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 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耐药率高,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孢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西丁、复合磺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大于75%,按照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的临床应用;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沙星、氨曲南耐药率低,可选作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哌拉西林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头孢呋辛、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他啶、复合磺胺、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奇异变形杆菌的治疗用药。

革兰氏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较差,阿米卡星、左氧沙星对我院目标致病菌的敏感性较高,可根据耐药率高低,谨慎选择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其临床耐药范围在医院扩散。作为特殊管理的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达66%,应严格控制特殊管理的抗菌药物的使用。

注:---代表不检测或无数据

三.应对措施

1.严格控制其耐药率较高的哌拉西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临床用药应严可靠参照药敏结果及病原学检查结果。

2.抗菌药物可轮换使用,降低单一方案的耐药性,恢复初始抗菌药物治疗价值,以减少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

3.临床应加强对亚胺培南的耐药趋势监测,避免其在院内扩散而发生院内感染。

四.讨论

随着我院新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加强了对细菌耐药监测管理,2013年第三季度各科室送检标本较上季度规范,数量明显提高,送检及时,分类清晰,但是阳性率还是较低,阳性率低的原因可能是采集标本不正确或病人带菌率低。尿液、大便阳性率最低,可加强检验人员的专业训练。由于标本数量有限,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临床医师在诊疗工作中宜结合实际情况,同时参照相关的规范、指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38题)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试题(38题) 一、单项选择(7题) 二、多项选择(10题) 三、填空题(10题) 四、判断题(6题) 五、简答题(5题) 一、单项选择(5题)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 A 应穿隔离衣B应当实施手卫生 C 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D 以上都不对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 A 可同时收治不同耐药菌感染病人 B 不必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经患者同意可挂隔离标识 3、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 是错误的?(D) A 及时脱去手套 B 及时脱去隔离衣 C 及时进行手卫生 D 以上都无必要

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D)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D多重耐药菌(MRSA) 6、对确诊或疑似的MDRO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那种隔离措施( A ) A 接触隔离 B 空气隔离 C 飞沫隔离 D 消毒隔离 7、《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什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 A ) A.《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B.《消毒管理办法》 C.《传染病防治法》 D.《执业医师法》 二、多项选择(10题) 1、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 患者的哪些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ABCDE) A 溃烂面 B 血液和体液 C 分泌物 D 伤口 E 正常皮肤 2、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AB)

2018年全国医疗机构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报告(三级医院+二级医院)

2018年全国医疗机构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报告2018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共有1429所医院,其中上报数据医院共1425所。上报数据的成员单位中二级医院381所,三级医院1044所;经过数据审核,纳入数据分析的医院共有1353所,其中二级医院349所,占25.8%,三级医院1004所,占74.2%。 本报告来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的监测数据,以保留同一患者相同细菌第一株的原则剔除重复菌株后,2018年纳入分析的细菌总数为32343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4%(952023/3234372),革兰阴性菌占70.6%(2282349/3234372)。 革兰阳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09801株(占革兰阳性菌32.5%)、肺炎链球菌101534株(占革兰阳性菌10.7%)、表皮葡萄球菌99630株(占革兰阳性菌10.5%)、屎肠球菌91788株(占革兰阳性菌9.6%)和粪肠球菌90196株(占革兰阳性菌9.5%)。 革兰阴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660261株(占革兰阴性菌28.9%)、肺炎克雷伯菌465322株(占革兰阴性菌20.4%)、铜绿假单胞菌283222株(占革兰阴性菌12.4%)、鲍曼不动杆菌227091株(占革兰阴性菌9.9%)和阴沟肠杆菌90329株(占革兰阴性菌4.0%)。 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340920株,占41.5%)、尿标本(608667株,占18.8%)和血标本(296052株,占9.2%)。 抗菌药物敏感性判断采用CLSI2017标准,按全国及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全国平均检出率为30.9%,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 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第三季度主要标本类型分布情况 临床常见前几位病原菌 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菌株类型构成情况(%

