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科学透镜和视觉(3)

七年级下科学透镜和视觉(3)

七年级下科学透镜和视觉(3)
七年级下科学透镜和视觉(3)

《透镜和视觉(3)》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物理)

一、教学理念

1.“从生活走进科学”

科学是一门生活性、社会性以及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包涵了化学、物理、生物等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教育必须遵从“从生活走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从生活中的现象出发,让学生学会探究这其中的知识,并且加以掌握应用。

2.“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不是盛知识的容器。新课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打破以学术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而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则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由此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第六节《透镜和视觉》的第三课时,是本学期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并且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主要讲眼球的结构,以及眼睛的成像过程。在本课时之前,教材已经讲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为本节课的内容打下基础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之后人类视觉上的限制和视力缺陷和矫正的学习打下基础。毫无疑问,本节内容在这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生活中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三、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普通初中七年级学生

2.学情分析:从知识技能看,学生之前已经学过光的传播规律,透镜成像以及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且经过初一第一学期的科

学学习,对学习科学知识的一般研究方法活动法、实验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长期的学习使它们有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如自主阅读,预习复习等,因此学习难度不大。但是,从年龄特征看,初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大多数学生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兴趣不大,不喜欢预习复习上课,所以这强调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更具趣味性,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利用图片、视频、活动等进行成功教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眼球折光系统的组成;

3、知道视觉形成的具体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提取信息,总结感觉产生的过程,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2、通过课堂复习的过程,培养自我总结、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2、保持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3、通过对日常现象的分析学习,体验科学的奇妙重要之处,从而爱上科学。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睫状肌的作用及晶状体凹凸与焦距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2.学法:自主阅读法、练习法、活动法

3.教学手段与用具

七、教学过程

用时约3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复习: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提问:眼睛看见东西也是凸透镜成像,成的是什么像?2、学生思考

复习导入,把眼睛看见东西和

照相机成像进行类比,引起学

生思考和讨论,引发学生兴趣。

用时约25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总结外部眼球附属结构

3、PPT眼球结构图,提问:眼球的结构及各结构功能?1、活动一:观察同桌的

眼睛,说说能看到什么部

4、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6、活动二:用手电简直

1、观察同桌眼睛是

观察生活中显而易

见担忧被忽视的东

西,教育学生在生活

中要仔细观察善于

教学手段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PPT课件、视频等活动教学小电筒

环节一:照相机=眼睛?

环节二: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5、板书:将眼球分为折光系统和其他结构讲解

6、想一想

7、图片:各种颜色的眼睛,提问:决定眼睛颜色的结构?8、图片:眼睛不同的两张猫头像,提问:哪幅图是中午?照着同桌的右眼,观察,

同桌右眼的瞳孔有什么

变化?

7、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8、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观察

2、对比生活中的现

象,如眼睛颜色和猫

眼在中午晚上的变

化,使学生感兴趣,

充分理解这些现象

的原因。

用时约7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PPT:视觉的形成过程想一想:某人车祸后失明,可能是

什么原应导致的?他进行了一系列

检查,发现眼睛结构完好,可能是

什么原应导致失明的?

复习感觉形成过程,培养

自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的能力。

用时约5分钟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说说自己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

