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24#楼6.5米层高实用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23#、24#楼6.5米层高实用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23#、24#楼6.5米层高实用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23#、24#楼6.5米层高实用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况---------------------------------------------------------------- 2

3. 组织机构设置------------------------------------------------------------ 2

4. 支撑系统布置------------------------------------------------------------ 2

4.1荷载参数------------------------------------------------------------------------ 3

4.2设计参数------------------------------------------------------------------------ 3

4.3材料要求------------------------------------------------------------------------ 3

5. 搭拆技术要求------------------------------------------------------------ 3

5.1搭设技术要求-------------------------------------------------------------------- 3

5.2拆除技术要求-------------------------------------------------------------------- 4

6. 安全管理措施------------------------------------------------------------ 5

6.1技术交底------------------------------------------------------------------------ 5

6.2支模架施工检查------------------------------------------------------------------ 5

6.3模架验收------------------------------------------------------------------------ 5

6.4砼浇捣要求---------------------------------------------------------------------- 6

6.5支模架搭拆管理------------------------------------------------------------------ 6

7. 危险源辨识及应急预案---------------------------------------------------- 7

7.1潜在的事故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7

7.2急救组织构成-------------------------------------------------------------------- 7

7.3应急措施------------------------------------------------------------------------ 7

8、安全施工措施------------------------------------------------------------ 8

9、计算书------------------------------------------------------------------ 9

(一)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9 (二)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19 (三)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计算书------------------------------------------------- 28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JGJ162-2008);

(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6-2002

(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9)、《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DBJ08-903-2003;

(10)、《钢管扣件式模板垂直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016-2011;

(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91;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市宝山区大场镇锦秋路南侧、瑞丰路以西、丰宝路以东。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其中23#、24#楼一层层高4.50m,局部5.40m,支撑地面标高-1.100,支模高度5.60m,局部6.50m,属于高支模。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550m,地上三层,建筑高度12.650米,层高4.50m、3.90m,其中1~4轴交C~E轴局部层高5.4m,模板支架最大高度6.50米;主梁最大跨度7.6米、最大截面尺寸为300×900;柱截面尺寸为550×500;楼板厚度为120mm。

3.组织机构设置

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成立模板支架施工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吴维泉

副组长:兵

组员:周文友、郁惠平、吕向阳

在搭设、使用、拆除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及搭设方案施工,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密切注意使用安全,确保实用稳固。

4.支撑系统布置

4.1荷载参数

新浇混凝土与钢筋自重:25.5KN/m2;

模板与木方自重:0.5KN/m2;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2KN/m2;

施工荷载标准值:2KN/m2。

4.2设计参数

(1)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梁支撑立杆的纵向间距0.90米,横向间距1.0米,粱中间增加一根立杆,梁下小横杆间距0.90米,梁下方木纵向设置三根,步距 1.70米;楼板支撑立杆的纵向间距0.90米,立杆的横向间距最大0.90米,板底横向钢管间距0.9米,方木间距0.3米,垂直短跨方向设置,步距1.70米。

(2)距地面200处设置纵横扫地杆,立杆下设木板垫块。

(3)支架四周布置竖向剪刀撑,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的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4)模板支架与先行浇注并具备一定强度柱子通过连接件固定,每根柱子与水平杆交接处均设。

4.3材料要求

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木方采用50×100松木方,钢管直径48mm、壁厚不小于3.2mm。

1、支模架材质。

支模架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不小于3.2mm的钢管,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的技术要求,钢管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分层和硬弯、压痕和深的划道;。

支模架搭设使用的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要求,规格与钢管匹配,采用可锻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0mm。

进场使用的钢管、扣件需有出厂合格证,对质量有怀疑的钢管、扣件应送检做试验。

2、木模板表面平整,在使用前先上好脱模油。

3、方木应无断疤,樟节,腐烂而影响方木强度。

5.搭拆技术要求

5.1搭设技术要求

(1)搭设顺序: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横向扫地杆―

→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2)立杆在搭设时纵横向的距离要均匀,要拉通线对齐,立杆柱脚均应加设垫板,垫板下为地库顶板。

(3)支架立杆应竖直搭设,全高度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0 mm。

(4)立杆、水平杆需要对接时,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立杆对接必须按50%错开对接,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或立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跨或同步;不同步或不同跨的两个相邻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或纵距的1/3。

(5)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拉杆,确保两个方向有足够的刚度。

(6)支撑架的水平剪刀撑加强层须与立杆连接。

(7)主节点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大于150mm。

(8)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控制在不小于45N·M。

(9)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采用单扣件,梁底小横杆采用双扣件。

(10)每个水平杆与立杆交汇处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

(11)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11)搭架子前,钢管及扣件须进行检验,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12)未经原审批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变更技术方案,