.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头抱他啶耐药率高,应 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抱吡肟、 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抱唑林、头抱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头抱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 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 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抱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抱西丁、头抱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抱他啶、环丙沙星、头抱吡肟、头抱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抱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 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抱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抱西丁、复合磺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的耐药率大于75%按照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的临床应用;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头抱他啶、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抱吡肟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沙星、氨曲南耐药率低,可选作

最新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考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2分) 1.我院感染监测主要以(B )标本为主 A.血 B. 痰 C. 尿D .伤口分泌物 2.下列哪类抗生素不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C ) A.青霉素类 B. 碳青霉烯类 C.大环内酯类 D. 单环内酰胺类 3.喹诺酮类抗生素除(A)系统外,不能作为其他系统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 泌尿 B. 呼吸 C.神经 D.骨科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指对以下哪种抗生素耐药(B ) A.红霉素 B.苯唑西林 C.青霉素 D. 庆大霉素 5.以下哪种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天然耐药(C ) A.庆大霉素 B.头孢类抗生素 C.氨曲南 D.环丙沙星 6.下列哪项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且必须保温、不需要冷藏(D ) A.痰 B.伤口分泌物 C.穿刺液 D.脑脊液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80分) 1、如何发现(诊断)MRSA?(A、B、C、D) A新入院感染病人常规送标本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区别耐药菌是患者来时既有还是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 C、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D、早期检出带菌者、严密监测高危人群。 2、早期发现MRSA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B、C、D) 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3、MRSA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A、B、C、D) 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4、预防和控制MRSA的传播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A、B、C、D)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5、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正确的是?(A、B、C) A、应对感染MRSA病人采取单间或床单位隔离,床单位隔离患者在床边挂“MDRO 感染标识牌”。 B、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感染病房。 C、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 D、MRSA肺炎或呼吸道定植者应立即转科或转院。 6、MRSA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B、C、D)

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_

China Licensed Pharmacist Mar.2016,Vol.13No.3 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成员单位共有1427所医院,其中上报数据医院共1338所。上报数据的成员单位中二级医院359所,三级医院979所;经过数据审核,纳入数据分析的医院共有1143所,其中二级医院272所,占纳入数据分析医院总数的23.8%,三级医院871所,占76.2%。 2015年度监测时限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此期间上报非重复细菌总数为240078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95066株(占28.9%),革兰阴性菌1705720株(占71.1%)。 革兰阳性菌排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3758株(占32.2%),表皮葡萄球菌88593株(占12.8%),粪肠球菌67432株(占9.7%),肺炎链球菌64791株(占9.3%)和屎肠球菌61961株(占8.9%)。 革兰阴性菌排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510140株(占29.9%),肺炎克雷伯菌336829株(占19.8%),铜绿假单胞菌219630株(占12.9%),鲍曼不动杆菌183178株(占10.7%),阴沟肠杆菌73136株(占4.3%)。 位居前三位标本来源的分别为痰标本993205株(占41.4%)、尿标本372161株(占15.6%)和血标本224481株(占9.4%)。 重要与特殊耐药菌检出率根据CLSI2014标准按全国及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 MRSA全国检出率为35.8%,各地区MRSA检出率为20.3%~47.0%,其中上海市最高,为47.0%,山西省最低,为20.3%(图1)。 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 MRCNS全国检出率为79.4%,各地区MRCNS 检出率为66.1%~84.3%,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高,为84.3%,海南省最低,为66.1%(图2)。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和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日前发布了《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现予全文刊登,以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 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2015年12月12日 doi:10.3969/j.issn.1672-5433.2016.03.001 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 Report2015 Committee of Experts on Rational Drug Use,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R.China, 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2014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 院感科检验科药学部 2014年7-9月份共监测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80例次,涉及22个科室。检出多重耐药菌96 株(含重复送检),占全院送检有临床意义的细菌总数阳性比例的16.45%,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其中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17株,占多耐菌株的17.71%。 一、多重耐药菌分离通报 2014年7月至9月共计分离多重耐药菌71株。主要分布在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等。 二、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株标本分布 表一:2014年第三季度前五位多耐菌株标本统计 细菌名称 标本名称 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引流液脓液其他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1 15 2 1

