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实验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实验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实验要求
《分析化学实验》设计实验要求

已知:混合液中NH

Cl的浓度为10-15g/L,HCl的浓度为0.15-0.25mol/mL

4

设计HCl-NH4Cl试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具体要求:

封面:注明分析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班级、姓名、时间(版面各人自己设计)

首页:

设计思想(黑体,4号字,双倍行距,居中)

一、方法选择依据(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二、试样量及标准溶液浓度确定依据(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三、问题讨论(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正文(谈自己的设计思路及感想)(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另页:

实验题目(黑体,4号字,双倍行距,居中)

一、实验原理(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二、试剂(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1.NaOH(固体)

2.化学式(1+1)

3.酚酞(1g/L):0.1克指示剂溶于100毫升60%乙醇(需要加入其它试剂或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配制的需写明配制方法)(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三、实验步骤(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1.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宋体,5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1)标准溶液的配制

正文

(2)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定

正文

2.试样测定(宋体,5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四、注释(黑体,5号字,双倍行距)

①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②正文(宋体,5号字,单倍行距)

分析方案应包括:

1)分析方法及原理

2)所需试剂和仪器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果的计算式

5)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6)参考文献

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其中除分析方案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实验原始数据

2)实验结果、结论

3)如果实际做法与分析方案不一致,应重新写明操作步骤,改动不多的可加以说明

4)对自己设计的分析方案的评价及问题的讨论

检验科实验室布局要求

1、室内布置:为方便工作和仪器维修,在大型实验室中,采取房屋 中间摆设大型和主要仪器设备的办法,这不仅便于仪器工作时散热、 故障维修,而且便于清洁卫生。标本处理、分配、加样和一些不需要 上机操作小实验,则在墙边工作台上进行。这样布置对工作人员流动和样本的转运也十分方便。小型实验室因空间受限,工作台一般设在墙边。 2 、水源设计:所有的实验室都安装了清洁池(独立专用洗手池 )和污染池 (洗涤与染色用 ),下水道均直接接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洗 手池用脚踏式控制,不仅符合实验室卫生要求,也比较耐用。污染池 用于洗涤实验污物,为防溅做成深水池。 3、电源设计:实验用仪器及辅助用电设备事先进行定位,装配好电源插座,且和照明电源分开接线,互不干扰。重要仪器设备均配备不间断电源 (UPS 电源 )和专用接地线,并考虑预留了不少今后实验室发展可能会购置的仪器及临时用电源插座。 4、照明设计:实验室内照明设备以荧光灯为主,与工作台面平行半隐形安装在抛光天花板内;走廊上采用白炽灯,不同照明光源相结合,使实验室内产生舒适、美感的视觉享受。检验科大门、急诊窗口、值班室配置醒目灯箱 ,方便群众夜间查找。为有效地保护工作人 员和避免标本污染。细菌室按有关要求安装 4 支 30W 紫外线灯,作为常用的消毒设备,也半隐形在天花板内。 5、窗户置厚布窗帘以防太阳暴晒实验室设备。检验科大门及各

室门为要考虑大型仪器进入,宽度为,最好是推拉门。室内光源均使用荧光灯,照明设备的开关安装在每个工作室的出口或入口处。照明设备安装成与工作台面呈垂直或对角线,这既统一布局又可消除物体遮挡产生的阴影。 6、天花板统一使用防火板吊顶装修,内藏通风排气管道和消防 喷水管道。 7、科室集中使用大型UPS 电源,放于仪器设备集中的实验室角落,单独用一可散热的不锈刚制百叶窗隔离。 8、承受力、对热、酸碱、染液、有机溶剂和冲击的抵抗力是选 用工作台材料的重要因素,实验工作台使用精加工的黒色表面,能有效地减少反射光和眩光,以减轻眼睛的疲劳。供坐着操作的工作台般高度为 76cm ,供站着操作的工作台高度为91cm 。椅子选用高度可调节、可旋转、坐垫和背部靠垫舒适的。 9、各实验室下水管道统一将工作废液引至污水处理设备,医院 院感控制科专人处理后排放。 10、血样检验是工作中最大部分的标本。分离血清时,离心机的高速运转常常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故在仪器设备集中的工作区隔壁单独设立一标本准备区。 11、考虑微生物的安全防范,将微生物检验室单独设立在人员较少流动的科室里头。严格实行生物安全管理。 12、洗涤室,由科室卫生工人全面进行实验用具的洗涤,废液的处理,污染物的隔离,消毒液的使用。

