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人教A版 必修一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训练题 (1)-200711(解析版)

高中数学人教A版 必修一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训练题 (1)-200711(解析版)

高中数学人教A版 必修一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训练题 (1)-200711(解析版)
高中数学人教A版 必修一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训练题 (1)-200711(解析版)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训练题 (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0分)

1.设函数f(x)={(x+1)4,x>1

√x

3+1,x≤1,则当0

(x))表达式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

大值为

A. 32

B. 4

C. 24

D. 6

2.已知函数f(x+2)是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f(x)在(2,+∞)上单调递减,则不等式f(ln x)?f(1)<

0的解集是()

A. (0,1)∪(3,+∞)

B. (1,3)

C. (0,e)∪(e3,+∞)

D. (e,e3)

3.将函数f(x)=2sin(x+π

6

)的图象上各点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图象

向左平移π

3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g(x)的图象,则()

A. g(x)=2sin1

2x B. g(x)=2sin(1

2

x+π

3

)

C. g(x)=2sin(2x?π

6) D. g(x)=2sin(2x+5π

6

)

4.若f(x)为奇函数,当x>0时,f(x)=log1

2

x,则f(f(4))=

A. 1

B. ?1

C. 2

D. ?2

5.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

A. y=xsin x

B. y=x+sin x

C. y=sinx

x D. y=x

sinx

6.设函数f(x)=x2+2cosx,x∈[?1,1],则不等式f(x?1)>f(2x)的解集为()

A. (?1

3,1) B. [0,1

3

) C. (1

3

,1

2

] D. [0,1

2

]

7.已知f(x)={?1+log2(?2x),x<0,

g(x),x>0为奇函数,则f(g

(2))+g(f(?8))=

A. 2+log23

B. 1

C. 0

D. ?log23

8.已知函数y=f(x),其导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f(x)()

A. 在(?∞,0)上为减函数

B. 在x=1处取极小值

C. 在x=2处取极大值

D. 在上为减函数

9.已知f(x)是定义在R上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当0≤x≤1时,f(x)=x2,如果直线y=x+a与

曲线y=f(x)恰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a的值为()

A. 2k(k ∈Z)

B. 2k 或2k ?1

4(k ∈Z) C. 0

D. 2k 或2k +1

4(k ∈Z)

10. 已知函数f (x )=

3x ?3?x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x )是奇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

B. f (x )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

C. f (x )是奇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

D. f (x )是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

11. 已知函数f(x)={?1

x ,x <0,

g(2x)?1,x ≥0,若f(x)是奇函数,则g(4)的值是_________.

12. 已知f(x)={x ?3(x ≥9)

f[f(x +4)](x <9)

,则f(7)=_______.

13. 已知函数f (x )={

(?x )1

2,x ≤0,log 5x,x >0,

函数g (x )是周期为2的偶函数且当x ∈[0,1]时,g (x )=2x ?1,则函数y =f (x )?g (x )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 14. 设函数f (x )={

log 2x,x >0,

4x ,x ≤0,

则f(f (?1))的值为________.

15. 已知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且在R 上连续.若x >0时不等式f (x )>f (1

x )的解集为(2,3),则x ∈

R 时f (x )

x

)的解集为______.

16. 已知函数f(x)为偶函数,当x ∈(0,+∞)时,f(x)=?2x +1,f (?1)=____________;当x ∈

(?∞,0)时,f(x)=_____________. 17. 函数f (x )={x 2+2x,x ≤0,

lnx,x >0,则f (f (1e ))=________.

18. 给出下列命题:

(1)正切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是惟一的;

(2)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

2对称,则这样的函数f(x)是不惟一的; (3)若x 1,x 2是第一象限的角,且x 1>x 2,则sinx 1>sinx 2 ;

(4) 若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它的最小正周期是T ,则f(?T

2)=0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19. 已知函数f(x)=|x ?2|?|x ?1|.

(1)求不等式f(x)≤x ?1的解集;

(2)求函数φ(x)=f(x)+x2+3的最值.

20.如图,设一正方形纸片ABCD边长为2分米,切去阴影部分所示的四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剩

余为一个正方形和四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折起,恰好能做成一个正四棱锥(粘接损耗不计),图中AH⊥PQ,O为正四棱锥底面中心.

