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作文教学及其模式化问题的讨论

关于作文教学及其模式化问题的讨论

关于作文教学及其模式化问题的讨论

张英干(江苏省海安县迮庄中学校长):作教学可否模式化,采取模式教学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从根本上克服作训练的程式化、单一化现象,怎样使作教学方式多元化,增强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功能等等问题,是我们目前作教学中经常遇到并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现在,我们组织大家参加这一次讨论,目的是通过讨论,统一认识,以利我们今后更好地在素质教育旗帜下,整体推动我校的作教学向新的层次迈进。

胡永进(迮庄中学副校长):作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总结提炼出的经过实践检验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比较固定的作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模式不是框框。教学本身有它的特殊性,尤其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完成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知识的能力。无论哪种作教学模式,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考虑到教学的多种因素,应该是“教无定式”。

龚松兵(迮庄中学语教研组长):作怎么教,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作教学中无规律可循。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优秀教师已摸索总结了多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如“作过程”模式、“观察——分析——表达”模式、

“分格训练”模式、“体训练”模式等。这些模式形式不同、风格各异,但基本目标和实际效果都是一致的,即引导学生由“学写”向“会写”过渡发展。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明徒弟(学生)要修成“正果”,固然离不开自身的潜心修炼,但这是以“师傅的领”(即教师的教)为前提的,离不开师傅手把手一招一式的教。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时,可从固定的模式入手,有序的训练。如作的基本格式、基本步骤、基本方法及语言表达等。

汪宝玉(迮庄中学教导处副主任):模式是客观存在的,许多教师根据学生作实际和作教学的经验,创设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教学、训练的模式。这些模式使作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节约化,从而大大提高了作教学的课堂效益。但是,作教学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从素材的积累(观察、了解、阅读、记诵)、思维能力的培养(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构思谋篇、语言表达到修改加工,各个子系统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无论哪一种模式,都不能完全涵盖,只能侧重于其中的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如“扶读——引写”,侧重于模仿;“点评式”则侧重于作后的自我评判和修改。

龚松兵:中学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而不是培养作家,写作要求不能太高,只要紧紧扣住“基本”和“全面”,因而模式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

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模式化的训练有助于将学生的写作引入正常轨道,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模式教学的可操作性强,它便于教师运用,易为学生掌握。从功利的角度分析,社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终评价尺子就是高考成绩。而高考作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合格,这样至少可以不失基准分,由此便显现了模式教学的一般作用。

陈鹏(迮庄中学语教师):作教学同样必须“因材施教”。学生各方面素质存在差异,作水平也有高低之别。针对大多数同学的实际状况,选取采用一种较为稳固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获得作训练的大面积丰收。然而,由于学生的基础、能力存在差异,应尽量逐个、逐篇分析点拨,重点在拔高和解难上下功夫,而不必也不可能选用一种模式;同样,由于体裁不同,应该变换适合各种不同体特征的教学模式、训练模式,切不可模式单一化,要做到因“裁”施教。

张英干:作教学中要坚持以训练贯穿始终的原则,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不同于基础知识积累那样容易。教学过程中按照由口头到笔录,由练句练段到练篇,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方式,分阶段实施,形成阶梯式、序列化、综合型的教学模式,是针对作基本功较差的教学对象而采取的比较稳妥的方式。

季艳飞(迮庄中学语教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迁移能力的差异,特别是对基础年级的学生,

采用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自觉地按照教师所提供的读写练的模式进行写作过程的实践,这样做是可行的。比如初中生练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为避免出现形象干瘪或千人一面或生拼硬造等现象,教者可设计“观察——积累——评价——立意——选材——作——他评——自改——定稿”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训练。指导学生仔细、定向、定期观察身边的某个人、一群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筛选、收集他们的言行等并加以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积累,要求学生能初步对观察对象的思想性格等作出评价,继而根据教者所提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在准确立意的基础上,从积累的素材里再选择有益于习作的材料构思成,小组交流,让其他同学评判或由教师评点,而后自改。自改的过程包括法、语言等,这些都要同时考虑,最终才能定稿。这看似简单的模式训练,它对于刚接受全方位作训练的低年级学生而言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途径。

汪宝玉:如果囿于已有的模式把模式看成僵化静止的手段,就像一头驴子绕着磨盘在走,永远也不能走出圈子,这样就不能有变化,有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模式的作用又是相对的和苍白无力的。作教学应该是形成新模式又不断打破旧模式,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胡永进:目前,农村中小学作教学普遍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家长、社会及学生本人的评价系统决定了

作教学的落脚点只能是应试。为应试而教,也为应试而学,这实际成了当今各学科教学的主旋律,作教学也跳不出这个怪圈。作教学与作考试的主次关系常常被颠倒;第二,封闭的单调的学生生活不适应作内容的开放性丰富性要求。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对未的安排都是父母一手包办的,生活阅历、经验、学识都较浅薄,他们很难写出具有一定厚度的作;第三,学生在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常常被教师的主导地位所取代,学生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积极性、主动性被束缚住了,作练习完全成了一份沉重的苦差事;第四,忽视了作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的本质特点。作训练按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说理类与非说理类。说理类作似乎跟做复杂的哲学问答题差异不大,所以有人曾经主张议论写作可采取答问式的写作模式。因为有模子,套出的产品绝大多数棱角都一样,只要不缺损,就能算作是合格产品。此说体现了模式教学的可操作性,但也显示了功利性。非说理类作,尤其是描摹刻画类的,则要求千人千面,各具情态,犹如莫高窟的飞天一样。真正的艺术品,没有一件仅仅是用模子套出的。

古人云:“发乎情,止乎理。”作教学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写好作的信心,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有话可说的话,并不断地修改。把写和改的主动权统统还给学生,教师只作适当的指点、引导,力避僵化的条条框

框,让学生在反复修改中丰富形象思维,不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水乳交融,完美统一。

龚松兵:写作是一种将思维和语言字联结在一起的精神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应束缚学生的手脚,禁锢学生的思想。模式训练要由入格、合格上升到破格、创新,要让学生学会用别人的眼睛,别人的脑筋使自己变得聪明起,写自己想写的,抒发真情实感,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写为乐写,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张英干:作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找到感觉,有了感觉才能找到思,才能合理架构,才能选准法,才能驾驭语言。作教学高于一般的语基础知识传授,它不是简单的知识迁移,它的终极目的是要教会学生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直接的创作活动。可以这样说,学生懂的不一定能说,能说不一定都能写。除此而外,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写作的实际需要,学生接触生活的视野与习作的思路有很直接的关系。因此,作教学的“模式化”更是显得平淡而不突出,也就大可不必刻意去追求。如果说有什么模式的话,就是首先要教会学生读书,多读、熟读、读懂;其次是教会学生模仿,是带有主观印记的仿写;再次便是教会学生自由创作,学生通过读,读出了感觉,便能跟着感觉走,就能自然为了。(龚

松兵整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