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及高考真题汇编与解析:专题六罗马人的法律(必修Ⅰ)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及高考真题汇编与解析:专题六罗马人的法律(必修Ⅰ)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及高考真题汇编与解析:专题六罗马人的法律(必修Ⅰ)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及高考真题汇编与解析:专题六罗马人的法律(必修Ⅰ)

必修一专题六:3、罗马人的法律(每课名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共0分)

1.(2011年4月天津市河东区一模2题)《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 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 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 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 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2.(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13题)《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法史的开端,弥足珍贵。下列表述正确揭示《十二铜表法》历史地位的是()

A.商品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B.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C.万民法替代公民法的起点D.罗马奴隶制走向繁荣的标志3.(2011年1月杭州市质检15题)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使得罗马帝国( )

A.通过习惯法保护外邦人的利益B.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

C.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D.将万民法上升为自然法

4.(2011年5月太原市二模30题)2010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写到:“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最大荣耀是保障自由B.罗马法直接推动公司组织诞生

C.产权保护是公司产生的前提D.罗马法导致市场经济的形成5.(2011年5月天津宝坻区二模2题)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6.(2011年1月南京模拟11题)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

7.(2011年1月茂名市一模19题)《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B.是一部成文法典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8.(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17题)“宁可让坏人逍遥法外,也不可冤枉一个好人。”

这反映了罗马法的()

A.无罪推定原则B.人人平等原则

C.不告不理原则D.一事不再理原则

9.(2011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21题)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体现法律至上原则B.执政官权力至高无上

C.执政官行使立法权D.表面法治,实质人治

10.(2011年4月新余市二模28题)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罗马的立法者,又规定,被定罪的人的财产应受到尊重,为防止财产被人民没收。”“罗马法律规定,除了最重大的叛逆罪外,不得没收财产。”其用意在于说明( )

A.财产不能被没收

B.犯叛逆罪则必被没收财产

C.古罗马法重视保护财产权

D.没有财产权就没有自由,财产权是自由的基础11.(2011年河南示范高中五校联谊31题)早期启蒙思想家格劳秀斯(1583-1645)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创始人。他说:“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它指示任何与我们理性和社会性一致的行为就是道义上公正的行为;反之,就是道义上罪恶的行为。”他强调:“自然法是如此的不可变易,就连上帝也不能加以变更。”下列有关近代自然法学说的说法不正确是()

A.反对专制主义B.强调保障人的基本权利

C.倡导理性主义D.具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

12.(2011年5月潍坊市二模11题)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古罗马法学家负责整理、编篡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当时,这一著名法典

A.因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而制定

B.从法律上详细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C .实质上始终是古代罗马的基本法

D .首次遏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

13.(2011年3月济宁市质检6题)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父亲的罪名或受的惩罚不

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这项规定反映出罗马法的司法原则是( )

A .保护弱者

B .无罪推定

C .公正合理

D .注重证据

14.(2011年3月洛阳市统考30题)《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八条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

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旨在( )

A .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B .确立等价交换的原则

C .维护下层平民的利益

D .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15.(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14题)“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使得法律人才辈出,许多职业

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技巧的‘民法教授’应运而生,律师成为一种收入颇丰的社会职业。”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梭伦改革时期

B .罗马城邦时期

C .罗马共和国时期

D .罗马帝国时期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22题)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评价罗马法:“……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罗马法的“理性”,主要表现为( )

A .罗马法追求并且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B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C .罗马法完全摒弃习惯法,是成熟的成文法

D.罗马法主张维护平民的利益,反对奴隶制

18.(2011年3月北京海淀区19题)古代雅典形成民主制度和罗马共和国早期开始形成法律制度的共同原因是()

A.城邦是公民的政治共同体 B.城邦经济以手工业商业为主

C.奴隶主集团控制奴隶的需要 D.对外战争和扩张势力的结果

19.(2011年4月豫北七校联考27题)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家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的士兵的家人。但他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遗嘱。”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依据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0.(2011年4月沈阳市质检26题)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

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

21.(2011年5月郑州考前测试(二)28题)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二条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以下十二铜表法中与该条款精神相悖的是( )

