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备经济寿命计算

机械设备经济寿命计算

机械设备经济寿命计算
机械设备经济寿命计算

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工程施工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了机械化,施工机械设备已经成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如何使企业的技术结构合理化,如何使企业设备利用率、机械效率和设备运营成本等指标保持在良好状态的问题,这就必须对设备磨损的类型及补偿方式、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进行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设备的磨损与寿命

1.设备的磨损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设备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技术状况和经济合理性会逐渐劣化,设备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会随时间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设备的磨损。设备的磨损可以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大类。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

设备的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物质磨损,是机器设备在使用(或者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有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1、第Ⅰ类有形磨损

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零部件乃至设备会发生磨擦、振动、超负荷作用、受热不均匀等现象造成机器设备的实体上的变形或损坏,这种磨损称为第Ⅰ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有关。

设备产生的第Ⅰ类有形磨损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使用费增加。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较严重的程度时,机器设备就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甚至发生故障,提前失去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或者需要支付很大的修理费用进修维修,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第Ⅱ类有形磨损

在自然力作用下,由于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或是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必要的维护而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损耗磨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实体磨损,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闲置时间和闲置环境,以及使用或者闲置期间的维护状况有关。

第Ⅱ类有形磨损同样可以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进行维修,需要支付很高的修理费用;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严重程度时,会使设备失去精度和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

上述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所以,有形磨损带来的技术后果是设备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经济后果是设备价值的部分降低甚至是没有价值。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

设备的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性能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而使原有的设备价值降低,或者生产同样结构的设备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的价值降低。无形磨损不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者自然力的作用造成,所以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而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无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1、第Ⅰ类无形磨损

由于技术进步,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再生产这种设备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不断提

高,成本不断降低,生产同种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设备的市场价格下降,致使原设备相对贬值。这种磨损称为第Ⅰ类无形磨损。这种磨损没有造成使用价值的变化,故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Ⅰ类无形磨损并未导致设备本身的技术性能降低,因此不会直接产生提高更换现有设备的问题。但由于技术进步对生产部门的影响往往大于修理部门,使设备本身价值降低的程度比其维修费用降低的速度更快,从而有可能造成在尚未达到使用年限之前设备的维修费用就高出设备本身再生产的价值,此时就可以考虑设备的更换问题。

2、第Ⅱ类无形磨损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上不断创新出结构更先进、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耗费原材料和能源更少的新型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这种磨损称为第Ⅱ类无形磨损。这种磨损也是与技术进步有关,但这种技术进步表现在该设备产品的功能提高和改善方面,而不是该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影响更大。

第Ⅱ类无形磨损不仅使原有设备的价值相对贬值,而且如果继续使用旧设备还会降低生产的经济效果。这种经济效果的降低,实际上反映了原设备使用价值的局部或者全部丧失,这就可能产生新设备代替就有设备的必要性。是否更新替换取决于现有设备的贬值程度和在生产中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经济效果下降的程度。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

一般情况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磨损实际上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同时作用而产生的,这称为综合磨损。有形和无形两种磨损都引起机器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不同的是,遭受有形磨损的设备,特别是有形磨损严重的设备,在修理之前,常常不能工作。而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即使无形磨损很严重,其固定资产物质形态却可能没有磨损,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继续使用它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需要经过经济分析决定是否继续使用下去。

(四)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由于设备有形和无形磨损的存在,对设备使用价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维持设备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特性和功能,必须对设备的磨损进行及时、合理的补偿,以恢复设备的生产能力。

通常情况下,如果设备有形磨损程度较轻,可以通过局部补偿的方式进行,即设备维修;有形磨损较重,修复费用较高,则应对修理和更新两种方式加以经济比较,以确定恰当的补偿方式;有形磨损很严重,甚至无法修复,或者修复也达不到生产的精度要求,则应该以更新作为补偿手段。

如果设备的无形磨损是第Ⅰ类无形磨损引起,则不必进行补偿,可以继续使用;若设备维修费用高出设备本身再生产的价值,此时可以考虑设备的更换补偿;如果设备的无形磨损是第Ⅱ类无形磨损所致,则可以采用现代化改装或者更新的方式补偿。

2.设备寿命

(一)设备寿命的概念

设备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由于磨损,直到设备在技术上或者经济上不宜使用为止的时间。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设备寿命有几种不同的形态,其含义也不相同。在对设备进行更新与选择的经济分析时候需要注意。

设备寿命分为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1、设备的自然寿命

设备的自然寿命,又称物理寿命、自然寿命或者实际寿命。它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物质磨损严重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它主要是由设备的有形

磨损所决定的。设备的自然寿命不能成为设备更新的估算依据。

2、设备的技术寿命

设备的技术寿命就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延续的时间,也即是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而不显陈旧落后的全部时间,故又称有效寿命。技术寿命主要是由设备的无形磨损所决定的,它一般比自然寿命要短。科学技术发展越快,设备技术寿命越短。

3、设备折旧寿命

设备折旧寿命,又称设备折旧年限,是指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折旧原则和方法,将设备的原值通过折旧方式转入产品成本,直到设备的折旧余额达到或者接近零时所经历的时间。设备折旧寿命一般不等于物理寿命。

4、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的经济寿命,又称设备最佳经济使用年限,是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说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No为设备的经济寿命。所以,设备的经济寿命就是从经济观点(即成本观点或收益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经济寿命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作用决定的。

图1:设备年度费用曲线

(二)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

一台设备在整个寿命期内发生的费用主要有两项:①设备购置费。指采用新设备时投入的费用,包括设备购价、运输费和安装费等;②使用费用(成本)。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维修保养费用(保养费、修理费、停工损失费、废次品损失费等)和运行费(人工、燃料、动力、机油等消耗)。在以下分析中我们假设设备产生的收益是相同的,只比较设备的成本。

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方法可以分为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两种。

1、经济寿命的静态计算方法

(1)费用平均法

费用平均法,就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计算设备年均总成本AC N。可通过计算不同使用年限的年等额总成本来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使AC N为最小的No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

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m年,则应满足下列条件:AC m≤AC m-1,AC m≤AC m+1。

设备年等额总成本计算公式为:

用年限之前,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想要提高设备的生产率,有效的途径就是设备改造。

(一)设备改造的概念

设备改造,又称设备现代化改装、设备的技术革新,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现有的设备,通过对设备进行局部的革新和增加新的技术结构,以改善设备的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设备改造是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来提高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生产适用性,因此具有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等优点。

设备的改造包括设备的改装和设备的技术改造两种形式:

1、设备的改装是指为了满足增加产量或加工要求,对设备的容量、功率、体积和形状的加大或改变。例如,将设备以小拼大,以短接长,多机串连等。改装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减少新设备的购置,节省投资。

2、设备的技术改造是指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现有设备,改变其落后的技术面貌。例如,将旧机床改造为程控、数控机床,或在旧机床上增设精密的检测装置等。技术改造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消耗,提高经挢效益。

