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姓名:崔志颖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产业经济学指导教师:任燕燕2009102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1999年高校第一次扩大招生规模,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毕业生人数是212万,从这一年开始,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11万,这个数字相比2003年翻了近三倍之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我国的GDP也一直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增长,2008年就已经跻身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奥肯定律在中国并不适用,那么,在我国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本文结合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经济发展现状,运用1978年-2008年的城镇人口失业率数据并结合当年的DGP

数据对奥肯定律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运用扩招后(1998年-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数据结合当年的DGP数据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尝试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指导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关于研究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文献却非常少,并且国外学者对此问题

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围绕各种非经济因素,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而国内学者除了对非经济因素的研究以外,对经济因素的研究主要验证奥肯定律在中国适用性,且大多只是对奥肯定律是否适用做了一个验证,极少有对奥肯定律加以修正的研究。本文不仅对奥肯定律的两种经典表达式进行了验证,而且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二次曲线模型,经计算得出二次曲线的拐点出现在经济增长率为8.5%的附近,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5%以下,经济增长的就业率弹性就为正,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5%以上,则经济增长的就业率弹性为负。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列举国内外学者对奥肯定律的研究及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根据权威部门已经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的有关数据和经济增长情况的有关数据,运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对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经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分析,对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提到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第五部分是奥肯定律在中国适用性的实证分析,利用1978~2008年城镇人口失业率对奥肯定律的两种表达式进行验证,结

果表明奥肯定律在我国不适用,并进一步用大学生就业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变动关系为二次曲线模型痧,=18.441539dpr一1.08455lgdpr2,拐点出现在经济增长率为8.5%的附近。第六部分是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经济因素并且对非经济因素建立运筹模型进行分析,对每一个非经济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做了清晰合理的

分析。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以及对策建议部分,得出结论,并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

在于,一不仅验证了奥肯定律在中国是不适用的,而且还根据中国实际的数据设定模型,建立了适合中国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二次曲线模型。二是所选样本容量大,文中数据选取到2008~2009年之间,使分析结果客观、完全。三是在分析非经济因素时,根据劳动经济中的保留价值理论,针对各种非经济因素建立了运筹模型,更加合理清晰的分析了各类非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本文在

写作过程中,力求体现系统性,理论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本人的能力和水平的局限,本文的实证方面的研究仍很单薄。这些将作为作者今后进一步学习的方向,也将成为本文继续研究的动力和出发点。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因素;

非经济因素;奥肯定律帮恕凇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STRACTSincetheenrollmen

texpansionfirstlyin1999andwiththefirst2.12billionuniversitystudents’graduationin2003,thenumberofuniversitygraduateshasbeen1achievingnewhighyearbyyear.ItisunimaginablyexpectedtObe6.1millionin2009,whichalmostcomesuptothreetimesofthenumberin2003.Atthesametime,theGrossDomesticProductisgrowingwiththehighestspeedallovertheworld,makingChinathethirdbiggesteconomyin2008.However,theanxo—actionoftheeconomytO

thegraduates’employmentisnotSOobvious,thatis,theOkun’SLawcouldn’tapplytOChina.Andthenwhatkindofrelationshipexistsbetweeno

thegraduates’employment?ThisthesishasverifiedtheOkun’SLawthroughcombingthegraduates’employmentstatewiththeeconomicoftownsanddevelopmentstate,applyingthe1978—2008unemploymentratedatecitiesandcombingtheGDPdatainthose

years.Italsohasdonepracticalanalysi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graduatesemploymentandeconomicdevelopmentthroughfurtherapplyinggraduates’employmentratedataaftertheenrollmentexpansion(1998.2009)andcombingtheGDPdatainthoseyearsandhastakenatry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graduatesemployment

itableforChinesesituation.Ithasrealisticmeaningtopromotegraduates’employment.Therearelotsofliteraturereviewsoneconomicdevelopmentandemploymenthomeandabroadinrecentyears,butseldom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conomicdevelopmentandgraduates’employment,what’Smore,foreignscholars’researchontheproblemmainlyinvolvesnon—economicfactorsandevaluates

itsinfluentialdegreescholar’Sbyadoptingdifferentmethods,whileexceptnon—economicfactors,domesticresearchmainlyconcernstheapplicabilityofOkun’SLawinChina,butmostlymakesaver

ification,seldomprofessionalresearchontheamendmentofOkun’SLaw.Thisarticlenotonlyverifiesthetwokindsofclassicexpressions

ofOkun’SLawbutalsoamendsitandsetsupaquadriccurvemodelontherelationshipbetweengraduates’employmentandeconomicdevelopmentsuitableforChinesesituation.Theturning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ointofquadriccurveappearswhentheeconomicgrowingrateisapproaching8.5%.Whenitisbelow8.5%.theelasticityoftheemploymentrateisapositivenumberandviceversa.Thearticlecontainssevensections.Thefirstsectionisanintroductionmainlyonthebackgr