三、多重耐药菌中发生院内感染科室分布 表二:2014年第三季度多耐院内感染菌种及感染部位科室统计 图二、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 四、多重耐药菌病例用药合理性情况 本季度共审核使用抗菌药物的多耐病例70份,其中用药合理病例66份,用药合理率为94.29%。病程中对多重耐药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分析记录的病例57份,记录合格率81.43%。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前期用药与药敏结果不一致,未做具体分析,也未更改用药,(2)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

种(万古霉素)作局部用药。记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未记录培养结果和用药情况、更改用药未记录分析、对多重耐药菌的性质未做具体分析(考虑为致病菌、定植菌或污染菌)。 表三: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原因和或记录存在问题 五、多重耐药菌患者临床科室管理存在问题: 1、第三季度多耐患者临床管理经督查仍存在许多问题,涉及科室有脑外、心胸、肝胆、骨二、泌外、肾内、东呼吸、西呼吸、东心血管、消化、内分泌、血液肿瘤、东神内、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皮肤、微生物等18个科室。主要存在问题: (1)不能及时开立隔离医嘱;不能及时上报多耐报告卡; (2)抗菌药物使用、多耐培养结果无分析记录; (3)多重耐药患者解除隔离未进行讨论; (4)多耐患者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无隔离标识等); (5)MDRO定植或感染患者,转科、转院、出院时,未在转科交接单或出院小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一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一)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每题5分,共25分) 1、我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3、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床头应挂(蓝色隔离标识)及病历牌上贴(接触隔离标识)。 4、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5、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25分)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 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 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3、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是错误的?(D) A 及时脱去手套 B 及时脱去隔离衣 C 及时进行手卫生 D 以上都无必要 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 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D)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D多重耐药菌(MRSA) 三、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 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 B C D ) 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 A B C D ) 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完整版)多重耐药菌试卷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培训试题 姓名专业时间:得分 一、填空题:(60分,每空5分) 1、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在、隔离房间门上或患者的床头卡贴色接触隔离标识。 2、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应送检相应的,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3、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于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并通知科室护士长。根据微生物学药敏结果选择抗菌治疗。 4、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转出后,需向下一个科室说明患者感染情况,电话告知院感管理科。 5、科室短时间内怀疑发生2例或以上同种病原体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须立即汇报、、监控医生,同时电话上报。 6、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但不能与、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的伤口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二、单选题(每题4分,共32分)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洗手 C、合理使用抗菌素 D、隔离传染病人 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标准预防+接触传播 B、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C、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D、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A、30% B、40% C、50% D、75% 4、对多重耐药菌解除隔离的病原学检查要求是()送检标本阴性。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5、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准确的是()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ESBLs D、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6、治疗肠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是首选的方案( ) A、替加环素+多粘菌素 B、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

2018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检测分析及对策报告8221

2018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分析及对策报告 药学部实验医学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 为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预警工作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结合药学部、实验医学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三方联合统计分析的2018年4月—2018年6月分离出的我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供临床选药时参考,并遵循下列原则。 (一)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三)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一、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分离细菌及其分布 本院2018年第二季度各科室共送检2638份标本,包含2594份一般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44份支原体培养,各科室送检标本数量