2、提出仍存在的疑惑,学生释疑

3、练习巩固1、学生总结,提问,释疑充分体现“学为主体”的理念

2、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三:视觉的形成

环节四:总结整理,练习巩固

八、板书设计

眼睛

角膜

房水

折光系统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使物体成像

玻璃体

虹膜:调节瞳孔大小

瞳孔:调节进光强弱

1、眼球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巩膜:保护外壳

视网膜:内有视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视神经:传递神经冲动

2、视觉的形成

光线折射

物体折光系统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视觉中枢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1~5节)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判定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定参照物 B.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D.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 2.机械式闹钟要上发条,这实际上是使发条积蓄() A.动能 B.电能 C.势能 D.热能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发生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4.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渐渐地停下来 D.列车沿平直轨道匀速出站 5.火车的速度是72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20米/秒,则() 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 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就越小 B.物体的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就越小 C.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7.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确定8.比较F1和F2的大小,正确的是() A.F1>F2 B.F1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新)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水 1〉地球上的水 1)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以上的地球表面,地球可以说是个,地球上的水哺育了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2)海洋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陆地水占总水量的;还有少量的大气水等。 3)水存在于、、以及内。 4)水一般以、、三种形态存在于大自然中。 5)水的分类---------不同的物质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物理性质可分为:、、。(2)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和。 (3)按对生命的作用可分为:和。(4)按存在空间可分为:、和。 6)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 。海水是咸的,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物质。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盐类物质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目前最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是法提取淡水。海洋中的鱼因为鱼鳃中有一种,具有把盐分排出体外的功能。海洋中的植物在汲取水分的时候,也具有排除盐分的功能。所以我们在吃海洋生物的时候并不感到咸味。 7)陆地水占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其中大约是咸水,咸水主要存在于大陆内部的一些湖泊中,如我国的,亚欧大陆的里海,中东地区的死海,只有剩余的才是陆地上宝贵的淡水。 8)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总量的,它主要包括、、。 9)大气中的水数量不多但这部分水却会成云致雨、形成复杂的天气现象。你根据哪些现象说明大气中有水。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11)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是 13)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从哪些生活实际可以体验到植物体中有水?。 15)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水生植物比陆生植物含水量,生命活动旺盛不分比不旺盛部分含

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同步练习6 浙教版

第六节眼和视觉 1、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是物距 () A、u<f B、u=2f C、u>2f D、f<u<2f 2、下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3、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 () A、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B、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C、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 D、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两次折射 B、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反射后折射 C、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折射后反射 D、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两次反射 5、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实像可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而虚像不是 6、一束平行光线沿着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 镜中心12厘米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7、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是 () A、缩小的 B、等大的 C、放大的 D、无法判断 8、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如果用的凸透镜破损了一部分,此时 () A、无法成像 B、只能成部分的像 C、只能成虚像 D、还能成像,但成像亮度暗些

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S是发光点,Sˊ是S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像,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 其中哪一种不可能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 () 10、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 B、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 C、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和2倍焦距之间 D、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距离以外 11、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要使胶片上能够成清晰缩小的像,物距u应满足 () A、u2f 1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航空摄影使用 的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50毫米,则胶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毫米以外 B、50毫米以内 C、略大于50毫米 D、恰为50毫米 13、某人照完全身像后,再利用同一架照相机照一张半身照,则 () A、人远离相机,并使胶片远离镜头 B、人远离相机,并使胶片靠近镜头 C、人靠近相机,并使胶片远离镜头 D、人靠近相机,并使胶片靠近镜头 14、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再变大些,应采取下面哪种方法? () 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 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 1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6、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厘米的物体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那么 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30厘米 17、物体放在凸透镜12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 镜8厘米时,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七年级科学下册2.6透镜和视觉1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2.6 透镜和视觉( 1) 1. 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D) A. 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 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 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 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2. 如图是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 (第 2 题) A.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 体放在此透镜前20厘米处,则可得到一个(A)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厘米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D) A. 50厘米 B.40厘米 P72—P73

C.30厘米 D.20厘米 5.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C) ]II F …——+… [\o …何… III IV [ V- V --- ? (第 5 题) 8.如图所示是6个透明的玻璃元件,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①⑤⑥ (第8 题) A.图中I区域,比B'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图中n区域,比B'大,箭头方向向下 C. 图中川区域,比B'大,箭头方向向上 D. 图中W区域,比B'小,箭头方向向下 6. 判断下图方框中各是什么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 (第6题) 7. 完成下列光路图。 (第7题) 【解析】 1 、VI ■_ /X. ?尸、 7 \1 甲乙 (第7题 解)