oundandsignificance,main

contentsandlogicthoughts,innovationsanddefects.The

secondsectionisliteratur

ereview,mainlylistingthe

researchonOkun’SLawhomea

ndbroadandtheresearchre

sultontherelationshipbe

tweenthegraduates’employmentandtheeconomicdevelop

ment.Thethirdsectioniscurrentsituationanalysis,ma

inlyanalyzingthecurrent

situationofgraduates’empl

oymentafterenrollmentexp

ansionaccordingtothecon

cerningdatatheauthority

shownfonhanddataonecono

micdevelopment.Thefourth

sectionisananalysisonec

onomicfactorsinfluencing

graduates’employment,mainly

onqualityandquantityofvariousfactorsofferedinthepublisheddocument.ThefifthsectionisapracticalanalysisontheapplicabilityofOkun’SLawinChina,verifyingthetwokindsofexpressionsonOkun’SLawbyusingtheunemploymentrateoftownsandcitiesfrom1978to2008,andcomingtOaconclusionthatquadriccurvemodelisjyl=18.441539dpr一1.0845519dpr2fortherelationshipbetweengraduates’employmentand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turningpointis

near8.5%ofeconomicgrowingrate.Thesixthsectionisananalysisonthenon-economicfactorsinfluencinggraduates’employmentandonsetti

ngupmodelsforthenon-economicfactors.Theseventhsectionisaconclusionandsuggestionsonvariousfactors.ThedataandresourcesofthisarticlecomefromChinesestatisticalalmanacandfromstatisticbureau.Someothersalefrommyownpublisheddocuments.Thenoveltiesofthisarticleliein:first,ithasnotonlyverifiedthattheOkun’SLawisnotsuitableinChinabutalsofinallyestablishedaquadriccurvemodelproperfortherelationshipbetweengraduates’employmentandeconomicdevelopmentaccordingtoChinesepracticaldatasettingmodel.Second,Ithasaselectedlargequantityofsampl

esanddataarefrom2008tO2009.WhenI’manalyzingthenon-economicfactors,accordingtothereservingvaluetheoryoflaboreconomy,I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variousnon—factorsandhavehavesetupalloperationalmodelconcerningonanalyzedreasonablyandclearlytheinfluences

ofeconomicfactorsonuniversitystudents.Duringthewritingprocess,ItrytOmakeitsystemic,theoreticalandscientific.ButduetOmylimitedability,thepracticalresearchisstillverysimple.Itwillbecomemylearninggoalinthefutureaswellasamotivationandastartingpointformyfurtherresearchonthetopic.Keywo

rds:GraduateEmployment;Ec

onomicFactors;Non—economi

cFactors;Okun’SLaw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姗学位论文,是本人舀瑁狮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俺典他个人或集体已经瑟越姑孵获拍湃牺

蹦课。对本如坳腓出重要菇渐^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虏拭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承担。关于学位论文使

用授权的声明本^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

论丈I撇,同意学陵保留或向国家笮秽等部门或测勾i:塑氆留啪复印件和电子版,危许论妇煳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沦妊艇酱鹈竞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周萄

差豸亍检索,可以舜嘏j影印、缩印戈尉蝮常忏段保葡毡醐讲豳嗣屿雏做。四:崔盘躲燃仫鳓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全球第一人121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同时就业压力也相当大。大学生是就业群体当中一支特殊的队伍,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212万,到2009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大学生

毕业生的人数翻了近3倍之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毕业后面所临的大规模失业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持

续增长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如何将经济增长和就业更好的

结合起来,一直就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经济快速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就业问题却日益严峻起来。因此,对经济增长下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倡导建立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从经济学角度上,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1.2主

要内容和结构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

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章主要内容和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列举国内外学者对奥肯定律的研究及对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分析了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经济发展情况。第四部分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因素分析,列举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经济因素。第五部分是奥肯定律在中国适用性的实证分析,利用1978~2008年城镇人口失业率对奥肯定律的两种表达式进行验证,并进一步用城镇失业率数据和大学生就业率数据对奥肯定律进行验证,最终得出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变动关系。第六部分是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经济因素并且对非经

济因素建立运筹模型进行分析。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以及对策建议部分。得出结论,并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提出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数据资料大部分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还有一部分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著作。本文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1论文路线图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本文的研究方法1、规范分析的方法在文章总体框架设计上,首先对就业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进而对每一部分展开详细论述。从局部上看,对每一部分的论述中,也是遵循规范分析的方法,先从理论上分析合理合法性,然后构建具体思路。2、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奥肯定律、就业弹性等问题的分析论述上,本文拟定引用国内、国外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说明。3、理论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在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经济发展现状等问题时,本文列举大量的客观实际数据,以现实客观的数据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1.4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根据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二是所选样本数据比较全、比较新,在城镇失业率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中,数据选取为1978~2008年之间,在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中,

