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篇一:苏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

八年级美术教案

2011 .9.1

第一单元欣赏与评述

第一课在绘画中永生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一课《外国肖像画赏析》的延伸。从对人物肖像画历

史的了解到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通过观察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的比例、不同的表现方法,直至抒发个人情意。教材从美术作

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表现身边的人物,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

的性格、特征以及动态,把握人物的内在心理,达到关注人、关爱

人的目的。教材启示为什么要画身边的人,因为画熟悉的人更容易

惟妙惟肖,更容易画出熟悉人的性格和表情,同时也更容易将自己

的情感流露在作品之中。画家们更是将邻居、家人、朋友像为描绘

的对象,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某种爱意。教材启示多彩人生是

我们作画的源泉,可以用线造型、电脑绘画、色彩等工具材料去表

现身边的人物。同时启示如何关注人物的动态、人物的特征、人物

的比例,各种使用工具的处理,还有表现时如何对比协调等,以丰

富学生的情感。教材还启示用什么方法去进行教学,让画笔传达情意。以全班同学肖像画册为切入口,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去反映每

个同学的喜、怒、哀、乐。在表现他们外部特征的同时,特别重视

内在的性格。其次再将自己个人的情感和对同学的了解,倾注于画

笔之中。教材中选用的一些图片,体现了表现的不同手法和不同形式,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的过程。

1.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了解人体成长过程中的比例关系。

②让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较写实的去表现自己熟

悉的人物。③让学生在描述过程中,更关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更多的去发规他人的长处(优点)。2.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表现的多种方法、材料工具,了解人体在不同成长过程中的比例

关系。3,教学难点对人物神情、动态、比例、色彩的恰当把握。4.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备课时间:2011、 9、 1

授课时间:2011、 9、3

课题:在绘画中永生

课型:欣赏与评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微笑问候学生当天感受,简要讲评上节课小组作业。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给大家介绍肖像画的由来以及早期肖像画的作用,还

欣赏了摄影术发明以后,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风格迥异的肖像画。我们

学习了如何观察人物的五官,以及体会了通过五官来表现人物性格和

内心精神世界。那么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些彩色的范图。

看了这些范图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乱涂乱画,怎么

把人的脸画成彩色的,怎么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像鼻子呢?好像这些

画都是小孩子画的。这里面确实有一部分画是出自小朋友之手,我请

个同学来区分一下。(请同学区分,并说出区分原因)而另外这些可都是出自世界鼎鼎有名的大画家之手,这个画家就是谁呢?(毕加索)有没有

人对毕加索有一点了解的?(先让同学回答)

(教师介绍):毕加索是二十世纪最重要和最着名的画家之一。他的父

亲也是一位画家,在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教他画画。我们上节课说了,

自从照相术发明了以后,许多画家就开始尝试不同的画法,从写实的画

法转向各种不同风格的画法,来表现画家的精神情趣和个性风格。他

们还发现,孩子眼里的世界是那么丰富和美好,一切充满了新鲜和活力,

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就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所以他们开始学着

像孩子那样去看世界。

创造思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境界,而创造的产物是人类最高成就

之一。他在绘画事业上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绘画,不断地尝试各种画法。记得有人曾经说过,“毕加索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的某张画,而在于他的

创造精神,因为他终身都在创造。”

在他的这几幅画里,我们看到人物的形象好像很特别,毕加索为什么这

么画呢?(提问同学)

(教师介绍):在此之前,所有的不同风格的绘画都是表现一个静止的画面,即使是运动着的人,在画上表现出来的也总是停留在某个瞬间的姿态。我们知道一个人从正面和从侧面看是不一样的,毕加索就把在不