(1)若正四棱锥的棱长都相等,求这个正四棱锥的体积V;

(2)设等腰三角形APQ的底角为x,试把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表示为x的函数,并求S的最大值.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和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与特定项的系数.

利用分段函数得f(f(x))=f(√x 3+1)=(√x 3

+2)4

, ,再由二项式定理可得,展开式中共有5项,

根据展开式中间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可得结论.

解:因为函数f(x)={(x +1)4,x >1√x 3+1,x ?1

,当0

所以f(f(x))=f(√x 3+1)=(√x 3

+2)4

,由二项式定理可得,展开式中共有5项,根据展开式中间

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故第3项的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值为C 42

=6. 故选D . 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抽象不等式的求解,结合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关系将不等式进行转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根据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关系将不等式进行转化即可. 【解答】

解:∵f(x +2)是R 上的偶函数,∴f(x)关于x =2对称,在(2,+∞)单调递减,在(?∞,2)单调递增, ∴不等式f(lnx)?f(1)<0等价为即f(lnx)3, 即0e 3

即不等式的解集为(0,e)∪(e 3,+∞). 故选C . 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平移及伸缩变换,属于基础题. 先将函数进行伸缩变换得到,再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

得到g(x)的图象.

【解答】 解:将函数

的图象上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到

,再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

得到

故选B .

4.答案:A

解析:【分析】

利用函数的解析式结合奇函数的性质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本题考查奇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对数的运算法则等,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f (4)=log 124=?2 又因为函数为奇函数,f(?x)=?f(x) 所以f(f (4))=f (?2)=?f (2)=?log 12

2=1

故选A . 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根据定义和函数奇偶性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根据奇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A.定义域为R ,f(?x)=?xsin(?x)=xsinx =f(x)是偶函数,不满足条件. B .定义域为R , f(?x)=?x +sin(?x)=?x ?sinx =?f(x)是奇函数,满足条件. Cy =

sinx x 的定义域为{x|x ≠0},且f (?x )=

?sin?x ?x

=f (x )为偶函数,不满足条件.

Dy =x

sinx 的定义域为{x|x ≠kπ,?k ∈Z },且f (?x )=f (x )为偶函数,不满足条件. 故选B 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解不等式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属中档题. 由函数f (x )偶函数且在[0,1]上为增函数,故不等式等价于{?1≤x ?1≤1

?1≤2x ≤1|x ?1|>|2x |,解不等式组即可.

【解答】 解:∵函数,

∴f (?x )=f (x ), ∴f (x )为偶函数,

,x ∈[?1,1],

令?(x)=2x ?2sinx ,则?′(x)=2?2cosx >0,

在[?1,1]上为增函数,

当0

则不等式f(x?1)>f(2x)等价于{?1≤x?1≤1?1≤2x≤1 |x?1|>|2x|

,

解得0≤x<1

3

故选B.

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求函数值,分段函数的应用,对数的运算,属于中档题.

由题意先求出x>0时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再由内向外求函数值.

【解答】

解:因为f(x)为奇函数,所以当x>0时,f(x)=?f(?x)=?(?1)?log2(2x)=1?log2(2x),则g(x)=1?log2(2x),

g(2)=1?log24=?1,

f(g(2))=f(?1)=?1+log22=0,

f(?8)=?1+log216=3,

g(f(?8))=g(3)=1?log26=?log23.

故选D.

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问题,考查导数的应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是一道基础题.

根据图象得到f′(x)的符号,从而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点,得到答案.

【解答】

解:由图象得:x∈(?∞,0)时,f′(x)>0,f(x)递增,

x∈(0,2)时,f′(x)<0,f(x)递减,

x∈(2,4)时,f′(x)>0,f(x)递增,

x∈(4,+∞)时,f′(x)<0,f(x)递减,

x=0,4是极大值点,x=2是极小值点,

故选D.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求函数的解析式,体现了数

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先求出?1≤x≤0时f(x)的解析式,即得x∈[?1,1]时f(x)的

解析式,再据周期性可得x∈[2k?1,2k+1]时f(x)的解析式,

如图,直线y=x+a的斜率为1,在y轴上的截距等于a,故

直线过顶点或与曲线相切时,满足条件.

【解答】

解:设?1≤x≤0,则0≤?x≤1,f(?x)=(?x)2=x2=

f(x),

综上,f(x)=x2,x∈[?1,1],f(x)=(x?2k)2,x∈[2k?

