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计算机组成原理A》计算题

4《计算机组成原理A》计算题

4《计算机组成原理A》计算题

将十进制数-0.276和47化成二进制数,再写出各自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符号位和数值位

共8位)

把正确的答案或选择写进括号内(二进制需要小数点后保留8位)。

(0.71)10=()BCD=()2=()16

(1AB)16=()2=()10

(0.71)10=(0.01110001)BCD=(0.)2=(0.B5)16

(1AB)16=(000110101011)2=(427)10

已知;

答:

已知

答:

来源网络

工程测量计算题

工程测量计算题

四.计算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8题) 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 (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2.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表1。 表1 测线整尺 段零尺段总 计 差 数 精 度 平均 值 AB 往50 5?18.964 返50 4?46.456 22.300

3.在对S 3 型微倾水准议进行i 角检校时,先将水准 仪安置在A 和B 两立尺点中间,使气泡严格居中,分别读得两尺 读数为1 a =1.573m , b 1 =1.415m ,然后将仪器搬 到A 尺附近,使气泡居中,读得2 a =1.834m ,b 2 =1.696m ,问 (1)正确高差是多少?(2)水准管轴是否平行视准轴?(3)若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4.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 1 至BM 2 间进行水 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 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 m BM m BM 110.142,952.13821==)。 图1 表2:水准测量记录表

测点后视读 数(m) 前视读数 (m) 高差(m)高程 (m) +- 5.在水准点B a M和b BM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 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2所示。已 知B a M的高程为5.612m,b BM的高程为5.400m。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 表3),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2 表3:水准测量高程调整

四年级简便计算练习题(分类)

86x ( 1000- 2) 15x ( 40-8)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选择。下面 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6+64)x 13 与 ② 36 x 13+64 x 13 135X 15+65X 15 与②(135+65)x 15 101 x 45 与② 100x 45+1 X 45 125X 842 与② 125X 800+125X 40+125X 2 7+8+9)x 10=7x 10+8x 10+9 12x 9+3x 9 = 12+3x 9 (25+50)x 200 = 25x 200+50 101x 63=100x 63+63 98 x 15= 100 x 15 + 2 x 15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 8)x 25 125x ( 8+80) 36x ( 100+50) 24x ( 2+10) 1、 2、 判断下面的 5 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 ,应用错的打“x”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 x 34+ 36 x 66 63X 43+ 57X 63 325x 113-325x 13 类型三:(提示:把78x102 75x 23+ 25x 23 93x 6+ 93x 4 28x 18-8x 28 102看作100+ 2;81看作80 + 1,再用乘法分配 律) 69x102 56x101 52x102 125x81 25x4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练习题 一、口算。 86÷2= 0×25= 900÷3= 840÷2= 90÷6= 70÷5= 68÷4= 27÷9= 96÷8= 56÷7= 600÷2= 66+30= 88÷8= 63÷3= 480÷6= 50×4= 51÷3= 35×2= 95+70= 80-47= 0÷5= 52÷4= 3600÷4= 28-19= 84÷4= 20×4= 490÷7= 160÷4= 72+18= 400-4= 160÷8= 720÷9= 210÷7= 90×2= 65÷5= 75÷5= 16×3= 100÷5= 100×7= 35÷7= 二、填空。 1、0×5+5÷5=() 2、如果要改变算式48+32÷4的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那么算式是() 3、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要()。 4、博物馆上午有320人参观,中午离去85人,下午又来了128人,现在有()人 5、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四则运算。 6、按照给定的运算顺序添括号。 (1)最后一步算乘法 223-9×21+24 (2)最后一步算减法 223-9×21+24 (3)先除再加最后算乘 300×18÷5+12 7、在列式计算里,如果要改变“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就要使用________。 8、3个工人4小时一共加工288个零件,每个工人每小时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①288÷3=96(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288÷4=72(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288÷3÷4=24(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买一件上衣120元,买一条裤子100元,如果买这样的上衣2件,裤子3条,求共需多少钱? ①先求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 ②再求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求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 1.0除任何数都得0。……………………………………………………………()2.根据“先乘除、后加减”,计算80÷5×2+8时,应该先算80÷5。……()3.128-28=100,100÷5=20,20+5=25,列成综合算式是128-28÷5+5。 四、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 3、养鸡专业户卖出公鸡98只,还有公鸡87只,母鸡的只数是原有公鸡的5倍,养鸡专业户有母鸡多少只?正确列式是() A、(98+87)×5 B、98+87×5 C、98×5+87 五、计算题: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1024÷16×3 (135+415)÷5+16 1200-20×18 735×(700-400÷25)1520-(1070+28×2)

