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大纲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大纲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大纲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大纲

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一、填空题:

1、(1)一个数十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

则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一个八位数,千万位上的数字是最小质数的平方,十万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合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0.5的倒数,其余各位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记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3)一个数由5个亿、6个千万、3个万、9个百和4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它是一个()位数,改

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

2、4/9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单位,它的倒数是()。

1又3/7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的倒数是()。

3、(1)在1、2、

4、9、11、16等数中,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既是奇

数又是合数的数是(),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

(2)a与b是互质数,则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A=2×3×5,B=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0.4=2:()=10/()=()/35=()%=()折=()成

3:4=()/8=12:()=():12=15÷()=()%

18÷()=()/25=()%=3/5=()成

()/25=4÷()=0.2=()%=()成=()折

()÷32=15/()=0.625=()%=():()

12.5%=2/( )=1:()=3÷()=()小数

5、(1)将一条57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每段长()米。

(2)一批化肥有15吨,第一天运走它的1/3,第二天运走它的2/5,还剩这批化肥的()没有运,还剩()吨

(3)一本书有a页,小张每天看8页,看了b天,还剩()页。

6、(1)5是8的()% ,8是5的()% ,

5比8少()% ,8比5多()% 。

(2)()米比60米多20%,60米比()米多20%

(3)女生比男生多20%,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填分数)

(4)养鸡100只,养鸭80只。鸡的只数是鸭的()%,鸡的只数比鸭多()%;鸭的只数是鸡的()%,鸭的只数比鸡少()%。

(5)甲、乙两数的比是2∶5,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7、(1)一件衣服以原价的八五折出售,可以把()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

降低()%,现价是原价的()%。

(2)一件商品480元,商场的优惠活动是300元,实际上这件商品打了()折。

(3)一件商品480元,商场的优惠活动是满300元减120 元,实际上这件商品打了()折。

(4)一块玉米地,今年比去年增产一成,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

二、解决问题:

1、小明每天看12页故事书,看了5天,还剩下全书的40% ,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2、工人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0%,第二天修了63米,还剩下全长的70% ,求全长。

3、一块铜和银的合金有290克,其中铜的质量比银的25%少10克,这块合金中银和铜各有多少克?

4、小红看了一本书的1/3,还剩3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5、一根电线,用去75%,还剩42米,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6、一批树苗,第一次种了146棵,第二次种了154棵,两次共种了总数的35%,这批树苗共多少棵?

7、一袋水泥,用去20%,剩下的比用去的多30千克,这袋水泥共重多少千克?

8、一根电线,用去10米,余下的比全长的40%多5米,这根电线原有多少米?

9、有黑兔20只,比白兔少1/5,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

10、有科技书100本,比文艺书少20%,文艺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11、一本书分两天看完,第一天看了60页,恰好占全书的是40%,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12、定期一年,年利率是3.5%。李叔叔存款一年后得到的本金和利息一共是41400元。李叔叔存入的本金是

多少元?

13、某时装店同时卖出两件衣服,每件各卖200元,其中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这家店卖出这两件

衣服是赚了还是亏了?

第二部分量与计量

常见的量与计量知识点

1、面积单位换算

2、长度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千米=100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千米=100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米=10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分米=10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米=100厘米

1米=100厘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4、人民币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元=10角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角=10分

1立方分米=1升元=100分

1立方厘米=1毫升

5、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立方米=1000升1公斤=1千克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日=24小时1年=12月大月(31天)有:18 月小月(30天)的有:49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闰年:4年一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如:2008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一、填空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2012年第一季度有()天。2009年第一季度有()天。

3、一个月分为()旬。上旬是第()日~第()日,有()天;中旬是第()日~第()日,有()天;下旬是第()日~(),大月下旬有()天,小月下旬有()天,平年二月下旬有()天,闰年二月下旬有()天。

4、佳佳从家到学校需要走25分,她早上7∶35从家出发,到达学校的时间是()。

5、今天是2008年(1 )月(2 )日,从今天算至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天。

6、2011年深圳市将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年的2月下旬有()天,这年的第一季度有()天,第三季度有()天。

7、一辆汽车于23∶40从金华出发开往杭州,于第二天凌晨3∶25到达杭州,汽车行驶了()小时。

8、星期天,小明到离家1.5()的超市购物,他买了600()的牛肉,买了1.8()的荔枝,又买了一瓶2.5()的可口可乐,一共花了29.6()钱。

9、小云的一个墨水瓶的容积是60(),她的订书钉盒的体积是23(),她爸爸的体重是70(),她卧室的面积是9(),她的身高是165(),她每晚睡眠10()。

10、今天是星期(),2008年8月8日是星期(),2009年3月1日是星期()。

11、2007年是()年,二月有()天,全年有()天。

12、2世纪=()年3年=()月

二、单位换算

1.76吨=()千克44分=()时

10.05千米=()千米()米405厘米=()米

34200平方米=()公顷()平方米40分=()时

60元=()角()分 2.05吨=()吨()千克

5262立方厘米=()升()毫升8立方米=()立方分米

6.15时=()时()分4千米5米=()米

5.02千克=()克 2.06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180分=()小时45000厘米=()米=()千米

2立方米30立方分米=()立方分米2小时5分=()分

8吨60千克=()吨4平方米6平方分米=()平方米

30500平方米=()公顷()平方米206分=()小时()分

三、解决问题

1、一桶油2吨,把这些油倒在能装10千克的小桶里,需要多少个油桶?