vf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vf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经济管理学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09年12 月28 日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单实用的系统,它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好帮手。 此软件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适合各种学校对繁杂的学生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具有严格的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功能,强大的查询功能。它可以融入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不仅方便了学生信息各方面的管理,同时也为教师的管理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我们进行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机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设 计、表单的设计、表单与数据库的连接、SQL语言的使用和了解它的功能:数据定 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以及简单VF程序的编写。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 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并对Visual FoxPro6.0 的各种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更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方便,使我们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 - 1 -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该系统可以基本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包括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录 入、学生信息的浏览、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信息的修改和学生信息的删除。系统 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登录 管理 学学学学学 生生生生生 信信信信信 息息息息息 录查浏修删 入询览改除 三、系统设计内容及步骤 3.1创建项目管理文件 1.启动foxpro 系统,建一个项目管理器,命名为“学生管理”。 哑 目f ■ 也 电 岂同左 矣 氏H. 0 存 JI 蛋誤曾

实验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实验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第一节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个良好的科学实验设计是顺利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前提,同时也是或得预期结果的重要保证。一个完善的统计学研究设计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试验效应。例如,研究某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其中高血压患者即为受试对象,这种降压药为处理因素,血压的变化便是试验效应。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如何选择这三个要素,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此,任何实验研究在设计时,必须明确这三个要素。 一、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是处理因素作用的客体,应该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受试对象的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l、一般医学科研——常用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本作为受试对象;2、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3.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在1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选择受试对象应有明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首先,受试对象应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处理因素敏感;二是反应必须稳定。其次是为是研究结果普遍性和推广价值,需保证受试对象的同质性和代表性。

二、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而施加的特定的实验因素,例如给予的某种降压药。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很多,就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必要时做一些预实验,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非重要的实验因素,以便选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这些因素。水平选取的过于密集,实验次数就会增多,许多相邻的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十分接近,不仅不利于研究目的的实现,而且将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反之,该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规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易于得出错误的结论。除此以外,处理因素应当标准化,在实验过程中同一处理组的处理因素应始终保持不变,包括处理因素的施加方法、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应进行必要的预实验或借助他人的经验,选取较为合适的若干个水平,如药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的种类等。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取质最因素的水平,千万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选取。 三、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是反映在处理因素的作用下,受试对象的反应或结局,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如读取病理切片或X片上所获得的结果)或主观指标(如给某些定性实验结果人为打分或赋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 通用要求》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通用要求》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任务来源 2013年7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了国家标准计划《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通用要求》(计划编号20130851-T-604),归口单位为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协作单位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7月公布的2013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国家标准《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通用要求》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三、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 实验室作为从事科研、计量、检测等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场所,是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开发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重要场所。一个国家的实验室水平标志着科技与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科研成就,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多次提出关于实验室建设的问题,支出要“不断提高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实验室建设在国内尚属新兴产业,目前实验室建设缺乏分门别类的、专业化、针对性设计,导致部分实验室设计建设不科学,资金使用不合理,甚至建好的实验室因存在安全隐患无法使用,教训惨重。目前,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突飞猛进的实验室建设工作。 本项目拟综合实验室的实验对象、流程和软硬件等多种不同因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先进实验室的布局、设计和运行典范的基础上,对实验室进行系统科学的分类。从实验室的规划设计、总体设计、细节设计等方面入手,研究实验室建设及规划布局的最佳方案,从而创造安全、健康、节能、环保、人性化、智能化的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形成实验室综合设计规范,不断提高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指导 四、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原则是借鉴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现有成果,结合我国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设计的具体情况,本着科学、开放、适用和促进国内我国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原则,对我国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技术要求进行深入研究,以环保可持续与智能化为切入点,涵盖实验室规划设计、总体设计和细节设计,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并且反应国内外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设计领域最新成果的标准。 五、编制过程 1、2013年4月8日,全国实验室仪器及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标准启动会,明确了标准研究任务与分工; 2、2013年4月17日,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召开了标

