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目的地规划

旅游目的地规划

旅游目的地规划
旅游目的地规划

旅游目的地规划的内容和成果

一、总体规划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overall tour plan),又称旅游目的地综合规划,是以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内的旅游开发项目和设施建设进行优化配置,以期达到旅游资源的最佳利用,从而帮助旅游目的地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多重效益,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目标的策划过程。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是旅游发展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与旅游产品的具体形式和旅游目的地功能有着直接的联系。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旅游总体规划是与旅游部门规划对应而言,它具有全局战略性,对旅游目的地内各景点及具体建筑项目不作详细规划。

1、规划时限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至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旅游目的地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

2、任务和作用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等为依据,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旅游发展条件,分析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确定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确定旅游目的地性质、环境容量及接待规模,划定旅游目的地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统筹安排旅游目的地内各项建设用地和交通组织,合理配置各项旅游目的地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实施战略,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旅游的合理发展。

编制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对更好地推动和实现旅游的开发计划和发展目标,确保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实现最佳利用价值,确保设计的旅游产品与实际旅游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确保旅游地与所在区域间有关的各项事业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收集资料

必要的旅游目的地内详细的二手资料,包括基础图件(1:5000—1:50000地形图、行政区图、外部交通图等专业图)、历史沿革资料、地方志、基本地理资料(自然资源、土壤、水文、地质、动植物、气候、地貌、人口等文字与图件)、各项其他规划资料(国土、城镇、农、林工业规划)、基础设施资料(交通、管线等)、原有的旅游规划文件、旅游文学作品(诗词、游记、散文)、政策法规等等

对二手资料进行补充修正的一手资料应包括自然环境调查和社会经济调查两大部分,其中自然环境包括(1)有关地震、断层、火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资料;(2)有关水位、水温、水量、潮汐、泥沙量、凌汛、水质污染等水文资料;

(3)有关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冰冻、季节期、有害气体等气象资料(4)

有关土壤、植被、水质、大气污染情况及污染源的状况等污染资料;(5)有关自然灾

害、人为破坏、地方病、有害动植物等灾害资料;(6)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仓库堆积、生活服务、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排污、放射性、易燃易爆、电磁辐射等状况

社会经济条件大致包括(1)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包括人口、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物资供应、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等;(2)内外交通情况;(3)服务设施状况,包括游览、食宿、购物、文娱、医疗、邮政、银行、厕所等;(4)基础设施状况,包括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环卫、污水处理、防灾安全设施等;(5)管理工作状况,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立法工作等

4、主要内容

1)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依据和发展战略

指导思想是旅游规划的主题,是体现一定规划时段内总目标的一种设想;

规划依据主要指上级及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以及为本区开发所制定的政策法规;

发展战略是指对未来事物的发展目标以及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手段。

2)对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

预测。

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旅游业发展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如旅游的接待规模、创汇指数、国民生产增加值、环境指标等。

3)界定旅游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旅游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区域范围,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划定旅游区的范围包括确定旅游区的范围界线,划定旅游区的外围保护地带,进行旅游区内用地规划等。

现状调查和分析包括对旅游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说明,重点介绍本区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容量条件、发展旅游业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并从旅游产业的角度来分析发展旅游业的前景。

4)确定旅游目的地的性质和主题形象。

对旅游目的地性质的确定是确定旅游区开发与保护方向的前提,也是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的依据。旅游目的地的性质,一般指资源的构成和特色、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旅游目的地的主体以及该旅游目的地在一定的旅游区域中的地位、分工等所决定的功能、作用和地位。

对旅游目的地性质的确定和描述主要由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功能、旅游目的地的等级类型三部分内容组成。

5)确定规划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功能分区是旅游目的地结构在地域空间上的反映,主要依据不同的旅游功能和开发密度进行分区。分区的多少和每个区面积的大小,依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并要考虑各功能区的相容性,一般以其主要发展形式作为划定区界和制定区内功能的基本依据。划分功能分区对于明确用地发展方向、合理组织景区建设和旅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6)规划旅游目的地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旅

游目的地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

7)规划旅游目的地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

8)规划旅游目的地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

9)规划旅游目的地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

10)研究并确定旅游目的地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该部分规划内容包括各级保护区及影响保护地带的界线、面积,同时还要研究

并确定旅游目的地资源的等级、位置、保护范围,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11)规划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卫生系统布局,提出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措施。

12)提出旅游目的地近期建设规划,进行重点项目策划。

对旅游目的地近期建设规划,确定优先开发的目标和建设项目的细则

13)提出总体规划的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以及规划、建设、运营中的管理意见。

针对旅游目的地开发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控制

措施,确保旅游目的地与所在区域间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14)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进行总体投资分析。

对旅游开发投资的引导要从旅游规划的目标人手,紧紧把握规划地区旅游业发

展的基本方向和宏观格局,研究该地区旅游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布

局的合理结构,确定未来建设的基本方向和重点建设项目。

引导旅游投资工作的立脚点是转变观念,确立服务意识,尤其是为海外客商投

资中国旅游业提供指导和服务,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多重途径建立投

资者与投资项目之间的联系,为他们之间的合作创造机会,提供选择,将社会

资金吸引到旅游行业中来。

5、规划成果

1)规划文本。

内容一般要包含《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

施办法》中所规定的内容,尤其是准备申报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但其他旅游目

的地总体规划说明书的内容可视旅游区的不同而不同,如城镇型旅游目的地规

划,其中的住宿、饮食、购物、文娱、对外交通、邮电、银行、医疗等内容可

以简单些,有的甚至可以不要;乡村型旅游目的地则要包含全部内容。

2)图件。

包括旅游目的地区位图、综合现状图、旅游市场分析图、旅游资源评价图、总

体规划图、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图、保护区级别规划图、各类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图、旅游设施规划布局图、功能分区图等其他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