及标本类型分布详见表1。从上述标本中分离得到菌株569株,总阳性率21.57%。其中革兰阳性菌126株,占22.14%;革兰阴性菌443株,占77.86%;569株分离菌中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6.01%)、大肠埃希菌(17.75%)、肺炎克雷伯菌(12.83%)、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8.08%)、肠球菌(5.8%)、金黄色葡萄球菌(4.92%)、流感嗜血杆菌(3.69%)、奇异变形杆菌(2.28%)、阴沟肠杆菌(2.1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11%)。各个分离菌数量及比例详见表2。 表1 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送检标本分布 标本类型份数比例(%)标本类型份数比例(%) 静脉血808 30.63% 分泌物194 7.35% 尿液444 16.83% 粪便95 3.60% 痰液895 33.93% 其他83 3.15% 咽拭子119 4.51% 表2 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标本分离菌株分布 细菌名称数量构成比(%) 铜绿假单胞菌148 26.01 大肠埃希菌101 17.75 肺炎克雷伯菌73 12.83 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46 8.08 肠球菌33 5.80 金黄色葡萄球菌28 4.92 流感嗜血杆菌21 3.69 奇异变形杆菌13 2.28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试题及答案(三)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 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没必要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3、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是错误的?() A 及时脱去手套 B 及时脱去隔离衣 C 及时进行手卫生 D 以上都无必要 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5、以下多重耐药菌与代码不正确的是哪一个()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D多重耐药菌(MRSA) 6、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B、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C、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7、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是:() A 、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菌素C、洗手D、隔离传染病人 8、多重耐药菌的接触隔离标识为() A、蓝色 B、粉色 C 、黄色D、红色 9、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穿() A、隔离衣 B、防护服 C、清洁的衣服 D、普通的衣服

2016年上半年细菌耐药监测分析报告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汉川市人民医院 2016 年上半年细菌耐药监测统计分析
随着我院就诊病人不断的增加,疾病谱不断的扩大,细菌耐药现象逐渐加重, 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挑战。检验科 2015 年至 2016 年度,在院领导的重视下, 为满足医院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科室更是大力加强业务能力提升,着重加强微生 物室新技术的引入,新设备的投入,持续派出科室骨干人员参与微生物学习班、 上级医院进修等一系列业务提升方式,我科目前微生物的业务范围,检验水平都 得到极大提高。根据医院统计数据,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大幅提高,送检标本合格 率也不断提升。检验科在 2016 年上半年,微生物及药敏实验送检率、阳性标本 检出率均大幅提升。
对比 2015 年,在致病菌检出数量及检出率的不断持续提升的趋势下,我院 主要感染致病菌的种类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的大幅增 加,其中以重症医学科尤为严重,其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占全院检出已超过 70%, 在三级医院占院感前三位的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分离率上半年 也在增加,并出现了多重耐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我院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 用及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考验。
检验科对 2016 年上半年(1-6 月)细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 比 2015 年的细菌耐药情况,做出此报告,希望能对提高临床初期经验用药的成 功率有所帮助,同时,对全院全面的抗生素使用规范提供一份有科学价值的参考 依据,并针对目前的耐药现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尽可能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 菌的产生和流行传播,有效帮助耐药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及治愈率。
监测时间: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 监测范围:所有来我院就诊的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身上分离到的细菌(剔 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即当同一患者连续多次从同一部位分离到相同 的细菌时,只将其第一次分离到的那株细菌纳入监测范围)。 判断标准:抗微生物药物敏感实验的执行标准,根据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 会(CLSI)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标准文件 M02-A12,M07-A10 和 M11-A8 [2016 年 1 月更新版本]
word 版 整理