(二)设备改造的原则

设备改造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得到的。企业在搞设备改造时,必须充分考虑改造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1、设备改造必须适应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针对设备对产品质量、数量、成本、生产安全、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在能够取得实际效益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

2、要充分考虑技术上的可能性,即设备值得改造和利用,有改善功率、提高效率的可能。改造要经过大量试验,并严格执行企业审批手续。

3、必须充分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改造方案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

4、设备改造工作一般应与大修理结合进行。这样既能达到设备现代化改装的目的,又能节约改造费用。

(三)设备改造的经济分析

研究设备改造的经济性,应与设备更新、设备大修以及旧设备继续使用等方案相比较,从中选择总费用最小的方案。

设备改造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各方案在不同使用年限内的总费用的现值。

2、根据所需使用年限,按照总费用最低的原则进行方案选优。

三、设备更新经济分析

1.设备更新的概念

设备更新,是指对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用新的原型设备更换现有设备,或者是以结构先进、技术完善、效率高、耗能少的新设备,来代替物质上无法继续使用,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陈旧设备。因此,设备更新包括原形设备更新和新型设备更新两种方式。

1、原形设备更新,又称更换,即同型号的新设备代替磨损严重不能继续使用的旧设备;这种更新主要是解决设备的损坏问题,不具有更新技术的性质。

2、新型设备更新,指以结构更先进、功能更完善、性能更可靠、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好、产品成本更低的新设备代替已磨损不能继续使用或者虽可以继续使用,但在经济上继续使用已经不合理的旧设备。通常所说的设备更新主要是指新型更新,它是技术发展的

基础。

2.设备更新决策

(一)设备更新决策

设备是否更新,需要进行设备更新的决策。设备更新决策是指确定一套正在使用的设备应何时以及应怎样用更经济的设备来替代。对企业来说,设备更新决策决不能轻率从事。设备更新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

1、如果设备采用修理的方式经济上比较合理的就不要急于更新,可以通过维修改进。

2、通过改进工艺设备,能够用经济实效的方式满足生产要求的,就不需要更新设备。

3、只需要对个别关键部件或者单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就不用考虑更新整机或者整条生产线设备。

(二)设备更新决策特点

1、设备更新分析中,设备经济寿命是确定设备最优更新期的主要依据。

2、设备更新分析应站在咨询者立场分析问题。设备更新问题的要点是站在咨询师的立场,而不是站在旧资产所有者的立场考虑问题。咨询师并不拥有任何资产,故若要保留旧资产,首先要付出相当于旧资产当前市场价值的现金,才能取得旧资产的使用权。

3、设备更新经济分析只考虑未来发生的现金流量。对更新决策之前发生的现金流量及沉没成本不需要再参与经济计算。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可恢复的费用,与更新决策无关,不会影响方案的选择。

4、由于不同设备更新方案的使用寿命常常不同。通常采用年度费用进行比较。

5、通常假设设备产生的收益相同,因而在进行方案比较时只对其费用进行比较。

3.设备更新经济分析

(一)原型设备更新分析

如果设备在其整个使用期内其使用功能和生产性能不过时,这时该设备的未来替换物仍然是同一种设备,设备不存在技术上提前报废的问题。当该设备达到经济寿命的时候,再继续使用,经济上已经不合算,于是可以用原型设备进行更换。所以对于设备的原型更新,主要是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依据,最优的更新时机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年限。

(二)新型设备更新分析

新型设备更新分析是要在继续使用旧设备购置新型设备的方案中,选择在经济上最有利的方案。新型设备更新的分析不仅需要确定设备的更新方案有几个,还需要同时确定设备更新的时机,即旧设备剩余经济寿命年数。

在有新型设备出现的情况下,常用的设备更新比较方法是年值成本法、现值成本法和边际成本法。

1、年值成本法和现值成本法

在设备新型更换分析决策中,可以直接计算各设备方案的现值成本,年值成本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实际上,继续使用旧设备方案的寿命期与购置新设备方案的寿命期常常不同,对于寿命期不同的更新方案比选,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年值成本法进行比较。

例4某设备A正在使用,其目前的残值估计为2000元。据估计,这部机器还可使用5年,每年的使用费为1200元,第5年年末的残值为零。企业对这部机器的更新提出两种方案。方案甲:5年之后,用机器B来代替A。机器B的原始费用估计为10000元,寿命估计为15年,残值为零,每年使用费600元;方案乙:现在就用机器C来代替A,机器C的原始费用估计为9000元,寿命为15年,残值为零,每年使用费900元。详细数据见表4,折现率为10%。试比较方案甲与方案乙,哪个经济效果好?

表4:更新方案数据表单位:元

途较广泛、使用具有季节性的设备。临时使用的设备(如车辆、仪器等)通常采用这种方式。经营租赁设备的租赁费计入企业成本,可减少企业所得税。

2、融资租赁,通常又称为长期租赁,是指由双方明确租让的期限和付费义务,出租者按照要求提供规定的设备,然后以租金形式回收设备的全部资金,出租者对设备的整机性能、维修保养、老化风险等不承担责任。该种租赁方式是以融资和对设备的长期使用为前提的,租赁期相当于或超过设备的寿命期,具有不可撤销性、租期长等特点,适用于大型机床、重型施工等贵重设备。融资租人的设备属承租方的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计人企业成本,而租赁费一般不直接计人企业成本,由企业税后支付。但租赁费中的利息和手续费可在支付时计人企业成本,作为纳税所得额中准予扣除的项目。融资租赁是现代租赁的主要形式。

2.设备租赁与购买决策

(一)设备租赁的优缺点

1、对于承租人来说,设备租赁与设备购买相比的优越性在于:

(1)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既可用较少资金获得生产急需的设备,也可以引进先进设备,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

(2)可获得良好的技术服务;

(3)可以保持资金的流动状态,防止呆滞,也不会使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恶化;

(4)可避免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的冲击,减少技资风险;

(5)设备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能享受税费上的利益。

2、设备租赁的不足之处在于:

(1)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对租用设备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故承租人无权随意对设备进行改造,不能处置设备,也不能用于担保、抵押贷款;

(2)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所交的租金总额一般比直接购置设备的费用要高;

(3)长年支付租金,形成长期负债;

(4)融资租赁合同规定严格,毁约要赔偿损失,罚款较多。

(二)、影响设备租赁与购买的主要因素

1、影响设备投资的因素

(1)项目的寿命期;

(2)企业是否需要长期占有设备,还是只希望短期占有这种设备;

(3)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效率;

(4)设备对工程质量(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对原材料、能源的消耗量,以及设备生产的安全性;

(5)设备的成套性、灵活性、耐用性、环保性和维修的难易程度;

(6)设备的经济寿命;

(7)技术过时风险的大小;

(8)设备的资本预算计划、资金可获量(包括自有资金和融通资金),融通资金时借款利息或利率高低;

(9)提交设备的进度。

2、影响设备租赁的因素

对于设备租赁,除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如下影响因素:

1)租赁期长短;

2)设备程金额,包括总租金额和每租赁期租金额;

3)租金的支付方式,包括租赁期起算日、支付日期、支付币种和支付方法等;

