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知识点

法理学知识点

知识点一: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是法理学本体论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我们拿到一个法条,需要去分析该法条到底是属于规则还是原则?是什么样的规则?该规则由哪些要素构成?因为这些问题是适用法律、建构小前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考虑。根据近几年司法考试的趋势分析,命题人对法律规则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法律规则知识点一定要加以重视。

本知识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解: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我们首先要分析的是概念的前一部分——一定的结构形式,到底法律规则是由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构成?一般认为,法律规则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即所谓的“三要素说”。

先看假定条件,假定条件是什么?实质上,假定条件就是规定法律规则适用条件和行为主体行为条件的那一部分,比如我们看04年真题单选中出现的一个选项,即《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那么这个法律规则的假定条件就是“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这就是属于法律规则适用条件(对什么样的人适用)的假定条件。考试中经常会给出一个法条,让你找出假定条件是什么,这点需要注意。

再看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在法律规则中一般不能省略,这点和假定条件不同。行为模式就是规定主体“可为”、“应为”、“勿为”的部分,法律规则是否是授权性规则或义务性规则就是通过这些语词来判断,法律也就是通过这些语词来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般来说,行为模式在考试中比较容易判断,就找象“可以”、“应该”、“禁止”这样的词语基本上就可以判断。

法律后果分为合法后果和违法后果,就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法律后果也是相对比较容易判断的。

总结:

为什么要重视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在司法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给你一个法律条文,首先让你判断是否是法律规则?是的话什么是假定条件,什么是行为模式,什么是法律后果。相对来说,假定条件是比较难判断的,因为在法律规则中,假定条件是可以省略的,而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则相对比较容易判断,这点请同学们注意。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说简单点,就是法律规则要通过法律条文这个载体表现出来。我们经常说,法律规则属于内容的范畴,法律条文属于形式的范畴,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我们需要记住这点: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有些法律条文规定的是法律技术内容,比如这个法律什么时候生效),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后一句具体说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形:

1.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2. 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

3. 一个条文表述不同的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4. 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这些情况大家在法条中会看到的比较多,当然考试也会有涉及,请大家注意。

三、法律规则的分类

这是考试中特别喜欢考到的问题,给个法律规则让你判断它是属于哪种分类。这部分内容并不难,所以大家稍微重视下,拿分应该没问题。

首先第一种分类是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这种分类的依据就是我之前讲行为模式时提到的,主要是根据“可为”、“应为”、“勿为”这些语词来判断一个规则到底是授权性规则还是义务性规则。“可为”模式就是让公民可以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这归属于授权性规则。而义务性规则则是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应为”和“勿为”模式就是义务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又分两种:命令性规则(对应“应为”模式)和禁止性规则(对应“勿为”模式)。

第二种分类则是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所谓确定性规则,就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都属于此种规则。

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法律条文中规定某些具体法律还要委托相应国家机关来制定。比如我国计量法第33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另行规定。”我们可以到看,这个法律条文中有“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另行规定”的语句,这就是委任性规则的典型特征,我们也是据此来判断。

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比如我国商业银行法第17条规定:“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第三种分类则是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这个很容易判断,不赘言。

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法律规则的分类并不太难,大家注意我上面说的重点内容,做些相应的试题,这部分内容应该可以熟练掌握。

知识点二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与之前讲述的法律规则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也经常结合到一起出题,所以不容忽视。

法律原则,是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

在这一节知识点中,我主要想讲述两个问题:法律原则的分类与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一、法律原则的分类

关于法律原则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首先讲第一种分类,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这是根据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进行的区分。公理性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这些法律原则一般都是具有现代法治要素的,是支撑法治的一些核心命题,一般在一个时代不会改变,比如我们说法律平等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等等。但是政策性原则则恰恰相反,它们都具有很强的临时性特征,它们往往是国家的一个政策性考虑贯彻到法律中,比如“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这种区分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再讲第二种分类,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这个知识点我不想铺开来讲,我只想强调一点,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的分类是一种动态的分类,也就是说基本原则在一定的情形下也可以成为具体原则,关键是与谁作比较。比如我们讲民法里面的意思自治原则,它与民法的要约原则相比较肯定是基本原则了,但是与法治原则等基本原则相比较,则被视为具体原则,这点请大家注意。