1,2k +1],

由于直线y =x +a 的斜率为1,在y 轴上的截距等于a ,在一个周期[?1,1]上, a =0时满足条件,a =?1

4时,在此周期上直线和曲线相切, 并和曲线在下一个区间上图象,

有一个交点,也满足条件.由于f(x)的周期为2, 故在定义域内,满足条件的a 应是2k 或2k ?1

4,k ∈Z . 故选B .

10.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属于基础题.

由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判断函数为奇函数,再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可得正确结果. 【解答】

解:∵f(x)的定义域为R ,且f(?x)=

3?x ?3x

2

=?f(x),∴f(x)为奇函数,

又y =3x 为增函数,y =3?x 为减函数,∴y =3x ?3?x 为增函数, 故f(x)在(0,+∞)上单调递增, 故选A .

11.答案:1

2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分段函数.属于基础题. 根据题意得到f (?2)=?1

?2=1

2和f (2)=?1

2即可. 【解答】

解:∵函数f(x)={?1

x ,x <0,

g(2x)?1,x ≥0,

∴当x =?2时,f (?2)=?1

?2=1

2, 又∵f(x)是奇函数,

∴f (?2)=?f (2),即f (2)=?12, 又∵f (2)=g (4)?1, ∴g (4)=f (2)+1=1

2, 故答案为1

2.

12.答案:6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求值,属于基础题.

根据x 的范围,代入相应的解析式中,一步一步化简即可求解. 【解答】

解:因为7<9,

所以f(7)=f(f(11))=f(8)=f(f(12))=f(9)=6. 故答案为6. 13.答案:6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问题,同时考查了函数的零点,方程的根以及函数图象的交点之间关系的理解.函数y =f(x)?g(x)的零点就是函数y =f(x)与y =g(x)图象的交点,因此分别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然后据图判断即可. 【解答】

解:函数y =f(x)?g(x)的零点就是函数y =f(x)与y =g(x)图象的交点.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由图可得这两个函数的交点为A ,O ,B ,C ,D ,E ,共6个点. 所以原函数共有6个零点. 故答案为6. 14.答案:?2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求值,先求f(?1),然后再代入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f(?1)=4?1=1

4, 所以f(f(?1))=f(1

4)=log 21

4=?2. 故答案为?2.

15.答案:(?3,?2)?(0,2)?(3,+∞)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函数奇偶性的应用,考查了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当x >0时,易得f (x )

x )的解集为(0,2)?(3,+∞);利用奇函数的性质可得当x >0时,?f (?x )>?f (?1

x )的解集为(2,3),令t =?x <0即可得解.

【解答】

)的解集为(0,2)?(3,+∞),

解:由题意可得当x>0时,f(x)

x

)的解集为(2,3),

由奇函数的性质可得当x>0时,?f(?x)>?f(?1

x

)的解集为(?3,?2),

令t=?x<0,则?f(t)>?f(1

t

)的解集为(?3,?2),

即当x<0时,f(x)

x

)的解集为(?3,?2)?(0,2)?(3,+∞).

所以f(x)

x

故答案为:(?3,?2)?(0,2)?(3,+∞).

16.答案:?1,?2?x+1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体现的是一种对称关系,在求解函数的解析式中的应用,属于容易题.

f(x)为偶函数,则f(?1)=f(1),f(1)的值可由已知解析式求出;设x<0,则?x>0,由函数在x>0时的解析式可得f(?x)的解析式,又由函数为偶函数,可得f(x)=f(?x),即可求解.

【详解】∵f(x)为偶函数,∴f(?1)=f(1),

∵x∈(0,+∞)时,f(x)=?2x+1,∴f(?1)=f(1)=?21+1=?1

设x<0,则?x>0,所以f(?x)=?2?x+1,

又由函数y=f(x)是偶函数,

则f(x)=f(?x)=?2?x+1,

所以当x<0时,f(x)=?2?x+1,

故答案为:?1;?2?x+1.

17.答案:?1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求函数值,属于基础题.