A.债务人在拘禁期中,如愿意,可自费供养

B.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C.若死者无父系近亲,则其身后所遗的业产得由其族人取得

D.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22.(2011年1月北京朝阳区高三统考19题)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确立司法体系、法律原则和制度B.批判并否定了财产私有制度

C.维护和巩固了强大罗马帝国统治D.将公民权扩大到平民和奴隶

23.(2011年1月辽宁丹东四校协作体高三联考9题)古代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根本推动力是()

A.法学家的不断努力

B.维护统治的需要

C.平民的要求和斗争

D.社会的不断发展

24.(2011年5月天津市河北区二模2题)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被称为公民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5.(2011年5月衡阳市三模26题)古代罗马的商品买卖要依据“拟诉弃权”的方式来进行,具体方法为:买卖双方当事人持买卖标的物,来到裁判官(法官)前,买方充原告,卖方充被告,伪称诉讼,由原告声称:“依罗马法,此物为我所有。”裁判官则问被告(出卖人):“你是否有无异议?”出卖人不提出异议,裁判官便裁定该物为原告所有,买卖就告成立。“拟诉弃权”在这里仅是走过场而已,只不过是借助这种方式来达到移转所有权的合法性。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公平交易26.(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20题)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

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D.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27.(2011年4月佛山二模13题)《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28.(2011年5月北京顺义区二模20题)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29.(2011年4月吉安二模32题)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已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确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法官以权谋私D.确保被告不受冤屈

30.(2011年1月河南安阳高三期末20题)罗马法规定:当事人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定的是

(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31.(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20题)《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罗马帝国的元老院编订颁布

B.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形式上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D.摒弃了习惯法中原始的古老习俗

32.(2011年4月长沙模拟26题)《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三条规定“如果手或者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300阿司,如为奴隶,则为150阿司”。由此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重点保护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B.《十二铜表法》本质上是自由人对奴隶阶级的统治工具

C.《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D.《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的标题有可能是“伤害法”

33.(2011年沈阳教学质量检测第2题)《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

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34.(2011年3月南昌市一模14题)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执政官权力最高

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D.法律就是执政官

35.(2011年4月邵阳洞口县联考25题)2010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认为“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罗马法( )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C.罗马法具有先进性和时代的局限性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36.(2011年4月琼海市模拟2题)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37.(2011年3月蚌埠市质检8题)某中学进行《公元前四世纪古罗马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正确的是()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B.场景二:原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被告,罗马公民。案由:人身伤害

C.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平民;被告,罗马贵族。案由:贵族不允许他女儿嫁给平民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罗马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38.(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9题)《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该规定的实质是()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

C.习惯法影响巨大D.法律至上

39.(2011年5月海口市二模2题)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 C. 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40.(2011年4月北京石景山一模20题)《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实质是()

A.保护私有财产B.保障平民利益

C.促进社会公平D.维护法律尊严

41.(2011年1月佛山市质检5题)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结构表属于研究性学习的()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42.(2011年1月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统考25题)《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43.(2011年3月赣州市摸底29题)在古罗马,如果某人因葡萄蔓被人毁坏而起诉,但在诉讼中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把葡萄蔓称作“树木”,而称作“蔓”的话,法庭最终会判决他败诉。这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保护私有财产D.维护法律权威

44.(2011年4月赣州十一县联考26题)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45.(2011年5月北京丰台区二模21题)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十二铜表法》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B.《查士丁尼法典》维护罗马共和国统治

C.罗马法为调节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D.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46.(2011年4月南通市调研13题)《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47.(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3题)《十二铜表法》是调节当时罗马社会关系的强制性规范。其核心内容是()

A.家长拥有对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B.贵族不得与平民通婚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以文字诽谤他人处死刑48.(2011年1月新疆高三诊断3题)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马克思语)下面表述符合材料含义的是( )

A.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罗马法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

49.(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34题)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问题:(8分)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2分)

①《民法大全》②《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判决二: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6分)

必修一专题六:3、罗马人的法律(每课名题4)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分析本题材料“即使卖方已将出卖物交付给买方,在价款付清之前,他仍保留该物品的所有权”反映了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严格的保护。ACD三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的联系。

2.B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是古罗马固有习惯法的汇编,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罗马史学家李维