七年级上册科学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卷满分为12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 分) 1. 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 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A. 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2. 某校第一节课是7 点40 分到8 点25 分,中间经历的45 分钟是() A. 时间间隔 B.时刻 C.既指时间间隔又指时 D.上述答案全正确 3. 下列说确的是() A. 将一铜块熔化成铜水,它的质量减少 B. 将一铜块拉成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C. 将一铜块从赤道拿到月球,它的质量变小 D. 将一粗糙的铜块磨成光滑的正方体,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4.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1.8 米=1.8 ×1000=1800 毫米 B. 1.8 米=1.8 米×1000=1800 毫米 C. 1.8 米=1.8 米×1000 毫米=1800 毫米 D. 1.8米=1.8×1000 毫米=1800 毫米 5. 剖开西瓜时,通常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 A.细胞质 B.细胞膜 C.食物泡 D.液泡 6. 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7. 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接近100 克()

A.一只大公鸡 B.某个初中学生 C.两只鸡蛋 D.一桌子 8. 一本书的厚度为13 毫米,这本书共有260 页。则每纸的厚度是() A. 0.05 毫米 B. 0.005厘米 C. 0.1厘米 D. 0.1 毫米 9.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后,所观察 C.(B)(C) D.(A)(B)(C)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习题精选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习题精选 汽化和液化 1.(2018?抚顺)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冰瀑的形成B.露珠的形成 C.白霜的形成D.铁块变铁水 2.(2018?鄂尔多斯)某种浴室内的防雾镜内部装了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高于室温。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水蒸气在镜面()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3.(2018?天门)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放热的是()A.早春,河面上的冰熔化了 B.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C.秋天,树叶上的露珠出现了 D.冬天,结冰的衣服变干了 4.(2018?宁夏)下列关于厨房中发生的生活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烧水时,发现水温达不到100℃就沸腾了。是因为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B.打开锅盖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取出存放在冰箱中的冰糕,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把食盐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成了盐水,这是熔化现象5.(2018?荆门)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6.(2018?邵阳)夏天天气热,许多同学喜欢吃冰棒。哟!刚买的冰棒周围还冒着“白烟”,这“白烟”是() A.冰棒升华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口里冒出的白烟 D.空气液化而成 7.(2018?威海)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8.(2018?滨州)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七年级科学6月学科质量检测试题 浙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科学6 月学科质量检测试题浙教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俗话说“良药苦口”,为了减少吃药丸(未包裹糖衣)时的苦味,在吞咽前应避免把药丸 放在(▲) A.舌尖 B.舌根 C.舌的两侧中部 D.舌的两侧前部 2、“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这就是李娜的经典名曲《青藏高原》,每次听这首歌,我们的心都会被李娜天使般的声音带入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其实很多人喜欢这首歌,但是无法学唱,因为音调太高了。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这是因为(▲) A.学唱者的气力不行,跟不上 B.学唱者不懂基本的乐理知识 C.学唱者的音色太差了 D.学唱者声带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太少,达不到要求 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科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 A.手影——光的反射 B.皮影——光的直线传播 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凸透镜成像 4、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 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 ..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6、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淋浴的水温大约是37C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 C.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班中某男同学的体重为50牛 7、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要经历的场所依次是(▲) ①卵巢;②睾丸;③输卵管;④子宫;⑤输精管;⑥阴道 A. ①④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④⑥ D. ③④⑥ 8、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 的是( ▲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初中科学试卷练习题带答案七年级期末物理

七年级期末物理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2018春?余杭区期末)小光穿了一件白衬衫,一条蓝裤子和一双黑皮鞋,走进一向只亮着红灯的房子 里,别人看到他的衣服颜色是() A.白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 B.红衬衫、黄裤子和黑皮鞋 C.红衬衫、黑裤子和黑皮鞋 D.白衬衫、红裤子和红皮鞋 2.(2016?云南)如图所示是小明滑滑板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滑板车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B.运动的滑板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再受力 C.滑板车安装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D.小明蹬地使滑板车加速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2018春?余杭区期末)体育课上两位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将两位同学的爬杆过程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上爬的过程中摩擦力方向都向下 B.体重越大的同学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速度越快的同学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手握杆的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4.(2018春?余杭区期末)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 牛,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B.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F1、F2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 5.(2007?天津)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 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的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6.(2018春?余杭区期末)如图所示,底面积与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乙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p′甲<p′乙 7.(2018春?绍兴期末)2017年9月6日,太阳爆发12年来最强耀斑。耀斑发生时,可能会对地球带来的 影响是() ①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②高纬度地区产生大规模极光 ③干扰地球磁场,影响导航系统 ④全球各地降水异常增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2018春?乐清市期末)五一期间,爸爸带着小科驾车去温州游玩。小科记录了某段时间内汽车的直线 行驶速度,并绘制成如图的“速度一时间”坐标图,其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推荐】华师大版七下科学复习重点