化验室设计要求

新闻中心 实验室设计要求 添加日期:2011-9-15 16:36:50 实验室设计布局时,开间模数适宜为3.5米~4.0米,以3.6米为最佳。 1、在实验室空间设计时,应考虑必须为实验室安全运行、清洁和维护,提供或预留有足够的实验区域空间。 2、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应当光滑、易清洁、防渗漏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板应当防滑。 3、实验台面应是防水的,并可耐消毒剂、酸、碱、有机溶剂和中等热度的作用。 4、应保证实验室内所有活动的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闪光。 5、实验室器具应当坚固耐用,在实验台、生物安全柜和其他设备之间及其下面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清洁。 6、应当有足够的储存空间来摆放随时使用的物品,以免实验台和走廊内混乱。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还应当提供另外的可长期使用的储存间。 7、应当为安全操作及储存溶剂、放射性物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施。 8、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应当有存放外衣和私人物品的设施。 9、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应当有进食、饮水和休息的场所。 10、每个实验室都应有洗手池,并最好安装在出口处,尽可能用自来水。 11、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达到适当的防火等级,最好能自动关闭。 12、在设计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时,应在靠近实验室的位置配备高压灭菌器或其他清除污染的工具。 13、安全系统应当包括消防、应急供电、应急淋浴以及洗眼设施。 14、应当配备具有适当装备并易于进入的急救区或急救室。 15、在设计新的设施时,应当考虑设置机械通风系统,以使空气向内单向流动。如果没有机械通风系统,那么实验室窗户应当能够打开,同时应安装防虫纱窗。 16、必须为实验室提供可靠和高质量的水。特别是微生物实验室要保证实验室水源和饮用水源的供应管道之间没有交叉连接。应当安

设计性实验报告格式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万用表设计与组装实验仪 姓名:李双阳学号:131409138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1314091 指导教师:_王朝勇王新练 上课时间:2010 年12 月 6 日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万能表的设计与组装试验仪 实验时间:2010年12月6日 小组合作: 是 小组成员:孙超群 1. 实验目的:掌握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组成和特性。 2. 掌握数字万用表的校准和使用。 3. 掌握多量程数字万用表分压、分流电路计算和连接;学会设计制作、使用多量程数字万用表 2、实验地点及仪器、设备和材料: 万用表设计与组装实验仪、标准数字万用表。 3、实验思路(实验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步骤等): 1. 直流电压测量电路 在数字电压表头前面加一级分压电路(分压电阻),可以扩展直流电压测量的量程。 数字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分压电路如图一所示,它能在不降低输入阻抗的情况下,达到准确的分压效果。 例如:其中200 V 档的分压比为: 001.010*********==+++++M K R R R R R R R 其余各档的分压比分别为: 档位 200mV 2V 20V 200V 2000V 分压比 1 0.1 0.01 0.001 0.0001 图一 实用分压器电路 实际设计时是根据各档的分压比和总电阻来确定各分压电阻的,如先确定 M R R R R R R 1054321=++++=总 再计算200V 档的电阻:K R R R 10001.021==+总,依次可计算出3R 、4R 、5R 等各档的分压电阻值。换量程时,多刀量程转换开关可以根据档位调整小数点的位置,使用者可方便地直读出测量结果。 尽管上述最高量程档的理论量程是2000V ,但通常的数字万用表出于耐压和安全考虑,规定最高电压量限为1000V 或750V 。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与四原则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与四原则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 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六个条件 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重要的实验因素和观测指标没有遗漏,并做了合理安排;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包括可能产生的各种偏性)都得到了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在内,并有相应的对策和严格的质量控抗对操作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均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无疑是其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的象征。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实验设计三要素应着重考虑: 一、受试对象的种类问题。这里面包含以下几种情形:l、一般医学科研——常用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本作为受试对象;2、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3.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在1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二、实验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很多,就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必要时做一些预实验,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重要的非重要的实验因素,以便选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这些因素。水平选取的过于密集,实验次数就会增多,许多相邻的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十分接近,不仅不利于研究目的的实现,而且将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反之,该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规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易于得出错误的结论。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应进行必要的预实验或借助他人的经验,选取较为合适的若干个水平。所谓质量因素,就是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性的,如药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的种类等。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取质最因素的水平,千万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选取。 三、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如读取病理切片或X片上所获得的结果)或主观指标(如给某些定性实验结果人为打分或赋值),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必要时还应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 实验设计的“四原则” 实验设计四原则的实施主要包括:

设计性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种描述形式—传递函数描述法、零极点增益描述法。 2.掌握两种描述形式之间的转换。 3.掌握连续和离散系统频率响应的求解 二、 实验仪器或设备 装MATLAB 软件的计算机一台。 三、 实验内容 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形。 2. 生成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3. 将连续系统 4)(s )21)(s (s 3) 1)(s -(s 0.5H(s)++++=转化为传递函数模型的描述形式。 4. 将离散系统 4-3-2-1--2 -10.5z 0.9z -1.3z 1.6z -12z 5z 3H(z)++++=转化为传递函数和零极点增益模型的的描述形式。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 形。 程序: clear,clc,close %清除变量空间变量,清除命令窗口命令,关闭图形窗口 t=-10:9; %取20个点 ft1=(t==0); %单位脉冲信号函数 ft2=(t>=0); %单位阶跃信号函数 subplot(1,2,1),stem(t,ft1,'m-o') %图像窗口1行2列的第1个子图绘制单位脉冲信号图形 title('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 %设置标题为“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 subplot(1,2,2),stem(t,ft2) %图像窗口1行2列的第2个子图绘制单位阶跃信号图形 title('20个点的单位阶跃信号'); %设置标题为“20个点的单位阶跃信号” 2. 生成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程序: clear,clc,close %清除变量空间变量,清除命令窗口命令 x=0:0.001:0.6; %设置变量x的值范围 y=square(2*pi*10*x,30); %用square函数得到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plot(x,y,'m'); %绘制矩形波的图像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具体内容: 所谓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

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 (一)化学实验设计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 ①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 ②验证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又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做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说服力要强。 ③运用性实验设计。这类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化学实验习题或实验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进而进行优选。从课内、课外的角度来分,运用性实验设计又包括课内的实验习题设计和课外的生产、生活小实验设

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

宇美检验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的筹建总规划原则应以自身检验需求为根本,附带厂区环境为参考,结合外部获得推广评审标准为主要,而拟定实验室总建设规划原则。 一、建设依据、目的。 1、为了满足自身生产检验及产品改良需求以及依据安徽省外墙建筑材料推广要求,“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对于评定推广新型外墙墙体建筑材料评审要求,主要依据《安徽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证书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外墙墙体建筑材料生产厂家需要获得推广,需要保证所生产的墙体材料质量达标,必须拥有自检相应实验室。所以需要建设相应标准的检验实验室。 2、在评定方面具体要求为:检测设备:配有恒温干燥箱、万能试验机(10-100kN)、养护箱、试模的出厂检测仪器。附有相关设备功能清单、购置发票和有效检定、校准证书。所以以上设备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备。 二、建设期限 公司设定的试生产期限为5月20日,自试生产至投产阶段应至少有2个月时间,故而从总体估算实验室的的预期建设期限应为三个月。 三、硬件规划 根据“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的《安徽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证书管理办法》所要求的检验设备硬件标准,所实行的检验实验项目必须按此标准建设,且结合公司自身对产品及原材料的检验需求以及未来的开发改良需求,具体的建设节点应该按照“投产前”“评审前”两个节点步骤实行,具体如下: 1、投产前 投产前的主要目标是为满足公司生产过程里原材料检验、成品检验的基本需求。所添置的实验设备应能满足以上两点的要求。 2、评审前 评审前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满足评审时“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所规定必须要有的检验项目能够得到满足,确保评审时能够顺利通过。进而对公司的内部检验也是一个提升。 四、场地规划 1、公司现有实验室场地位于一号生产车间内,内部尺寸为7500mm*6000mm,共计45m2。南侧有窗,出入门位于北侧厂房内。 2、按实验室基本建设规范,应将操作台布置于南侧有窗位置,小型称量设备及实验易损器具摆放于操作台上,水路管线分布于南侧。 3、东侧有良好的电力分部且背阴靠近工作台应摆放中、大型实验设备。 4、而北侧完全背阴,靠近出入门及厂区又不能在开门时及外部一眼望尽,是良好的摆放试件及实验完成件的位置,应当在此位置划定相应区域。 5、西侧背阴,又靠近出入门,开门及进入时可以被及时看见,应当相应的整洁于实验台相交互,而实验柜应整齐的码放于此位置,用于存放一些留存的标准样本。 6、应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第一批设施、器具、设备进入后,拟定完成实验室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相应的设备操作手册,人员结构,并及时上墙公示警示。 7、实验室地面应采用地板砖,可以有效的清理及防止实验中有腐蚀性液体滴落在地面上对地面造成损害。