简便运算的练习试题和答案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38×25×4 42×125×8 25×17×4 (25×125)×(8×4) 49×4×5 38×125×8×3 (125×25)×4 5 ×289×2 (125×12)×8 125×(12×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变化练习 125×64 125×88 44×25 125×24 25×28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57+288+143 158+395+105 167+289+3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9+78+22 58+39+42+61 138+293+62+107 乘法分配律:(a+b)×c=a×c+b×c (80+4)×25 (20+4)×25 (125+17)×8 25×(40+4)15×(20+3)

乘法分配律正用的变化练习: 36×3 25×41 39×101 125×88 201×24 乘法分配律反用的练习: 34×72+34×28 35×37+65×37 85×82+85×18 25×97+25×3 76×25+25×24 乘法分配律反用的变化练习: 38×29+38 75×299+75 64×199+64 35×68+68+68×64 其他的一些简便运算。 800÷25 6000÷125 3600÷8÷5 58×101-58 74×99

姓名: (1)125×15×8×4 (2)25×24 (3)125×16 (4)75×16 (5)125×25×32 (6)25×5×64×125 (7)125×64+125×36 (8)64×45+64×71-64×16 (9)21×73+26×21+21 姓名:(1)(720+96)÷24 (2)(4500-90)÷45 (3)6342÷21 (4)8811÷89 (5)73÷36+105÷36+146÷36 (6)(10000-1000-100-10)÷10 (7)238×36÷119×5 (8)138×27÷69×50 (9)624×48÷312÷8 (10)406×312÷104÷203

土木工程测量6_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6_计算题库 及参考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1、设A 点高程为,欲测设设计高程为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其测量中误差=d 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000=464m ,==d D Mm m 2000×=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 ,其中误差均为m ,试推导由a ,b 边计算所得斜边c 的中误差c m 的公式 【解】斜边c 的计算公式为22b a c +=,全微分得 db c b da c a bdb b a ada b a d c +=+++=--2)(212)(2121 222 1 22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2 22 222222222m m c b a m c b m c a m c =+=+= 6、已知=AB α89°12′01″,=B x ,=B y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D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1B α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α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1B x ×cos236°41′49″=, =?1B y ×sin236°41′49″=。 =?12x ×cos155°35′33″=,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完整版)四年级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题.doc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一、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为: 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为: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算两个减数的和,再相减。字母表示为: 如果小括号前面前面是减号,去掉小括号,要改变括号里的运算符号。字母表示为: 二、加法的简便计算 403+627+597355+260+140+24599+321+101(725+139)+261(245+138)+(62+155)999+322+99486+198546+695398+124549+301728+4052637+2989 三、减法的简便计算 635-99486-197782-4981000-696684-201752-403480-3011000-505 527-145-55496-172-228375-168-75402-192-18 469-128-169-721000-125-640-235 467+92-267654+138-157-43451-( 251+130)865-( 165+320)(678+249)-( 158+149) 四、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25-64+75-36345+197+658645-180-2451022-478-422987-( 287+135) 672-36+6436+64- 36+64564-298564+298382+ 165+35- 82

487-287- 139-61500-257-34-143 2000-368- 132 568-( 68+178) 155+256+ 45-98514+189- 214369-256+156700-2011000-821 512+(373—212)228+(72+189)409-( 230-91)897- 72-28897-72+28 四、应用题。 1、雄城商场 1—4 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 台、 67 台、 331 台和 233 台。雄城商场平均每月售出冰箱多少台? 2、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 厘米、 136 厘米、 140 厘米、 132 厘米、 124 厘米、 127 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3、一本书共有 326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65 页,第二天看了 35 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黄山旅游景区周末上午迎来1398 名中国游客, 457 名外国游客,中午离开了257 名中国游客、 198 名外国游客,景区里还剩下多少游客? 五、列式计算 1、96 减去 35 的差,乘 63 与 25 的和,积是多少? 2、 2727 除以 9 的商与 36 和 43 的积相差多少? 3、3 与 9 的差除 336 与 474 的和,商是多少? 4、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与差的积是多少?