最后讲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的分类。这点我们一般根据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规定的原则来判断,大致的规律是实体法中规定的原则一般来说是实体性规则,程序法中规定的原则

一般来说是程序性规则,当然也不绝对,因为实体法中也会规定程序性内容,而程序法中也往往会规定实体法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情形进行分析。

二、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一般来说,是优先适用法律规则,因为法律原则是笼统的,并没有就具体的法律关系进行规定,而法律规则主要是就具体的法律关系进行了规定,所以在案件的裁判中,往往是优先适用法律规则。

而且不限制法律原则的适用,法官会拥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那么如此来限制法律原则的适用呢?一般来说有如下严格条件:

1. 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

2. 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规则的严格适用会造成极大的不公正,需要绕过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3. 没有更强理由,不得迳行适用法律原则。这点涉及到的理论比较复杂,大家只需要记住,一般不会拓展开来考。

知识点三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我们在前两节知识点中已经就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进行了介绍,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单独作为一个考点在司法考试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也经常合并起来考,合并起来考主要涉及到两者的区别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因为对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进行了区分,当题目给我们一个法律条文让我们判断这到底是法律规则还是法律原则时,我们掌握了这节的内容,就很容易做出判断。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 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这是什么意思呢?实质上是说法律规则往往是对一个法律关系进行规定,对这种法律关系的共性进行规定,虽然法律规则相对于法律原则来说更加具体,但是它关注的是共性,而不是个别性。那么有同学会问,法律原则不是笼统吗?它规定的不是一个法律部门或者整个法律体系中最基本的准则吗?怎么会关注个别性?法律原则确实是很笼统的,正是因为它笼统,在适用到具体案件中时,法官往往会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每个案件的不同在适用法律原则时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才说法律原则是关注个别性的。

2. 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

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这点比较容易理解。

3. 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是具有不同的强度的,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这点在司法考试中也经常会考到,大家注意一下。

总结:

根据我前面提到的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当题目给我们一个法律条文,让我们判断时,我们首先观察这个条文的形式,看这个条文规定的是具体还是笼统,如果比较笼统的话一般是法律原则,而规定的较为具体(一看就能分出假定条件、行为模式与法律后果)的话则一般是法律规则。当然,有些法律规则往往会省略假定条件,所以有时候其形式和法律原则看起来差不多,这个时候怎么区分呢?我们需要去分析这个条文所表现的内容。

知识点四正式渊源的效力位阶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有哪些,一般认为,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

我们实质上是需要了解如何来判断这些正式渊源的效力位阶问题,即宪法和法律的效力谁更高,法律和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的效力谁更高等问题。这个问题既是法理学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在宪法中也被认为是非常重要。

那么有没有一般的原则能让我们很快地判断它们之间的效力呢?一般认为,比较这些正式渊源的效力位阶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宪法至上原则、法律高于法规原则、法规高于规章原则、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原则。注意,这里的正式的法的渊源本身是有层次或等级的,所以其效力当然也是具有层次或等级性的。

那么当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发生冲突时,比如《合同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某一个问题都有规定时,我们需要适用那部法律,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认为,有如下原则:

(1)全国性法律优先原则;(2)特别法优先原则;(3)后法优先或新法优先原则;(4)实体法优先原则;(5)国际法优先原则;(6)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此外,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那么,还有一种情形,即位阶出现交*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我国立法法主要规定:

(1)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2)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3)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的权限作出裁决: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4、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总结:

大家注意下,我在这里讲了三种不同的情况,考得比较多的主要是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一般在法理学和宪法题中都会出现,大家只需要记住我在这里讲的一些规则,看看《立法法》相关规定,这类题目应该能比较轻松地拿分。

我们在前两节知识点中已经就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进行了介绍,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单独作为一个考点在司法考试中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也经常合并起来考,合并起来考主要涉及到两者的区别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因为对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进行了区分,当题目给我们一个法律条文让我们判断这到底是法律规则还是法律原则时,我们掌握了这节的内容,就很容易做出判断。

知识点五法的效力范围问题

法的效力范围就是法在什么方面具有效力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

一、法对人的效力

法对人的效力,很好理解,就是法对谁有效力的问题。一般来说,法对人的效力原则主要有:

1. 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管该公民现在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2. 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反,属地主义强调只要公民在本国内,不管其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一律予以保护。要注意的是,本国公民如果不在本国时,则不受本国法律的保护

3. 保护主义,主要是考虑到国家利益的问题,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如何,都要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

4.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我国就是采取此原则。

司法考试题目中往往会给出一个具体的事实,让你判断此事实中法对人的效力是适用的哪个原则。

二、法的空间效力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根据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一国的法律也可以适用于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

三、法的时间效力

法的时间效力包括三个层面,即法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

法何时生效有几种情况,有的法律是公布之日起生效,有的法律是公布之后一段时间生效。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法律没有公布,它就不具有效力,这是在司法考试中多次考到的问题。

法终止生效的时间,分为明示的废止与默示的废止两种情况,明示的废止比较好理解,那默示的废止怎么理解?默示的废止事实上是指在适用法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

法的时间效力问题还包括法的溯及力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我们打算专门作为一个知识点来进行分析,所以暂且不予讨论。

知识点六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是区别法与其它规范的要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首先,社会规范是维系人们之间交往行为的基本准则,进而也是维系社会本身存在的制度和价值。所以,社会规范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人性。法律首先是一种社会规范。

作为社会规范,法律不同于技术规范和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是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自然现象的存在于人的思维和行动无关,因此它不具有文化的意蕴。而社会规范则是无数思维着的理性的个人行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规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技术法规则是规定人们如何使用自然的力量和生产工具以有效地利用自然的行为准则,显然不同于社会规范。

作为调整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律又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主要体现为法律是一种以公共权力为后盾的、具有特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二、法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分为两种:自发形成的和人为创制的,法律明显属于后者。法律形成于公共权力机构,这是法律与其他人为形成的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之一,这种公共权力机构是建立在一定的“合法性”基础上的政权。

法律的形成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制定法律,即享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划分,依照法定的程序将掌握政权阶级的意志转化为法律。另一种是通过国家认可的方式形成法律,这种形成法律的方式是对社会中已有的社会规范赋予法的效力。

三、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法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普遍有效性,即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或约束力。二是近代以来,法的普遍性也表现为普遍平等对待性,即要求平等地对待一切人,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普遍一致性,即法律的内容始终具有与人类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趋向。这里所说的“法的普遍性”主要是第一种。

四、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法是通过设定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模式的方式,指引人的行为,将人的行为纳入统一的秩序之中,以调整社会关系。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不仅是对公民而言的,而且也是针对一切社会组织、国家机构的。法不仅规定义务,而且赋予权利。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国家法律与自然法则的区别。法律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意味着一定条件具备时,人们可以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必须做或必须不做某件事。至于法律的要求对或不对,人们的选择正确与否,就是另外的问题了。而自然法则则不是人们的选择问题,一定的条件具备,必须出现一定的结果。

五、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不同的社会规范,其强制措施的方式、范围、程度、兴致是不同的。法律强制式一种国家强制。因此,法律就一般情况而言是一种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同时,国家暴力还是一种“合法”的暴力。所谓“合法的”一般意味着是“有根据的”,而且,也意味着国家权力必须合法行使,包括符合实体法尤其是程序法两个方面的要求。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遵守法律程序,法律职业者必须在程序范围内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法的程序性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

六、法是可诉的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

法的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包括公民和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尤其是法院和仲裁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特别是诉讼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不同的社会规范,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法律的实现方式不仅表现在以国家暴力为后盾,更

表现在以一种制度化的争议解决机制为权利人提供保障,通过权利人的行动,启动法律与制度的运行,进而凸显法律的功能。

知识点七法的本质学说

对“什么是法”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法的本体论追问,即从现象到本质以揭示法存在之根本理由的追问。法的本质就是在法的本体论追问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而法的本质的展现过程,则反映了法的本质的层次性。

第一,法的本质为法的正式性。法的正式性又称法的官方性、国家性,指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法的正式性体现在法总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法的正式性还体现在法总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现。法的正式性也体现在法总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发布。

第二,法的本质反映为法的阶级性。法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第三,法的本质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的内容受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约,其最终也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知识点八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这是根据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内容,对法的作用的分类。

一、法的规范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

1、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对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别性指引;另一种是规范性指引。

从立法技术上看,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另一种是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得选择范围。

2、评价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3、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4、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包括公民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国家、企事业单位直接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行为的预测。