CSS页面布局及样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 CSS页面布局及样式设计 (所属课程:web系统与技术) 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11级计科信息姓名:学号: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A06-404 合作者:指导教师:李 本实验项目成绩:教师签字: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SS中的定位属性使用方法。 (2)掌握DIV+CSS的页面布局方式。 (3)掌握CSS中的常用属性的使用方法。 (4)理解CSS的样式构造。 二、实验条件 安装Web开发环境的微机。 三、实验内容 (1)重新对聊天室的注册页面、登陆页面和聊天页面进行页面布局。 (1)对聊天室的注册页面、登陆页面和聊天页面进行样式设计。 四、实验步骤 (1)注册页面使用CSS将注册表单居中显示,表单内嵌入表格将文本与输入域格式化显示,表单内使用label标签。 (2)登录页面中添加div层用于显示在线用户数。 (3)登录页面使用div将登录表单,在线用户数,logo图片,超链接等页面元素重新定位布局。 (4)聊天页面改用div标签并使用CSS的position定位属性进行布局,框架内的独立页面使用float属性进行布局。 (5)使用CSS设置三个页面的背景颜色或背景图片。 (6)注册页面使用CSS设计所有输入框和提交按钮的样式。 (7)登录页面使用CSS设置的超链接的字体和下划线、登录表单使用圆顶角、在线用户数使用图片数字,使用CSS设计登录按钮的显示样式。

(8)聊天页面中使用CSS设计信息发送表单和发送按钮的样式,设计用户信息列表和聊天信息段落的的显示样式。 五、实验结果 注册界面效果图及代码: //总体框架 //添加图片代码 //用户注册信息代码

注册信息

用户姓名:

用户密码:



--> 姓    别:

配送中心的区域设计实验报告格式

徐州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 实验项目:配送中心的区域设计 实验地点: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 11物流2班 学生姓名(学号) 高喜霞 20111515201 明晓 20111515202 王孟伟 20111515203 程凤娇 20111515204 指导老师宋效红 2013 年 11 月 7 日至 2013 年 11 月 21 日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配送中心的区域设计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日期:2013年11月7日~2013年11月21日。 实验要求:为了防止互相抄袭,要求每组同学在已经给出的配送中心空间规划资料的基础上,必须进行数据截取,即在给出的3000多组数据中,每组至少选出100组数据进行分析。要求每组同学每人负责一部分的设计,最终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报告。规划方案中必须包括通道的设计、收货暂存作业空间的设计、仓储作业空间的设计、拣货区作业空间的设计、集货区的设计等内容,其中应包含动线的设计、设备的选择,作业时序的安排等细节内容,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设计方案。本设计涉及到课程的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规划设计方案。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通道的设计、收货暂存作业空间的设计、仓储作业空间的设计、拣货区作业空间的设计、集货区的设计等内容,其中应包含动线的设计、设备的选择,作业时序的安排等细节内容。 一、配送中心的基本概念 所谓配送中心就是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是一种多功能、集约化、全方位服务的货物配送设施,是物流系统重要的网络节点之一,是完成物流配送作业的主要场所。其功能主要是把从供应者手中接收的多种大量货物,进行加工、包装、分拣、存储、分货、计费、信息处理等工序,根据用户的订货需求进行配货,以快速实现销售和供应,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货物的流通和配送。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秉承现状物流、绿色物流的理念,采用了具有效率和成本优势的流程化运作模式,并广泛运用了很多先进的、成熟的技术及设备。 配送中心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配送功能健全;辐射范围小;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在物流活动中物流配送中心起着协调组织、调度控制和执行主要职能的中心枢纽的作用,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深认识如流调节作用、物流衔接作用、利益共享作用、信息汇集作用、整合协调作用。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物流配送中心是作为物品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的节点,是商品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附加值,并且客服在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和空隙的障碍。 物流配送中心一旦建成就很难在做大的改动,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切实掌握四个原则:系统工程原则,价值工程原则,软件先进、硬盘适度的原则,发展的原则。 二、配送中心规划