由解析式先求f(1e ),然后求f(f(1

e ))即可. 【解答】

解: 由函数f(x)={x 2+2x,x ?0

ln?x,x >0

,则f(1e )=ln 1e =?1,

所以f(f(1

e ))=f(?1)=(?1)2+2×(?1)=?1. 故答案为?1. 18.答案:(2) (4)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根据函数的性质逐一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

解:对于(1),正切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是(kπ

2,0),k ∈Z ,并不唯一,有无数个,故(1)错误; 对于(2),若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2对称,则这样的函数f(x)是不唯一的,可以是正弦函数,也可以是二次函数,故(2)正确;

对于(3),若x 1=390°,x 2=60°,且x 1>x 2,但不满足sinx 1>sinx 2,故(3)错误; 对于(4),f(x)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则f(?x)=?f(x), 又知f(x)的最小正周期是T ,则f(x)=f(x +T),

令x =?T

2,得f(?T

2)=f(T

2),则f(?T

2)=?f(?T

2),则f(?T

2)=0;故(4)正确. 故答案为(2)(4).

19.答案:解:

当x <1时,1≤x ?1,即x ≥2,无解;

当1≤x ≤2时,?2x +3≤x ?1,解得x ?4

3,所以4

3?x ?2; 当x >2时,?1≤x ?1,解得x ≥0,所以x >2. 综上所述,不等式的解集为

(2)由题意知φ(x)=|x ?2|?|x ?1|+x 2+3,

作出函数φ(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数形结合易知当x =0时,φ(x)有最小值,且为4,无最大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最值,体现了转化、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

(1)把f(x)写成分段函数,在每一段上分别求不等式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 (2)将φ(x)写成分段函数,画出其图象,结合图象可得函数φ(x)的最值. 20.答案:解:(1)因为正四棱锥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可设AP =PQ =a ; 在等边三角形APQ 中,AH =√3

2

a =

2√2?a

2

,得a =√6?√2,

因此OP =√2

2a =√3?1,AO =√AP 2?PO 2=√3?1,

所以V =1

3a 2·AO =4√3?203

(2)在Rt △APH 中,

AH =PH ·tanx =1

2

PQ ·tanx =

AC?PQ 2

=

2√2?PQ

2

=√2?1

2

PQ ,

所以PQ =2√2

1+tanx ,AH =√2tanx

1+tanx ;

所以S =4×1

2×PQ ×AH

=2·

2√21+tanx ·

√2tanx

1+tanx

=8·tanx

(1+tanx)2

=8·

1

tanx+1

tanx

+2

,x ∈[π4,π

2);

因为函数y =tanx +1

tanx ,tanx ∈[1,+∞)为单调增函数, 所以(tanx +1

tanx )min =2,

即S max =2,此时tanx =1,x =π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四棱锥的几何性质,正四棱锥中的棱长、高、体积的计算,建立函数模型并求其最值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

(1)若正四棱锥的棱长都相等,则在正方形ABCD中,三角形APQ为等边三角形,由此先计算出此正四棱锥的棱长,再利用正棱锥的性质计算其体积即可;

(2)先利用等腰三角形APQ的底角为x的特点,将侧棱长和底边长分别表示为x的函数,再利用棱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将棱锥体积表示为关于x的函数即可.

高中数学函数常用函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

高中数学函数常用函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常见函数性质汇总 常数函数f (x )=b (b ∈R) 图象及其性质:函数f (x )的图象是平行于x 轴或与x 轴重合(垂直于y 轴) 的直线 一次函数f (x )=kx +b (k ≠0,b ∈R)|k|越大,图象越陡;|k|越小,图象越平缓; 图象及其性质:直线型图象。b=0;k>0;k<0 定义域:R 值域:R 单调性:当k>0时,当k<0时 奇偶性:当b =0时,函数f (x )为奇函数;当b ≠0时,函数f (x )没有奇偶性; 反函数:有反函数。K=±1、b=0的时候 周期性:无 补充:一次函数与其它函数之间的lianxi 1、与一元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2、与曲线函数的联合运用 反比例函数f (x )= x k (k ≠0,k 值不相等永不相交;k 越大,离坐标轴越远) 图象及其性质:永不相交,渐趋平行;当k>0时,函数f (x )的图象分别在第 一、第三象限;当k<0时,函数f (x )的图象分别在第二、第四象限; 双曲线型曲线,x 轴与y 轴分别是曲线的两条渐近线; 既是中心对成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定义域:),0()0,(+∞-∞ 值域:),0()0,(+∞-∞ 单调性:当k>0时;当k<0时 奇偶性:奇函数反函数:原函数本身周期性:无 x y b O f (x )=b x y O f (x )=kx +b x y O f (x )=x k