5、强制作用

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这里,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

二、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从法的本质和目的这一角度出发确定的法的作用,如果说法的规范作用取决于法的特征,那么法的社会作用就是由法的内容、目的决定的。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涉及了三个领域和两个方向。三个领域即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领域;两个方向即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当然,尽管法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律不是万能的,原因在于:

(1)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

(2)法律是社会规范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3)法律规制和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深度是有限的,有些社会关系不适宜由法律来调整

(4)法律本身条件的制约,如语言表达力的局限。

知识点九法的价值与法的关系

一、秩序

“秩序”之所以成为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是因为:

1、任何社会统治的建立都意味着一定统治秩序的形成。没有秩序就会陷入混乱,因而法律的根本而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统治秩序的建立,因而秩序对于法律来说,无疑是基本的价值。

2、秩序本身的性质决定了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

3、秩序是法的其他价值的基础。诸如自由、平等、效率等法的价值表现,同样也需要以秩序为基础。

现代社会所言的“秩序”还必须接受“正义”的规制。相对来说,秩序主要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形式方面,而难以涉及社会生活的实质方面。

二、自由

自由是人的本性,也可以成为一种评价标准,衡量国家的法律是否是“真正的法律”:“法律只有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成为真正的法律。哪里法律成为实际的法律,即成为自由的存在,哪里法律就成为人的实际的自由存在。”

三、正义

在法律上如何实现正义这一价值标准?大致说来,包括以下数端:第一,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第二,正义是法的评价体系。这就是说,正义担当着两方面的角色:其一,它是法律必须着力弘扬与实现的价值,其二,正义可以成为独立于法之外的价值评判标准;第三,正义也极大地推动了法律的进化。

知识点十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

从主体而言,法的价值冲突常常出现于三种场合:一是个体之间法律所承认的价值发生冲突;例如行使个人自由可能导致他人利益的损失;二是共同体之间利益发生冲突,例如国际人权与一国主权之间可能导致的矛盾;三是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典型的即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所常见的矛盾情形。

常见的法的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有:

第一、价值位阶原则。

这是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得价值优先于在后的价值。就法的基本价值而言,主要是以上所言的自由、秩序与正义,其他则属于基本价值以外的一般价值(如效率、利益等)。但即使是基本价值,其位阶顺序也不是并列的。一般而言,自由代表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性需要,它是法的价值的顶端;正义是自由的价值外化,它成为自由以下制约其他价值的法律标准;而秩序则表现为实现自由、正义的社会状态,必须接受自由、正义标准的约束。因而,在以上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可以按照位阶顺序来予以确定何者应优先适用。

第二、个案平衡原则。

这是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第三、比例原则。

价值冲突中的“比例原则”,是指“为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价值须侵及一种法益时,不得逾越此目的所必要的程度”。例如,为维护公共秩序,必要时可能会实行交通管制,但应尽可能实现“最小损害”或“最少限制”,以保障社会上人们的行车自由。换句话说,即使某种价值的实现必然会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也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知识点

十一:法的溯及力问题

本节知识点概述:

本节对法的溯及力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法律不溯及既往为原则,但也存在例外情况。

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法是否具有溯及力,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情况是不同的。就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而言,一般以法律不溯及既往为原则。这是由于:法律应当具有普遍性和可预测性,人们根据法律从事一定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如果法律溯及既往,就是以今天的规则要求昨天的行为,就等于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败诉者将不是因为他违反了他已有的某个义务,而是因为他违反了一个事后才创造出来的新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而受到惩罚。这是不公正的。但是,法律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原则称为“有利原则”,它同样具有其正当性或合理性基础。

而在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比如:著作权法第59条第1款规定:“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护。”

本节习题:

关于法律溯及力,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刑事法律若具有溯及力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也违反正义的原则

B、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

C、在某些现代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

D、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答案】ABC

【解析】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刑事法律一般式不具有溯及力的,所以A项正确的,B项也正确,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就是为了保证法律的可预测性和确定性,C项也正确,就是上面知识点中的例外情况。法不溯及既往属于法的时间效力问题,不属于法律的归责原则。

知识点十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本节知识点概要:

本节知识点主要是介绍法律关系的种类(分类)相关的知识,这点在司法考试中经常会出现,把基本的理论弄懂辅之以一定的习题练习,这部分的考点拿下应该没有问题。

本节知识点首先介绍了法律关系的概念,然后介绍法律关系的分类,法律关系共有四种分类: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单向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向法律关系;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每种分类的依据都不同,本节知识点并不难,主要是掌握分类的依据和基本的概念

了解法律关系的种类首先必须了解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可见,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合乎法律规范)性;法律关系也是体现意志性(国家意志)的特种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的种类实质上是对法律关系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分法:

(1)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这种分法的依据是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

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法的调整职能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行为规则(指示)的内容。也就是说调整性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之间根据法律建立起来的合法关系。如各种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合同关系等。

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旨在恢复被破坏的权利和秩序的法律关系,它所实现的是法律规范(规则)的保护规则(否定性法律后果)的内容,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如刑事法律关系。

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一种是基于合法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另一种是基于违法行为产生的法律关系。

(2)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

这种分法的依据是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

这种分类比较容易理解,纵向的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体之间所建立的权力服从关系。其特点有:法律主体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强制性,既不能随意转让,也不能任意放弃。

横向的法律关系则是指平权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点在于,法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如民事财产关系,民事诉讼之原、被告关系等。

(3)单向(单务)法律关系、双向(双边)法律关系和多向(多边)法律关系

这种分类的依据是按照法律主体的多少及其权利义务是否一致。

单向法律关系,是指权利人仅享有权利,义务人仅履行义务,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联系(如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

注意:一切法律关系均可分解为单向的权利义务关系。

双向(双边)法律关系,是指在特定的双方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着两个密不可分的单向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一方主体的权利对应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

多边法律关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关法律关系的复合体,其中既包括单向法律关系,也包括双向法律关系。

(4)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

这种分类的依据是按照相关的法律关系作用和地位的不同。

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是人们之间依法建立的不依赖其他法律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或在多向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关系。由此而产生的、居于从属地位的法律关系,就是第二性法律关系或从法律关系。

注意:一切相关的法律关系均有主次之分。

例如:在调整性和保护性法律关系中,调整性法律关系是第一性法律关系,保护性法律关系是第二性法律关系;在实体和程序法律关系中,实体法律关系是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程序法律关系是第二性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

本节习题:

依法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属于下列哪种?

A、调整性法律关系

B、保护性法律关系

C、纵向法律关系

D、横向法律关系

【答案】AD

【解析】这个题目是很基础的,从上面知识点的归纳中可以看出。

知识点十三法律事实

本节知识点概述:

1、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点

2、法律事实的种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3、其它法律事实问题

一、法律事实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得出法律事实的两个特点:

首先,法律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而不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

其次,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在此意义上,与人类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纯粹的客观现象(如宇宙天体的运行)就不是法律事实。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即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1、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事件又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

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2、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我们知道行为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合法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这个好理解,同样,违法行为也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如犯罪行为产生刑事法律关系,也可能引起某些民事法律关系(损害赔偿、婚姻、继承等)的产生或变更。

所以需要注意的就是不但合法行为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变化,违法行为也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变化,这点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

三、其它法律事实问题

在研究法律事实时,还有这样一个问题:

(1)同一个法律事实(事件或者行为)可以引起多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例如:工伤致死,不仅可以导致劳动关系、婚姻关系的消灭,而且也导致劳动保险合同关系、继承关系的产生。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个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这也被称为“事实构成”

本节习题:

汪某和范某是邻居,某天,双方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范某怒而挥刀砍向汪某,致汪某死亡。事后,范某与汪某的妻子在中间人的主持下,达成"私了"。后汪某父母得知儿子身亡,坚决不同意私了,遂向当地公安部门告发。公安部门立案侦查之后,移送检察院。最后,法院判处范某无期徒刑,同时判决范某向汪某的家属承担民事责任。就本案而言,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该案件形成多种法律关系

B、引起范某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事件

C、该案件中,范某与检察院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

D、范某与汪某的家属之间不形成实体法律关系

【答案】BCD

【解析】根据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题干的案例中形成了多种法律关系,既有汪某家属和范某之间的法律关系,也有范某和检察院之间的法律关系,也有法院和汪某家属,范某之间的法律关系。在这些法律关系中范某和检察院之间存在程序法律关系、范某与汪某的家属之间形成实体法律关系,故A的说法正确,BCD的说法不正确。