同时间里看到的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面,组织到了一个平面的画面里。

(请同学分析图):图中画的是一个抱着玩具娃娃的小女孩,画家把小女

孩的不同侧面组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一个既像正面又像侧面的头部

形象。好像小女孩的头总是在来回地动着。 (教师总结):其实在我国

民间剪纸和刺绣图案中,早就有过许多这样的创作手法,然而却没有引

起人们的注意,只有毕加索发现了它并创造了着名的立体画派。

出示马蒂斯画册,我们上节课给大家看过马蒂斯的肖像画,那么老师手

里拿的这本就是马蒂斯的油画册,大家可以借此再了解一下马蒂斯画

的特别之处。让学生了解马蒂斯画派风格,观察色彩中的人物肖像与

素描人物肖像的共通之处。

请注意,你们在互相观察和动手之前,最好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从对

象那里获得的第一感受,再根据对象综合出总体印象,然后发展成朦胧

的臆想。画画时要凝神专注,精神集中,调动感情,进入角色。当然你还

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法创作肖像画,要么使它尽可能像你画的那个人,

要么只画出那个人的情绪和给你的印象,可以画正面也可以画侧面。

这些都由你们自己来选择。

三、课堂作业

作业要求:

1. 观察人物特征,所画对象可以是身边的同学也可以是印象中深刻的

人物。

2. 鼓励适当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对象特征。

3.自己选择表现手段,可以是单纯的线条运用也可以明暗与线结合,或

其它方法。要突出对象的神情和个性。要注意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和发挥。要打破传统的画头像三部曲。

4. 在所画肖像旁,写上所画对象的姓名和你表现她的哪些特征。

四、引导评价

1. 能否通过学习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并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

2. 能否将人物肖像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对自己所表现的人物是否满意?被表现的人物(同学)是否满意?

3. 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作业。询问他们对这样的学习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

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学习美术的第一课,所以建立非常重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仅是教师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

学中,我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新同学,多多发现身边同

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不随便给同学取外号,与同学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

合作学习方式,既区别于独立学习、独立作业,又离不开自主参与,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互动学习,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本

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合作创作式、互动交流式、比

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更多

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我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

资料等。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在为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时,以描绘为主,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其他表

现方式。学

生可以用铅笔画,可以是用国画、漫画来表现,也可以用纸版画、

雕塑(橡皮泥)、剪贴画来表现。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

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

教学改革浪潮中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了新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美术教学中的评价,除了注重教师的评价外,

我更加注重学习主体 ----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自

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

和被评价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

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

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主要采用语言描述和建立学习档案袋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开了个好头。

【篇二:最新苏教版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了调色练习及绘画

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

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

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通缉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

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学生

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

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游戏: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学生要拿对相对应的两种原色。给`6

种颜色排排队、将红、黄、蓝、橙、绿、紫`6`种颜色按一定的规律

和顺序排队。

说一说排序的理由。

教师小结:靠一起的颜色很相近,很协调,距离较远的颜色反差较大,

对比较强.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板书归类归纳:

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协调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欣赏多媒体演示的一组图片,谈谈画面的色彩,以及给你的感觉。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揭示:红和绿、黄与橙、绿与紫是对比色,对比使画产生很强的活力和跳

跃感,给人鲜明、刺激的感觉。蓝与绿、红与橙、紫与红、黄与绿

等是和谐色,给人和谐、愉悦、层次丰富的感觉。

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用水粉色调配几种对比色和协调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谈一谈对其画面色彩的感受。

第二课时

(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

复习所学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知识。教师总结:无论是绘画或设计,对比与协调都不可少。如果以协调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对比色

因素,会使作品显得协调生动,统一中有对立;如果以对比色为主

作画,加上适当的协调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丰富和谐,对立中有

统一。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有些是用对比色画出的,有些是用协调色画

出的,比较它们不同的色彩感觉。说说自己对大师的作品的理解,

感受色彩的魅力。小组畅谈感觉并进行探讨归纳:对比色:强烈、

刺激、跳跃、张扬。协调色:温和、含蓄、平静、柔美。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对比色或和

谐色作画。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设计出画面的内容,再构思安排好画面,确

定画面主体,将草图打好后,上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展示学生作业,大家共同评议、交

流观画感受,分享创作感受。

第2课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

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

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

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

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教学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

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

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

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

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

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

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

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

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

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

用铅笔画底稿。

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用纸条上下穿编。

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

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

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交流与评价: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

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

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

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

第3课下雨啰

学习目标:

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

自然的关系。

难点: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作品、各种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在网上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彩色笔或油画棒。

学习过程:

感知与体验:

1、音乐导入:教师播放下雨的音乐时提问:这几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学生回忆下雨时情景,回答问题。

2、再次播放下雨的音乐,引导学生用手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3、学生讨论:

(1)说说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表现不同的雨?

