3000/5000)。 工业部门共投入劳动力840万人,其中中间产品投入168万人,占20%((56+84+28)/840),最终产品投入672万人,占80%(672/840)。 其他部门共投入劳动力320万人,其中中间产品投入224万人,占70%((0+192+32)/320),最终产品投入96万人,占30%(96/320)。 (4)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是产出劳动量系数的倒数。 农业:1/0.25=4,工业:1/0.014=71.43,其他:1/0.016=62.5百元/人,所以工业劳动生产率最高,其他部门次之,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

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的直接应用

第三章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 §3.1 投入产出表的直接应用 投入产出表提供了经济系统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大量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分析 ⒈产业结构分析 ⒉投入结构分析 ⒊使用构成分析 ⒋消费结构分析 ⒌投资结构分析 ⒍进出口结构分析 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分析 二、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用经济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得到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结论。 ⒈部门之间各种结构的比较 主要是投入结构(中间投入结构和最初投入结构)的比较。 ⒉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 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在经济结构、技术水平迅速变化的时代,更具重要性。 为了进行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必须编制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为什么? ⑴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 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具有以下特点: ①部门分类一致。例如18个部门和30个部门的1981、1983、1987、1990、1992和995年的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 ②价格基准年一致。例如都以1990年的价格为基准价格。 ⑵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的编制 步骤: ①各年现价投入产出表部门的归并; ②将部门分类相同的各年现价投入产出表的各部门总产出进行价格缩减; ③将各部门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按比例调整; ④可比价的总投入减去可比价的中间投入得到最初投入。 关键是各部门相对于基准年价格指数的确定。 ⑶可比价投入产出系列表的应用 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比较 ⑴作用 ⑵注意可比性

三、产业关联分析 ⒈ 产业关联分析是投入产出表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主要用于产业选择 ⒉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j F 的计算公式如下: n j n b F n i n j ij n i ij j ,,2,11111 ==∑∑∑=== 其中,ij b 为矩阵1)(--A I 的元素。 当影响力系数1>j F 时,表示第j 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波及影响水平;当影响力系数1=j F 时,表示第j 部门的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波及影响水平;当影响力系数1i E 时,表示第i 部门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当感应度系数1=i E 时,表示第i 部门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当感应度系数1

我国非调查年份投入产出表简易表的编制与分析

我国非调查年份投入产出表简易表的编制与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转型,但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等问题依然严重。本文就旨在依据我国可获得的最近年份(2008年)的投入产出表简易表对目前经济结构进行详细分析,进而为尽快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建议。首先,本文为了弥补我国投入产出表简易表编制中的一个空白,对1992年到2008年短缺年份的投入产出表简易表进行了非调查法补缺,依照统计年鉴公布的投入产出表将短缺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全部编制为“17×17”的“产品×产品”表,这部分将为其他学者利用非调查法进行投入产出表简易表的编制提供一套完整的编制思路。其次,本文利用编制好的2008年的投入产出表简易表从总产出、最终使用、初始投入、中间投入和中间使用等角度对我国目前经济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从宏观上把握我国的经济形势,从微观上了解各部门间的经济技术联系。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针对问题给出一定的参考建议。【关键词】:投入产出表编制非调查法RAS法经济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3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1研究背景10-151.1研究意义101.2国内外研究动态10-131.2.1国外研究现状111.2.2国内研究现状11-131.3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13-151.3.1主要工作及意义13-141.3.2创新点14-152我国1992年—2008年短缺年份投入产出表简易表的编制15-222.1投入产出表简易表的部门分类及数据口径15-162.1.1部门分类152.1.2数据口径15-162.2数据来源162.31992年—2008年短缺年份投入产出表简易表的编制16-222.3.1控制量的测算17-202.3.2目标年各象限矩阵的编制20-212.3.32008年投入产出表简易表21-223我国2008年的经济结构分析22-403.1总产出分析23-243.2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分析24-303.2.1中间使用分析253.2.2最终使用结构分析25-303.3最初投入分析30-333.3.1劳动者报酬31-323.3.2生产税净额323.3.3固定资产折旧32-333.3.4营业盈余333.4部门间经济联系分析33-393.4.1直接消耗系数33-363.4.2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36-393.5小结39-403.5.1拉动内需的主力是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393.5.2非垄断行业是GDP的主要推动者393.5.3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较高的产品部门集中于工业部门39-404问题及政策建议40-444.1目前我国经济存在的问题40-414.1.1产业结构偏差依然严重404.1.2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40-414.1.3第三产业效益低下,中间投入不足414.1.4城乡二元消费结构明显414.1.5固定资本投入存在偏差