华师大版七下科学重点 1、海洋水占地球水体的绝大部分,海水的盐度是千分之三十五。 2、陆地水占地球水体的小部分,人类能利用的淡水又只占陆地水的小部分(冰川、地下水)。 3、人类能利用的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和江河湖泊水。 4、大气水的量很少,但是对水循环的作用很大,露、雾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 5、常见农作物中含水最高的是玉米和小麦。 6、人体含水量约60%,每天要饮水2到2.5升。 7、密度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密度是单位体积的物体的质量大小。 8、纯水在4摄氏度是密度达到最大,为1.0×103千克/立方米 9、三态变化名称和对应的物态与热量变化 10、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 种类现象发生条件发生部位 蒸发和缓的任何温度都进行液体表面 沸腾剧烈的温度达到沸点并不断加热液体表面和内部 1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种类。 12、一种或几种物质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有水的称水溶液,无水的,含量大的称为溶剂。 13、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溶解到100g水里达到饱和溶液时溶解的质量,就是这种物质在该温度的溶解度。 14、黄河水是悬浊液,油加水、牛奶(胶体)是乳浊液。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里形成的溶液。 15、水电解:通直流电,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是2:1。加些氯化钠可以增加水的导电性。 16、氧气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7、氢气检验:点燃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烧杯,内壁会有水珠产生。 18、水的两种说法:宏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微观: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9、检验水的存在: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蓝;蓝色的氯化钴变红色。(文字表达式) 20、中国是缺水的国家。 21、空气成分:含有78%氮气,21%氧气。 22、稀有气体性质很稳定,含量很少,但用途很大。 23、工业制取氮气和氧气:用分离空气法,加压降温使空气液化后分离。 24、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 25、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改变反应速度,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一类物质叫催化剂。 26、氧气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发收集),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27、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可以和很多可燃物发生反应。

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七年级科学《眼和视觉》学案(1)(无答案)

[知识准备] 1、一种物质斜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出现象。 2、光的折射中,光路是的。 3、一颗葡萄放入盛有较多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去,你会发现葡萄发生了什么变化? 4、你会使用放大镜吗?很简单!只要将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放大镜就可观察到放大的像,你试着用放大镜看远处的景物,看到的仍是放大的像吗? 5、你知道吗?在南极的一支探险队由于丢失了火种,面临着寒冷、饥饿和死亡的威胁,这一切都靠了一块冰,使得探险队重新得到了火种。你猜猜,探险队所用的那块冰能对光起什么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 疑难点:老师,我想问您:。[目标扫描] 1、两种透镜的定义。(7) 2、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8、14、19) 3、凸透镜成像实验与规律。(6、9、10、11、13、15、16、17、18) [化解重难点] 6、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是物距() A、u<f B、u=2f C、u>2f D、f<u<2f 7、下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都有两次折射 B、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反射后折射 C、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折射后反射 D、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两次反射 9、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实像可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而虚像不是 10、一束平行光线沿着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厘米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11、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A、缩小的 B、等大的 C、放大的 D、无法判断 1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如果用的凸透镜破损了一部分,此时() A、无法成像 B、只能成部分的像 C、只能成虚像 D、还能成像,但成像亮度暗些 1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S是发光点,Sˊ是S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像,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其中哪一种不可能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