4)企业经营费用减少与折旧费和利息减少的关系;租赁的节税优惠;

5)预付资金(定金)、租赁保证金和租赁担保费用;

6)维修方式,即是由企业自行维修,还是由租赁机构提供维修服务;

7)租赁期满,资产的处理方式;

8)租赁机构的信用度、经济实力,与承租人的配合情况。

3、影响设备购买的因素

对于设备购买,除考虑前述1的因素外,也应考虑如下影响因素:

1)设备的购置价格、设备价款的支付方式,支付币种和支付利率等;

2)设备的年运转费用和维修方式、维修费用;

3)保险费,包括购买设备的运输保险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财产保险费。

3.设备租赁与购买经济分析

采用购置设备或是采用租赁设备应取决于这两种方案在经济上的比较,比较的原则和方法与一般的互斥投资方案的比选方法相同。

(一)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分析的步骤

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技术状况,提出设备更新的投资建议;

2、拟定若干设备投资、更新方案,包括租赁、购买。

3、定性分析筛选方案,包括企业财务能力分析,设备技术风险分析和使用维修特点。

4、定量分析并优选方案,结合其他因素,作出租赁还是购买的投资决策。

(二)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经济分析方法

1、设备经营租赁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销售相关税金-所得税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销售相关税金)

式中,租赁费用主要包括:租赁保证金、担保费、租金。

对于租金的计算主要有附加率法和年金法。

附加率法附加率法是在租赁资产的设备货价或概算戚本上再加上一个特定的比率来计算租金。

每期租金R表达式为:R=P(1+N×i)/N+P×r(式10)

式中,R—每期支付租金;

P—租赁资产的价格;

N—租赁资产的还款期数;

i—与还款期数相对应的折现率;

r—附加率(额外的服务,增加的租金收益)。

例6:租赁公司拟出租给某企业一台设备,设备价格为68万元,租期为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为10%,附加率为4%,计算每年的租金是多少?

解:R=68×(1+5×10%)÷5+68×4%=23.12(万元)

即每年所收的租金应该为23.12万元。

2)年金法年金法是将一项租赁资产价值按相同比率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的租金计算方法。

①期末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末等额支付租金。每期租金R的表达式为:

R=P×i(1+i)N/〔(1+i)N-1〕(式11)

试中,P—租赁资产的价格;

R—每期支付租金;

N—租赁资产的还款期数;

i—与还款期数相对应的折现率;

②期初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初等额支付租金。每期租金R的表达式为:

R=P×i(1+i)N-1/〔(1+i)N-1〕(式12)

例7如果折现率为12%,其余数据与上例6相同,试分别按每年年末、每年年初支付方式支付计算租金。

解:若按年末支付方式计算租金为:

R=68×12%(1+12%)5/〔(1+12%)5-1〕=68×0.2774=18.86(万元)

若按年初支付方式计算租金为:

R=68×12%(1+12%)5-1/〔(1+12%)5-1〕=68×0.2477=16.84(万元)

2、购买设备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与租赁相同条件下的购买设备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每期为:

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销售相关税金-所得税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贷款利息-销售相关税金)

3、设备租赁与购置方案的经济比选

对于承租人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决定租赁还是购买设备。而设备租赁与购买的经济比选也是互斥方案选优问题,一般寿命相同时可以采用净现值法,设备寿命不同时可以采用年值法。无论用净现值法还是年值法,均以收益效果较大或成本较低的方案为最佳。

在工程经济互斥方案分析中,为了简化计算,常常只需要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部分。而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经济比选,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假设所得到设备的收入相同的条件下,将租赁方案和购买方案的费用进行比较。根据互斥方案比选的增加原则,只需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部分。

比较两个现金流量公式,实际上设备租赁与购买只需比较:

设备租赁:所得税率×租赁费用-租赁费用

设备购买:所得税率×(折旧+贷款利息)-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

如果设备有残值的话,设备购置费=设备购买价格-设备残值

由于每个企业都有依利润大小缴纳所得税,按财务制度规定,租赁设备的租金允许计入成本;购买设备每期计提的折旧费也允许计入成本;若用借款购买设备,其每期支付的利息也可以计入成本。在其他费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计入成本越多,则利润总额越少,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也越少。因此在充分考虑各种方式的税收优惠影响下,应该选择税后收益更大或者税后成本更小的方案。

例8:某企业需要某种设备,其购置费为20万元,可贷款10万元,贷款利率为8%,在贷款期3年内每年末等额还本付息。设备使用期为5年,期末设备残值为5000元。这种设备也可以租赁到,每年末租赁费为560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采用直线折旧,基准折现率为10%,试为企业选择方案。

解:1.企业若采用购置方案:

(1)计算年折旧费

年折旧费=(200000-5000)/5=39000(元)

(2)计算年借款利息

各年支付的本利和A按下式计算,则各年的还本付息如表所示:

A=100000×8%(1+8%)3/〔(1+8%)3-1〕=100000×0.38803=38803(元)

1Z10110设备经济寿命估算

1Z10110设备经济寿命估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Z10110设备经济寿命估算 ●设备的寿命包括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设备的自然寿命(物质寿命)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报废为止的全部时间。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不能成为设备更新的依据。 ●设备的技术寿命(有限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持续的时间。由设备的无形磨损所决定的,一般比自然寿命短,在估算设备寿命时必须考虑设备技术寿命期限的变化特点及其使用的制约或影响。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由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 ●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

最小(或年赢利最高)的使用年限为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观点(成本观点或收益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设备寿命期限的影响因素:①设备的技术构成②设备成本③加工对象④生产类型⑤工作班次⑥操作水平⑦产品质量⑧维护质量⑨环境要求。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有①静态模式②动态模式。 ●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cn=(p-ln)/n+1/n×σct 其中cn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p为设备目前使用价值,ct为地t年的设备运行成本,ln为n 年末的设备净残产值。(p-ln)/n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1/n×σct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运行成本。 ●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越长,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越加剧,从而导致设备的维护费用越增加,这种逐年递增的费用δct称为设备的低劣化。用低劣化数值表示设备损耗的方法称低劣化值法。

机械设备经济寿命计算

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工程施工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了机械化,施工机械设备已经成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如何使企业的技术结构合理化,如何使企业设备利用率、机械效率和设备运营成本等指标保持在良好状态的问题,这就必须对设备磨损的类型及补偿方式、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进行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设备的磨损与寿命 1.设备的磨损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设备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技术状况和经济合理性会逐渐劣化,设备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会随时间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设备的磨损。设备的磨损可以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大类。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 设备的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物质磨损,是机器设备在使用(或者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有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1、第Ⅰ类有形磨损 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零部件乃至设备会发生磨擦、振动、超负荷作用、受热不均匀等现象造成机器设备的实体上的变形或损坏,这种磨损称为第Ⅰ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有关。 设备产生的第Ⅰ类有形磨损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使用费增加。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较严重的程度时,机器设备就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甚至发生故障,提前失去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或者需要支付很大的修理费用进修维修,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第Ⅱ类有形磨损 在自然力作用下,由于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或是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必要的维护而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损耗磨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实体磨损,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闲置时间和闲置环境,以及使用或者闲置期间的维护状况有关。 第Ⅱ类有形磨损同样可以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进行维修,需要支付很高的修理费用;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严重程度时,会使设备失去精度和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 上述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所以,有形磨损带来的技术后果是设备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经济后果是设备价值的部分降低甚至是没有价值。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 设备的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性能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而使原有的设备价值降低,或者生产同样结构的设备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的价值降低。无形磨损不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者自然力的作用造成,所以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而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无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1、第Ⅰ类无形磨损 由于技术进步,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再生产这种设备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不断提