3)附件。

包括规划说明和其他基础资料等。为了便于了解总体规划,还可以附录一些与

旅游区有关的图片和历史资料。为了便于直观分析,有条件的可以按比例制作

总体规划模型。

4)图纸比例。

可根据功能需要与可能确定。对于较大的旅游区,图纸比例一般为1/5000—1

/10000;对于较小的旅游区,图纸比例一般为1/2000—1/5000;区位图的比

例可根据需要确定。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

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tour plan),是指以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用地各项控制性指标和其他

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控制功能,并指导旅游目的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

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规划是一个管理型的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于较大型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增编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规划,小型旅游目的地可以跳过总体规划直接编制控制性规划。

1、规划时限

景区控制性主要为景区近、中期开发建设做出安排,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10年。

2、任务和作用

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以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目的地内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控制功能,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活动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提供指导。

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为景区的规划和建设管理提供控制依据,它首先代表了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表明了旅游目的地的规划管理由终极形态走上法制化过程,表明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开发建设是一个向着预定的规划目标不断渐进的决策程序。其次,与其下一层的旅游目的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后者更注重形体和视觉形象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则更加强调管理和引导,所以控制性规划代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是规划管理和建设开发控制的一大进步。

主要作用归纳如下:

1)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整个旅游目的地的规划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占据了相当特殊的地位。在它之上有旅游总体规划,在它之下有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

旅游区的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整体战略框架,由于其面向未来跨越时空,面临的不可预测因素很多,因此,旅游总体规划具有很大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是一种粗线条的框架规划,需要下一层次的规划将其深入,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对旅游区小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总平面布局和空间形体组织,需要上一层次的规划对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对开发模式和景观设计进行引导。因此,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旅游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者之间的过渡和衔接,起到深化前者和控制后者的作用,从而确保规划体系的完善。

2)政策载体的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包含诸如旅游目的地的产业结构、用地结构、游客和管理人员空间分布、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协调开发建设等各个方面以及实施政策的内容。作为旅游目的地发展政策的载体。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传达旅游发展政策方面的信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3)依据、引导的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法律效力和其提供的依据将保证规划的公平和长期执行,使旅游目的地内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能够获得理想的、协调的整体规划思路,从而有利于旅游开发整体过程的持续发展。

3、收集资料

(1)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对本地块控规的要求,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

(2)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

(3)旅游目的地内人口分布现状;

(4)拟规划区块内建筑的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5)旅游目的地内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分布;

(6)旅游目的地内工程管线网分布现状;

(7)旅游目的地内土地经济分析的资料,包括土地等级类型、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现状地价变化、开发方式等;

(8)旅游目的地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地方建筑特色、风土人情等。

4、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内容上1)控制性指标

用地控制指标:

用地住质、用地面积、土地与建筑使用相容性。

详细划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环境容量控制指标:

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人口容量。

建筑形态控制指标:

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建筑物靠临街面的界限),沿路建筑高度、相邻地段建筑规定。

交通控制内容:

外来车辆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内部车辆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

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道路用地界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2)引导性指标如:

具体设计引导及控制:

对旅游目的地内重点地块的建筑形式、尺度、色彩、体量、风格提出设计要求。

配套设施体制:

旅游目的地生活服务设施布置。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和管理要求。

5、规划成果

1)规划文本。

包括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细则,以条文形式重点反映规划地段各类用地控制和管理原则及技术规定,经批准后纳入规划管理法规体系。

具体内容如下:

(1)总则:制定规划目的、依据及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2)各地块划分及规划控制的原则和要求;

(3)各地块使用性质划分和适建要求(适建、不适建、有条件适建的建筑类型);

(4)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5)建筑物与红线距离的规定;

(6)相邻地块的建筑规定;

(7)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配置和管理要求;

(8)奖励和惩罚。

2)图件。

(1)用地现状图:

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分布现状、景观

资分布现状(必要时可分别绘制);

(2)用地规划图:

规划各类用地的界线、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布局、旅游服务设施

的位置、各种游乐项目分布等;

(3)地块指标控制图:

用表格的形式标出地块编号、地块面积、用地性质、主要出入口位置、建筑

密度及地块内有特殊需要的控制指标;

(4)道路交通规划图:

确定旅游区内道路走向、线型、横断面、各道路交叉坐标、标高、停车场及

其他交通设施位置及用地界线,各地块规划标高等;

(5)工程网规划图:

各类工程管网平面位置、管网、控制点坐标和标高,必要时可分为给排水、

电力电讯、煤气、管线综合等;

(6)地块划分图:

标明地块划分具体界线和地块编号(和文本控制指标相对应)。

3)附件。

包括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

4)图纸比例。

一般为1/1000/~1/2000。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

旅游目的地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 tour plan),是以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和旅游目的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将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拟建设开发的地区进行空间安排和布置。

与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或者是控制性规划相比,修建性详细规划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形体(建筑、景观)设计、空间布局。旅游目的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将为接下来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直接指导和具体方案。体量较小的旅游目的地可以直接做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般旅游目的地则要在策划、总体规划后才做修建性详细规划。

1、规划时限

主要为旅游目的地近期开发建设作出安排,规划的期限一般为3~5年。

2、任务和作用

旅游目的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3、收集资料

在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除了收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块的具体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和各类建设工程造价等资料。

4、主要内容

1)综合现状,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用地布局,布置总平面图

3)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4)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5)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6)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

7)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

8)竖向规划设计

9)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

10)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效益投资等。

5、规划成果

1)规划设计说明书

(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的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各类旅游项目具体设施的规划。

(7)各项工程管线及专业工程规划和管网综合。

(8)竖向规划。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包括总用地面积、旅游区建筑设施总面积、建筑

平均层数、建筑密度、绿化率等)。

(10)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2)规划主要图件

(1) 区位综合现状图

规划地块在整个旅游区的位置以及和周边地区的关系;

(2)规划地块现状图

标明自然地形地貌、规划道路、绿化布置以及各类旅游用地的范围和建筑

等设施的轮廓线、工程管线的位置等;