2、一枝钢笔3元,一个日记本2元6角,小刚买了3枝钢笔和5个日记本共花多少钱?

3、一列火车早上7:00从长春出发,下午4:30分到达大连,这列火车行驶了多少小时?

4、有一块三角形的稻田,底是500米,高是84米,共收水稻14.7吨,这块稻田有多少公倾?平均每公倾收稻子多少吨?

5、一瓶酒精重1.5千克,一瓶油重1.05千克,两个空瓶一样重,酒精的净含量相当于油净重量的2倍,一个空瓶重多少千克?

6、张老师计划每周至少锻炼4小时,每天16:50——17:30是他锻炼身体的时间,他能完成计划吗?

7、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大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一个挨一个地排成一行,长多少千米?

8.某厂1996年第一季度的产值是8190万元。平均每月的产值是多少万元?平均每天的产值是多少万元?

9、小明早上7∶35从家出发,8∶05到达学校,如果小明每分走52米。小明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10、一辆汽车晚上10点从甲地出发,第二天早上6点到达乙地,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厘米?

11、一段长5米3分米的方钢,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每立方厘米钢重7.8克,这段方钢重多少千克。

12、李阿姨想买两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

第三部分比与比例

一.知识点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

知识点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知识点3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成反比例的量yx=k(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知识点4比例尺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要求会求比例尺;

图上距离/ 比例尺=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一、填空题:

1、3÷8=6 :( ) =( ) % 4÷5=():()=()%

2、用2、

3、

4、6写出两个不同的比例式:(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5,其中一个内项是2.5,则另一个内项是( )。4、小林跑1000米用了2分24秒,他跑的路程和所需时间的比是()∶().

3、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 成(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 )比例.

4、如果5a=4b,那么a∶b=()∶()。

5、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厘米

6、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7、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8、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每小时完成1/4,乙独做每小时完成1/6。甲乙两人单独完成这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比是():()。

9、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10、糖水的重量一定,糖的重量和水的重量成( )比例.

11、甲乙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它们的齿数比是7:3,甲乙齿轮的转数比是( ).

1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它们的面积比是()∶()

13、某车间女工人数与男工人数的比是5:8,那么女工比男工少()%,男工比女工多()%,男工与车间总人数的比是():()。

14、如果x/6=5/y,那么x 和y 成()比例。

15、写出一个比值是3/5 的比例。

16、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是1/10 ,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比例

19、如果7 a=6 b,那么a:b =():()如果3/5a=4/9b ,那么a:b=():()

二、选择题:

1、一条路的长度一定,已经修好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小学生数学报》单价一定,订阅份数与总价()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在比例尺是1 :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 :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

A、1 :8 B 、4 :9 C、2 :3

4、表示x和y成正比例的关系式是( )。

A、x+y=k (一定)

B、x/y= k

C、xy = k (一定)

5、一项工程,单独做甲队要10天,乙队要8天,甲乙两队工效比是( )。

A、10:8

B、5:4

C、8:10

D、4:5

三、判断题:

1、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2、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底和高成反比例。()

4、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正比例。()

5、一堆煤的总量不变,烧去的煤与剩下的煤成反比例。()

四、应用题

1、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现在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由革新前的8分钟减少到3分钟,原来制造60个的时间现在能生产多少个?

2、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

3、一个长方体,它的棱长和是480厘米,长、宽、高的比是4:3: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4、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5、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2)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6、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5、菜店运来的西红柿与茄子数量比是18 :7,已知运来的茄子比西红柿少121千克,运来西红柿和茄子各多少千克?

7、甲乙两队修路,两队修路长度比是6 :7,甲队比乙队少修50米,甲乙两队各修多少米?

8、甲,乙两个服装厂,日生产西服数量比是5:4,两厂生产的西服单价比是12:7,求两厂产值比是多少?

第四部分式与方程

知识点

一、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s=vt v=s/t 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 =a-b-c

(3)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c=2(a+b) 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 表示:c=4a s=a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s= (a+b)h/2

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r d=2r s=∏2r

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v=sh ;s=2(ab+ah+bh) ;v=abh

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底面周长c用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s=6a;v=3a

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侧=ch ;s表=s侧+2s底;v=sh 圆锥的高用h 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3

2 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1)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2)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一、填空题:

1、小今年a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爸爸今年()岁。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 )岁

2、储存罐里原来有n元,又存入3元,现在有( )元。

3、如果x=3,那么x2=(),2x+8=()。

4、车上原来有x人,下了5人后,现在有( )人。

5、有3袋金鱼,每袋有a条鱼,一共有( )条。

6、有m个饺子,每盘装10个,可以装( )盘。

7、总价用c表示,单价用a表示,数量用x表示,写出:C=()a=()x=()

8、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是a,那么最小的一个数是( ),最大的一个数是( )

9、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58元。9a表示:

58b表示:58-a表示:9a+58b表示:

10、如果a= 45,b = 6,则9a+58b=()

二、解决问题

1、足球上白色皮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黑色皮有多少块?

