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患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定位以电视剧感动生命为例

医患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定位以电视剧感动生命为例

医患题材一直是影视剧创作者的心仪之选,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创作者着力打磨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如《医者仁心》、《柳叶刀》、《帕米尔医生》、《永不放弃》、《心术》等。医疗剧作为职业剧的一种,它是电视剧家园中的一朵奇葩,这大概与医生职业的神秘性与特殊性息息相关。而《感动生命》是医疗剧创作的又一新探索。

如果说《医者仁心》是对于当代中国医风、医德的一次探讨;《心术》是敢于面对现实,为试图揭开医患关系的症结做出了尝试;那么,《感动生命》堪称在医患关系突出的当下语境中发出的一记新声。

在《感动生命》创作过程中,一直在寻找精神与灵魂的东西,最后把剧的灵魂定位在了《希波克拉底誓言》上。遵守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倡医生职业道德、尊重自己与他人生命成为其主流品格。它没有片面聚焦于医托、医闹、医贩、医药代表和医患纠纷等医疗行业中的种种阴暗与腐败,而是聚焦于一所普通医院心外科实习医生巩凡、关姗、代培医生任丘、医生韩子航与带教医生司马博铭、院长叶明辉等人的感人故事,它讲述了两代医生的心路历程。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敬业、奉献与操守,更多是感动、理解与坚持。它没有刻意触碰医疗行业中的坚硬与沉痛,也许不够立体、全面与现实主义,但是它给予我们一种更为坚实的活着的理由,那就是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与拯救生命,我想,这才是医学对于人类的最重要的价值。

电视剧《心术》的好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是一部穿了医生外衣的时装剧,它讲述了时下很热门的一些话题,揭示了医患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矛盾无法解决的无奈。而电视剧《感动生命》创作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不仅仅是医患关系,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关系,那就是相互救助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重新认识生命。医生也是人,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是患者,也需要关爱。他们身体的疾痛也需要治疗,他们的精神情感危机也需要拯救。

该剧对于医道精神与生命尊严的褒扬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无论是对于前来就诊的病人,如对于因长期忍受家暴而防卫过当杀死丈夫并自残的郝琳、进行过13次心脏手术的小女孩陈佳子等,还是对于和医生本人有千丝万缕联系、具有特殊身份的患者,如一度被韩子航姥姥误认为仇人实为恩人的傅洪波(傅占元)、为帮助任丘妈妈治病不惜铤而走险却意外受伤的狗剩、为看看爸爸司马博铭手术却不幸遭遇车祸的儿子小超、和巩凡有过一段恋情却出于现实利益考虑而移情别恋的齐道然等,甚至是身为医生、自己也遭受病痛折磨的老院长、司马博铭及巩凡等,剧中的主人公无不秉持医道竭尽全力进行治疗,挽救别人的同时并不断自救,这其中既有治病救人的欢乐,也有医学无法解决或人为延误的遗憾与怅惘。尤其是,这部剧在新的层面重新探讨了医患关系,它不再是医生与他人的对立关系,而是目标一致、同舟共济的协同关系,甚至,有时候它就是医生与自我的关系,正像老院长本人,正像年轻的巩凡,但是,最终,爱与乐观使他们战胜了病痛折磨。所以,医道的崇高不仅体现在拯救他人,也体现在拯救自我,从本质上来说更体现于对生命的尊重。

《感动生命》还彰显了一种伦理困境中的救赎精神,这也正是这部剧超越于一般医疗剧、直指生命与生存本质、具有强烈人本色彩的深刻所在。这部剧对医道精神的探讨是放在更为宽广的人道主义范畴中进行的,因为把医生仅仅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职业身份的群体来考察显然是不无狭隘的,除此之外,他们还是现实生活中有自己喜怒哀乐、爱恨纠结的普通人。医院、医生、医疗并不是他们的全部,他们还有自己的生命栖息之所,有自己的出发地与向往之途。这部剧中几乎每一个主人公都有自己的负重与难言之隐,这些物质或精神的困扰有的来自代际的隔膜与摩擦,有的源于历史与时代的伤痕与创痛,有的则受制于城乡之间、身份之间的距离与蜕变,剧中主要人物的伦理

医患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定位

——以电视剧《感动生命》为例

◎ 王 岩

[下转80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