(3)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标明规划后地形、地貌、道路位置及标高,各旅游设施的分布和范围。

游览线路等,各类建筑的轮廓、用途、层数等;

(4)道路交通规划图

标明道路控制点坐标、道路断面、交通设施;

(5)竖向规划设计图

用等高线法或标注法表示规划后的地形、地貌等;

(6)综合管网等设施规划图

标明水电等设施走向、容量、位置及相关设施和用地

(7)绿化景观旅游设施规划图

标明植物配置种类、景点名称及各旅游设置的名称设置;

(8)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鸟瞰或透视效果图或模型

3)图纸比例

1/500—1/2000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给位老师上午好,我是伍朝辉,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非常感谢老师们给我这次学习和试讲的机会,今天我要试讲的课题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引入语: 我们知道,如果人们有了时间和金钱,他们就有可能外出旅游。但是,面对全国各地那么多的旅游地,人们会优先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呢?其实,人们在作出选择去哪里旅游时,总是非常费脑筋的,但是如果某地以其出众的形象凸显出来,毫无疑问人们都会选择去这些地方旅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去著名的旅游地。比如北京、杭州、西安、桂林等。 我们也知道旅游产品是不可移动性,这就决定了旅游产品需要靠形象的传播,使其为潜在旅游者所认知,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最终实现出游计划。当然,国内外的旅游研究表明,旅游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的一个关键点,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大多具有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 下面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一下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设计相关的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旅游目的地形象?我们一说到形象,就想到一个人的形象,也就是这个人在心目中的一个印象。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了解和体验所产生的印象的总和。旅游形象: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是对旅游地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的综合。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综合的一个评价,综合了旅游地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旅游地的自然人文资源,也包括旅游地的政治经济因素、社会环境、一般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当地的氛围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下什么叫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通过对旅游地本身以及社会公众心理需要的了解,开发、设计出旅游地的旅游产品,并将近些产品赋予鲜明的地方特色,向社会公众展示,宣传旅游地形象。 所以,我们在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旅游地的文脉和地脉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挖掘当地的特色,围绕当地的旅游形象设计产品,将旅游区作为一个整体推向客源市场。

分析如何策划旅游目的地形象

分析如何策划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管理 分析如何策划旅游目的地形象 杨钦钦 我国在旅游形象策划的研究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对于旅游形象的策划缺少比较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定论。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的方法和其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旅游目的地资源进行了分析,以资源本我特制的释放为基础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方法,并具体阐述了形象定位到将定位转化为现实并传播到旅游者的过程。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找到了一套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国外众多研究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表示旅游者个人态度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情感和印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象征,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首次认知,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特别是对于新兴的旅游发源地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就是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旅游资源按照一定的组合进行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与形象并传播到旅游者的过程。目的地的策划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并注重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之间的传播与理解。 一、旅游地的形象定位概述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与实物商品的形象定位不同,旅游者的形象感知具有很大的弹性,每一个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都有所不同,实际情况与感知情况反差较大,所有旅游形象策划者应该注重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要在实现对当地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实现最本真的形象

定位与策划。 (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极其释放。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应该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当地资源的价值、品质和特色决定了旅游资源的级别,也决定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的大方向和目标。只有根据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类别以及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的侧重,要详细分析其优势条件,才能把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到最优。 (二)旅游者的感知与认知。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过程分为本底感知、决策感知和实地感知形象,本地感知就是旅游者在第一次听到旅游目的地的时接收的比较散乱的信息;决策感知便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收集信息之后的形象感知,这种感知对旅游目的形象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是旅游者是否决定前去目的地的重要环节;实地感知形象便是在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之后的一种感知形象,这种感知形象会受到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的影响,旅游者也很容易将本地感知形象与之前的决策感知形象相对比,造成现实与本底感知的差异。策划者只有尽可能的缩小这种差距才能实现更好的循环优势。另一个方面是旅游者的认知,认知是对旅游地属性、特色、品质的理性认识。这使得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形象有更为理性的认知。旅游者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循环构造和传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三)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个旅游目的地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这就要求目的地实现差异化的形象定位。目的地形象定位若出现雷同或者是平级之间的多个景区都具有相似的形象定位却没有联系之时,很容易造成景区的遮蔽效应。一个地区级别较高的景区相对于级别较低或者新开发的旅游景区以及景区形象不相似但知名度很高的景区都很容易造成遮蔽。这样就加剧了空间内的竞争,不利于地区旅游的发展。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创新功能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创新功能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络对旅游业的冲击和渗透,旅游目的地的政府管理机构也开始运用旅游电子商务对旅游资源和旅游进行整合,这样就产生了DMS(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本文将DMS的组成部分之一——DMS站作为研究对象,以省级DMS——活力广东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创新功能,揭示其在旅游信息化和旅游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DMS 创新功能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及其站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estination Marketing System,简称DMS)是旅游目的地通过互联进行络营销的完整解决方案,由政府旅游管理机构主导建设,多个主体包括旅游、旅游者和媒体等积极参与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DMS的根本意义在于: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提升目的地营销的整体水平。 目的地营销的概念和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了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在奥地利、爱尔兰、芬兰、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它已演变为一种新的旅游营销模式,通过将络营销和传统营销业务有效地结合,支持了当地的旅游,显着提高了旅游营销效果,成为旅游业信息化的一个最核心系统,目前,世界旅游组织(WTO)正在向更多的目的地政府管理机构推广此概念和系统。在中国,DMS包括三方面内涵:是中国旅游业信息化工程——“金旅工程”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符合金旅工程的总体规范;基于旅游信息标准化的营销系统;全国性的络营销平台。我国的DMS应用主要以DMS站为平台,DMS站是旅游政府管理部门宣传目的地形象的主要渠道,也是和消费者进行接触的主要方式,DMS站作为旅游者的目的地门户,作用在于为目的地树立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性的旅游品牌。 DMS站的创新功能 DMS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电子商务站,它是区域旅游电子商务的整体应用,从技术层面上,它能促进旅游目的地信息化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行业服务层面上,各级各类旅游的积极参与能够为旅游者营造顺畅的目的地旅游信息流和服务流,提升行业服务质量;从营销层面上,使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实现实时对接,提高目的地产品的整体营销水平。DMS的创新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形象展示功能、基础功能和延伸功能,本文以我国首个DMS省级试点——活力广东为例,