五年级四则运算计算题

暑假计算题 第一天 3.14×9.9+0.314 4.05×101 9.1÷0.125 6.27×1.5-6.27 (1-0.8)×(4-3.68)÷0.01 [0.15+(3.74-1.8)÷0.4]×20 第二天 2.5×7.83×0.4 48.052+9.12+5.88 49.6-1 3.4+6.3 0.56×40.5+0.44×59.5 3.87-1.59+25.6 81-13.45-29.55 第三天 54÷(3.94+6.86)×0.8 (2.5-1÷0.8)×0.8-0.8 (6.48-1.08)÷0.5 0.35×[1÷(2.7-2.66)+0.65] 22.8-(6+9.728÷3.2) 0.8×[(10-0.34)×0.25] 第四天 38.83÷4.4-7.85 16.8+14.7÷0.7 2.48+4.832÷1.6 5.64÷1.6÷0.5 3.2× 6.5÷0.26 2.61÷1.8×0.4 第五天 63÷1.4÷3.6 80.64÷25.6-3.15 19.44÷2.7÷4.8 17.5÷12.5×1.4 18.952÷4.12+5.4 3.4×2.6÷8.84

10÷0.2÷2.5 6.48÷0.12÷5.4 106.02÷9.3-4.6 7.36÷0.8+12.7 9.728÷3.2+6.4 39.05÷7.1-4.02 第七天 57.96÷4.6÷8.4 19.6-5.6×2.3 63.65÷9.5+4.3 8.64÷2.4-0.96 60.48÷4.5÷10.5 12.5+7.5÷0.24 第八天 84÷4.8×2.4 0.6÷1.25÷0.16 7.1÷0.25+3.69 6.9÷0.3×15.2 43.2÷0.36÷2.5 6 7.2÷1.2-3 8.4 第九天 11-2.75×3.4 119.07÷4.2÷13.5 16.8+8.64×1.6 (16.8+1.47)÷0.7 0.175÷0.25×4 1.775÷(0.3÷2.5) 第十天 4.05×4+12.36÷3 (3.2+2.4)÷0.8 3.4×7.8-3.9 19.05-22.78÷3.4 5.4÷(2.7×4) 90÷(3.6-1.8) 第十一天 4×3.56×0.25 9.8÷(0.7×0.5) 9.28+3.2÷2.5 2.07÷0.23÷0.45 32.1÷1.3+6.6 7.5×4.08-3.36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的练习题和答案

运算定律练习题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38×25×4 42×125×8 25×17×4 (25×125)×(8×4) 49×4×5 38×125×8×3 (125×25)×4 — 5 ×289×2 (125×12)×8 125×(12×4) (2)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变化练习 | 125×64 125×88 44×25 125×24 25×28 (3)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57+288+143 158+395+105 167+289+33 129+235+171+165 ~ 378+527+73 169+78+22 58+39+42+61 138+293+62+107

(4)乘法分配律:(a+b)×c=a×c+b×c 正用练习 (80+4)×25 (20+4)×25 (125+17)×8 25×(40+4)15×(20+3) (5)乘法分配律正用的变化练习: 36×3 25×41 39×101 125×88 201×24 ( (6)乘法分配律反用的练习: 34×72+34×28 35×37+65×37 85×82+85×18 25×97+25×3 76×25+25×24 ~ (7)乘法分配律反用的变化练习: 38×29+38 75×299+75 64×199+64 35×68+68+68×64 ; ☆思考题:(8)其他的一些简便运算。 800÷25 6000÷125 3600÷8÷5 58×101-58 74×99