2019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2019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本报告来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的监测数据,以保留同一患者相同细菌第一株的原则剔除重复菌株后,2019年纳入分析的细菌总数为35284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6%(1043535/3528471),革兰阴性菌占70.4%(2484936/3528471)。 革兰阳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337039株(占革兰阳性菌32.3%); 肺炎链球菌113136株(占革兰阳性菌10.8%); 屎肠球菌105437株(占革兰阳性菌10.1%); 表皮葡萄球菌103173株(占革兰阳性菌9.9%); 粪肠球菌98418株(占革兰阳性菌9.4%)。 革兰阴性菌分离率排名前五位 大肠埃希菌707968株(占革兰阴性菌28.5%); 肺炎克雷伯菌503230株(占革兰阴性菌20.3%); 铜绿假单胞菌299318株(占革兰阴性菌12.0%); 鲍曼不动杆菌239890株(占革兰阴性菌9.7%); 流感嗜血杆菌129086株(占革兰阴性菌5.2%)。 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标本(1462853株,占41.5%)、尿标本(673824株,占19.1%)和血标本(320002株,占9.1%)。 抗菌药物敏感性判断采用CLSI2018标准,按全国及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全国平均检出率为30.2%,较2018年下降0.7个百分点;MRSA检出率地区间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江苏省最高,为45.5%,山西省最低,为16.5%(图1)。 图1 不同地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情况 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 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全国平均检出率为75.4%,较2018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MRCNS检出率地区间有一定差别,其中陕西省最高,为80%,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低,为58.7%(图2),总体耐药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图2 不同地区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情况

多重耐药菌试题

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知识考试题 2012.8 一、单选题 1.在我院2011年医院感染监测中分离占首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为( C ) A.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 C.鲍曼不动杆菌 D.肺炎克雷伯菌 2.我愿医院感染监测主要以( B )标本为主 A.血 B. 痰 C. 尿 D .伤口分泌物 3.下列哪类抗生素不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C ) A.青霉素类 B. 碳青霉烯类 C.大环内酯类 D. 单环内酰胺类 4.卫生部及我院医院感染监测中耐药率均低于30%的抗生素是( D ) A.环丙沙星 B. 阿米卡星 C.亚胺培南 D.头孢哌酮/舒巴坦 5.2011年我院医院感染在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监测中,到目前为止未发现耐药的抗生素是(A) A.万古霉素 B. 环丙沙星 C.红霉素 D.苯唑西林 6.喹诺酮类抗生素除( A)系统外,不能作为其他系统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 泌尿 B. 呼吸 C.神经 D.骨科 7.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指对以下哪种抗生素耐药( B ) A.红霉素 B.苯唑西林 C.青霉素 D. 庆大霉素 8.以下哪种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天然耐药( C ) A.庆大霉素 B.头孢类抗生素 C.氨曲南 D.环丙沙星 9.下列哪种抗生素是卫生部及我院列入特殊使用类抗生素( C ) A.头孢他啶 B.环丙沙星 C.头孢吡肟 D.复方新诺明 10.下列哪项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且必须保温、不需要冷藏( D ) A.痰 B.伤口分泌物 C.穿刺液 D.脑脊液 二、多选题

1、如何发现(诊断)MRSA?(A、B、C、D) A新入院感染病人常规送标本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区别耐药菌是患者来时既有还是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 C、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D、早期检出带菌者、严密监测高危人群。 2、早期发现MRSA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A、B、C、D) 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3、MRSA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A、B、C、D) 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4、预防和控制MRSA的传播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A、B、C、D)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5、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正确的是?(A、B、C) A、应对感染MRSA病人采取单间或床单位隔离,床单位隔离患者在床边挂“MDRO 感染标识牌”。 B、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感染病房。 C、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 D、 MRSA肺炎或呼吸道定植者应立即转科或转院。 6、MRSA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A、B、C、D)

细菌耐药监测总结

2012年细菌耐药检测情况总结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2009年第38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临床微生物监测与细菌耐药工作,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为此,检验科对今后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出如下参考意见: 1、根据相关规定要求: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2、根据2012年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全年细菌检出数80株,其中占细菌检出率前五位的细菌分别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8.7%)、肺炎克雷伯菌(17.5%)、铜绿假单胞菌(15%)、阴沟肠杆菌(8.7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该5种检出菌的检出率为74.95%,基本可以反应出我院常见致病菌的情况,总数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该5种细菌也是我们主要监测的目标细菌。