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竞争力提升 饶奔奔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21班姓名:饶奔奔)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旅游市场越来越大,旅游产品越来越多,旅游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旅游地已经由资源、产品的竞争转化为形象的竞争,好的形象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秘密武器”。因此如何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管理变得异常重要。随着旅游目的地形象重要性的日益凸现,构建一套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系统迫在眉睫。 随着旅游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旅游业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其相关研究先后得到了国外和国内的重视。各大旅游地点纷纷采取各种营销策略提高其竞争力,提升其旅游业竞争力对于增强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论述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与竞争力地因素,以及如何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提升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竞争力提升 一、相关概念 (一)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所谓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旅游通道将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区域连接起来,是整个旅游系统的桥梁。 “从传统的旅游理论来看,旅游目的地的范围更多地是从地理意义上来进行分类,比如按照城市、地域等进行分类。霍洛韦(英)指出具体的旅游胜地、一个城镇或整个国家或者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当前,伴随旅游产业蓬勃的发展,旅游目的地成为了一个见仁见智的主观概念。布哈利斯(2000)把旅游目的地的范围设定为一个特定的已知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当中旅游消费者被看作是一个政府框架,这个政府框架是独立的完整的且有统一旅游业管理和规划。即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来对这个区域进行管理。具体说来,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景点型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国家级

漠河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方案

漠河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方案 前言部分 导语:漠河县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中国东北地区版图的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该县有被称为“神州北极”的北极村,古风淳朴,静溢清新,景色宜人,全中国只有在这里能看到北极光;有雅克萨古堡遗址,让游客仿佛亲临在清末漠河人民奋不顾身抵抗外敌的历史画卷之中;有可以俯视崇山峻岭和莽莽兴安林海的大白山景区,还有现代风格的林业博物馆等等。漠河的景观承载了一个个动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华美瑰丽的极光风景,重绘了神秘的民族文化历史,同时也与时俱进,使我国的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相融合。 漠河形象策划与推广的目的及意义: 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的公众形象,能反应一个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风貌的反映。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城市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生产出的产品获得利益,另一种有别于传统概念的软力量正深刻的影响着我们,那就是形象的价值——城市形象的价值。因为良好的形象,世界上许多城市因此而获得了非常可观的财富,这种财富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愈加清晰鲜明。一个城市形象价值更有力于政府工作的开展,政府形象的建议,因此我们将对城市进行形象上的策划与设计,将其独特的风貌加以展现,将其精神加以升华。 漠河县给路人的最深刻的印象停留在1987年5月6日的那场大火。其城市形象一直是“经过灾难后重建的小村镇”,缺乏美化与设计,没有最大程度上的将其作为中国最北地区的其他优势及特色表现出来。通过我们的具体化且有针对性的形象策划,要充分利用该地的资源,发挥该地的特色,树立“位于中国最北边,拥有最美北极光景色”的城市形象,赢的大众的认同与肯定,也可以藉此规范漠河旅游景区的经营,提高该区域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带动这个小城市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力,使其在中国各大景区中以一个独特的形象引起人们的注意。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 今天我们的旅游行业已经进入了形象哲学的时代,形象经济的时代,形象管理的时代。借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形象即权利,形象决定命运”。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观点的综合,是对该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各方面的认识、观念的综合。良好的形象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无疑是取胜的关键,那么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也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是通过创意去整合,连接各种资源和相关因素,在通过对各细分目标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将策划的思想、理论、要求在旅游目的地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具体地说,是指策划主体为实现旅游目的地目标,尤其是实现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目的,在充分的调查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和具体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活动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运作。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的流程包括:形象调查分析与诊断、形象定位模式与竞争分析、主题形象策划、微观形象策划、形象要素空间配置与协调、形象塑造推广与传播、形象评价与管理。 那么如何恰当的策划旅游目的地形象呢,总结如下。 首先,旅游目的地形象包装要遵循两个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和效益观念原则。即在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包装时.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牢固树立市场观念,没有市场需求,就谈不上对其形象进行包装,也就不能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效益观念原则则包括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应保证向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包装时要精心地计划和协调,考虑到尽可能多的细节,以求尽可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其次,旅游形象定位要遵循集中性、观念领先、个性专有、多重定位原则。旅游地形象定位是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核心,是旅游地对客源市场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是旅游地的象征,是召唤旅游者前往旅游地旅游的旗帜,同时也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认知印象。遵循集中性、观念领先、个性专有、多重定位原则,以便摆脱“形象遮蔽”的影响,产生差异化形象,同时形成“形象叠加”效应。 第三,旅游目的地形象语言要准确。形象的最终表述,往往以一句主题口号加以概括。如何确定主题口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的语言,一定要经过千锤百炼,突出该地特色的同时,宣传该目的地良好的形象。 第四、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划要充分体现个性 旅游形象的个性是指一个旅游地区在形象方面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高度概括的本质化特征,是区域自身诸种特征在某一方面的聚焦与凸显。这种特征往往是透过文化这个深层面折射出来的。所以个性化的形象,可以给游客独一无二的感受,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带来了有利的效果。 第五、目的地形象策划要随时代变化而更新 旅游地形象一旦确定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成为旅游地在一个较长时期传播形象和进行营销而反复使用的主题口号。但是,旅游地形象定