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实验室,使其能更好地为生产、科研、教学服务,除了先进的科学仪器和完善的实验设备是提升科技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必备条件以外,实验室的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条件。实验室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和依据,在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必须由各实验室或研究室人员共同参加研究,反复讨论,确定各实验室方案,现将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分述如下。 1.1.1实验室名称 (1)房间名称:根据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同的实验室。 (2)需要房屋间数:同一类的房间需要几间。 (3)每间房屋使用面积:房间面积大小与建筑模数有关,采用何种模数及何种结构形式比较符合实际,计算实验室的使用面积。 1.2.2建筑要求 (1)房间位置要求: 底层:设备重量较大或要求防震,则可设置在底层。 朝北:有些辅助房间或实验本身要求朝北。 朝南:各实验室都有自己的要求。 楼层:有的实验室要求洁净、安静,应尽量放在高层。 (2)室内尺寸要求:如实验室要求空气调节系统必须吊顶,则层高就相应地要增加。有些实验室是属于特殊类型的,则采用单独的尺寸。 (3)房间要求:指实验室本身的要求。 有的要求一般清洁。

有的要求洁净,进行实验时要求房间内空气达到一定的洁净要求。 耐火:大多数实验室要求耐火。 安静:如消音室、录音室等。 (4)门要求:实验室的门有各种要求。 内开:门向房间内开。 外开:主要设置在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内。 个别要求:双向弹簧,有的要求单向弹簧或推拉门。 隔声:有的实验室要求安静,要求设置隔声门。 保温:如冷藏室要求采用保温门。 屏蔽:防止电磁场的干扰而设置屏蔽门。 自动门:大门口要求自动门。 (5)窗要求:实验室的窗有各种要求。 开启:指向外开启的窗扇。 固定:有洁净要求的实验室采用固定窗,避免灰尘进入室内。 部分开启:在一般情况下窗扇是关闭的,用空气调节系统进行换气,当检修、停电时,则可以开启部分窗扇进行自然通风。 双层窗:在寒冷地区或空调要求的房间采用。 遮阳:根据实验室的要求而定,有时需要水平遮阳,有时须用垂直遮阳。有的可用百叶窗。 密闭:窗扇可以开启,但又要防止灰尘从窗缝进入,故采用密闭窗。 屏蔽窗。 隔声窗。 (6)墙面要求: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各有不同。 一般要求

食品行业检测实验室建设方案

食品行业检测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食品安全实验室选址要求 1. 实验室应选择在清洁安静的场所,远离生活区,锅炉房与交通要道; 2. 实验室应选择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要与生产加工车间有一定距离; 3. 实验室应选择在方便扦样与检验,距离车间较近的工作场所。 二、实验室结构和布局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一般工厂应设置细菌与理化检验兼有的综合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办公室。 办公室:工作人员行政办公区域。 理化分析实验室:(或者和细菌检验操作室合并) ①理化分析室(兼作感观检验室) ②仪器室(兼放细菌室显微镜等少量仪器) 细菌实验室: ①细菌检验操作室; ②无菌室; ③培养基制作室; ④洗涤消毒室; 三、食品安全实验室整体布局要求 1. 办公室:办公室是化验人员进行原始记录等各项工作的场所,是与非化验室人员交往较多的场所,因此,应设在整体综合化验室的最外层,只需有桌、椅等简单设施即可。 2. 细菌检验操作室(常规操作)细菌检验操作室是细菌培养与检验主要操作室,主要设施是实验台。 对实验台的要求: a.实验台面积一般不小于×; b.实验台位置应在实验室中心位置,要有充足光线;也可以做边台。 c.实验台两侧安装小盆与水龙头; d.实验台中间设置试剂架,架上装有日光灯与插座; e.实验台材料要以耐热、耐酸碱为宜。 3. 无菌室: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是处理样品和接种培养的主要工作间,应与细菌检验操作室紧密相连。为满足无菌室无菌要求,无菌间应满足以下布局: a.入口避开走廊,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 b.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 c.无菌室与缓冲间均装有紫外灯,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 d.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实验台与边台皆可),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 e.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 4. 培养基制作室:培养基室是制作、配制微生物培养所需培养基及检验用试剂的场所,其主要设备应为边台与药品柜。 a.边台上要放置电炉,以满足熔化煮沸培养基时用; b.边台材料要耐高热、耐酸碱; c.药品柜分门别类存放一些一般药品及试剂;