语)。A项是马克思对整个罗马法的评价;CD两项均错误。选择B项。

3.C

解析:根据所学,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不断对外扩张,罗马人广泛与外界接触,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对于罗马当权者来说,治理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这样,原有的公民法就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罗马政府遂设置外事裁判官来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据此本题选C项。

4.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为资本主义时期公司时代提供依据的是罗马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5.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说明罗马法重视证据的作用。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是对材料的误解。

6.C

解析:“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时,实际和衣服主人就已经形成一个契约,即衣服主人支付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而洗衣人将衣服干净完好地交给衣服主人。该案例中的洗衣人之所以要受到惩罚,显然是因为他的失职导致无法履行契约。

7.D

解析: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材料中规定了限制高利贷、债务归还宽限期等内容,反映了对平民利益有一定的保护,本题选D项。A项不能准确反映材料;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没有全面反映。

8.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罗马法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不可冤枉一个好人”反映了罗马法疑罪从无的原则。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9.A

解析:西塞罗是古罗马“自然法之父”,他倡导自然法思想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C

解析:考查综合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两句话都强调了对财产的保护,既使被定罪。ABD

都未在材料中体现,说法错误。C项正确。

11.D

解析:格劳秀斯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创始人,是早期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根据启蒙四西哪个的观点可以判断A、B、C正确。D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局限性。

12.B

解析:根据所学,《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

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本题选B项。

13.C

解析:从材料中的”父亲的罪名或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可以看出材料体现的是C公正合理的司法原则。

14.D

解析: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尽管物品已经出卖,但是买受人必须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否则,财产的所有权是不能转移的,这表明《十二铜表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15.D

解析:古罗马最突出贡献是法律体系,可以排除A项。罗马帝国时期疆域扩大,各种矛盾突出,所以出现“层出不穷的诉讼案件。

16.C

解析:本题考查了历史方法论有关问题,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言论”不能作为直接的史料来论证这一观点;

B项“陶片”不能全面反映论点,不够严谨;D项《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不能论证“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也不够严谨。本题选C项,根据相磁所学,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17.B 18.A

解析:本题考察古希腊法律制度。雅典的自然地理特点决定了雅典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公民是城邦的主体。罗马的共和制是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它的民主权力仅仅授于罗马公民--原罗马氏族成员以及不断吸收进来的部分外邦自由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地域辽阔的帝国内部,罗马公民有限的权利,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19.B

解析: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先后编订了十二个法表,陈列于罗马广场,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20.A

解析:从材料中“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可以反映出《十二铜表法》涉及的是私有财产的问题,故A正确。

21.D

解析:材料十二铜表法的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然而D项却明显的体现了

自由人和奴隶在该法律面前的不平等,选择D项。

22.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罗马法对世界最大的影响是他所确立的司法原则不告不理、律师制度、诉讼程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2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随着古罗马社会的不断反战,特别是古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法也从习惯法过渡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不断不断积累发展和完善。

24.D

解析:从材料看,自由民商人艾哈迈德受到了罗马法律的保护,保护自由人的权利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故①②③表述正确。商人艾哈迈德虽然是罗马的自由民,但并非罗马的公民,故④不正确。

25.A

解析:关键句:“拟诉弃权”在这里仅是走过场而已,只不过是借助这种方式来达到移转所有权的合法性。BCD材料无从体现。

26.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文明成果是罗马法,罗马法所蕴含的法制原则,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首先排除B项,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在希腊,A项错误;巴比伦法典即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项不符合事实。故答案为D

27.C

解析:考查罗马法的作用。“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28.D

解析:考查罗马法的作用。ABC说法错误;从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从面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说明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29.B

解析:注意限制词“直接目的”,题干中的避嫌、注重证据等,应是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30.B

解析:本题选自2009年高考辽宁、宁夏卷。A选项与题干中的“当事人若不向法庭起诉,法庭即不予受理”不符,C选项与题干中的“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不符,D选项与“法官审判应重证据”不符,C.D的表述都过于绝对。

31.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十二铜表法》是在共和国时期制定的故排除A项;它是过去习惯发的总结故应排除D项;因为《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和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故C项错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32.B

解析:从材料中无论打断自由人还是奴隶的骨头都应该缴纳罚金,由此,可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贵族平民奴隶的利益。