【思路导航】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25÷25 =(325×4)÷(25×4) =1300÷100 =13 【练一练1】 (1)450÷25 (2)525÷25 (3)3500÷125 / (4)10000÷625 (5)49500÷900 (6)9000÷225 ! 【经典例题二】计算25×125×4×8 【思路导航】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和1000相乘就可以了。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练一练2】 (1)125×15×8×4 (2)25×24 (3)125×16 (4)75×16 (5)125×25×32 (6)25×5×64×125 (

工程测量复习题各章问答题计算题

复习题 第一章高程测量 1.已知水准点5的高程为531.272米,四次隧道洞内各点高程的过程和尺读数如下图所示 (测洞顶时,水准尺倒置),试求1、2、3、4点的高程。 2.影响水准测量的误差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削减其影响?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自动安平的 原理是什么?试述这类仪器的优点及使用方法。 3水准测量中,为什么一般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第3题答案: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保持相等可消除或减弱下列误差: (1)当调焦时,调焦透镜光心移动的轨迹和望远镜光轴不重合,则改变调焦就会引起 视准轴的改变,从而改变了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关系。如果在测量中保持前视后 视距离相等,就可在前视和后视读数过程中不改变调焦,避免因调焦而引起的误 差。 (2)仪器虽经过校正,但i角仍会有微小的残余误差,也就是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完全 平行,当在测量时如能保持前视和后视的距离相等,这种因i角引入的观测误差就 能消除。 (3)可完全消除地球曲率引起的误差。 (4)可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 第二章角度测量 1.什么角水平角?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目标时,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 是否一样 2.说明测回法及全圆观测法测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骤。 (设为90°)因对中有误差,在CB 3.测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什么?设要测出ABC

的延长线上偏离B 点10毫米,即仪器中心在B ’点,问因对中而引起的角误差有多大? 4. 整平的目的是什么?整平的操作方法如何? 5. 测ABC ∠时,没有照准C 点标杆的底部而瞄准标杆顶部,设标杆顶端偏离BC 线15毫 米,问因目标偏心引起的测角误差有多大? 6. 什么叫竖直角?用经纬仪测竖直角的步骤如何? 7. 竖盘指标水准管起什么作用?盘左、盘右测得的竖直角不一样,说明什么? 8. 根据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应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检验这些条件是否满足?怎么进行 校正?其检验校正的次序是否可以变动?为什么? 9. 经纬仪测角时,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同一角度,能消除哪些误差对水平角观测成果 的影响? 10. 影响水平角观测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消除或减低这些因素的影响? 15.在做经纬仪竖盘指标差检验校正时,若用全圆顺时针注记的威而特T 1经纬仪盘左盘右分别瞄准同一目标,得盘左竖盘读数为75°24.3′,盘右竖盘读数为284°38.5′,问此时视准轴水平时盘左的竖盘读数是否为90°,如不满足此条件,怎样校正指标水准管? 答案: 先求竖盘指标差x : 42123605.832843.42752360' ''+=-'+'=-+= R L x 若视准轴水平时,竖盘的读数为421090''' ,不满足为 90的条件且竖盘指标差大于 03'',因此,仪器竖盘指标水准管要校正,校正步骤如下: 1. 保持盘右照准原来的目标不变,这时的正确读数应为 6073284421000383284'''='''-'''=- x R 100米 100米 A C B’ B 10毫米 15mm A C C’ B

四年级下册简便方法计算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简便方法计算练习题126×6×8 600÷25÷4 55×36+64×55 755-122-78 600÷25 (8+80)×125 125×18 234×80×5 781-499 125×38+125×30 25×32 4004×25 25×16-25×10 25×16×125 (125+16)×8 79×99+79 781×101-781 79×16+79×78+79×6 25×101

789×99 800÷125 1736+403 2000÷125 65+93×65+6×65 9999+999+99+9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2130+783+270)+1017 99+999+9999+9999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2370+1995 3999+498 1883-398 12×25 75×24 138×25×4 (13×125)×(3×8) (12+24+80)×50 704×25 25×32×125 32×(25+125) 88×125 102×76 58×98 178×101-178 84×36+64×84 75×99+2×75 83×102-83×2 98×199 123×18-123×3+85×123 50×(34×4)×3 25×(24+16) 178×99+178 79×42+79+79×57 7300÷25÷4 8100÷4÷75 16800÷120 30100÷2100 32000÷400 49700÷700