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

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 1、简述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1)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2)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3)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2、何谓资金等值,影响资金等值的要素是什么? 答:资金等值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后,不同时点上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具有相等的价值。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三个,即资金额大小、资金发生的时间和利率。 3、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基本要点及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它的基本要点是: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时间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4、简述技术贸易的特征。 答:技术贸易是一种以货币为媒介的技术商品交换过程。技术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技术贸易具有以下特征: (1)、在交易中很难实现使用价值的让渡; (2)、技术贸易是有限的垄断贸易; (3)、技术贸易中的交易双方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 (4)、在技术贸易中,同一种技术同时向多家买方出售使用权。 5、何谓设备的经济寿命?通常有哪些估算方法? 答: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不经济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设备的经济寿命估算方法有年值法,平均年费用法,平均年盈利法。 6、简述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 答:(1)评估的角度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及借款偿还能力;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整体角度,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2)效益与费用的构成及范围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可计量;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直接或间接收益与成本。(3)采用的参数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行业基准收益率、官方汇率;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4)评估方法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盈亏分析法,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综合分析法。(5)决策依据不同。财务评价为企业决策依据,国民经济评价为国家决策依据。

滚动轴承地寿命计算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一、基本额定寿命和基本额定动载荷 1、基本额定寿命L10 轴承寿命:单个滚动轴承中任一元件出现疲劳点蚀前运转的总转数或在一定转速下的工作小时数称轴承寿命。由于材料、加工精度、热处理与装配质量不可能相同,同一批轴承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各个轴承的寿命有很大的离散性,所以,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 基本额定寿命L10——同一批轴承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工作,其中90%的轴承在产生疲劳点蚀前所能运转的总转数(以106为单位)或一定转速下的工作时数。(失效概率10%)。 2、基本额定动载荷C 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L10=1(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称基本额定动载荷C。在基本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可以转106转而不发生点蚀失效的可靠度为90%。 基本额定动载荷C (1)向心轴承的C是纯径向载荷; (2)推力轴承的C是纯轴向载荷; (3)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C是指引起套圈间产生相对径向位移时载荷的径向分量。 二、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 定义:将实际载荷转换为作用效果相当并与确定基本额定动载荷的载荷条件相一致的假想载荷,该假想载荷称为当量动载荷P,在当量动载荷P作用下的轴承寿命与实际联合载荷作用下的轴承寿命相同。 1.对只能承受径向载荷R的轴承(N、滚针轴承)P=F r 2.对只能承受轴向载荷A的轴承(推力球(5)和推力滚子(8))P= F a 3.同时受径向载荷R和轴向载荷A的轴承P=X F r+Y F a X——径向载荷系数,Y——轴向载荷系数,X、Y——见下表。 径向动载荷系数X和轴向动载荷系数

表12-3 考虑冲击、振动等动载荷的影响,使轴承寿命降低,引入载荷系数fp—见下表。载荷系数fp 表12-4

5设备寿命的概念及计算

设备寿命的概念及计算 一、设备寿命的概念 分为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一) 设备的自然寿命 设备的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它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 , 直到因物质磨损严重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它主要是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设备的自然寿命不能成为设备更新的估算依据。 (二) 设备的技术寿命 设备的技术寿命就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延续的时间, 也即是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间 , 故又称有效寿命。技术寿命主要是由设备的无形磨损所决定的, 它一般比自然寿命要短。 ( 三 ) 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小( 或年盈利最高 )的使用年限,称为设备的经济寿命。所以,设备的经济寿命就是从经济观点( 即成本观点或收益观点 ) 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 四) 设备寿命期限的影响因素 其中主要有 : 1.设备的技术构成 2.设备成本 3.加工对象 4.生产类型 5.工作班次 6.操作水平 7.产品质量 8.维护质量 9.环境要求 二、设备经济寿命的估算 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方法可以分为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两种。【例】某设备目前实际价值(P)为30000元,有关统计资料如下表:

设备有关资料 设备在不同使用年限时的静态年平均成本(单位元)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设备在使用5年时,其平均使用成本13500元为最低。因此,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5年。 例题 1.下列关于设备寿命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设备使用年限越长,设备的经济性越好 B.设备的经济寿命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 C.搞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可避免设备的有形磨损 D.设备的技术寿命主要是由设备的无形磨损决定的 答案:D 2.设备使用年限越长,每年所分摊的资产消耗成本( ). A.越多,运行成本越少

MTBF寿命计算公式

寿命计算公式 MTBF (平均间隔失效时间)预估 概述 MTBF之计算系依据军用手册MIL-HDBK-217F “电子设备之可靠性预估”来进行,此部份涵盖了电子 零件实际的应力关系、失效率。MIL-HDBK-217的基本版本将保持不变,只有失效率的资料会更新。 在评估过程之前,应确定各元器件的相关特性(如基本失效率、质量等级,环境等级等等)。 定义 “MTBF”的解释为“平均间隔失效时间”而MTBF是由MIL-HDBK-217E.F 计算,以25 C环境温度为参考温度。 电解电容寿命预测 Rubycon品牌的电解电容的寿命计算公式 L X= Lr x2【(To-Tx)/10] x2(A Ts/Ao- A Tj/A) L X:预测寿命(Hr ), Lr:制造商承诺的在最高工作温度(To)及额定纹波电流(Io)下的寿命, To:最高工作温度一105C或85C, Tx:实际外壳温度(°C), △Ts:额定纹波电流(Io)下的电解电容中心温升(C), △Tj:实际纹波电流(lx)下的电解电容中心温升(C), A: A= 10 —0.25 XA Tj,(0

