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姜焕叶

【期刊名称】党政干部论坛

【年(卷),期】2016(000)011

【总页数】3

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继续发生积极变化,财政支出公共化趋势愈加明显,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存在着财政支出范围过宽、国家包揽事物过多的情况,另一方面难以全面有效地强化财政支出的重点投入。此外,资金的管理也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规范和相应监督措施,财政支出仍然存在着预算软化、管理弱化、支出不规范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的改革力度,调整财政支出格局,转变财政支出方式,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努力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管理的新路子。

一、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支出的范围不够规范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打破了财政统收的局面,但财政支出的范围并没有相应的大幅调整,具体表现为财政的资源配置定位模糊,财政支出责任与职能范围没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相应调整;财政支出又存在严重缺位现象,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该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局面。许多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本应通过市场机制干预的事项,政府却大包大揽,浪费了稀缺的财政资源,分散了财力,使财政支出没有尽可能用在科教兴国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重点项目实施上。2015年我国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为19001亿元,仅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0.8%,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和发达国家的30%—50%的标准差之甚远。从2015财政支出看到,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经济建设支出的占比偏高

经济建设支出是指国家用于生产性投资和基本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这些支出或者是与社会公共需要有关,或者是与宏观调控有关,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拨款、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城市维护费、环境保护支出、简易建筑费、地质勘探费、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2015年达到13%,但仍远远高于发达工业国家5%—10%。从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来看,其比重显然偏高。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内部框架不合理,政府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的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