2、猎豹每小时能达到110km,比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千米?

3、妈妈买了两把椅子,小椅子28元,大椅子比小椅子价格的3倍少15元。大椅子多少钱?

4、学校组织兴趣社团,绘画组有45人,合唱团的人数比绘画组人数的2倍多27人。合唱团有多少人?

5、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4倍,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6、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妈妈比小明大24岁,妈妈和小明分别多少岁?

7、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60吨,如果从甲仓库运6吨大米到乙仓库,两个仓库的大米吨数正好相等,求原来两个仓库各有大米多少吨?

8、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甲袋重多少千克?乙袋重多少千克?丙袋重多少千克?

9、一种药品降价10%后售价14.4元,原价是多少元?

10、兰花有320朵,比桃花多1/3,桃花有多少朵?

11、小东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两天正好看了10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2、桶里装有一些油,用去了60%,恰好是48千克,原来桶里装有多少千克的油?

第五部分统计与概率

1、三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表示各个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平均数:几个数量的和除以数量的个数;

中位数: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3、事情的发生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概率是1

第二种是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0

第三种是随机事件(也叫可能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概率是大于0小于1

一、填空题:

1、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上,如果纵轴用2 cm长的直条表示20 t,那么用()cm长的直条表示35 t。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统计图名称。

(1)描述某地五年粮食产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应该用()统计图。

(2)描述某个学校各年级的人数情况,应该用()统计图。

(3)描述某市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情况,应该用()统计图。

(4)只需要表示本校三~六年级人数,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5)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6)要表示本校三至六年级各年级的人数,用( )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3、简单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和()统计图。统计一天的气温变化适用()统计图。

4、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与()的关系。

5、口袋里有9张数字卡片,从中任意摸出一张。

378119416 5

(1)摸到()的可能性大。(填“奇数”或“偶数”)(2)摸到()的可能性小。(填“奇数”或“偶数”)

6、六(2)班第一小组同学踢毽子的成绩如下(单位:个):

144143135150137135161135 136148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7、青海玉树某小学三年(1)班有男生25人,平均年龄11岁,女生27人,平均年龄12岁。全班学生平均年龄是( )岁。(保留一位小数)

8、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65,其中一个数是132,另一个数是( )。

数据58,57,42,45,50,54,58的众数是(),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9、小军和小华比赛拍皮球,小军2分钟拍166下,小华3分钟拍258下,()拍得快。

10、书店前3天平均每天卖出86本书,第4天卖出的书比4天平均卖出的书少9件,第4天卖出()本书,4天一共卖出()本书。

9、有6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数的平均数是70,去掉的数是()。

11、扔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若扔100次,大约有()次正面朝上。

12、一个正方体,四个面上写着“1”,一个面上写着“2”,一个面上写着“3”。抛一次,写着()的面朝上的可能性最大,写着()的面和写着()的面朝上的可能性一样大。

二、选择

1.要反映某车间下半年每月完成生产任务的情况,应绘制()。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2.果园要清楚地表示各种果树占果树总数的百分之几,应绘制()。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3.要反映某地区2015年全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应绘制()。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4.小明连续抛一枚硬币,前4次都是反面朝上,抛第5次,()。

A.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B.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C.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一样大

5、要表示某实验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同全校学生总人数的关系,选择()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6、晴晴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图如下,从统计图上看晴晴的跳绳成绩,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越来越差

B.越来越好

C.没有变化

7、五个人踢毽子,丽丽踢了39下,明明踢了28下,华华踢了10下,另外两个人踢的下数都比明明少、比华华多。这五个人踢毽子下数的平均数()。A.大于10,小于28B.等于28 C.大于28,小于39 8、师傅和徒弟两人3天合作生产了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了232个,第二天生产了258个,第三天生产了286个,平均每人生产多少个零件?列式为()

A.(232+258+286)÷2 B.(232+258+286)÷3 C.(232+258+286)÷2÷3

三、解决问题

1.下面是刘丽和李梅两名同学上学期数学月考成绩统计表。

9月10月11月12月

刘丽100 98 90 88

李梅92 缺考96 97

(1)谁的平均成绩高一些?(2)请你根据统计表推测下一次数学月考谁的成绩高一些。

2.他们三人各想出了一个方案,决定由谁来选择节目。你同意谁的方案?为什么?

3.下面是六(3)班数学期末考试的成绩统计图。六(3)班数学期末考试的及格率为95%;成绩为“优秀”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成绩为“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

(1)根据以上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2)小凯的成绩正好是这个班的平均成绩。请你分析一下小凯的成绩属于哪个等级的可能性最大?

4.小芳每年生日都测量身高,下面是她7~15岁测量的身高与全国同龄女生标准身高对比的统计图。

(1)小芳的身高在()岁到()岁时增长的幅度最大。

(2)小芳11岁时的身高比10岁时长高了()%。(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小芳的年龄和身高()。A.成正比例B.不成比例

(4)通过图中的信息,请你给小芳提些建议。

我来答。

1.哪个月植树的棵数最多?

2.哪个月植树的棵数最少?