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计算方法汇总)

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计算方法汇总) 小学阶段(高年级)的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如果学生没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他只能照葫芦画瓢。在实际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8种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不提倡死记硬背哟!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合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

————————————————————————————————作者:————————————————————————————————日期:

1.已知H A=358.236m, H B=63 2.410m,求h AB和h BA 分析:h AB指B点相对于A点高差,即B点比A点高多少(用减法),h BA亦然。 解:h AB=H B-H A=632.410-358.236=274.174m h BA=H A-H B=358.236-632.410=-274.174m 2.设A点高程为101.352m,当后视读数为1.154m,前视读数为1.328m时,问高差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 分析: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后者。 解:h AB=1.154-1.328=-0.174m H B=H A+h AB=101.352-0.174=101.178m 3.已知H A=417.502m,a=1.384m,前视B1,B2,B3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1.468m,b2= 0.974m,b3=1.384m,试用仪高法计算出B1,B2,B3点高程。 分析: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 解:i=H A+a=417.502+1.384=418.886m H B1=i-b1=418.886-1.468=417.418m H B2=i-b2=418.886-0.974=417.912m H B3=i-b3=418.886-1.384=417.502m 4.试计算水准测量记录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 测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高程(m)备注 BMA 2.142 0.884 123.446 已知水准 点 TP1 0.928 1.258 124.330 -0.307 TP2 1.664 1.235 124.023 0.233 TP3 1.672 1.431 124.256 -0.402 B 2.074 12 3.854 总Σa=6.406Σb=5.998Σh=0.408H B -H A=0.408计Σa-Σb=0.408 5.闭合水准路线计算。 点名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BM A 12 -3.411 -0.012-3.423 23.126 1 19.703

四年级数学简便方法计算题

小学四年级简便方法计算题 第一种(300+6)x12 25x(4+8) 125x(35+8) (13+24)x8 第二种84x101 504x25 78x102 25x204 第三种99x64 99x16 638x99 999x99 第四种99X13+13 25+199X25 32X16+14X32 78X4+78X3+78X3 第五种125X32X8 25X32X125 88X125 72X125 第六种 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 第七种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第八种278+463+22+37 732+580+268 1034+780320+102 425+14+186 第九种 214-(86+14) 787-(87-29) 365-(65+118) 455-(155+230)第十种576-285+85 825-657+57 690-177+77 755-287+87 第十一种871-299 157-99 363-199 968-599

第十二种178X101-178 83X102-83X2 17X23-23X7 35X127-35X16-11X35 第十三种64÷(8X2) 1000÷(125X4) 第十四种375X(109-9) 456X(99+1) 容易出错类型(共五种类型) 600-60÷15 20X4÷20X4 736-35X20 25X4÷25X4 98-18X5+25 56X8÷56X8 280-80÷ 4 12X6÷12X6 175-75÷25 25X8÷25X8 80-20X2+60 36X9÷36X9 36-36÷6-6 25X8÷(25X8) 100+45-100+45 15X97+3 100+1-100+1 48X99+1 1000+8-1000+8 5+95X28 102+1-102+1 65+35X13 25+75-25+75 40+360÷20-10 13+24X8 672-36+64 324-68+32 100-36+64

四则运算及简便计算练习题

用递等式计算(四数下册)姓名 980-436+75 125×5÷15 150+42×37 960+360÷90 80×50-35÷5 105+360÷20÷3 800-700÷25×4 72-4×6÷3 42+6×(12-4) (270-180)÷30 56-(25+17) (75+360)÷(20-5) 75+360÷(20-5) 812÷(532-36×14) 18×(420+360÷90) (124-85)×12÷26 75+360÷40-5 1500÷25-(18+8) (124-85)×12÷26 28+(32÷4-3) 18×(400-120×2) (280+80÷4)×12 (72-4)×(6÷3) 75+360÷(20-5) 118+1536÷[12×(63-59)] [60+240÷(30-10)]×2 [(60+240÷30)-10]×2 (60+240)÷[(30-10)×2] (1)1120-(280-96÷16)(2)(42+38)÷(473-457)(3)8509÷(1720×60-937)(4)[(125-25×5)+35 ]×60 (5)200÷25+120×11 (6)516-(320+320÷40)