补充:1、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与曲线函数的联合运用(常考查有无交点、交点围城图行的面积)——入手点常有两个— —⑴直接带入,李永二次函数判别式计算未知数的取值;⑵利用斜率,数形结合判断未知数取值(计算面积基本方法也基于此) 3、反函数变形(如右图)f (x )= d cx b ax ++(c ≠0且d ≠0) (对比标准反比例函数,总结各项内容) 二次函数 一般式:)0()(2≠++=a c bx ax x f 顶点式:)0()()(2≠+-=a h k x a x f 两根式:)0)()(()(21≠--=a x x x x a x f 图象及其性质:①图形为抛物线,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 ②当0>a 时,开口向上,有最低点当00时,函数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函数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当=0时,函数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 ④)0()(2≠++=a c bx ax x f 关系)0()(2≠=a ax x f 定义域:R 值域:当0>a 时,值域为();当0a 时;当0

高一数学必修3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3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给出以下四个问题,①输入一个数x ,输出它的绝对值.②求周长为6的正方形的面积;③求三个数a,b,c 中的最大数.④求函数1,0, ()2,0 x x f x x x -≥??+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高中数学函数概念

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定义:一般地,给定非空数集A,B,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 ,使得A 中任一元素x ,都有B 中唯一确定的y 与之对应,那么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这个对应,叫做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x→y=f(x),x ∈A.集合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记为D,集合{y ∣y=f(x),x ∈A}叫做值域,记为C 。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称为函数的三要素。一般书写为y=f(x),x ∈D.若省略定义域,则指使函数有意义的一切实数所组成的集合。 两个函数相同只需两个要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已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一次函数b ax x f +=)()0(≠a :定义域R, 值域R; 二次函数 c bx ax x f ++=2 )() 0(≠a :定义域R ,值域:当 2、 函数图象 定义:对于一个函数y=f(x),如果把其中的自变量x 视为直角坐标系上的某一点的横坐标,把对应的唯一的函数值y 视为此点的纵坐标,那么,这个函数y=f(x),无论x 取何值,都同时确定了一个点,由于x 的取值范围是无穷大,同样y 也有无穷个,表示的点也就有无穷个。这些点在平面上组成的图形就是此函数的图象,简称图象。 常数函数f(x)=1 一次函数f(x)=-3x+1 二次函数f(x)=2x 2+3x+1 反比例函数f(x)=1/x 3、定义域的求法 已知函数的解析式,若未加特殊说明,则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分式中的分母不为零; 偶次根式下的数或式大于等于零;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其定义域由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 定义域一般用集合或区间表示。 4、值域的求法 ①观察法 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 例1求函数y=3+√(2-3x) 的值域。 ②反函数法 当函数的反函数存在时,则其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函数的值域。 例2求函数y=(x+1)/(x+2)的值域。 练习:求函数y=(10x+10-x)/(10x -10-x)的值域。 ③配方法 当所给函数是二次函数或可化为二次函数的复合函数时,可以利用配方法求函数值域 例3:求函数y=√(-x 2+x+2)的值域。 练习:求函数y=2x -5+√15-4x 的值域. ④判别式法 若可化为关于某变量的二次方程的分式函数或无理函数,可用判别式法求函数的值域。 ⑤图象法 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到函数的值域。 例4求函数y=∣x+1∣+√(x-2) 2的值域。 ⑥换元法 以新变量代替函数式中的某些量,使函数转化为以新变量为自变量的函数形式,进而求出值域。 例5求函数y=x-3+√2x+1 的值域。 练习:求函数y=√x-1 –x 的值域。 ⑦不等式法 例6求函数y=(2x-1)/(x+1) (1≤x ≤2) 的值域。 5、复合函数 设y=f(u ),u=g(x ),当x 在u=g(x )的定义域Dg 中变化时,u=g(x )的值在y=f(u )的定义域D f 内变化,因此变量x 与y 之间通过变量u 形成的一种函数关系,记为:y=f(u)=f[g(x)]称为复合函数,其中x 称为自变量,u 为中间变量,y 为因变量(即函数)。 6、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图像法 7、分段函数: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它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函数定义域的并集,值域也是各段函数值域的并集. 分段函数经常使用图像法 8、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①代入法 例1已知f(x)=x 2-1,求f(x+x 2) ②待定系数法 若已知函数为某种基本函数,可设出解析式的表达形式的一般式,再利用已知条件求出系数。 例2已知f(x)是一次函数,f(f(x))=4x+3,求f(x) ③换元法 ④特殊值法 例4已知函数)(x f 对于一切实数y x ,都有x y x y f y x f )12 ()()(++=-+成立,且0)1(=f 。 (1)求 )0(f 的值;(2)求)(x f 的解析式。 ⑤方程组法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3 函数? ?? ??>+-≤<+≤+=1,51 0,30 ,32x x x x x x y 的最大值是 。 4已知:x x x f 2)1(2 += +,求)(x f 。 6已知()3()26,f x f x x --=+求()f x .