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再开发及形象策划研究

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再开发及形象策划研究 -----以安徽省广德县太极洞景区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内竞争加剧,以及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国内的一些传统旅游目的地由于起步早,旅游生命周期大都处于停滞期,面临着客源较少,旅游产品老化,市场形象已经僵化的难题,这些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弊端促使人们追求新的旅游目的地及方式。因此,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形势极其严峻。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太极洞景区这个个例的现状分析,提出对传统旅游目的地该怎样进行再开发及形象策划作出初步探讨,重新确立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地位,以提高其旅游竞争力,使传统旅游目的地重新蓬勃发展。 关键词:传统旅游目的地再开发形象更新定位 (一)关于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定义和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定义及界定较多,一般是指那些开发比较早,旅游景区有着相当时间经营历史,并在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的旅游目的地。 著名教授保继刚认为传统旅游目的地是指那些直接利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并以景区,景点体系为主体开发模式的旅游目的地。传统旅游目的地具有开发历史悠久,旅游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具体表现在它们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较高,旅游文化积淀较深,旅游产品类型相对稳定,旅游客源相对成熟,少有变化,并形成强烈、少变的文化认知形象。。崔凤军将传统旅游目的地和新兴旅游目的地时间界定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从这个时间起中国现代旅游业开始发展,新的旅游目的地开始诞生,所以北京、广州、西安、桂林等城市是比较典型的传统旅游目的地。 根据学术各界对于传统旅游目的地定义的总结,传统旅游目的地确实是资格老,发展缓慢。但不难发现,传统旅游目的地还是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它的文化积淀,存在的旅游价值,已创造的旅游收益,对进行再开发和形象定位都是很有力的资源。 (二)传统旅游目的地目前形势分析 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新兴旅游项目不断增加,传统旅游目的地由于客源萎缩,竞争力下降,产品结构老化,旅游生命周期不断减退的弊病,在旅游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概述

第4章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概述 4.1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基本含义 4.1.1含义 国外学者: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印象的总和。 国内学者: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了解和体验后所产生印象的总和。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的各种要素资源通过各种传播形式作用于旅游者,并在旅游者心中形成的综合印象。它是个双向的意念系统, 旅游目的地形象有以下两层含义:1)公众的印象-旅游目的地知名度 2)公众的观念状态-旅游目的地美誉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 国内学者王磊、刘洪涛、赵西萍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包含两个侧面,其一是发射性目的地形象(简称PDl);其二是接受性目的地形象(简称RDl)。PDI由两个层次构成,综合目的地实际特征,发射给现实旅游者的实际发射性目的地形象(简称RPDl);营销者经提炼后发射给潜在旅游者的传播发射性目的地形象(简称SPDl)。RDI也由两个层次构成;首先是个体层次上的目的地形象——个体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简称IRDl),即个体以一个潜在或现实旅游者的眼光对一个目的地的评价,是其对该目的地的感知、印象和观念的综合;其次是社会层次上的目的地形象——社会化旅游目的地形象(简称SRDl),即目标市场上的公众普遍持有的感知、印象和观念的总和。 4.1.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特征:整体性、客观性、传播性、战略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4.1.3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分类 1)按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容,可以分为总体形象和个体形象 个别形象:经营者形象 市场形象:道德形象、信誉形象、公关技术形象等 社会责任形象: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将来形象 2)根据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现实性,可以分为旅游目的地实际形象和自我期望形象 3)根据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真实性,可以分外真实形象和虚假形象。 4)按照旅游目的地形象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表层形象与深层形象 5)按照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旅游目的地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 凤凰古城 市场形象浙江垂云通天河宣传形象 4.2旅游目的地形象主体与客体 1.形象塑造主体观点 1)游目的地形象主体——旅游目的地组织、员工 认同感产生的“自己的”组织形象,是理想的员工形象的核心。 信任感可产生“可以依托和归属的”组织形象,是理想的员工形象的基础。 自豪感可以产生“以组织为荣”的组织形象,是理想的员工形象的动力。 愉快感可以产生“气氛和谐”的组织形象。 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客体——公众 公众通常具有相关性、特定性、群体性及多样性的特点。 正是由于上述特点,所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公众进行概括和分类: 从公众的发展角度:现实公众和潜在公众;从公众的关系: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从公众的地位:重要公众和一般公众;从公众的作用:利益公众和问题公众 2.形象感知主体(李蕾蕾)的观点形象感知主体(李蕾蕾) 主体:旅游者、当地居民、设计师;客体-旅游地信息:人-地感知系统;本体:旅游形象、客观环境与媒介环境、直接感知与间接感知。 4.3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功能、要素及确立过程 4.3.1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功能 1.内部功能: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文化建设及其价值观的实现,旅游目的地组织内部沟通及其凝聚力的增强,旅游产品及其服务竞争力的提高,组织激励机制形成及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的功能。 2.外部功能: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外部功能是指旅游目的地形象对于旅游目的地外部环境保持良好关系并能有效地发挥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

旅游目的地形象

名解 1.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及印象的总和,主要受可用的信息的限制。人们把形象建立在他们对实际旅游经历的反映上,形象随信息的变化而改变。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的各种要素资源通过各种传播形式作用于旅游者,并在旅游者心中形成的综合印象。它是个双向的意念系统,包括以下2层意思:公众的印象(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公众的观念状态(旅游目的地美誉度) 2.旅游目的地形象广告: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作为发起者,以公开付费的做法,以非人员的任何形式,通过各种媒体向目标市场的公众传播有关旅游目的地的有关信息,以扩大影响和提高知名度、树立旅游形象的一种促销形式。 旅游目的地形象广告的鲜明特点: 传播面广 间接传播 强烈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效果的滞后性。 3.旅游目的地形象广告策划的含义 是指根据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策划和广告目标,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与市场情况、产品情况、旅游者群体相适应的经济有效的广告计划方案,实施并检验效果,从而为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提供全面传播服务的活动。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广告活动的广告目标、广告媒体、广告作品、广告宣传的时间、地点等必须明确。 2、严谨的科学性:综合运用经济学、美学、新闻学、心理学、市场调查、统计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3、完整的系统性:广告策划从调研开始,根据目标市场的特点确定广告目标,在制定广告活动具体策略时,要以整体广告目标为出发点,各环节相互衔接,密切配合。 4.品牌资产 品牌资产是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品牌的品质形象及其传播资产的聚合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资产经营也是累积品牌资产的过程。一是依靠品牌产品的质量、价值、用途、声誉等,另一方面又依靠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策略和传播活动,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相互的信任和忠诚。 品牌资产经营是品牌产品对旅游者利益认知的一种庄重承诺,也蕴含着对该品牌的价值倾注,以此维护旅游者对品牌产品情感属性的认知,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功能利益的同时,也在购买旅游产品带来的情感属性。 5.旅游目的地形象与CI 根据CI策略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 1.旅游目的地理念形象(MI) 是指由旅游目的地的哲学、宗旨、精神、发展目标、经营战略、道德、风气等精神因素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子系统。 2.旅游目的地行为形象(BI) 是由旅游目的地组织及组织成员在内部和对外的生产经营管理及非生产经营性活动中表现