33.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代罗马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体现了罗马法律对于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34.A

解析:西塞罗是古罗马“自然法之父”,他倡导自然法思想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5.C

解析:由材料“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可以看出罗马法具有先进性。由材料“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可以看出材料认为罗马法具有时代局限性,属于人还未被进一步解放的时期,故正确答案为C。

36.D

解析: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律,并非资产阶级的法典,排除A。罗马法的确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但与材料的含义不符合,排除B,从材料中也得不出C项的内容,同样排除。据材料“……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可以判断出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均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所以正确选项为D。

37.C

解析:罗马公民不包括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38.A 39.B

解析:罗马法保护弱者,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也就是B项人文主义精神。

40.A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对债权的严格保护,债务属于债权人的私产,对无力偿还的债务人的严厉处置体现了对私产的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罗马法重要原则之一,故选A;B、C、D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

41.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对于罗马的法律包括了起源、发展和形成属于归纳整理阶段。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42.D 43.A

解析:本题考察古罗马法律。根据题干“在诉讼中没有按照……法庭最终会判决他败诉”说明罗马法注重法律程序,也体现了罗马法程序死板。

44.B

解析:从题干中“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以受理”是不诉讼不受理的原则,法庭立宪与否并不是取决于案情,A项错误;“一个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说明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B项正确;C项错误在“必须”,题干只是说“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D项错在“唯一”。

45.B

解析:法典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46.D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解题关键在于有效提取材料信息。题干中“根据个案情况做出裁量,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得出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答案选D;A、C、D与材料不符,排除。

“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可以构成成文法的一部分,“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可以看出罗马法很灵活,能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以可以看出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所以选D。

47.C

解析:根据所学,《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纂仍是平民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这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据此《十二铜表法》核心内容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8.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罗马法对近代资本主义法治社会的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古代罗马法汲取法制建设成果,为建立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法治社会提供法律依据。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二、非选择题

49.(1)¥

答案1:填写正确的序号。(2分)

·判决一:②;判决二:①

其他答案。(0分)

(2)

答案l: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6分)

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答案2: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3分)

判决二合理。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况且新房倒塌也不一定是乙的错误。

答案3:绐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1分)

判决二合理。它反映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其他答案:只作判断而无理由或理由不符合题意。(0)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解析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 专题29(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 1.(2019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4分) (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减少夏史研究“断断于文字记载的争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4分) (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

其原因。(2分) 【考点】二里头文化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得出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第二小问(史料),据材料一“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得出《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 (2)第一小问(主持人和考古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持人是徐旭生,考古活动时夏墟调查。第二小问(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要有大型宫殿遗址和相应的手工作坊遗址。 (3)第一小问(路径),据材料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得出是考古发掘。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原因是因为神话传说和文字记载等口头或文字资料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应该主要依据考古发掘。 【答案】 (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史料:传说;追记。 (2)主持人:徐旭生。考古活动:夏墟调查。遗址:大型宫殿遗址;铸铜、烧陶、制骨等手工作坊遗址。 (3)路径:考古发掘。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2.(2018年江苏卷)[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人类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19世纪后期达尔文提出

