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修正版电子版本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修正版电子版本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修正版电子版本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修正版电子版本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修正版

基础护理学

1.主动卧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

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

位。★★★★

3.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

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4.医源性损伤: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

的损伤。★★★

5.压疮(pressure 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

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6.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广义的讲,任何

人在医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

7.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又称交叉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

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8.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又称自身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

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9.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和媒

介物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10.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

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11.随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直接在患者或带菌者周围进行,随时

杀灭或清除由感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12.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指感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杀灭其遗留下

来的病原微生物,应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13.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

感染的发生对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物品、个体等进行消毒及对粪便和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14.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

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5.无菌区(aseptic area):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16.无菌物品(aseptic supplies):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

的物品。★★

17.隔离(isolation):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

围人群接触。★★★★★

18.体温(body temperature):又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

神经的温度。★★★

19.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发热(fever):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

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

20.稽留热(constant fever):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

动范围不超过1℃。★★★★★

21.弛张热 (remittent fever):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

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22.间歇热 (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

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23.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

24.间歇脉(intermittent pulse):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

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隙(代偿间隙)。★★★★★

25.二联律(bigeminy):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26.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指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27.交替脉(alternating pulses):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

28.奇脉(paradoxical pulse):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29.血压(blood pressure):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

30.潮式呼吸:又称陈-施 (Cheyne-Stokes)呼吸,特点是浅慢-深快-浅慢-暂

停,周而复始。★★★★★

31.间断呼吸:又称毕奥氏(Biots)呼吸,特点是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

★★★★★

32.体位引流:置患者于特殊体位,将肺与支气管所存积的分泌物,借助重力作

用使其流入大气管并咳出体外。★★★★★

33.继发效应(secondary effect):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反应相

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34.基本饮食(basic diet):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和流质饮食四

种。★★

35.治疗饮食(therapeutic diets):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调节热能和

营养素,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36.试验饮食(test diet):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来协

助诊断疾病和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37.管饲饮食(tube feeding):经胃肠道插入导管,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

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

38.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

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39.要素饮食(elemental diet):是一种化学组成明确的精制食品,含有人体所

必需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或较为稳定的悬浮液。★★★

40.多尿(polyuria):指24h尿量超过2500ml。★★★★★

41.少尿(oliguria):指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者。★★★

★★

42.无尿(anuria)或尿闭(urodialysis):指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无尿液产

生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