七年级下科学试卷答案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一)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出生 生长发育 生殖 寿命 生殖 22、有性生殖 分裂 出芽 无性 23、①④⑦⑧ ②③⑤⑥ 24、输卵管 输卵管 卵黄 母体 分娩 肚脐 25、没有 胎盘和脐带 26、女性骨盆宽大 第二 27、(1)十分缓慢 (2)青春 迅速发育 (3)睾丸 卵巢 女性进入青春期比男性早 (4)月经 遗精 (5)胚胎发育场所 分泌黏液 (6)a c 成年 (7)身体 心理 28、(1)受精卵 蛹 (2)B→A→C→B (3)B→A→D→C→B (4)蛹期 29、(1)1 (2) 4 3 2 (3)输送卵细胞,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三、阅读型探究题 30、(1)无性 (2)染色体 31、(1)第二性征 (2)C (3)小明家没有公鸡,不能完成受精

32、⑴ 受精卵 ⑵ ⑤ ③ ④ ②→⑤ ⑶ 引入天敌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二)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1)E J (2)B I (3)胚中子叶的片数不同 22、(1)花粉管 果皮 (2)7 果实 (3)6 6 23、嫁接 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贴 24、雄花 人工授粉 25、胚根 茎和叶 连接根与茎的部位 三、实验探究题 26、(1)甲 (2)甲、丙 (3)有日光组的种子要萌发,而黑暗组的种子不萌发 27、光照 马铃薯块茎需在黑暗条件下生长 28、(1)蓝 碘遇淀粉变蓝 (2)蓝 玉米种子内有淀粉 29、为了确保玉米不授同种植株的花粉 甲 植物体要结种子一定要授同种植物的花粉 七年级(下)《科学》教学目标检测题(三) 一、选择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教学设计

第六节眼和视觉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 3、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4、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知道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5、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以上1和3 教学难点:以上2和3 三、教学器材: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人眼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人的90%的信息来自眼睛。哪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眼睛以及语言竟相关的知识。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些透镜的知识。 一、透镜 1、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外形,使学生能识别。(实物和课件) 2、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情况。使学生知道凸透镜的会聚光作用,凹透镜的发散光作用,以及焦点和焦距。知道平行光经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光路。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懂得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照相机、放大镜和幻灯机(课件演示)课件演示2。

过度: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学习我们自己心灵的窗户——眼睛。 二、眼睛 1、老师出示人眼的眼球模型,由外向内介绍眼球的结构。 2、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眼球结构及其功能。 中膜 内膜 3、介绍眼球的折光系统及视觉的形成。 眼的结构 脉络膜:起营养、吸收多余光线作用 虹膜:环形,中有瞳孔,是光线进入的通 道,并能调节进入光线强度。 眼肌、结膜、眼睑、泪器等 外膜 巩膜:白色、坚固 角膜:透明、有丰富神经末梢 睫状体:环形,调节晶状体曲度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 房水 (提供营养、保持眼内压力) 晶状体 (起到视觉的调节作用) 玻璃体(是浓稠透明的胶状液体) (2)视觉的形成 (1)、眼球的折光系统: 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共同构成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光学作图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光学作图练习 https://www.doczj.com/doc/1f1722362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下列各组中均属于凸透镜的是……………………………………( ) 2、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A.只有b B.a、c、d、e C.a、b、c D.a、b、c、d、e均可 3、上题中,能够使平行光会聚的是() A.只有b B.a、c、d、e C.a、b、c D.a、b、c、d、e均可 4、一滴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面的字是() A.等大的实像 B.等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5、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看得见,虚像看不见 B.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C.实像总是缩小的,虚像总是放大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放大或缩小 6、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 A.成正立放大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倒立、缩小的像 D.不成像 7、凸透镜所成实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与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D.像总是正立的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B.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 C.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外 D.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9、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 (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 10、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取 ( ) 11、凸透镜能成实像,若用硬纸板遮住一半透镜,则………………( )

2020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走向成熟(试卷和答案)