3.四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4.五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三、小东在9~15岁的每年生日时都测体重,下表是他每年测得的体重与全国同

再根据统计图,说说小明的体重增长情况。

东风机械厂2001年全年产值统计图

⑴平均每个季度产值()万元。⑵全年平均每月产值约()万元。

⑶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产()%。⑷第三季度比第四季度少产()%。

⑸下半年的产值占全年产值的()%。

5、完成统计表。

东新村总收入和村办企业收入统计表

6、小明从家去相距4千米远的图书馆看书和借书。从所给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图书馆呆了( )分钟,去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返回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

6元

千米。

7、下面是2006年4月某地三个药店中西药销售情况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1)这是( )统计图。

(2)中药销售额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

(3)西药销售额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

(4)康复药店中西药销售总额是()万元。

(5)东方药店西药销售额比风华药店销售额多()%。新课标第一网

8、下面是程苏六年级第一学期四次数学平时成绩和数学期末测试成绩统计图。

⑴程苏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是()分。

⑵数学学期成绩是这样算的:平时成绩的平均分×60%+期末测验成绩×40%。程苏六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学期成绩是()分。

1、下面记录的是某班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将整理数据的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甲组:98 76 80 94 88 94 75 96 87 95 98 58 100 100 95 53 92

2、

3、下表是某菜场1—12月份每500克西红柿售价情况统计表:

某菜场1—12月份西红柿售价情况统计图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4、张明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下图表示的是他放学后一小时的活动情况。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请写出你对张明的评价。(请写出详细的评价理由)

(领居家)

游戏机房

(商店)

(学校)0

4(数字前的“十”和1、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A ,请用含有字母A 的式子表示10月2日的游客人数。2、请判断哪一天人数最多?哪一天人数最少?它们相差多少人?

3、假定9月30日游客人数为120人,请在上表第三行填出每天的人数。

5、下面是甲地和乙地2005年上半年每月降水量的折线统计图。

甲、乙两地2005年上半年月降水量统计图

甲地乙地

(1)

(3)乙地六月份降水量比五月份少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4)甲、乙两地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大?相差多少毫米?

四、解决问题。

红光养殖场养鸡1500只,养鸭2200只,养鹅2500只,鸡和鸭各占养殖总数的百分之几?自己制成扇形统计图。(除不尽的,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五、口袋里有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球各1个,摸完后放回袋中,摸40次,可能摸到红球多少次?

六、某种子培育基地用A,B,C,D四种型号的小麦种子共2000粒进行发芽试验,从中选出发芽率最高的种子进行推广。通过试验得知,C型号种子的发芽率为95%,并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了甲、乙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四种型号种子粒数统计图

四种型号种子发芽粒数统计图

1.D型号种子的粒数是()粒。

2.C型号种子发芽了()粒。

3.应选哪种型号的种子进行推广?请通过计算说明。

第六部分几何与图形

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a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公式: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公式:S=πr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s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一、填空题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都是()度。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度,一个底角是()度

4、经过两点能画出()条直线,过一点可以画()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

5、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有()条,其中()最长。

6、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4CM,那么这个圆的直径是()CM,周长是()CM ,面积是()平方厘米。

7、半径是6cm的半圆的周长是()。

8、如果把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周长就会扩大到原来的()倍,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倍。

9、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

10、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1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分得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高相当于(),因为拼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就等于(),用字母表示是()

1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13、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1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长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厘米

1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高和宽都是4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16、在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

17、一个长方体框架长8 cm,宽6 cm,高4 cm,做这个框架共要( )cm铁丝,是求长方体的( );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共要( ) cm3塑料板,是求长方体的( );在里面能盛( )升水,是求( );这个盒子有( )立方米,是求( )。

18、把60升水倒入一个棱长为5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水的高度是( )分米。

1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分米。

20、用一根长188.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圆圈,所围成的圆的半径是()厘米,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22、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23、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6厘米,那么圆锥体的高是( )厘米。

24、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25、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

26、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7、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8、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同样大小的圆柱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9、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0、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 )厘米。

31、圆锥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切削掉的部分重8千克,这段圆钢重( )千克.

3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2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

34、一个棱长是4分米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后,倒入一个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的圆锥体容器里正好装满,这个圆锥体的高是( )分米。

35、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

3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37、一个直圆柱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38、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6厘米,那么圆锥体的高是( )厘米

39、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是1.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40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1、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2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3、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4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圆柱底面直径的,如果它们的高相等,那么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的( )。

46、圆锥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7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48、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是96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9、把一个体积是18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成的圆锥体积是( )立方厘米。

50、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

51、一个圆柱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和是144 cm3。圆柱的体积是()cm3,圆锥的体积是()cm3。

52、把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宽等于圆柱的()。

53、一根圆柱形钢材体积是882立方厘米,底面积是42平方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54、把一根长3米,底面半径5厘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二、解决问题:

1、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2、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在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

3、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0.6米,如果车轮平均每分钟转90周,35分钟能行多远?要通过一座560米的大桥需多少分?