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 1.奇偶性 (1)定义:如果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f (-x )=f (x ),则称f (x )为偶函数。 如果函数f (x )不具有上述性质,则f (x )不具有奇偶性.如果函数同时具有上述两条性质,则f (x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注意: ○ 1 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称为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 ○ 2 由函数的奇偶性定义可知,函数具有奇偶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则-x 也一定是定义域内的一个自变量(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 ○ 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 2 确定f (-x )与f (x )的关系; ○ 3 作出相应结论: 若f (-x ) = f (x ) 或 f (-x )-f (x ) = 0,则f (x )是偶函数; 若f (-x ) =-f (x ) 或 f (-x )+f (x ) = 0,则f (x )是奇函数。 (3)简单性质: ①图象的对称性质:一个函数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一个函数是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设()f x ,()g x 的定义域分别是12,D D ,那么在它们的公共定义域上: 奇+奇=奇,奇?奇=偶,偶+偶=偶,偶?偶=偶,奇?偶=奇 2.单调性 (1)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f (x 2)),那么就说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减函数); 注意: ○ 1 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 2 必须是对于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

(完整)高中数学必修三练习题

第三章 质量评估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名代表,甲被选中的概率( ) A.12 B.13 C.2 3 D .1 2.将骰子向桌面上先后抛掷2次,其中向上的数之积为12的结果有(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3.在面积为S 的△ABC 的内部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小于S 2 的概率为( ) A.14 B.12 C.34 D.23 4.从一批产品中取出三件产品,设A =“三件产品全不是次品”,B =“三件产品全是次品”,C =“三件产品不全是次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与C 互斥 B .B 与 C 互斥 C .任何两个均互斥 D .任何两个均不互斥 5. 如图,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构成的组合图形,现用红、蓝两种颜色为其涂色,每个图形只能涂一种颜色,则三个形状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为( ) A.34 B.38 C.14 D.18 6.给甲、乙、丙三人打电话,若打电话的顺序是任意的,则第一个打电话给甲的概率是( ) A.16 B.13 C.12 D.23 7.在区间[-π,π]内随机取两个数分别记为a ,b ,则使得函数f (x )=x 2+2ax -b 2 +π2 有零点的概率为( ) A.π4 B .1-π4C.4π D.4 π -1 8.如图所示,茎叶图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有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是 A.25 B.710 C.45 D.910 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内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14 B.12 C.34 D.78 10.一个数学兴趣小组有女同学2名,男同学3名,现从这个数学兴趣小组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则参加数学竞赛的2名同学中,女同学人数不少于男同学人数的概率

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姓名性别年级高一 教学 内容 函数与映射的概念及其函数的表示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概念;区间”、“无穷大”的概念,定义域的求法,映射的概念教学难点:函数的概念,无穷大”的概念,定义域的求法,映射的概念 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的定义;明确决定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三个要素; 2.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区间”、“无穷大”等记号;掌握分式函数、根式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思想方法 3.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4.了解象与原象的概念,会判断一些简单的对应是否是映射,会求象或原象. 5.会结合简单的图示,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教学过程课前检 查与交 流 作业完成情况: 交流与沟通 针 对 性 授 课 一、函数的概念 一、复习引入: 初中(传统)的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初中学过哪些函数? 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 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并将自变量x取值的集合叫做 函数的定义域,和自变量x的值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 的值域.这种用变量叙述的函数定义我们称之为函数的传统定义. 初中已经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问题1:()是函数吗? 问题2:与是同一函数吗? 观察对应: 30 45 60 90 2 1 2 2 2 3 9 4 1 1 -1 2 -2 3 -3 3 -3 2 -2 1 -1 1 4 9 1 2 3 1 2 3 4 5 6 (1)(2) (3)(4) 开平方求正弦 求平方乘以2 A A A A B B B B 1 二、讲解新课: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经典习题