(7)2500-1352÷13×8 (8)[150-3÷(30-28)]×10 619-[58-(18+3)] 169-(85+35)÷12 简便计算 25×42×4 68×125×8 49×49+49×51 4×25×16×25 (25+15) ×4 (25×15)×4 (125×25)×4 (125 + 17)×8 25×64×125 85×82 + 82×15 49×99+49 64×15-14×15 87×99 + 87 79×25 + 25 76×101-76 378 + 527 + 73 167 + 289 + 33 58 + 39 + 42 + 6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8×0.25 2.4×12.5 1.25×1.6×2.5 4.76×99+4.76 58.5×101-58.5 18.7×99+18.7 2.85×99 4.23×101 5.8×102 5.4×10.1 6.8×9.9 2.5×10.2 12.5×(100+8)9.4×10.1 93.7×0.32+93.7×0.68 2.52×101 1.25×0.7+1.25×1.2+12.5 3.6×2.5 7.2×0.2+2.4×1.4 12.7×9.9+1.2710.7×16.1-151×1.07

1、学校图书室长9.7 m,宽5.3 m,用边长0.9 m的正方形瓷砖铺地,70块够吗?(不考虑损耗。) 2、某公司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收费标准4 km及以内10元,超出4 km (不足1 km按1 km计算)每千米1.2元,某乘客要乘出租车去30 km处的某地,应付车费多少元? 3小强家的固定电话收费标准如下:前3分钟收费0.4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2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小强给爷爷和奶奶打电话用时8分钟52秒,他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 4、某市自来水公司供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月用水在12吨及以内,每吨收费2.65元;超出12吨部分,每吨3.8元。王琼家八月份用水18吨,付给自来水公司收费人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5、刘强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4小时,刘强的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4.8km,0.9小时能到学校吗?(骑车:12千米/时) 6、我市某出租车公司租车计费方法如下:乘车路程不超过4km,收费8.5元(起步价);超过部分按每千米1.5元加收费(不足1km,按1km计算)。爸爸和小亮乘车回家的路程为14.1km,付给出租车司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工程测量计算题汇总

1. 已知 H A =358.236m , H B =632.410m ,求 h AB 和 h BA 分析:h A B 指 B 点相对于 A 点高差,即 B 点比 A 点高多少(用减法), h BA 亦然。 解:h A B =H B -H A =632.410-358.236=274.174m h B A =H A -H B =358.236-632.410=-274.174m 2. 设 A 点高程为 101.352m ,当后视读数为 1.154m ,前视读数为 1.328m 时,问高差 是多少,待测点 B 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 分析: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 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后 者。 解:h A B =1.154-1.328=-0.174m H B =H A +h AB =101.352-0.174=101.178m 3. 已知 H A =417.502m ,a=1.384m ,前视 B 1 ,B 2 ,B 3 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 1 =1.468m ,b 2 =0.974m ,b 3 =1.384m ,试用仪高法计算出 B 1 ,B 2 ,B 3 点高程。 分析: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 解:i=H A +a=417.502+1.384=418.886m H B 1 =i-b 1 =418.886-1.468=417.418m H B 2 =i-b 2 =418.886-0.974=417.912m H B 3 =i-b 3 =418.886-1.384=417.502m 算 校 5.核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加减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题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姓名:评价: 一、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为: 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为: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算两个减数的和,再相减。字母表示为: 如果小括号前面前面是减号,去掉小括号,要改变括号里的运算符号。字母表示为: 二、能简算就简算。 403+627+597 355+260+140+245 99+321+101 (725+139)+261 (245+138)+(62+155) 360+360÷40 527-145-55 375-168-75 469-128-169-72 1000-125-640-235 487-287-139-61 525-525÷5 467+92-267 36+64-36+64 325-64+75-36