4、一个三角形底边长为28厘米高为6厘米求面积

5、一个梯形上底为5厘米下底为25厘米高为6厘米求面积

6、长方体的长为5米宽12米高6米求体积

7、一列火车的机车主动轮的直径是15分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320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一种压路机滚筒,直径是1.2米,长3米,每分钟转10周,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

9、一个圆锥形的稻谷堆,量得它的底面周长为12.56米,高为1.5米,已知每立方米稻谷重750千克,这堆稻谷共重多少千克?

10、用铁皮制成一个高是5分米,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的圆柱形水桶(没有盖),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若水桶里盛满水,可装水多少千克?(1升水重1千克)

11、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米,把它截成相等的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厘米。原来这根圆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2、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占地面积为15平方米,高2米。把这堆沙铺在宽8米的路上,平均铺厚5米,能铺路多少米?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 校:钦堂中心学校 六 年 级: 级 班 学 学 数 科: 张 国强 教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本册教材分析 日期: _________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下册试卷试题(含答案)

(有答案) 一、选择题 2:3:5,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2.袋中有3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上了数字1,2,3,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摸出“1” 的可能性()摸出“3”的可能性。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3.2014年的2月份、3月份、4月份一共有()天。 A. 92 B. 89 C. 91 D. 90 4.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7 25 B. 7 8 C. 1 4 D. 7 15 5.买同样的书,应付的钱数与所买的本数()。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3∶2 ,有一面五星红旗长是150厘米,这面五星红旗的宽 是(_______)厘米。五星红旗长比宽多(_____)%。 7.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一个长10cm,宽8cm的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______)厘 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用含π的式子表示) 9.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重庆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24厘米,那么重 庆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千米。 10.48时=(________)日吨=(________)千克 11.妈妈今天给小丽10元,买本子和笔用去了10元。小丽收入10元记作+10元,用 去10元,记作(______)。 12.(1)在数轴上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比较大小: -2( )+2 (3)数轴上,0左边的数是()数。 13.在○里填上“>”、“<”或“=”。 3 5 ×0○ 3 5 3 5 × 5 2 ○ 3 5 ÷○ 14.某路口是1路公交车和2路公交车的起点站。有两辆车:1路公交车和2路公交车, 1路车10分钟一趟,2路车15分钟一趟,早上7时这两辆车同时发出第一趟车,那 么下一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__________)。 1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1分米,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π 3.14 取)。 三、作图题

六年级的数学下册必背公式.doc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式 1、圆的周长公式: (1)已知直径求周长: C = (3)半圆的周长公式: C= r ( πd π+2) (2)已知半径求周长: C = 2 πr 2、圆的面积公式: (1) 已知半径求圆的面积: S = πr 2 (2) 已知直径求圆的面积: S = π( d )2 2 (3) 已知周长求圆的面积: S = π( c ) 2 6.28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 S = c h (2)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 S = 2 πr h (3)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 S = πd h 4、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S = S 侧 + 2 S 底 (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 S = 2 π r h+ 2 π2r ( 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 S = π d h+ 2 π( d )2 2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 S = c h + 2 π ( c ) 2 6.28 5、圆柱的体积公式: V = s h ( 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V = π r 2 h ( 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V =π( d )2 h 2 (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体积: V = π ( c ) 2 h 6.28 6、圆锥的体积公式: V = 1 s h 3 ( 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 V = 1 π 2 h 3 r ( 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 1 π d ) 2 V = ( h 3 2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 V = 1 π ( c ) 2 h 3 6.28 7、复习要用公式: (1)长方体 表面积公式: S=2(ab+bh+ah) 体积公式: V = a b h = s h 棱长和公式: L= 4(a+b+h ) (2)正方体 表面积公式: S=6 a 2 体积公式: V = a 3 棱长和公式: L=12a (3)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 = ( a + b )× 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 (4)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 = 4 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 a 2 (5)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S = a h (6) 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1 a h 2 (7)梯形面积公式: S = 1 ( a + b )×h 2 ( 8)环形面积公式: S = π(R 2- r 2)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第一章负数(一) 1、题目略正数:1/2 +3 4.55 506 +2.7 负数:-5 -0.4 -3/4 -12 2、+10 -10 0 3、填空。 (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 (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2.5 -1 -1/4 3/2 +3 4、填空。 (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 1、(1)√ (2)ⅹ(3)ⅹ 2、略 3、-10.5 -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 1、(1)八 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0.8 八折720÷80%=900 成数 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 (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0.2=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税率 1、(1)120×1.5%=1.875(万元)(2)100×3%=3(万元) 2、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1.05(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元) 利率 1、6000×1×1.50%=90 2、10×3×4.75%=1.425(万元) 3、10000×5×5.32%+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36÷(5×12)=0.6(万元)=6000(元) 5、5000×0.35%=17.5 5000×(1.6%÷4)=20 5000×0.5×1.8%=45 5000×1×2%=100 5000×2×2.5%=250 5000×3×3%=450 存三年,到期可取5450元 解决问题 1、甲3000×5%=2250 乙3000-200=2800 相比较而言,甲省钱 2、甲12×4÷5=9.6 乙12×0.85=10.2 甲超市划算 3、10 12 0.2 2000 10 13.5 3.5 1750 4、32.5÷2=16.25(吨)16.25+10=26.25(吨) 练习二 2、(1)75% 七五折(2)八折(3)七折 3、(4600-3500)×3%=33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学期下册试卷试题答案---人教版