数据选取为2003~2009年之间。三是在分析非经济因素时,根据劳动经济中的保留价值理论,针对各种非经济因素建立了运筹模型,更加合理清晰的分析了各类非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力求体现系统性,理论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本人的能力和水平的局限,本文的实证方面的研究仍很单薄。而这些不足和缺憾,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完善,也将成为本文继续研究的动力和出发点。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文献综述2.1就业理论2.1.1西方经典就业理论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西方各国带来空前规模的失业,打破了古典学说市场万能的神话,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理论应运而生。他认为经济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的刚性”,因此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解决经济波动带来的就业问题。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分析就业前景重提凯恩斯无疑是再恰当不过的时机。凯恩斯认识到了市场规律的不足,但对就业的本质认识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把劳动力看成市场经济下的生产资料和条件,为了避免经济波动,才加上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并且只考虑需求总量的变化对就业量的影响,忽视就业的结构性变化。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利用不足,人力资源大量闲置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困扰。在20世纪50年代,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刘

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等讨论了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就业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所谓刘易斯模型,这是经济学中第一个二元经济的发展模式。这种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思路。刘易斯关于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的划分是指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前者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后者以传统的农业部门为代表。发展中国家一般有比较庞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过多的就业人口使得农业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极为低下或为零,有些情况甚至为负。发展经济学关于扩大就业的主张主要有:尽量减少城乡不均等的就业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工业。适度发展教育事业,避免教育失业,人力资本闲置,提高资本增长对就业的扩散效应,增加就业机会。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于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的变化引起滞涨。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新古典综合学派为解决结

构性失业提出的人力政策主要有:(1)进行劳动力的再培训,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非熟练劳动者能够掌握适应劳动需求的条件,使技术过时的劳动者能够掌握新技术。(2)发展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劳动市场的信息,帮助企业和失业者及时了解准确情况,最终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充分的信息沟通。长期以来,政府都承担着向贫穷者提供所需的责任,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中,这已被视为政府的一种主要职能。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凯恩斯主义以隐含合同、搜寻一匹配和效率工资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做了修改,成为现代西方就业理论的主流思想。该理论的关键在于工资粘性,即工资不能随需求变动而迅速调整,当有效需求减少时,社会不能用降低工资的办法来减少失业。因此,新凯恩斯主义也主张国家干预,但不同于传统凯恩斯主义,其干预政策更侧重于供给方面,比如,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劳动市场的进入门槛、干预工资合同以使工资富有弹性、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降低工作搜寻成本等,并且考虑到工资价格粘性的形成原因,认为政策的干预力度应该适中。2.1.2经济增长与就业

的关系理论一奥肯定律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就要

提到奥肯定律(Okun’Slaw)。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潜力:它的测量方法和意义》(1962年)提出,当经济增

长率高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O.5个百分点;当经济增长率低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O.5个百分点。这说明失业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呈反向变化,经济的高增长率伴随着低失业率,低增长率伴随着高失业率。这一经验性规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奥肯定律的一种方程方程表述方式为:¨以一等其中,U为实际失业率,】,为相应的实际产出量,阢为自然失业率,E为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应的“潜在产出量”,丝定义为产出缺口,系数a表示失业率的变化与实V1,际产出

变化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表述方式可以理解为:若实际

产出低于潜在产出,则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若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则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奥肯定律的另

一种方程表述方式为:【,一u,:一p坠。E,其中,U表示实际失业率,】,表示实际GDP增长率,U一矿.表示失业率的变动,兰芋兰,表示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动。.f一,作为一种经验规则,奥肯定律为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的变化之间相互转换提供了一个粗略的估算方法。虽然这一方法只是近似的,但它仍给出了由增长到失业的一种实用性的转换方法,在当时的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得到了良好的印证,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可靠的经验规律之一。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

中,朱潇(2009)通过计量回归发现失业率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偏离与产出缺口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因果关系,孙金秀在《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2005)中认为我国就业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就业增长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不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即经济增长不能有效促进就业增长。对这种背离,朱潇认为原因有四:1、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劳动制度改革;2、产业结构调整;3、失业统计问题;4、贸易摩擦及中小企业并没对就业产生显著作用。而李琳、陈娴(2009)认为,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备才是奥肯定律实效的根源。李碧花(2009)在《奥肯定律之大国修订及对提升就业的启示》中提出了对失灵的奥肯定律要加以修订,然而其修订的是数据口径,却并非定律本身。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在对奥肯定律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极少有人提出自己的修订模型。2.2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别,大学生失业问题比较严重地存在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方,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这个议题并没有得到等同的重视。西方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就业者本身的微观