机械设备经济寿命计算知识讲解

机械设备经济寿命计 算

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工程施工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了机械化,施工机械设备已经成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如何使企业的技术结构合理化,如何使企业设备利用率、机械效率和设备运营成本等指标保持在良好状态的问题,这就必须对设备磨损的类型及补偿方式、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进行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设备的磨损与寿命 1.设备的磨损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设备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技术状况和经济合理性会逐渐劣化,设备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会随时间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设备的磨损。设备的磨损可以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大类。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 设备的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物质磨损,是机器设备在使用(或者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有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1、第Ⅰ类有形磨损 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零部件乃至设备会发生磨擦、振动、超负荷作用、受热不均匀等现象造成机器设备的实体上的变形或损坏,这种磨损称为第Ⅰ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有关。 设备产生的第Ⅰ类有形磨损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使用费增加。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较严重的程度时,机器设备就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甚至发生故障,提前失去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或者需要支付很大的修理费用进修维修,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第Ⅱ类有形磨损 在自然力作用下,由于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或是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必要的维护而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损耗磨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实体磨损,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闲置时间和闲置环境,以及使用或者闲置期间的维护状况有关。 第Ⅱ类有形磨损同样可以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进行维修,需要支付很高的修理费用;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严重程度时,会使设备失去精度和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 上述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所以,有形磨损带来的技术后果是设备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经济后果是设备价值的部分降低甚至是没有价值。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 设备的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性能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而使原有的设备价值降低,或者生产同样结构的设备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的价值降低。无形磨损不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者自然力的作用造成,所以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而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无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第九章设备工程经济分析第二节设备的磨损与寿命

第九章 设备工程经济分析第二节 设备的磨损与寿命 工程经济学 吴锋、叶锋主编 一、设备的磨损及其度量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均会发生磨损,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价值(使用性能)和价值。设备磨损有两种形式: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现分别予以介绍。 (一)设备有形磨损及度量 设备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或损失,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能、几何形状、技术属性等方面的改变。 设备的有形磨损又可划分为两种形式:第Ⅰ种有形磨损和第Ⅱ种有形磨损。 1. 第Ⅰ种有形磨损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使零部件及整个设备发生摩擦、振动、疲劳和冲击等现象,致使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这种磨损叫做第Ⅰ种有形磨损。它通常表现为:机器设备零部件原始尺寸甚至形状发生改变;公差配合性质的变化导致精度降低;部分零部件损坏等。 设备有形磨损一般可经过三个阶段,与零件的磨损规律类似。第一阶段是新机器设备的“初期磨损阶段”。在这个阶段,通常由于设计、制造、安装及操作人员对新设备操作不习惯或不正确造成的;第二阶段为“正常磨损阶段”。在此阶段内,设备零部件己经受到运行考验,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零件磨损缓慢并与机器开动时间长短及负荷强度大小有关;当零件磨损到一定程度,正常磨损关系开始受到破坏,使得磨损加剧,进入到“第三磨损阶段”。这时,设备故障率增加,功能下降,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发生事故。 2. 第Ⅱ种有形磨损 设备在闲置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发生金属件生锈、腐蚀、橡胶和塑料老化等,使其降低甚至丧失工作精度和能力,这种磨损称为第Ⅱ种有形磨损。 3. 有形磨损的度量 设备有形磨损量p a 的确定是在综合单个零件磨损程度基础上确定的整机平均磨损程度来度量的。可用下式来表示: ∑∑===n i i n i i i p k k a a 1 1 或1 K R a p = 式中,p a 为设备有形磨损程度;i k 为零件i 的价值;n 为设备零件总数;i a 为零件i 的实体磨损程度(以不能使用为100%);R 为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用的修理费用;1K 为在确定磨损时该种设备的再生产(或再购)价值。 %100?=mi pri i a δδ

期望寿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期望寿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一、期望寿命的概念及相关 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又称平均预期寿命,或预期寿命。X岁时平均预期寿命表示X岁尚存者预期平均尚能存活的年数。刚满X岁者的平均预期寿命受X岁以后各年龄组死亡率的综合影响。出生时的期望寿命简称平均寿命,它是各年龄死亡率的综合,综合反映了居民的健康状况,是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但是,它只综合了有关死亡的信息,未包含疾病和伤残的情况,更未反映疾病伤残结果的严重性。 期望寿命是评价居民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生存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因此各地区平均期望寿命可以直接比较。对一个地区人口学特征、期望寿命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可为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卫生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而另一个概念?健康期望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ALE),它是指人们能维持良好日常生活活动(ADL)功能的年限,健康期望寿命与普通的期望寿命的差别是:普通的期望寿命是以死亡为终点,而健康期望寿命以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为终点,它不仅能客观反映人群生存质量,亦有助于卫生政策与卫生规划的制定。因此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健康期望寿命?来反映居民健康综合情

况。 二、期望寿命的计算 我区期望寿命是由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 2005计算而来,原理是编制我区居民简略寿命表。 寿命表又称为生命表(life table)是根据特定人群的年龄组死亡率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表。寿命表有两种主要形式,队列寿命表和现时寿命表。应用较广的是现时寿命表。它反映一定时期某地区实际人口的死亡经历.是从一个断面来看当年一定时间段内人口的死亡和生存经历,它完全取决于制表这一年的人口年龄别死亡率。现时寿命表计算所得的预期寿命是假定一批婴儿在其一生中都遵从当年资料所呈现的年龄别死亡率而死亡、生存的平均预期寿命,即该预期寿命是该人群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实际存活年龄。现时寿命表的最大优点是不同地城、不同时期的寿命表指标可以直接比较,不受原来的人口性别、年龄别构成的影响。目前人们常说的预期寿命,基本上就是指现时寿命表的平均预期寿命。 队列和现时寿命表都有完全和简略寿命表之分。完全寿命是以0岁为起点,逐年计算各种指标,直至生命的极限,其年龄的区间是[x,x+1)。而简略寿命表的年龄区间则是(x,x+n),n除第一年外均大于1年.典型的年龄区间是0一,1一,5一.10一,…,85一,即每5岁一个间隔,直至最后

MTBF寿命计算公式

寿命计算公式MTBF(平均间隔失效时间)预估 概述 MTBF之计算系依据军用手册MIL-HDBK-217F“电子设备之可靠性预估”来 进行,此部份涵盖了电子零件实际的应力关系、失效率。MIL-HDBK-217的 基本版本将保持不变,只有失效率的资料会更新。在评估过程之前,应确 定各元器件的相关特性(如基本失效率、质量等级,环境等级等等)。 定义 “MTBF”的解释为“平均间隔失效时间”而MTBF是由MIL-HDBK-217E.F 计算,以25℃环境温度为参考温度。 电解电容寿命预测 Rubycon品牌的电解电容的寿命计算公式 L X=Lr×2[(To-Tx)/10]×2(ΔTs/Ao-ΔTj/A), L X:预测寿命(Hr), Lr:制造商承诺的在最高工作温度(To)及额定纹波电流(Io)下的寿命, To:最高工作温度—105℃或85℃, Tx:实际外壳温度(℃), ΔTs:额定纹波电流(Io)下的电解电容中心温升(℃), ΔTj:实际纹波电流(Ix)下的电解电容中心温升(℃), A:A=10-0.25×ΔTj,(0≤ΔTj≤20) Ao:Ao=10-0.25×ΔTs, 其中 ΔTs=α×ΔTco=α×Io2×R/(β×S), ΔTj=α×ΔTcx=α×Ix2×R/(β×S), ΔTco:额定纹波电流(Io)下的电解电容外壳温升(℃), ΔTcx:实际纹波电流(Ix)下的电解电容外壳温升(℃), α:电解电容中心温升与外壳温升的比例系数, Ix:纹波电流的实际测量值(Arms), Io:额定的纹波电流值(Arms), R:电解电容的等效串连阻抗(Ω), S:电解电容的表面积(cm2),S=πD×(D+4L)/4,