知识点十四法律关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节知识点概要:

1、法律关系合法性

2、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权利能力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3、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法律关系合法性的问题

我们知道,法律关系的概念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里我们说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是指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法(符合法律规范的)关系。合法在这里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判断,比如说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刑事法律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但是刑事法律关系恰恰是因为某人违反了法律规定(违法行为)而形成的这样一种法律关系。

所以,请大家注意,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就是指它合乎法律,不存在价值判断。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权利能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权利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是权利能力这一法律资格在法律关系中的具体反映。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1、任何人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表明他可以参与某种法律关系,而要能够参与法律关系,就必须要有具体的权利。

2、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这两方面的法律资格,而权力本身不包括义务在内。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注意法律关系的客观不仅包括传统的物,而且也包括人身、精神产品和行为结果。

本节习题:

下列有关法律关系客体的何种表述是错误的?

A、所有的法律关系客体均包含着某种利益

B、无法律关系客体就无法律关系

C、多向(多边)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有主次之分

D、在确定法律关系客体的标准时,不涉及法的价值评价

【答案】D

【解析】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任何外在的客体,一旦它承载某种利益价值,就可能会成为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总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故AB两项正确,不选。

实际的法律关系有多种,而多种多样的法律关系就有多种多样的客体,在分析多向法律关系客体时,应当把这一法律关系分解成若干个单向法律关系,然后再逐一寻找它们的客体。多向法律关系之内的诸单向关系有主次之分,故其客体也有主次之分。因此C项正确,不选。

在价值判断的标准之下,有几种物不得进入国内商品流通领域,成为私人法律关系的客体:

(1)人类公共之物或国家专有之物,如海洋、山川、水流、空气

(2)文物

(3)军事设施、武器

(4)危害人类之物

此外,活人的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之“物”,不能成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因此,D项错误,当选

知识点十五法律责任的竞合

本节知识点概述:

1、法律责任竞合的概念

2、法律责任竞合的特点

3、不同法律部门间法律责任的竞合

一、法律责任竞合的概念

法律责任的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

它既可以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也可发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门之间。

二、法律责任竞合的特点

1、数个法律责任的主体为同一法律主体。

2、责任主体实施了一个行为。

3、该行为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4、数个法律责任之间相互冲突。如果数个法律责任可以被其中之一所吸收,如某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吸收了其行政责任;或可以并存,如某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与附带民事赔偿责任被同时追究,则不存在责任竞合的问题。

三、不同法律部门间法律责任的竞合

注意:对于不同法律部门间法律责任的竞合,一般来说,应按重者处之。如果相对较轻的法律责任已经被追究,再追究较重的法律责任应考虑折抵。

本节习题:

某医院确诊张某为癌症晚期,建议采取放射治疗,张某同意。医院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致张某伤残。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赔偿。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张某的伤残确系医院的医疗行为所致。但法官在归责时发现,该案既可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过错原则,

也可适用《民法通则》第123条的无过错原则。这是一种法律责任竞合现象。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该法律责任竞合实质上是指两个不同的法律规范可以同时适用于同一案件

B、法律责任竞合往往是在法律事实的认定过程中发现的

C、法律责任竞合是法律实践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各国在立法层面对其作出了相同的规定

D、法律解释是解决法律责任竞合的一种途径或方法

【答案】C

【解析】法律责任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它是法律上竞合的一种,既可以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门之间。法律责任的竞合是客观存在的,是因为不同的法律规范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关系加以调整,而由于法律规范的抽象性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同的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重合,使得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不同的法律规范,面临数种法律责任,从而引起法律责任的竞合问题。法律责任竞合往往在法律事实的认定过程中被发现。实践中解决法律责任竞合的方法很多,包括法律解释、事实解释、辩证推理等。故选项A、B、D的说法是正确的。然而由于各国的社会基础不同,使得各国在立法上对法律责任竞合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故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知识点十四法律关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节知识点概要:

1、法律关系合法性

2、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权利能力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3、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法律关系合法性的问题

我们知道,法律关系的概念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里我们说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是指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合法(符合法律规范的)关系。合法在这里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判断,比如说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刑事法律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但是刑事法律关系恰恰是因为某人违反了法律规定(违法行为)而形成的这样一种法律关系。

所以,请大家注意,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就是指它合乎法律,不存在价值判断。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权利能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权利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是权利能力这一法律资格在法律关系中的具体反映。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1、任何人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表明他可以参与某种法律关系,而要能够参与法律关系,就必须要有具体的权利。

2、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这两方面的法律资格,而权力本身不包括义务在内。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注意法律关系的客观不仅包括传统的物,而且也包括人身、精神产品和行为结果。

本节习题:

下列有关法律关系客体的何种表述是错误的?