视角,在西方为数不多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在校大学生收入预期的研究。JulianR.Betts(1995)发表的关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

学1269名在校生收入预期的报告,Dominitz和Manski(1996)对威斯康星州110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收入预期进行的合作研究,以及欧盟十国在1999.2001年间对高校学生就业预期开展的联合调查研究,都是围绕收入预期进行。尽管它们的研究方法各异,论点也各有侧重,但都获得了~致的研究结论,即高校学生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他们的收入预期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收入预期会受到性别、家庭背景、学校、专业、年级、成绩、求职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影响;本科学生一般是在四年级才形成关于收入预期的成熟想法等。这些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印证并完善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预期和投资回

报的既有认识。西方学者对基于性别的就业研究也多有涉及,DannyLeung(2006)通过研究发现,女性因为在雇佣就业中受到歧视而被迫转向自主就业,但在自主就业中又会遭遇社会上.

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泰安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姓名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理论分析 (1) 1.1保险业务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 1.2 经济增长促进保险业发展 (2) 1.3 样本数据指标说明 (3) 2 实例检验及分析 (4) 2.1 单位根检验 (4) 2.2 协整检验 (5) 2.3 格兰杰检验 (5) 3结论及建议 (5) 3.1 结论 (5) 3.2 建议 (6) 3.2.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6) 3.2.2 健全保险市场体系 (6) 3.2.3 鼓励参与重大投资 (6) 3.2.4 调整保险产品结构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泰安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09级统计一班 指导老师 摘要: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始重点建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正在逐步建设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得保险业蓬勃的发展,且保险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泰安保险业的发展现状数据的观察与分析,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分析软件eviews5.0,对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与GDP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泰安市保险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并提出促进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保险业的发展经济增长格兰杰检验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i'an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Student majoring in 09 statistics Chen Chengkai Tutor Sun Qinfu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our country began to focus on construction of urban residents medical insurance and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insurance, and are gradually building new type of rural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industry booming, and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such aspects as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ased on Tai’an insur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by means of the econometrics analysis software eviews5.0, insurance depth and insurance density and GDP for th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ree,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i’an insurance industry an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put forward related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industry. Key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industry; economic growth; granger test 引言:近几年保险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功能,且日益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日益显出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是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保险业的发展又对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泰安市经济社会已步入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客观上要求保险业必须加快发展步伐,以适应泰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风险保障。但是,泰安保险业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及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险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较突出。所以要进一步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与作用,是保险业更好地为泰安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1 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增长与保险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密不可分,相互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要: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由此可见,投资是国民经济增民经济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是经济增长动力之一,一方面经济增长又是扩大投资赖以存在的基础,对投资起决定作用。 关键词:投资经济增长 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含义。投资就是资本的使用和配置,它是一个变量运动和增值的过程。投资时经济主体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垫付货币和其他资源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为了强调投资与资本的联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对投资进行了定义:“对于经济学家而言,投资总是指实际资本的形成——增加存货的生产,或新工厂、房屋和工具的生产。”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是也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经济学家对此也有着不同的解释,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关于“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产出(GNP)的增加”的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做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提供给居民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和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上。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投资的两个方面来实现的,即投资需求效应和投资供给效应来实现的。在投资过程中和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运用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电力、水泥、钢材、电力等,从而导致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大量需求,引起国民经济中需求总量的增加,推动相应行业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投资的供给效应表现为投资项目建成后投入使用,会扩大社会的生产能力,从而给社会生产处更多的产品,导致国民经济供给总量的增加,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投资对经济增长既有供给效应,又有需求效应,既会促进经济增长,又会诱发经济波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投资应服从和服务于消费,消费产生需求,投资产生供给,投资像细线能拉不能推。我们在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时,既要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不能盲目扩大投资:既要重视投资的需求效应,也要重视投资的供给效应。投资的项目或形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其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短期的需求效应,即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投资增长能够直接拉动总需求的增长,从而带动总产出水平的增长。二是长期的供给效应,也就是从供给方面来说,投资可以形成新的后续生产能力,并且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投资不但创造了当年国民经济总需求而且增加了下一年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均表明,要想持续扩大社会再生产,必须增加固定资产、改善劳动手段和提高技术水平。我国的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通过近年来的投资率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表明:我国投资率80年代前期34.1%,后期增加到36.8%,90年代的平均水平为38.6%,2001年投资贡献率为46%左右,2002年提高到70%,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国经济增长已离不开投资的贡献。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另一方面只有经济增长才能给扩大投资提供坚实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投资就成了无源之水。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投资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现实中必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盲目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以及采取合理途径从而发挥投资的积极作用。首先,现阶段我国的众多小型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盈利投资的方式呈现出不科学性和盲目性导致经济的不正常发展,所以解决投资的盲目性从而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现阶段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的剧烈波