苯妥英钠设计性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苯妥英钠的制备与分析 姓名:闫洁 班级: 学号:39 日期:2015.11.2

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应用维生素B1及氰化钠为催化剂进行反应的实验方法。 2.学习有害气体的排出方法。 3.学习二苯羟乙酸重排反应机理。 4.掌握用硝酸氧化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方案一 1、实验原理 1.安息香缩合反应(安息香的制备) 2.氧化反应(二苯乙二酮的制备) 3.二苯羟乙酸重排及缩合反应(苯妥英的制备) 4.成盐反应(苯妥英钠的制备) 2、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500 ml 250 ml )量筒、锥形瓶、三颈瓶、抽滤瓶、球形冷凝管、干燥管、水浴锅、布氏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抽滤器、 药品:苯甲醛、盐酸硫胺、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硝酸、浓盐酸 CHO VitB 1or NaCN O H HNO 3 O O O O H O O 1.H 2NCO NH 2/NaO H 2.HCl N H O O H 5C 6H 5C 6N H N H N O O Na H 5C 6H 5C 6 N H O OH H 5C 6 H 5C 6N O H 2NaOH

4、实验装置图 5、实验步骤 (一)安息香的制备(盐酸硫胺催化) 1.原料规格及用量配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苯甲醛CP d 1.050 bp179.9℃20 ml0.2 盐酸硫胺原料药 3.5 g 氢氧化钠CP10 ml 2. 操作 在100 ml三口瓶中加入3.5 g盐酸硫胺(Vit.B1)和8 ml水,溶解后加入95%乙醇30 ml。搅拌下滴加2 mol/L NaOH溶液10 m1。再取新蒸苯甲醛20 ml,加入上述反应瓶中。水浴加热至70℃左右反应1.5 h。冷却,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mp 136—l37℃ 注:也可采用室温放置的方法制备安息香,即将上述原料依次加入到100 ml三角瓶中,室温放置有结晶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于燥后得粗品。测定熔点,计算收率。 (二)二苯乙二酮(联苯甲酰)的制备 1.主要原料规格及用量比 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安息香自制8.5 g0.04 1 硝酸(65%-68%) CP d 1.40 bp122℃25 ml0.379.25 2.操作 取8.5 g粗制的安息香和25 ml硝酸(65%-68%)置于100 ml圆底烧瓶中,安装冷凝器和气体连续吸收装置,低压加热并搅拌,逐渐升高温度,直至二氧化氮逸去(约1.5—2 h)。反应完毕,在搅拌下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盛有150 ml冷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直至油状物呈黄色固体全部析出。抽滤,结晶用水充分洗涤至中性,干燥,得粗品。用四氯化碳重结晶(1:2),也可用乙醇重结晶(1:25),mp.94—96℃。 (三)苯妥英的制备

学生探究性实验报告格式

1 1、以D001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三氯化铁为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己酮缩乙二醇,探究不同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2、探究不同的酮醇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3、用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 香、果香香气、留香持久、香气类型多等特点,作为新型香料在日用香精和食品香精中广泛应用 [1,2] ,也常用于用作特殊的反应溶剂[3] ,…………。 三、实验原理 ………… 三、实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和药品 主要仪器设备:数字阿贝折光仪、Agilent-6890气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制作有限公司)、36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Wartars 公司)、搅拌器等。 药品:D001树脂(市售)、乙二醇(化学纯)、环己酮(分析纯)、环己烷(化学纯)等;………………… 四、实验部分 1、催化剂的制备 (1)树脂处理 (2)催化剂的制备 ①树脂与FeCl 溶液的交换 称取10g 干燥树脂,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再用0.02mol/LFeCl 3溶液1000mL 分数次与反复洗涤后的树脂混合搅拌,以6mL/min 的速度动态交换……………………。