2020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走向成熟(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青少年身体不同部位(或器官)生长速度的曲线图,其中能代表生殖器官的曲线是() A.A B.B C.C D.都不是 2.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勾起了很多人对青春的回忆,下列有关青春期说法错误的是() A.男生将出现遗精现象,女生将出现月经现象 B.男女生的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 C.男生的青春期一般比女生早两年 D.在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卑不亢、自重自爱 3.2002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授予在“细胞程序性死亡”领域中进行开创性工作的科学家,他们不但发现在生物的器官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而且阐明了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律。细胞程序性死亡犹如秋天片片树叶的凋落,所以又被称为“细胞凋亡”,下列叙述你认为可能错误的是() A.细胞的凋亡有助于消除体内衰老的细胞 B.蝌蚪变态期因尾部细胞凋亡丽变成青蛙 C.此项研究可使人类有选择性地,可控制性地诱导癌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同细胞坏死一样是由致病因素引起的 4.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对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男孩喉结突出B.女孩出现月经 C.学习期间出现眼睛近视D.长出腋毛 5.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 ..的是() A.女孩卵巢发育成熟后,开始出现月经 B.男孩睾丸发育成熟后,开始出现遗精 C.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 D.生殖器官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结婚生育 6.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活细胞内成分不断发生变化 B.细胞的分化是染色体发生变化的结果 C.生物体内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意味着生物个体的衰老和死亡 D.绿色植物地上部分的细胞都含叶绿体 7.人的一生能够有所成就,大都是靠青春期打下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青春期应做到的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第1 页,共6 页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走近科学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 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 (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 (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

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 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 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测量范围为35℃-42℃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6、心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常用的计时工具为秒表,时间的国际制单位 为秒,符号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天=24小时1小时=60分 1分=60秒1秒=100毫秒 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2017七年级下第二学期科学第二单元检测卷

2017七年级下第二学期科学第二单元检测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 1.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 B.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 2.[2013·枣庄]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 身上,观众看到她()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3.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 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到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 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4.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 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 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 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5.[2013·眉山]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6.[2014?日照]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 声波()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7.[2014?郴州]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8.[2014?泰安]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位置可 知道时间,如图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A.反射B.折射 C.直线传播D.色散 9.[2014?金华]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不能在水中传播 B.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 D.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10.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B.大脑、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D.视神经、大脑 11.[2014?槐荫区一模]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 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1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 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 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 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3.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 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凸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凸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姓名:星等: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 在答题卷的表格中) 1.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电铃声传入人耳 B、枯黄的树叶落地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6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12米/秒 B、3米/秒 C、6米/秒 D、无法确定 3.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4.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5. 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伸手到窗外,竟轻易抓住了一颗敌人射来的高速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这颗子弹() A、相对于宇宙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相对于飞机和地球都是静止的 D、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7.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 8. 一本科学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9.甲、乙、丙三辆自行车参加比赛同时同地出发,甲车速度是18km/h,乙车速度是300m/min, 丙车速度是5m/s,那么最先到达终点的是() 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同时到达 10. 用天平和弹簧秤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同一个物体,结果是() A、用天平称的结果相同,用弹簧称量得的结果不同 B、用天平称的结果不同,用弹簧秤称量的结果相同

七年级科学下册《1.6眼和视觉》学案二 浙教版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6眼和视觉》学 案二浙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透镜及其分类,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学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特殊的光线及光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凸/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归纳他们的特点,并通过练习作图,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体会凸/凹透镜结构与凸/凹透镜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凸/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凸/凹透镜特殊光线的要求 【学习难点】:凸/凹透镜特殊光线的要求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透镜的分类 放大镜:它是透明的,是透镜。常见的光学仪器有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望远镜.显微镜内部都有透镜。 请对它们进行分类。 ( 1 )( 2 )(3 )( 4 )(5 )( 6 )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有__________,叫作_____________;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有____________,叫作______________。 透镜不一定是由玻璃制成的,可以由一切透明的物质制成,比如塑料、水、冰等。请观察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是哪一种镜。() 这些透镜有什么作用呢? 二、透镜的作用 1、凸透镜的作用: 实验1: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 实验2:换用凹透镜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还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吗?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__________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介绍: 1、凸透镜能将平行光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 _______________。(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 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___。 2、透镜的光心与主轴:透镜的中心叫光心,记作“O”; 通过透镜两边圆心的直线O1O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