浅析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要】在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之前,制度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一直被学者们所忽视,认为制度因素是作为一个必要的前提而存在。然而以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引入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是表现在制度不均衡时,当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对经济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而不是制度 【关键词】制度创新经济增长制度分析 一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静态分析 由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较短的时期内为避免社会动荡、经济波动很少对制度作较大的变动,因而制度的静态分析是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的。下文将从制度所包含的三方面内容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1.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 非正式约束主要是指意识形态、风俗习惯、道德品质等,而意识形态居于核心地位。它们大都内生于人们的头脑中,多以思想的形式表现。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思想又引导和指挥着人们的行为,所以思想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由此,曾有人提出“思想也是生产”的论点。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意识形态被定义为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们倾向于从道德上评判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它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第一,成功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信息费用,减少交易成本的工具。由于社会经济的高度复杂,对于每一项交易,人们不可能拥有充分的信息,而此时他们可凭借自己的意识形态直接采取行动,因而减少了社会效率的损失;第二,成功的意识形态能有效克服个人和组织的“机会主义行为”。“搭便车”行为的克服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使“看不见的手”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更有效的发挥作用,避免“囚徒困境”的出现;第三,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减少正式约束中的执行费用。比如,法律的强制执行费用和法院费用的减少,可以使更多的社会资源转移到生产领域。 2.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 正式约束是指人们有意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等。在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中,分工和专业化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正式约束中的一些制度就是界定人们在分工中的“责任”,因此制度在促使分工和专业化有序进行,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巨大。另外,正式约束是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保证。如“度量衡”制度、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等;正式约束在克服“外部性”使社会资源更充分有效利用方面作用巨大。如“专利法”的颁布实施在克服“外部性”促进科学发明、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实施机制与经济增长 实施机制是使正式约束能顺利有效执行的保障。由于它能促使制度更完善、更健全、实施更有效,因而能有效规范经济个体的行为,使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机制更有效,从而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 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是假定其他两方面不变的前提下对经济增长促进机理的探讨。若三方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简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姓名:LWJ 学校:河北大学 学院:研究生院 年级:2013 专业:区域经济学 学号:20130092

一、区域经济增长 (一)含义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二)衡量标准 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区域经济增长率。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区域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区域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三)具体要求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四)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 1.投资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50%以上。我国过去25年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增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促成的,投资增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在1980年接近30%,2002年突破40%,2003年达43%(许小年,2004.),因而投资增加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劳动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能否步入高级化良性发展轨道,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足够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也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级人才资源。世界银行专家的研究表明,增加教育投资,从而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长9%。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我国近年来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就与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有着必然的联系。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以内蒙古1985年—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例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然后对内蒙古1985—200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反映两者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得出滞后一期的误差修正项对长期稳定趋势的偏离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收敛作用。 关键字:固定资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协整;误差修正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逐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从而引起投资率上升、消费率下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发展的经济发展阶段,积累和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需要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2%,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14.5%的增速,在保证GDP年均增长9.4%的同时,也使得投资率保持较高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对投资拉动的依赖较强,投资率高于国外相同发展阶段水平,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不仅会造成消费对投资的制约,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而且可能诱发通货膨胀,导致宏观经济大起大落。因此,现阶段就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提出政策建、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等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方法的选择 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外许多著名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少理论及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哈罗德—多马模型、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加速数理论及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他们都把投资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以上这些理论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投资理论的进步和发展,然而它都缺乏严格统计意义上的逻辑论证。本文通过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发现从长期来看,二者都有趋同的上升趋势,体现出长期均衡发展的特点。(如图一:GDP与FAI关系图)因此,本文采用符合这一特点的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反映二者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选取内蒙古1985年至2005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 (三)理论综述 在对经济现象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一般都要求所用的时序资料是平稳的,否则将会产生“伪回归”问题。但是现实经济时序资料通常都是非平稳的,为了避免产生这种现象,传统的处理方法总是先对变量进行差分,然后对差分序列进行回归,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所研究变量间长期关系信息的损失,而这些信息对分析问题又是必要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荣誉教授克莱夫?格兰杰于1987年正式提出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该理论的问世可以极大地避免“伪回归”问题。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ocx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2关键词——————————————————————2 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2 1 消费问题——————————————————2 2 消费与经济增长———————————————3 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3 1 、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3 2 、消费模型—————————————————4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 1 、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8 2 、贡献率分析————————————————10 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10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12 六、结束语————————————————————13参考文献—————————————————————13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内 需不足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特征作出分析,通过年度统计数据以及消费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The past two years,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slowing down,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domestic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consumption cause for concern.Stimulating consumer spending drove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ysis,through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sumer model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hortage of factors,and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恩格尔系数