集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5×12=60分) 1.下列集合中,结果是空集的为() (A)(B) (C)(D) 2.设集合,,则() (A)(B) (C)(D) 3.下列表示①②③④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4.满足的集合的个数为() (A)6 (B) 7 (C) 8 (D)9 5.若集合、、,满足,,则与之间的关系为() (A)(B)(C)(D) 6.下列集合中,表示方程组的解集的是() (A)(B)(C)(D) 7.设,,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8.已知全集合,,,那么 是() (A)(B)(C)(D) 9.已知集合,则等于() (A)(B) (C)(D) 10.已知集合,,那么() (A)(B)(C)(D) 11.如图所示,,,是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B) (C)(D) 12.设全集,若,,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且(B)且 (C)且(D)且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计4×4=16分) 13.已知集合,,则集合 14.用描述法表示平面内不在第一与第三象限的点的集合为 15.设全集,,,则的值为 16.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的值为三、解答题(共计74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若,求实数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全集合,, ,求,,,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全集,集合与集合,且,求,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 , ,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 , ,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集合 , ,若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已知集合}31{≤≤-=x x A ,},{2A x y x y B ∈==,},2{A x a x y y C ∈+==,若满足B C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已知集合}71{<<=x x A ,集合}521{+<<+=a x a x B ,若满足 }73{<<=x x B A ,求 实数a 的值.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课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够用描点法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能根据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值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画出2x y =、1 ()2 x y =的图像,并以这两个函数为例,说说指数函数的性质. 2. 讨论:t 与P 的关系?(对每一个碳14的含量P 的取值,通过对应关系log P =, 生物死亡年数t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从而t 是P 的函数) 二、讲授新课: 1.教学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① 定义:一般地,当a >0且a ≠1时,函数a y=log x 叫做对数函数(logarithmic function). 自变量是x ; 函数的定义域是(0,+∞) ② 辨析: 对数函数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22log y x =,5log (5)y x = 都不是对数函数, 而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数;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 0(>a ,且)1≠a . ③ 探究:你能类比前面讨论指数函数性质的思路,提出研究对数函数性质的内容和方法吗? 研究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 研究内容: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 ④ 练习: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 x y 2log =;0.5log y x = ⑤ 讨论:根据图象,你能归纳出对数函数的哪些性质? 列表归纳:分类 → 图象 → 由图象观察(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定点) 引申:图象的分布规律? 2、总结出的表格

高中数学必修3(人教版)测试题与答案详解

1a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b IF 10a < THEN 2y a =* else y a a =* (数学3必修)第一章:算法初步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算法只能用自然语言来描述 B .算法只能用图形方式来表示 C .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D .同一问题的算法不同,结果必然不同 2.用二分法求方程022 =-x 的近似根的算法中要用哪种算法结构( ) A .顺序结构 B .条件结构 C .循环结构 D .以上都用 3.将两个数8,17a b ==交换,使17,8a b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4.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1,3 B .4,1 C .0,0 D .6,0 5.当3=a 时,下面的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A .9 B .3 C .10 D .6 二、填空题 1.把求

i=1 s=0 WHILE i<=4 s=s*x+1 i=i+1 WEND PRINT s END 2.将389化成四进位制数的末位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把“五进制”数)5(1234 转化为“十进制”数,再把它转化为“八进制”数。 2.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x x x x x x x x f ++++++=2 3 4 5 6 7 234567)( 当3=x 时的值。 3.编写一个程序,输入正方形的边长,输出它的对角线长和面积的值。 4.某市公用电话(市话)的收费标准为:3分钟之内(包括3分钟)收取0.30元;超过3分钟部分按0.10元/分钟加收费。设计一个程序,根据通话时间计算话费。 新课程高中数学训练题组(咨询) (数学3必修)第一章:算法初步 [综合训练B 组] 一、选择题 1.用“辗转相除法”求得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 A .3 B .9 C .17 D .51 2.当2=x 时,下面的程序段结果是 ( ) A .3 B .7 C .15 D .17 3.利用“直接插入排序法”给8,1,2,3,5,7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函数的概念 §1.2.2映射 §1.2.2函数的表示法 §1.3.1函数的单调性 §1.3.1函数的最大(小)值 §1.3.2函数的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2) §2.1.1指数(3)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二课时)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三课时)§2.3幂函数 §第2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1)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 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 . 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13.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