(13)验评合格后方可使用。

5.2拆除技术要求

(1) 拆除顺序:整体上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及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的程序;先拆柱箍—→拆柱模—→拆剪刀撑—→拆梁侧模—→拆板牵杆—→拆板搁栅及板底模—→梁牵杆—→拆梁搁栅及梁底模—→拆牵杆、拉杆、扫地杆—→拆梁板立杆—→清运模板支撑—→清扫场地—→移交。

(2) 拆除强度要求:制作拆模砼试块并在现场进行同条件养护,各构件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均达到856%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底模,悬挑构件达到100%强度方可拆模;同时上层楼板砼尚未浇筑完成时,下层模板支撑不得拆除。

(3) 依据拆模试块强度,填写拆模申请表,报监理单位审批。

(4)梁下立杆,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6.安全管理措施

6.1技术交底

1、交底人员及要求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操作班组及每个操作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未进行交底的施工操作人员不得进行施工操作,交底双方必须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2、交底容

(1)交底容中应包括支模架搭设时的具体技术要求,如支模架间距、排距、竖向剪刀撑的布置位置、水平加强杆的设置的使用围。构造加强措施及构造节点等,防止项目部误读方案造成支模架的错误搭设。

(2)交底容中还应包括支模架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质量要求,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危险源、危险部位、相关防护要求和措施、施工环境安全注意事项、文明施工要求、施工纪律要求、安全监护人员以及物资准备。

6.2支模架施工检查

(1)项目部应对支模架的搭设进行日常检查,加强过程控制。

(2)检查容包括现场搭设情况是否与方案相符合,搭设的情况是否与规相符合。

(3)在各级部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不符合方案及规要求的地方,应先停工后整改,经复查符合要求后,再重新进行施工。

(4)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写清整改要求,并履行签字责任手续。

6.3模架验收

l、支模架安装完毕后须由公司工程部组织进行验收,支模架的验收依据为本施工方案、相关的规要求以及公司的相关技术要求,验收检查后办理相关手续和验收记录。

(1)原材料的材质,对钢管、扣件、方木等的材质外观质量、检测报告进行检查;

(2)支模架荷载状况;

(3)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剪刀撑及立杆间距等构造情况;

(4)扣件紧固力矩。

2、项目部对支模架验收后,报监理及公司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混凝土浇捣施工。

4、各级部门验收完成后,应出具书面验收意见书,验收意见书包括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整改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参加验收人员和整改责任人均应履行书面签字手续。整

改完成后,整改责任人必须报验收人员,进行复查,复查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道程序。

6.4砼浇捣要求

(1)本工程梁断面尺寸较大,砼浇捣时,必须按先大梁后楼板的原则进行浇捣,混凝土浇筑时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1KN/m2,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2)混凝土浇搞顺序:支撑架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筑部柱子混凝土至梁下,增强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各大梁砼浇捣时由大梁两端向中间均匀分层分批进行,分层厚度300mm,逐步到位,不得一次浇捣到顶。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应及时摊平。

(3)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与支撑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6.5支模架搭拆管理

(1)搭架的人员必须应戴好安全帽、不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高空作业时应戴牢安全带。

(2)工作时要求思想集中,防止空中滑落;扳手、铁锤等工具应拿牢或放在可靠的平面上,以防坠落伤人;在搬运材料应注意放置牢靠、不相互碰撞;钢管脚手架各扣件应锁紧方能在架上操作;严格按搭设的顺序进行安装,不得违反搭设的先后顺序;传递材料、工具不得乱扔乱抛;施工平面材料应归堆,不得随手乱放,架上不得堆大量材料,运至架上的材料应分散并及时安装掉;预留洞口应先进行防护好后才能在周围施工。

(3)拆除(搭设)支撑架时,施工操作层应铺设脚手板,工人必须系好安全带。

(4)本专项施工方案的支撑架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拆除时应在统一指挥下,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织拆除工作。

(5)拆除支撑架前,应清除支撑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等,按顺序要求自上而下逐层拆除整个支撑架。

(6)在拆除过程中,支撑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连墙杆(侧向约束构造)、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撑架拆卸到相关的支模架时方可拆除;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件应放入袋,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堆存;拆卸连接部件时,不得硬拉,严禁敲击;在同一工作面共同施工时,工人间应相互协作,拆模人员不得在模板支撑落下的围站立;严禁同一楼层在同一部位的垂直面上下两层人员同时操作;每组拆模人员应有足够工作面,不得过于集中,以免互相盍碰伤人;操作平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