(含答案) 一、选择题 2:3:5,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2.袋中有3个相同的球,分别标上了数字1,2,3,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摸出“1” 的可能性()摸出“3”的可能性。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3.2014年的2月份、3月份、4月份一共有()天。 A. 92 B. 89 C. 91 D. 90 4.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7 25 B. 7 8 C. 1 4 D. 7 15 5.买同样的书,应付的钱数与所买的本数()。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3∶2 ,有一面五星红旗长是150厘米,这面五星红旗的宽 是(_______)厘米。五星红旗长比宽多(_____)%。 7.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一个长10cm,宽8cm的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______)厘 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用含π的式子表示) 9.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重庆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24厘米,那么重 庆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千米。 10.48时=(________)日吨=(________)千克 11.妈妈今天给小丽10元,买本子和笔用去了10元。小丽收入10元记作+10元,用 去10元,记作(______)。 12.(1)在数轴上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比较大小: -2( )+2 (3)数轴上,0左边的数是()数。 13.在○里填上“>”、“<”或“=”。 3 5 ×0○ 3 5 3 5 × 5 2 ○ 3 5 ÷○ 14.某路口是1路公交车和2路公交车的起点站。有两辆车:1路公交车和2路公交车, 1路车10分钟一趟,2路车15分钟一趟,早上7时这两辆车同时发出第一趟车,那 么下一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__________)。 1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1分米,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π 3.14 取)。 三、作图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负数 1、负数的由来: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 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 例如:-2,-5.33,-45,-2/5 正数: 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 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 5、数轴:

6、比较两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 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1/3>1/6 -1/3<-1/6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80﹪, 六折五=6.5/10=65/100=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一成=1/10=10﹪ 八成五=8.5/10=85/100=80﹪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答案【数学书18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答案【数学书18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18页 1、略 2、图(1)是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轴旋转而成的。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高是1cm。 图(2)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旋转而成的。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cm,高是2cm。 第19页 1、略 2、长:2×3.14×5=31.4(cm) 宽:20cm 21页2×3.14×5×20=628(cm2) 第22页 1、(1)1.6×0.7=1.12(m2) (2)2×3.14×3.2×5=100.48(dm2) 2、3.14×8×13+3.14×(8÷2)2=376.8(cm2) 第25页 1、75×90=6750(cm3) 2、3.14×(1÷2)2×10=7.85(m3) 26页 1、3.14×(8÷2)2×15=753.6(cm3) 1L=1000cm3 703.627页 3.l4×(6÷2)2×10=282.6(cm3)=282.6(mL) 第34页 1、1/3×19×12=76(cm3) 2、1/3×3.14×(4÷2)2×5×7.8≈163(g) 37页 1、第1、2、6幅图是圆柱。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相同;圆柱的侧面是曲面,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圆柱有无数条高。 第3、4、5幅图是圆锥。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圆锥只有一条高。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通过把它转化成长方体导出的;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经过试验导出的。 3、(1)3.14×10×20+3.14×(10÷2)2×2=785(cm2) (2)3.14×(10÷2)2×20=1570(cm3)=1570(mL)=1.57(L) 1.5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答案【数学书18-3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目标的表述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即把课程目标分成“总目标”、“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以及“学段目标”三个部分展开。“总目标”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也可以称为数学课程的四个具体目标;“学段目标”分三个学段叙述,每个学段也按照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具体目标展开。 一:第二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树附后)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巧;理解估算的意义;能解简单的方程。 2、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了解确定物体位置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在数学思考方面: 1、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与结果。 4、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在问题解决方面:

1、尝试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 解决。 2、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在情感态度方面: 1、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 值。 4、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二:第十二册课程目标:(知识树附后)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

2018最新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负数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生活与百分数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四单元比例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1 数与代数 2 图形与几何 3 统计与概率 4 数学思考 5 综合与实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92,合格率为97.4%,优秀率为52.7%。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每4年有一次闰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 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及答案(标准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人教版教材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 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测评卷1 2.分类测评卷(三) 2.第二单元测评卷1 3.阶段测评卷(四) 3.第三单元测评卷1 4.分类测评卷(五) 4.阶段测评卷1 5.分类测评卷(六) 5.第四单元测评卷1 6.分类测评卷(七) 6.期中测评卷(一)1 7.期末测评卷(一) 7.期中测评卷(二)18.期末测评卷(二) 8.期中测评卷(三)19.期末测评卷(三) 9.第五单元测评卷20.期末测评卷(四) 10.分类测评卷(一)21.期末测评卷(五) 11.分类测评卷(二) 22.期末测评卷(六)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 (RJ 版) 一、填空。(28 分) 第一单元测评卷 (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姓名: 得分: 1.像-3,-2.4,- 2 ……这样的数叫做( ),像+15,23,1600……这样 3 的数叫做( ),其中- 2 读作( ),+15 读作( )。 3 2. 在直线上表示数时,所有的负数都在 0 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在 0的( )边。 3.一个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个数是( )。 4.所有的负数都比 0( ),所有的正数都比 0( ),负数都比正数 ( )。 5.写出点 A 、B 、C 、D 、O 、M 所表示的数。 点 A 表示( ),点 B 表示( ),点 C 表示( ),点 D 表示( ),点 O 表示( ) , 点 M 表示( ) 。 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 6.大于-1 小于+2 的整数有( )个,它们分别是( )。 7.写出下面温度计上表示的度数。 ( )℃ ( )℃ ( )℃ 8. 某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国庆期间吸纳存款 150 万元,记作( )万元,支出现金 60 万元,记作( )万元。 9.如果用+88 表示股指上涨 88 个点,那么下跌 29 个点应记作( ),下跌 95 个点应记作( )。 10.在直线上,从表示 0 的点出发,向右移动 8 个单位长度到点 A ,点 A 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 0 的点出发,向左移动 5 个单位长度到点 B ,点 B 表示的数是(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0 分) 1