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及表示练习

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及表示练习 【考情分析】 高考在本考点的常考题型为选择和填空,分值5分,中高等难度 【考纲研读】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3.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一、选择题 1.(·全国卷Ⅱ)设函数f (x )=??? 1+log 2(2-x ),x <1,2x -1,x ≥1, 则f (-2)+f (log 212)=( ) A .3 B .6 C .9 D .12 2.(·浙江高考)存在函数f (x )满足:对于任意x ∈R 都有( ) A .f (sin2x )=sin x B .f (sin2x )=x 2+x C .f (x 2+1)=|x +1| D .f (x 2+2x )=|x +1| 3.(山东)设f (x )={√x ,0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大全90302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与性质(T)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知识要点】 1.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要素 2.怎么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怎么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典型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解析式,并注明定义域. (1)若x x x f 2)1(+=-,求)(x f . (2)若31 )1(44-+=+x x x x f ,求)(x f . 例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1(1 3 2≥++=x x x y (2)1)(--=x x x f (3)232--=x x y (4)246 (),[1,4]1 x x f x x x ++= ∈+

例3.已知函数f (x )=m (x +x 1)的图象与函数h (x )=41(x +x 1 )+2的图象关于点A (0,1)对称. (1)求m 的值; (2)若g (x )=f (x )+ x a 4在区间(0,2]上为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4.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334)(2-+-=x x x f (2)x x x x f -+?-=11)1()( 例5.设定义在[-2,2]上的偶函数,)(x f 在区间[0,2]上单调递减,若)()1(m f m f <-,求实为数m 的取值范围。

例6.已知函数f (x )=x + x p +m (p ≠0)是奇函数. (1)求m 的值. (2)当x ∈[1,2]时,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7.(2005年北京东城区模拟题)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x |x ≠0},且满足对于任意x 1、x 2∈D , 有f (x 1·x 2)=f (x 1)+f (x 2). (1)求f (1)的值; (2)判断f (x )的奇偶性并证明; (3)如果f (4)=1,f (3x +1)+f (2x -6)≤3,且f (x )在(0,+∞)上是增函数,求x 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必修1 集合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⑷方程x2+1=0的解; ⑸某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 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练:A={2,4,8,16},则4∈A,8∈A,32?A.

高中数学必修-函数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 第二章 函数 1.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2)相等函数: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这两个函数为相等函数. (3)函数的表示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 2. 求给出解析式的函数定义域的基本方法: (1))(x f 为整式型函数时,定义域为R ; (2))(x f 为分式型函数时,定义域为使分母不为零的实数的集合; (3))(x f 为偶次根式型函数时,定义域为使被开方数非负的实数的集合; (4))(x f 为零次幂型函数时,定义域为底数不为零的实数的集合; (5)若)(x f 是由上述几部分式子构成,则定义域为各个简单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3.增函数、减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I ,区间D ?I ,如果对于任意x 1,x 2∈D ,且x 1<x 2,则都有: (1)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f (x 1)<f (x 2); (2)f (x )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f (x 1)>f (x 2). 4.利用定义法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1)取值:在指定区间上任取)(,,122121x x x x x x <<或且令; (2)作差:将)]()()[()(1221x f x f x f x f --或进行化简变形,变形的方向应有利于判断)()(21x f x f - )]()([12x f x f -或的符号,主要的变形方法有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 (3)定号:对变形后盾额差进行判断,确定)]()()[()(1221x f x f x f x f --或的符号; (4)判断:判断函数符合增函数还是减函数的定义,从而得出结论。 复合函数单调性的确定: “同增异减”. 5.函数的奇偶性 (1)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函数)(x f 就叫做奇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0,0(对称;0)0(=f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和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和练习题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 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 (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 (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 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时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 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2.一般的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3.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例:世界上最高的山、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例: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例:{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R| x-3>2} ,{x| x-3>2}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 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课时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1)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 A?(或B?A) 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 注意:B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