设备寿命的估算

设备寿命的概念和设备经济寿命的估算 1设备寿命的概念 设备的寿命在不同需要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现代设备的寿命不仅要考虑自然寿命,而且还要考虑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1)设备的自然寿命 设备的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它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物质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它主要是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搞好设备维修和保养可延长设备的物质寿命,但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设备的磨损,任何一台设备磨损到一定程度时,都必须进行更新。因为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设备不断老化,维修所支出的费用也逐渐增加,从而出现恶性使用阶段,即经济上不合理的使用阶段。因此,设备的自然寿命不能成为设备更新的估算依据。 (2)设备的技术寿命 技术寿命是指一台设备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方面,对产品的质量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不断涌现出技术上更先进、性能更完美的机械设备,这就使得原有设备虽还能继续使用,但已不能保证产品的精度、质量和技术要求而被淘汰。由此可见,技术寿命主要是由设备的无形磨损所决定的,它一般比自然寿命要短,而且科学技术进步越快,技术寿命越短。所以,在估算设备寿命时,必须考虑设备技术寿命期限的变化 特点及其使用的制约或影响。

(3)设备的经济寿命 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指由设备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年份的延续时间长短。它是由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设备使用年限越长,每年所分摊的设备购置费(年资本费或年资产消耗成本即折旧的提取)越少。但是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一方面需要更多的维修费维持原有功能;另一方面机器设备的操作成本及原材料、能源耗费也会增加,年运行时间、生产效率、质量将下降。因此,年资本费(或年资产消耗成本)的降低,会被年度运行成本的增加或收益的下降所抵消。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年均总成本(或年均净收益)是时间的函数,这就存在着使用到某一年份,其平均综合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即在这个时间之前,或者在这一时间之后,年资产消耗成本和年运行成本的总和都将会增高,如图93所示,在No年时,等值年成本达到最低值。我们称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No为设备的经济寿命。所以,设备的经济寿命就是从经济观点(即成本观点或收益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人的平均寿命计算方法 平均寿命计算公式一览

人的平均寿命计算方法平均寿命计算公式一览 如何计算人的平均寿命 我们经常看到报纸上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多少。前不久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严正指出我国人均寿命远没达到75岁,原因是计算的方法不对。但他没有告诉我们正确的计算方法,以及他计算出的结果。 所谓人均75岁,即平均每个人的预期寿命为75岁。我们以75岁为基数,凡是寿命低于75岁的,其岁数差额总和必须与寿命大于75岁人的岁数差额总和相等。假如寿命低于75岁的人数是总人口的X1,他们平均寿命与75岁的差额为Y1,而寿命大于75的人数为总人口的X2,他们的平均寿命与75岁的差额为Y2,则X1Y1=X2Y2。一般来说,X1与X2的和就是总人口的数量。当X1=X2=50%时,则Y2=Y1。设Y1=10岁,则寿命大于75岁的人平均寿命与75岁的差额Y2也应该为10岁,就是说现在应该看到大约有一半的人的寿命大于75岁,且平均寿命在85岁左右,超过85岁,乃到100多岁的人应该比比皆是。显然,这与事实相差太远。 那么如何估算某个瞬间人的平均寿命,才能尽可能与事实相符呢?这的确是个很困难的事。因为不断有人出生,有人死亡,活着的还能活多久?都难以估算。 下面,我试着给出几种计算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对固定人群平均寿命的计算 即将这固定人群的所有人的寿命总和除以这批人总人数,就得这批人的平均寿命。 例:某张姓家族(自一对夫妻开始繁衍),自1908年到2007年,100年间全部死亡人数(包括嫁出的张姓姑娘,不包括娶进张家的外姓媳妇)为100人,这些亡人的寿命总和为5873岁,则可得出该张姓家族100年来的家族平均寿命: S=5873÷100=58.73(岁) 其中S为平均寿命,下同。 诸位读者也不妨用此法对自己的家族计算一下本家族的平均寿命,时间跨度越大,计算出

(设备管理)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寿命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之分。 物质寿命是指从设备开始投入使用到报废所经过的时间。做好维修工作,可以延长物质寿命,但随着设备使用时间延长,所支出的维修费用也日益增高。 经济寿命是指我们认识到依靠高额维修费用来维持设备的物质寿命是不经济的,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使用成本来决定设备是否应当淘汰。这种根据使用成本决定的设备寿命就称为经济寿命。过了经济寿命而勉强维持使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技术寿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常出现技术经济更为先进的设备,使现有设备在物质寿命尚未结束以前就淘汰,这称之为技术寿命。这种倾向在军事装备上尤其明显。 设备的经济寿命或最佳更新周期可以用下述各种方法求得。 一、最大总收益法 在一个系统中,比较系统的总输出和总输入,就可以评价系统的效率。对生产设备的评价也是一样,人们通常以设备效率,作为评价设备经济性的主要标准。即 η=Y 2/Y1 (1-1) 式中 Y1—对设备的总输入; Y2—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 对设备总输入就是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即设备一生中创造出来的总财富。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原始购入价格P0和使用当中每年可变费用V。则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即总输入Y1)的方程式为: Y1=P0+Vt (1-2) 式中,t为设备的使用年限。 所谓设备一生的总输出Y2是设备在一定的利用率A下,创造出来的总财富,可用下列简单公式表示: Y2=(AE*)t (1-3) 式中,E*为年最大输出量(即A=1时的输出量);t为使用年限。

设备在不同使用期的可变费用并不是常量,而是随使用年限(役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的。 即 V=(1+ ft)Vo (1-4) 式中 Vo—起始可变费用; f-可变费用增长系数。 将上式代入式(1-2)得寿命周期费用方程 Y1= fVot2+Vot+ P0 (1-5) 这样,设备总收益Y的方程为 Y=Y2-Y1=AE*t-(fVot2+Vot+P0) (1-6) 如果要求Ymax值,可对t微分,并令其等于零,即可求出最大收益寿命。 【例1-1】设某设备的实际数值和参数如下:P0 =20000元,Vo=4000元,f=0.025,A=0.8,E*=10000元/年,暂不考虑资金时间因素。试求该设备的平衡点(即收支相抵),何时可得最大总收益? 解:将上列的参数代入式(1-6),得 Y=-100t2+4000t-20000 令Y=0,求t值(即平衡点),得-t2十40t-200=0 即t1=5.85年,t2=34.14年 即第一平衡点是5.86年;第二平衡点是34.14年。 下面进一步分析利润函数,求最大总收益(利润)值。为此,总收益方程对t微分,并令其为零,得 Y'=-200t+4000=0 (Y'= -200) t=4000/200=20年 即设备使用20年时收益最大,这时的最大总收益值为 Ymax=-100×202+4000×20-20000=20000元由图1-1可以看出,当设备使用到第6年时设备开始收益;使用到第20年时,设备的经济收益为最大(20000元);如果设备使用期超过20年,总收益反而降低,到第34年,总收益等于零。因此,当本设备使用期达20年左右时,更换设备较为恰当。