中国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历程 2009-09-18 10:20:26 来源:一大把网站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核心和国家战略资源。作为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电信通讯、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那么这三者的结合即旅游业信息化将融合为一种更大的驱动力,不仅给电信通讯、信息技术等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更赋予旅游业发展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现代旅游的流动频度和广度都较传统旅游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信息最基本的综合体,必须要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以便为各行业、部门及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陆续开始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统筹和规范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的收集、汇总处理和有序发布。把建立、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看作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 旅游业信息化发展在中国刚刚起步 旅游信息是旅游产业各环节联系的纽带。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信息技术最早应用于我国旅游企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国外旅游企业进军中国市场,计算机技术在一些外资和合资旅游企业中率先得到应用。1981年,中国国际旅行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

旅游目的地形象地位的支撑要素 1、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有哪些支撑要素?请简述一下,在目的地 形象策划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些支撑要素之间的关系。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公众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提升的无形价值,是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是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核心,旅游地形象策划主要包括形象策划、产品策划和市场策划三大要素,三者之间相互影响。 旅游目的地目的地形象定位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 2、旅游者的感知、认知 3、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4、旅游市场定位 5、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1、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 所谓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即旅游资源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品质、特色,由此决定了旅游资源自身的级别,它是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旅游资源只具备本我特质还不行,还应兼具本我特质的释放功能。 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将其内在的特质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人们置身其境,被其特有的气场所吸引。其中自然资源的释放多数依据资源本身,例如,四川作为国宝熊猫的主要栖息地,被誉为“熊猫故里”,由于熊猫是“中国国宝”,数量稀少,且大部分栖息于四川,因此可以说这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唯一性,也使“熊猫故里——四川”这一形象具有绝对优势。而人文资源的释放更多依赖于后天的人工打造。如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是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文化断流一直传承至今的国家,因此形成中国“东方文明古国”的形象。 当某一目的地既具有特色自然资源又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在为该目的地进行形象定位时就存在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的优势比较。如四川省眉山市,在自然资源方面,其境内的瓦屋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杜鹃群落之一。文资源方面则有1、中国最大的汉代崖墓——麻浩崖墓;2、三苏祠是文豪苏洵、苏轼、苏辙故里;3、彭祖山的彭祖长寿文化故地。四者中具有唯一性、垄断性和排他性的旅游资源只有三苏故里;另一具有垄断性的是麻浩崖墓,但作为旅游产品可观性差,作为形象又缺乏唯一性。因此,眉山市的旅游形象应确定为“三苏故里”。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在为目的地做形象定位时,应首选其境内具有唯一性、垄断性和排他性三性兼具的旅游资源为核心进行定位。 2、旅游者的感知、认知 旅游者的感知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资源所释放出来的本我特质的印象。感知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本底感知——决策感知——实地感知。本底感知的特点在于旅游者是在无意中对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进行零散的片段收集感知;决策感知则是旅游者主动获取有针对性的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而实地感知则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实地感知过程。

旅游形象

旅游地形象定位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旅游学院旅游策划08级shh_he 指导老师:母泽亮 摘要: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正在从产品驱动时代走向形象驱动时代,旅游地的形象已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否拥有良好的、个性鲜明的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的关键。[7]旅游形象是构成旅游地特色和个性的根本,目前旅游业的竞争已不单纯是质量、价格和服务的竞争其焦点已集中体现为形象战略的策划,良好旅游形象的定位和传播,是旅游地开拓市场、提高旅游地知名度的巨大财富和无形资产。 关键字:旅游形象定位;形象传播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研究者发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形象之间的竞争,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形象设计对政府、企业、景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含义 “定位”源于广告界,是广告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个时代的产品与广告、信息大爆炸,消费者已形成比较固定的产品形象阶梯,依据形象阶梯选择购买商品。李蕾蕾(1999)认为,消费者会采取某种分类方式,使个体的商品类型化,并依据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建立起一个个简单有序的产品阶梯。定位就是要力图使被定位对象攀上这个已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阶梯,从而被消费者认知,进而才能形成某种形象。[1] 旅游地形象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感知印象、看法、感情和认识的综合体现,是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7]简言之,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认识和总体评价。 市场营销策略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定位,建立一个适合的旅游地形象是有效的市场定位与市场营销策略的关键。旅游地对其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是向旅游者推出吸引人的旅游卖点。旅游地形象定位源自旅游地的地方独特性,是旅游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典

旅游目的地论文: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旅游目的地论文: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旅游地系统它吸引游客到这里消费,既是产品的生产场所,又是消费的场所。它又是旅游系统中与旅游者联系最密切的子系统,因此,对其进行深层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旅游地在不同的尺度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所以在分析每个旅游地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它的尺度,本文确定丽江市为小尺度旅游地,适用模型为单节点旅游地空间结构模型。国内外对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冈恩地地带模型、Dredge多节点地空间结构模式、吴必虎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和吴晋锋提出的单节点、基地式多节点空间结构模型等。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现有地带模型以及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取出丽江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为:入口 通道、依托城市、区内外路径、旅游资源、旅游区。笔者透过旅游部门对研究区概况进行深入了解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拓扑图论法、计量地理学等方法对地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逐一分析,接着为了更确切分析旅游地旅游景点到访率及旅游线路利用状况,笔者在当地旅游景点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大聚集、小分散的状态;各旅游节点的总体连通水平较差,尚未形成较稠密的 旅游网络,交通仍然是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另外通过调查问卷分析 发现丽江古城、大玉龙景区、拉市海、束河古镇、虎跳峡、石鼓、泸沽湖、白沙古镇为到访率较高的景点。总之,丽江旅游地空间结构呈现点轴型空间状态,根据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建议在丽江现有