课本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答案

课本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答案 第1章 ?第4页做一做答案 ?1、-18℃温度低。 2、-7读作负七; 2.5读作二点五; +4/5读作正五分之四; 0读作零; -5.2读作负五点二; -1/3作负三分之一; +41读作正四十一。 正数:2.5,+号,+41; 负数:-7,-5.2,-3。 ?练习一答案 ?1、+126(或126) -150 2、悉尼时间:+2时; 伦敦时间:-8时。 3、(1)+5(或5)-8 (2)+1.5(或1.5)-3 (3)-3 4、A(-7) B(-4) C(-1) D(3) E(6) 5、+8844.43(或8844. 43) -155 6、+2000 -2000 -100 -400 -800 -1000 -2000 余额:5200+2000-2000-100-400-800-1000-2000=900(元) 7、略 8、30 10 -5 0 ?第2章 ?第8页做一做答案 ?52.00 73.50 30.80 ?第9页做一做答案 ?15000÷(1+20%)=12500(人次) ?第10页做一做答案

?(5000-3500)×3%=45(元) ?第11页做一做答案 ?利息:8000×4.75%×5=1900(元) 取回的钱:8000+1900=9900(元) ?第12页做一做答案 ?(1)在A商场买:120-40=80(元) 在B商场买:120×60%=72(元) (2)80>72,选择B商场更省钱。 ?练习二答案 ?1、(1)1.5×50%=o. 75(元) 2.4×50%=1.2(元) 1×50%=0.5(元) 3×50%=1.5(元) (2)答案不唯一,如:3÷0.75=4(个),可以买4个原价是1.5元的面包。 2、120×80%=96(元) 80×80%=64(元) 400×80%=320(元) 180×80%=144(元) 3、9.6÷(1-80%) =48(元) 4、2.8×(1+30%)=3.64(万吨) 5、1.3÷(1+30%)=1(万辆) 6、300×3%=9(元) 7、100×25%=25(元) 8、2000×1%=20(元) 9、分析:存期为半年,年利率为2. 80%。 解答:3000×2. 80%×1/2+3000=3042(元) 10、(3000-800)×20%=440(元) 11、(1) 32万元-320000元 320000×96%=307200(元) (2)307200×1.5%=4608(元) 12、1万元=10000元 国债:10000×4. 5%×3=1350(元) 理财产品: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整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第一单元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小于0;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大于0。 第二单元百分数 1.折扣 几折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 折扣=现价÷原价 2.成数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 3.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4.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本金=利息÷利率÷存期 利率=利息÷本金÷存期 存期=利息÷本金÷利率 本息和=本金+利息 本息和=本金×(1+利率×存期)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1.圆柱体 (1)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Ch=πdh=2πrh (2)求圆柱表面积的步骤: ①圆柱侧面积 S 侧 =Ch=πdh=2πrh ②圆柱的底面积 S 底 =πr2 ③圆柱表面积S 表 =S 侧 +2S 底 (3)圆柱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柱 =Sh=π r2h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 h=V 柱÷S 底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 S 底=V 柱÷h 2.圆锥体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3 1 V 锥=3 1 V 柱=3 1Sh=3 1πr2h 圆锥的高=体积÷底面积×3 h=V 锥÷S 底×3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高×3 S 底=V 锥 ÷h ×3 第四单元 比例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已知X ×Y=Z , 如果X 一定,则Z 和Y 成正比例,即Z ÷Y=X(一定); 如果Y 一定,则Z 和X 成正比例,即Z ÷X=Y(一定); 如果Z 一定,则X 和Y 成反比例,即X ×Y=Z(一定)。 3.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第五单元 鸽巢问题(抽屉原理) 物品数÷抽屉数=商……余数,至少数= 商+1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分析: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要求: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课时安排: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 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长沙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长沙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长沙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课本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答案讲解学习

课本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答案

课本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答案 第1章 ?第4页做一做答案 ? 1、-18℃温度低。 ? 2、-7读作负七; ? 2.5读作二点五; ? +4/5读作正五分之四; ? 0读作零; ? -5.2读作负五点二; ? -1/3作负三分之一; ? +41读作正四十一。 ? 正数:2.5,+号,+41; ? 负数:-7,-5.2,-3。 ? ?练习一答案 ? 1、+126(或126) -150 ? ? 2、悉尼时间:+2时; ? 伦敦时间:-8时。 ? ? 3、(1)+5(或5)-8 ? (2)+1.5(或1.5)-3 ? (3)-3