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由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 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赢利最高)的使用年限为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观点(成本观点或收益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设备寿命期限的影响因素:①设备的技术构成②设备成本③加工对象④生产类型⑤工作班次⑥操作水平⑦产品质量⑧维护质量⑨环境要求。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有①静态模式②动态模式。 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CN=(P-LN)/N+1/N×∑Ct 其中CN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P为设备目前使用价值,Ct为地t年的设备运行成本,LN 为N年末的设备净残产值。 (P-LN)/N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1/N×∑Ct 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运行成本。 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越长,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越加剧,从而导致设备的维护费用越增加,这种逐年递增的费用ΔCt称为设备的低劣化。用低劣化数值表示设备损耗的方法称低劣化值法。 设备的经济寿命N0=√2(P-LN)/λ λ为设备的低劣化值。 动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就是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算设备的净年值NAV或年成本AC,通过比较年平均效益或年平均费用来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N0。的确定方法。 用净年值估算设备的经济寿命时,找出平均年成本的最小值NAVmin(项目考虑以支出为主时)或平均年赢利的最大值AVmax(项目考虑以收入为主时)及其所对应的年限,从而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的经济寿命又称价值寿命是指设备每年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或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所经过的时间。换句话说是从经济角度来选择最佳使用年限。 设备间经济寿命的估算。 1、设备的寿命包括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2、设备的自然寿命(物质寿命)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报废为止的全部 时间。由设备的有形磨损决定的,不能成为设备的更新依据。 3、设备的技术寿命(有限寿命)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技术落后而被 淘汰所持续的时间。设备的技术寿命一般比自然寿命短,在估算设备 寿命时必须考虑设备技术寿命期限的变化特点及其使用的制约或影 响。 4、设备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 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由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 的。 5、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赢利最高)的使用年限为设 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观点(成本观点或收益观点) 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附录十二: 常见通用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设备分类寿命年限(年)设备分类寿命年限(年) 一、机械设备2、泵类 1、普通金属切削机床10-18清水泵8-12 其中:数控机床10-12污水泵、耐酸泵8-10龙门刨床12-20转油泵、卸油泵11-14 摇臂钻床10-143、空压机 砂轮机8-10移动式6-10 切割机8-12固定式10-14 抛光、磨光机8-104、储气罐、储油罐 2、锻压设备10-16室外18-26 剪床10-14室内20-30冲床10-16储酒罐20-30 折弯机10-145、风机(不含除尘)8-14其中:锻锤设备10-146、冷却塔10-12 3、试验设备7、除尘设备10-16 其中:机械式10-128工艺管线 电子式8-10有腐蚀管线8-10 4、起重设备12-18元腐蚀管线12-20 单、双梁行车12-189、其他动力设备12-20 电动葫芦8-10三、传导设备 电梯12-161、电器设备12-18 5、工程机械10-152、变电设备16-25 6、铸造设备10-143、配电设备14-20 其中:冲天炉12-164、输电线路24-30混砂机10-125、电讯设备18-24 7、电镀设备8-126、铁塔水泥杆25-40 8其他机械设备10-147、其他传导设备18-25 二、动力设备四、通讯设备 1、锅炉1、电话通讯设备、通讯线路8-10

设备分类寿命年限(年)设备分类寿命年限(年) 五、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5、工作台6-8 1、自动化控制设备8-106、开水器2-4 2、半自动化控制设备6-87、其他2-5 3、电子计算机4-5十、教育及福利设备 4、探伤仪器、测绘仪器8-101、闭路电视播放设备8-10 5、检验用平板14-202、音响设备4-6 6通用测试仪器及设备8-103、电影放映机8-10 六、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4、高级乐器(钢琴、管弦乐 口口 \ 8-10 1、成套工具6-10器、其他 2、一般工具6-10机械式设备8-14 3、电焊机8-10电子式设备6-8 4、其他工具及用具6-12十一、公用事业设备 七、管理部门设备及器具1、水、油、煤气炉12- 1、电视机4-6 2、储气柜(煤气)2C 34- 2、窗式、分体式空调4-6 3、煤气表5C- A E 3、柜式空调6-8 4、公用事业其他专用设备15 20-25 4、中央空调系统设备8-10十二、港务设备 5、传真机4-51、16吨以上汽动吊车16-20 6复印机及文字处理机4-62、大型门式起重机16-20 7、编程器4-83、输送机械12-16 8、打印机4-5十三、工业炉窖 9、激光打印机6-81、熔铸炉10-14 10、摄录像机及照相机6-82、力n热炉10-14 11、稳压电源8-103、热处理炉窖10- 12、办公设备6-84、干燥炉16- 13、其他6-85、电子专用炉&12 16 八、医疗设备6、其它工业炉窖10- 1、X光机6-8十四、非生产设备及器具16 2、心电图机6-81、管理部门的设备工具14-22 3、其他6-82、卫生医务部门的设备工具12-20 九、食堂用具3、教育部门的设备工具12-22 1、冰箱6-8其中:电视机6-8 2、冰柜6-84、生活福利部门的设备工具12-20

寿命计算

Nmax=3600rpm, n=223rpm, C=57.21kn, P=8.21KN, T=80℃, 润滑脂寿命计算: 25.0062.03600/223max <==N n ,取n/Nmax=0.25 1. MOL YKOTE G-4700 温度范围在-40~177℃,属合成油类润滑脂,选用油脂润滑脂公式计算 ) (2818445.480*)25.0*006.0018.0(25.0*4.112.6)max 006.0018.0(max 4.112.6log h t T N n N n t ==---=---= 2. SKF LGEM2 温度范围在-20~120℃,属锂基润滑脂,选用通用润滑脂公式计算 ) (1349013.480*)25.0*012.0025.0(25.0*6.254.6)max 012.0025.0(max 6.254.6log h t T N n N n t ==---=---= 轴承寿命计算 3610)(6010P C n L = =(1000000/(60*223))*(57.21/8.21)^3 =25289 (h)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系指一批轴承90%的轴承在疲劳剥落前能够达到或超过的运转的总转数(以106转计),或在一定转速下的工作小时数。 基本额定寿命的公式为 ε)/(10P C L = 式中 L 10——可靠性为90%的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寿命(106r ); C ——滚动轴承基本额定动负荷(N ); P ——滚动轴承当量动负荷(N ); ε——寿命指数,对球轴承ε=3,对滚子轴承ε=10/3。 在实际计算中,一般用工作小时数表示轴承的寿命,这时式(1)可改写成 ε)(6010610P C n L = 式中L 10——以工作小时数表示的基本额定寿命(h ) n ——轴承工作转速(r/min )。 修正的额定疲劳寿命公式: Ln 10=a1*a2*a3*L 10 a1: 可靠系数。 a2:轴承材料系数。 a3:使用条件系数。