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我国经济和保险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理清保险商品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促进保险增长和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采取1989—2009年全国的保费收入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Eviews 6.0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保险商品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是保险商品消费的原因,进而从微观的角度证明了经济增长对保险商品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保险商品消费;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引言 对于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某种动态关系,许多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例如,钟正生在《保险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一文中,以全国的保费收入及总GDP的数据为样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保费收入增长的原因,而保费收入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曹乾,何建敏在《保险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理论假说与实证研究》中,通过提出假说,实证检验的方式对保险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进而得出经济增长对保险增长促进作用的结论;刘桂荣在《上海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利用上海市的保费收入及GDP数据实证,分析了区域性的经济增长对保险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否也和全国的一致。以上学者均是从宏观来把握经济增长与保险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创新点是以全国的人均GDP及全国的保费收入的数据为样本,从微观的角度上,采用实证的分析方法对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进行分析,验证在微观层面上,两者是否依然具备上述关系,或具有另外的关系特征,从而对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进而提出更为具体的政策建议来促进我国的保险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保险商品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保险商品的消费主要体现在保费收入的变动,而保费收入的变动能充分反应保险业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全国保费收入衡量保险商品消费水平,以全国的人均GDP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衡量人均经济增长水平,根据全国保险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可得性,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保险年鉴》上的1989—2009年的人均GDP及总保费收入的年度数据为样本,由于经济数据一般具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其原始数据往往是非平稳的,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性,对名义保费收入(I)的时间序列和名义人均GDP(AGDP)的时间序列分别求自然对数,产生两个新的时间序列(LnAGDP和LnI)。 (二)实证检验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142区域经济District economy 一、理论基础从概念上讲,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或国民收入的增加。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而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所谓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在理论上, 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一方面, 经济增长水平决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水平; 另一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经济总量增长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 用。二、模型建立及数据分析(一)模型建立在经济活动中许多经济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 会引起与其相关变量的变动。在宏观经,济学中从增长理论的研究可知固定资产投资与生产总值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关联作 用,为研究他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拟建立一元回归方程: Yt=B1+B2Xt+ut,t=1,2,3…n(1) 其中Yt为地区生产总值(GDP),Xt为固定资产投资(I);B1, B2为待测参数,ut为随机干扰项。所以以上(1)式也可以写成:GDPt=B1+B2It+ut ,t=1,2,3…n(2)(二)数据分析1、相关性分析:相关分析是对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分析,其主要目标是考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内在依存关系,并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通过绘制散点图判断因变量和自变量 之间有无明显线性关系,通过选取2002到2008年数据作图,如下:从上海市GDP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的散点图可见,多数年份的散点都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可以基本判定GDP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线性相关。2、数据回归分析选取上海的数据,对LnGDP和LnI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如下:LnGDP=2.527401+0.768019LnIS= 0.188076 0.029487T= 13.43819 26.04617R-squared=0.963089结果表明LnGDP和LnI有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回归系数0.768019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GDP总值增加约0.768019%,从回归系数看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影响很显著。三、结论及政策建议1、通过运用回归分析,得知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区域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固定资产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就相应增加0.768个百分点。所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2、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是上海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拉动因素。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加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反之,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足,将制约经济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多级传导和扩散的功能,通过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拉动经济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不仅可直接促进工业,房地产等行业生产的增长,对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繁荣也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必须在调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优化投资结构上进行重点突破。固定资产投资 与经济增长关系 【文章摘要】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 对上海 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固定资产投资是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越来越强。【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增长;计量经济学模型王悦然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41 【参考文献】1、王勇 固定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经济师》2004 年第11 期2、杨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与发展分析《建筑经济》2007年第6 期3、上海经济社会统计年鉴 2002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需求和欲望。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以上描述摘自百度百科)在我看来,消费需求即为供求关系中的“求” 那么,“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呢? 一方面,因为人们有需求,有欲望,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因此人们为了满足需求,欲望而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一点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企业将向市场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产品,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并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消费领域不断扩展,消费内容日益丰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的趋势。简单说来就是经济增长也反作用于消费需求,人们的钱多了,就会购买更多的东西,选择更高质量的生活。在种良性循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是一国、一个地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再生产、增强国力的源泉,也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然而经济增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来自于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在我国,投资和净出口这两架马车都接近于饱和了,因此我们想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必须紧紧抓住最后一架马车——消费。