? ? 4、A(-7) B(-4) C(-1) D(3) E(6) ? ? 5、+8844.43(或8844. 43) -155 ? ? 6、+2000 -2000 -100 ? -400 -800 -1000 -2000 ? 余额:5200+2000-2000-100-400-800-1000-2000=900(元)? ? 7、略 ? ? 8、30 10 -5 0 ? ? 第2章 ? ?第8页做一做答案 ?52.00 73.50 30.80 ?第9页做一做答案 ?15000÷(1+20%)=12500(人次) ?第10页做一做答案 ?(5000-3500)×3%=45(元) ?第11页做一做答案 ? 利息:8000×4.75%×5=1900(元) ? 取回的钱:8000+1900=9900(元) ? ?第12页做一做答案

(1)在A商场买:120-40=80(元) ? 在B商场买:120×60%=72(元) ? (2)80>72,选择B商场更省钱。 ? ?练习二答案 ? 1、(1)1.5×50%=o. 75(元) ? 2.4×50%=1.2(元) ? 1×50%=0.5(元) ? 3×50%=1.5(元) ? (2)答案不唯一,如:3÷0.75=4(个),可以买4个原价是1.5元的面包。? ? 2、120×80%=96(元) ? 80×80%=64(元) ? 400×80%=320(元) ? 180×80%=144(元) ? ? 3、9.6÷(1-80%) =48(元) ? ? 4、2.8×(1+30%)=3.64(万吨) ? ? 5、1.3÷(1+30%)=1(万辆) ? ? 6、300×3%=9(元)

六年级数学下册必背公式

六年级数学下册公式 1、圆的周长公式: (1)已知直径求周长:C = π d (2)已知半径求周长:C = 2 π r 2、圆的面积公式: (1) 已知半径求圆的面积:S = π r 2 (2) 已知直径求圆的面积:S = π(d÷2)2 (3) 已知周长求圆的面积:S = π ( c÷π÷2 )2 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S = c h (2)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S = 2 π r h (3)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S = π d h 4、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 = S侧+ 2 S底 (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2 π r h + 2 π r2(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π d h + 2 π ( d÷2)2(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S = c h + 2 π ( c÷π÷2)2 5、圆柱的体积公式:V = s h (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r 2 h (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 d÷2 )2h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体积:V = π ( c÷π÷2)2 h

1s h 6、圆锥的体积公式:V = 3 1π r 2 h (1)已知半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 3 1π ( d÷2 )2 h (2)已知直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 3 1π ( c÷π÷2 )2 h (3)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V = 3 7、复习要用公式: (1)长方体体积公式:V = a b h V = s h (2)正方体体积公式:V = a 3 (3)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 = ( a + b )×2 (4)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 = 4 a (5)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 = a h 1a h (6)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2 1( a + b )×h (7)梯形面积公式:S = 2 (8)环形面积公式:S = π R2-π r 2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三、四、六 单元教材培训材料 胶南实验小学分校曲振华 总说明 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科书,本册把教学内容编排成六个单元,前五个单元教学新知识,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和任务。第六单元是总复习,将小学阶段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明晰学习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总体来说,本册教材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具有创新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知识的呈现方式 本册教材中的百分数的应用、圆柱与圆锥、比例、比例尺及统计的知识在传统教材中都有,知识点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编排时,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了学习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 1.创新的知识结构 如圆柱和圆锥知识的学习,教材也改变了传统教材的编排思路,将圆柱和圆锥编排到一起,先认识圆柱和圆锥,再学圆柱的表面积,最后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样,突出知识的本质。又如,传统教材是先学习比例尺,再学习正反比例的知识;而本册教材是先学习正反比例的知识后再学习比例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促进知识的迁移。 2.突出学习方法 例如百分数应用的编排,传统教材当中安排了多个例题,一个一个地为学生讲解。本册教材在编排时,将一步的乘除法编排到一起,两步的乘除法编排到一起,目的是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都先找单

位“1”,理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只不过已知的条件与问题不同而已。这样编排更有利于学生比较学习,同时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 二、总复习的编排 总复习改变了传统教材中为复习而大量练习的特点,真正体现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时少,统筹科学地安排好时间。由于小学数学的课时较传统教学时少了,而学习的内容并没有减少,尤其是这一个学期要将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回顾与整理。时间更为紧张。因此,学期初要科学安排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适当把握教学目标,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材呈现的知识面已经很宽泛了,教师不需再向外扩展,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材所提示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 以下是第一、三、四、六单元的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二) 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与分数知识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在六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百分数(一)单元,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生活中百分数可以说随处可见,学生又有着丰富的生活基础。本单元在知识的编排及情境的选择上都是立足于此基础之上。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份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整数【正数、0、负数】 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表示。0 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零上4 摄氏度记作+4℃;零下4 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 也可以写成4。 四、像+4、19、+8844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 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 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二、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b/a(b≠0) 三、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四、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七、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1 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八、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九、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致的,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分和约分。

(通用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所有数学公式和概念素材 新人教版

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