?我会自学简便计算 ? 姓名: 自学结果教师评价: 自学结果家长评价:1、分解法。 小试身手: 例1:998 +322 想:998只要加上2即可得 197 +203 =998+2+320 1000,所以将322分解=(998+2)+320 成“322=2+320”,再=1000+320 用加法结合律。 =1320 例2:480-301 想:301是用300加上1得来的。690 -203 =480-300-1 所以将301分解为300和1。=180-1 然后,先减去300,再减1,不就是=179 总共减去301了吗。 2、借数还数法。 例1:486-198 想:通过观察,发现198个只差2个635-99 =486-200+2 即可得200,所以将198先跟空气?=286+2 借来2个组成200,再用486减去200,=288 这时,200里面多了个借来的2也被减去了,怎么办,还回来,所以得+2,懂了吗。 3、大显身手。 564-298 700-201 637+299 782-498 398+122 549+301 借得2个才满200哟, 记得还,再借不难。 借去的2个已经减掉了,所以还给你了哟还。 我得分开减 它要两个,送 2个给它呗。

数学四则运算练习题

数学四则运算练习题 一、填空题 1、()—56+72= 2169 4 ()=108 54 () 5=135 2、将38+53=91,91 13=7,86+7=93这3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3、0在除法算式中不能为()。 二、判断题 1、算式180—(92+72)去掉小括号后,计算结果没有变化。() 2、甲数是72,比乙数的2倍少12,求乙数的算式是72。() 3、算式168—(68 2) 3中的.小括号可以省略。() 三、脱式计算 1、5600— 8168 78 20 2、46 (587+962 74) 3、84—4200 (850 17) 4、(765+274) 6—5894 5、613+764+387 6、33+58+77+42—164 四、解决问题 1、小刚和小强赛跑,两人同时起跑,6分钟后,小刚跑了1200米,小强跑了1188米,平均每分钟小刚比小强多跑了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2、小丽敲一份稿子,前6分钟每分钟敲80个字,由于赶时间,她加快了 速度,后四分钟共敲了400个字,这份稿子她平均每分钟敲多少个字? 3、某机械厂要加工一批小零件,计划每天加工180个,15天完工。为了 提前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9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4、老师让同学们10人一排站队,可同学们错站成了11人一排,结果站了 18排还多了2人。如果按老师的指令站,应站几排? 5、李伯伯从商店购买了20袋饲料,共用了820元,他上网查,这种产品到厂家直接购买每袋32元。李伯伯购买这些饲料比从网上购买多花了多少钱?

6、某摩托车厂9月份生产了570辆摩托车,其中有10辆不合格。合格的产品用大卡车运往各销售网点。一辆大卡车一次可以运35辆,需要运费485元。这些摩托车需要多少辆大卡车才能运完?共需要多少运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土木工程测量6_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计算题库及参考答案 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之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解】水准仪的仪器高为=i H 15.023+2.23=17.363m ,则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 b=17.363-16=1.363m ,此时,B 尺零点的高程为16m 。 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 =23.2cm ,其测量中误差=d m ±0.1cm ,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 及中误差D m 。 【解】==dM D 23.2×2000=464m ,==d D Mm m 2000×0.1=200cm=2m 。 3、已知图中AB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 →1,1→2,2→3, 3→4的坐标方位角。 【解】=1B α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2α107°44′52″+106°16′32″-180°=34°01′24″ =23α34°01′24″+270°52′48″-180°=124°54′12″ =34α124°54′12″+299°35′46″ -180°=244°29′58″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 ,其中误差均为m ,试推导由a ,b 边计算所得斜边c 的中误差c m 的公式? 【解】斜边c 的计算公式为22b a c += ,全微分得 db c b da c a bdb b a ada b a d c +=+++=--2)(212)(21212 22122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222 222222222 m m c b a m c b m c a m c =+=+= 6、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 1) 推算坐标方位角 =1B α89°12′01″-32°30′12″+180°=236°41′49″ =12α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 计算坐标增量 =?1B x 123.704×cos236°41′49″=-67.922m , =?1B y 123.704×sin236°41′49″=-103.389m 。 =?12x 98.506×cos155°35′33″=-89.702m , =?12y 98.506×sin155°35′33″=40.705m 。 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图 推算支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