世界强国的发展史说明国力的强大,既离不开生产也离不开消费。具备生产能力,而缺乏消费能力。国力就显得缺失,生产为消费服务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消费又反作用于社会生产,真正的强国不仅在于能够为人力创造大量的财富也有强大的个人消费实力,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强国之所以强大的表现在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而动力主要来于国民消费,没有国民的强大的消费实力,就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最近,我国的存款贷款利率都下降了,在我看来这也是国家为了促进消费采取的措施。存款利率下降,人们不再那么愿意把钱放在银行,而是选择投资或者消费。然而投资并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大部分人选择消费,为市场注入了资金。贷款利率下降,也让人们愿意向银行贷款,用以买房或者购买高档耐用品,也间接的刺激了消费。 个人来说,我们的消费需求也能从某种意义上刺激我们个人的经济增长,正因为我们有需求,我们才会为此拼搏追求,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让自己的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增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盲目消费就可以使我们的经济增长,我们消费应当理性否则将事与愿违。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增长和转变过程提供重要的投入。鉴于这种双重角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不再简单。自二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独立国家的人口迅速膨胀和经济长期落后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 许多理论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负相关关系。1956年,纳尔逊在他的“欠发达国家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并且一旦人口的增长超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便会下降并必然导致陷入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同年,赫茨勒出版了《世界人口的危机》。在该书中,他认为人口增长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不发达和人口压力是并存的。寇尔和胡佛在1958年的研究分析了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的影响,也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负效应。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一些机构报告也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当多的学者不同意上述的观点,他们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从上升到下降或静止的转变,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库兹涅茨在1966年继续总结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好处:刺激需求和投资、促进发明和技术改进、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等。伊斯特林在库兹涅茨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长波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期,博塞鲁普提出“人口推力假说”,认为人口压力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传播,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西蒙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口适度增长则比不增长和增长过快都更有好处。 除了上述两派学者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坎南的适度人口论、库兹涅茨关于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可能相当有限的观点。另外,美国人口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提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较慢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要对此做出严格的定量评估却十分困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纵观经济学家们有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对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说,具有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来区分人口增长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呢?首先,需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作以界定。人口增长的增长速度,宽泛意义上而言,可分为过度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和适度增长。不同的增长速度与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虽然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太原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研究课题 太原市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课题承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撰稿人:高海燕、孙秀玲、文歆 核稿人:李拥权 审稿人:李拥权 二O一三年四月十五日 太原市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历年人口数据分析城乡居民人口特征,以居民收入和GDP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太原市城乡收入差距现状,然后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视角对太原市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居民收入、经济增长、政策建议 2000年以来,太原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对太原市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使城乡居民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太原市城乡居民人口特征 (一)人口再生产方式实现“三高”到“三低”的根本转变 建国60多年来,太原市的人口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人口再生产方式经历了由高出生、高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三高”传统型转变为高出生、低死亡、较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三低”现代型转变的过程(图 1)。 图1 太原市人口再生产方式转变 ‰ 表1 1965-2010年太原市人口增长情况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96532.477.1225.35 197026.13 6.2719.86 197517.76 5.3012.46 198012.75 4.648.11 198515.83 4.4811.35 199017.09 5.0412.05 199512.68 4.188.50 200012.77 3.099.68 20058.71 4.44 4.27 20109.12 3.47 5.65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目录 中英文摘要————————————————————2 关键词——————————————————————2 一、研究居民消费问题的意义———————————2 1消费问题——————————————————2 2消费与经济增长———————————————3 二、全国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3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3 2 、消费模型—————————————————4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8 1、消费贡献率与投资贡献率———————————8 2、贡献率分析————————————————10 四、中国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10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12 六、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要: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消费内需不足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消费特征作出分析,通过年度统计数据以及消费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针对如何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The past two years, a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slowing down, the problem of inadequate domestic consumption cause for concern.Stimulating consumer spending drove economic growth to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This paper on China's current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alysis, through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and consumer model to study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consumer demand shortage of factors, and aimed at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to further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关键词: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恩格尔系数消费模型

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3届 保险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学生姓名:杨乐 所在学院:金融学院 专业:金融学(金融与理财实验班) 学号:40908154 指导教师:兰虹 成绩: 2011年10 月

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 摘要:保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保险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究保险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去挖掘其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更好地发现经济增长对保险业发展的突出影响,并为中国保险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保险发展、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一、保险的含义及产生发展历程 所谓保险,就是以社会经济互助的形式,根据概率论、大数法则的方法,建立保险基金和分摊意外损失或给付的一种补偿制度。就保险内涵而言,它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保险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互助性质,即通过保险可以使人们用事先缴付的保险费共同分担意外损失来代替一家一户独自承受。 2.保险是一种契约。一般而言,保险必须由保险人和投保人签订合同,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同时在保险合同中还明确规定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3.保险是对灾害事故损失进行经济补偿的方法。 4.保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保险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存在极其密切的联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客观存在直接导致了保险的产生,可以说是如果没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存在,保险也就不会诞生。在远古和中古时期,人们就开始采用救灾后备的形式来应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公元前十九世纪巴比伦国王命令收取救济火灾资金,我国古代从周朝开始就有后备仓储,如汉朝的“常平仓”、隋文帝开皇五年的“以仓”等等,这些救灾后备形式虽然都具有保险的性质,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保险,只是保险的原始形式或者说是保险的雏形。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逐渐有了较多的防范意外的货币后备,但也基本上属于自留自用的性质,还没有形成一种社会性的货币后备。真正的近现代意义上的保险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5.10