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三区四线,向网络型空间模式发展。 【英文摘要】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subsystem in the tourist System, it attracts tourists to come here spend, it is not only a production but also a consumption place,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 is the most closely subsystems linked with tourists, so we specially talked about destination system from the total, building a 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 ha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tourism destination which had different dimensions behavored different features spatial structure, So before we analysis every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first thing we must do is determine its scale, this text classify LiJiang area into small scale, belonged to single node tourism destination spatial structure model.There is many researches based on 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s spatial structure both in home and abroad,from the Gunn destination model to dredge’s more nodes destination type, from WuBifu’s regional travel system model to WuJinfeng’s different nodes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after reviewed existing model, we could extract the elements of LiJiang tourism destination system : entrance channel、Tourism resources、Tourism area、tourism depended city、in and out path.I made a deeply survey on the outline of LiJiang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教学大纲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 2.总学时数: 54 ,其中理论环节学时数: 42 ,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12 。 3.学分: 3 4.适用专业(注明本科、专科、高职):本科 5.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必修理论基础课。 该课程在课程(学科)体系中居重要地位,与学科体系中的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等其他课程是互补关系。 课程使本科层次的学生掌握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专业策划素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旅游管理专业的策划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学习目的:①掌握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的基础理论与主要容,为合理设计旅游目的地形象提供理论依据;②掌握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程序及评价方法,为科学安排旅游产品提供理论依据;③掌握实态调研、传播、公关、品牌等策略、为优化旅游目的地资源及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④掌握CI系统理论在旅游目的地策划中应用树,立科学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念,为培养新世纪新型旅游策划人才奠定基础。

学习任务:①学习与分析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的主要理论与主要容;②学习与研究旅游形象策划的基本程序与方法;③以国外成功的案例指导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实践。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课程教学要遵循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与理论联系实际四大原则。具体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法、个案法、调查法、谈话-询问调查法及资料综合分析法等。 三、学时分配

四、大纲容 (一)教学大纲容 第一章绪论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讲解与案例分析结合,使学生了解国、国外关于旅游目的地的定义,掌握旅游目的地的定义及类型,掌握旅游目的地基本要素,以及掌握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趋势。【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旅游目的地的定义及类型、旅游目的地基本要素等。本章难点是旅游目的地基本要素。 【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 第一节……旅游目的地概念 一、旅游目的地的定义 二、旅游目的地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别 三、旅游目的地的类型 第二节……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 二、旅游目的地要素的核心容 第三节……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 一、游客的需旅游目的地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旅游目的地要消除季节的影响 三、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需要走强强联合之路

DMS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

??省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指导意见 一、??省旅游DMS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电子商务为主线,以目的地营销为核心,以行业数据为基础,以行业管理为牵引,以应用服务为手段,以信息服务为特征,以交易撮合为目标,集管理、服务、交易为一体的,以宣传??旅游、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 二、??省旅游DMS建设的指导原则 按照上述建设思路,??省旅游DMS设计与建设在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统一标准、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原则 在??省各级旅游机构领导下,通过DMS有效整合、宣传、营销、销售??各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信息和资源,各地的DMS建设必须和当地旅游相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并充分考虑当地旅游要素企业的利益,充分发挥和调动旅游要素企业的积极性,通过服务和技术渗透到每一个旅游要素企业,和企业系统有机整合形成旅游目的地信息化体系。 2、结合实际、事实求是原则 根据??旅游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企业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较大差别的大特点,??旅游DMS建设应适应??旅游企业信息化和业务现状;适应??旅游发展,适应不同企业的需要,事实求是的解决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3、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目的地营销管理系统本是一个涉及到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所有旅游资源有机整合的庞大工程,涉及方多,工作量大,不会也不可能通过一次或几次投资和会战就能大功告成,相关各方必须本全面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边建设边应用逐步完善整个系统。 4、标准一致、系统开放原则

旅游DMS是一个关系地方旅游全局发展的系统,其建设必须考虑全省、当地的整体规划,严禁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系统应遵循总体的开发规范和接口标准,同时考虑和各个方面现有部分应用系统的接口,以保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信息的一致性;系统和数据标准能够实现和国际的信息平台进行交换,数据格式符合OTA和IFITT标准,满足系统持续发展的需要。 5、资金保证、市场驱动原则 DMS各利益团体分散,受益团体的规模也大小不一,全面投资的回报周期较长,如何募集资金,依靠目的地政府财政支持,是DMS发展最重要的环节。以市场需求为整合旅游资源是DMS成功的关键,按照目的地营销规划设计,通过有效的市场化运营,为游客、旅游企业和政府服务,给目的地带来旅游经济效益,使各参与方受益才能真正保证DMS健康发展。 6、系统先进、功能实用原则 DMS应具有先进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包括先进的营销销售管理理念;先进的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理念;旅游企业收益管理的理念等,注重整体规划和标准化;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确保系统的生命力;先进的技术构架,基于先进的第三代Internet技术理念,保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可连接性和可扩展性。结合我国国情和??的实际解决企业网络营销和销售的最大问题;更加强调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注重以客户为中心的“推”式服务以及经营、管理、服务的整合;结合我国互联网应用相对滞后的情况,更为广泛地应用各种信息技术,为旅游者提供最佳“性价比”的产品; 7、广泛合作、针对应用原则 在Internet的世界里没有中心,只有结点,任何DMS都是世界的一部分,对游客而言,其心中关心的DMS也就是其中心DMS,游客可直接进入该DMS 或通过其它DMS进入。省级DMS既可与本省市级DMS连接,也可与其他省级DMS连接,市级DMS将与本省省级DMS连接,也可与邻近市级DMS连接。从而为游客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服务,更广泛的宣传不同的DMS,有效地维护DMS 系统,目的地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宣传、营销目的地的时候,DMS 又应根据客源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展示目的地的特点和风貌,这要求对整个目