(2)老师准备一些工具让学生上台,用动作表演人或动物在不同雨

中的感受、表现和情绪。

4、情感互动:分小组表演雨中即景。

创作与表现:

1、欣赏课本中的作品,是怎样表现的,采用什么方法?

2、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喜欢的表现方法画出生活中的雨。

评价与反思:

1、学彼此交流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向同学介绍自己的

独到之处。过程中又是如何体现并突出它的特点的。

2、同学之间互评,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第4课纸剪魔术

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

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

能技巧。

(3)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doczj.com/doc/1e15579235.html,]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

纸卷造型。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

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教学思路:

一、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

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青蛙)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

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三、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四课后拓展:

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篇三: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全册教案】

七年级美术教案

苏教版 2012.09.04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第2课身边的物品

第3课情感的记录

第4课又画又做又印

第5课当一回蔡伦

第6课多变的颜色

第7课物品上的花廊

第8课生活中的图表

第9课走近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

第1课自然与生活的定格外国风景画、静物画赏析(一)

①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外国风景画、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有初步认识。了解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②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台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外国风景、静物画作品欣赏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风景画、静物画艺术魅力的能力。

④创造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能力,自主建构分析美术作品的系统认识。

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以及与情感世界的关系。

②认识17世纪荷兰风景画,静物画技艺的娴熟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欧洲近代风景画、静物画的重要阶段。

教学难点

①如何让学生领会常态的自然风景和日常的静物与画家们的风景画和静物画之间的区别,提高对风景画、静物画所表现的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受能力。

②如何引导学生对分析美术作品有初步认识。

课时建议

l~2课时

1、课前准备

收集一些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放人磁带或课件中);优美的轻音乐,各类相关绘画作品资料;各种不同风景照片资料;收集不同造型的静物。

2教学过程

①从听觉引入,聆听自然中的声音以及优美的音乐,过后教师可要

求学生用不超过6个字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例如是陶醉的、沉

迷的或胸怀宽广的等)。

②教师出示一些精彩的自然风光照片提示,把刚才对自然声音及优

美音乐的体会、感受以绘画的形式简单表现出来(在这里作画的手段

学生可自行选择,如绘画,拼贴及制作都可以)。③画完后各小组学

生可选择比较典型的作品,进行自我描述,老师设问:你所创作的

这幅画中景色是否曾经见过,如见过的话可向大家共享你真实的感受。

④从中可使学生认识到艺术家和我们有着一致的感受,只是他们在

描绘的时候更深入、更富有激情,他们用绘画语言进行表现。

⑤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在欣赏中教师采用风景照片和风景油画进行

比较,小组讨论照片与油画有着怎样的不同的感受(教师在这里要重

点引导学生感受风景中自然与艺术、自然与精神、自然与情感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照片只是真实地记录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风

景绘画不仅是再现了自然之美,而且融人了画家的精神、情感和艺

术之美。

⑥选择i~2幅作品进行重点赏析、评价,如霍贝玛的《林间小道》——在这里重点突出的是平常的一条路,一排树给人自然、纯朴的

感觉。在此并简要介绍荷兰风景画及部分画家,由此得出:自然之美,只有融人r作者,欣赏者的精神情感,才是最美的风景。

⑦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生活环境中最平常的风量、自然之美。

三、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在奉单元的学习中,理解什么是风景画和静物画,从中拓展