封面

目录 (一)、背景简介 (6) (二)、文献综述 (6) (三)、分析思路和方法 (7) (一)、我国FDI的发展历程 (8) 1.缓慢增长阶段(1983-1991): (8) 2.快速增长阶段(1992-1995): (8) 3.调整稳步发展阶段(1996-2001年): (9) 4.高速增长阶段(2002-2011): (9) (二)、FDI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9) 1.外商涉及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广,且趋向独资化 (9) 2.外商投资区域格局变化较小 (10) 3.香港和自由港的资金投入占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增加 (11) 4.我国房地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为显著 (11) 5. 2012年我国吸入外资额持续下降,吸收外资压力增大 (12) (一)、增加资本供给,弥补建设资金 (13) (二)、增加财政税收,提高外汇储备 (13) (三)、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经济活力 (13) (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14) (一)、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15) (二)、级济发展服务业,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15) (三)、建立健全外商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15)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一、直接投资的概念和特点 (一)、背景简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直接投资(FDI)成为主要的资本流动方式,也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取外部资本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经济这种持续快速增长,与改革开放以来所推行的市场化改革,特别市所有制改革密切相关。FDI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吸收国,外资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可缺少的拉动力。那么,我们有必要清楚地知道,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到底带来了哪些好处,收到了什么样的经济效应,并且应该弄清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同时要清楚的认识到,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加快经济建设。 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经济效应重点在于探讨FDI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影响这些效应的因素是什么和这些效应产生的机制和路径是怎样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体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根据以往有关FDI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从经济理论的发展中挖掘FDI对增长作用的思想渊源;从我国经济增长与FDI的关系进行考察,理清FDI与经济增长联系的脉络。此外,要重点研究我国FDI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影响到什么程度,以及我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避免对本国企业的冲击。通过对我国FDI的现状、我国FDI存在的问题及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双重影响的研究,为我国进一步执行合理的FDI政策和经济发展方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研究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与探讨,主要形成里两大派系。一是以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知识增加了资本积累,因为只能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政策性变量对经济增长只产生短期作用。因此,任何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都是短效的。另一种是以Barro,Sala.I.Martin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通过某种渠道,外国直接投资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长期作用。按照内生增长理论,政策变量可以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中文摘要:一国对外贸易能否促进该国经济增长.以及如何才能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 一直是经济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改茧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同时这一过程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么,究竟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对外 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究竟是如何呢?本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在理论研究和 实证研究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的分析万法,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了 经济增长的结论。同时,文章还针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现状,结合 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有效提高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政策建议。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多人开来已经是个毋庸置疑的真理了。的确,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经济与经济增长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1978年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经济伴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高速增长。1978年至2002年的25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24.1亿元猛增至104790.6亿元,增长了约28.9倍,年均增长率可达到14.6%。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379元猛增至8184元,增长了约21.6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9%。同期,由于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1978年,贸易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9.8%;到了2002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至49.0%,提高了约五倍。这些数值反映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支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外贸易的形式与特点也发生了变化。由建国初的机械产品进口和初级产品进口逐渐升级为改革开放初的加工贸易也补偿贸易为主再到新世纪以来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贸易形式。可以说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引领者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强的研究价值。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依据。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能只着眼于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与相关的统计数字。对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也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对象。其中重点理论依据有马克思提出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马克思说:“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与结构决定的。可见,交换就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由生产直接决定。”从本质意义上讲,生产决定交换,但如果从再生产过程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的交换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被决定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也能对生产发生反作用,有时会对生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生产与交换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和影响,一直他们被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动态生产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模型,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作为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问题的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是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其“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更是着眼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对外贸易为一国提供了利用过去未能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劳动力机会,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而且,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比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以及换回的本国需要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大为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并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的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劳动力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上涨将使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如果转移从外国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会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化倾向,促使经济增长。以上是近代几位经济学家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几种论证。分别站在生产与交换;生产力提高与剩余产品出口;资本积累与边际成本的角度论证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微观分析。而现代的一些经济学家则更多的站在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罗伯逊的发动机命题也纷争。受古典经济学家上述观点和理论的启发,后来额度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贸易对经济的带动问题。其中较为著名的是d h 罗伯逊在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命题。20世纪50年代,r 纳克斯对这一学说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纳克斯在分析19世纪国际贸易的性质时指出,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他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此,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理论认为,①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进口中包括资本货物的进口,而资本货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了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的效益,他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②出口的增长趋向于使有关国家把资金投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的领域,即他们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