高考成语真题汇编参考答案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一)——成语答案 2018全国1B【解析】第一空:一应俱全,意为一切齐全,侧重在全。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侧重在多。观察第一空语境可知,此处只是强调各种实验室都有,或者说很多实验室,而不是侧重在强调实验室种类的全面。因此,选应有尽有,更贴切。 第二空: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侧重在视野无阻碍,全能看见。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侧重在还原真相、理清本源。结合语境,显然,“犹如千里眼”,侧重在突破视野的各种阻隔,一览海底世界。此空选“一览无余”更合语境。 第三空: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完成。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此空选“轻而易举”更好,原因有二,第一,语意轻重程度上“轻而易举”更贴切,两者都用来形容办事容易,如果按容易程度比较的话,“易如反掌”比“轻而易举”要更容易。第二,语言表达习惯,“易如反掌”通常不作状语,我们常说“轻而易举地完成某事”和“完成某事易如反掌”。(注:也许有人会说网上百科上介绍说,可以作状语,但目前还未在辞书上查到相关依据。) 第四空: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此空的上文强调“进步”之后再加一把劲,应填“再接再厉”。 此类题型,不用词词皆通,做题时要用好排除法。比如,此题第二、四空,相对难度较低,用好排除法,易得出正确选项。?? 全国218.C【解析】第一空:寿终正寝,比喻事物的消亡。无疾而终,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第一空上下文语境可知,此处是个假设句,但若真消亡,按句意,必是受到复制和模仿的影响导致的,并非自行消亡、自然终结。因此,此处只能选“寿终正寝”。 第二空: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名垂青史,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结合语境,当然要讲的是名留青史的大师们,而非一时之间有影响的人物。因此,比较之后,选择“名垂青史”更为合适。 第三空: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侧重在“收容”。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侧重在“采纳”。结合语境,梅兰芳在京剧改革上主动创新,自然是采纳各方长处,为京剧创新所用。因此,选“博采众长”更合适。 第四空: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只是依样画葫芦,实际上并不理解。按图索骥,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根据词意可知,“照猫画虎”更适合用来形容京剧表演。 2018新课标3卷17.B【解析】 第一空:波澜壮阔,形容气势宏伟或规模浩大。声势浩大,意思是声威和气势非常盛大。迁徙盛举,突出在规模宏大,因此选“波澜壮阔”更合适。 第二空: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强调随着别人走。此空中没有追随的对象。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显然,上文明确指出“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论述文专题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论述文专题 一、【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 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 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 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 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 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高考政治试题分类大全我国的政党制度

2010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我国的政党制度 (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3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推进党内民主是 ①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重要保证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举措④拓宽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3.B 【解析】推进党内民主是增强党内民主的创新活力的重要保证,是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举措,党内民主属于制度建设,而非思想建设,舍去②,党的执政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观点,本题选B。 (2010福建卷)30.在2010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提案5000多件,涉及我国经挤、政冶、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为党和政府决黄提供重要参考。这一事实说明 A.人民政协充分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B.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C.人民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有决定权和监督权 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答案】A 【解析】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交议案,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说明人民政协充分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B项与题意无关。C项说法错误,混淆了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D项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涉及考点有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多党合作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旨在通过历年的“两会“这一热点素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从设问方式、考点依据、命题选材看,都是高考复习中的典型例题。 (2010北京卷)30.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A.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Ⅱ)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答案】 D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反对慈禧干预政治,说明部分西方人对变法表示赞同,D选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2019?北京)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如此自由” A. 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 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答案】B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分析】由图片和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可知,自由主要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正确;

A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如土地只有使用权,排除; D俄国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排除; D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全面掌握1861年俄国改革的内容,方式和评价。 二、材料分析题 3.(2019·全国Ⅲ)[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概括出原因是自身认识的转变。根据材料“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可分析出原因是:减少变法的阻力和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即可归纳出: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和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故答案为:(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2019·全国Ⅱ)[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历年高考成语题所考成语汇总