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流程

2012中国投入产出表 二、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流程 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基本流程如下: (一)各产品部门总产出 各产品部门总产出(总投入)可通过编制全社会产出表取得三根据各部门总产出计算和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两部分三 1.工业部门 根据工业统计状况,将工业生产活动分为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两部分进行计算三 (1)规模以上工业: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出表根据现行工业统计制度中 分地区二分规模工业企业按产品计算的分行业工业总产值汇总表 (依据B204-1表汇总)的有关数据,按大型二中型和小微型,分别按投入产出部门汇总计算三 (2)规模以下工业:在 纯 部门假设条件下,2012年规模以下工业产出表根据当年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分行业大类总产值二规模以上小型工业分投入产出部门的总产值结构分解并按顺序对角化得到三 由于现行工业总产值不含增值税,根据增值税率将其调整为含增值税的工业总产出,将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两张产出表相加得到全社会工业产出表,以及符合投入产出核算口径的工业各产品部门总产出三 2.其他部门 在全社会产出表中,除工业部门以外,其他产业部门的总产出视同为产品部门产出,数据集中在产出表的主对角线上,也就是说各产业部门总产出等于产品部门总产出,所以在编制产出表时,只要计算出这些部门的产业部门总产出,就等于得到了产品部门总产出三计算这些产业部门总产出所需资料包括统计系统(国家统计系统和部委统计系统)统计资料二行政管理资料(如财政决算资料)和会计决算资料(如银行二保险二运输等活动)三由于这些部门活动性质不同,所以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有的按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计算,有的按经常性业务支出加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三将这些产业部门总产出按顺序对角化就得到工业以外部门的产出表三 (二)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构成 中间投入构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三这部分资料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重点调查取得具有代表性的中间投入结构,结合总量指标推算三要获得中间投入构成,需要对投入产出各产品部门成本和费用构成表进行调整,即将成本费用指标转化为投入产出部门指标三01

12年投入产出分析系数计算

201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 ---投入产出系数上的差异 摘要: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对投入产出关联的剖析,是深刻展示产业结构变动内在机理的重要途径,一般可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影响力系数等指标来描述。本文试图利用2012年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的经济分析方法,主要计算出我国三个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两个指标,从而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及各产业间的关联。 关键词: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产业结构分析 投入结构是指投入产出表的纵列的费用结构。它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反映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其联系是用“投入系数”,即“直接消耗系 a)来衡量的。 数”( ij 直接消耗系数体现了列昂惕夫逆矩阵中生产结构的基本特征,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也为现存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结构比例是否合理提供了判别准则,为这一结构比例的合理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由表1可知,第二产业部门生产得到1元第二产业部门的产品,需要直接消耗本部门0.6134元的产品,第三部门0.1119元的产品。 但由于各产业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了与相关产业有直接联系外,还存在着一定的间接联系,因此各产业产品在生产中除了有直接消耗外,还有间接消耗,即用 b)表示,该系数不仅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直接的技“完全消耗系数”( ij 术经济联系,还反映了各部门之间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并通过线性关系,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与最终使用联系在一起,矩阵公式为 1 () =- B I A- 由表2数据可知,第二产业部门每提供1元的最终使用时,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2.9078元的本部门产品,0.4480元的第三部门产品。与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得出的

(完整word版)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

§1.2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是投入产出表。在任何一个层次上、为了任何一个目的应用投入产出分析,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投入产出表。 一、投入产出表的原理 以表1-2-1所示的假想的某年某国封闭经济的4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例,介绍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该表将国民经济系统分为4个部门,并且假定不存在进出口。 ⒈行与列的含义 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行表示“产出”,即该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的分配与使用。有多少作为中间使用?被哪些部门使用?有多少作为最终使用?其中作为用于消费和用于投资的高为多少?例如第一行表示部门1的总产出为1600亿元;其中659亿元作为中间使用,被部门1自己使用96亿元,被部门2使用224亿元,被部门3使用179亿元,被部门4使用160亿元;941亿元作为最终使用,894亿元用于消费,47亿元用于资本形成。 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列表示“投入”,即该部门生产(或者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要素的数量。有多少属于中间投入?分别由哪些部门提供?有多少属于最初投入?其中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各为多少?例如第一列表示部门1的总投入为1600亿元;其中480亿元属于中间投入,由部门1自己提供96亿元,部门2提供16亿元,部门3提供320亿元,部门4提供48亿元;1120亿元属于最初投入,劳动投入为952亿元,资本投入为168亿元。 ⒉各个象限的含义 如果按照双线将表划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称为象限。 左上为第一象限,反映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是投入产出表最重要的一部分。 右上为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用于最终使用的情况。 左下为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所“消耗”的最初投入的情况。 右下为第四象限,主要反映转移支付,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一般不收集这部分数据。