思维,从而认识生活中常志景物中的美感。

(2)能否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受、理解领会自然与艺术、自然与精神,以及自然与情感的

(3)能否通过欣赏,对国外风景、静物画的发展历程有初步了解。

(4)能否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一定的概括能力,并积

极参与、交流和表达观点。

四、教师教学随笔

(1)初中是学生的认知过程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段,针对欣赏评述

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垒面分

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分析能力。

(2)教师要充分准备相关教学

资料,并在欣赏作品同时,提出1~2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有利于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探究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

(3)开展评述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对学生评述

的内容进行评价的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和语言表达也

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第2课身边的物品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

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

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

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

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

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

二、教学难点

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最好能做成多媒体演示,便于

学生直观了解和比较)。学生:分组带水果、文具用品。

2、教学策略

引导阶段:

欣赏和分析:以教材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类似图片。从古至今

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

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

情感。舞蹈纹彩陶盆上刻画了

新石器时代人的生活情景。(出示范画,在对话中说明这些作品的时

代和不同的表现方法,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物品的外观造型、

色彩、材质、图形等方面,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学生评述。)

教师归纳: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把自己喜欢的物品

当作绘画对象画下来,我们就称它为“静物”。

体验阶段:

(1)展示多张以不同材料、不同内容表现的静物画图片。请学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静物画作品的同时,尝试去理解艺术家所要表

达的情感。

(2)教师结合范图分析归纳:

线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是最原始、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现

力的手段。如:线可以概括物品的外形轮廓、特征动态,也可以表

现对象的内在结构,还可以用变化的线,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刚、柔、深、浅等变化,表现物品的质感、透视、空间美系等。

请学生就手边现有的工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彩色水笔等,

用线造型的方式,分组写生课桌上的文具盒、教科书或者各种水果,注意物品之间的位置、比例关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线的表现便于我们捕捉对象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增强静

物的体积感,教师结合范图分析明暗产生的原因、明暗变化的规律,明暗造型在静物表现中的作用。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评

述明暗造型表现静物的方法。

3、作业过程

请学生根据所学的明暗造型知识,在线造型静物练习的基础上,按

照静物的光源,依据明暗变化规律,给其上简单明暗(上明暗的工具

不限,上明暗的方法不限)。

4活动要求

展示的生活物品要有代表性,最好能激发和调动学生讨论兴趣的物品。展示的静物作品除表

现者的表现意图或情感。

要求学生能用线基本表现出物品的大小、结构、比例等关系,对明

暗造型不作深入要求,但要了解相关知识点。

5、评价方式

(1)通过小组相互交流作业,各自提出不同意见。(2)师生共同评价具

有代表性的作业。

6、评价点

(1)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2)静物表现方法是否与他人不同。(3)了解了哪些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1、课前准备

学生生活或学习中较熟悉的物品,如书包、课本、文具用品、体育

用品,也可请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物品。

2教学策略

引导阶段:

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

并说出理由。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一一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

与搭配。

体验阶段:

(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

(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

适当调整。

(3)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

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

总结归纳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

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

3、活动要求

(1)每班分组时,可分成4~6人一个小维,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

(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有选择性地表现对象。

三、学习评价建议

(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

体验。

(2)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物品的观察和理解。

(3)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

(4)学生能否彼此合作,共同完成静物组合的摆放。

四、教学资料库

写生,是指直接对照实物、实景进行客观描绘的一种表现形式。素

描写生,是用单色工具在“二维”的平面画纸上,摹写客观物体“三维”空间的绘画方法。写生表现的三大要素是:形体、色彩、空间。

静物的种类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静物写生时,要选择比较简单的

物体作为训练对象。一般说来,形状单纯、表面平整、色彩单一、

近似几何体的物体较为简单,例如茶杯、纸盒、鸡蛋之类。随着学

习的不断深入,可以添加比较复杂的物体,例如玻璃器皿、竹编器、毛皮等、还可以将石膏几何体与静物布置在一起,使两者产生强烈

对比,以增强画者对人造物与自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