历年高考所考成语、熟语汇总 安步当车安土重迁跋山涉水白头如新白云苍狗百里挑一百密一疏半斤八两悲天悯人笔走龙蛇毕恭毕敬敝帚自珍筚路蓝缕便宜从事彪炳千古别无二致别无长物冰山一角兵不血刃伯仲之间博大精深捕风捉影不耻下问不孚众望不负众望不假思索不绝如缕不刊之论不堪设想不可或缺不可名状不谋而合不期而遇不容分说不容置喙不胜其烦不同凡响不屑一顾不言而喻不厌其详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不足为训步履艰难惨淡经营沧海桑田侧目观看曾几何时差强人意车水马龙尘埃落尽诚惶诚恐诚心诚意持平之论崇论宏议踌躇满志出人意表处心积虑穿靴戴帽春秋鼎盛春意阑珊唇齿相依蠢蠢欲动从一而终从长计议猝不及防摧枯拉朽大名鼎鼎待价而沽当仁不让灯红酒绿等量齐观等闲视之跌宕起伏顶礼膜拜东山再起动人心弦栋梁之才斗转星移豆蔻年华独出心裁独树一帜短小精悍对号入座咄咄逼人耳目一新耳濡目染耳熟能详耳提面命繁文缛节方兴未艾防患于未然放虎归山飞短流长匪夷所思纷至沓来粉墨登场丰姿绰约凤毛麟角釜底抽薪附庸风雅富甲一方改名换姓改弦更张甘之若饴刚柔相济高山仰止高抬贵手高屋建瓴格格不入各尽所能耿耿于怀功败垂成躬逢其盛觥筹交错姑妄言之顾此失彼光怪陆离海市蜃楼酣畅淋漓含英咀华汗牛充栋行云流水恒河沙数鸿篇巨制呼之欲出画地为牢欢聚一堂焕然冰释讳莫如深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火中取栗急流勇退济济一堂间不容发渐入佳境江河日下桀骜不驯竭泽而渔金科玉律津津乐道紧锣密鼓噤若寒蝉炯炯有神九牛一毛居高临下举手投足慷慨解囊刻骨铭心恪尽职守口耳相传扣人心弦苦心经营乐此不疲良莠不齐量入为出寥落晨星林林总总淋漓尽致琳琅满目鳞次栉比玲珑剔透另起炉灶洛阳纸贵络绎不绝屡试不爽马首是瞻买椟还珠满城风雨漫无边际毛遂自荐耄耋之年每况愈下美不胜收美轮美奂密不可分勉为其难面面相觑妙手偶得名噪一时明日黄花摩肩接踵目不暇接南腔北调南辕北辙泥沙俱下牛刀小试浓墨重彩弄假成真弄巧成拙怒形于色拍案叫绝拍手称快排山倒海旁征博引抛砖引玉蓬荜生辉颇有微言扑朔迷离七手八脚期期艾艾杞人忧天气势磅礴千篇一律前赴后继潜移默化巧立名目巧舌如簧轻描淡写倾巢而出清规戒律情不自禁情有独钟求全责备屈指可数趋之若鹜取而代之全神贯注饶有兴味人浮于事忍俊不禁忍无可忍戎马倥偬如雷贯耳如履薄冰如数家珍茹毛饮血入木三分弱不胜衣三步一叩醍醐灌顶僧多粥少煞有介事上下其手稍纵即逝少不更事舍我其谁莘莘学子深孚众望深负众望神气十足甚嚣尘上生机盎然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诗歌鉴赏-(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诗歌鉴赏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 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 1.(2018?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高考政治试题分类大全科学思维常识

2010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科学思维常识 (2010福建卷)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垃圾围城成为各国关注的问题。在垃圾围城的恐怖阴影下,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在“垃圾反恐”中,公众参与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动力。“垃圾反恐”不仅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表达,也是公民意识的考验(1)“‘垃圾反恐’不仅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表达,也是对公民意识的考验。”这一判断属于(4分) A.直言判断 B.选言判断 C.联言判断 D.假言判断(2)请围绕“变废为宝”这一主题,展示自己对垃圾处理的现象,并运用想象方式的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自己的想象加以说明。(6分) 答案:(1)C (2)①展示一个围绕主题的想象。(想象内容略)②a.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并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找出不同对象之问的关联,给抽象思维的对象建立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说明)b.通过提出“假如”式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可能发展的前景。(要求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说明) 【解析】 第(1)问,考查“形式逻辑”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垃圾反恐”中的“不仅,也”说明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判断,故选C。 第(2)问,主题限定“变废为宝”,要求对垃圾处理设置进行想象,但是想象方式不限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可以提出“假如”式问题,仿照条件,推测结果,关键在于给抽象思维的对象建立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答案不拘一格 【考点定位】这道选修题的选做题,都采用一易一难,一选一主,的方式,赋分分别为4分,6分,沿袭去年形式,与各地自主命题基本一致,考查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点,“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形式逻辑”和“合理想象”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其中第二问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值得推敲。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题经典题型分类汇总(含答案)

历年高考真题遗传类基本题型总结 一、表格形式的试题 1.(2005年)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2.石刁柏(俗称芦笋,2n=20)号称“蔬菜之王”,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石刁柏种群中抗病和不抗病受基因A 、a控制,窄叶和阔叶受B、b控制。两株石刁柏杂交,子代中各种性状比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运用的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基因A 、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 (2)亲代基因型为♀,♂。子代表现型为不抗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10福建卷)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11年福建卷)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 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据: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性状的有遗传遵循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2009年全国高考成语试题汇编及详解答案