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我院临床感染细菌检出率中最高,分别为28.7%与17.5%。两种细菌都属于肠杆菌科,临床分离菌株易产生超广谱β- 内酰胺(ESBLs)。产生ESBLs的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临床上可能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氨曲南治疗无效。我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耐药性都很高,而对于加有β- 内酰胺抑制剂(舒巴坦、他唑巴坦)的复方制剂基本都敏感。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和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60%,对三、四代头孢的耐药率为30%以上,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1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在28%左右。因此,临床主要考虑该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时,选择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慎重,尽可能参照药敏试验结果。 4、2012年全年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占到细菌总检出率的15%,对青霉素和一、二代头孢类普遍耐药,其中对三代耐药50%以上,但对头孢他啶100%敏感,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为9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敏感,在临床用药中可以选择。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含β- 内酰胺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耐药率也都达到30%以上,部分达到5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 5、2012年检出的阴沟杆菌占到总检出率的8.75%,对一、二代头孢和头孢西丁基本耐药,对三代头孢35%左右耐药,对四代头孢27%左右耐药。 6、2012年全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率为5%,检出率虽不高,但对药

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成员单位共有1 427所医院,其中上报数据医院共1 338所。上报数据的成员单位中二级医院359所,三级医院979所;经过数据审核,纳入数据分析的医院共有1 143 所,其中二级医院272所,占纳入数据分析医院总数的23.8 %,三级医院871 所,占76.2 %。 2015年度监测时限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此期间上报非重复细菌总数为2 400 78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95 066株(占28.9%),革兰阴性菌1 705 720株(占71.1%)。 革兰阳性菌排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3 758株(占32.2 %),表皮葡萄球菌88 593株(占12.8%),粪肠球菌67 432株(占9.7%),肺炎链球菌64 791株(占9.3%)和屎肠球菌61 961株(占8.9%)。 革兰阴性菌排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510 140株(占29.9%),肺炎克雷伯菌336 829株(占19.8%),铜绿假单胞菌219 630株(占12.9%),鲍曼不动杆菌183 178株(占10.7%),阴沟肠杆菌73 136株(占4.3%)。 位居前三位标本来源的分别为痰标本993 205 株(占41.4%)、尿标本372 161株(占15.6%)和血标本224 481株(占9.4%)。 重要与特殊耐药菌检出率根据CLSI 2014标准按全国及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全国检出率为35.8%,各省MRSA 检出率为20.3%~47.0%,其中上海市最高,为47.0%,山西省最低,为20.3%(图1)。 图1. 不同地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情况 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 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 全国检出率为79.4%,各省MRCNS 检出率为66.1%~84.3%,其中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最高,为84.3%,海南省最低,为66.1%(图2)。 图2. 不同地区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情况 三、粪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 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全国为0.8%,各省粪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2.4%,均处于很低水平,其中甘肃省最高,为2.4%,青海省最低,为0%(图3)。 百 分 率 % 百 分 率 %

多重耐药菌试题1

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考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医院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等。 2、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3、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者或定植者,进行隔离的标识颜色是:。 4、抗菌药物分为、、、、和。 二、多选题 1、早期发现MODR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包含:() A、外院转入者。 B、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 者。 C、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 药物治疗的患者。 2、MODR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 A、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 B、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 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24 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 例报告卡》。 D、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正确的是?() A、应对感染MODR病人采取单间或床单位隔离,床单位隔离患者在床边 挂“MDRO感染标识牌”。 B、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感染病房。 C、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 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 D、MODR肺炎或呼吸道定植者应立即转科或转院。 4、MODR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

A、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 物质时应戴手套。C、戴口罩、面罩、护目镜:患者飞沫可能喷溅到面部时。 D、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 5、预防和控制MODR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正确的是:() A、医院内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前,要先留取标本送培养. B、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C、当病区出现多重耐药菌株,检查其他患者所用的抗菌药物,必要时停用 可促进这些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药物。 D、治疗MODR感染病人首选高级抗菌药物。 三、简单题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你科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你应怎么样做?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 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耐药率高,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孢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孢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