设备寿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设备寿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当今,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先进生产设备更是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产力的迅速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在高新技术条件下,设备寿命周期理论与现代设备管理相关的理论问题,对指导和加强现代企的设备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③ 现代设备管理强调设备寿命周期一生的管理,设备寿命周期理论是根据系统论、控制论和决策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任务,分析和研究设备寿命周期三个方面的理论: 设备寿命周期的技术理论:依靠技术进步加强设备的技术载体作用,研究寿命周期的故障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采用使用的新技术和诊断修复技术,从而改进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设备寿命周期的经济理论:研究磨损的经济规律,掌握技术经济寿命,对设备的投资、修理和更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力争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从而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目标。 设备寿命周期的管理理论:强调设备一生的管理和控制,由于设备设计、制造和使用阶段的责任者和所有者往往不是单一的,故其经营管理策略和利益会有很大区别。因此,需要研究和控制三者相结合的动态管理,建立相应的模型和模拟,并实现实时的信息反馈,从而实现设备的全面的综合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② 这三方面的理论分别从技术、经济和管理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对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当中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对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整个设备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设备寿命的技术理论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了解设备技术理论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设备的技术寿命,设备的技术寿

命就是指新设备投入使用以后,由于科技进步出现了性能更好的新设备,其使用起来更简单方便、故障率低、产品质量好,老设备显得技术落后如继续使用则不经济、不合算、划不来,而需要提前淘汰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简言之:设备由于技术落后而提前淘汰所决定的性能寿命的时间就是设备的技术寿命。运用设备的技术寿命理论来加强企业设备的技术形态管理,对保证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以适应企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物质寿命是紧密相连的,设备的技术形态管理是物质形态管理的发展,技术管理来源于物质管理,高于物质管理。因此,设备的技术管理既要考虑设备的物质形态,更要考虑设备技术含量所体现出来的高新技术的发展。首先,要运用设备技术寿命的理论结合生产工艺需要选型配套,尽量做到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结构合理维修方便,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从技术上满足生产需要。其次,依靠技术进步不断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新设备代替老设备要提高技术含量,确保设备性能优良。严禁“复制古董”,坚决淘汰那些污染严重、耗能高的“煤老虎”、“油老虎”和“电老虎”。最后,设备技术管理部门要管好设备档案、图纸,为设备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并积极跟踪先进技术,掌握高新设备的变化动态,为企业的设备技术管理服务。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企业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同时也加快了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缩短了企业设备的经济寿命周期,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企业就应该灵活运用设备寿命的技术理论来对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改造、更新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技术更新和改进来不断追求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正确地运用设备寿命的技术理论对企业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进而创造更大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设备寿命的经济理论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同样,在了解设备寿命的经济理论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由于继续使用不再经济而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它主要受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影响而产生。设备有形磨损使得其维修费用增加,使用成本提高,继续使用已经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人类寿命计算公式_图文.doc

人类寿命计算公式 彩响人类寿命长短的因素有很多,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预测自己的寿命。美国坦普尔大学神经学系教授黛安娜?伍得拉夫I■専士在对长寿者进行数十年跟踪调查后,推出了一套氏寿测验题,这套测试就像一个计算器,在测验的同吋,也是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拷问,想长寿的你,赶紧准备好笔和纸算算吧。 首先记卜'你的基础寿命,如卜',如果你现在年龄在20-29岁Z间,男性的基础寿命为73岁, 女性为79岁。

+父母亲年龄…? ?母亲活到80岁, +4岁;: ?父亲活到80岁,+2岁。! +亲属疾病- 有在50岁前死于心脏病的/每 有一人~3岁; ?有在60岁舸死于糖尿病 或消化性溃疡的, 一3岁; 有在60岁前死于胃癌, -2岁。 基础寿命 +: ?祖父祖母活到80岁以; 祖父母年龄…*.十霊宙L人| 1 +0.5 岁。[ ?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中 ?有在60岁前死于该病的,

智力…体重. ?有女性近亲在60岁前死于乳 腺Si -2 岁。 ?有近亲在60岁前死于自杀或其他疾病, -1岁。 对女性来说, ; ?不能生育、不打算要孩子, [ 或在40岁后仍没有生育,[ 『?如果你的智力超过一[ 1 般人,+2岁。j ?你的一生中,有任何时候 BMI 指数(体重kg/身高肿)大于24.9,或体重比18岁时重10 斤以上,一2岁。

- 母亲的生育年龄1 / ............................ . 一巴」毛冃千S | ?母亲在生育你时超过35 . 计岁或 小于18岁,-1岁; I ]?如果你是家中的长子或 i 长女,+1岁。 + 饮食…:i?喜欢吃换菜、水果及天然] :i食物,不爱吃高脂肪、高i 糖 食物,而且吃饱后就不I !再吃,+1岁。j ?一天抽烟超过2 a (40 支h ?一天抽1~2包,-7岁;| ?一天抽烟不超过20支, -2 岁。

设备的三个寿命的比较 (修复的)

设备的三个寿命的比较 班级:12物管A2 姓名:阮文翠学号:20124843135 摘要:设备寿命周期中的经济寿命、自然寿命和折旧寿命这三方面理论是现代设备管理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采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介绍了设备的三个寿命。三个不同性质的寿命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的目的不同,有着各自的计算方式,而且是由不同的方面所决定的。而同时,它们又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研究设备的三个寿命对企业的设备的更新和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寿命折旧年限自然寿命 引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先进生产设备更是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产力的迅速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在高新技术条件下,设备寿命周期理论与现代设备管理相关的理论问题,对指导和加强现代企的设备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设备的经济寿命、折旧年限、自然寿命的具体概念 (一)自然寿命也称物质寿命,是由有形磨损所决定的设备的使用寿命,指一台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产生有形磨损,造成设备逐渐老化、损坏、直至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二)折旧年限是指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折旧方法和原则,将设备的原值通过折旧的形式转入产品成本,直到提取的折旧费与设备的原值相等的全部时间,它与提取折旧的方法有关。(三)经济寿命又称价值寿命,是指设备平均每年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或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所经过的时间。换言之,是从经济角度来选择最佳使用年限。

二、自然寿命、折旧年限、经济寿命三者间的区别 (一)三者的目的不同 (1)自然寿命主要用来描述设备的使用时限,表示设备的性能和设备自身的质量有关。 (2)折旧年限主要是为了解决税收问题。设备折旧是在使用过程中因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那部分价值,而提取 折旧是补偿设备价值的基本途径,折旧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 费用或管理费用,其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当期损益,进而 影响到企业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3)经济寿命用来选择最佳年限。经济寿命是装备的最佳使用年限。超过这个年限,如果不进行改造或更新,就会加大装 备的使用维护费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三者由不同的因素所决定 (1)自然寿命它主要是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搞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可以延长设备的自然寿命,但不能从根本上避免设备的磨损,因为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设备不断老化,维修所支付的费用也逐渐增加,从而出现经济上不合理的使用阶段。 (2)折旧年限它是人为规定的,多出现在会计的计量中。设备的折旧寿命并不是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依据的。各个国家根据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情况分别规定了各种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