2009年高考词语试题汇编——成语详解 1、(09年江西卷)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答案:B 【解析】A.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说话迅速。B.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句中夸赞作品,合适。C.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感情色彩不对。D.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讲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2、(09年北京卷)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五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答案】D【解析】D项望文生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思路分析】对于成语,要用文言文的知识来识记和理解,其中的典故成语如“世外桃源”、“目无全牛”、“五风十雨”等需要整体把握,切不可肢解、曲解。 3、(09年全国卷Ⅰ)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答案:B 【答案解析】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与语境义相符合。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使用对象错误。(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与语境义相符合。(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宏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用法示例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但高老夫子却不很能发表什么~。”)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4、(09年全国卷Ⅱ)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当的一项是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2小说阅读题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小说阅读题汇编 1.(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⑴一⑷题。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另恠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达子还是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 好像有些喘息。……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一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后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漂亮的草做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 “小格__!小格__! ”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近代以来科技文艺

2016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14近代以来科技文艺 考点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 01.(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2)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 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答案】D 【考点定位】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本题的解答比较容易,试题的命制契合了“科技创新”的热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复习备考时,要把控热点问题,进行适度的深化挖掘,把握住了高考的方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答案】A

【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名师点睛】本题以美国、日本、德国三代产业的比重表格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本题的的命制契合了“科技创新”的热点,这要求我们要关注热点问题。试题通过表格的形式考查到了考生识图的能力,该类型题目一般比较简单,“数据表格类”的选择题解题技巧是“纵横驰骋看变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即可。 考点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01.(2016年全国新课标3卷文综历史34)图5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图5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答案】D 【考点定位】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美术的辉煌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 思维和读图理解能力。本题以四副西方美术作品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西方美术流派演变 历程的认识,正体现了新课标高考高于教材、以多种载体考查考生能力的命题思路。做此 题的关键是要抓住19世纪以来美术流派的主要特征,再联系教材内容,就能分析出他们是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完全解析之成语解析类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题汇总及解析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新课标卷)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 极其不利 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 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答案:D 解析: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含有褒义,不能用在表示灾难很快来临。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全国Ⅱ卷) A. 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 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 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 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 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 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答案:A

解析: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于的事项。这里对象使用错误。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 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敢去。这是贬义词,这里情感色彩不对。不 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这里与上文“热 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北京卷) 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 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 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 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 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答案:A 解析: B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不合语境。 C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 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望文生义。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 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不 合语境。 4.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天津卷)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此刻,寺院周围庄承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 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及答案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及答案 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明朝独占熬头,舍我其谁?祝高考顺利!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题。 排队 梁实秋 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博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 三人曰众,古有明训。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于推排。我小

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父亲常带我逛厂甸,进入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 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尤其是几个朋友走出门口的时候,常不免于拉拉扯扯礼让了半天,其实鱼贯而行也就够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 据说:让本是我们固有道德的一个项目,谁都知道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左传》老早就有这样的嘉言:让,德之主也。(昭十) 让,礼之主也。(襄十三)《魏书》卷二十记载着东夷弁辰国的风俗: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当初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我们抛掷一根肉骨头于群犬之间,我们可以料想到将要发生什么情况。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毕竟不太多。 小的地方肯让,大的地方才会与人无争。争先是本能,一切动物皆不能免:让是美德,是文明进化培养出来的习惯。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只有当仁的时候才可以不让,此外则一定当以谦让为宜。 (节选于《书摘》2015年01月01日,有删改)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Ⅱ)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答案】 D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反对慈禧干预政治,说明部分西方人对变法表示赞同,D选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2019?北京)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如此自由” A. 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 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答案】B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分析】由图片和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可知,自由主要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正确;

A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如土地只有使用权,排除; D俄国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排除; D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全面掌握1861年俄国改革的内容,方式和评价。 二、材料分析题 3.(2019·全国Ⅲ)[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概括出原因是自身认识的转变。根据材料“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可分析出原因是:减少变法的阻力和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即可归纳出: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和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故答案为:(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2019·全国Ⅱ)[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