A、所有的法律关系客体均包含着某种利益

B、无法律关系客体就无法律关系

C、多向(多边)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有主次之分

D、在确定法律关系客体的标准时,不涉及法的价值评价

【答案】D

【解析】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任何外在的客体,一旦它承载某种利益价值,就可能会成为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总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故AB两项正确,不选。

实际的法律关系有多种,而多种多样的法律关系就有多种多样的客体,在分析多向法律关系客体时,应当把这一法律关系分解成若干个单向法律关系,然后再逐一寻找它们的客体。多向法律关系之内的诸单向关系有主次之分,故其客体也有主次之分。因此C项正确,不选。

在价值判断的标准之下,有几种物不得进入国内商品流通领域,成为私人法律关系的客体:

(1)人类公共之物或国家专有之物,如海洋、山川、水流、空气

(2)文物

(3)军事设施、武器

(4)危害人类之物

此外,活人的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之“物”,不能成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因此,D项错误,当选

知识点十五法律责任的竞合

本节知识点概述:

1、法律责任竞合的概念

2、法律责任竞合的特点

3、不同法律部门间法律责任的竞合

一、法律责任竞合的概念

法律责任的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

它既可以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也可发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门之间。

二、法律责任竞合的特点

1、数个法律责任的主体为同一法律主体。

2、责任主体实施了一个行为。

3、该行为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4、数个法律责任之间相互冲突。如果数个法律责任可以被其中之一所吸收,如某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吸收了其行政责任;或可以并存,如某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与附带民事赔偿责任被同时追究,则不存在责任竞合的问题。

三、不同法律部门间法律责任的竞合

注意:对于不同法律部门间法律责任的竞合,一般来说,应按重者处之。如果相对较轻的法律责任已经被追究,再追究较重的法律责任应考虑折抵。

本节习题:

某医院确诊张某为癌症晚期,建议采取放射治疗,张某同意。医院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致张某伤残。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赔偿。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张某的伤残确系医院

的医疗行为所致。但法官在归责时发现,该案既可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过错原则,也可适用《民法通则》第123条的无过错原则。这是一种法律责任竞合现象。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该法律责任竞合实质上是指两个不同的法律规范可以同时适用于同一案件

B、法律责任竞合往往是在法律事实的认定过程中发现的

C、法律责任竞合是法律实践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各国在立法层面对其作出了相同的规定

D、法律解释是解决法律责任竞合的一种途径或方法

【答案】C

【解析】法律责任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它是法律上竞合的一种,既可以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门之间。法律责任的竞合是客观存在的,是因为不同的法律规范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关系加以调整,而由于法律规范的抽象性以及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同的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重合,使得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不同的法律规范,面临数种法律责任,从而引起法律责任的竞合问题。法律责任竞合往往在法律事实的认定过程中被发现。实践中解决法律责任竞合的方法很多,包括法律解释、事实解释、辩证推理等。故选项A、B、D的说法是正确的。然而由于各国的社会基础不同,使得各国在立法上对法律责任竞合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故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知识点十六立法程序

本节知识点概要:

1、对立法程序基本概念的解析

2、分析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我国的立法法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进行了基本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即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其他的立法程序一般参照进行。

(一)法律议案的提出

提出法律议案是立法程序的开始。法律议案一经提出,立法机关就要列入议事日程,进行正式审议和讨论。

注意:法律议案与法律草案的区别

法律议案内容一般比较原则、概括,但也可以比较具体;可以只提立法主旨和理由,也可以附有法律草案。法律草案内容比较具体、系统、完整。

注意:我国有权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法律议案的主体

1、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

2、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

3、国务院、最该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

律议案。

(二)法律案的审议

法律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经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案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

法律案审议的结果有以下几种:(1)提付表决(2)搁置(3)终止审议。

(三)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