投入产出学练习及答案汇总

例:假设有一张包含3个产品部门的简化价值型表,要求: 1填补表中的数字 2、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完全需要系数矩阵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中间投入系数矩阵、初始投入系数矩阵 4、直接固定资产折旧系数的行向量、 直接劳动者报酬系数的行向量、 直接生产税净额系数的行向量、 直接营业盈余系数的行向量

建立行模型:Y=(I-A)X 2.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0.5803 0.7614 0.7132、 B = (I-A)'i -I = 04918 0.4674 0.6552 03367 0.4898 04786; 中间投入系数矩阵: (3 Σ? O O 4 = O ??2 J=I O O O j=∣ ) <02151+02151+0.1075 O O —— O 0.3297+ OJ 099+0.2198 O O O 0.2326 + 0.2907 + 0.1744) <0.5376 O O ) O 0.6593 O < O O 0.6977J <20 93 20 93 10 30 91 10 9\ 20 9? 20、 86 25 86 15 r 0.2151 =0.2151 .0.1075 03297 0」099 02198 0.2326、 02907 0」744丿 < 1.5803 07614 0.7132、 B + I = {I-A)~' = 0.4918 14674 0.6552 ?(λ3367 0.4898 14786) 93 86 J 完全需求系数矩阵: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0.7849 03297 02326、 = 0.2151 0.8901 0.2907 』丿 ?0.1075 0,2198 0.8256 丿 建宜列模璃N=U -心X ?4624 0 0 ) = 0 03407 0 < 0 0.3023丿 生 3.价值模型的主要系数 直接固定资产折旧系数: 丿元素: = d* / JV Z ( / = 1,2,冲 向量: 直接劳动者报酬系数: 丿丿素: =PjXQ = 1,2,- i ΛT) 向量: =(EM Ci v2 …-U Vtt ) 直接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系数: 元素: J -Z - \ 小、 向量: f 4. Wl^l 定资产折IH 条数的行向呈: 直接劳动者报酬系数的行向量: / 1 1 1 A Q \ A l = — — — =ι(λll83 0.1099 0.0930) (93 91 86丿' J 直接生产税净额系数的行向量: (12 Q 6、 A = - — — = (OJ 290 0.0879 0069刘 (93 91 86 丿* 7 也L 2? <93 9? 86; = (0.1075 0.0769 0.0814)

投入产出表相关知识介绍

投入产出表相关知识介绍 (一)投入产出表的由来 投入产出表是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费用的来源与产出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去向,组成纵横交错的棋盘式平衡表,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投入产出表的投入是指各部门在生产货物和服务时的各种投入,包括中间投入的最初投入。产出是指各部门的产出及其使用去向,包括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投入产出表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费大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W.Leontief)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 列昂惕夫从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技术,编制投入产出表,目的是研究当时美国的经济结构。为此,他利用美国国情普查资料编制了1919年和1929年美国投入产出表,并分析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均衡问题。1936年他在美国《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1936年8月)上发表了投入产出法的第一篇论文“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数量关系”,标志着投入产出分析的诞生。1941年他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一书,他在该书中详细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的主要内容。1951年该书在增加了1939年投入产出表和一些论文后再版。1953年,列昂惕夫与他人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通过这些论著,列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表的概念及其编制方法,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的基础原

理,创立了投入产出技术这一科学理论。正是在投入产出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列昂惕夫于1973年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投入产了方法在西方产生也不是偶然的,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1929年爆发的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危机,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这个问题,这一冲击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一方面,在三十年代中期出现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特别是财政干预,进行投资,人为地刺激消费,扩大需求,以减少失业和预防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理论,曾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制订经济政策的依据。另一方面,促使一些经济学家在原来的数理经济基础上,利用数学和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经济预测,以便找到医治资本主义痼疾的药方。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投入产出分析和经济计量学。当时列昂惕夫曾认为“今天的经济学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理论高度集中而没有事实,另一方面,事实堆集如山而没有理论”,而投入产出分析是把经济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把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经济问题。按列昂惕夫自己的描述,投入产出分析是“用新古典学派的全部均衡理论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之间在数量上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经验研究”(参见W. 列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投入产出技术从诞生到现在的七十多年里,经过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辛勤探索,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