旅游目的地发展十二要素及其内涵知识讲解

旅游目的地发展十二要素及其内涵 引题 什么是旅游目的地?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而旅游者之所以到会离开自己常住地到目的地旅游,从效用的角度看,是因为该消费者觉得从特定目的地进行闲暇消费能够得到比常住地以及其他备选目的地更多更优效用。也就是说,该特定目的地对该消费者具有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产生动机,并追求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 这里的要素至少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吸引要素,即各类旅游吸引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吸引物,也包括物质性的、非物质性的因素,旅游吸引物产生的是吸引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的直接的基本吸引力,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旅游景区(点)自然是“第一产品(primary products)”;其次是服务要素,即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旅游地的其他设施及服务虽然不是旅游者访问目的地的主要因素,但是它们作为“第二产品(secondary products)”将会影响旅游者的整个旅游经历,因此当两地旅游吸引物存在替代关系时,服务质量优劣、设施完善程度、交通便捷程度将会对旅游者的目的地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交通、旅游设施及服务作为辅助吸引力的依托,与旅游吸引物共同构成旅游地的整体吸引力的来源;第三是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服务要素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条件,这其中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排污系统、道路系统等公用设施,医院、银行、治安管理等机构以及当地居民的友好态度等将构成“附加产品(additional products)”并与旅游吸引物等共同构成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体而言,前两个方面可以集中称为吸引要素,而后一个方面可以集中称为发展要素。 一、吸引要素

旅游目的地形象标识与主题口号设计

旅游目的地形象标识与主题口号设计 近年来,鉴于旅游地形象在市场营销中的巨大作用,我国各个城市、景区纷纷开始了旅游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设计的征集活动,如北京、安徽、西安、平遥等地的征集活动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拨开征集活动热闹的表层可以发现,在当今这样一个“人人都是旅游者,处处都是旅游地”的时代,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此积极开展区域和城市旅游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的设计,也就成为我国21世纪以来,从国家、省市乃至区县应对旅游竞争的显著特征之一。所谓的旅游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都是旅游形象定位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使某一旅游地深入到潜在游客心中,使其在游客心中可以形成鲜明而强烈的感知形象,并使这种形象成为吸引众多潜在旅游者前来旅游的动力源泉。在实践过程中,旅游地的旅游形象通常使用一个旅游标识或者一句主题性的宣传口号来反映,这种反映并非一般的归纳,而是在体现特色,得到大众认同的基础上的综合优化。无论是旅游标识还是主题口号都必须能充分反映该旅游地的地域特征和旅游产品独特性。 首先,从旅游标识设计的角度来看,它是旅游地形象设计中最直观的内容,也是最易被感知的部分,被称为“旅游形象的面孔”。在当今各种信息充斥的时代,作为瞬间传递信息和识别产品的符号,无疑在取得消费者认可方面起着先锋作用。为此,旅游标识设计要在遵从独特性、社会性、吸引性、认同性、整体性、层次性和艺术性原则 的基础上,还要着重反映旅游地的核心要素,即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 对于旅游地而言,如何将其丰富的旅游内涵、复杂的特性通过简洁明了的旅游标识有效传递给游客,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任务。旅游地的复杂性给旅游标识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寓复杂于简约”是旅游地进行旅游标识设计时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为此在设计旅游标识时,必须注重对旅游地的特殊内涵进行提炼,仅举两例说明标识设计应 图1:杭州龙门古镇标识 明确的内容。 杭州龙门古镇形象标识。该标识的设计从当地建筑、历史和文化等角度反映了当地的特色。标识为“孙权故里·龙门”(如图1)。标识整体由龙门古建筑的代表义门、抽象的龙和“孙”字印章组合而成。画面上义门水墨雍容,灵动而大气,代表了古镇白墙黑瓦的整体效果。左下方龙的造型,奔放洒脱,尾部与义门的墙体相交,显现一种王者之气。龙的整体形状,是“孙”字汉语拼音字关“S”的虚化,揭示了东吴大帝孙权出于龙门孙氏的历史真实。再则,龙形又是草书的“心”字,万众归为一心,是千年古镇之所以能够形成的根本元素。右上方的“孙”字印章古朴端重,隐喻着许多不可言说的故事和传说的存在。 沂水的旅游形象标识。该标识从山水、历史等角度反映当地特色。沂水的旅游标识中间以绿色汉字“山水”的变体语言形象勾勒出旅游的主要元素。并含有“沂水”的第一个拼音字母“ys”元素,简练而形象。“水”的草书左右两笔变形象一条河,寓意“沂河”地域形象。竖笔形象为一座山寓意“沂蒙 山”。以河与山的笔画形象勾勒出地域 文化。“山水”也是旅游的主要元素。 竖笔和横笔从形象和寓意上一柔一刚相映成辉。外红色圈代表沂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奉献的热土,以此强化老革命根据地形象,也是红色旅游地。 其次,从旅游主题口号设计的角度来看,旅游主题口号是以旅游地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为背景,以旅游地的景观资源为基础,将旅游地最具优势的特征加以提炼,概括成一句主题口号,以达到打动旅游者的目的,激发其亲临实地一游。也就是说,旅游主题口号的最大作用就是用于向外界和旅游者推广和传播当地的旅游形象,建立知名度,吸引游客。在这一程度上,旅游主题口号相当于一句“广告语”或“广告词”,旅游主题口号的核心特点之意是具备广告词的形式,从而达到广告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