2 ②催化剂的焙烧处理 将上述制备的复合物在马沸炉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2、环己酮缩乙二醇的合成 100ml 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2g 催化剂,环己酮0.2mol ,乙二醇0.3mol …………。 五、结果与讨论 1、酮醇比对缩酮反应的影响 固定催化剂用量为2g ,环己酮用量为0.2mol ,以20mL 环己烷作带水剂,回流反应3h ,考察不同酮醇比对缩酮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 n (酮) /n (醇)(mol 比) 1:1.0 1:1.2 1:1.5 1:2.0 1:2.5 缩酮产率(%) 52 80 84 76 72 由表1乙二醇过量……………………………………。 2、催化剂用量对缩酮反应的影响 ………………………… 3、产物的分析结果 (1)缩酮的确认 生成的环己酮缩乙二醇我们主要通过测红外光谱来确证。其图谱如下: 473.73 543.21 619.32 1119.56 1384.26 1618.67 1637.61 2925.04 3415.9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T r a n s m t t a n c e 1000 2000 3000 4000 W a v e n u m b e r s (c m -1)

实验设计基本要求

北京四中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化学实验过程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组成。在实验的准备阶段,设计一个周密的实验方案是保证实验实施成功的关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5.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6.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7.问题讨论。 一个实验目的的达到,往往有多个可以选择的方案,但我们总是选择最优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的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2.安全性;3.可行性;4.简约性。 一、科学性 1.实验原理的科学性。例如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如果把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由于SO2也会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无法判断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正确的实验方案的图示如图: 以上实验中,如果在品红溶液不褪色的情况下,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判断气体中含有CO2,否则没有CO2。 2.操作程序和方法的科学性。请看下列除杂方法: (1)用点燃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2)用加入乙醇、浓硫酸加热的方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如果单从化学原理方面去看,以上两个实验方案是没有问题的,因此许多同学在实验设计上对于这种思路也是乐此不疲,其实这些实验方案是根本无法实施的。方案(1)正确的方法是: 方案(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后进行分液操作。 二、安全性 为了杜绝人身伤害和避免实验仪器的损坏,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安全工作必须做好。实验安全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防漏气——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防爆炸——检验气体的纯度,有可燃性气体的实验,应将装置系统中的空气排净后再进行点燃和加热的操作。例如用H2、CO等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需要加热金属氧化物,在操作中,不能先加热,后通气,应当先通入气体,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干净后,检查气体是否纯净(验纯),待气体纯净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氧化物。 3.防倒吸——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吸收要加防倒吸装置,对有加热要求的综合实验,在与液体接触的部位前,最好设置“安全瓶”等装置以防止倒吸,实验结束时要注意酒精灯熄灭及导管的处理顺序。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

标题:[]《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系列国 《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目前已完成向社会征求意见,形成 了标准送审稿,年内可望通过审定后报批。该系列标准的提出,填补了我国检验检测 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规范的空白。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重点推进包括检验检测服务在内的的八个领域的高技术服务加快发展。检验检测实验 室是检验检测服务的工作载体。实验室作为从事科研、计量、检测等科学研究与实验 的场所,是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开发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重要场所。一个国家的实验室 水平标志着科技与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科研成就,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和国民 经济的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指出要“加强基础领域研究,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提出要“研究制定实验 室建设规范等技术标准”。 为加强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切实解决缺少实验室规划、建设 技术规范的问题,自2013年起,由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和中国计量学院等 单位承担了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检验检测实验室分类方法及典型设计研究 与示范》的研究任务。该课题综合考虑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实验对象、流程和软硬件等 多种不同因素,对实验室进行系统科学的分类,并针对食品实验室、电气实验室展开 进一步研究,从实验室的工程设计、系统设计、功能布局、安全消防、环境保护、实 验流程及特殊实验要求等方面入手,研究实验室建设及规划布局的最佳方案,从而创 造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的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形成实验室的设计、建设技术规范,不断提高实验室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指导。 作为该课题主要输出成果的《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于2013年7月取得立项。该系列标准包括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的通用要求及在电气、食品实验室的特殊要求。 日前,在深圳召开的课题组及标准起草工作组会议上获悉,该系列标准已完成向社会 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送审稿,年内可望通过审定后报批。该系列标准的提出,填补 了我国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技术规范的空白,着力解决了实验室规划、设计、 施工等基础建设环节缺少技术标准的问题,对于规范实验室建设要求、提高建设资金 利用效率、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必将进一步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的 快速、健康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